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司法卷二模拟题模拟290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关于数罪并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甲因犯两罪,分别被判(江南博哥)处有期徒刑6年和管制2年,有期徒刑执行4年后假释,假释考验期满,管制也同时执行完毕B.甲因犯两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3年和拘役8个月。只要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刑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有期徒刑和拘役都不再执行C.甲因犯间谍罪被判处拘役、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之后第6年甲犯恐怖活动犯罪的,甲不成立累犯D.甲犯侮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执行2个月时发现之前所犯漏罪危险驾驶罪(应当判处5个月拘役),并罚后甲还需执行有期徒刑6个月正确答案:A[解析]假释考验期满之后才执行管制,也即并非是管制执行完毕,A选项错误。有期徒刑和拘役并罚,采取吸收原则,只执行有期徒刑。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缓刑考验期满,符合相关条件的,原判刑罚不再执行,B选项正确。有期徒刑和拘役并罚时仅执行有期徒刑,犯间谍罪所判处的拘役并未执行,之后再犯恐怖活动犯罪的,不成立特殊累犯,也不成立一般累犯,C选项正确。发现漏罪的,应当“先并后减”,也即有期徒刑(8个月)和拘役(5个月)的并罚,只执行有期徒刑8个月,减去已经执行的2个月,还需要再执行有期徒刑6个月,D选项正确。
2.
没有医生职业资格的甲根据承诺将病人带回家准备治疗,后来发现病人病情过重,自己无从下手,即关门远离,后病人死亡。甲的行为构成:______A.非法行医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遗弃罪D.故意杀人罪正确答案:D[解析]甲根据承诺将病人带回家准备治疗,但后来发现病人的病情过于严重,自己无从下手,即关门远离的,具有治疗、保护义务。因为非法行医罪是职业犯,要求把行医作为职务或业务反复多次实施才构成这种犯罪,这里不符合职业犯的特征。
3.
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醉酒驾驶将李某撞成重伤后逃逸,行人孙某见李某被撞成重伤昏迷,取走其身上的财物。甲的逃逸行为与李某的财产损失具有因果关系B.乙为了泄愤,持砍刀追杀唐某,将唐某逼至窗台,唐某无奈跳楼摔死。乙的行为与唐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C.丙在夜间驾驶没有尾灯的货车,警察华某发现后将其拦下,为保障后面车辆的安全,华某将打开的手电筒放在货车后。在丙开车前,华某拿走了手电筒,造成后面项某的货车与丙的货车相撞并造成重伤。丙的行为与项某的重伤无因果关系D.丁诈骗徐某。第二天,徐某在交付5万元钱款时,误将丁的孪生弟弟张某当做丁并交付了5万元。丁的行为与徐某的财产损失无因果关系正确答案:C[解析]A选项中,依据客观归责理论,当风险归属于第三人时,不可归责于第一行为人。甲的行为成立交通肇事罪,对其交通肇事逃逸加重情节承当责任,不会为他人的盗窃罪承担刑事责任。故A选项错误。B选项中,唐某跳楼摔死并非是被害人故意自危,而是被追杀行为逼迫,乙的行为与唐某的死亡结果具有因果关系。故B选项错误。C选项中,防止结果发生属于警察华某的责任领域,而不能将项某的重伤结果归责于甲。故C选项正确。D选项中,被害人在行为人的作用力下行为,同时由于过失而造成的结果不阻断第一行为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徐某由于过失将钱交给了丁的孪生弟弟,不阻断丁的行为与徐某财产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故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4.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将正在实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任某打成重伤,从而阻止了任某的犯罪行为,由于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甲不成立正当防卫B.乙见钟某抢劫马某的手提包正要逃跑,乙夺过胡某的自行车追钟某的过程中撞到钟某,致钟某轻伤,自行车毁损,乙对钟某不成立正当防卫C.丙盗窃李某的财物,李某让其宠物狗追咬丙,丙无奈将狗打死,丙成立紧急避险D.丁为了避免其全球限量版的跑车撞到其他汽车而毁损,就放任汽车往人群中冲撞,造成多人死亡,丁为了个人利益,危害了重大公共利益,属于避险过当正确答案:D[解析]A选项中,根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主体没有限制,即使甲将正在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任某打成重伤成立防卫过当,甲不成立正当防卫的说法正确,但甲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不成立正当防卫的理由错误。故A选项错误。B选项中,乙用胡某的自行车反击不法侵害,给钟某造成轻伤,对钟某成立正当防卫;造成胡某自行车的毁损,对胡某成立紧急避险。故B选项错误。C选项中,李某让宠物狗追咬丙的行为属于合法的追捕行为,不属于正在发生的危险,丙没有紧急避险的权利,丙将狗打死的行为不属于紧急避险。故C选项错误。D选项中,丁为了自己的财产利益而损害更大的公共利益,属于避险过当。故D选项正确。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5.
关于追诉时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如刑法分则规定的最高法定刑为拘役或者管制的,则仍适用5年的追诉时效B.崔某故意杀人,情节较轻,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但崔某逃避侦查,过了10年,崔某又犯盗窃罪,数额较大。因追诉时效中断,重新计算故意杀人罪与盗窃罪的追诉期限C.在共同犯罪中,如果一部分人超过了追诉时效,另一部分人没有超过追诉时效,就只能对后者进行追诉D.追诉时效虽属于程序性规定,但仍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正确答案:B[解析]A选项中,“法定刑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指法定最高刑低于5年有期徒刑的情况,包括法定刑是拘役或者管制,刑法分则规定的最高法定刑为拘役或者管制的,则仍适用5年的追诉时效。故A选项正确。B选项中,崔某故意杀人,逃避侦查,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其后崔某又犯盗窃罪,盗窃罪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但故意杀人罪仍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故B选项错误。C选项中,共同犯罪并非适用统一的追诉时效标准,而是按各共犯人应适用的法定刑幅度分别计算追诉期限。如果一部分人超过了追诉时效,另一部分人没有超过追诉时效,那么只能对没有超过追诉时效的那部分人进行追诉。故C选项正确。D选项中,追诉时效属于程序性规定,而非决定行为人有罪或者无罪或者罪重的实体性法律内容,《关于适用刑法时间效力规定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明确规定了对追诉时效也适用“从旧兼从轻”的处理方式。故D选项正确。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6.
