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怀念母亲》六年级语文教案
《怀念母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要
让学生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怀
念母亲》六年级语文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怀念母亲》六年级语文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
爱慕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
慕之情。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前我们来做一个交流,你们知道“国宝”指什么
吗?(是什么?生:熊猫)对,是我们国家的大熊猫被称为国宝,然
而在北京大学曾经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也被称为“国宝”,你
们知道他是谁吗?(生:季羡林)回答得非常正确,正是季羡林老先
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题目是《怀念母亲》。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走进季羡林
对于季老先生,相信同学们应该不陌生。我们在五年级的时
候曾经学过关于他的课文一《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还有他写的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那么,谁能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
季羡林先生呢?
在了解作者这一个环节中,学生都做了预习,手头有有关季
羡林的相关资料。在做汇报时,师应引导学生放下手头资料,口
头表述自己所知道的季羡林,可以简短,可以只说一点,忌学生
照着资料读。
【作者简介:季羡林作911.8.2~2009.7.11),字希逋(bu,一
声),又字齐奘,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国际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
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
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惟一的终身教授。通英、德、梵、
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
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
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
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
斗、国宝。】【生的了解: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
言学家和文学翻译家】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所了解的季羡林,那么退去我们刚
才所听到的那些耀眼的光环,今天他是以一个儿子的身份出现的,
我们要品味的是他平凡而真挚的情怀。
3、生字新词
1)音
相信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中的生字词,文中的生字词
会读了吗?好,那老师就要考一考你们了,同学们来看小黑板。请
生读:
真挚朦胧凄凉可见一斑
篇目薄暗弃养频来入梦
沮丧奔丧寝不安席
心潮腾涌思潮起伏终天之恨
小结:多音字有奔;薄
(在讲解多音字的时候要给学生解释清楚,什么时候读什么音)
奔:奔走;急跑;赶忙或赶急事;逃跑一读一声
直向目的地走去;年纪接近一读四声
薄:与厚相对应,薄板、薄纸一读bao,二声
合成词,单薄,浅薄,红颜薄命一读bo,二声
薄荷、薄荷糖一读bo,四声
师:大家读的都非常准确,老师希望大家在读的时候声音可
以放开,再响亮一点,好,我们来一起读一遍。
2)形
同学们注意到加点的字了吗?这是本课中的生字,我们在书写
这些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谁能给大家提个醒呢?
小结:斑(班);朦胧(月字旁,指景象、事物模模糊糊,这是
一个形声字,用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汉字,这是一个好方法);篇(下
面一横);频(不是少)
师:同学们现在打开语文书,翻到25页生字表部分,就我们
刚才说的这几个字,容易写错的,你在生字表旁边的空白的地方
一个字写一个,要求清楚吗?好,开始。(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坐姿,
对)
3)意
写完的同学抬头,好,我们现在已经会读会写了,那文中的
词语的意思你都理解了吗?(小黑板加小三角号标注)
【真挚:(感情)真诚恳切;弃养:婉辞,指父母死亡;寝不安
席:无法安然入睡;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薄暗:昏暗;沮丧:灰
心失望;思潮起伏: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心潮腾涌:心情跳跃、
涌动。】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小结:查字典是我们学习的好方法。我们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都是借助了字典这个工具书来理解的,那么接下来我们还要将这
些词语放在文章里联系上下文做一个深入的理解。
这个环节的增加是为了让学生对相关词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为课文探究环节的抓重点字词理解字词及情感打基础、做准备。
4、课文探究
1)朗读课文,梳理脉络;
师:请同学们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自由朗读课
文,思考在这篇课文里,作者提到了几位母亲?并试着理清课文的
层次,划分段落。
2)梳理课文脉络,理清层次
师:好了,那老师想问问大家,文章的题目是怀念母亲,那
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到了几位母亲呢?
生:提到了两位,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师:说得非常好,那么他对这两位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呢?
生:“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
慕。”
师:很好,你能告诉大家你从哪找到的吗?
