健康管理学笔记_第1页
健康管理学笔记_第2页
健康管理学笔记_第3页
健康管理学笔记_第4页
健康管理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章健康管理学概述

一、健康管理的兴起与发展

1、健康管理由健康体检发展而来,由健康保险推动而发展,由健康信息技术支撑而普及,由世人不断增长的健康物质和精神需求牵引而壮大。2、1994年,《健康医学》中,将“健康管理”作为完整一章,在我国首次比较系统地表述了健康管理的初步概念与分类原则、实施方法与具体措施等。3、什么是健康体检用于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评价与疾病风险预测、预警及筛查的一种医学行为、方法和过程。健康体检是开展健康管理的前提和基本手段。4、健康危险因素:广义的健康危险因素是指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或不良影响,进而导致诸多疾病(主要是慢性病)或伤残的因素,包括生物、化学、物理、心理、社会环境及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等。补:健康危险因素特点:遗传性、潜在性、可变性(多种危险因素)、聚集性以及可测、可控性。5、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是指对非穿让行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归因危险和通过基本的健康干预手段能够改变,并且在人群中比较容易测量的那些因素。6、健康评估:指对收集到的个体、群体健康或疾病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综合、连续的科学分析与评价过程,其目的是为诊治疾病、维护、促进和改善健康,管理和控制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7、健康风险评估:用于分析测算某一个体或群体未来发生某种疾病或损伤以及因此造成的不良后果的肯能性大小,是一种对个体未来健康走向及疾病/伤残甚至死亡危险性的量化估测。健康风险评估以风险因子调查、检测/监测所获取的相关信息分析为基础,以循证医学为主要依据,结合评估者的直接观察和经验,对个体当前和未来疾病发生风险作出客观量化的评估与分层,为个体健康解决方案的制定和健康风险的控制管理服务。8、生活方式病:由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的、经济的、精神的、文化的等各个方面的不良因素导致的躯体和心理疾病。9、健康干预:指对影响健康的不良行为、不良生活方式及习惯的危险因素以及由此导致的不良健康状态进行综合处置的医学措施与手段。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健康教育、营养与运动干预、心理与精神干预、健康风险控制与管理以及就医知指导等。健康干预是健康管理的关键所在,是社区慢病综合防治的重点。10、健康信息技术:用于支持健康信息的采集、存储和交换的软件、硬件、基础设施的产品和系统,并构成规范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支撑平台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总称。其目的是提升质量,减少差错和提高效率,从而改善人类健康的医学服务提供。11、健康保险:用于提供抵御个体或群体疾病、伤残、意外伤害风险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精神损失的一种保护性机制或保障性服务。其基本要素包括补偿被保险者治疗疾病和伤害的费用以及由此造成财产损失的费用。12、健康管理:以现代健康概念为核心(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生理-心理-医学社会模式),弘扬“治未病”传统思想,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以及应县讲课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医学服务过程。用最优化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健康体检是前提,健康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管理的重点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险因子,健康管理服务两大支撑点是信息技术和金融保险。健康管理的公众理念是“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13、健康管理学:是研究人的健康与影响健康的因素以及健康管理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新兴的医学学科,是对健康管理医学服务实践的概括和总结。14、健康管理学科范畴:健康管理学是集医学科学、管理科学与信息科学于一体,重点研究健康的概念、内涵与评价标准、健康风险因素监控与控制、健康干预方法与手段、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与实施路径、健康信息技术以及与健康保险的结合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15、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是了解和掌握个体的健康,开展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收集。第二步是关心和评价个体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价。第三步是改善和促进个体的健康,开展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和健康促进,进行健康干预。16、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健康体检、健康评估、个人健康管理咨询、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17、4P医学:prediction,prevention,personalization,participatory。其核心是将预警、预防以及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全面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第三章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与医学伦理学基本知识

第一节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一、健康管理相关的人格权(1-7)

1、生命健康权:

生命权:以自然人的生命维持和安全的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生命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在法律所规定的整个权力体系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健康权:自然人以其身体的生理功能完整性和保持持续、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内容的权利。2、隐私权: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在健康管理中涉及的隐私权主要是私人信息秘密,包括个人的生理信息,含个体先天得来的一切遗传信息和后天成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有关信息。例如个人的身高、体重、血型、家族遗传史等,在个人信息中,基因信息是生理信息的核心。其次包括身体隐私,指不愿对他人公开的身体的各个部位,尤其是性器官、有残疾的部位等,有些关系到个人名誉、贞操。第三包括健康隐私,个人的身心健康是个人隐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个人身患疾病。此外还包括家庭隐私、财产隐私、个人经历隐私、其他有关个人生活的私人信息如职业、家庭住址、电话等。3、《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注》规定健康管理师应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具体措施如下:①健康管理师有责任向个人或群体说明健康管理工作的相关保密原则,以及应用这一原则时的限度。②在健康管理工作中,一旦发现个人或群体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应将有关保密的信息暴露限制在最低范围内。③健康管理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检查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均属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不得泄露。④健康管理师只有在个体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工作或危险因素干预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在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可能会据此辨认出个体的有关信息。4、名誉权: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就其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而依法想有的、维护并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名誉权基本内容包括名誉享有权、名誉维护权、排除侵害权。5、肖像权:以肖像所体现的人格利益及财产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它直接关系到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及形象的社会评价。主要包括3项权能:肖像享有权、肖像再现权、肖像使用权。6、知情同意权: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有权知晓自己的健康情况,并可以对健康管理者所采取的措施决定取舍。包括了解权、被告知权、选择权、拒绝权和同意权,是健康管理对象充分行使自主权的前提和基础。7、自主决定权:指具有行为能力并处于健康管理服务法律关系中的被服务对象,在寻求服务的过程中,经过自主思考,就关于自己健康问题所作出的合乎理性和价值观的决定,并根据决定采取负责的行动。内容包括:①有权自主选择健康管理单位、服务方式和健康管理师;②有权自主决定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项健康管理服务;③有权拒绝非健康管理活动;④有权决定终止健康管理服务或转至其他健康管理单位;⑤有权拒绝或接受任何指定健康相关产品、检查,并有权知道相应后果;⑥有权自主决定其遗体或器官如何使用。8、初级卫生保健:指人群最先接触到的最基本的、人人能够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第一线的卫生保健服务。基本原则:合理布局、社区参与、预防为主、适宜技术、综合利用。《阿拉木图宣言》,初级卫生保健包括4方面:促进健康、预防保健、合理医疗、社区康复。9、健康管理师:指从事对人群或个人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10、健康管理师的工作程序:健康管理师以健康管理为手段,以信息采集为基础,对个人及人群健康进行评价和指导。具体工作程序分3个部分:

