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测、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相关监测技术规范要求2020.8.1中国环境协会_第1页
企业自测、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相关监测技术规范要求2020.8.1中国环境协会_第2页
企业自测、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相关监测技术规范要求2020.8.1中国环境协会_第3页
企业自测、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相关监测技术规范要求2020.8.1中国环境协会_第4页
企业自测、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相关监测技术规范要求2020.8.1中国环境协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自测、固定污染源废气、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监测

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主要内容(1)《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解读(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解读(3)《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75-2017)》解读(4)《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76-2017)》解读(5)《环境空气和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1012-2018)》解读(6)《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1013-2018)》解读(7)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相关监测技术规范解读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HJ819-20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942—2018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总则1、HJ820-20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火力发电及锅炉2、HJ821-20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造纸工业3、HJ848-20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水泥工业4、HJ878-20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钢铁工业及炼焦化学工业5、HJ879-20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纺织印染工业6、HJ880-20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石油炼制工业7、HJ881-20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提取类制药工业8、HJ882-20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发酵类制药工业9、HJ883-20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10、HJ946-2018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11、HJ947-2018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石油化学工业12、HJ1086-2020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涂装2020-04-01实施13、HJ1084—2020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食品制造2020-04-01实施14、HJ1083—2020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水处理2020-04-01实施15、HJ985-201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电镀工业2019-03-01实施16、HJ1087—2020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涂料油墨制造2019-03-01实施17、HJ1085—2020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酒、饮料制造2020-04-01实施18、HJ987—201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农药制造工业19、HJ948.1—201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化肥工业—氮肥20、HJ986-201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农副食品加工业21、HJ988-201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平板玻璃工业22、HJ989-201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有色金属工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总则

HJ942—2018标准适用于指导排污单位填报《排污许可证申请表》及网上填报相关申请信息,适用于指导核发环保部门审核确定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许可要求,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程序参见附录A。有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行业技术规范)的,执行行业技术规范;无行业技术规范的,执行本标准;行业涉及通用工序的,执行通用工序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行业或通用工序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的编制可参考本标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总则

HJ942—2018自行监测管理要求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按照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执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标准定位、意义与制定的主要思路?标准定位、意义与制定的主要思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要求排污单位对自身排污状况开展监测,排污单位开展排污状况自行监测是法定的责任和义务。自行监测作为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任务,需要有配套的技术文件作为支撑。排污许可制度是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实施的重要载体,根据《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8号)第十一条,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是排污许可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文件之一。标准定位、意义与制定的主要思路?标准规定了相应行业企业自行监测的一般要求、监测方案制定、信息记录和报告的基本内容和要求,适用于排污单位在生产运行阶段对其排放的水、气污染物,噪声以及对其周边环境质量影响开展监测。标准制定过程中,系统梳理行业排放标准、相关管理制度及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等对行业排放监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总则》确定的原则提出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信息记录要求等。HJ819-20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标准提出了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一般要求、监测方案制定、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信息记录和报告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排污单位可参照本标准在生产运行阶段对其排放的水、气污染物,噪声以及对其周边环境质量影响开展监测。标准适用于无行业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的排污单位;行业自行监测技术指南中未规定的内容按本标准执行。HJ819-20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2017-06-01实施自行监测self-monitoring指排污单位为掌握本单位的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其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情况,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的环境监测活动。4自行监测的一般要求4.1制定监测方案排污单位应查清所有污染源,确定主要污染源及主要监测指标,制定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监测点位及示意图、监测指标、执行标准及其限值、监测频次、采样和样品保存方法、监测分析方法和仪器、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新建排污单位应当在投入生产或使用并产生实际排污行为之前完成自行监测方案的编制及相关准备工作。4.2设置和维护监测设施排污单位应按照规定设置满足开展监测所需要的监测设施。废水排放口,废气(采样)监测平台、监测断面和监测孔的设置应符合监测规范要求。监测平台应便于开展监测活动,应能保证监测人员的安全。废水排放量大于100吨/天的,应安装自动测流设施并开展流量自动监测。