生: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师:生齐读“我对这两位母亲……”,再读:要读得整齐,
更要读得有感情。
师: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他的生命
中同等重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
时也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那我们就可以将第一自然段作
为第一部分内容。课文接下来又讲了什么?该如何划分呢?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一、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
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
同时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二、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与
亲生母亲的关系: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未减,
相反应为母亲的离世,更加深了自己对母亲的歉疚,并为此不断
怀念母亲,这为阐述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铺垫了感情基调;三、然
后,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
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
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四、最后,作者呼应
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
浑然一体。】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研究,季老对他的亲生母亲这
种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下面请同学们看学习要求3。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句子
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亲生母亲的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正所谓
不动笔墨不读书,朗读课文的时候记得拿起笔来在书上做适当的
批注、勾画,还可以写上自己的感受。要求清楚了吗?好,开始。
师:如果你自学好了,就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了。
师:好了,同学们,可以了吗?谁来说一下。
【生读课文相关语句。体会感情。答题思路:通过什么(关键
词)体会到了什么(感情)】
分析:
A“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母亲的去世,让作者感到无比的伤心,一连痛哭了好几天,
而且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可见作者多么爱自己的母亲。
B”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
魂,抱终天之恨”;“恨”,终天之恨。作者当时是什么心理?非
常悔恨。他悔恨什么呢?六岁离开,大二弃养,20岁,离开了母亲
多少年?十四年,相处时间很短,整整十四年几乎没有见过,当他
想见母亲的时候,他的母亲却走了,还没有等到孩子报答恩情母
亲就弃养了。他悔,悔自己为什么要离开故乡离开母亲,他恨,
恨自己为什么没有为母亲承担更多的家务,为什么没有替母亲分
担更多的忧愁。
灵魂不全:母爱是我们自身灵魂的一部分,如果失去了母爱将
会使灵魂残缺。作者将失去的母爱看成是灵魂缺失的一部分,可
见失去母亲对作者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以至于让作者抱憾终身。
同样,一个没有了母亲关心.唠叨的人生活就也就变的毫无意义,
一切都变的空虚和寂寞了。
在带学生领会“终天之恨”时,让学生出示自己课前预习搜
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写母亲的文章,师简单点评,有学生出示了
《赋得永久的悔》,师重点范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及第五自然段
的重点语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对母亲去世的终身遗恨。
C“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是啊,作者一想到母亲就泪流满面,数十年如一日,在他食
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时候,他的脑海中会回想起什么呢?
师总结:母亲为孩子付出了全部。可是在母亲临终的时候有
没有见到作者?没有见上作者一面就永远的离开了自己的孩子,离
开了这个世界,所以作者的内心充满了悔恨,充满了痛苦。
(2)朗读:
正像古人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同
学们交流的太好了。你们的发言让老师感动,我们把这种感动变
成我们的朗读,我们来读一读这段文字,来体会此时的季羡林的
心好吗?
A,个别生读(悔恨)
B,生齐读“我痛哭了几天……数十年如一日”。
师:孩子们读的太好了,这里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作者失去
母亲之后的伤心、痛苦和悔恨。
5、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了作者,
主要学习了作者对亲生母亲的那份情,那么作者对祖国母亲又是
怎样的情?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6、作业:继续预习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6、怀念母亲
一、(1)开门见山引出下文
二、(2)怀念亲生母亲
三、(3〜12)母亲、祖国
四、(13)呼应开头
《怀念母亲》六年级语文教案2
教材分析: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位是亲生
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
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引出下
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关系;
然后,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
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
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也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最后,作者呼应
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
浑然一体。
学情分析:
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而且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这种深厚感
情,学生缺乏现实体验。因此,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会存在一
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
的爱慕之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
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怀念母亲。教师强调“怀”和“念”都有
“心”,用心去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
2.文中怀念哪两个母亲?对这两个母亲,作者有怎样的感情?
二、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文中的哪些描写中可以让我们感
受到“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用划出相关的句子,用标出句中的关键词,在句旁简
要地批注下你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你的感受。(时
间6分钟)
三、展示点拨
(一)母亲弃养一悔恨之心
重点理解:
1.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抓关键词“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理
解“恨”。
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
魂,抱终天之恨。
抓关键词“灵魂不全”、“终天之恨”理解“恨”。
3.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抓关键词“一……就……”、”数十年如一”理解“恨”。
补充资料深入理解。
资料一: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
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一一季羡林《赋得永久的
悔》
资料二:“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
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
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
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
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
(二)日记四则一思念之情
1.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
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抓关键词“凄凉”、“甜蜜”、“糊”理解“念”。
2.我看了她的神情,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
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抓关键词“我真想哭”理解“念”。
3.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
直想得不能忍耐。
抓关键词“简直”、“忍耐”理解“念”。
4.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
抓关键词“思潮起伏”理解“念”。
(三)散文两段一寻梦之路
1.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
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抓关键词“捉”理解“寻”。
2.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
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抓关键词“幻”理解“寻”。
四、反思总结
1.课文开头“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
挚的爱慕。”和结尾“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
在欧洲的十一年。”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同伴和睦”。
——2004年4月,93岁的季羡林先生通过《人民日报》寄语
全国的中小学生
五、课堂检测
找出课文中描写作者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中你感受最
深的一句,抄下来,并运用抓关键词体会句子表达情感的方法,
赏析句子。(注意书写要正确、端正、整洁。)
《怀念母亲》六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
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积累语言。
谈话导入
1.了解作者。谁知道一般“国宝”是指什么?(大熊猫)但是在
北京大学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被人称为“国宝”,他是谁呢?