(1)收集健康信息,进行健康监测:收集个人健康及生活方式相关的信息,发现健康问题,为评价和干预管理提供基础数据。(2)健康危险因素评价:通过对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出分析评估和预测,以达到健康警示的作用,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为干预管理和干预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3)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管理与健康促进:制定量化的住区改善目标及行动计划,对具有不同危险因素的个体实施个性化的健康干预、监督和指导,降低被管理对象的风险。11、健康管理合同: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方与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所签订的关于健康管理服务内容的协议。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社区健康管理合同、家庭健康管理合同、个人健康管理合同。 第二节医学伦理学基本知识

1、健康管理伦理:指个人、团体、国家在健康管理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以及个 人、团体、国家对公共健康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2、健康管理中的伦理原则:

(1)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原则:①了解热爱服务对象;②尊重服务对象;③面向社 会各个层次提供不同服务;④正确判断,及时处理服务对象的相关健康问题。(2)公平、合理的原则:①服务对象应该平等享有健康保健服务,公平使用卫生资源。健康管理的最红目标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管理的对象不应只是“高端“人群。②健康管理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应形成服务与被服务的双向互动关系。③在健康管理服务中优先考虑服务对象的需要④公开收费标准,让服务对象心中有数。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接受方便、经济、综合、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3)保守秘密原则:健康管理提供者要在健康管理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不但要对“有关病人疾病信息”保守秘密,还要正确对待“有关社区居民健康信息”。①建立并妥善保管健康档案;②不泄露服务对象的健康信息;③正确对待服务对象的隐私;④做好上门服务的保密工作。(4)有利和主体原则:要激发服务对象对健康管理的热情,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关心参与 健康管理工作。①让健康管理“花钱少,收益大”;②维护服务对象利益,并使之利益最 大化;③健康为主,效果明显;④争取服务对象的配合,发挥服务对象的主体作用。(5)优质服务的原则:①了解、发现服务对象健康需求;②以生活方式疾病为管理重点, 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③加强对健康管理人员的培养,使健康管理队伍尽快从治疗为主转变为具有较高健康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健康管理提供者;④顺应社会需求,提高健康管理质量。3、健康管理的伦理关系一般是指在健康管理过程中健康管理提供者与服务对象所建立的各种关系。包括健康管理机构及健康管理提供者与社会人群的关系;健康管理提供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健康管理提供者之间的关系健康管理提供者、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4、健康管理的伦理规范是指在健康管理实践中健康管理提供者与服务对象双方应共同遵守 的行为准则。5、健康管理中的权利一般是指在健康管理过程中服务对象和健康管理提供者应有的权利和 必须保障的利益。6、服务对象在健康管理中的权利:①合理的、平等的健康保健权。②知晓健康管理相关措施及进程的权利。③保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权利。(服务对象在健康管理中一旦发现自己的医疗保健的权利、名誉、身体等收到损害,有权提出批评和意见,终止损害)④要求保护秘密和隐私的权利。⑤要求赔偿健康损害的权利。7、健康管理提供者在健康管理中的权利:维护服务对象健康的权利、为服务对象提供健康 服务权利、恰当地使用干涉权、拒绝权等。8、健康管理提供者在健康管理中的义务由对服务对象的义务和对社会的义务构成。(1)健康管理提供者在健康管理中对服务对象的义务:①为服务对象提供健康保健服务的 义务。②为服务对象解除痛苦的义务。③对服务对象进行宣传、教育的义务。④为服务 对象保守秘密、保护隐私的义务。⑤满足服务对象正当需求的义务。(2)健康管理提供者在健康管理中对社会的义务:①面向全社会、全人类的预防保健义务。 ②提高社会人群生命质量的义务。③推进健康事业发展的义务。9、服务对象在健康管理中的义务:①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②承担相关费用的义务;③ 支持、配合健康提供者的健康管理工作的义务。第二篇技能篇第四章健康信息管理1、信息是经过加工过的数据,它对接受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的、潜在的价值。信息是一种战略资源和决策资源,是可以被健康管理者利用的关键资源。信息利用应贯穿健康管理的始终。信息的性质:可识别性、可存储性、可扩充性、可共享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可再生性、时效性和时滞性。信息的4种形态:数据、文本、声音、图像。2、数据: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3、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它没有掺杂任何主观的因素,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计算机代码。对信息的接收始于对数据的接收,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的解读。数据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数据的信息准备,即当接收者了解物理符号序列的规律,并知道每个符号和符号组合的指向性目标或含义时,便可以获得一组数据所载荷的信息。即数据转化为信息,“数据+背景=信息”。4、健康管理的信息来源健康管理相关嘻嘻主要来源于各类卫生服务记录。常见的有3方面:一是卫生服务过程中的各种服务记录;二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体检记录;三是专题健康或疾病调查记录。5、卫生服务记录的主要载体是卫生服务记录表单。卫生服务记录表单是卫生管理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卫生制度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用于记录服务对象的有关基本信息、健康信息以及卫生服务操作过程与结果信息的医学技术文档,具有医学效力和法律效力。6、信息收集原则: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7、数据库: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8、数据录入原则:录入数据时,应遵循便于录入、便于核查、便于分析的原则。第五章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1、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健康档案是以个人健康为核心,动态测量和收集生命全过程的各种健康相关信息,满足居民个人和健康管理需要建立的健康信息资源库;是社区顺利开展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满足社区居民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及提供经济、有效、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我国居民健康档案分3个部分: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社区健康档案。2、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意义①完整而系统的健康档案,能够帮助健康管理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居民的健康问题及其患病的相关背景信息;②完整而系统的健康档案,有助于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而且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是宝贵的科研资料;③完整而系统的健康档案,有助于全面评价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健康档案可作为全面掌握居民将抗状况的基本工具;④完整而系统的健康档案,有助于制订准确适用的卫生保健计划,合理利用社区有限的卫生资源,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⑤健康档案可用于评价健康管理者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有时还可作为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⑥健康档案中的信息资料,可作为政府和医疗管理机构收集基层医疗信息的重要渠道;⑦居民健康档案是医学教学科研的重要参考资料。3、建立健康档案的基本要求:①资料的真实性②资料的科学性③资料的完整性④资料的连续性⑤资料的可用性

4、个人健康档案: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其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所接受的各项卫生服务记录的总和。个人健康档案包括3类表格:居民基本情况、健康体检表、服务记录表(接诊记录、各种重点人群随访表、计划免疫记录表、会诊与转诊记录表)等。5、个人健康档案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问题记录;二是以预防为导向的记录。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包括(基本要素)个人基础资料、问题描述、健康问题随访记录、转会诊记录。6、健康问题描述,常采用SOAP形式记录:

S(subjectivedata)代表服务对象主观资料;O(objectivedata)代表客观资料;A(assessment)代表对健康问题的评估;P(plan)代表对问题的处理计划。7、健康体检是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职业,针对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危险因素,为个人设计的终身性定期健康检查。8、家庭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档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家庭的基本资料、家系图、家庭评估资料、家庭主要问题目录、问题描述、家庭各成员的个人健康记录和家庭生活周期健康维护记录。9、家系图:以绘图的方式来描述家庭结构、医疗史、家庭成员疾病间的遗传联系、家庭关系及家庭重要事件等,它可以使医生快速地掌握大量信息,评判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家庭生活周期、家庭功能以及在家庭资源等资料的最好的工具。10、绘制家系图的原则:①绘制家系图时所使用的符号应尽量简单,代表各种问题的符号应尽可能无需解释,标注信息尽量简明扼要,以便马上找出所需信息。②绘制时可以从最年轻的的一代开始,也可以从中间开始,一般是从家庭中首次就诊的病人这一代开始,向上下延伸。③标准的家系图应描述3代或3代以上的家人,包括夫妇双方的家庭成员。④长辈在上,晚辈在下;同辈中,长者在左,幼者在右;夫妻中,男在左、女在右;同一代人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符号应大小相等。⑤代表每个人的符号旁边,应标记姓名、出生年月日、重大生活事件及其发生的时间、遗传病、慢性病等。⑥用虚线圈出同一处居住的成员。⑦家系统绘制可一次完成,也可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逐渐完成。11、家庭主要问题目录及描述:主要记录家庭和家庭生活周期各阶段存在或发生的较为重大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家庭功能评价结果等。12、社区健康档案:记录社区自身特征和居民健康状况的资料库。健康管理者可根据社区健康档案中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社会居民健康需求评价,最终达到以社区为导向进行整体性、协调性医疗保健服务的目的。较完整的社区健康档案一般包括社区基本资料、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社区卫生服务状况、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等。13、健康档案建立和使用的基本原则:①自愿为主,多种方式相结合;②体现健康管理和连续性服务的特点;③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14、电子健康档案:以电子化方式管理的有关全人全程健康状态和医疗保健行为的信息档案,包括个人从生命孕育开始的健康体检结果、计划免疫记录、既往病史、健康保健措施、各种检验检查和治疗记录、药物过敏史等。第六章健康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

第一节风险与风险管理

1、风险:指在特定时间内、特定环境下,人们预期达到的目标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的距离,通常是指意外事故及其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损失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是风险的三个基本特征。2、健康风险:指人的生命过程中,环境、社会等外部环境和人自身的内部因素威胁或损害健康的各种可能性。3、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风险管理是在对风险进行识别、量化、评估的基础上,运用风险管理策略或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的管理过程。4、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使风险成本最小化,是以最小的经济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效益,也就是用最节省的支出达到最大限度地分散、转移、消除风险。5、风险管理的过程,一般分为5个基本步骤:①风险识别,即运用适当的识别方法,识别所有可能引起损失的主要风险、风险的性质以及后果等。②风险评估,是用统计学的方法对风险存在即发生频率以及潜在的损失程度进行评估,确定风险来源、衡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预测风险导致损失的范围和程度。③风险管理方式选择,根据风险成本最小、保障获得最大的原则,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法,常用的管理策略有预防、转嫁、对冲、补偿等。④实施风险管理决策,即把已经确定的风险管理方式有针对性地通过一定的途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付诸行动。⑤监控和评估风险管理效果,是对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实施监控,及时反馈信息并评估风险管理各环节的效果,以期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的策略和内容,提供风险管理的效果。6、风险识别:单位或个人对面临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判断、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原因的过程。7、健康风险识别使用的步骤和方法①健康体检②健康评估。第二节健康风险评估的定义与历史

1、健康风险评估: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态和健康危险因素导致特定疾病和(或)死亡的频率以及潜在的健康损失程度的描述和估计,是风险评估的一种特殊类型,是进行健康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第三节健康风险评估的技术与方法

1、健康风险评估(狭义)的类型:一般健康风险评估、疾病风险评估、生命质量评估、生活方式/行为评估。2、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模块包括三个基本模块:问卷,风险计算,评估报告。3、问卷美国六维健康评估,问卷内容包括躯体、心理、社交、心灵、智力和环境。4、风险计算HRA有两种应用较多的计算方法:单因素加权计算法、多因素数理模型分析计算法。单因素加权法是建立在单一健康危险因素与特定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基础上,用相对为危险性表示单一危险因素与疾病发病或死亡之间的强度,各相关因素相对危险性的加权分数即为某种疾病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性。多因素数理模型分析法是采用流行病学、数学和统计学概率理论的方法,如多元回归法、模糊数学的神经网络法及基于MonteCarlo的模型等,建立疾病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性与各个健康危险因素之间关系的关系模型,得出某种疾病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性。5、评估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个体或群体的人口学特征、健康危险因素的描述以及评估的结果或总结、健康干预的建议措施和方法等。三、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

(一)健康风险评估所需收集的资料

1、当地性别年龄别的疾病死亡率可通过死因登记报告、疾病监测资料、居民的健康档案等途径获得,也可通过回顾性的社区居民健康询问抽样调查获得。通常选择一些主要的病种为调查对象,选择一种疾病,而不是一类疾病。一般选择影响当地目标人群最重要的且具有明确危险因素的前10~15种疾病作为评估的病种。2、个人健康危险因素一般用询问调查或自填式问卷方法收集个人危险因素资料。一般包括以下5类:①行为生活方式;②环境因素;③生物遗传因素;④医疗卫生服务;⑤疾病史。3、收集计算危险分数的有关资料危险因素与死亡率之间的数量关系是通过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这个关键环节来实现的。将个体具有危险因素的水平转换成相应的危险分数,是健康风险评估的关键步骤。(二)健康风险评估的步骤

1、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当被评估个体的危险因素相当于当地人群平均水平时,其危险分数定为,即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大致相当于当地死亡率的平均水平。危险分数大于,即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大于当地死亡率的平均水平,危险分数越高,死亡概率越大。2、计算组合危险分数一种危险因素可能对多种疾病产生作用,多种危险因素可能对同一产生联合协同作用,联合作用对疾病的影响程度更加强烈。计算组合危险分数时分两种情况:(1)与死亡原因有关的危险因素只有1项时,组合危险分数等于该死因的危险分数。(2)与死亡原因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多项时,要考虑到每一项危险因素的作用。计算组合危险分数时将危险分数>的各项分别减去后的剩余数值作为相加项分别相加,作为相乘项;小于等于的各项危险分数值作为相乘项分别相乘;将相加项和相乘项的结果相加,就得到该疾病的组合危险分数。3、计算存在死亡危险存在死亡危险表明的是在某一种组合危险分数下,因某种疾病死亡的可能危险性。存在死亡危险=疾病别平均死亡率*该疾病组合危险分数。4、计算评估年龄评估年龄是依据年龄与死亡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按个体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计算的预期死亡水平而求出的年龄。具体方法是将各种死亡原因的存在死亡危险相加,得出总的存在死亡危险值。然后用合计存在死亡危险值查阅健康评估年龄表,就可得出评估年龄值。5、计算增长年龄:增长年龄,又称预期年龄,是根据已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可能减低危险因素的措施以后的预计死亡水平而求出的评价年龄。6、计算危险因素降低程度危险因素降低程度表示,如果评价对象根据医生建议改变现有的危险因素,危险能够减低的程度。用存在危险因素可降低的绝对量或占改变前总的存在死亡危险的比例表示。(三)健康风险评估的应用

