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甘肃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第一部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第二部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7第三部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11第四部分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15第五部分发展中医药事业 21第六部分加强公共卫生建设 25第七部分提高医疗卫生管理水平 30第八部分保障医疗卫生投入 33
第一部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关键词关键要点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省级、市级、县级三级医疗机构以及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等专科医院,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2.加强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缩小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
3.积极发展社会办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拓宽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渠道,满足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1.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构建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信息网络,实现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和质量。
2.推广应用电子病历、远程会诊、互联网医疗等信息技术,方便患者就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缩小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3.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安全管理,完善医疗卫生信息安全制度和技术标准,确保医疗卫生信息的安全和保密,保障人民群众的隐私权和安全。
医疗设备的配备和更新
1.加快医疗设备的配备和更新,确保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2.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3.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疗设备的联合采购和使用,减少医疗设备的采购成本,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医疗卫生服务成本。
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1.加强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2.建立健全医疗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医疗人才培养制度,加大对医疗人才的培养投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
3.加强医疗人才的引进工作,吸引国内外优秀医疗人才来甘肃省工作,为甘肃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医疗卫生服务的规范和监管
1.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规范和监管,确保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
2.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标准体系,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管,确保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安全。
3.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医疗卫生行业信用信息平台,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诚信经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安全。
医疗卫生事业的对外合作与交流
1.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医疗卫生管理经验和技术,促进甘肃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2.积极参加国际医疗卫生组织和机构的活动,加强与国外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开展医疗卫生人员的交流和培训,促进医疗卫生技术的转移和转化。
3.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国外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合作办医,引进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一、县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
1.县医院的整体规划
-建立完善的县医院总体规划,明确医院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合理布局功能区,确保医院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2.县医院的建设标准
-建设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县医院,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确保医院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
3.县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病房建设:按照县医院的规模和服务需求,建设符合标准的病房,包括普通病房、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等,并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家具。
-门诊楼建设:按照县医院的门诊量和服务需求,建设符合标准的门诊楼,包括门诊大厅、诊室、检查室、治疗室等,并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家具。
-医技楼建设:按照县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需求,建设符合标准的医技楼,包括影像科、检验科、病理科、手术室、麻醉科等,并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家具。
-住院楼建设:按照县医院的住院量和服务需求,建设符合标准的住院楼,包括病房、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等,并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家具。
-行政楼建设:按照县医院的管理需求,建设符合标准的行政楼,包括办公区、会议室、食堂、图书馆等,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家具。
4.县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按照县医院的建设规模和标准,估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总额,并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确保医院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
1.乡镇卫生院的整体规划
-建立完善的乡镇卫生院总体规划,明确卫生院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合理布局功能区,确保卫生院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2.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标准
-建设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乡镇卫生院,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确保卫生院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
3.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门诊楼建设:按照乡镇卫生院的门诊量和服务需求,建设符合标准的门诊楼,包括门诊大厅、诊室、检查室、治疗室等,并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家具。
-住院楼建设:按照乡镇卫生院的住院量和服务需求,建设符合标准的住院楼,包括病房、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等,并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家具。
-行政楼建设:按照乡镇卫生院的管理需求,建设符合标准的行政楼,包括办公区、会议室、食堂、图书馆等,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家具。
4.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按照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规模和标准,估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总额,并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确保卫生院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
1.村卫生室的整体规划
-建立完善的村卫生室总体规划,明确卫生室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合理布局功能区,确保卫生室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2.村卫生室的建设标准
-建设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村卫生室,满足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确保卫生室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
3.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村卫生室建设:按照村卫生室的规模和服务需求,建设符合标准的村卫生室,包括诊室、药房、治疗室、观察室等,并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家具。
4.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按照村卫生室的建设规模和标准,估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总额,并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确保卫生室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
1.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规划
-建立完善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总体规划,明确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合理布局功能区,确保医疗卫生机构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2.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标准
-建设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满足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确保医疗卫生机构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
3.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具体建设项目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的性质和功能而定。
4.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规模和标准,估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总额,并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确保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二部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关键词关键要点医疗服务体系总体框架
1.构建以基本医疗服务为核心、专科医疗服务为重点、康复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为补充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2.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基本医疗需求。
3.完善医疗服务网络,实现医疗服务资源均衡配置,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网络。
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3.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专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发展专科医疗机构,提高专科医疗服务能力。