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及主要经历。
2.呈现季羡林作品《永久的悔》片段:
(1)课件出示:“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
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
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
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
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2)学生默读,交流感受。
(3)出示课题。
季老的许多文章里都谈到了母亲,也都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出示课题《怀念母亲》板书)读,读出“怀念”的情感。
(4)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
《怀念母亲》。
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对学生讲清自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自学反馈: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
如,题目的双重含义。
以下这些语言也可在初读时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初步理解: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
国母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品读课文
(一)抓课文主线。
母亲去逝后,季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直到许多年后,
母亲还常常出现在梦中;留学德国,故国母亲的一草一木也常会浮
上心头。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这个意思的几句话读一读。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
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
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非常地思念“母亲”?(两个“频来入
梦”)
2.朗读句子。质疑。(如,“频来入梦”什么意思?对于“频
来入梦”的初步理解应该联系上下文,如文中的日记中的时间可
以反映经常怀念母亲,文章的最后一节中的“没有断过”、“一
直”“十一年”等。)
(二)品读思母之情。
1.自己的生母“频来入梦”,季老却说“不知道是为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
课件出示资料1: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
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
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
的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
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
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
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
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课件出示资料2: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
“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
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
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
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1)学生浏览以上资料谈体会。
(2)联系“11月18日”的日记谈理解。
指读或师范读。
说说感受,谈谈作者思母的原因。
教师相机引读: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
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
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
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后来到了德国,
来到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
梦。”
(三)品读思国之情。
母亲给了我多少的爱,给了我多少的温暖,远在异国他乡,
孤寂时时涌上心头,母亲怎不频来入梦呢?此时此刻,季老怀念的
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母,还有那——(祖国母亲)
1.动情地读一读季老的几段日记。
2.说说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
3.读读最让你感动的一则日记,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
不懂的地方
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
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
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
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
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
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谈谈体会,或是质疑。
(2)常人觉得凄凉,可能是因为什么事?
(3)季老感到凄凉是因为什么事?再次细读下文,从字里行间
寻找答案。
设计想象说话:
如,因为季老,所
以觉得有点凄凉。
(4)既然这思念是“凄凉”的,季为什么又说这凄凉是“甜蜜”
的呢?学生交流。
设计想象说话:
如,他想到,仿佛觉得
,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
(5)朗读其他相关内容。
从交流中,我们体会到了游子那诚挚的爱国心,请同学们深
情朗读,再次走进老人的心田。读:
——11月16日……
(读中评议,评议后再读)
这种思念是多么深切啊,他在异国他乡想到故国的一切,读:
11月20日
时间愈久,思国的神经愈发敏锐,即便是一丝丝轻轻的惊动,
也能勾起游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读:
——11月28日……
(四)抒发情感
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日记中找到许多许多,这样的情怀在心中
很浓很浓。母亲成了游子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让我们纵情读一
读(课件出示《寻梦》的开头与结尾)。
1.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2.读着读着,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生母怎样的面影?
你又见到了祖国母亲怎样的面影?
3.这是何等的魂系梦萦啊!你从这“开头”“结尾”中感受到
了什么样的情感?4.从文中找出描写这种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好吗?
拓展升华
1.赏读季老的其它作品中怀念“母亲”的有关语句:
“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这面影才出现
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
有点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惊心动魄的世界大战,持续了6年,现在终于闭幕了。在我
惊魂甫定之余,我顿时想到了祖国,想到了家庭。我离开祖国已
经10年了,我内心深处感到了祖国对我这个海外游子的召唤。离
开时,我头也没有敢回,登上美国的吉普。我在心里套一首旧诗
想成了一首诗:
留学德国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旧邦,
无端越境入瑞士,
客树回望成故乡。
2.小结:是母亲养育了作者,作者也与母亲的命运息息相连。
这样一个时刻将母亲装在心中的让人起敬的学者、作家,在自己
的学术领域内,取得了崇高的地位,为祖国母亲赢得了巨大的荣
誉。祖国母亲怎么能不称之为“宝”呢?