健康风险评估按其应用的对象和范围,可以分为个体健康评估和群体健康评估。1、个体评估健康风险的个体评估主要是通过比较评估对象的实际年龄、评估年龄和增长年龄三者之间的差别,了解健康危险因素对寿命可能损害程度,以及降低危险因素以后寿命可能延长的程度。按个体实际年龄、评估年龄和增长年龄三者间关系和量值,一般将个体评估结果分为4种类型:健康型、自创性危险因素型、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一般性危险型。2、群体评估一般可以从2个方面进行:

①不同人群的危险程度评估。将不同人群分为健康组、危险组(含自创性危险因素型和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一般危险组。②危险因素属性分析大多数与慢性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是由行为生活方式所致,是自我行为选择的结果。这类危险因素是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发生转变和消除的。计算危险型人群中这两类危险人群的比例,可以说明有多大比重危险因素能够避免,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3、单项危险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分析计算某一单项危险去除后,人群增长年龄与评价年龄之差的平局数,作为单项危险强度,以该项危险因素在评价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作为危险频度,以危险强度乘上危险频度,得出危险程度指标,来表达危险因素对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某一危险因素对整个人群健康影响程度,不但与它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程度有关,而且与其在人群中的分布范围密切相关。有些危险因素虽然对预期寿命影响较大,但这一因素在人群的分布范围有限,它对人群总体的危险程度并不严重。四、生活方式/行为评估

1、生活方式/行为评估行为方式评估是对个体或群体当前的行为生活方式进行评估,目的是帮助人们识别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它不预测未来。2、行为方式评估包括对体力活动(包括体育运动、职业活动、日常生活活动和休闲活动)、膳食、心理健康以及卫生观念的评估等。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给正常人群膳食的10条建议: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③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④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⑤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⑥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⑦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⑧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⑨如饮酒应限量;⑩吃新鲜卫生的食物。五、慢性疾病风险评估

1、慢性疾病风险评估:是对慢性疾病患病风险的评估,它以慢性疾病的流行病研究成果为主要评估依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和手段建立评估模型,注重评估客观的临床指标(如身高、体重、血压、血糖、心电图、B超、血生化检查等),对特定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有助于临床的疾病评估。2、通过慢性疾病风险评估,能够筛查出患特定疾病的个体,为需求管理或疾病管理提供先决条件;能够测量医生、患者间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有效性和满意度;能够测量特定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3、慢性疾病风险评估的步骤:①确定需要预测的慢性疾病;②发现并确定与慢性疾病发生有关的健康危险因素;③建立预测慢性疾病风险的模型;④验证并修正评估模型;⑤对目标个体或群体患病危险性进行评估。进行风险评估的慢性疾病,一般选择发病率高、能对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和危害,健康危险因素明确,干预或控制效果明显的病种。第四节健康风险评估的目的与应用

1、健康风险评估是在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收集个人或人群详细健康相关资料后,利用人工或软件系统等多种方式对健康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最终形成一个对当前健康状态、健康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等诸多方面的判断。2、健康风险评估在个人健康指导上的应用:

①帮助个体全面认识健康危险因素。(健康危险因素是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发现潜在危险因素,提前干预避免,保持健康状态。②帮助个体修正不健康的行为。发现不健康生活方式,帮助激发和教育个体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③制订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措施。预测疾病进程,提前进行健康风险干预,阻止疾病发生发展。④评价个体健康干预效果。收集、追踪和比较评价指标的变化,对健康干预措施进行实施监测和修正。3、健康风险评估在人群管理上的应用:将健康管理人群进行分类。分类标准主要有两类,健康风险的高低和医疗花费的高低。健康风险高低主要指健康危险因素的多少和疾病危险性的高低;医疗花费的高低主要指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4、健康风险评估也被用来评价健康管理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危险因素的控制②患病危险性的变化③成本效果评价④满意度评价。第五节健康风险评估的正确使用

1、健康风险评估与临床诊断的关系:临床诊断即确诊个体所患疾病的过程和采取的手段,即根据实际情况,调查了解影响个体健康的环境因素,对个体进行全面检查,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检查,找出发病原因、疾病的性质、个体的功能障碍情况等,以及判定患者的预后和确定预防的方法。而健康风险评估是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或死亡危险性的量化评估。两者区别在于:

①出发点不同。临床诊断立足于个体身体的异常症状,查找病因,以便确诊所患疾病。而健康风险评估立足于个体或群体健康危险因素的收集,以便进行风险评估。②手段不同。临床诊断主要通过临床医生的观察和相关仪器设备及实验室检查,而健康风险评估资料的收集也需要实验室的检查,但更多的是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③目的不同。临床诊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症治疗,而健康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健康干预。④对象不同。临床诊断的对象往往是一种或几种疾病,而健康风险评估针对的是引起疾病的全部危险因素。2、科学使用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①健康信息的完整性;②评估方法的适宜性;③评估结果的客观性。3、健康风险评估的有点:①健康风险评估的信息来源主要依靠问卷调查,而问卷调查成本相对较低,且易于操作,能够量化、系统地收集相关健康信息。②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客观且直观,能够增加个人改善健康的动力。③能够在个体评估的基础上提供人群的评估数据,有利于对人群主要的健康问题和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和干预。④在健康信息的收集和健康风险评估的过程中,与评估对象的互动过程也是健康宣传和健康教育的过程,且评估的结果更是起到直接促动作用,能够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健康管理项目中来。4、健康风险评估只是一种技术和方法,本身带有局限性:①功能上的局限。它不是疾病诊断,不提供完整病历,更不能替代医学检查。健康风险评估也不评估社会或环境危险因素。健康风险评估本身也不能构成一个健康管理项目,只是一个中间环节。②方法上的局限。 第七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与干预

第一节健康教育基本概念

一、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和重点是改变不良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2、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应该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与服务,并且促使人们合理地利用这些服务,如接受免疫接种和定期体检等,达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健康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争取决策层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形成健康促进的良好氛围,充分发动公众积极广泛的参与。健康教育中,必须着眼于家庭、社区和政府部门,以期获得有效的支持,促进个体、群体和全社会的行为改变。健康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认识行为,为人们改变行为提供服务和支持,促使人们行为改变。二、健康促进

3、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世界卫生组织)