2.完善专科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专科医疗服务均衡发展。
3.探索专科医疗服务新模式,提高专科医疗服务质量。
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康复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
2.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康复医疗服务全覆盖。
3.探索康复医疗服务新模式,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质量。
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2.完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健康管理服务全覆盖。
3.探索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提高健康管理服务质量。
医疗服务体系改革
1.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转变医疗服务方式。
2.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3.完善医疗服务监管体系,保障医疗服务质量。一、问题及现状
1.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医疗机构布局不合理,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医疗服务供给难以满足群众需求。
2.医务人员短缺:医务人员总量不足,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短缺严重,难以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3.医疗费用负担重: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加重,影响群众健康权益保障。
4.医疗服务质量不高:医疗服务质量不高,医疗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群众对医疗服务满意度不高。
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
1.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县级医院为重点,以市级以上医院为龙头,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加强医务人员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3.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建立健全医疗费用保障制度,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4.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完善医疗服务标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三、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重点任务
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1)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根据人口分布和疾病谱状况,合理布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到医疗服务网点合理分布、服务功能齐全、服务质量好,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2)加强基层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3)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机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2.加强县级医院建设
(1)提高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提高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做到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好、服务态度好、服务水平高,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2)加强县级医院专科建设:以县级医院为重点,加强县级医院专科建设,重点支持县级医院发展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等重点专科,提高县级医院专科服务能力,满足群众专科医疗服务需求。
(3)完善县级医院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县级医院服务体系,完善县级医院服务机制,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3.加强市级以上医院建设
(1)提高市级以上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提高市级以上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做到市级以上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好、服务态度好、服务水平高,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2)加强市级以上医院专科建设:以市级以上医院为重点,加强市级以上医院专科建设,重点支持市级以上医院发展心血管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重点专科,提高市级以上医院专科服务能力,满足群众专科医疗服务需求。
(3)完善市级以上医院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市级以上医院服务体系,完善市级以上医院服务机制,提高市级以上医院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确保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2.加大投入,保障资金: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3.改革创新,完善机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4.加强监督,确保质量:加强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监督检查,确保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三部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关键词关键要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合作,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服务体系,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3.注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提高综合能力素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夯实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巩固基层医疗阵地。
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
1.加快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方便患者就医,提高医疗效率,助力医疗服务信息化。
2.规范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标准,保证医疗信息安全,以利于医疗信息共享,并建设医疗服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信息化标准体系。
3.加强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管理,确保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质量,并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实现对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1.制定并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促进医疗机构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实现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2.加强医疗质量监督和评价力度,以监测医疗质量,并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监督评价制度,实现医疗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性。
3.推进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提高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并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实现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优化和提升。
发展特色专科建设,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需求
1.发挥区域内医疗机构优势,依托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等力量,建设齐全的专业学科,满足区域医疗需要,实现地区专科专病医疗中心建设合理布局、特色专科建设科学发展。
2.加强特色专科建设的标准化管理,制定特色专科建设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特色专科建设管理制度,实现特色专科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3.提升特色专科建设水平,扩大特色专科建设范围,提升特色专科建设水平,使特色专科建设优势更加明显,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需求。
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1.加强医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医疗专业人才队伍,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并建立健全医疗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使用和考核机制。
2.加强医疗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优秀的医疗管理人才队伍,并建立健全医疗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使用和考核机制。
3.深化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改革,构建良性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健全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改革的政策框架和制度体系,探索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新模式。
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评价,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1.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机制,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评价机制,实现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2.推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标准化建设,制定医疗服务质量的标准,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标准体系,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标准化建设。
3.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与改进,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与改进制度,开展医疗服务质量的评审和评价,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甘肃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以下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1.加强医疗队伍建设
*提高医务人员素质。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和在职学习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服务意识。
*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通过提供优惠政策、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等措施,吸引和留住优秀医务人才。
*优化医疗人才结构。合理配置医疗人才资源,优化医疗人才结构,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稳定性。
2.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引导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分级就诊,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重点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发展专科医疗服务。重点发展专科医院和专科门诊,为群众提供专业化的医疗服务。