4.3开展自行监测排污单位应按照最新的监测方案开展监测活动,可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利用自有人员、场所和设备自行监测;也可委托其它有资质的检(监)测机构代其开展自行监测。持有排污许可证的企业自行监测年度报告内容可以在排污许可证年度执行报告中体现。4自行监测的一般要求4.4做好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排污单位应建立自行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做好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4.5记录和保存监测数据排污单位应做好与监测相关的数据记录,按照规定进行保存,并依据相关法规向社会公开监测结果。5监测方案制定5.1监测内容5.1.1污染物排放监测5.1.2周边环境质量影响监测5.1.3关键工艺参数监测5.1.4污染治理设施处理效果监测5.2废气排放监测5.2.1有组织排放监测5.2.2无组织排放监测5.3废水排放监测5.4厂界环境噪声监测5.5周边环境质量影响监测5.6监测方案的描述,点位、指标、频次、采样方法、分析方法5.7监测方案的变更6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排污单位应建立并实施质量保证与控制措施方案,以自证自行监测数据的质量。6.1建立质量体系排污单位应根据本单位自行监测的工作需求,设置监测机构,梳理监测方案制定、样品采集、样品分析、监测结果报出、样品留存、相关记录的保存等监测的各个环节中,为保证监测工作质量应制定的工作流程、管理措施与监督措施,建立自行监测质量体系。质量体系应包括对以下内容的具体描述:监测机构,人员,出具监测数据所需仪器设备,监测辅助设施和实验室环境,监测方法技术能力验证,监测活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等。委托其它有资质的检(监)测机构代其开展自行监测的,排污单位不用建立监测质量体系,但应对检(监)测机构的资质进行确认。6.2监测机构监测机构应具有与监测任务相适应的技术人员、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环境,明确监测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有适当的措施和程序保证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6.3监测人员应配备数量充足、技术水平满足工作要求的技术人员,规范监测人员录用、培训教育和能力确认/考核等活动,建立人员档案,并对监测人员实施监督和管理,规避人员因素对监测数据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影响。6.4监测设施和环境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监测方法和规范等的要求,配备必要的如除湿机、空调、干湿度温度计等辅助设施,以使监测工作场所条件得到有效控制。6.5监测仪器设备和实验试剂应配备数量充足、技术指标符合相关监测方法要求的各类监测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和实验试剂。监测仪器性能应符合相应方法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根据仪器性能实施自校准或者检定/校准、运行和维护、定期检查。标准物质、试剂、耗材的购买和使用情况应建立台账予以记录6.6监测方法技术能力验证应组织监测人员按照其所承担监测指标的方法步骤开展实验活动,测试方法的检出浓度、校准(工作)曲线的相关性、精密度和准确度等指标,实验结果满足方法相应的规定以后,方可确认该人员实际操作技能满足工作需求,能够承担测试工作。6.7监测质量控制编制监测工作质量控制计划,选择与监测活动类型和工作量相适应的质控方法,包括使用标准物质、采用空白试验、平行样测定、加标回收率测定等,定期进行质控数据分析。6.8监测质量保证按照监测方法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监测活动,若存在相关标准规定不明确但又影响监测数据质量的活动,可编写《作业指导书》予以明确。编制工作流程等相关技术规定,规定任务下达和实施,分析用仪器设备购买、验收、维护和维修,监测结果的审核签发、监测结果录入发布等工作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监测各环节无缝衔接。设计记录表格,对监测过程的关键信息予以记录并存档。定期对自行监测工作开展的时效性、自行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管理部门检查结论和公众对自行监测数据的反馈等情况进行评估,识别自行监测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管理部门执法监测与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不一致的,以管理部门执法监测结果为准,作为判断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自动监测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的依据。7信息记录和报告8监测管理排污单位对其自行监测结果及信息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排污单位应积极配合并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26《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75-2017)标准编制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一次修订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技术性能、监测站房、安装、技术指标调试检测、技术验收、日常运行管理、日常运行质量保证以及数据审核和处理的有关要求。26《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75-2017)主要解读:为什么要修订《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5-2007)?

