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司法卷一模拟题模拟309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关于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法律有效实施(江南博哥)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B.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C.既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D.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正确答案:C[考点]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解析]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故A、B项正确。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逍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故C项错误,D项正确。
2.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执法先行C.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要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正确答案:B[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解析]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故A、C、D项正确,B项错误。
3.
关于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B.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法C.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D.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正确答案:C[考点]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解析]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投资管理、土地管理、能源和矿产资源、农业、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法律法规,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交易、平等使用。
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故B项正确。
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是属于完善立法体制的内容,故C项错误。
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完善选举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把贿赂犯罪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故D项正确。
4.
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A.推进决策公开B.推进执行公开C.推进管理公开D.推进过程公开正确答案:D[考点]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解析]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据权力清单,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
因此可见,选项D当选。
5.
有关完善审级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一审重在解决法律认定B.二审重在解决事实法律争议C.实现二审终审,再审重在解决依法纠错D.实现二审终审,再审重在维护裁判权威正确答案:A[考点]完善审级制度
[解析]完善审级制度,一审重在解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二审重在解决事实法律争议、实现二审终审,再审重在解决依法纠错、维护裁判权威。完善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实行司法监督制度。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应该督促其纠正。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因此,选项A当选。
6.
关于增强全民法治观,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A.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B.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C.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D.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依法治国的关键正确答案:D[考点]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解析]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故A、B、C项正确,D项错误。
7.
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B.党员干部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C.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律保障D.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正确答案:C[考点]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解析]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故A项正确。
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故B、D项正确。
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行。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加大党内法规备案审查和解释力度,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故C项错误。
8.
关于法的价值,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法律总是为一定的秩序服务的B.法的基本价值有自由、秩序、正义等,其中自由是法的最高价值C.法的价值判断随主体的不同会呈现出相关的差异,而法的事实判断必须经历“历时性”的考验,由社会来取舍、选择D.法本身的属性是法的价值得以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正确答案:C[考点]法的价值
[解析]法学上所言的秩序,主要是指社会秩序。它表明通过法律机构、法律规范、法律权威所形成的一种法律状态。由不同的人所组成的社会要得以维系其存在与发展,就必须确立基本的秩序形式,而在其中,法律在促成人类秩序的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法律都是要追求并保持一定社会的有序状态。故A项正确。自由是法的最高价值追求。故B项正确。法的价值的研究必须采取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的方法对应然法和实然法进行分析,法的事实仅解决客观存在的法律究竟是怎样的问题并且法的价值判断必须经历历时性的考验,由社会来取舍、选择,而不是法的事实判断。故C项错误。法律本身所有的各种属性,如法律的各种作用,法律的阶级意志性和强制性等,它们只是法的价值得以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C项。
9.
关于法律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1款规定:“采取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表达了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不包含假定条件B.法律规则的内容分别由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条文来表述C.所有法律规则都具有语言依赖性,在此意义上,法律规则就是法律条文D.法律条文仅规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正确答案:C[考点]法律规则
[解析]任何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所谓假定条件,指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空间、对什么人适用以及在什么情境下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题。所谓行为模式,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它是从人们大量的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的法律行为要求。所谓法律后果,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可以看出,本题中的法条并未表达法律规则中的假定条件,因此A项正确。
一切法律规范都必须以作为“法律语句”的语句形式表达出来的,具有语言的依赖性。离开了语言,法律就无以表达、记载、解释和发展。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是直接规定法律规则的,也不是每一个条文都完整的表述一个规则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故C项错误。
在立法实践中,通常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来明示人民的行为的界限,分别以不同的条文规定表现出来。具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类情形:第一,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述;第二,法律规则的内容分别由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条文来表述;第三,一个条文表述不同的法律规则或其要素;第四,法律条文仅规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故B、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C项。
10.
关于“法的渊源”的表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具有法律说服力能够构成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准则来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乡规民约等B.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构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做出的具有规范性的决议、决定、规定、办法等,也属于“法律”类的法的渊源D.能够作为法的非正式的渊源的习惯只是指社会习惯正确答案:B[考点]法的渊源
[解析]在法律实践中,法的渊源最主要的分类是正式的法的渊源与非正式的法的渊源。正式的法的渊源是指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并且直接作为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规范来源的那些资料,如宪法、法律、法规等,主要为制定法,即不同国家机关根据具体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对于正式的法的渊源而言,法律人必须予以考虑;或者说,法律人有法律义务适用它们。非正式的法的渊源则指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具有法律说服力并能够构成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准则来源的那些资料,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习惯、乡规民约、社团规章、权威性法学著作,还有外国法等。故A项正确。
虽然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构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国际条约都是我国法的渊源,只有我国已经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才是我国法的渊源。故B项错误。
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我们这里,仅用狭义的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具有规范性的决议、决定、规定、办法等,也属于“法律”类的法的渊源。故C项正确。
习惯的含义很宽泛,既指个人习惯,也指社会习惯。能够作为法的非正式的渊源的习惯只是指社会习惯,特别是那些与重要的社会事务即为了确保令人满意的集体社会而必须完成的各种相关的习惯,因为后者往往与人们的一些具体义务和责任相关。习惯之所以能够成为法的非正式的渊源是因为它是特定共同体的人们在长久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是该共同体的人们事实上的共同情感和要求的体现,也是他们的共同理性的体现。故D项正确。
11.