*加强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健全医疗急救网络,提高医疗急救能力,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
3.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
*开展医疗质量评价。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价,对医疗机构、医疗科室和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
*加强医疗质量监督。加强医疗质量监督,对医疗机构、医疗科室和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进行监督,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推行医疗服务改革
*推进医疗服务改革。深化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破除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建立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建立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规范医疗服务收费,减轻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
5.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
*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发展远程医疗。发展远程医疗,为偏远地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缩小医疗服务差距。
*利用互联网+医疗。利用互联网+医疗,为群众提供在线医疗服务,方便群众就医。
6.加强医疗伦理建设
*加强医疗伦理建设。加强医疗伦理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及时处理医疗纠纷,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医疗监督和问责。加强医疗监督和问责,对违反医疗伦理和医疗质量标准的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进行严肃处理。
7.提高群众满意度
*开展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了解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并根据调查结果改进医疗服务工作。
*建立医疗服务投诉处理机制。建立医疗服务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受理和处理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并给予答复。
*加强医疗服务宣传。加强医疗服务宣传,让群众了解医疗服务政策、医疗机构信息和医疗服务项目,提高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第四部分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关键词关键要点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1.完善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公立医院的产权关系,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公立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2.优化公立医院的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重点发展公立医院的专科特色,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发展医联体,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提高公立医院的服务可及性和质量。
3.加强公立医院的财政支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保障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提高公立医院的薪酬水平,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改善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条件。
深化医保改革,保障基本医疗需求
1.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
2.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关系,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
3.加强医保监管:建立健全医保监管体系,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监管,打击医疗欺诈和滥用医疗资源的行为,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定。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构建合理有序的就医秩序
1.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建立转诊制度,健全双向转诊机制,引导患者分级就医,防止过度医疗和重复检查。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为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
3.推进医联体建设:建立医联体,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便患者就医。
大力发展中医药,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1.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开展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发展中医药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促进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3.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群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和信任,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
1.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人口健康水平。
2.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开展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和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3.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1.建立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建立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数据的共享和互通,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2.推进电子病历建设:开展电子病历建设,实现患者病历的电子化,方便患者就医,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发展远程医疗服务: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实现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远程交流,方便患者就医,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甘肃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与必要性
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
(1)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
(2)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要求: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和管理理念需要创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3)医改政策的新导向: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障基本医疗健康权利为目的,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解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医疗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匮乏,导致医疗卫生服务供需矛盾突出,人民群众就医困难。
(2)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现行医疗卫生体制下,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着过度医疗、重复检查、药品费用高的问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亟待提高。
(3)控制医疗卫生费用快速增长:近年来,医疗卫生费用快速增长,对医疗保障基金和个人经济负担造成较大压力,亟需通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来控制医疗卫生费用增长速度。
(4)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着覆盖面不够广、保障水平不够高等问题,亟需通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健康权利。
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
(1)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分工协作。
(2)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升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降低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价格,控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
(4)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5)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任务
(1)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医疗卫生机构、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三级联动、上下转诊、双向转介的医疗服务体系。
(2)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提升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降低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价格,控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4)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疾病预防,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
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
(1)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2)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4)医疗保障制度完善。
(5)健康中国建设。
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
(1)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政策措施:
•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医疗卫生机构、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三级联动、上下转诊、双向转介的医疗服务体系。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承担起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
•加强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二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使二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承担起疑难杂症的诊疗任务。
•加强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使其成为疑难重症、罕见病、危重症的诊疗中心和医学科研中心。
•推进医联体建设,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协作机制,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2)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措施:
•推进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提高公立医院的运营效率。
•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改革,降低药品价格,控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
