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智慧城市与移动政务_第1页
第十三章智慧城市与移动政务_第2页
第十三章智慧城市与移动政务_第3页
第十三章智慧城市与移动政务_第4页
第十三章智慧城市与移动政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智慧城市与移动政务内容提示智慧城市一智慧城市技术应用二移动政务三5随着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城市信息化发展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迈进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城市化虽然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城市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却越来越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需要转换增长方式、调整结构、改变生活方式、不断解决突发性事件等问题。智慧城市的出现,已经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它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规律,这一新型城市模式的诞生,已逐步成为全球城市发展关注的热点。1.1智慧城市概述一、智慧城市1.1.1智慧城市建设背景“智慧城市”理念问世以来,国内外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专家,纷纷对其进行了定义和研究。归纳起来,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1.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2.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3.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1.1智慧城市概述一、智慧城市1.1.2智慧城市的定义《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中对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做出了界定,智慧城市是以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充分运用为主线,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为核心,以为居民、企业和社会提供及时、互动、高效的信息服务为手段,以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发展能力、提高城市公共设施水平、增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激发城市新兴业态活力为宗旨,通过智慧的应用和解决方案,实现智慧的感知、建模、分析、集成和处理,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政府行政效能、公共服务能力和市民生活质量,推进城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从而使城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智慧”状态。1.1智慧城市概述一、智慧城市1.1.2智慧城市的定义智慧城市的核心特征在于其“智慧”,具有四大基本特征:信息网络广泛覆盖信息资源协同共享信息体系深度互联海量信息智能处理1.1智慧城市概述一、智慧城市1.1.3智慧城市的特征“智慧”城市让城市更聪明。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植入城市物体的智能化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实现网上“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的融合,并发出指令,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它的建设性意义主要体现在促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快速妥善解决应急和突发性事件,推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等。1.1智慧城市概述一、智慧城市1.1.4智慧城市的建设意义契合城市特质是智慧城市的建设前提强大的组织协调机制和坚实的信息基础是智慧城市的建设基础多方重视,科学布局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原则1.2国外智慧城市建设与启示一、智慧城市早在2009年,IBM公司(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sCorporation)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我国学术界关于智慧城市的介绍始于2005年姚音的《智慧城市实验》和姚音、凤翔等人的《“智慧城市”:马来西亚行动力》2010年以后智慧城市的概念开始被国内研究者关注,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兴起,国内相关专家对智慧城市的研究也在迅速增加,并开始形成浪潮。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1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历程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预计总投资规模达1.1万亿元,新一轮产业机会即将到来。2013年1月2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2013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每年将选择10个左右城市进行试点,每个试点项目建设周期为2至3年,经费总投入不少于3600万元。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尽享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食品药品管理、数字生活等所带来的便捷服务,“智慧城市”时代即将到来。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1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历程智慧城市的目标是让城市的运转更加精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这就涉及个人、企业、组织、政府间的互动,还有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的互动,而他们之间的任何互动都将是提高效率和生产力的机会。城市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也为城市提供了崭新的发展契机,下面列举一些典型应用。1.城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智慧城市可以有效地实现城市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例如,武汉市有200多万个部件设施、970多万人、每年超过60万次与城市管理相关的事件,可以通过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将这些部件设施、人口、事件在智慧城市的框架中进行有效的智能管理和服务。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2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实践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2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实践2.智能交通现有的城市交通管理基本是自发进行的,每个驾驶者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行车路线,交通信号标志仅仅起到静态的、有限的指导作用。这导致城市道路资源未能得到最高效率的运用,进而产生不必要的交通拥堵甚至瘫痪。而智慧交通依靠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中的传感器,可以将整个城市的车流量、道路状况、天气、温度、交通事故等信息实时收集起来,从而保障人与车、路、环境之间的信息交互,并通过云计算中心动态地计算出最优的交通指挥方案和车行路线,进而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机动性、安全性、可达性、经济性。智能交通能够有效提高交通运输效益,使交通事故发生率降低30%左右,缩短行车时间,降低能源消耗20%左右,减少污染物排放量10%-15%。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2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实践2.智能交通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3.智慧社区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智慧社区”建设,是将“智慧城市”的概念引入了社区,以社区群众的幸福感为出发点,通过打造“智慧社区”为社区百姓提供便利,从而加快和谐社区建设,推动区域社会进步。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一个“细胞”,它将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智能管理系统,有望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舒适、高效。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2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实践3.