关于诈骗罪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不考虑数额)?______A.甲在群里发二维码,以扫码领取奖品的方式诱骗他人扫码,通过预先植入的木马程序取得他人财物。即使他人不知扫码会转移财产,甲也成立诈骗罪B.乙隐瞒真相,在网上以低价卖不具有会员资格或者会员已过期的某APP账号,欺骗他人点击付款,取得他人财物的,由于他人知道自己付款,故乙成立诈骗罪C.丙给出门打工的王某看管房屋,丙将王某门前的树木谎称是自己的,卖给邬某,让其用卡车运走。丙就王某的树木成立诈骗罪D.丁利用赵某取款后未取走的银行卡,直接往自己的卡中转入2万元。对丁应以诈骗罪论处正确答案:B[解析]诈骗罪的基本构成为: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或者第三者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A选项中,甲诱骗他人扫二维码,但他人不知道会转走自己的钱款,即受骗人虽有点击链接的行为,但却没有处分自己钱款的行为,甲利用木马程序暗中转移他人钱款的,成立盗窃罪。故A选项错误。B选项中,乙欺骗他人点击的是“付款链接”,即受骗人知道自己在处分钱款,有处分行为,乙满足诈骗罪的成立要素,成立诈骗罪。故B选项正确。C选项中,丙只是给王某看管房屋,房屋的财产以及门前的树仍由王某占有,丙将王某占有的树卖于邬某,成立盗窃罪。邬某的财产未遭到损失,丙对邬某也不成立诈骗罪。故C选项错误。D选项中,赵某未取走银行卡,此时银行卡由银行占有,丁未经银行处分,自行转移钱款的,成立盗窃罪。故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7.
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罪刑法定原则当然适用于不作为犯罪,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必须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B.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需要以行为人具有作为义务为前提C.不真正不作为犯属于结果犯,危害结果是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要素D.任何一个以作为模式规定的刑法分则罪名中都可以存在不真正不作为犯正确答案:C[解析]C选项中,不真正不作为犯既可以是结果犯,如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也可以是行为犯,如对于自己醉酒的未成年子女的驾驶机动车行为不予阻止。故C选项错误。ABD三个选项的表述均正确。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8.
关于伪造货币和变造货币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伪造在我国停止流通的货币面值10万元,甲构成伪造货币罪B.甲以将金属货币熔化,制作成更薄的、更多的金属货币,甲构成伪造货币罪C.甲将一半真币和一半假币拼接,制造大量半真半假100元面额纸币,甲构成变造货币罪D.甲以货币碎片为材料,加入其他纸张,制作成假币,甲构成变造货币罪正确答案:B[解析]伪造停止流通的货币不成立伪造货币罪,A选项错误。金属货币熔化后以及货币碎片都不再是货币,以非货币材料制作假币的,属于伪造货币,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以伪造和变造方式同时制作假币的,构成伪造货币罪,C选项错误。
9.
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______A.甲在与钱某争吵中,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B.乙在非法拘禁孙某过程中,使用暴力致孙某死亡C.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D.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二人正确答案:B[解析]选项A中,甲的罪过形式明显是间接故意(放任)。在间接故意的情形下,按照实际造成的危害结果定性,因此选项A应该定为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238条第2款,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依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因此,选项B应选。根据《刑法》第239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故意杀害被绑架人的,仍按照绑架罪定罪处罚。选项D的行为客观上危害公共安全,构成放火罪。
10.
关于罪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在绑架过程中因捆绑太紧导致被害人窒息死亡的,属于绑架罪的结果加重犯B.强奸妇女后迫使其卖淫的,不能数罪并罚,那么强制猥亵妇女后迫使卖淫的,也不能数罪并罚C.甲为了杀人而盗窃枪支,但尚未实施杀人行为就被抓获,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预备)与盗窃枪支罪的牵连犯D.盗窃毒品后在黑市上出售的行为应当以盗窃罪和贩卖毒品罪进行数罪并罚正确答案:D[解析]《刑法修正案(九)》删除了绑架罪的结果加重犯规定,该情形以绑架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论处,A选项错误。依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强奸(和强制猥亵)后迫使卖淫的,都进行数罪并罚,B选项错误。虽然枪支经常用于杀人,但盗窃枪支行为并非杀人的通常手段行为,不成立牵连犯,C选项错误。贩卖毒品的行为侵犯了新的法益,应当以盗窃罪和贩卖毒品罪进行数罪并罚,D选项正确。
11.
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______A.甲盗窃A的车牌后告诉A,如果交付2000元便可返还车牌B.乙拾得B丢失的手提电脑后告诉B,如果不支付2000元报酬便不返还电脑C.丙在商场新买一部价值5000元的手机,刚出商场便被C偷走,C随后以2000元的价格将手机出卖。第二天丙根据知情人提供的信息将C截住,要求C返还手机,否则将C送交警察。C在惊恐之下自己出钱购买了同款手机给丙D.丁知道D抢劫了财物,便找到D让D将抢劫的财物给自己,否则便报警。D无奈之下将财物交给了丁正确答案:D[解析]敲诈勒索罪的构成特点是行为人对他人实施威胁,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并因此处分财产。选项A中,甲只是使乙产生困惑的行为,而不是使乙产生恐惧心理的行为,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敲诈勒索罪。同理,选项B也不正确。
选项C中,虽然C购买的手机并不是丙原来的那部手机,但由于是同款手机,且都是新机,应当认定两部手机之间具有同一性,丙的行为应当视为以胁迫方法取得对方不法占有的自己财物的行为,不能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选项D中,虽然抢劫的财物属于非法所得,但丁通过胁迫手段取得该财物的,也侵害了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即需要通过合法程序恢复应有状态的占有,构成敲诈勒索罪。这与行为人盗窃了小偷偷来的东西构成盗窃罪是一个道理。
12.