关于法的作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法律的作用是有限的,有其固有的弱点,法律并不是无所不能B.法律只要一经制定,便可以达到它预先设定的效果,不需要依赖其他社会因素C.法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调整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中有重要的影响力,成为主要的社会调整手段D.当社会形势发生变化后,法律便会失去作用正确答案:A[考点]法的作用的有限性和局限性
[解析]法律并不是万能的,而是有其固有的弱点的,需要其他社会规范加以辅助。故A项正确;B项错误。在现代社会中,法治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社会理念,法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调整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中有重要的影响力,成为主要的社会调整手段,这句话本身是正确的,但是就本案例而言,C项不能入选。社会形势发生变化,只是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影响法律作用的发挥,法律是不会完全失去作用的,故D选项本身表述有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项。
12.
关于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可由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述B.一个条文表述不同法律规则或其要素C.法律条文和法律规则是一一对应的关系D.法律条文仅规定法律规定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正确答案:C[考点]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
[解析]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是直接规定法律规则的,也不是每一个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在立法实践中,通常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来明示人们的行为的界限,分别以不同的条文规定表现出来。具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类情形:第一,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述;第二,法律规则的内容分别由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条文来表述;第三,一个条文表述不同的法律规则或其要素;第四,法律条文仅规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由此可知,A、B、D项正确,C项错误,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不是一一对应的。
13.
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意义的说明与阐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文义解释的重点在于解释字面语义,其解释的公正性毋庸置疑B.法律解释的位阶往往取决于结果本身重要性C.比较解释要求将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比较分析后,在作出解释D.立法者的目的解释又被称为客观目的解释正确答案:B[考点]法律解释
[解析]文义解释,也称逻辑解释、文法解释、文理解释,是指按照日常的、一般的或法律的语言使用方式描述制定法的某个条款内容,其特点是将解释的焦点集中在语言上,而不顾及根据语言解释出的结果是否公正、合理。故A项错误。法律解释位阶关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具体案件中可能会有不同。但是法律人在推翻位阶所确定的各种方式之间优先性关系时,必须要予以充分论证,即只有存在更强理由的情况下,法律人才可以推翻那些优先性原则。故B项正确。比较解释是指根据外国的立法例和判例学说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故C项错误。立法者的目的解释又称主观目的解释,是指根据参与立法的人的意志或立法资料揭示某个法律规定的含义。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B项。
14.
关于法与宗教,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部分教义被法律吸收,成为立法的基本精神B.宗教宣誓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C.宗教信仰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D.宗教自由问题最早出现在宪法性文件上,是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正确答案:D[考点]法与宗教
[解析]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对法律发生过重要的影响。首先,宗教可以推动立法。许多宗教教义实际上都表达了人类的一般价值追求。部分教义被法律吸收,成为立法的基本精神。《圣经》、《古兰经》、《摩奴法典》等宗教经典,分别对西方两大法系、伊斯兰法、古印度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故A项正确。
其次,宗教影响司法程序。在宗教作为国教与政教合一的地方,宗教法庭直接掌握部分司法权。在西欧中世纪,教会独立行使司法权,世俗政权则负责执行教会的命令,如教徒被开除教籍处分者,在法律上就成为放逐法外之人。中世纪教会司法权不但及于教徒,而且及于俗人,对教会执事提起的民事诉讼、执事向俗人提起之民事诉讼未获公正解决者,等等,均由宗教法庭管辖。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教会行使司法权,法官均为教会权威人士。从诉讼审判方式来看,宗教宣誓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同时,宗教宣扬的公正观念、诚实观念、容忍、爱心等对司法也有影响;宗教容忍观有利于减少诉讼。又如,国家首脑即位、法官公正执法以及证人出庭作证,都必须首先进行宣誓。故B项正确。
最后,宗教信仰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宗教提倡与人为善、容忍精神等,使公民习惯于循规蹈矩,不为损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宗教对超自然的崇拜、各种精神祭祀等,均使法律蒙上神秘的、超自然的色彩,增加了法律的威慑力。当然,宗教对法律也有消极的影响。由于宗教信仰产生的激情,会导致过分的狂热,某些宗教甚至妨碍司法公正的实现。故C项正确。
宗教自由问题最早出现在宪法性文件上,是1776年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权利宣言。故D项错误。
15.
班固在其《白虎通》中有云:“礼不下庶人,为酬酢之礼也。”这是对周礼的一种评价,关于周礼,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A.周朝时期的礼既是具体的礼仪形式,又是抽象的精神原则B.“礼不下庶人”强调贵族官僚在适用刑法上的特权C.“出礼入刑”原则奠定了中国古代法制的基本特点D.西周时期的礼已具备法的性质正确答案:B[考点]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
[解析]抽象的精神原则可归纳为“亲亲”与“尊尊”两个方面;具体的礼仪形式有“五礼”,故A项正确。礼不下庶人强调礼有等级差别,禁止任何越礼的行为。故B项错误。“礼”积极正面规范人们的言行,而“刑”则对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处罚,二者共同构成西周法律的完整体系。故C项正确。礼具有法的性质,在当时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实际的调整作用。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B项。
16.