智慧社区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2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实践4.智慧旅游智慧旅游,也被称为智能旅游。它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它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使游客与网络实时互动,让游程安排进入触摸时代。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2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实践4.智慧旅游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2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实践5.东北大学智慧园东北大学智慧园,也被称为东北大学云计算产业园。它以集超算、云计算、空间信息、移动互联网四位一体的大数据处理平台的技术优势为智慧沈阳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具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业技术支撑平台,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产业发展基地、综合配套设施等功能。东北大学云计算产业园能够成为智慧沈阳的“超级大脑”,提供基础设施服务、整合数据资源、协助宏观管理决策支持、东网企业级应用商城、运营运维服务等服务,让决策支撑更智能、协作办公更高效、行政执政和惠民服务更融合、行政执政更精细。它将为沈阳市乃至其他城市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改善民生等重点的、关键的工作作出重要贡献。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2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实践1.“信息孤岛”现象普遍长期以来,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信息共享是一个永恒的难题,有价值的公共信息资源和商业数据的开放程度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收费政策的实施惯性,一些单位或部门把公共财政投入建成的数据库作为“摇钱树”;政府部门有各自独立的垂直信息系统,存在数据不统一、标准化程度不高、互联互通程度不足的情况;政府部门各自为政,有部门甚至表示数据不能给其他部门使用。“三网融合”的提出不下十年,但实际上迄今为止,尚未融合,今年国办发文在促进“三网融合”,可以印证信息互联共享的难度。“信息孤岛”问题的解决不会轻而易举。而整合资源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因此,“信息孤岛”依然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资源整合的最大障碍。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问题2.城市之间盲目攀比建设智慧城市,要在摸清家底的前提下,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从实际情况看,我国信息化水平处于世界中下游;却有50%的城市声称要建设智慧城市,显示出过热的苗头。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走理性务实、健康有序的智慧城市发展之路;但文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智慧城市建设存在“一哄而起”的过热现象。很多城市在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的状况下就竞相上马、立项施工。城市政府在建设中决策随意,智慧城市发展缺乏长远的制度保障,可能陷入“人走政息”的怪圈。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问题3.市场机制不明显一些地方政府视智慧城市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注重投巨资购买容易量化的信息基础设备,以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彰显建设成效,但却忽视了市场需求,忽视了方便市民的应用开发和普及推广,导致系统功能与市场实际所需相去甚远,市民对相关的操作使用也一无所知,改善民生成为一句空谈。配套设施和制度的缺位不仅使得本有市场前景的智慧项目“名存实亡”,而且导致设备不能物尽其用,造成资源浪费。另外,物联网产品、传感器标签等智慧产品成本过高,限制了智慧应用的进一步推广。研究表明,中国制作一个标签的成本大约是1.5元,高额成本决定了这项技术目前只能应用在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商品上,在低价值商品上则无法推广。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问题4.信息安全存在隐患近年来,网络环境下的个人隐私保护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智慧城市中共享和发布的数据越来越多。专业人员和大众在发布数据和信息时,空间数据有可能是高精度数据,多媒体数据解析度也将越来越高;同时用户也希望能访问到尽可能高精度的空间数据和尽可能高解析度的多媒体数据。可当这些数据涉及个人的隐私时,存在相关的法律滞后问题,这也将增加智慧城市运行和管理的脆弱性,甚至对国家信息安全构成威胁。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问题1.打破“信息孤岛”在即,实现运行资源整合通过智慧化的资源整合联通“信息孤岛”,切实解决城市运行中的资源分散、系统分建和管理分治的格局。第一,在技术上要实现行业标准的统一与规范,实现跨系统技术集成与信息共享,尽量减少信息化孤岛,促进资源共享,发挥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第二,在建设上,注重前期顶层规划,统一建设步伐。明确城市各部门负责的业务范畴和承担的责任义务,以便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分工合作及利益协调。第三,在管理上,完善城市综合管理运行体系,构建城市部门之间横向融合、纵向贯通的合作机制,以此打破智慧城市建设中行政分割、管理分治的不利局面。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4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探索2.注重城市优势特色,建立长远制度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应根据城市的性质、特点、功能和历史事先做出顶层设计,建立长远发展的制度保障,而不能千城一面。要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以便建设中有章可循、循序推进;完善建设内容,构建各个领域完整的应用体系;规划落实城市各部门负责的业务范畴,以便建设中的分工和协调;优先规划基础性或示范性智慧项目的建设,以其代表性和特殊性突出城市特色。具体而言:首先,选择项目应契合城市的比较优势,强化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选择项目应保障城市间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关系,确保相邻城市经济结构转换的有序性和互补性。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4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探索3.完善市场导向机制,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市场需求是推动智慧城市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智慧城市建设应依托市场的“无形之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通过价格杠杆、自由竞争等市场手段来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智慧应用以及培育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业态,实现智慧增长。首先,明确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定位,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有限的政府才能成为有效的政府。其次,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在逐利天性的支配下,市场化的竞争激励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开发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项目,如智慧交通、智慧社区和智慧旅游等方便市民生活需求的建设。最后,智慧城市的应用必须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既要充分体察并反馈市民的感受,又要引导市民认识和使用智慧项目。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4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探索4.改变安全服务方式,提升安全管理力度网络具有共享性和传播性,但对于一些涉及机密的重要数据也需要进行保密,不被快速的网络传播散播到公众视野,如网民的个人隐私信息,政府重要机密等。为此需要提供安全服务的供应商来提供创新的安全服务,对信息实施标记管理,并通过有力的授权和控制手段,来限定哪些数据可以在哪些范围内传播。除此之外,还要通过立法、公众意识、技术标准等多个层面进行确定,才能更好地保护隐私安全。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4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探索4.改变安全服务方式,提升安全管理力度网络具有共享性和传播性,但对于一些涉及机密的重要数据也需要进行保密,不被快速的网络传播散播到公众视野,如网民的个人隐私信息,政府重要机密等。