关于洗钱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和乙长期从事毒品买卖,赚取近1000万元,为躲避公安机关侦查,二人将该笔款项转移到甲的瑞士账户中,二人构成洗钱罪B.国家工作人员甲收受他人行贿的黄金5公斤,骗乙为走私所得,让乙帮忙变现,乙照办,乙不构成洗钱罪C.黑社会性质组织头目甲将组织通过强迫交易所得的100万美元交给证券公司的好友乙,让乙帮忙代买股票(乙知晓真实情况),案发时甲已经死亡,但乙仍构成洗钱罪D.甲收受贿赂后实施徇私枉法行为并让乙帮忙将贿赂款置换成股票,对甲以徇私枉法罪论处,乙不构成洗钱罪正确答案:C[解析]本犯实施洗钱行为的不成立洗钱罪,A选项错误。误将他人受贿所得的财物当作走私所得实施洗钱行为的,不影响洗钱罪的成立,B选项错误。上游犯罪事实可以确认,因行为人死亡依法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影响洗钱罪的认定,C选项正确。上游犯罪实施可以确认,依法以其他罪名定罪的,也不影响洗钱罪的认定,D选项错误。
13.
甲在试开乙的汽车时,对乙说:“我是新手,请你下车帮我看着车后面的障碍物,以免撞到。”乙信以为真,刚下车,甲就直接将汽车开走。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以其他方法抢劫他人财物,成立抢劫罪B.甲以欺骗的方法使乙信以为真,成立诈骗罪C.乙下车时,对其汽车丧失占有,甲据为己有的,成立侵占罪D.只能在盗窃罪或者抢夺罪中,择一定性甲的行为正确答案:D[解析]A选项中,甲未对乙使用暴力、胁迫等方法压制乙的反抗,甲不成立抢劫罪。故A选项错误。B选项中,甲虽然欺骗了乙,但是乙并未处分自己的财物,甲不成立诈骗罪。故B选项错误。C选项中,在乙下车时,并未丧失对汽车的占有,甲的行为不成立侵占罪。故C选项错误。D选项中,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通常为违背他人的意志,不限于秘密盗取;抢夺罪是对物暴力。二者均针对他人占有的物,均为不法取得。根据对物的暴力程度,在二者中择一定性甲的行为。故D选项正确。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4.
甲抢劫丙后将其杀害。为了不被怀疑,甲指使乙让其把未留有指纹的水果刀沾上丙的鲜血放到现场。乙将水果刀交给丁切水果留下其指纹后将该刀粘上丙的血放到现场。乙报案,并称看到了丁所为,伺机报复丁。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乙将水果刀放到现场,成立帮助伪造证据罪B.甲指使乙将水果刀放到现场,成立妨害作证罪C.乙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成立诬告陷害罪D.乙向公安机关作虚假证明,成立包庇罪正确答案:B[解析]A选项中,乙明知甲犯罪,仍将水果刀放到现场的行为,符合帮助伪造证据罪的构成要件,成立帮助伪造证据罪。故A选项正确。B选项中,甲指使乙将水果刀放到现场,不具有期待可能性,不成立犯罪。故B选项错误。C选项中,乙伪造证据,捏造犯罪事实,意图使丁受刑事追究,并向公安机关告发,构成诬告陷害罪。故C选项正确。D选项中,乙明知甲构成犯罪而对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包庇的,成立包庇罪。故D选项正确。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5.
关于毒品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接受他人赠与的毒品后,因本人不吸食而低价转卖的,甲不构成贩卖毒品罪B.甲明知乙盗窃毒品而为其藏匿的,甲构成窝藏毒品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想象竞合犯C.甲明知乙走私毒品而购买了较大数量的毒品用于自己吸食的,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D.甲容留他人吸毒后又被发现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较大的,甲不构成毒品再犯正确答案:D[解析]成立贩卖毒品罪不要求以营利为目的,低价转卖毒品的行为也构成贩卖毒品罪,A选项错误。窝藏毒品罪的行为对象只能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中的毒品,B选项错误。甲向走私毒品的人直接购买毒品的,成立(间接)走私毒品罪,C选项错误。甲的前罪(容留他人吸毒罪)不符合毒品再犯对前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要求,甲不构成毒品再犯,D选项正确。
16.
韩某在路边将程某打倒在地,劫取其财物。在韩某离开后,程某因为其学费被抢而自杀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分析是正确的?______A.韩某抢走程某的财物与程某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构成抢劫致人死亡B.韩某构成抢劫罪的基本犯C.韩某构成抢劫罪的基本犯,应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D.韩某构成抢劫罪的基本犯与故意杀人罪的想象竞合犯正确答案:B[解析]韩某将程某打倒在地,压制其反抗,成立抢劫罪。程某自杀是因为抢劫行为以外的行为造成的死亡结果,不应认定为抢劫致人死亡。此外韩某对程某的死亡不具有故意和过失,不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7.