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因为健康教育不仅在促进个体行为改变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决策者拓展健康教育的政治意愿,促进公众的积极参与,寻求社会的全面支持等方面,都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没有健康教育就没有健康促进。政策、法规和组织等行政手段是对健康教育强有力的支持,如果没有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尽管可以成功地帮助个体行为改变,但是,对整个群体的行为改变则显得软弱无力和不够完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相辅相成,相互保证,相互支撑、支持。5、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含了个人行为改变,政府行为(社会环境)改变两个方面,并重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潜能。6、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①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②创造支持的环境;③加强社区的行动;④发展个人技能;⑤调整卫生服务放心。7、健康促进的基本特征:

8、健康促进的三大基本策略:倡导、赋权、协调。9、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社会动员。社会动员:是一项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特定的社会发展目标的群众性运动,是一寻求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它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基础,以社区参与为原则,以自我完善为手段。社会动员的层次:①决策层的动员。(游说、汇报、学术交流会)②社区、家庭、个人参与的动员。(健康教育)③非政府组织的动员。④动员专业人员参与。10、21世纪健康促进的重点:以下六点:①提高社会对健康的责任感。②增加健康发展的投资。③巩固和扩大有利于健康的伙伴关系。④增加社区的能力和给予个人权利。⑤保证健康促进的基础设施。⑥促进行动。三、行为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11、行为的概念:行为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所引起的反应,包括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刺激(stimulus)→有机体(organization)→行为反应(reaction)

12、人类具有生物和社会双重属性,据此可将人类划分为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两大类。13、行为的形成与发展:4个阶段:①被动发展阶段(0-3岁);②主动发展阶段(3-12岁);③自主发展阶段(12-成年);④巩固发展阶段(成年以后)

14、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③学习因素(模仿、系统教育和强化教育)

四、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一)知-信-行模式: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即知识→信念→行为。“知”为知识、学习;“信”为信念、态度;“行”为行为、行动。知信行模式认为,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的产生和改变是目标。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健康的信念和态度,从而促进健康行为的产生。(二)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感知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强调个体的主观心理过程,即期望、思维、推理、信念等对行为的主导作用。健康信念形成的因素:①感知疾病的威胁(行为健康后果信念);②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行为效果信念);③自我效能;④社会人口学因素;⑤提示因素。(三)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行为改变是一个连续、动态、逐步推进的过程;人们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是一个个人决策的过程;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是行为改变的基础。包括行为变化阶段和变化过程两部分内容。行为变化阶段有五个阶段:①前意向期;②意向期;③准备期;④行动期;⑤维持期。行为的阶段变化模式将行为的改变分为5个阶段,但对象的行为变化并不总是在这5个阶段间单向移动,有些会退回无转变打算阶段。第二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方法一、健康信息传播

1、传播可分为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自我传播。2、传播效果:可分为4个层次,①知晓健康信息;②健康信念认同;③态度转变;④采纳健康的行为。3、健康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方法

1、定量调查研究方法

2、定性调查研究方法

三、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与矫正

(一)个体行为矫正

1、行为矫正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期望,在一定条件下采取特定的措施,促使矫正对象改变自身的特定行为的行为改变过程。(需要在目标人群知情的情况下进行)

2、行为矫正的技术有:脱敏法、厌恶法、示范法、强化法、消除法。(二)群体行为干预:干预机制包括:政策倡导、目标人群行为干预(信息传播、心理支持与压力、竞争与评价)、环境改善(改善环境条件、社会支持与制约)。四、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价

(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1、计划设计:是一个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途径等所有活动的过程。2、计划设计的六大步骤:

(1)社区需求评估:①社会学诊断;②流行病学诊断;③行为诊断;④环境诊断;⑤教育诊断;⑥管理与政策诊断

(2)确定优先项目:①确定优先项目的基本原则:依据对人群健康威胁的严重程度排序;依据危险因素的可干预性排序;按成本-效益估计排序;把大环境与小环境结合起来排序。②确定优先干预的健康问题;③成本-效益估计;④大环境;⑤小环境;⑥确定优先项目的方法。(3)确定计划的目标: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4)制定干预策略:①确定目标人群;②制定教育策略(包括健康教育策略、社会策略和环境策略3方面);③确定教育场所;④确定教育的框架结构;⑤确定教育活动和日程;⑥确定组织网络与执行人员;⑦确定监测与评价计划。(5)制订项目执行方案和活动日程:①调研与计划设计阶段;②准备阶段;③执行阶段;④总结阶段。(6)确定监测与评价方案。(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

①制订实施时间表;②建立适时组织;③实施质量控制;④培训执行人员;⑤配备材料与设备。第三节健康干预

一、健康干预的概述

1、健康干预:指对影响健康和不良行为、不良生活方式及习惯等危险因素以及导致不良健康状态进行处置的措施手段。包括健康咨询与健康教育、营养与运动干预、心理与精神干预、健康风险控制与管理,就医指导等。健康干预是健康管理的关键所在,是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的重点。2、健康干预的类型:包括疾病的预防知识、营养干预方案、运动干预方案、心理干预方案、生活方式干预方案、中医调理方案等。3、健康干预方法:重点干预:通过对干预对象的健康体检或调查,筛选出高危人群和疾病人群,借助专家资源,以优化生活方式为主要目标,跟踪访问,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掌握疾病防治技术和自我管理方法。①一般干预;②干预的流程;③干预模式:契约管理干预模式;自我管理干预模式;家庭管理干预模式;社区干预模式。二、健康干预策略与原则

1、健康干预的策略 第八章营养、行为与心理的健康干预

第一节营养与膳食

一、营养学基本知识

1、合理的营养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引起的病态统称为营养不良,都是营养不合理的后果,对健康是十分有害的。2、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膳食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3、食物的营养价值:指食物中所含营养素和热能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食物中所含营养素种类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以及相互比例是否适宜。4、膳食指南:由国家组织医学卫生部门或营养权威团体针对当地居民的营养需要及膳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提出的一个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合理膳食指导原则。其目的是为了向广大居民宣传合理膳食,提高居民营养知识水平,改善居民营养状况。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主体框架是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3部分构成。6、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定设计的,它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成各类食物的重量,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现出来,便于群众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行。7、膳食宝塔结构:分5层,包含每天应摄入的主要食物种类。膳食宝塔利用各层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反映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谷类底层,250~400g;蔬菜和水果第二层,300~500g和200~400g;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第三层,125~225g;奶类和豆类第四层,300g奶类30~50g豆类;烹调油和食盐第五层,油不超过25g或30g,食盐不超过6g。8、膳食宝塔应用:①确定适合自己的能量水平;②根据自己的能量水平确定食物需要;③食物同类互换,调配丰富多彩的膳食;④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⑤要养成习惯,长期坚持。二、不同人群的营养指导

