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基础1
中医学基础中医学基础1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学科。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医学体系。中医学基础1(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特性,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巫术是宗教和科学的摇篮中医学基础1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基础1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的指导思想。主要用以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从其矛盾运动过程中分析诸方面因素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和疾病的防治。五运六气学说(木、火、土、金、水五行之运)(风、寒、暑、湿、燥、火六气)
——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建立起来的、专门用来探讨自然环境变化规律及其对人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影响,以通过具体的演算方法来预测疾病流行,并指导疾病防治为特点,堪称现代气象医学、地理医学等新兴学科的先导。中医学基础1脏象经络、精神气血津液等学说——是中医的生理学,特别强调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核心的五大功能系统的整体谐调,是中医生理学的基本思想。病因病机学说——中医的病理学。它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及其发病机理的思辨过程。四诊八纲——望闻问切下,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中医的诊断方法。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理论——是中药药理学、方剂学的基本内容。
中医学基础1(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时期:战国至秦汉。2.基础:(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2)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3.方法:(1)古代医家先后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以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2)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医学的渗透。4.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中医学基础1《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公元前5世纪开始成书。是黄帝与岐伯等医臣之间在进行的发问、探讨。该书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标志。内的含义?要健康长寿,不要外求,要往内里求,即内观我们的五脏六腑,通过内练调整气血、脏腑、经络来达到健康。其思想是靠内观、体悟、直觉来达到内求。中医学基础1《黄帝内经-素问》“素”就是指素质,也就是一个人本来的体质,这里指生命的体质、生命的本质。就是指对生命的体质、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本原进行发问。系统阐述了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辩证、治则、针灸、汤液治疗、预防和养生等内容。
中医学基础1《黄帝内经-灵枢》
"灵"是神灵,"枢"是枢纽,枢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关键。灵枢,意思就是神灵的关键,生命的枢纽。《灵枢》原来称为《针经》,主要是讲经络、针灸的。这说明经络是生命的枢纽、神气的关键。
中医学基础1《难经》《难经》,该书用问答的方式对《内经》的内容做了补充和阐释,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为扁鹊所著。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难经》对诊断学、针灸学的论述也一直被医家所遵循。对历代医学家理论思维和医理研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医学基础1《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该书在后世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是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中医辨证论治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伤寒论》:外感病,确立了六经辩证论治的纲领《金贵要略》:杂病,发展了病因学说中医学基础1张仲景著作的精神和他所掌握的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结为“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
八纲辨证是书中贯彻辨证论治的具体原则。所谓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通过运用四诊--望、闻、问、切来分析和检查疾病的部位和性质而归纳出来的。在辨证时还联系病人体质以及致病因素的强弱。
六经论治是从《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六经理论引出,而通过张仲景的运用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所谓六经,就是三阳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和三阴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
张仲景把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人体质的强弱,引起病理生理的变化现象,以及病势进退缓急等变化,加以综合、分析,用三阳经、三阴经的名词,归纳成为六个证候类型。
中医学基础1《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汉代,为后世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根据养命、养性、治病三类功效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为上,无毒,主养命,多服久服不伤人,如人参、阿胶;中品12种为臣,无毒或有毒,主养性,具补养及治疗疾病之功效,如鹿茸;下品125种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为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主治病,如附子等。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
中医学基础1(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1.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2)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3)隋·巢元方等人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4)唐·孙思邈编撰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并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中医学基础1《大医精诚》: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中医学基础1