赵某为了牟利,从境外走私了大量淫秽光盘,然后在境内贩卖、传播。对赵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理?______A.按照走私淫秽物品罪和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数罪并罚B.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和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想象竞合犯,从一重处罚C.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行为属于走私淫秽物品罪的不可罚的事后行为,仅按走私淫秽物品罪从重处罚D.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和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牵连犯,应从一重处罚正确答案:A[解析]走私淫秽物品罪所侵犯的法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的对外贸易秩序,该罪的既遂标准是走私行为的完成,而不是将走私的淫秽物品实际销售。所以,赵某将淫秽光盘走私入境后就已经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的既遂。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侵犯的法益是社会管理秩序,构成本罪并不以行为人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为前提,即本案中赵某的两个行为侵犯了两个法益,符合两个犯罪构成,应当数罪并罚。所以,正确答案为A,选项BCD均错误。
18.
国家工作人员甲回家时,其保姆跟他说有人给他送了一个鼓鼓的包。甲打开后发现里面有30万元,其推测是乙送的。在没有向乙核实的情况下,为乙办成前几天的请托事项。事后经查,确实是乙送的。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没有主动索贿、收受财物,不构成受贿罪B.甲是收受贿赂的间接故意,间接故意不可能构成受贿罪,故甲不构成受贿罪C.乙的行为可能成立行贿罪D.由于行贿罪与受贿罪是对向犯,甲不构成受贿罪的,乙也不成立行贿罪正确答案:C[解析]A选项中,甲明知乙有请托事项,推测是乙送的财物,而被动受贿,是间接故意的受贿,甲成立受贿罪。故A选项错误。B选项中,受贿罪是故意犯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都包括在内。故B选项错误。C选项中,乙如果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的,成立行贿罪;若谋取的是正当利益,则不成立行贿罪。据此,乙有可能成立行贿罪。故C选项正确。D选项中,行贿罪有自己独立的行为构成,不取决于对向犯是否成立受贿罪。故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9.
甲、乙以共同伤害的故意对丙实施暴力,在施暴过程中,丁发现仇人丙而以杀人的故意加入甲、乙的行列,最终致丙死亡。事后经查,丙身上只有一处致命伤,无其他伤害,丙的死亡发生在丁加入之后,可以肯定致命伤不是乙造成的,但查不清是甲造成的还是丁造成的。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因致命伤不是乙造成的,丙身上也无其他伤害,故乙不成立故意伤害罪既遂B.虽查不清丙的死亡是甲造成的还是丁造成的,但不影响对丁成立故意伤害罪既遂的认定C.认定甲、乙均成立故意伤害罪既遂,与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并不矛盾D.认定丁成立故意伤害罪既遂,符合罪刑法定原则正确答案:C[解析]甲、乙以共同伤害的故意对丙实施暴力成立共同犯罪。丁事后加入甲、乙行列,成立承继的共犯。事后经查,丙身上只有一处致命伤,无其他伤害,丙的死亡发生在丁加入之后,由于甲、乙、丁3人成立共同犯罪,部分行为要由全体承担,甲、乙、丙均要为丙的死亡承担责任。A选项中,即使致命伤不是乙造成的,乙也要对丙的死亡负责,成立故意伤害罪既遂。故A选项错误。B选项中,丁应对丙的死亡承担责任,因丁具有杀人的故意,故丁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故B选项错误。C选项中,部分行为由全体承担,即使无法确定丙的死亡由谁造成的,甲、乙均成立故意伤害罪既遂,并不适用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故C选项正确。D选项中,丁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而不是故意伤害罪既遂,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故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20.
下列哪一行为应以玩忽职守罪论处?______A.某地海关关员,在审验出口退税凭证工作中疏忽大意,严重不负责任,在他人骗报的并未出口的货物报单上加盖了海关验讫章,致使犯罪分子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巨大B.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趁机逃走C.甲某为某国有公司负责人,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国有公司破产,致使国有财产遭受巨大损失D.市政府基建负责人因听信朋友介绍,未经审查便与对方签订建楼合同,致被骗300万元正确答案:A[解析]A项正确。行为人不成立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该罪为故意犯罪,主观上要具有徇私的动机,即徇个人私情和个人私利。玩忽职守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本案中行为人系过失,故选A项。
B项错误。根据《刑法》第400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但注意: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此罪。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C项错误。甲某应构成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
D项错误。行为人成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21.
王某因外遇而想要杀妻子甲和女儿乙。某日,王某在甲和乙共用的水杯中投入了足量的毒药,其认识到水杯中的水既可能由甲喝了,也有可能由乙喝了。晚上,锻炼完的甲、乙正要喝水杯中的水。根据具体情形,下列哪一分析是正确的?______A.若甲觉得水杯中的水有异味,就将其倒了,甲、乙均喝了重新倒的水,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实行数罪并罚B.若甲先喝完了水杯中的水,致甲死亡,而乙喝了重新倒的水,则对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实行数罪并罚C.若甲、乙均喝了水杯中的水,致甲死亡、乙重伤,则对甲成立故意杀人罪,对乙成立故意伤害罪D.如甲、乙均喝了水杯中的水,致甲、乙均死亡,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属于想象竞合犯正确答案:D[解析]A选项中,王某以杀人故意向家中的水杯中投毒,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未得逞,即甲、乙均未死亡,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未遂,但王某实施了一行为,满足数个犯罪构成,属于想象竞合犯。故A选项错误。B选项中,甲喝了含有毒药的水死亡,对甲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乙未死亡的,对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未遂,一行为触犯数罪名,属于想象竞合犯。故B选项错误。C选项中,王某对乙有杀人的故意,虽未造成死亡结果,对乙也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未遂,而不属于故意伤害罪。故C选项错误。D选项中,甲、乙均死亡,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一行为触犯数罪名,属于想象竞合犯。故D选项正确。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2.
