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重庆市名校方案 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考试试题和答案_第1页
物理-重庆市名校方案 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考试试题和答案_第2页
物理-重庆市名校方案 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考试试题和答案_第3页
物理-重庆市名校方案 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考试试题和答案_第4页
物理-重庆市名校方案 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考试试题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校方案重庆市2025届高三9月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共7题,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小李驾驶汽车按导航提示右转通过某个路口后,突然看到前方禁止通行警示牌,他反应过来后刹车制动,并倒车回到路口绕道行驶。以路口为位移原点,汽车开始减速时为计时起点,并将汽车看成质点,忽略换挡时间(把刹车和倒车过程看成连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绘制了如图所示的x-t图像,由图中数据可得()A.t=4s时,汽车离路口最远为8mB.0~6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C.t=0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m/sD.t=3s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²2.反卫星技术是目前在军事航天领域的一项非常敏感且先进的技术,攻击卫星可在较近距离通过发射高能激光等武器对目标卫星进行损毁。如图所示,攻击卫星进攻前在较低的圆形轨道运行,目标卫星在较高的圆形轨道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标卫星在较高的圆形轨道运行的线速度大于7.9km/sB.攻击卫星的加速度大于目标卫星的加速度C.攻击卫星运行的周期大于目标卫星运行的周期D.在相同时间内,目标卫星通过的弧长大于攻击卫星通过的弧长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不得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因为长时间行车一是驾驶员会疲劳,二是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使轮胎变热,有安全隐患。一辆汽车行驶4小时后轮胎变热,轮胎内气体温度也会升高,设此过程中轮胎体积不变且没有气体的泄漏,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则此过程中轮胎内气体()A.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速率大的区间分子数增多,分子平均速率增大C.内能增大,外界对气体做正功D.内能增大,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4.碰撞常用恢复系数e来描述,定义恢复系数e为碰撞后其分离速度与碰撞前的接近速度的绝对值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其中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已知质量为2m的物体A以初速度为v10与静止的质量为m的物体B发生碰撞,该碰撞的恢复A.若碰撞为完全弹性碰撞,则e=B.碰撞后B的速度为v10C.碰撞后A的速度为D.碰撞后A的速度为v105.如图a所示,公园里的装饰灯在晚上通电后会发出非常漂亮的光。该装饰灯可简化为图b所示模型,该装饰灯为对红光折射率n=1.5的透明材料制成的棱长为L的立方体,中心有一个发红光点光源O,不考虑光的二次反射,光速为c,则()A.立方体某一面有光射出部分的图形是椭圆B.若不考虑多次反射,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的最长时间为C.若点光源发出的光由红光变为蓝光,表面有光射出的区域面积将增大D.从外面看玻璃砖被照亮的总面积为L26.如图,三根绝缘细线OA、OB、AB长均为1.00m,连着质量均 现剪断细线OB,由于空气阻力系统最终静止在某个位置(已知2=1.414,3=1.732)下列说法正A.系统最终静止时重力势能较最初减少了1.2580×10一2JB.系统最终静止时重力势能较最初减少了0.905×10一3JC.系统最终静止时电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较最初减少了2.93×10一3JD.系统最终静止时电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较最初减少了6.82×10一3J7.据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捕捉到一个“四星系统”。两种可能的四星系统构成如图所示,第一种如甲所示,四颗星稳定地分布在正方形上,均绕正方形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第二种如乙所示,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第四颗星相对其他三星位于三角形中心,位于顶点的三颗星绕三角形中心运动。若两系统中所有星的质量都相等,AB=CD,则第一、二种四星系统周期的比值为()32 32二、多项选择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用a、b两种可见光照射同一光电效应装置,测得的光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图乙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的波长比b光的大B.单色光a的光子动量比单色光b的光子动量大C.用大量E=12.75eV的光子去照射基态的氢原子可以得到两种可见光D.若a光是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发出的光,则b光是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发出的光9.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在a、b两端输入正弦交流电压,三个定值电阻R1、R2、R3的阻值相等,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A1与A2的示数之比为2:3B.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比为4:3C.