希波克拉底的宣言“我以阿波罗及诸神的名义宣誓:我要恪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如果我违反了上述誓言,请神给我以相应的处罚。”中医学基础12.宋金元时期:学派纷呈,某些理论有新的突破(1)南宋·陈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系统阐述了三因理论,对其后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2)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在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②张从正:提倡攻邪论,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③李杲:创立内伤脾胃学说,治病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④朱震亨:力倡在“相火论”基础上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中医学基础13.明清时期: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1)温病学说的成熟是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突破。明.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温疫”的病源“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将病因学推进了一步。(2)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等理论。中医学基础14.近代与现代(1)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一是继续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二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2)现代时期(建国后):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中医学基础1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
1.基本含义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或称“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中医学基础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在中医学的具体体现,是同源异构及普遍联系思维方法的具体表达。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等各个方面,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中医学基础12.主要内容
(1)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病理上的整体性:相互影响。诊治上的整体性中医学基础1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a.“五脏一体观”,是指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机能相统一的观点。在结构上: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官窍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而形成的完整统一的整体。在功能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功能,但都在心的主持下,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在心神的统一主导下,既依靠各脏腑组织器官正常地发挥自己的功能,又依赖于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来完成的。中医学基础1b.“形神一体观”(在《内经》中称为“形与神俱”,古人又称作“形神合一”),是指人的形体和精神的结合与统一的观点。形体的概念神的概念形神一体观的主要内容:形体与精神的关系。中医学基础1病理上的整体性:相互影响。局部的病变,可引起整体性病理反映;内脏有病,可反映于相应的五体、官窍;五脏中一脏有病,可影响他脏;形与神相互影响。中医学基础1诊治上的整体性
在诊察疾病时:可以通过观察分析五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来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在治疗上:应从整体出发,在探求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确立适当的治则与治法。在康复治疗疾病时:应形神共调;尤其应当重视调理精神情志在整个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即强调首先“治神”。中医学基础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a.人体的生理活动随着一年之间季节气候的规律性变化而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b.人体随昼夜阴阳二气的盛衰变化而出现适应性调节。c.地域环境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进而影响体质的形成。(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中医学基础1③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a.人体受不同季节异常气候变化的影响,常可发生一些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季节气候的变化,还可加重病情等。b.疾病病情的轻重可随昼夜晨昏人体阳气的消长而发生变化。c.某些地方性疾病的发生,与地域环境的差异密切相关。中医学基础1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时刻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因而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重视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关系,遵循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客观规律。在养生防病中顺应自然规律,在治疗过程中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中医学基础1(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①立论依据:重视情志对机体的影响②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③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④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中医学基础1②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社会环境不同(主要指社会的变迁及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造就了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中医学基础1③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剧烈、骤然变化的社会环境,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不利的社会环境,不仅易引发某些身心疾病,而且常使某些原发疾病的病情加重或恶化,甚至死亡。