刑事诉讼目的是指国家制定刑事诉讼法和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对于刑事诉讼目的的理论分类,形成了若干种学说,其中有观点认为“刑事诉讼中的国家与被追诉人类似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强调国家与个人间的和谐关系,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该观点体现了哪种模式的要求?______A.家庭模式B.犯罪控制模式C.正当程序模式D.斗争模式正确答案:A[解析]犯罪控制模式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点是:控制犯罪绝对为刑事诉讼程序最主要的机能,刑事程序运作的方式与取向,应循此“控制犯罪”之目标进行。该模式的基本价值理念是:刑事诉讼以惩罚犯罪的“效率”为目标与评价标准。一个能以有限的资源处理数量庞大的案件并提高逮捕与有罪判决率的刑事程序,才是符合犯罪控制模式的成功者。与犯罪控制模式对立的是正当程序模式,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自然法的学说,认为人类拥有某些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如果统治者侵犯了这些权利,人民将不信任政府,并撤回授予统治者的权利。犯罪控制模式与正当程序模式的划分,受到了学者的批评。主要是认为该模式划分是基于“国家与个人间为敌对关系”,并以“整个刑事程序自始至终为一项战争”为出发点的。因此,两个对立模式实为一项“战争模式”或“争斗模式”。对此,有学者提出了刑事程序的第三种模式,即家庭模式。该模式以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为喻,强调国家与个人间的和谐关系,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A选项正确。
23.
关于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对于重大、复杂案件,基层法院应当移送至中级人民法院审判B.需要将案件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的,应当在报请院长决定后,至迟于案件审理期限届满15日前书面请求移送C.中级人民法院应当在接到申请后15日内作出决定D.对于请求移送管辖的案件,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管辖,也可以指定下辖的其他人民法院管辖正确答案:B[解析]《高法解释》第15条第1款、第2款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对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应当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基层人民法院对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审判:(1)重大、复杂案件;(2)新类型的疑难案件;(3)在法律适用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件。A选项错在是“可以”而非“应当”。根据第15条第3款规定,需要将案件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的,应当在报请院长决定后,至迟于案件审理期限届满15日前书面请求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应当在接到申请后10日内作出决定。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第16条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因案件涉及本院院长需要回避等原因,不宜行使管辖权的,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管辖。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管辖,也可以指定与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同级的其他人民法院管辖。D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B。
24.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关于回避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刑事案件发回重审后又进入二审程序,原第二审程序中的合议庭组成人员应当变更B.回避决定可以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作出C.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回避D.被决定回避的专门机关工作人员有权申请复议正确答案:B[解析]《高法解释》第25条第2款规定:“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合议庭组成人员或者独任审判员,不得再参与本案其他程序的审判。但是,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在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后又进入第二审程序或者死刑复核程序的,原第二审程序或者死刑复核程序中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受本款规定的限制。”A选项错误。第30条第1款规定:“对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口头或者书面作出决定,并将决定告知申请人。”B选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近亲属没有申请回避的权利,C选项错误。第30条第3款规定:“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D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B。
25.
关于哪些人可以做辩护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辩护律师甲,从检察院离任3年,以律师身份担任辩护人B.辩护律师乙,从法院离任1年,以非律师身份担任辩护人C.辩护律师丙,从检察院离任,受其儿子的委托担任原任职检察院处理案件的辩护人D.辩护律师丁,从法院离任,受其表兄弟的委托担任原任职法院处理案件的辩护人正确答案:D[解析]审判人员和人民法院其他工作者(检察人员)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离任后2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任辩护人。审判人员和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员(检察人员)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不得担任原任职法院(检察院)所审理案件的辩护人,但作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进行辩护的除外。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向丙的水杯中投放了致死量的毒药,正要实施相同行为的乙暗中发现甲已经下毒,便没有再投放毒药(原意欲投放毒药),后丙毒发身亡。即便没有甲的投毒行为,丙也会因乙的投毒行为死亡,故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无因果关系B.甲以杀人故意向被害人乙砍了几刀,导致乙丧失反抗能力后,为了毁灭罪证而对乙的住宅放火,但不能查明致死原因,应当将乙的死亡归责于甲的放火行为C.甲酒后在封闭的高速公路上驾驶机动车,撞死了突然横穿高速公路的乙,甲的酒后驾车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D.非法行医的甲让身患肺炎的乙到药店购买感冒药治疗疾病,导致乙没有得到正常的治疗而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正确答案:BD[解析]假定的因果流程不排除归责,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依然存在因果关系,A选项错误。前后两个故意行为危险性相当,在存疑之时应当将死亡结果归责于后行为,也即乙的死亡应当归责于放火行为,B选项正确。禁止酒后驾驶的规范是为了防止因丧失或者控制车辆的能力减轻而造成伤亡结果而并非是保护他人穿越高速公路,不能将乙的死亡归责于甲,C选项错误。虽然介入了乙自身的不当行为,但是该不当行为是依照处于优势地位的甲的指示实施的,应当将乙的死亡归责于甲,D选项正确。
2.
《刑法》第64条前段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关于该规定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甲盗窃他人财物5万元,属于违法所得,应当予以追缴B.乙收受叶某的贿赂200万,并承诺为叶某谋取利益。乙收受的200万应当返还给叶某C.丙与金某冒用他人的信用卡在自动取款机上共取出5万元,因2人均应对5万元负责,故两人应向被害人各返还5万元D.丁利用(民营)职务之便侵占公司价值100万元的财产用于购车(案发时贬值为70万元),应责令丁退赔100万元正确答案:ABC[解析]A选项中,甲盗窃他人财物5万元,属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返还被害人。故A选项错误。B选项中,乙收受叶某的贿赂200万,并承诺为叶某谋取利益,成立受贿罪。其中200万元属于犯罪组成之物,依法应予以追缴,而不是返还给叶某。故B选项错误。C选项中,丙与金某成立盗窃罪。犯罪所获得的财物属于赃物,应予以返还被害人,且只需返还被害人的实际损失5万元,而不是丙与金某各自返还给被害人5万元。故C选项错误。D选项中,丁侵占的财产属于公司所有的财产,给公司造成多大的损失就应赔付相同数额的财产,即100万。故D选项正确。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
3.