污染源在线监测是污染源排放实时动态监控的有效技术手段,为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提供依据,对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提升环保监控的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的HJ/T75-2007标准无法完全支持现阶段的环境管理,亟需修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并依法公开排放信息”“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对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责任主体更加明确,对在线监测设备的验收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随着排污许可制和排污费改税的推进,排污单位需要说明自身的排污情况,并对自动监测数据质量负责;三是由于环境管理要求的逐步加严和废气污染治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现行的HJ/T75-2007标准对自动监测设备的技术指标要求已经难以满足需要;四是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要求,取消环保部门负责的有效性审核,改由排污单位对自动监测数据质量负责,因此需要对现行标准中与之不相适应的条款进行修订。主要内容26《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75-2017)主要解读:新发布的HJ75标准较之前主要修改了哪些内容HJ75的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细化了在线监测设备安装要求,规范了安装位置,对无法满足安装位置要求的现有污染源提出了解决方案;细化采样平台要求,明确了采样平台长度、宽度、到达方式以及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二是细化调试检测要求,增加了含湿量测定相关要求,修订了相关技术指标;三是删除了要求环保部门对在线监测设备进行验收的表述,收严了技术验收指标要求,尤其是大幅收严了低浓度颗粒物的技术指标要求以满足超低排放的需要;增加了对湿度监测单元的技术指标要求;四是明确了定期巡检和维护要求,提高巡检和定期维护频次,同时在经济技术可行的范围内增加了校准和校验的频次,使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保持在较好的运行状态,删除环保部门进行有效性审核和定期比对的相关要求;五是修订了数据审核和处理要求,明确数据无效时间段的概念以及对数据无效时间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的补遗、修约方法;六是补充完善了方法附录,对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调试、验收、巡检、维护等给出可供参考的记录范式。26《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75-2017)主要解读:HJ75标准的修订对今后的环境管理工作有哪些意义

修订后HJ75标准的实施明确了企业对自动监测设备和自动监测数据的主体责任,对于支撑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的实施,服务固定污染源排污税费改革、污染源排放全面达标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规范排污单位自动监测行为,提升自动监测设备从安装、调试、验收、运行维护全过程管理水平,促进固定污染源排放监管发展,从而为环境质量改善奠定基础,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与原标准差异1、原标准为HJ/T75.现为HJ752、增加了烟气湿度测试与质控要求3、简化了方法和监测仪器结构的介绍4、补充了CEMS的安装要求(气态污染物和氧气)5、补充完善了调试检测和技术验收的方法(示值误差和系统响应)、技术要求和记录表格;6、细化了运行管理和质量保证和数据审核处理要求。HJ75新增内容氮氧化物测定单元:测定二氮,也可一氮转化后一并测,不能只测一个站房第6条建设规范化采样平台第7条增加了采样面积和安全防护安装要求b采样平台高于2名斜梯和升降梯高于20米参比方法采样孔b要求要有预留烟气分布均匀程度判定规则,增加了烟气分布均匀程度的判定,CEMS采样和分析,安装探头判定位置是否合理,旁路要增加测定烟温和流量HJ75新增内容CEMS技术-见附录A气态污染物:SO2和NOx,要求示值误差系统响应时间氧气流速湿度安装调试验收质控定期维护联网HJ75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中的气态污染物(SO2、NOX)排放、颗粒物排放和有关烟气参数(含氧量等)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技术性能、监测站房、安装、技术指标调试检测、技术验收、日常运行管理、日常运行质量保证以及数据审核和处理的有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固体、液体为燃料或原料的火电厂锅炉、工业/民用锅炉以及工业炉窑等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生活垃圾焚烧炉、危险废物焚烧炉及以气体为燃料或原料的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其他烟气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相应标准未正式颁布实施前,可参照本标准执行HJ753术语和定义3.1烟气排放连续监测对固定污染源排放的颗粒物和(或)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进行连续、实时的自动监测,简称CEM。3.2连续监测系统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烟气参数所需要的全部设备,简称CMS。3.3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排放的颗粒物和(或)气态污染物的设备,简称CEMS。HJ753术语和定义3.17参比方法用于与CEMS测量结果相比较的国家或行业分布的标准方法。3.10比对监测:用参比方法对正常的CEMS的准确度进行抽验。有效数据有效小时均值HJ755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技术性能指标满足HJ76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756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监测站房要求6.1距离要近,70m6.2面积6.3室内温湿度:15-30℃.湿度≤60%6.4电源6.5标气6.6基本防水等6.7CEMS数据传输HJ757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安装要求7.1位置7.2安装施工要求GB50093GB50168HJ758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技术指标调试零点