中医学基础1④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对人体身心机能的影响。通过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获得有利的社会支持,以及通过自我精神调摄,提高个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来尽量避免不利的社会因素对人的精神刺激,以维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或促使疾病好转、痊愈。中医学基础1(二)辨证论治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1)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中医学基础1(2)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证候具有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证候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中医学基础1(3)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就单个症状而言,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症状与体征相对来说,症状是指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头痛、腰酸、烦躁易怒等);体征是指能被检查到的异常客观征象(如肿块、舌象、脉象等)。中医学基础12.病、证、症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就病与证而言,两者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是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所以证比病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症与证两者的区别在于现象与本质的不同(症仅仅是疾病的现象,而证能反映疾病的本质),所以证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而孤立的症一般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中医学基础1(2)联系症、证、病三者的联系,类似由点所构成的纵横交错关系:症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即“点”),病、证、症三者统一在人体病理变化的基础上。病和证都由症所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中医学基础13.辨证与论治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1)辨证(即辨识证候),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辨证思维的主要内容,包括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和辨病势等四个方面,即辨明疾病从发生到转归的总体病机。中医学基础1(2)论治(即论证治疗),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则、治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或措施),并付诸实施的过程。论治过程的步骤,一般分为因证立法、随法选方和据方施治等方面。中医学基础1(3)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延续、目的和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衔接、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因而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基础1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可深化对疾病本质的提示和认识,使诊断更为全面、准确,治疗更具针对性和全局性。在临床上,要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必须贯彻“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的诊治原则。即首先运用辨病思维来确诊疾病,对某一病的病因、病变规律和转归预后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再运用辨证思维,根据该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辨析该病目前处于病变的哪一阶段或是哪一类型,从而确立当时该病的“证候”,然后根据“证候”来确定治则治法和处方遣药。中医学基础1中医学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其不断的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并赖以获得必要的生存条件,因此自然环境的变化(天时、气候、地理等)必然相应地在人体引起生理或病理性的反应。
(三)恒动观中医学基础1
养生学中的“四气调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方法;临床上的“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制宜”等诊疗原则,以及针灸治疗上的“子午流注”等方法,均是其整体恒动观的体现。近年来时间生物学研究表明,日月的阴晴圆缺、昼夜的晨昏更替、四季的寒暑迭换,对人的血压、体温、情绪、智能,内分泌的调节、生老病死、药物作用的发挥等都有明显的影响中医学基础1伦敦大学化学教援Lay.A.杨通过对宇宙间元素及其在生物系统分布之间的栏孙进行了研究,发现两者问的曲线图完全一致,从而得出了生物系统元素的分布是地球化学元素组成复制品的结论。
由此可见,中医的整体恒动观包含有现代系统论、全息论等理论的雏形,难怪日本学者丸山敏秋盛赞其为“具有几千年传统的中医学之真正价值”。
中医学基础11.生理上的恒动观人的生、长、老、已是生命活动的全过程,这一过程中体现了“恒动”思想。又如人体对饮食食物的吸收,津液的环流代谢,气血的循环贯注,物质与功能的相互转化等,无一不是在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阴阳运动之中实现。中医学基础12、病理上恒动观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到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对整个疾病的全过程进行动态观察,发现疾病的病理亦处于不停发展变化之中。
如外感表寒转内热实证转虚证等旧病不治添新病,新病引动旧病中医学基础13、疾病防治的恒动观治病求其本,治疗应以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动态平衡为基本原则。
中医主张“未病防治,既病防变”的思想中医学基础1四、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理---中医基础理论法---中医诊断学方---方剂学药---中药学中医学基础1理、法、方、药是中医学关于诊断与治疗操作规范的四大要素。辨证论治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为中医学的基本特色。
理:是指根据中医学理论对病变机理作出的准确的解释。
法:指针对病变机理所确定的相应的治则治法。
方:是根据治则治法选择最恰当的代表方剂或其他治疗措施。