(一)孕妇及乳母营养指导

1、孕前期妇女膳食指南:①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或补充叶酸;②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③保证摄入加碘食盐,适当增加海产品的摄入;④戒烟、禁酒。2、孕早期妇女膳食指南:①膳食清淡、适口;②少食多餐;③保证摄入足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④多摄入富含爷孙的食物并补充叶酸;⑤戒烟、禁酒。3、孕中、末期妇女膳食指南:①适当增加鱼、禽、蛋、瘦肉、海产品的摄入量;②适当增加奶类的摄入;③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④适量身体活动,维持体重的适宜增长;⑤禁烟戒酒,少吃刺激性食物。4、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①增加鱼、禽、蛋、瘦肉、海产品的摄入量;②适当增加奶类,多喝汤水;③产褥期食物多样,不过量;④忌烟酒,避免喝浓茶和咖啡;⑤科学活动和锻炼,保持健康体重。(二)婴幼儿与学龄前儿童营养指导

1、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①纯母乳喂养;②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③及时补充适量维生素K;④不能用纯母乳喂养时,宜首选婴儿配方食品喂养;⑤定期检测生长发育状况。2、幼儿与学龄前儿童营养指导:

3、学龄儿童的营养指导

4、青少年的膳食指导:①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吃好早餐,避免盲目节食;②吃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③每天进行充足的户外运动;④不抽烟、不饮酒。5、老年的膳食指南:①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②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质量;③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④多做户外活动,维持健康体重。三、常见慢性病的营养指导

1、高血压患者的营养指导:①限制钠盐摄入量(轻度高血压或家族史者3~5g/d,中度1~2g/d,重度无盐饮食);②限制总能量;③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脂肪40~50g/d,胆固醇200mg/d以下为宜);④减轻体重。2、血脂异常

3、糖尿病:①合理控制总能量;②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③每日进食充足的蔬菜和适量的水果;④高纤维素与低盐饮食;⑤限制饮酒。4、冠心病:①控制总热能摄入,维持理想的体重;②低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③多摄入植物性蛋白质,少摄入甜食;④保证充足的维生素与膳食纤维;⑤饮食宜清淡,低盐;⑥注意食物选用。5、骨质疏松症:在平衡膳食,保证足够热能、蛋白质的基础上,提供充足的钙摄入。维生素D。6、痛风:①限制嘌呤的摄入;②限制热能;③适量的碳水化合物;④适度的蛋白质和脂肪;⑤注意选用碱性食物;⑥多饮水或食用含水分多的食物;⑦禁酒和刺激性食品;⑧痛风易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7、恶性肿瘤:①饮食与癌症;②膳食要求:饮水多样化,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豆类,以粗加工的含淀粉的食物为注视。常食大豆、红薯、菜花、芹菜、花菜、带鱼、蘑菇、木耳等食物。少吃烟熏、腌制、腐败变质的食物。每天红肉摄入量在80g以下,维持适宜体重,保持体力活动。四、营养教育与膳食指导方法

1、营养教育:是通过改变人们的饮食行为而达到改善营养状况目的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主要指通过营养信息交流,帮助个体和群体获得食物与营养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也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2、营养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各类人群对健康的认识,消除或减少不利于健康的膳食营养因素,改善营养状况,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营养教育并非仅仅传播营养知识,还应提供促使个体、群体和社会改善膳食行为所必须的营养知识、操作技能和服务能力。3、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是健康饮食的核心。合理营养要求膳食能提供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并不发生缺乏或过量的情况、平衡膳食则主要从膳食的方面保证营养素的需要,以达到合理营养,不仅考虑食物中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还考虑食物合理的加工方法、烹饪过程中如何提高消化率和减少营养素的损失等问题。4、营养配餐,是按照人们身体的需要,根据十五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几大营养素比例合理,即达到膳食平衡。营养配餐是实现平衡膳食的一种措施。五、食品安全知识:食物中毒

第二节体力活动

一、体力活动与健康

1、倡导体力活动的原因:①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首要因素,而缺乏体力活动是引起慢性病的一个主要危险;②适量运动有益于各年龄组人群的健康、体能和减少慢性病危险因素。2、体力活动产生效益的关键在于维持合理体重和体脂的作用。三、体力活动程度的测量方法和指标

1、体力活动的三大要素:频率、持续时间、强度。2、体力活动程度的指标:代谢当量、最大心律比例和主观感觉以及由相当能量消耗推算出的某种运动的时间、速度和距离。四、疾病状态体力活动的干预管理

1、高血压:活动类型以有氧代谢运动为原则。主要有:气功、太极拳、医疗体操、步行、健身跑、有氧舞蹈、游泳、娱乐性球类、郊游、垂钓等。2、糖尿病:确定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中防止低血糖或受伤出现。运动中预防低血糖:①饭后~1h开始运动较为合适;②如果进行较大活动量的运动,运动前增加饮食量或适当减少降血糖药量;③运动不宜在降糖药物作用最强的时间进行;④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不宜清晨空腹,尤其不宜在注射胰岛素后,吃饭前运动;⑤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血糖会有所下降,应酌情调整治疗方案。3、骨质疏松症:运动的安全性、有效性考虑。第三节吸烟与饮酒

一、成瘾性行为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1、吸烟、酗酒、药物滥用都是典型的成瘾性行为,是以来综合征中的一种行为表现,由物质使用障碍所导致。物质使用障碍是使用一种或多种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的任何精神或行为障碍。可能发生的临床症状包括急性中毒、有害性使用、依赖综合征、戒断状态、伴有谵妄的阶段状态、精神病性障碍、迟发型精神病性障碍和遗忘综合征等。成瘾性或依赖性涵盖了心理和躯体两方面内容,心理和精神依赖指对饮酒、服用药物控制力受损的体验;生理或躯体依赖指耐受和戒断症状。2、成瘾性行为的形成过程:诱导阶段;形成阶段;巩固阶段;衰竭阶段。2、成瘾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文化因素;传播媒介因素;团体效应;家庭影响。二、吸烟与酗酒对健康的危害

第四节心理健康与压力(了解)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

二、“心”“身”疾病的关系

三、常见慢性病的心理特点和防治 第九章治未病的理念和方法

第一节中医治未病与养生概念

一、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基本知识

1、“治未病”是中国传统医学历经千年的理念和实践,其预防医学思想,核心要点包括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荫、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等诸多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是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等方面内容。二、中医养生理论的基本知识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天人合一;形神共养;动静互涵;正气为本;辩证施养。第二节传统养生方法和技能

一、传统养生方法

(一)饮食养生:又称食疗,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结构,注意饮食宜忌,合理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饮食养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法度,概括起来有四要:一要“谨和五味”,即食不可偏,要合理配膳,全面营养;二要“饮食有节”,即不过饱,亦不过饥,食量始终,方能收到养生的效果;三要饮食卫生,防治病从口入;四要因时因人而宜,根据不同情况,不同体质,采取不同的配膳营养。1、饮食有节:一是指进食的量,二是指进食的时间。(二)精神养生

精神养生法,是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自动清除贪欲,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调节情绪,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三)四季养生

四季养生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保健手段。四季养生的关键就是顺应自然。(四)行为养生