电阻R1与R3消耗的功率之比为16:9D.a、b端的输入功率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之比为3:210.如图所示,x=0与x=10m处有两个波源S1和S2均可以沿z轴方向做简谐运动,两波源产生的机械波均能以波源为圆心在xOy平面内刻波源S1开始沿z轴正方向振动,振幅A1=3cm;t=2s时刻波源S2开始沿z轴负方向振动,振幅A2=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在x轴上,x<0和x>10m区域都是振动的加强点C.在x轴上,0<x<10m区间内一共有10个振动的加强点D.以波源S1为圆心,分别以半径4.8m和5.2m画圆,则在这两个圆周上,振动的加强点的个数相等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7分。11.(7分)智能手机内置很多传感器,磁传感器是其中一种。现用智能手机内的磁传感器结合某应用软件,利用长直木条的自由落体运动测量重力加速度。主要步骤如下:(1)在长直木条内嵌入7片小磁铁,最下端小磁铁与其他小磁铁间的距离如图(a)所示。(2)开启磁传感器,让木条最下端的小磁铁靠近磁传感器,然后让木条从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自由下落。(3)以木条释放瞬间为计时起点,记录下各小磁铁经过传感器的时刻,数据如下表所示:h(m)0.000.050.150.300.500.750.0000.1010.1750.2470.3190.3910.462(4)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上补全图(b)中的数据点,并用平滑曲线绘制下落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h一t(5)由绘制的h一t图线可知,下落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6)将表中数据利用计算机拟合出下落高度h与时间的平方t2的函数关系式为h=4.916t2(SI)。据此函数可得重力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12.(9分)某同学为探究电容器充、放电过程,设计了图甲实验电路。器材如下:电容器,电源E(电动势6V,内阻不计电阻R1=400.0Ω,电阻R2=200.0Ω,电流传感验步骤如下:2,将电流传感器正极与a节点相连,其数据采样频率为5000Hz,则采样周期为s;(2)闭合S1,电容器开始充电,直至充电结束,得到充电过程的I—t曲线如图乙,由图乙可知开关S1闭合瞬间流经电阻R1的电流为mA(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保持S1闭合,再闭合S2,电容器开始放电,直至放电结束,则放电结束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 V;(4)实验得到放电过程的I—t曲线如图丙,I—t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对应电容器释放的电荷量为0.0188C,则电容器的电容C为μF。图丙中I—t曲线与横坐标、直线t=1s所围面积对应电容器释放的电荷量为0.0038C,则t=1s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V(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3.(10分)如图所示,两光滑导轨ABC、A1B1C1平行放置,间距为L,其中BC、B1C1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AB,A1B1水平。一电阻为r的导体杆ab,垂直于AB、A1B1固定在导轨上,并处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有界磁场I区域的正中间,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磁场均匀分布但随时间线性增大,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cd垂直于BC、B1C1置于导轨上,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II区域中,金属棒与两导轨接触良好,不计其余电阻,若金属棒cd恰好处于静止状态,求:(1)流过金属棒cd的电流I的大小和方向;(2)磁场I区域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14.(13分)一种离子分析器的结构原理如图,两虚线间的环形区域内存在顺时针的匀强磁场和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E和B,外虚线环的半径为R。环形区域外侧,第一象限其他区域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大小可调。原点处有一个离子源,发射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正离子,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60°夹角。x轴正半轴装有足够大的薄荧光屏,用于接收打到x轴上的离子当调节B,=B1(B1未知)时,离子沿直线通过环形区域后沿着Oxy平面运动,并垂直打在荧光屏上。(离子重力不计)(1)求正离子的速度大小;(2)求B1的大小及离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15.(18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地面上固定着一个粗糙斜面,斜面的倾角θ=37。,质量M=2kg,长度L=10m,斜面底端通过一段小圆弧(半径很小,未画出)与水平地面相切。在斜面左侧竖直固定一个光滑半圆轨道CDF,轨道半径R=2m,轨道的最低点C与水平地面相切。将一质量为m=1kg的物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物块恰好能够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F。物块可视为质点,(1)求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解除斜面的固定,要使物块在半圆轨道上运动时不脱离轨道,求小物块在斜面上的释放点距水平地面的最大高度h;(3)在满足(2)的条件下,求由最大高度h处释放的物块,从释放至第一次冲上斜面并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系统的产生的总热量Q。(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庆市2025届高三9月考试题号123456789答案DBBCBDBACBCCD1.D【试题解析】A.以路口为位移原点,由x一t图像可知,t=4s时,汽车离路口最远为13m,故A错误;B.由xt图像可知,0~6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1m/s故B正确;C.根据xt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可知,t=4s时,汽车的速度为0;在0~4s内有Δx4=t4可得t=0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4m/s故C错误;D.