药:指对方剂中药物君、臣、佐、使的配伍及其剂量的最佳选择。中医学基础1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中医学基础1中医诊断学望诊闻诊问诊切诊辩证—八纲、脏腑、气血津液辩证防治原则中医学基础1中药学中药总论—性能、炮制、应用中药各论—解表、祛风湿、清热..中医学基础1方剂学方剂学总论-方剂组成原则、概念方剂学各论中医学基础1针灸与经络针灸的起源砭石《说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新石器时代的出土砭石甚多。以后用竹针(箴),骨针(商代),陶针,以至金属针(汉墓)。灸产生于用火之后。烧热的石块(北京猿人山洞)。中医学基础1熨法战国墓的穿孔石器,绳系后放鼎内煮热,热熨。《五十二病方》“燔小隋石,淬醯中以熨”。灸法由熨法而来。《五十二病方》长沙汉墓出土十四种医药帛书,竹简和木简。1979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了其中五种,定名为《五十二病方》。
中医学基础1经络学说的形成最初为点(穴),以后连成线(经)。东周时期《孔穴主治》残卷,记有肾俞等四个穴位。新疆和阗出土。目前发现最早著作,为足臂十一脉灸经。(足六条,手五条。无手厥阴经)《五十二病方》。而且各经脉循行路线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尚未形成上下纵横的经络系统。中医学基础1经络学说的完善。《黄帝内经》的〈灵枢经》可能成书于汉,晚于足臂十一灸经等。1093年高丽献来《黄帝针经》,南宋1155年史崧将家藏旧本《灵枢》九卷,校正出版,称为《灵枢》,为目前最早版本。晋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256-258。为现存最早针灸专书。以前的针经均佚失。中医学基础1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基础1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古人用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用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重要的论理工具。
中医学基础1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都源于阴与阳对立双方的矛盾运动。
第一节阴阳学说源头《易经》: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医中医学基础1亚健康:阴阳的轻度失衡中医西医的区别中医学基础1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阴阳家学说的观点:最初的阴阳家多为天文学家,《汉书.艺文志》对阴阳家的评论,“舍人事,任鬼神”。其论说的要点在于顺应自然,对于自然的看法在于循环轮回,而不是在于对立的两面。但,对立学说逐渐成为主流。五行学说家的观点:中国古代人最早分类思想,重分类逐渐变为重循环的学术
中医学基础1(1)一阴一阳之谓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2)渊源最初指日光的向背:阳---向日;阴---背日(3)阴阳的概念是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代表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种事物或现象;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阴阳的概念中医学基础1(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阳: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阴: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举例:天地、水火、上下、表里五脏为阴,六腑为阳“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的无限可分性中医学基础1阴阳概念的相对性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相对的一是阴阳可以相互转化二是事物的无限可分性,所谓“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阳中之阳、阳中之阴如昼夜可无限可分中医学基础1关于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太阴少阴厥阴阳明太阳少阳中医学基础1六经辩证:中医学基础1中医学基础1中医学基础1(一)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对立是指阴阳双方属性相反,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作用。如春夏阳气上升且盛,抑制了寒凉之气,因而春夏温热;秋冬阴气上升且盛,抑制了温热之气,因而秋冬寒冷。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故阴与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中医学基础1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联系。阴阳互根是指相互依存,即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据,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的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如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和血两者的关系,气属阳,血属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是互根互用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二)阴阳的互根互用中医学基础1消有消减衰弱之义,长有增加盛大之意。阴阳消长是指对立统一的阴阳双方的量和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消长变化之中。导致阴阳消长的根本原因是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阴阳消长的形式有两种:其一是此长彼消,此消彼长,这种消长形式一般出现在阴阳的对立制约过程中。其二是阴阳皆长与阴阳皆消,这种消长形式一般存在于阴阳的互根互用过程中。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中医学基础1当阴阳消长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时,即称为阴阳平衡。因此,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不是静止或绝对平衡,而是指在一定限度内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相对平衡。如四时气候的变化,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为“阴消阳长”;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为“阴长阳消”。人体是气血为例,气虚久了会导致血虚,属于“阴阳皆消”;而补血后,气血得以恢复为“阴阳皆长”
就治疗而言,总的原则是调整阴阳以恢复阴阳的平整。中医学基础1(四)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转化的条件是“极”、“重”。事物的总体阴阳属性之所以会发生转化,是因为该事物内部阴与阳的量和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消长变化之中,一旦这一消长变化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使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总体属性即发生转化。所以说消长是转化的条件,转化是消长的结果。