量程漂移线性相应时间准确度精密度流速温湿度等详见附录ABDEHJ759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技术验收技术验收联网验收HJ7510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日常运行管理要求总体要求巡检保养维护HJ7511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日常运行管理要求保证要求11.1一般要求11.2定期校准11.3定期维护11.4定期校验HJ7512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数据数据审核和处理12.1数据审核12.2CEMS数据无效时间处理12.3数据记录与报表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37822-2019标准已于2019年7月1日实施。新的标准规定了VOCs物料储存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VOCs物料转移和输送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工艺过程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设备与管线组件VOCs泄漏控制要求、敞开液面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以及VOCs无组织排放废气收集处理系统要求、企业厂区内及周边污染监控要求。标准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指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在表征VOCs排放情况时,根据行业特征和环境管理要求,可采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非甲烷总烃(NMHC)作为污染物控制标准。根据标准要求,厂界及周边VOCs监控要求执行GB16297或相关行业标准,地方环保局可以实施适合当地环境保护需要的方案。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根据当地环境保护需要,对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状况进行监控,具体实施方式由各地自行确定。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监控要求参见附录A2.3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37822-20191适用范围标准规定了VOCs物料储存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VOCs物料转移和输送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工艺过程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设备与管线组件VOCs泄漏控制要求、敞开液面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以及VOCs无组织排放废气收集处理系统要求、企业厂区内及周边污染监控要求。2挥发性有机物(VOCs)定义标准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指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在表征VOCs排放情况时,根据行业特征和环境管理要求,可采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非甲烷总烃(NMHC)作为污染物控制标准。根据标准要求,厂界及周边VOCs监控要求执行GB16297或相关行业标准,地方环保局可以实施适合当地环境保护需要的方案。3对厂区内要求执行GB16297或相关行业排放标准的规定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根据当地环境保护需要,对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状况进行监控,具体实施方式由各地自行确定。厂房外设置监控点10、.30,(特别6.10)2.3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37822-2019管理要求1VOCs储存间2VOCs储罐3