关于宋代契约与婚姻法规的各种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宋代在买卖之债发生的法律规定上,强调双方的合意性,同时维护家长的财产支配权B.宋代买卖契约分为绝卖、活卖与赊卖三种,这些重要的交易活动,须订立口头或书面契约,才能视为合法有效C.宋代对借与贷做了区分,借指使用借贷,贷指消费借贷,并把不付息的使用借贷称为负债,把付息的消费借贷称为出举D.宋律禁止五服以内亲属结婚,但对姑舅两姨兄弟姐妹结婚并不禁止正确答案:B[考点]宋代契约与婚姻法规
[解析]宋代因契约所生之债占多数,当然还有其他形式引发的债权。《宋刑统》与《庆元条法事类》在买卖之债发生的法律规定上,强调双方的“合意”性,同时维护家长的财产支配权。故A项正确。
宋代买卖契约分为绝卖、活卖与赊卖三种。绝卖为一般买卖。活卖为附条件的买卖,当所附条件完成,买卖才算最终成立。赊卖是采取类似商业信用或预付方式,而后收取出卖物的价金。这些重要的交易活动,都须订立书面契约、取得官府承认,才能视为合法有效。故B项错误。
宋代对借与贷做了区分,借指使用借贷,把不付息的使用借贷称为负债;贷指消费借贷,把付息的消费借贷称为出举。故C项正确。
宋代婚姻的缔结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的限制:(1)婚龄。宋承唐律,规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并听婚嫁”。违反成婚年龄不准婚嫁。(2)血缘。宋律禁止五服以内亲属结婚,但对姑舅两姨兄弟姐妹结婚并不禁止。(3)州县官员。《宋刑统》规定:“诸州县官人在任之日,不得共部下百姓交婚,违者虽会赦仍离之。其州上佐以上及县令,于所统属官亦同。其定婚在前,任官居后,及三辅内官门阀相当情愿者,并不在禁限。”故D项正确。
17.
中国清末修订法律馆于1911年8月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下列有关该草案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是: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B.日本法学家参与了《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工作C.《大清民律草案》的基本思路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D.《大清民律草案》经正式公布,但未及施行,清王朝即告崩溃正确答案:D[考点]《大清民律草案》
[解析]《大清民律草案》共分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故A项正确。其中,总则、债权、物权三编由日本著名民法学家松冈正义等人仿照德、日民法典的体例和内容草拟而成,吸收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民法的理论、制度和原则。故B项正确。亲属、继承两编由修订法律馆会同保守的礼学馆起草,其制度、风格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保留了许多封建法律的精神。修订民律的基本思路,仍然没有超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格局。故C项正确。在《大清民律草案》完成后仅2个多月,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爆发,清王朝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因此,这部民律草案并没有正式颁布与施行。故D项错误。
18.
关于中国古代法制的指导思想,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周初统治者继承了夏商以来的神权政治学说B.汉代中期以后,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主张被法家发挥成“德主刑辅,礼刑并用”C.唐朝主张把封建伦理道德的精神力量与政权法律统治力量紧密结合为一D.“明刑弼教”是借“弼教”之口实,为推行重典治国政策提供思想理论依据正确答案:B[考点]中国古代的法制思想
[解析]为谋求长治久安,周初统治者继承了夏商以来的神权政治学说。同时,为了修补神权政治学说中的缺漏,并确定周王朝新的统治策略,进一步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故A项正确。
汉代中期以后,“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主张被儒家发挥成“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基本策略,从而为以“礼法结合”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法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可知是被“儒家”而不是“法家”。故B项错误。
唐朝承袭和发展了以往礼法并用的统治方法,使得法律统治“一准乎礼”,真正实现了礼与法的统一。如同唐太宗所说:“失礼之禁,著在刑书。”把封建伦理道德的精神力量与政权法律统治力量紧密结合在一起,法的强制力加强了礼的束缚作用,礼的约束力增强了法的威慑力量,从而构筑了严密的统治法网,有力地维护了唐朝统治。故C项正确。
在我国古代法律史上,一般来说,倡导“德主刑辅”,本意是注重道德教化,限制苛刑,所以它往往是同轻刑主张相联系的。而经朱熹阐发,朱元璋身体力行于后世的“明刑弼教”思想,则完全是借“弼教”之口实,为推行重典治国政策提供思想理论依据。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19.