中医学基础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和“极”是事物发展到了极限、顶点,它是阴阳转化的必备条件。阴阳转化的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渐变,如四时寒暑的更替,昼夜的转化既是。二是突变,如某些急性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这种病证变化,即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突变过程。中医学基础1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的对立统一观点被古代医家所吸收,并与长期所积累的解剖、生理知识和疾病防治经验相结合,从而形成中医学的阴阳学说。
中医学基础1(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其组织结构可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且又彼此相互联系,密切合作。首先,就人体的部位与结构来说,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头部为阳,足部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而体表之中的皮肤为阳,肌肉筋骨为阴;就脏腑的生理功能而言,则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五脏之中,则心肝为阳,肺脾肾为阴。再具体到每个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等。若从经络系统循行部位来说,则循行于人体四肢外侧者属阳,循行于人体四肢内侧者属阴。气血中,气为阳,血为阴。中医学基础1但是应当指出,人体各部位、各组织结构、各脏器之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常根据一定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如以胸背关系来说,则背属阳,胸属阴。若以胸腹上下关系来说,则胸又属阳。腹则属阴。同样,五脏若以上下关系来分,则心肺在膈上属阳,心为阳中之阳脏,肺为阳中之阴脏;肝脾肾在膈下属阴,肝为阴中之阳脏,肾为阴中之阴脏,脾亦为阴中之阴脏。总之,人体部位、组织结构上的阴阳,只是其相对属性的一般归类而已。中医学基础1(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中医生理学认为,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两方面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人体的生理功能,一方面表现为机体防御邪气侵袭的整体卫外功能,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从机体的防御机制来说,阳在外,为保护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卫外机能;阴在内,则为阳的物质基础,并不断地为阳储备、提供能量补充。
中医学基础1从脏腑功能活动来说,则五脏主藏精气为阴,六腑能消化、传导饮食水谷为阳。而每一脏腑之中又各有阴阳,凡是功能活动则属阳,而产生这些功能活动的器质和营养物质则属阴。如心有推动血液循环和主持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此种功能属阳,而心血、心脏器质则属阴;肾有藏精生髓,主生殖发育,主持水液代谢等功能属阳,而肾精、肾脏器质则属阴。中医学基础1对于人体整体生理上的阴阳关系,则主要强调其协调和平衡。如就人体机能状态而言,则机能兴奋属阳,机能抑制属阴;功能亢进属阳,功能减退属阴。而在生理活动中,兴奋和抑制、亢进和衰退等是互相拮抗的,并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阳气和阴精的转化,阴精是化生阳气的物质基础,而阳气的作用又是在不断地产生着阴精,因而阳气和阴精,相互转化,相互为用,并保持着相对的平衡。故《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生之本,本于阴阳。”中医学基础1(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的阴阳关系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而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从而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即阴阳失调)。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方面:病邪有阴邪、阳邪之分,正气则包括阴精与阳气两部分。所以,病理上的阴阳失调,多表现为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且一方面的异常,亦必影响及另一方面。中医学基础1
所以,《素问》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又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因此,尽管疾病的变化复杂,但就其阴阳属性来说,亦不外阳盛、阴盛、阳虚、阴虚等四大类病变而已。故中医学把“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称为病理总纲。
另外,机体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亦常导致对方之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最后则可导致阴阳两虚,气血双亏,此即慢性病常见之病理发展过程。中医学基础1阴阳互损病机示意图
中医学基础1(1)阴阳偏胜a.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阳邪致病,邪并于阳,可导致阳偏盛,阳盛则表现出阳的特性——热,因而出现热证。同时阳盛则伤阴;阴邪致病,邪并于阴,则可导致阴偏盛而伤阳,因而出现寒证
中医学基础1阳偏胜病机示意图
中医学基础1b.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阴邪致病,邪并于阴,则可导致阴偏盛而伤阳,因而出现寒证;阳气虚损不能制阴,则可出现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阴液亏耗不能制阳,则可出现阴虚阳亢的虚热证。中医学基础1阴偏胜病机示意图
中医学基础1(2)阴阳偏衰a.阳虚则寒:泛指人体阳气虚损的病理状态,根据阴阳动态平衡,阳的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相对偏盛。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出现自汗、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脉微等寒象。中医学基础1阳偏衰病机示意图中医学基础1b.阴虚则热:泛指人体阴液不足的病理状态。阴虚不能制阳,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如久病阴虚,出现潮热、自汗、脉微等阴阳两虚常常存在着偏于阳虚或偏于阴虚的主次、轻重之分。中医学基础1阴偏衰病机示意图
中医学基础1(四)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阴阳失调是病理变化的总纲,所以临床诊断疾病时也要分阴阳。首先四诊当辨阴阳:例如望诊,一般面色光滑润泽为阳,面色沉浊晦暗为阴;青、白、黑色多属阴,而黄色、赤色则多属阳。又如闻诊,凡气粗声高属阳,气弱声低属阴。而在切诊中则把浮、大、滑、数等脉象归属于阳脉,把沉、小、涩、迟等脉象归属于阴脉。中医学基础11、分析色泽、声息、症状的阴阳属性色泽:黄、赤属阳,青、白、黑属阴声息:语声高亢洪亮而多言属阳,语声低微无力而少言属阴呼吸:有力声高气粗者属阳,呼吸微弱而省低气怯属阴症状:口干而渴、躁动不安属阳,口润不渴属阴,蜷卧静默属阴。
中医学基础12、辨别证候的阴阳属性八纲之中,表、热、实为阳;里、寒、虚为阴。辨证,即是把通过四诊所获得的症状、体征及多种病情资料,进行客观地分析和判断,从而对病因、病位、病性及正邪关系得出正确的结论,以指导临床治疗。中医诊断以阴阳作为辨证之总纲,用以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故凡表证、实证、热证均属于阳证;凡里证、虚证、寒证均属于阴证。所以临床病证虽然千变万化,总不出阴阳两纲范围。