1、起居有常;2、劳逸适度;3、衣着适时;4、节欲保精(五)传统健身等相关养生: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二、传统养生技能:针灸、推拿、按摩、刮痧、拔罐、沐浴、熨烫、磁吸、其无刺激等方法。 第十章健康管理评价

第一节健康管理评价概述

评价是一种改善计划,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的管理工具。健康管理评价是健康管理计划取得成功的必要保障,通过评价确定健康管理计划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总结健康管理项目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项目方向。1、评价:通过对照某些标准来判断观测结果,并赋予这种结果一定意义和价值的过程。2、健康管理评价的实质是通过比较,包括项目客观结果与预期目标的比较,实际实施情况与干预活动计划的比较等,找出差异,分析原因,修正计划,完善执行,使项目取得更好效果。健康管理评价最主要的作用是判定干预实施是否实现目标,达到预期效果。3、健康管理效果评价可以从行为、临床、经济及质量等方面结果加以衡量,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疾病发生率、卫生资源使用率,控制卫生费用的上涨,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状况。行为方面可由干预对象的依从性、自我管理及健康调查等进行评估;临床方面可从临床数据与病情改善情况加以了解基础上;经济方面可通过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等加以核算;质量方面依据病人的满意度及疾病预防的结果来进行考核。4、健康管理评价一般包括形成评价、过程评价、效应评价、结局评价和总结评价几个方面。 第二节知识、态度和行为评价

一、个体健康状况的评价及指标

1、生理学指标:一般指标;营养状况指标;疾病史和疾病家庭史

2、心理学指标:人格;智力;情绪和情感

3、社会学指标

二、群体健康状况的指标及评价

1、衡量群体健康状况的指标:①群体健康状况:生理和心理健康指标;疾病与死亡指标;②生活质量

2、群体健康状况评价指标:1、健康管理过程评价指标;2、健康管理效应评价指标 第三节健康管理的经济学评价

1、成本效果分析:主要评价使用一定量的卫生资源开展健康管理计划后的健康产出,这些产出表现为健康的结构,用非货币单位表示,如发病率的下降,延长的生命年等,也可采用一些中间指标,如免疫抗体水平的提高、控制率提高等。2、成本小勇分析:比较项目投入成本量和经质量调整的健康效益产出量,来衡量卫生项目或治疗措施效率的一种经济学评价方法。3、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比较健康管理项目的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收益和全部预期成本的现值来评价这些备选方案,为实施健康管理项目的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分析方法。第三篇应用篇 第十一章健康管理的社区应用

第一节健康管理与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

1、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明确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或病因尚未完全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2、预防慢性病最有效的措施是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防止工作:原因在于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符合人口动力学原则,是对全人群、全生命过程的服务;社区为基础的疾病防治能最有效地动员社会资源,符合健康促进策略原则;社区综合防治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健康促进策略与公共卫生措施原则;社区综合防治最符合卫生经济学原则。3、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是指充分利用本社区的资源和有效可行的办法,在社区范围内开展疾病的防治和健康促进活动,由卫生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向社区居民提供促进健康的环境和对慢性病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指导等一系列卫生保健活动的综合。慢性病社区防治的总目标是通过以健康促进为主要策略的干预活动的事事,降低人群中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水平,抑制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趋势。具体目标包括:政策发展目标,机构改革目标,社区参与目标,人力开发目标,全人群目标,高危人群目标,社区防治策略与措施的完善目标和社区评价目标。防治步骤:社区健康诊断,综合防治规范的制订,社区综合干预,干预效果的评价和项目管理。其中社区干预策略为:政策和环境支持,收集和检测公共信息,社区发展和个人技能发展,社区动员,社区多方位服务。4、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疾病管理。疾病管理: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病人沟通的系统,它强调病人自我保健的重要性。疾病管理支撑医患关系和保健计划,强调运用熏蒸医学和增强个人能力的策略来预防疾病的恶化,它以持续性地改善个体或群体健康为基准来评估临床、人文和经济方面的效果。5、疾病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病人的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有3个主要特点:已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②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③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第二节社区常见慢性病与传染病的健康管理

一、高血压健康管理

1、健康监测与基本信息收集

(1)一般健康人群的监测:年龄与性别;既往史、家族史;生活习惯;一般生命体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2)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筛检方案:

1)筛检对象:高血压的筛检对象是高危人群。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及以上条件者为高危人群:①收缩压介于12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80~89mmhg之间。②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24kg/m,和/或腹型肥胖:腹围男≥90cm,女85cm。③有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④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且每周饮酒4次以上)。⑤长期高盐膳食,每日摄盐量10g以上。⑥长期接触有害因素,如噪声和重金属镉等。⑦长期服用避孕药。⑧从事高度精神紧张职业。2)筛检周期:35岁及以上居民,第一次就诊时测量血压。血压正常,20-29岁每两年测一次;35岁以上每年至少1次;高危人群半年至少1次。3)高血压确诊患者的监测:对高血压患者每年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出监测和收集上述项目外,重点询问:①是否有高血压病史;②一般情况及近期症状;③有无并存的临床情况,如脑血管病、心脏疾病等。④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睡眠和心理状态。⑤询问并记录最近一次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⑥了解患者服药情况。2、健康评估

(1)对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的评估:主要针对生活行为进行评估,发现高血压危险因素,开展相应健康教育与指导。(2)对高血压可疑患者的诊断评估:①首先明确是否为高血压:3次非同日测量血压超过正常标准;②是否原发性高血压;③评估靶器官受损的程度;④明确有无并发症;⑤对高血压分级及危险度分层。(3)对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绝对风险预测与评估。3、健康干预主要目的是针对高危人群,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对于已经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放心,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1)非药物干预:生活方式指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防治关键。(2)药物干预:

1)药物干预对象:①高血压2级及以上患者;②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已经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者;③血压持续升高6个月以上,改善生活行为后血压仍未获得有效控制者;④高危和极高危患者。3)血压控制目标:一般<140/90。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130/80。老年140-150/90(3)转诊指征:分紧急转诊和一般转诊。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健康管理

1、健康监测与基本信息收集

实验室:血脂、血糖测定和口服糖耐量试验、肾功能、肝功能、血尿酸、心电图、X线、B超。2、健康评估

(1)对健康人群的评估:生活行为

(2)对高危人群冠心病患病风险评估:先根据危险因素评分,再根据总分查表预测冠心病10年患病风险。(3)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

3、健康干预

主要目的是针对高危人群,控制危险因素,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一级预防);针对现患者,防治并发症,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二级预防)。(1)非药物干预