甲、乙与丙女共谋勒索财物。由丙女假装卖淫勾引被害人后,甲、乙立即到现场,丙女迅速离开,甲、乙向被害人勒索财物。在被害人识破真相后,甲、乙使用暴力抢劫了被害人1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甲、乙、丙不构成共同犯罪B.根据部分犯罪共同说,甲、乙、丙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同犯罪C.甲、乙成立抢劫罪,丙成立敲诈勒索罪D.因丙女没有分到赃款,故对其敲诈勒索罪,应以情节轻重量刑正确答案:BC[解析]A错误。根据部分犯罪共同说,成立共同犯罪不要求几个人客观行为完全相同、主观故意完全相同。
B正确。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都是财产犯罪,客观行为结构很相似,仅存在程度上的差异,抢劫可以包容评价为敲诈勒索,甲、乙、丙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同犯罪。
C正确。成立共犯以后,各自还是定各自的罪名,甲、乙成立抢劫罪,丙成立敲诈勒索罪。
D错误。由于3人成立共同犯罪,犯罪数额均为1万元,即使丙女没有分到赃款,其敲诈勒索的数额仍是1万元。
4.
甲为了毒死朋友乙,向装有红酒的酒杯中投放剧毒药品后将酒杯放在自己家里的书架上。碰巧丙到甲家访问,甲离开之际,丙发现书架上的红酒后一饮而尽,之后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甲投放了毒害性物质致丙死亡,甲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B.甲的投毒杀人行为尚未着手,其行为触犯故意杀人罪(预备)C.对丙的死亡结果,甲的行为触犯过失致人死亡罪D.丙的死亡对甲而言属于意外事件正确答案:BC[解析]A错误。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法益是公共安全,甲的投毒行为并没有危及公共安全,因而不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BC正确。由于甲投放毒药于酒中还不能对丙的生命造成紧迫危险,故意杀人的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投毒只是预备行为,这个预备行为同时是过失致人死亡的实行行为,因此甲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预备的想象竞合犯。
D错误。甲主观上对丙死亡存在过失,并非意外事件,如果酒杯放在办公桌抽屉等隐蔽的地方,丙找出来喝掉,则是意外事件。
5.
关于刑事责任能力,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甲第一次喝酒产生错觉,误认为崔某在追杀自己,用铁棍将崔某打成重伤,事后查明甲是病理性醉酒。甲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B.乙以强奸的故意对妇女实施暴力,随后丧失责任能力,因而对妇女实施了抢劫。乙的行为成立强奸未遂C.丙绑架他人后,对他人实施暴力过失致人死亡。有相关证据证明丙已满14周岁,但无法查明具体的出生日期,不应追究丙的刑事责任D.丁未满14周岁时,在他人的酒中下毒。他人在饮用时,丁已满14周岁,不应追究丁的刑事责任正确答案:ACD[解析]A选项中,甲是病理性醉酒,属于精神病,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甲对崔某的重伤结果不承担刑事责任。故A选项错误。B选项中,乙开始实施强奸行为时具有责任能力与故意,在丧失责任能力后实施的是抢劫行为,乙对前行为,即强奸行为承担未遂的责任。故B选项正确。C选项中,丙绑架他人后,对他人实施暴力过失致人死亡可以认定为丙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有相关证据证明丙已满14周岁,即使没有查清丙的具体年龄,也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故C选项错误。D选项中,丁未满14周岁时在他人的酒中下毒。他人在饮用时,丁已满14周岁,可以认为丁对自己14周岁以前的行为所可能引起的危险有排除的义务,其已满14周岁,但仍然不履行危险排除义务,因而导致他人死亡的,应当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故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
6.
甲明知刑法禁止毁坏他人的财物,但他误认为将他人的笼中小鸟(价值较大)放出的行为不属于毁坏财物的行为。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甲未能正确评价自身的行为,存在事实认识错误B.甲的认识水平有限,不能要求其对自身行为负责C.甲具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其行为构成犯罪D.甲对毁坏财物具有过失,其行为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ABD[解析]甲对构成要件要素的错误理解属于违法性认识错误中的函摄错误。甲对违法性的认识错误完全可以避免,即完全可以通过咨询获得准确的知识,不影响犯罪故意的认定,因而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D。
7.
关于自首和立功,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因涉嫌聚众斗殴致人重伤被拘留,在拘留期间,甲如实供述了自己2年前故意伤害乙的事实,后来证明甲只是聚众斗殴的一般参加者,重伤结果与其无关,甲对乙的故意伤害成立特殊自首B.甲超载驾驶汽车而将路人乙撞成重伤后逃逸,导致乙因救治不及时而死亡,后甲因惧怕受到严惩而向交警部门报告,并如实供述犯罪过程。但其在一审庭审期间听信律师的话而翻供,在二审庭审期间又如实供述了其前述罪行,甲构成自首C.甲(女)因涉嫌盗窃被逮捕,在押期间,甲揭发了乙曾对其进行强奸的犯罪事实,但乙在一场聚众斗殴中已经死亡,甲(女)不构成立功D.甲因抢劫被抓获,在押期间提供犯罪后掌握的同案犯乙的藏匿地址,司法机关据此抓捕乙,甲构成立功正确答案:AD[解析]涉嫌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如实供述同种罪行的,不成立特殊自首;但如果涉嫌犯罪的事实实际上不成立犯罪,如实供述同种罪行的,属于“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情形,成立自首,A选项正确。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甲在二审时如实供述的,不构成自首,B选项错误。“揭发他人犯罪”中的“犯罪行为”不要求完全符合犯罪构成,包括客观违法但没有责任能力的行为、客观违法但没有罪过(故意、过失)的行为、没达到司法解释确定的犯罪数额标准的违法行为、犯罪人已经死亡的犯罪行为、他人已过追诉时效的行为,还包括他人针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因此甲(女)构成立功,C选项错误。犯罪分子提供犯罪后掌握、使用的同案犯联络方式、藏匿地址,司法机关据此抓捕同案犯的,成立立功,D选项正确。
8.