关于外国法律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就是对罗马法的继承和发展B.英国法是在盎格鲁·撒克逊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C.欧洲联盟法是英国近现代最重要的制定法,被称为“基本立法”D.美国法在判例实践中实行“遵循先例”原则,强调程序的重要性正确答案:C[考点]外国法律制度的渊源
[解析]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欧洲大陆的法律制度影响更为直接。罗马法的有关私法体系,被西欧大陆资产阶级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鉴与发展。如《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就是对罗马法的继承和发展。法、德两国的民法体系,又为瑞士、意大利、丹麦、日本等众多国家直接或间接地加以仿效。故A项正确。
英美法系以日耳曼法为历史渊源。普通法系的核心——英国法,是在较为纯粹的日耳曼法——盎格鲁·撒克逊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B项正确。
英国制定法在法律渊源中的重要性不如普通法和衡平法两种判例法,但其效力和地位很高,可对判例法进行调整、修改,现代一些重要的法律部门如社会立法是在制定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定法的种类有:欧洲联盟法、国会立法、委托立法。其中国会立法是英国近现代最重要的制定法,被称为“基本立法”。故C项错误。
美国法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在判例实践中实行“遵循先例”原则,在审判风格上采用归纳的推理方式,强调程序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0.
法国革命初期,领导权掌握在君主立宪派手里。他们要推翻封建统治,但又不愿废黜国王,建立共和政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法国于1791年9月通过了第一部宪法。关于1791年法国宪法,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A.标志着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第一次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则C.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D.是资产阶级统治的纲领性文件正确答案:A[考点]法国宪法
[解析]法国革命初期,领导权掌握在君主立宪派手里。他们要推翻封建统治,但又不愿废除国王,建立共和政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法国于1791年9月通过了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的制定和实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标志着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正式确立。故A项正确。
法国革命开始后,国民会议便于1789年8月26日,经过激烈的争论,通过了著名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简称《人权宣言》)。这一划时代的历史性文件,第一次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则,是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纲领性文件。故B、D项错误。
1875年宪法是法国历史上实施时间最长的一部宪法。这部宪法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故C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1.
关于宪法本质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B.阶级力量强弱悬殊程度的对比关系决定宪法的历史类型和宪法的本质C.阶级力量对比的量的变化只能产生宪法形式上的改变D.与阶级力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各种社会集团的力量也对宪法的本质产生一定影响正确答案:B[考点]宪法的本质
[解析]宪法是规定民主国家根本制度、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宪法表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但统治阶级不能肆意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而是必须考虑本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并以其为依据确定宪法的某些基本内容。因此,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1)政治力量对比首要是阶级力量对比。阶级力量对比包括阶级力量的强弱对比关系和阶级力量强弱悬殊程度的对比关系。前者决定宪法的历史类型和宪法的本质,后者决定本质相同的各种宪法之间的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差异。(2)宪法所体现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也表现为宪法随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改变:阶级力量对比的量的变化,只产生宪法形式的改变;阶级力量对比的质的变化,必然引起宪法本质的改变。(3)政治力量对比并不局限于阶级力量对比。政治力量既包含着与阶级力量有直接联系的同一阶级内的各阶层、各派别的力量,也包含着与阶级力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各种社会集团的力量等。故B项错误,A、C、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B项。
2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体现了我国《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B.体现了我国《宪法》的基本人权原则C.体现了我国《宪法》的法治原则D.体现了我国《宪法》的权力制约原则正确答案:D[考点]宪法的基本原则
[解析]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看来,主权是公意的具体表现,人民的公意表现为最高权力;人民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来源,国家是自由的人民根据契约协议的产物,而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故A项错误。
17至18世纪的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学说,强调人人生而享有自由、平等,享有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在天赋人权学说和人权口号的指导下,资产阶级开始进行了争取人权的斗争。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以及革命胜利后,人权口号逐渐被政治宣言和宪法确认为基本原则。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主体是公民,《宪法》列举了公民享有的若干基本权利。除规定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原则外,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等基本权利。《宪法》要求,根据国家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为基本权利的实现提供经济、社会与文化保障。故B项错误。
根据《宪法》第5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中的“法治国家”既包括实质意义的法治内涵,也包括形式意义的法治要素。宪法体系上的法治国家规定了法治秩序的原则和具体程序,形成政治统一体价值,保障国家权力运作的有序化。故C项错误。
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从而保障公民权利。它既包括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也包括国家权力相互之间的制约。它规定了人民对国家权力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规定了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权,规定了不同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内部不同的监督形式。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3.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特别行政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B.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的法律被后者发回后立即失效,该法律的失效不具有溯及力C.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才能解释基本法D.立法会如果认为行政长官有严重违法的行为,以全体议员2/3多数通过,直接弹劾行政长官正确答案:A[考点]特别行政区制度
[解析]特区法律体系包括基本法、保留的原有法律,立法机关的制定法,以及在特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特区立法机关的制定法,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且备案不影响生效。故A项正确。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回的法律立即失效。该法律的失效,除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另有规定外,无溯及力。故B项错误。基本法明文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特区法院解释基本法。故C项错误。弹劾案应报中央政府决定。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A项。
24.
李某为北京某高校的大四毕业生,22岁,毕业后参加工作,与某教育培训机构签署了劳动合同。关于李某的权利义务,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不得被征集服兵役B.有休息的权利C.无须承担纳税义务D.若李某失业,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正确答案:B[考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解析]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故A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李某己参加工作属于劳动者。故B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李某是公民,故C项错误。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时,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失业不算在内,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B项。
25.