中医学基础1阴证与阳证阳证: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具有向上、向外、容易发现、阳邪致病、病变较快等特征者。阴证: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具有向下、向内、不易发现、阴邪致病、病变较慢等特征者。中医学基础1(五)用于疾病的防治1.指导养生。如顺四时,调阴阳,适寒暑。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相应,必须协调一致,才能延年益寿。“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中医学基础1由于阴阳失调是病理变化的总纲,所以,调理阴阳,补偏救弊,使阴阳关系恢复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故《素问》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调整阴阳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则泻之““虚者补之”以及"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
2.用于疾病的治疗中医学基础1其中阴阳偏盛者宜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如阳热亢盛而致的实热证,则应用寒凉药物损其有余之阳,此即“热者寒之”之法;若因阴寒过盛而致的实寒证,则应用温热药物以祛其过盛之阴寒,此即“寒者热之”之法;中医学基础1阳偏胜病机示意图
中医学基础1
阴阳偏衰者宜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如阴液不足不能制阳而形成的虚热证,则须用滋阴以敛阳的方法治疗,即所谓“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由于阳气不足,阳虚不能制阴而形成的虚寒证,则须用补阳以消阴的方法去治疗。这就是“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考虑到阴阳互根互用的原理,治疗阴虚或阳虚时,在滋阴或补阳的同时,稍佐以补阳或滋阴的药物,即所谓阳中求阴,阴中求阳。
中医学基础1阴偏衰病机示意图
中医学基础1同样,在归纳药物的性味功能上,阴阳亦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可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物的四气、五味,以及升降浮沉等一般性能,都具有阴阳之不同属性。以四气来说,则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以五味来说,则酸、苦、咸属阴,辛、甘、淡属阳。以升降浮沉来说,则具有重镇敛降作用的药物属阴,具有轻浮升散作用的药物属阳。所以临床用药必须注意病证阴阳与药物阴阳之关系,正确运用药物的阴阳性能,以改善或调节病理上失调的阴阳关系,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中医学基础1第二节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则是古代的一种哲学范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和相克的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内容主要包括:五行特性;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和类归;五行生克、乘侮等运动变化规律。
中医学基础1五行,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木、火、土、金、水:1、五材“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尚书大全》2、行列、次序、运动方式“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秉五常,以有五脏”中医学基础1(一)五行各自的特性《尚书•洪范》对五行的特性作了经典性的概括: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木曰曲直”,是指木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特性;“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受纳、承载、生化、长养的特性;“金曰从革”,是指金具有收敛、肃杀、变革、沉降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特性。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中医学基础1木曰曲直—肝、春
所谓“曲直”,是形容树木的生长形态特征,主干挺直向上生发,树枝曲折向外舒展,根向下伸展,故引申为木有升发、生长、条达、舒畅,曲直刚柔于一身等特性。凡具有此类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可归属于木。
另据《尚书本义》的疏证,认为“木可操令曲直”,故称“木曰曲直”。中医学基础1火曰炎上—心、夏
所谓“炎上”,是说火在燃烧时,能发光放热,火焰蒸腾上升,光热四散于外,故火有发热、温暖、光明、向上的特性,进而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温通、昌盛、繁茂等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火。中医学基础1土爰稼穑—脾、长夏
“稼穑”,是指庄稼的播种与收获,即所谓“春种曰稼,秋收曰穑”。土有播种庄稼、收获五谷、化生万物的作用,进而引申为土具有生长、承载、化生、长养的特性,凡具有此类生长、受纳、承载、化生等作用的事物和现象,皆可归属于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土为万物之母”诸说。中医学基础1金曰从革—肺、秋
“从革”,顺从和变革。金所谓“从革”的特性,来自于对金属可以顺从人意、改变外形、制成器皿的认识。故《尚书正义·洪范》在疏证“金曰从革”时说:“可改更者,可销铸以为兵器也。”另外,还有人认为,“金曰从革”是说金属是由对矿物的冶炼而成,即所谓“革土成金”。以后,将金的特性,引申为变革、肃杀、下降、洁净等。中医学基础1水曰润下—肾、冬
所谓“润下”,是指水有滋润寒凉、柔顺、流动趋下的特性,进而引申为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水。中医学基础1用五行属性对宇宙间事物进行推演和归类,首见《尚书》。《周书·洪范》“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将五行的抽象属性推演而及“五味”。
(二)事物按五行属性进行归类中医学基础1《左传》将五色、五声等分归于五行。如该书《昭公元年》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
《吕氏春秋》则以五行为纲,把气候、天象、物候等自然现象与农事、政令、祭祀等社会活动联结起来,构成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系统。对世界诸事物进行五行的归类,是以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为基本方法的。中医学基础1五行学说之所以能概括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其主要的思维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采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事物或现象分为五大类,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并根据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说明各类事物或现象的联系和变化。“取象比类”,就是从事物的形象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征,直接与五行各自的特性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属性的方法。“推演络绎”法,就是根据已知的某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归纳与此事物相关的其他事物的五行属性的方法。