甲因失恋情绪低落,便携带汽油、打火机等工具来到人流量较大的广场上,在自己身上倒上汽油,准备自焚。后经跳广场舞的一位老大妈劝说,甲放弃自焚。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的行为不成立放火罪B.甲的行为成立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甲的行为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如果认为甲的行为不成立放火罪,那么其行为也不可能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正确答案:AD[解析]放火罪是指故意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甲将汽油倒在自己身上想要自焚,但经过劝说而放弃,其行为未危及公共安全,不构成放火罪。故A选项正确。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成立以危害公共安全为前提,甲的行为未危及公共安全,因而甲也不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BC选项错误。采用放火的行为方式,但不构成放火罪的行为,也不可能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D选项正确。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D。
9.
关于贿赂型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财政局局长甲在审核国有A公司的补贴申请时,找到A公司的总经理乙,要求乙将申请数额多加10万元,并在款项拨付后将10万元转入甲的个人账户,乙为了拿到补贴,修改了申请书,并将10万元转给甲,甲构成受贿罪B.国家工作人员甲收受某单位行贿的支票(20万元),2天后,甲告诉乙真相,并将支票交给乙,由乙去提取现金,甲、乙成立受贿罪的共犯C.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属甲,以通过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为他人谋取利益之名骗取对方财物的,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诈骗罪的想象竞合犯D.人事处处长乙向甲索取贿赂,甲为了能够优先晋升给予乙5万元,但尚未提拔之时案发,乙被逮捕,检察机关以《刑法》第389条第3款释放了甲,后由于证据问题,乙被无罪释放,乙回到原岗位之后,利用职权优先提拔了甲,甲成立行贿罪正确答案:ABC[解析]该10万元属于公共财物,甲利用职务将其据为己有的,成立贪污罪,A选项错误。甲的受贿罪已经既遂,乙不能成为该罪的共犯而可能成立洗钱罪,B选项错误。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要求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故甲的行为不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只成立诈骗罪,C选项错误。《刑法》第389条第3款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甲之前的行为不是行贿,但乙回到原岗之后,又利用职务之便为甲谋取了不正当利益,应以行贿罪对甲追究刑事责任,D选项正确。
10.
关于徇私枉法罪以及相关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19周岁的乙与他人对被害人实施轮奸后,被公安机关拘留,为了使乙得到轻判,乙的母亲请管理户籍的民警甲将乙的年龄改为17周岁,甲构成徇私枉法罪B.法官甲明知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应当判处被告人赔偿被害人50万元,但在收受被告人贿赂后,只判处5万元,甲成立受贿罪与徇私枉法罪,实行并罚C.鉴定人甲在收取犯罪嫌疑人乙的钱财后,将被害人的伤情由重伤改成轻伤,导致乙被轻判,甲构成徇私枉法罪D.负有监管职责的看守所司法工作人员甲,为使明知是有罪的犯罪嫌疑人乙不受追诉,而将乙释放,甲构成徇私枉法罪正确答案:ABCD[解析]管理户籍的民警甲不具有司法工作人员身份,不成立徇私枉法罪,A选项错误。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之后再犯徇私枉法等罪的,择一重罪处罚,B选项错误。甲是鉴定人,不具有司法工作人员身份,不成立徇私枉法罪,C选项错误。甲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D选项错误。
11.
吴某夫妻因为暑期出国旅游一个多月,便将房屋钥匙交给邻居朱某(男,20岁)让朱某照看一下房屋。朱某每天吃完晚饭后,便在吴某家看书、看电视和睡觉。某日晚,朱某发现吴某家中有不少名画,便在网上发布出卖一幅名画的消息。某日,获知此消息的陈某与朱某联系,朱某将陈某带到吴某家,以所有人身份将其中一幅名画出卖给了不知情的陈某,获取对价7万元。关于朱某的行为,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______A.朱某将代为保管的他人名画出卖给第三人,构成侵占罪B.朱某将名画出卖,对名画的所有人吴某构成盗窃罪C.朱某隐瞒真相将名画出卖给第三者,构成诈骗罪D.朱某的行为是民法上的无权处分行为,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BC[解析]无权处分行为也可能构成财产犯罪,不能因为某种行为属于民法上的无权处分就否认其成立财产犯罪。隐瞒真相将辅助占有的他人财物出卖给第三者的,构成盗窃罪与诈骗罪,如果盗窃行为与诈骗行为重合,按想象竞合犯论处,否则实行并罚。朱某是名画的辅助占有者,朱某的行为也是民法上的无权处分行为。在本案中,如果朱某没有出卖名画,就难以认定朱某实施了盗窃行为,换言之,朱某的盗窃行为与诈骗行为是重合的,因而只能认定为一个行为,按想象竞合犯论处;如果先将名画盗走后再隐瞒真相出卖给第三者,则应对盗窃罪与诈骗罪实行并罚。
12.