我国《宪法》第135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关于我国《宪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上述法条应属确认性规范B.上述法条应属禁止性规范C.上述法条应属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D.上述法条应属程序性规范正确答案:B[考点]宪法规范的分类
[解析]确认性规范是对已经存在的事实的认定,其主要意义在于根据一定原则和程序,确立具体宪法制度和权力关系,以肯定性规范的存在为其主要特征。故A项错误。
禁止性规范是指对特定主体或行为的一种限制,也称其为强行性规范。这类规范对于宪法的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集中反映宪法的法律属性。在我国《宪法》中,禁止性规范主要以“禁止”、“不得”等形式加以表现,这类规范虽数量不多,但产生的影响较大。这里所说的“应当”是一种要求性规范,如不按这一规范的要求去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故B项正确。
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主要是在调整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同时为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提供依据。在宪法运行中,权利性规范与保障性规范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宪法规范既是对权利的保障,同时也是对特定国家行为的一种限制。故C项错误。
程序性规范具体规定宪法制度运行过程的程序,主要涉及国家机关活动程序方面的内容。程序性规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直接的程序性规范,即宪法典中对有关行为的程序作了具体规定;二是间接的程序性规范,即宪法典本身对程序性规范不作具体规定,而通过法律保留形式规定具体程序。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此,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A.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B.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C.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法律至上,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正确答案:ABC[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解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由此可知,本题四项表述中只有D选项表述错误,A、B、C项表述正确,当选。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B、C项。
2.
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法治专门队伍”的概念。下列哪些选项的人员属于“法治专门队伍”中的人员?A.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在编执法人员B.某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C.基层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D.某央企有行政级别的法务工作人员正确答案:AC[考点]法治专门队伍的内涵
[解析]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法治专门队伍”的概念。在我国,法治专门队伍主要包括在人大和政府从事立法工作的人员,在行政机关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在司法机关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由此可知,A项属于行政机关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当选;B项,某律所的律师属于法律服务队伍人员,不当选;C项基层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属于在司法机关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当选;D项同样不属于立法、执法、司法相关的从业人员,不当选。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A、C项。
3.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关键在于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下列哪些选项的举措体现了这一要求?A.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B.健全城乡居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C.发展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业,以及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D.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正确答案:ABCD[考点]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解析]健全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由此可知,A、B、C、D项均正确。
4.
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是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促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意见》对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提出了哪些工作任务?A.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法律服务B.为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出去”提供法律服务C.为我国外交工作大局提供法律服务D.为打击跨国犯罪和追逃追赃工作提供法律服务正确答案:ABCD[考点]涉外法律服务业
[解析]《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意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法律服务。积极参与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立项、招投标等活动,提供法律服务,防范投资风险。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有关国家和地区在相关领域开展务实交流与合作。在执业活动中开展对外法治宣传,向有关国家和地区宣传我国法律制度,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法律制度的了解和认知。二是为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出去”提供法律服务。鼓励和支持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参与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出去”法律事务。参与企业涉外商事交易的尽职调查,开展风险评估、防范与控制,协助中国企业建立健全境外投融资风险防范和维护权益机制,防范法律风险。拓展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做好涉外诉讼、仲裁代理工作,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及外国公民、法人在我国的正当权益,依法维护海外侨胞权益。三是为我国外交工作大局提供法律服务。积极为我国对外签订双边、多边条约等提供法律服务,提升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我国对外开展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等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协助我外事、商务等部门依法依规则制定对外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政策措施,协助我驻外使领馆依法依规则处理外交领事事务。四是为打击跨国犯罪和追逃追赃工作提供法律服务。推动在打击跨国犯罪、毒品、洗钱和反腐、反恐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依据国际规则和双边条约提供法律服务。认真做好涉外民商事案件代理等工作,促进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反腐败国际多边双边合作和追逃追赃工作,及时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故A、B、C、D项正确。
5.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是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坚持严格司法、确保刑事司法公正的现实需要,是完善人权司法保障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中央对司法性质和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A.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底线标准就是要切实防范冤假错案B.以“确保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惩罚、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为宗旨C.坚持严格司法原则,树立依法裁判理念D.完善繁简分流机制,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正确答案:ABCD[考点]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
[解析]中央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并专门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和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1)推动确立审判在刑事诉讼中的中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确立“诉讼以审判为中心”,“审判以庭审为中心”,是审判权作为最终的判断权和裁决权的性质所决定的。(2)推动解决影响和制约刑事司法公正的体制机制性问题。(3)推动建立健全冤假错案的有效防范和及时纠正机制。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底线标准就是要切实防范冤假错案。故A项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确保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惩罚、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为宗旨,遵循刑事诉讼基本规律,聚焦公正审判制度难题,统筹兼顾多元诉讼价值,既是落实中央改革精神和要求的配套性措施,也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指导刑事审判制度改革和刑事审判实践的关键性文件。故B项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分为五个部分,共计33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坚持严格司法原则,树立依法裁判理念;(2)规范庭前准备程序,确保法庭集中审理;(3)规范普通审理程序,确保依法公正审判;(4)规范证据认定规则,切实防范冤假错案;(5)完善繁简分流机制,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故C、D项正确。
6.