VOCs物料转移和输送4泄漏检测与修复5废气收集系统6监管与设施GB378223术语和定义3.1挥发性有机物3.2总挥发性有机物3.3非甲烷总烃3.4无组织排放3.5密闭3.6密闭空间3.7VOCs物料3.8挥发性有机液体3.9真实蒸气压3.10浸液式密封3.11机械式鞋形密封3.12双重密封3.13气相平衡系统3.14泄漏检测值3.15开式循环冷却系统3.16现有企业3.17新建企业3.18重点地区3.19排气筒高度3.20企业边界GB378225VOCs物料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5-9节)按照5类分类管控如果VOCs含量≤10%可以豁免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重点地区按照特别控制要求55.1基本要求--针对物料储存,通用的逸散源,要求包装、密封5.2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控制存储压力密封记录6VOCs物料转移和输送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6.1基本要求液体密封管道输送粉状等密封转移6.2挥发性有机物液体装载转载方式、压力控制、废气排放和处理7工艺过程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7.1涉VOCs物料的化工生产过程物料的投放和卸放化学反应分离精致真空系统配料加工和VOCs产品的包装7.2含VOCs产品的使用过程含VOCs质量占比大于10%的含VOCs产品,有机聚合物7.3其他要求8设备与管线组件VOCs泄漏控制要求8.1管控范围密封点≥2000个8.2泄露认定目视:仪器检测认定浓度气体液体和其他:5000和2000ppm,重点地区2000和500ppm8设备与管线组件VOCs泄漏控制要求8.3泄露检测各部位要求检测时间8.4泄露源修复5天内修复,15天内完成8.5记录保留3年台账8.6其他9敞开液面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9.1废水集输系统9.2废水储存、处理设施9.3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10VOCs无组织排放废气收集处理系统要求10.1基本要求10.2废气收集系统要求10.3VOCs排放控制要求10.4记录3年11企业厂区及周边污染控制要求主要针对厂内代表点及周边环境监控反,综合反映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效果执行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2污染物监测要求12.1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GB/T16157、HJ/T397,HJ38,HJ1012,HJ1013HJ733HJ501HJ/T5513实施与监督县级以上政府环境主管部门依法处理的情况附录A厂区内VOCs无组织限值-NMHC环境空气和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1012-2018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1013-2018HJ1012-介绍本标准规定了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的主要技术要求、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HJ1012-主要内容HJ1012-3术语和定义3.1总烃totalhydrocarbons(THC)在HJ38、HJ604规定的条件下,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有响应的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除另有说明,结果以碳计)。3.2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hydrocarbons(NMHC)在HJ38、HJ604规定的条件下,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有响应的除甲烷外的其他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除另有说明,结果以碳计)。3.3仪器检出限instrumentdetectionlimit仪器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定性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Ⅱ型仪器:

仪器应具备较好的便携及移动性,仪器总质量(含采样和预处理设备)应不超过30kg。4仪器的结构组成4.1仪器整体结构组成4.2样品采集和传输单元4.3样品分离/预处理单元4.4分析单元4.5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4.6辅助设备采用抽取测量方式的便携式仪器,其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尾气排放装置、反吹净化及其控制装置、凝液排放装置以及防爆装置等。5技术要求5.1Ⅰ型仪器技术要求5.1.4功能要求除样品采集和传输单元加热、保温和过滤功能以及采样泵克服负压的功能不做必须要求外,其余要求同5.2.4。样品采集和传输单元具备加热功能的仪器,其加热温度一般不低于120℃,且高于采样压力条件下气体样品的水露点值或烃露点值(以最大值为准)20℃以上,实际温度值应能够在仪器中显示。5.2Ⅱ型仪器技术要求

5.2.4功能要求.1样品采集部件必须具备加热、保温和过滤功能,其加热温度一般不低于120℃,且高于烟气温度20℃以上,实际温度值应能够在仪器中显示。样品采集部件还应具备颗粒物过滤功能。其采样设备的前端或后端应具备便于更换或清洗的颗粒物过滤器,过滤器料的材质应不吸附和不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反应,过滤器应至少能过滤5μm粒径的颗粒物。采样泵应具备克服烟道负压的足够抽气能力,仪器应保障采样流量准确可靠、相对稳定.2样品采集部件的材质应选用耐高温、防腐蚀和不吸附、不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反应的材料,应不影响待测污染物的正常测量。.3样品传输管线应长度适中。当使用伴热管线时应具备稳定、均匀加热和保温的功能;其加热温度一般不低于120℃,且高于烟气温度20℃以上,实际温度值应能够在仪器中显示。.4样品采集和传输部件应具备完成全系统校准的功能要求。.5样品传输管线应使用不吸附和不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反应的材料。样品分离/预处理单元要求.1设备及其部件应方便清理和更换。.2若设置除湿功能,应保证在样品除湿过程不会引起气态污染物的损失。.3预处理设备的材质应使用不吸附和不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反应的材料。.4为防止颗粒物污染分析仪,在气体样品进入分析仪之前宜设置精细过滤器;过滤器滤料的材质应不吸附并不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反应,过滤器应至少能过滤(0.5~1)μm粒径的颗粒物。