为此需要提供安全服务的供应商来提供创新的安全服务,对信息实施标记管理,并通过有力的授权和控制手段,来限定哪些数据可以在哪些范围内传播。除此之外,还要通过立法、公众意识、技术标准等多个层面进行确定,才能更好地保护隐私安全。1.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智慧城市1.3.4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探索2.1“互联网+”技术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1.1“互联网+”技术的产生背景概念的提出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他认为在未来,“互联网+”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2.1“互联网+”技术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1.1“互联网+”技术的产生背景“互联网+”是各种因素作用结果(1)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成熟(2)电子商务成为信息化主导力量(3)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4)工业信息化迫切需要吹响新的集结号2.1“互联网+”技术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1.2“互联网+”技术的定义“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被认为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其中,具备“互联网+”思维,比建设具体项目更为重要,“互联网+”思维模式会更深入彻底地影响社会进程和人类生活。2.1“互联网+”技术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1.3“互联网+”技术的特征“互联网+”有三大特征:一是开放融合,连接一切二是创新驱动发展,人性驱动研发三是重塑社会结构2.1“互联网+”技术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1.4“互联网+”技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1.专注数据整合,破除体制障碍2.重塑政府管理流程,提高管理绩效3.依托技术提升信息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2.2物联网技术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2.1物联网技术产生背景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2009年温家宝总理视察无锡,提出在无锡加快建立中国的感知中国中心,由此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物联网建设。从产业规模来看,我国物联网近几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3年我国整体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中传感器产业突破1200亿元,RFID产业突破300亿元。预计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产业整体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逐步成为发展重点。2.2物联网技术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2.2物联网定义一般而言,物联网即物物相联的互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2物联网技术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2.3物联网的特征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全面感知、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全面感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可靠传送:通过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依托各种通信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智能处理: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2.2物联网技术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2.3物联网的特征物联网的信息功能模型信息获取功能:包括信息的感知和信息的识别,信息感知指对事物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敏感和知觉;信息识别指能把所感受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表示出来。信息传输功能:包括信息发送、传输和接收等环节,最终完成把事物状态及其变化方式从空间(或时间)上的一点传送到另一点的任务,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通信过程。信息处理功能:指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其目的是获取知识,实现对事物的认知以及利用已有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即制定决策的过程。信息施效功能:指信息最终发挥效用的过程,具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调节对象事物的状态及其变换方式,使对象处于预期的运动状态。物联网的信息功能模型行为数据信息策略策略信息物理世界信息获取信息施效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传输物联网信息功能模型2.2物联网技术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2.4物联网技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物联网已经广泛应用并将持续深化对公共管理的影响。在物联网的影响下,公共管理模式至少有四个层面的发展重塑公共管理价值重构区域公共管理权力重组区域公共管理结构重建区域公共管理关系2.3云计算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3.1云计算的产生背景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支持异构设施和资源流转的服务供给模型,它提供给客户可自治的服务。智慧城市是以多应用、多行业、复杂系统组成的综合体。多个应用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共享、交互的需求。各不相同的应用系统需要共同抽取数据综合计算和呈现综合结果。如此众多繁复的系统需要多个强大的信息处理中心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2.3云计算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3.2云计算的定义中国云计算网: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中国网格计算、云计算专家刘鹏: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发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百度百科: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2.3云计算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3.3云计算的特征超大规模虚拟化可靠性高通用性可扩展性高按需服务极其廉价环保2.3云计算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3.4云计算技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云计算已经成为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之一,而云计算对于公共管理有着明显的影响。弹性使用信息资源,节省行政成本推动政府过程的透明化和信息公开推动公共服务智慧化和人性化纵向上进一步整合公共服务,横向上进一步整合无缝隙政府2.4大数据技术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4.1大数据技术产生背景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大数据技术产生的背景主要包括:1.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2.互联网的诞生3.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出现2.4大数据技术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4.2大数据的定义亚马逊的大数据科学家JohnRauser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定义:大数据是超过了任何一台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数据量。维基百科中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巨量资料(bigdata),或称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bigdata),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2.4大数据技术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4.3大数据技术的特征1.数据量巨大2.可以发现规律,预测未来3.数据类型多4.数据有效性有限5.信息处理速度快