汽车在0~4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t=3s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1m/s2故D错误。2.B【试题解析】A.当卫星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时所得的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7.9km/s,第一宇宙速度卫星最大环绕速度,则目标卫星在较高的圆形轨道运行的线速度小于7.9km/s,A错;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a解得a=由攻击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目标卫星的轨道半径,则攻击卫星的加速度大于目标卫星的加速度,故B正确;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T=由攻击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目标卫星的轨道半径,则攻击卫星运行的周期小于目标卫星运行的周期,故C错误;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v=由攻击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目标卫星的轨道半径,则攻击卫星线速度大于目标卫星的线速度,弧长为Δs=vΔt综上可得,在相同时间内,目标卫星通过的弧长小于攻击卫星通过的弧长,故D错误。3.B【试题解析】A.气体温度升高,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并不是所有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A错误;B.根据气体分子速率分布规律可知,当温度升高时速率大的分子比例增大,则速率大的区间分子数增多,分子平均速率增大,故B正确;CD.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气体的体积不变,则没有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ΔU=Q,ΔU>0,则Q>0,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故CD错误。4.C【试题解析】A.若碰撞为完全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以及机械能守恒可得2mv10=2mv1+mv2;BCD.根据碰撞前后动量守恒2mv10=2mv1+mv2且e=解得v1=v10,v2C正确,BD错误。5.B【试题解析】A.当从O点射出的光线射到侧面上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可知立方体某一面有光射出部分的图形是圆形,选项A错误;B.考虑射到侧面上一条发生全反射的光线,临界角sinC==则cosC=;v=;tmax=联立解得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的最长时间为tmax=选项B正确;C.若点光源发出的光由红光变为蓝光,因蓝光折射率大于红光,可知蓝光临界角小于红光,根据tanC=表面有光射出的区域半径减小,即面积将减小,选项C错误;22选项D错误。6.D【试题解析】AB.以A、B为整体,整体不带电,则系统最终静止时细线OA竖直向下,系统最终静止时细线O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对B受力分析可得tanθ==1解得θ=45。系统最终静止后,如图据功能关系,系统最终静止时重力势能较最初减少了0.975×10一3J,故AB错误;CD.系统最终静止时电场力做功为WqElcos60。+qE(lcos45。lcos60。)=0.293×13J系统最终静止时电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较最初J故C错误,D正确。7.B【试题解析】根据题意,由几何关系可知,图甲中对角线上两颗星的距离为r1=·a图甲中每颗星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万有引力公式可得则每颗星所受合力为F合1题意,由几何关系可知,图乙中,两个三角形顶点上的星间的距离为r2=3a图乙中三角形顶点上的星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万有引力公式可得=F4=则三角形顶点8.AC【试题解析】A.根据hv一W0=eUc可知,发生光电效应时,频率越大的光,其截止电压越大,所以a光的频率比b光的小,根据λ=可知,频率越小波长越大,所以a光的波长比b光的大,故A正确;B.根据p=可知,单色光a的光子动量比单色光b的光子动量小,故B错误;n=4,即可以跃迁到第四个能级,所以能得到两种可见光,对应n=4跃迁到n=2,n=3跃迁到n=2,故C正确;D.根据E=hv,因为a光的频率比b光的小,则a光能级时发出的光,则b光不可能是从n=3跃迁到n=2能级时发出的光,故D错误。9.BC【试题解析】A.副线圈端R2、R3并联可得I副=2I2由变压器电流和匝数的关系可得联立可得电流表A1与A2的示数之比为故A错误;B.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I1R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I2R2三个定值电阻R1、R2、R3的阻值相等,可得故B正确;C.电阻R1消耗的功率P1=I12R1电阻R3消耗的功率P3=IR3=IR3可得=故C正确;PPP处在波峰,即位移是3cm,同理可知波源S2存在时,传到x=5.5m需要时间是t2=s=4.5s质点又振动=8s2s4.5s=1.5s=T即得x=5.5m质点在t=8s时刻也处在波峰,则位移是z=+8B.该波的波长为λ=vT=1×2m=2m在x<0和x>10m区域则有,各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之差Δx=λ=5λ即是波长的整数倍,波源S1和S2的振动步调相反,因此各点都是振动减弱点,B错误;C.在x轴上,0<x<10m区间,中间位置是O,点,O,点左侧各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之差0<Δx<5λ,因此O,右侧也有5个加强点,因此0<x<10m区间内一共有10个振动的加强点,C正确;D.以波源S1为圆心,分别以半径4.8m和5.2m画圆,如图所示,则在这两个圆周上,Q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之差最小,则有=5.2m4.8m=0.4mQ,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之差最小=10m则在这两个圆周上,振动的加强点的个数相等,D正确。114)(2分)(5)非线性(2分)【试题解析】(4)由表中数据在图(b)中描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