关于权利与义务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权利人所拥有的权利,既是事实问题也是法律问题B.权利的形式与义务的承担相关联C.公民服兵役是积极义务D.单向法律关系中,权利人仅享有权利,义务人仅享有义务正确答案:ABCD[考点]权利与义务
[解析]权利可以从事实层面和法律层面去认识,权利人所拥有的权利,既是事实问题也是法律问题。故A项正确。马克思认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与义务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和发展。故B项正确。义务在结构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义务人必须根据权利的内容做出一定的行为,在法学上被称作“作为义务”或“积极义务”;第二,义务人不得做出一定的行为的义务,被称为“不作为义务”或“消极义务”。服兵役属于作为义务,故C项正确。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主要是指在结构上,权利总是伴随义务而生,但具体到某个特定的人在某个法律关系中,他享有权利,并不意味着他就同时承担着义务。他享有权利是针对别人承担义务而言的。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项。
7.
关于执法与司法的异同,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执法的主体是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司法是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是实现国家目的的直接活动C.相较于司法,执法具有较强的主动性,没有被动性D.执法与司法都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如果违反程序,会因为程序不合理而导致其行为的无效或违法正确答案:ABCD[考点]执法与司法
[解析]执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司法的主体是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故A项错误。执法是以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是实现国家目的的直接活动,司法的对象是案件,以法律为准绳,裁决纠纷,处理案件,是实现国家目的的间接活动,故B项错误。执法具有较强的经常性和主动性,但不意味着没有被动性,例如依申请的行政许可,而司法是被动性,不告不理,中立,不偏不倚,故C项错误。司法机关法的活动一般都有相应的较为严格的程序性规定,如果违反程序,将导致司法行为的无效和不合法。而执法活动虽然也有相应的的程序规定,怛由于执法活动本身的特点,特别是基于执法效能的要求,其程序性规定没有司法活动那样严格和细致。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项。
8.
关于法的渊源和法律部门,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A.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B.行政法部门就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构成的C.国际公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D.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正确答案:AD[考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制定机关法律部门法律渊源
[解析]A项考查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我国《立法法》规定,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在性质上属于“地方国家权力机关”。A项正确。这里要注意,只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而非常委会)方可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另外,自治区、自治州的人大及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B项考查法的正式渊源与法律部门的区别。法的正式渊源是指,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可以直接作为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规范。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等。法律部门,也称部门法,是根据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当代中国主要的法律部门包括:宪法、刑法、行政法、民商法,等等。由此可见,法的正式渊源与法律部门的分类标准不同:法的正式渊源是根据制定机关及效力高低进行的分类;法律部门则是根据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进行的分类。具体到B项,“行政法”属于“法律部门”的范畴,是指所有调整行政法律关系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行政法规”属于“法律渊源”的范畴,是指由国务院制定的相关法规的总称。行政法与行政法规并不相同。B项错误。
C项考查法律体系。法律体系又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构成的体系。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主要有七个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因此,法律体系是一国“国内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完整意义的国际法(国际公法)。C项错误。
D项考查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法律部门也称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所调整的不同社会关系,即调整对象;其次是法律调整方法。D项说法正确。
9.
关于法律意识的范畴,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孙某认为中国的政府官员贪污行为变少了B.成年人李某认为向比自己小的中学生“借钱”花花不算抢劫C.社会主义法治理论D.张某因掌握王某砸坏自己汽车的证据,遂向法院请求王某支付10万元的损害赔偿正确答案:ABC[考点]法律意识
[解析]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法律意识本身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直观的感性认识和情绪,是法律意识的初级形式和阶段。法律思想体系是法律意识的高级阶段。它以理性化、理论化和体系化为特征,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进行理性认识的产物,也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自觉的反映形式。一般地说,可以将法律文化分为物化的、制度的、观念的三个层面。在物化的层面,法律文化通常表现为关于法律的某种物质形式,如某个法律的象征物(如正义女神);在制度的层面,法律文化表现为各种具体的与传统相关的法律制度;而在观念层面,则表现为人们思想意识中关于法律的种种看法、说法。由上述法理依据可见,选项A、B、C均属于法律意识中的法律心理;选项D则属于法律制度,而不属于法律意识。故A、B、C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A、B、C项。
10.