2.4大数据技术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4.4大数据技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1.全面提升政府公共管理能力2.公共管理变革全面开启3.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2.4大数据技术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4.4大数据技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1.全面提升政府公共管理能力在信息化建设中,我国沉淀了大量的宝贵数据资源。这些数据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数字化记录,是可以无限次重复利用的特殊非物质财富,是不可或缺的管理和决策的依据。在政策制定阶段,数据分析是决定政策质量高低的关键性因素;在政策实施阶段,数据分析能够有效监控政策实施情况;在政策评估阶段,数据分析可以用来评估政策实施效果。数据驱动的政府将更有效能,引导政府前进的将是“基于实证的事实”。

2.4大数据技术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4.4大数据技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2.公共管理变革全面开启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正经历四个阶段的演化:一是政府上网,各种政令、制度、方案被放在网上进行发布;二是可以互动,在网络方面解决了政府互通。从内网角度看,各个职能部门可以交换数据,可以进行综合业务的提供。从外网角度看,可以通过网络和百姓进行一些实际互动;三是完成一些应用,提供一些服务。四是真正把政府基础架构平台打造成服务型平台,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打造成高效灵活的大平台,既可以面向政府其他职能部门,也可以向外网公众提供服务。

2.4大数据技术二、智慧城市技术应用2.4.4大数据技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3.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当下,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结合而成的“大数据时代”信息浪潮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手段被应用于公共管理领域,信息技术正在影响公共管理的各个方面,给公共管理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在这个背景下,广大民众尤其是企业,对政府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充满期待。各级政府深刻认识到,运用大数据改进公共管理是适应国内外信息化发展大势、提高行政机关执政能力、践行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和全面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

3.1移动政务概述三、移动政务3.1.1移动政务提出的背景21世纪被称为移动计算和移动事务(移动商务和移动政务)的时代,政府也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为企业和公民提供信息服务。目前,移动技术的发展,已经引起各国公共服务部门的重视。通过无线接入基础设施为一线政府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和服务,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开始积极推动基于移动平台的政务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3.1移动政务概述三、移动政务3.1.1移动政务提出的背景移动政务搭建了公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平台,在电子政务的基础上打破地域的限制,作为一种新型模型应运而生。之前电子政务逐渐取代传统政务,而如今移动政务又凭借其在针对性、响应速度、覆盖率和可及性方面的优势逐渐超越了传统电子政务。因此,移动政务代表着当前政府公共服务模式的最新方向。