《怀念母亲》六年级语文教案4
一、教材分析
作者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对两位母亲-----位是亲生母亲,
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
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和对祖国母亲深深的、不变的爱意。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文章开头便开门见山地指出两位
母亲在作者生命中的重要地位。接着作者先是描述了自己与亲生
母亲的关系,后借助日记表达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祖国母亲
的怀念和深沉的爱。文章收尾相呼应,紧密围绕着对两位母亲的
崇高敬意和真挚爱慕。
本课内容突显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意在熏陶感染学
生的思想情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
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要求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
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能够
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能够简单描述
自己印象深刻的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恨、崇敬、向往、同
情等感受。
三、教学目标
1.准确读写课文“挚、寝、频、朦、胧、凄、斑、篇”八个
生字和“寝不安席、频来入梦、凄凉、朦胧、可见一斑、真挚”
等六个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
魂牵梦萦的句子。(重点)
3.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
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谁知道一般“国宝”是指什么?(大熊猫)但是在北京大学有
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被人们称为“国宝”,他是谁呢?(提示线
索:学过的课文《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
的》的作者)
2.呈现季羡林作品《永久的悔》片段:“当我从北京赶回济
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
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
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
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学生默读,交流感受。(提取“怀念”)
3.作者的怀念,仅仅是指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
《怀念母亲》(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请学生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
边感受,说说文章的哪些句子、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注
意在朗读过程中遇到生字、难字、难句时用笔做上不同的标记。
2.字词理解:
真挚:(感情)真诚恳切。文中指作者对亲生母亲和祖国都怀
着同样的敬意和爱意。
弃养:婉辞,指父母死亡。
寝不安席:无法安然入睡。文中指作者因为母亲的突然去世,
心中感到无比悔恨,脑海中一直浮现着母亲的样子,在不断自责
和愧疚中无法正常入眠。
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文中指作者因为失去了母亲,而感
到终身遗恨。
薄暗:昏暗。文中指黄昏时候,夜幕逐渐降临,天地间一片
朦胧、昏暗。
沮丧:灰心失望。文中指房东太太一直期待着儿子归来,儿
子却迟迟未归,心里有种失落感。从中可见母亲对孩子的牵挂,
体现了母亲的爱。
思潮起伏: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文中指作者在风雨交加的
日子里,心里感到落寞无依,脑海中一直盘旋着祖国的影子,回
忆着在故国的亲人和朋友,各种念头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在脑海
中。
心潮腾涌:心情跳跃、涌动。文中指作者想到自己的母亲和
祖国母亲,心情非常激动,恨不得立刻回到她们身边去,不想在
国外停留。
(三)再读课文,抓住主线
1.作者怀念的是谁?(指向文章第1、2自然段“我一生有两个
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
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2.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十分怀念母亲?在文中找出一个具
体的词(第3、4自然段的两个“频来入梦”,明确文章的结构:
先是写怀念生母,后是怀念祖国)
3.品读第3自然段,找出怀念亲生母亲的句子,分析为什么
会对母亲魂牵梦绕(可提升到愧疚感)。带着感情朗读。
4.动情地读一读作者的几段日记,找出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
原因。
5.读读最让你感动的一则日记,说说理由。读出了什么,还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四)整体感知,课外延伸
1.一个是亲生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两位母亲在作者心中
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再次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
感受作者对两位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2.“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
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思考“凄凉”和“甜
蜜”两个词是否矛盾。
3.摘抄文章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课后再找一
找类似的句子或文章。
《怀念母亲》六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会写本文出现的生字,学写“真挚、避免、凄凉、寝不安
席、频入梦来、朦胧、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并
能根据语言环境理解其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两位母亲
深沉的爱。并摘抄相关句段。
3.了解文章写作方法。开门见山,点明主题,首尾呼应。以
及文章特有的引用格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品味揣摩,
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的敬意与真挚爱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
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项目沟通管理制度
- 2024年内江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技巧
- 2024年百色道路运输客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吉首大学《基础和声2》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操作系统原理》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机床夹具设计》试卷12
- 吉林艺术学院《衣纹原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民族音乐学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网红小院运营合作协议书范本
- 招聘直播员工合同协议书范文
-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含答案
- 保洁员安全保证书
- 2024年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公需课答案
- 期中测试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公司解散清算的法律意见书、债权处理法律意见书
- 立冬节气介绍立冬传统习俗气象物候起居养生课件
- 部门安全培训试题(打印)
- 2024-2030年中国电子战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地理总复习提纲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持影像设备市场发展白皮书
- 2024年全国星级饭店职业技能竞赛(前厅部分)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