•推进公立医院医用耗材采购改革,降低医用耗材价格,控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
(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措施:
•健全药品、医疗器械价格形成机制,降低药品、医疗器械价格。
•完善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监管制度,严厉打击药品、医疗器械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保障药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医疗保障制度完善政策措施:
•提高医疗保障基金筹集水平,扩大医疗保障基金覆盖范围。
•提高医疗保障待遇水平,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
•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健康权利。
(5)健康中国建设政策措施: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疾病预防,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健康中国。第五部分发展中医药事业关键词关键要点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
1.积极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出台产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投资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医药产业集群化、专业化发展;
2.加强中医药产品研发,加大对中医药科研人员的培养和支持力度,促进中医药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提高中医药产品质量和疗效;
3.扩大中医药产品市场,加强中医药产品宣传推广,提高消费者对中医药产品的认知和信任,扩大中医药产品市场份额。
推进中医药服务创新
1.坚持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药精华、服务人民健康为己任,在中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新的面貌迎接新挑战;
2.积极探索中医药服务新模式,发展中医药远程会诊、中医药在线咨询、中医药移动医疗等新兴服务模式,提高中医药服务效率和质量;
3.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
1.传承中医药文化,发扬岐黄精神,挖掘整理中医药文献,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
2.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向群众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和信任;
3.举办中医药文化节、中医药知识竞赛等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宣传中医药文化,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中来。
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1.加强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探索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中的贡献度;
2.积极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的融合发展,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综合治疗中的优势,提高重大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重大疾病的死亡率;
3.加强中西医合作,建立中医药与西医药协同发展的机制,促进中医药与西医药的优势互补,提高重大疾病的防治水平。
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1.加强中医药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与世界各国的中医药专家学者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
2.加强中医药对外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向世界各国宣传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疗法,提高中医药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3.推动中医药走出国门,积极开拓中医药海外市场,促进中医药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提高中医药的国际市场份额。
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效率
1.加强中医药服务质量管理,制定中医药服务质量标准,加强对中医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监督检查,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
2.提高中医药服务效率,简化中医药服务流程,优化中医药服务管理,提高中医药服务效率;
3.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中医药资源,实现中医药信息共享,提高中医药服务效率和质量。一、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大意义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发展中医药事业,对于建设健康中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弘扬中华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中医药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有效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慢性病、疑难杂症和亚健康状态,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信赖。发展中医药事业,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2.建设健康中国
中医药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医药事业,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三大作用,有效防治疾病,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3.弘扬中华文化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发展中医药事业,可以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和影响。
二、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
1.中药资源丰富
甘肃省中药资源丰富,拥有多种国家级和省级保护中草药。其中,国家级保护中草药有20多种,省级保护中草药有100多种。甘肃省也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2.医疗机构覆盖广泛
截至2020年底,甘肃省共有中医医疗机构2500多家,其中,公立中医医疗机构1700多家,民营中医医疗机构800多家。中医医疗机构覆盖了全省所有县市区,基本实现了中医医疗服务全覆盖。
3.中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截至2020年底,甘肃省共有中医医务人员6万多人,其中,注册中医师2万多人,注册中医助理医师3万多人。中医人才队伍总体上能够满足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
4.中医药研究成果丰硕
近年来,甘肃省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在中药研究方面,发现了多种具有治疗价值的新型中药材;在中医临床研究方面,建立了多种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体系;在中医药文化研究方面,挖掘和整理了大量中医药文化遗产。
三、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虽然甘肃省中医人才队伍总体上能够满足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中医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中医人才较少,中医医师的平均年龄偏大。二是中医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中医药院校数量少,中医药专业设置不合理,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2.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
甘肃省的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中医医疗机构数量少,分布不均;中医药服务项目不齐全;中医药医保政策不完善;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3.中医药科研实力不强
甘肃省的中医药科研实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中医药科研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中医药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科研水平的提高。
四、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战略目标
到2035年,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中医药人才队伍更加壮大,中医药科研实力更加雄厚,中医药文化更加繁荣,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五、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重点任务
为了实现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战略目标,需要重点抓好以下任务:
1.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增加中医药院校数量,优化中医药专业第六部分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关键词关键要点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1.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全方位、多层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2.促进公共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3.推进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教育、民政等部门的合作,形成公共卫生服务综合治理格局。
加强重大疾病防控
1.加强传染病防控,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高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慢性病防控,实施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干预,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3.加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深入开展健康促进
1.全面实施健康中国行动,重点推进健康知识普及、健康行为养成、健康环境营造等工作。
2.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居民自觉维护自身健康。
3.建立健全健康促进政策体系,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健康促进,营造有利于健康的社会环境。
提升卫生应急管理能力
1.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
2.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应对。
3.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妥善处置。
加强公共卫生科研攻关
1.加大公共卫生科研投入,重点支持传染病、慢性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2.支持公共卫生科研机构建设,培养公共卫生科研人才,加强公共卫生科研成果转化。
3.推动公共卫生科研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促进公共卫生科研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推进公共卫生国际合作
1.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
2.开展公共卫生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分享公共卫生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3.支持公共卫生领域的外援工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公共卫生援助,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公共卫生建设
公共卫生是国家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甘肃省要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公共卫生建设。