3.1移动政务概述三、移动政务3.1.2移动政务的定义移动政务,又称移动电子政务,是传统电子政务和移动通信平台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是指利用无线通讯及移动计算技术等移动技术,以无线网络为渠道,以移动终端为载体,在政府工作中应用,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一种政务模式。简要来说就是政府工作人员利用手机、PDA或笔记本等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网,实现为观众服务或移动办公的目的。移动政务是对现有以固定通信技术实现的电子政务模式的一种延伸和扩展,移动政务处理的是与政务相关的事务。

3.1移动政务概述三、移动政务3.1.3移动政务的特征与功能1.移动政务的特征移动性(mobility)便携性(portability)位置性(location)个性化(personalization)

3.1移动政务概述三、移动政务3.1.3移动政务的特征与功能从信息传输的方向看,移动政务功能可以分为三类:信息发布、信息采集以及信息交互信息发布:在G2C、G2B方面,包括政府各种日常信息以及紧急信息的通知,例如护照办理信息、纳税信息以及灾害预警信息。信息采集:例如政府利用短信息进行的各种调查,也包括公民在遇到市政设施破损时给政府发短信提醒。信息采集也可用于监控,使有关部门及时掌握城市整体运作动态。信息交互:例如经常需要现场办公的执法部门、市政部门利用GPRS查询车辆信息、公民信息或者地下管网信息。也可用于查询公共汽车、航班的实时信息。

3.1移动政务概述三、移动政务3.1.4移动政务的应用移动政务的服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于消息的服务,典型代表是短信;第二类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服务,是指将GPRS、CDMA和3G数据传输技术等应用于电子政务领域;第三类是基于位置的服务,即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获得特定物体的地理位置,从而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

3.1移动政务概述三、移动政务3.1.5移动政务的发展阶段澳大利亚移动政务专家El-Kiki博士及其团队建立的移动政务发展模型,将移动政务系统的发展阶段从简单到复杂,区分为五个阶段:1.信息单向传播/政府部门内部信息目录编制2.双向沟通3.公共服务和经济交易4.立体或横向整合5.全面政治参与

3.1移动政务概述三、移动政务3.1.6发展移动政务的意义1.提高政府与公众间的互动,增强公众社会满意度2.拓宽公共服务供给的渠道,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和渠道的多样化3.普及政府服务,有效解决“数字鸿沟”问题4.实时性强,提高政府办事效率5.促进SP手机增值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3.2移动政务技术的发展三、移动政务第一代移动电子政务技术以短讯为基础,这种技术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缺陷,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实时性较差,查询请求不会立即得到回答。此外,由于短讯信息长度的限制也使得一些查询无法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这些严重问题给一些早期使用基于短讯的移动电子政务系统的部门造成了较大的不便。第二代移动电子政务系统采用基于WAP技术的方式,手机主要通过浏览器的方式来访问WAP网页,以实现信息的查询,部分地解决了第一代移动访问技术的问题。第二代的移动访问技术的缺陷主要表现在WAP网页访问的交互能力极差,因此极大地限制了移动电子政务系统的灵活性和方便性。此外,由于WAP使用的加密认证的WTLS协议建立的安全通道必须在WAP网关上终止,形成安全隐患,所以WAP网页访问的安全问题对于安全性要求极为严格的政务系统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使得第二代技术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3.2移动政务技术的发展三、移动政务新一代的移动电子政务系统,也就是第三代移动电子政务系统融合了3G移动技术、智能移动终端、VPN、数据库同步、身份认证及Webservice等多种移动通讯、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的最新的前沿技术,以专网和无线通讯技术为依托,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和交互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为电子商务人员提供了一种安全、快速的现代化移动执法机制。数码星辰的移动电子政务软件是新一代移动电子政务系统的典型的代表。它采用了先进的的自适应结构,可以灵活地适应用户的数据环境,具有现场零编程、高安全、快速部署、方便使用、快速响应的优点。该系统支持GPRS、CDMA、Edge以及所有制式的3G网络。