甲为勒索财物,打算绑架乙之子。甲欺骗丙说:“乙欠我10万元钱,你帮我把乙的儿子绑来,成功后给你2万元。”丙将乙的儿子绑来,但甲未能联系到乙,未能进行勒索。后甲便将乙的儿子释放,乙的儿子在回家途中被丙碰到,以为其逃了出来,便将其暴打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丙构成绑架罪的共同犯罪,但对丙只能适用非法拘禁罪的法定刑B.甲未能勒索到财物,属于绑架未遂;甲主动将乙之子释放,属于绑架中止C.乙的儿子重伤的结果应归责于甲,甲成立绑架罪,适用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的法定刑D.丙成立非法拘禁罪,但不适用结果加重犯的法定刑正确答案:CD[解析]A选项中,甲为勒索财物而绑架他人的,成立绑架罪。丙没有勒索非法财物的目的,误以为是索债而扣押他人,依照丙的行为计划,丙只能成立非法拘禁罪。甲、丙构成非法拘禁罪的共同犯罪。故A选项错误。B选项中,绑架罪以实力控制他人为既遂标准,乙的儿子已被甲、丙控制,甲成立绑架罪的既遂。故B选项错误。C选项中,丙以为乙的儿子逃跑而使用暴力将其打成重伤,在甲、丙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该重伤结果可归责于甲,由于甲具有勒索财物的目的,成立绑架故意伤害被害人致人重伤的结合犯,即适用《刑法》第239条第2款的规定:“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故C选项正确。丙在拘禁乙的儿子的过程中,故意使用暴力伤害被害人致其重伤的,成立非法拘禁罪与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故D选项正确。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D。
13.
关于枪支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单纯购买枪支,构成非法买卖枪支罪B.警察甲将其配备的公务用枪质押给乙借款10万,甲的行为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C.依法配置枪支的单位,非法出借枪支给他人打猎,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D.警察明知他人使用枪支杀人而出租枪支给他人的,成立非法出租枪支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论处正确答案:ABD[解析]A正确。非法买卖枪支不要求先购买后卖出,违反有关法规,购买或者出售枪支、弹药、爆炸物都构成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B正确。
C错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与单位,非法出租、出借枪支,构成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但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与单位,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构成本罪。
D正确。
14.
关于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体现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规律B.可以由法律明文规定,也可以体现于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具体制度和程序之中C.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D.具有法律约束力正确答案:AD[解析]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反映刑事诉讼理念和目的的要求,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者主要诉讼阶段,对刑事诉讼过程具有普遍或者重大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为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参与刑事诉讼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体现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规律。(2)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3)一般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具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4)具有法律约束力。AD选项正确。
15.
关于有效辩护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在整个诉讼过程中享有充分的辩护权B.允许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聘请合格的能够有效履行职权的辩护人为其辩护C.国家充分保障辩护权的行使D.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使被告人获得具有实质意义的律师帮助正确答案:ABCD[解析]有效辩护原则是辩护权的体现,也是对辩护权的保障。在刑事诉讼中,辩护应当对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具有实质意义,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这就是有效辩护原则的基本要求,因此,ABCD均是有效辩护的具体内容,应选。
16.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A.法院庭前审查时被告人死亡的,应当将案件退回人民检察院或者裁定终止审理B.在庭审中被告人死亡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C.对于能够确认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D.在第二审程序中,如果共同犯罪案件中唯一上诉人死亡,法院应当裁定全案终止审理正确答案:ABC[解析]根据《高法解释》第181条第6项、第241条第1款第9项、第312条的规定,法院庭前审查时被告人死亡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或者将案件退回人民检察院。在庭审中被告人死亡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如果被告人无罪,则应当作出无罪判决。上诉的被告人死亡,其他被告人未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仍应对全案进行审查。经审查,死亡的被告人不构成犯罪的,应当宣告无罪;构成犯罪的,应当终止审理。对其他同案被告人仍应作出判决、裁定。D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ABC。
17.
犯罪嫌疑人朱某涉嫌故意杀人罪并立案侦查,关于他的辩护人姚律师的权利,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姚律师可以带一名律师助理协助会见B.朱某提出解除委托关系,姚律师可以要求会见朱某,当面向其确认解除委托关系C.姚律师可以在该阶段向朱某核实相关证据D.看守所可以对姚律师和朱某的信件进行检查正确答案:ABD[解析]根据《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第7条第4款,辩护律师可以带1名律师助理协助会见。助理人员随同辩护律师参加会见的,应当出示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律师执业证书或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办案机关应当核实律师助理的身份。A选项正确。根据第8条第1款规定,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解除委托关系的,办案机关应当要求其出具或签署书面文件,并在3日以内转交受委托的律师或者律师事务所。辩护律师可以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当面向其确认解除委托关系,看守所应当安排会见;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书面拒绝会见的,看守所应当将有关书面材料转交辩护律师,不予安排会见。B选项正确。第10条规定,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向其核实有关证据。C选项错误。第13条规定,看守所应当及时传递辩护律师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往来信件。看守所可以对信件进行必要的检查,但不得截留、复制、删改信件,不得向办案机关提供信件内容,但信件内容涉及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以及涉嫌串供、毁灭证据等情形的除外。D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BD。
18.
关于搜查的程序性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搜查必须要出示搜查证B.搜查的对象不仅包括人、场所,还包括物品C.搜查应当有见证人在场D.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正确答案:BC[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36条第2款规定,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A选项错误。第137条规定,在搜查的时候,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慧农业项目承包合同10篇
- 2025年度海参养殖基地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合同3篇
- 2025年度昌平区校园食堂承包项目竞争性磋商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分期付款租赁合同4篇
- 2025年度现代化猪栏设施租赁合同3篇
- 2025年度商业物业承包经营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宠物店宠物购买合同附宠物用品租赁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特许经营合同3篇
- 2025年度商业步行街摊位租赁及商业管理合同4篇
- 管道坡口技术培训
- OQC培训资料教学课件
- 2024年8月CCAA国家注册审核员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考试题目含解析
- 体育赛事组织与实施操作手册
- 2024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
- 2023年航空公司招聘:机场安检员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
- 皮肤储存新技术及临床应用
- 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 《现在完成时》语法复习课件(共44张-)
-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 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课件
- 2024年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