分析仪器要求.1分析仪器及其配套装置须具有数据文件自动记录与存储、历史数据查询、再处理与打印的功能。.2采用氢火焰电离检测器的分析仪器,须具有实时自动检测当前火焰状态,或周期性自动检测火焰状态的功能。.3采用氢火焰电离检测器的分析仪器,须具有通过自动火焰检测功能检测到火焰熄灭故障状态后,自动/手动点火、仪器恢复正常运行的功能。

校准功能要求.1具备手动和/或自动方式校准功能。.2具备外标法校准功能。

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要求.1仪器应可以显示、存储、输出监测数据和报表。.2应显示和记录超出其零点以下和量程以上至少10%的数据值。.3具备显示、设置系统时间和时间标签功能,数据为设置时段的平均值。.4具备显示实时数据、查询历史数据功能,并能以报表或报告形式输出。.5具备数字信号输出功能及数据有线/无线网络传输功能。.6具有中文数据采集、记录、处理和控制软件。6性能指标

仪器检出限仪器检出限:≤0.13μmol/mol(0.07mg/m3,以碳计)

样品空白样品空白应小于仪器检出限。

定量测量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2.0%(甲烷)。

线性误差线性误差:不超过±2.0%满量程(甲烷)。

加标回收率加标回收率应在80%~120%之间。6.2Ⅱ型仪器性能指标6.2.1方法性能指标

仪器检出限仪器检出限:≤1.49μmol/mol(0.8mg/m3,以碳计)。

样品空白样品空白应小于仪器检出限。

定量测量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2.0%(甲烷)

线性误差线性误差:不超过±2.0%满量程(甲烷)。

加标回收率加标回收率应在80%~120%之间。7检测方法7.2标准物质要求7.2.1标准气体:市售有证标准气体,不确定度≤2.0%。7.2.2零气可使用氮气,其中碳氢化合物不得高于0.3mg/m3;量程校准气采用甲烷标准气体,较低浓度的标准气体可以使用高浓度的标准气体稀释获得。8质量保证现场采样点位应符合GB/T16157的相关要求,样品采集应符合相关监测规范要求,污染源排放烟囱或烟道应设置有易于到达的测试平台,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安全且便于操作;必须牢固并有符合要求的安全措施;测试平台设置在高空时,应有通往平台的折梯、旋梯或升降梯。样品采集应在正常条件下进行。采样时应保持工况条件和工作参数相对稳定。9检测项目表2检测项目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1013本标准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1013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结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的设计、生产和检测。3术语和定义3.1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hydrocarbons(NMHC)在HJ38标准规定的条件下,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有响应的除甲烷外的其他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除另有说明,结果以碳计。3.2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nonmethanehydrocarbonscontinuousemissionmonitoringsystem(NMHC-CEMS)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所需的全部设备,简称NMHC-CEMS。4系统的组成与结构4.1系统组成固定污染源NMHC-CEMS由非甲烷总烃监测单元、废气参数监测单元、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组成,见图1。系统测量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废气参数(温度、压力、流速或流量、湿度等),对于含氧量参与污染物折算浓度计算的要同时测量含氧量,同时计算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速率和排放量,显示和打印各种参数、图表,并通过数据、图文等方式传输至管理部门。5技术要求5.1外观要求5.1.1NMHC-CEMS应具有产品铭牌,铭牌上应标有产品名称、型号、生产单位、出厂编号、制造日期、电源规格、主要参数量程等信息。5.1.2NMHC-CEMS表面应完好无损,无明显缺陷,各零、部件连接可靠,各操作键、按钮使用灵活,定位准确。5.1.3NMHC-CEMS主机面板显示清晰,涂色牢固,字符、标识易于识别,不应有影响读数的缺陷。5.1.4NMHC-CEMS室外部件的外壳或外罩应至少达到GB/T4208中IP55防护等级要求。5.4功能要求