3.3我国移动政务问题与思路三、移动政务1.政府公共政策规划设计缺失(1)定位不明确,方向不清晰。我国移动政务的发展尚处于起步期,各地各部门开展的移动政务建设,大多数并不是从政府部门自身或社会公众的应用需求出发,而是在产业界的推动下进行的,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和研究。在此情况下建设开发的移动政务应用系统,虽然解决了移动政务应用“有”和“无”的问题,但实质上并没有发挥移动应用的特点和优势,没有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社会公众对此的认知度也非常有限,不利于移动政务的深入发展。(2)顶层规划缺失,应用建设各自为政。当前我国还没有对移动政务的建设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从目前各地各部门已经开展的移动政务建设情况来看,各自为政的现象已经出现,加快进行顶层规划势在必行。

3.3.1我国移动政务面临的问题3.3我国移动政务问题与思路三、移动政务2.移动政务应用不实,技术尚不健全(1)基础设施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健全是指无线网络设施和移动政务平台建设的覆盖面不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中,无线网络覆盖较好,而对于很多城市来说,城市中还没有无线网络的覆盖或者覆盖面很小,在无线网络支持方面非常的缺乏。(2)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政府在移动政务的宣传方面确实力度不够,使得了解移动政务的公民并不多。移动政务是一种产品,政府可以通过一些媒体来对移动政务进行宣传,增加群众对此的相关了解。(3)开设的服务少。移动政务的建设发展目的之一就是要惠民,让百姓能感受到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生活中所需要办理的一些政务能够快速有效地办理。但是现在所开设的服务少之又少,根本满足不了百姓日常生活的需要。

3.3.1我国移动政务面临的问题3.3我国移动政务问题与思路三、移动政务2.移动政务应用不实,技术尚不健全

(4)个人隐私和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从技术层面来说,移动政务属于新兴的信息技术的产品,对于一般的信息产品,采用了诸如个人身份验证、数字密钥、物理层隔离等技术增强安全性。但是在移动政务的建设中,技术层面的安全保护措施仍然在发展中,这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了安全隐患。此外,移动政务没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对未来移动政务的健康发展会是重要的制约因素。(5)群众参与意识不强。社会公众更多的是习惯被动地接受政务的管理和服务,主动参与的意识比较缺乏。。

3.3.1我国移动政务面临的问题3.3我国移动政务问题与思路三、移动政务3.公众实际接受还有一些障碍计算机依旧是大部分人的操作首选。移动设备一般屏幕小,传输速度慢,对信息量多的信息,在阅读方面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在工作中,应用无线设备工作,也会出现因为操作等习惯问题,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移动政务会有一定的收费,而且会略高于传统政务,自然会对移动政务的开展产生负面影响。

3.3.1我国移动政务面临的问题3.3我国移动政务问题与思路三、移动政务1.政府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大宣传力度和培训力度,加大公众的参与度和普及度(1)以点带面,以中心带动周边,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2)运用多种渠道,加强政府宣传时效 (3)重视公众普及型教育和相关专业培训

3.3.2我国移动政务的推进思路3.3我国移动政务问题与思路三、移动政务2.要对服务内容和范围进行调整,控制服务成本(1)加强人性化服务。要加强终端服务的人性化考量,方便阅读和操作。引导用户正确使用、操作界面。(2)控制成本费用。移动政务发展资金对政府来说是比较大的压力,是可以适当的收费,但一定要做到适当。经济成本对广大观众来说,肯定是重要参考指标。(3)增加业务开设的范围。对于人们主要想开设的一些便民惠民的服务,政府应该尽快开设,使之效用最大化。在未来的发展,应该将服务覆盖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真正让人们感到移动政务无处不在。3.3.2我国移动政务的推进思路3.3我国移动政务问题与思路三、移动政务3.加强身份鉴别验证,保护信息安全,完善法律法规(1)加强身份鉴别验证。身份鉴别问题在信息收集方面至关重要,移动政务是通过无线接入获取信息的,辨别信息真实性是关键。存在虚假信息传递现象,正是因为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