一、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1.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建立健全以省、市、县(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实现疾病预防控制全覆盖。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仪器,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2.加强疾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环境与健康相关疾病等疾病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加强免疫规划工作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疫苗,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疫苗管理,确保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
4.加强慢性病防控工作
开展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和评估,制定和实施慢性病防控规划,加强慢性病早诊早治和健康管理。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众健康素养。
二、加强妇幼卫生保健体系建设
1.健全妇幼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以县(区)妇幼保健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妇幼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实现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全覆盖。加强妇幼卫生保健院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仪器,提高妇幼卫生保健服务能力。
2.加强孕产妇保健工作
开展孕产妇保健,包括孕前检查、孕期保健、分娩保健和产后保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确保母婴安全。
3.加强儿童保健工作
开展儿童保健,包括儿童健康体检、儿童营养保健、儿童预防接种和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康复,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加强儿童早期发展干预,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三、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1.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牵头部门,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2.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建设
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包括食品质量标准、食品生产工艺标准、食品包装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准等。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监督检查,确保食品安全标准的落实。
3.加强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机构,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仪器,提高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人员的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
4.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引导群众选择安全、健康的食物,抵制不安全、不卫生的食物。
四、加强环境卫生与健康体系建设
1.完善环境卫生与健康体系
建立健全以环境保护部门为牵头部门,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环境卫生与健康体系。加强环境卫生与健康队伍建设,提高环境卫生与健康能力。
2.加强环境污染防治
加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噪声污染的防治,改善环境质量。加强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减少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治理,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量。
3.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加强饮用水供水设施建设,提高饮用水供应保障能力。加强饮用水水质监测,确保饮用水水质达标。
4.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高群众的环境卫生与健康意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预防环境相关疾病的发生。
总之,甘肃省要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公共卫生建设。通过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妇幼卫生保健体系建设、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和环境卫生与健康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人民健康。第七部分提高医疗卫生管理水平关键词关键要点提高医疗卫生管理效率
1.推进医疗卫生管理信息化建设:
-构建全省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
-推广使用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电子健康档案等信息化技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发展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为偏远地区和特殊人群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2.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
-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体系,重点考核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指标。
-根据考核结果,对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奖惩,引导医疗卫生机构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推行医疗卫生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推行医疗卫生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医院管理决策机制,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提高医疗卫生管理质量
1.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人员继续教育制度,确保医疗卫生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新的医疗技术和知识。
-引进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效益。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
3.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外部监督: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外部监督,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监督体系,对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受理医疗卫生机构的投诉,查处医疗卫生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一、夯实医疗卫生管理基础,提升管理效能
1.完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的职责,理顺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完善医疗卫生管理机制,加强医疗卫生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医疗卫生管理水平。
2.健全体系化、科学化的医疗卫生管理法规体系。加快制定和完善医疗卫生管理法规,形成体系完备、科学合理的医疗卫生管理法规体系,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3.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快建设统一、规范、高效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医疗卫生数据的整合共享,为医疗卫生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
4.深化医改,完善医疗卫生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医改,完善医疗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疗卫生管理责任制,强化医疗卫生监管,确保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1.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医疗卫生人才质量,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
2.加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完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评价、使用mechanism,提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水平,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
3.加强医疗卫生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医疗卫生管理队伍培训,提高医疗卫生管理队伍管理水平,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
三、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1.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公立医院服务质量。
2.大力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进一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引导医疗机构合理定价,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负担。
4.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医疗安全。
四、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1.增加医疗卫生投入。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增加医疗卫生资金来源,确保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
2.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健全医疗保险体系,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保障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保障。
3.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为人民群众提供舒适、便捷的医疗环境。
五、加强医疗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健康素养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方自愿离婚协议书七篇
- 二人合伙协议书2025
- 自发性多汗症病因介绍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电机技术应用》课件 3.3.3 直流电机的制动
- (立项备案方案)压制封头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4)欢乐世界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备案编制(一)
- 2023年天津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汉开书院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A4
- 2023年乙烯冷箱产品项目融资计划书
- 2024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考点提纲
- 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反间谍主题班会
- 残联内部审计计划方案
- 特种设备培训计划及方案
- 财务机构代理出口退税合同范本
-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习题解析+微观经济学题库解析
- 2024年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初三(上)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资管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未来投资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
- 2024-2030年中国漫画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研究报告
- 2024年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9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