样品采集和传输装置的材质应选用耐高温、防腐蚀、不吸附、不与待测污染物发生反应的材料,且不影响待测污染物的正常测量。

样品采集装置应具备加热、保温和反吹净化功能。其加热应均匀、稳定,加热温度应保证在120℃以上,或高于烟气温度20℃,取高者。加热温度值应能够在机柜或系统软件中显示查询。

样品采集装置应具备颗粒物过滤功能。其采样设备的前端或后端应具备便于更换或清洗的颗粒物过滤器,过滤器应至少能过滤5μm粒径以上的颗粒物。

样品传输管线应具备稳定、均匀加热和保温的功能,其加热温度应保证在120℃以上,或高于烟气温度20℃,取高者。加热温度值应能够在机柜或系统软件中显示查询。

样品传输管线内包覆的气体传输管应至少为两根,一根用于样品气体的采集传输,另一根用于标准气体的全程校准;系统样品采集和传输装置应具备完成系统全系统校准的功能要求。5.4.2预处理设备

预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应方便清理和更换,材质应使用不吸附、不与待测污染物发生反应的材料。

为防止颗粒物污染分析仪,在气体样品进入分析仪之前可设置精细过滤器,精细过滤器应至少能过滤(0.5~2)μm粒径的颗粒物。5.4.3分析仪器要求

采用气相色谱法的分析仪需具有色谱图文件自动记录、历史谱图查询等功能。

分析仪需具有实时或周期性的检测当前火焰状态的功能;一旦侦测到火焰熄灭,必须自动切断燃烧气源。5.4.4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要求

应显示和记录超出其零点以下和量程以上至少10%的数据值。当测量结果超过零点以下和量程以上10%时,数据记录存储其最小或最大值。

应具备显示、设置系统时间和时间标签功能,数据为设置时段的平均值。

能够显示实时数据,具备查询历史数据的功能,并能以报表或报告形式输出,相关日报表、月报表和年报表的格式要求参见附录A。

具备数字信号输出功能。

具有中文数据采集、记录、处理和控制软件。数据采集、记录、处理要求参见HJ76中附录B。

系统断电后,能自动保存数据;恢复供电后系统可自动启动,恢复运行状态并正常开始工作。6性能指标6.1实验室检测6.1.1分析周期系统分析周期:≤2min。6.1.2仪器检出限系统的检出限:≤0.8mg/m3。6.1.3重复性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2%。6.1.4线性误差线性误差:不超过±2%满量程。6.1.524h漂移

24h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不超过±3%满量程。6.1.7进样流量变化的影响进样流量变化±10%,非甲烷总烃示值的变化:不超过±2%满量程。6.1.10响应因子表1其他VOCs组分响应因子范围序号类型响应因子范围1甲烷0.90-1.202脂肪烃0.80-1.203芳香烃0.80-1.204二氯甲烷0.75-1.156.2污染物排放现场检测6.2.1分析周期系统分析周期:≤3min。6.2.224h漂移24h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不超过±3%满量程。6.2.3准确度7检测方法7.1实验室检测要求和方法7.2现场检测要求和方法

现场检测包括初检,90天运行和复检。NMHC-CEMS调试完成后正常运行168h可进行初检;初检合格后,进入90天现场运行期;90天运行符合要求后,进行复检。8质量保证8.1安装质量保证8.2检测质量保证8.3日常运行质量保证附录A(规范性附录)NMHC-CEMS日报表、月报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