(2)药物干预

(3)心肌梗死恢复后的康复指导

(4)转诊指征

4、冠心病随访管理流程(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①建立健康档案输入相关信息;②门诊随访了解患者自觉症状,评估病人当前使用的所有抗心绞痛药物及抗血小板治疗情况,评估病人生活方式、血糖、血脂、血压的控制情况及心功能情况。每4-12个月一次。③体检和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每4-12月一次,一年后每年一次。④心电图检查,。⑤监测血脂。⑥检查血糖(无糖尿病)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⑦监测肝功能、肌酸激酶。⑧平板运动试验。三、糖尿病健康管理

1、健康监测与基本信息收集

实验室:①空腹血糖测定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②糖化血红蛋白;③空腹血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④血脂检查;⑤肾功;⑥肝功;⑦血尿酸水平测定。2、健康评估

包括对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患病风险预测与评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与评估。(1)对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的评估:生活行为

(2)对高危人群糖尿病患病风险评估:通过以下筛检项目作出患病风险评估。1)筛检方案:不仅要查出隐性的糖尿病患者,而且要查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异常IFG者。2)筛检对象:高危人群。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者为高危人群:①曾有轻度血糖升高(IGT和IFG)者。;②有糖尿病家族史;③超重或肥胖者;④妊娠糖尿病患者或曾经分娩巨大儿的妇女;⑤高血压患者(140/90)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⑥有高密度脂蛋白降低(≤35mg/dl)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250mg/dl)者;⑦年龄45岁以上,且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3)筛检周期与方法:建议高危人群每年监测1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IGT和IFG者3个月复查1次;45岁以上血糖监测正常者建议进入社区老年健康管理。(3)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筛查项目包括:眼、心血管、肾脏、神经系统、足、血液生化。3、健康干预

主要目的是针对高危人群,控制危险因素,防止糖尿病的发生(一级预防);针对现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控制血糖水平,防止与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二级预防);防治急慢性并发症,延长生存期,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三、四级预防)。(1)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的干预:包括3项关键内容:合理的营养与膳食指导、减肥、增加体力活动及运动。1)合理的营养与膳食指导:①合理控制总能量是糖尿病膳食治疗的首要原则,能量的摄入以能维持理想体重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理想总能量摄入=理想体重*活动强度(25/30),理想体重=22*身高。②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碳60%-65%,限制脂肪,占热能25%以下,蛋白质15%。③每日进食充足的蔬菜和适量的水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④高纤维素与低盐饮食;⑤限制饮酒。2)减肥:控制超重和肥胖,保持理想体重是糖尿病的预防及健康管理的关键。3)体力活动及运动:运动一般在餐后1小时开始,每次20-30min,每周至少3次以上。4)戒烟

5)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6)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干预目标:①一般要求主食减少100-150g/d,运动增加150min/周,体重减少5%-7%。②改变生活方式的目标是使IBM达到或接近24kg/m……

(2)糖尿病患者的干预:干预目的是通过控制血糖水平来降低出现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干预是综合性的,包括自我教育、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1)非药物干预

2)药物干预

(3)转诊指征:急症转诊;……

四、血脂异常健康管理

1、健康监测与基本信息收集

2、健康评估

包括对高危人群进行血脂异常患病风险预测与评估;对血脂异常患者进行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与评估。(1)对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的评估:生活行为

(2)对高危人群血脂异常患病风险评估:通过对高危人群筛查以评估血脂异常患病风险。1)筛查对象: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及以上条件者为高危人群:①收缩压介于12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80~89mmhg之间。②超重或肥胖③高脂血症家族史(一、二级亲属)。④长期过量吸烟(每日吸烟≥20支)⑤长期高盐(≥10g/d)、高糖(≥10g/d)膳食。⑥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膳食(每周使用≥5次,每次≥100g)。⑦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职业者。⑧长期久坐少动的工作方式,无定期运动和锻炼者(每周运动<2次,每次运动<20min,运动轻度为低等强度者=。⑨中年人,绝经后女性。⑩生活无规律,暴饮暴食者。⒒慢性肝、肾疾病,脂肪肝患者;12.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者;13.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或周围动脉病变者;14.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造法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者;15.有皮肤黄色瘤者。2)筛查周期:健康人群20岁以上,至少5年测一次空腹血脂;30-39,2年一次;40以上每年一次。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半年一次;高血脂患者,3-6个月复查一次。(3)对血脂异常患者进行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血脂异常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分层。3、健康干预

主要目的是针对高危人群,控制危险因素,防止血脂异常的发生(一级预防);对现患者预防冠心病会哦急性冠脉综合征(二级预防);对已患有冠心病或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预防病情恶化,减少死亡事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三级预防)。(1)非药物干预: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2)药物干预

4、血脂异常的健康管理服务流程

(1)饮食与非调脂药物干预治疗3-6个月后,应复查血脂水平。如达到目标继续治疗,仍复查。……

五、肥胖症健康管理

1、健康监测与基本信息收集

2、健康评估

包括对高危人群进行超重和肥胖症患病风险预测与评估;对超重和肥胖症患者进行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与评估。(1)对健康人群和高危人群的评估:生活方式

(2)对高危患者超重和肥胖症患病风险评估:重点筛查高危人群的体重和腰围,高危人群具有以下任何一项者:①有肥胖家族史;②有肥胖相关性疾病;③膳食不平衡;④体力活动少。诊断标准:BMI:……;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为腹型肥胖。(3)

3、健康干预

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一般人群的群体预防,以降低肥胖症患病率(一级预防);通过对高危人群的选择性干预,重点预防其肥胖进一步加重及出现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二级预防);通过对肥胖症和伴有并发症的患者的针对性干预,控制其体重,降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三级预防)。(1)非药物干预:强调以行为、饮食、运动为主的综合干预,必要时辅助以药物干预或手术治疗。1)行为干预:健康生活方式,告便饮食和行为习惯,坚持适当运动是最主要步骤。2)医学营养干预:是最基本的方法。①节食疗法:每天摄入能量控制在1200-1800kcal;②低能量疗法:600-1000kcal;③极低能量疗法:600kcal以下。3)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

(2)药物干预

1)药物减重适应症、禁忌症

2)减重药物:主要有食欲抑制剂、代谢增强剂、减少肠道脂肪吸收的药物三大类。六、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1、健康监测与基本信息收集(与饮食有关)

2、健康评估

包括对高危人群进行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病风险预测与评估;对患者进行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与评估。(1)对健康人群和高危人群的评估:生活方式

(2)对高危患者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病风险评估:①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血尿酸>dl,绝经期前女性>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②中老年男性如出现特征性关节炎表现、尿路结石或肾绞痛发作,伴有高尿酸血症,应考虑痛风。③关节液穿刺或痛风石活检证实为尿酸盐结晶可明确痛风诊断。④X线检查、CT、MRI⑤急性关节炎期诊断有困难者,秋水仙碱试验治疗有诊断意义

(3)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进行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

3、健康干预

主要目的是针对高危人群,控制危险因素,防治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一级预防);针对现有患者,控制血尿酸水平,防治尿酸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脑血管病死亡风险(二、三级预防)。(1)非药物干预:

1)饮食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