《合同法》第132条第1款规定:“出卖的标的物,应当属于出卖人所有或者出卖人有权处分。……”关于此条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从法律规则的角度来看,它是确定规则和授权规则B.此法律条文是规范性条文C.从法的规范作用来看,它是确定的指引D.从法的规范作用来看,它是不确定的指引正确答案:AD[考点]法律规则分类、法的指引作用、法律条文
[解析]确定规则是指该规则的内容已经确定,无须引用其他现存的法规来确定;授权规则是指该规则的内容有任意性,人们可自由选择或自由协商变更。义务规则是指该内容有强制性,人们必须遵从,不得自由变更。故A项错误。规范性条文是直接表述法律规范的条文。非规范性条文是指不直接规定法律规范,而规定某些法律技术内容的条文。故B项正确。确定性指引是指通过设置法律义务,要求人们做出或抑制一定行为,使社会成员明确自己必须从事或不得从事的行为界限;不确定性指引是指通过宣告法律权利,给人们一定的选择范围。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A、D项。
11.
关于对“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宪法中规定的人民权利是写在纸上的权利B.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C.宪法只规定人民的权利D.严格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是保障宪法权威和尊严的重要环节正确答案:ACD[考点]宪法的特征
[解析]从宪法与国家的关系来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而国家负有保障和实现人权的义务。因此,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的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就明确宣布,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是没有宪法。A、C、D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A、C、D项。
12.
关于选举委员会的职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选民登记、审查选民资格以及公布选民名单B.划分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区,分配各选区应选代表的名额C.受理对于选民名单不同意见的申诉,并作出决定D.确定选举结果是否有效,审查代表资格正确答案:ABC[考点]选举法
[解析]依据《选举法》第10条第1款的规定:“选举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一)划分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区,分配各选区应选代表的名额;(二)进行选民登记,审查选民资格,公布选民名单;受理对于选民名单不同意见的申诉,并作出决定;(三)确定选举日期;(四)了解核实并组织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和公布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五)主持投票选举;(六)确定选举结果是否有效,公布当选代表名单;(七)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故A、B、C项正确。
依据《选举法》第46条的规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依法对当选代表是否符合宪法、法律规定的代表的基本条件,选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以及是否存在破坏选举和其他当选无效的违法行为进行审查,提出代表当选是否有效的意见,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报告。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根据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提出的报告,确认代表的资格或者确定代表的当选无效,在每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前公布代表名单。”D项属于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职责。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A、B、C项。
13.
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在必要时可以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限制B.行使权利和自由不得违背社会的公共利益C.国家安全是基本权利保障的前提之一D.作为刑罚的附加刑,可以剥夺一部分主体的基本权利正确答案:ABCD[考点]公民的基本权利限制
[解析]《宪法》第51条对基本权利的限制目的作了如下表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一条是对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总的限制性规定,同时也表明限制的基本目标。在我国,公民合法地行使基本权利的基本前提是不损害社会、国家与集体利益,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了维护社会、国家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可以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限制。故A项正确。
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各国宪法普遍规定了对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加以限制的范围与具体形式。尽管各国宪法对公共利益内容的规定及表述有所不同,但都遵循一个总的原则,即行使权利和自由不得违背社会的公共利益。故B项正确。
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国家履行保障基本权利的义务时,首先需要保障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当发生国际、国内危机时,正常的宪法秩序就要受到破坏,基本权利的保障也会失去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安全是基本权利保障的前提之一。故C项正确。
基本权利的受限制性具体表现为对基本权利主体和基本权利具体活动形式的限制。具体包括:(1)剥夺一部分主体的基本权利。(2)停止行使某种基本权利。(3)出于社会公益,对基本权利特殊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项。
14.
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关于《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法律案时,可以邀请有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列席会议B.法律委员会审议法律案时,应当邀请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意见C.只有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各方面的意见比较一致的,才可以经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即交付表决D.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重要的法律案,经委员长会议决定,可以将法律草案公布,征求意见。各机关、组织和公民提出的意见送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正确答案:ACD[考点]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程序
[解析]依据《立法法》第28条的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除特殊情况外,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七日前将法律草案发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法律案时,应当邀请有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列席会议。”所以不是“可以”而是“应当”,故A项错误。
依据《立法法》第33条的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对法律案进行统一审议,提出修改情况的汇报或者审议结果报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对重要的不同意见应当在汇报或者审议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对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没有采纳的,应当向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反馈。法律委员会审议法律案时,应当邀请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意见。”故B项正确。
依据《立法法》第30条的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各方面意见比较一致的,可以经两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交付表决;调整事项较为单一或者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各方面的意见比较一致的,也可以经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即交付表决。”故C项错误。
依据《立法法》第37条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会议后将法律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说明等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但是经委员长会议决定不公布的除外。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三十日。征求意见的情况应当向社会通报。”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A、C、D项。
15.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下列哪些特区官员可以不经过国务院任命?A.香港终审法院首席法官B.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长C.香港立法会主席D.香港律政司司长正确答案:AC[考点]特别行政区制度
[解析]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88条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的法官,根据当地法官和法律界及其他方面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90条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的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或免职,还须由行政长官征得立法会同意,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故A项正确。
依据《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50条的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行使下列职权:……(十)依照法定程序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检察长,建议中央人民政府免除检察长的职务;……”故B项错误。
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71条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由立法会议员互选产生。”因此,香港立法会主席是选举产生的。故C项正确。
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48条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行使下列职权:……(五)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下列主要官员:各司司长、副司长,各局局长,廉政专员,审计署署长,警务处处长,入境事务处处长,海关关长;建议中央人民政府免除上述官员职务;……”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A、C项。
16.
宪法宣誓制度是指经过合法、正当的选举程序后,被选举为国家元首或其他国家公职人员在正式就职时,以公开向宪法宣誓的方式,誓言遵守并效忠宪法,恪尽职守,为选民服务的一项制度。关于宪法宣誓的功能,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有利于树立宪法权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B.有利于增强公职人员的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C.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培养宪法意识D.有利于在全社会传播宪法理念,树立法治信仰正确答案:ABCD[考点]宪法宣誓制度
[解析]宪法宣誓制度是指经过合法、正当的选举程序后,被选举为国家元首或其他国家公职人员在正式就职时,以公开向宪法宣誓的方式,誓言遵守并效忠宪法,恪尽职守,为选民服务的一项制度。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在宪法教育、宪法实施中,宪法宣誓制度有其独特功能:(1)有利于树立宪法权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有利于增强公职人员的宪法观念,激励其忠于和维护宪法。(3)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培养宪法意识。(4)有利于在全社会传播宪法理念,树立法治信仰。故A、B、C、D项正确。
17.
2013年3月,因百阳药业公司超标排放污水,流入水库,导致王某水库鱼类死亡,王某遂要求百阳药业公司赔偿经济损失。在索赔无果的情况下,王某于2013年9月8日诉至涿州市人民法院。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王某对该环境赔偿责任纠纷应首先请求环保行政部门进行处理B.除非百阳药业公司举出反证,否则可认为鱼的死亡是由该公司排污行为引起C.此环境侵权诉讼中王某没有举证责任D.如果百阳药业公司提供证据证明其排水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正确答案:ACD[考点]环境污染侵权
[解析]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程序无任何前置程序,不要求先请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理,故A项错误。环境污染侵权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行为人证明因果关系不存在,故B项正确。王某应就侵权行为,损害结果承担举证责任,故C项错误。环境污染侵权中,行为人要想免责,只能通过证明损害后果与侵权行为不存在因果关系,或者存在法定的免责事由,包括不可抗力或者受害人故意,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A、C、D项。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健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B.加快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治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建立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专业职务序列及工资制度C.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D.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普遍设立公职律师,企业可设立公司律师,参与决策论证,提供法律意见,促进依法办事,防范法律风险正确答案:ABCD[考点]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解析]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健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畅通具备条件的军队转业干部进入法治专门队伍的通道,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加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法治专门队伍建设。加快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治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建立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专业职务序列及工资制厦。故A、B项正确。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科研机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阵地,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组织编写和全面采用国家统一的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纳入司法考试必考范围。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导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故C项正确。
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普遍设立公职律师,企业可设立公司律师,参与决策论证,提供法律意见,促进依法办事,防范法律风险。明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理顺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管理体制机制。故D项正确。
2.
下列选项表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深入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B.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C.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要求各级政府及领导,运用法律思维解决社会问题和矛盾D.对权利的制约必须构建起“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利,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权力监督体制和机制正确答案:ABD[考点]法治社会
[解析]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味着,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此可见,A、B、D项表述正确,当选。C项表述错误,应该是“法治思维”,不是法律思维。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A、B、D项。
3.
关于法律的现代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发型法律的现代化产生的一般是比较稳固的、与社会相协调的现代法体系B.外源型法的现代化特点具有被动性和较强的依附性C.我国法的现代化属于外源型法D.为了保证法律发展的结果,防止新旧法律的对抗,我们应该放弃自上而下推动式的法律现代化正确答案:ABC[考点]法律的现代化
[解析]法的现代化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内发型法的现代化和外源型法的现代化。
内发型法的现代化是指由特定社会自身力量产生的法的内部创新。这种现代化是一个自发的、自下而上的、缓慢的渐进变革的过程,因而内发型法的现代化是法律同社会相适应基础上的现代化。所以A选项正确。
外源型法的现代化是指在外部环境影响下,社会受外力冲击,引起思想、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最终导致法律文化领域的革新。因而外源型法的现代化往往体现为超前性现代化。其重要特点在于具有被动性、依附性、反复性等。所以B选项正确。
我国法的现代化经历了鸦片战争等外国的侵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老院老人入住接待制度
- 养老院环境卫生与绿化制度
- 《个性设计模板》课件
- 《目标市场定位分析》课件
- 2024年度外聘讲师知识产权保护与收益分配合同3篇
- 2024年生态修复项目育林施工协议模板版B版
-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 2024年版:戴悦与周日的特许经营合同
- 2025年莆田货运考试
- 2025年焦作货运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2023年中国生殖健康行业研究报告
- 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留取的合格率品管圈ppt汇报书
- XX市XX医院无痛医院建设方案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张艺谋电影《活着》影评分析与课件展示
- 考后心态调整主题班会
- 东北育才中学2024年高二上数学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3年公需科目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年产1w吨生物柴油工厂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 谈谈青年大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的使命与担当范文(6篇)
- DB13-T 5660-2023 水文水井分层抽水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