中医学基础1将事物进行五行归类的意义在于,通过五行属性归类,将人体与自然界的多种事物或现象作了广泛的联系,从而构筑了人体内外环境相互联系的五行系统,表达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中医学基础1五行属性与人配属关系表五行人体五脏六腑五窍五体五液五志五声木肝胆目筋泪怒呼火心小肠舌脉汗喜笑土脾胃口肉涎思歌金肺大肠鼻皮毛涕忧悲哭水肾膀胱耳骨唾恐呻中医学基础1五行自然五音五时五臭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木角平旦臊酸青生风东春火徵日中焦苦赤长暑南夏土宫日西香甘黄化湿中长夏金商日入腥辛白收燥西秋水羽夜半腐咸黑藏寒北冬五行属性与自然界诸事物配属关系表中医学基础1(三)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
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调节是五行关系的正常状态,用以解释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和机体的正常生理。中医学基础1(1)相生,即五行之间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促进、助长的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相生关系又称为“母子关系”。
中医学基础1(2)相克,即五行之间有序的依次递相制约与克制的关系。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相克关系又称为“所胜”、“所不胜”的“相胜”关系。中医学基础1中医学基础1(3)五行的制化:制,即制约。化,是生化。所谓制化调节,主要是指五行系统结构在正常状态下,通过相生和相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调节作用,又称为“五行制化”。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发展;没有克,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维持促进事物的相对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中医学基础1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构成了事物正常情况下的循环运动,因而事物是经常处于运动发展之中的,是不平衡的。然而就五行整体来看,相生与相克又都在总体运动中表现出了相对的动态平衡:五行中的每一行,由于既生别行,又被别行所生;既克别行,又被别行所克,故在整体上呈现出动态均势。由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所达到的这种动态均势——协调平衡,即是五行的制化调节。中医学基础11、相生关系的异常:五行母子相及,及,即连累之义。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
母病及子:又称“母虚累子”,系病变从母脏传来,并依据相生方向传于属子的脏器。如水不涵木子病及母:又称“子盗母气”,系病变从子脏传来侵及属母的脏器,临床多见先有子脏证候,继则又见母脏证候。---心病及肝(四)相生、相克关系的异常中医学基础1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调。导致相乘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二是乘袭者亢极,恃其强而袭其应克之行。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以后的过度克伐,是反常现象。在人体,则前者是生理状态,后者则为病理状态。1)五行相乘:2、五行的相乘、相侮(相克的异常关系)中医学基础1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导致相侮的原因同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应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2)五行相侮:中医学基础13)相乘与相侮的关系:
五行的相乘与相侮往往同时发生,即:“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即是说,五行若某一行之气太过,则对其所胜(我克)之行过度制约,即发生相乘。而对其所不胜(克我)之行发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气不足,则克我之行必过度制约而乘之。而己所胜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
中医学基础1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在中医学中,根据五行特性归纳五脏的生理特点,构建起五脏与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与病理联系,揭示以五脏各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借助于五行学说,中医学奠定了人体自身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协调的认识,构筑了中医学的整体观。中医学基础1根据五行特性,确立与心、肝、脾、肺、肾五脏相对应的五行属性,并推演类归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构建起以五脏为中心的,与六腑、形体、官窍等相联系的组织系统。如“心”脏腑体系——腑脏:小肠五窍:舌五体:脉……1)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的系统构成中医学基础1
以五行相生规律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关系,以相克规律说明其相互制约关系,并用生克制化的理论来阐释五脏之间动态的生理平衡。
2)说明人体脏腑生理的正常活动与相互关系中医学基础1《黄帝内经》以五行相生规律来阐释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肝生筋,筋生心”,可理解为木生火,肝藏血以养心;
“心生血,血生脾”,可理解为火生土,如心阳可以温暖脾阳,以助运化;
“脾生肉,肉生肺”,可理解为土生金,如脾运化之水谷精微化气以充肺;
“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可理解为金生水,如肺之精津下行以滋养肾精,肺之肃降以助肾纳气;
“肾生骨髓,髓生肝”,可理解为水生木,如肾所藏之精可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制约肝阳,防其上亢。中医学基础1《素问·五藏生成》说: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这里所谓的“主”,即制约、相畏之义。水克火,肾阴上济心阴,共制心阳,以防心火过亢,故肾为心之主。
“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火克金,心火温煦肺脏,推动呼吸,以防肺之过寒,故心为肺之主。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金克木,肺气清肃下降,可抑制肝气的升发上腾,故肺为肝之主。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木克土,肝气之升发,疏泄条达,可促进脾胃的运化,防其壅滞,故肝为脾之主。
“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土克水,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故脾为肾之主。
以五脏相克规律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也首先见于《黄帝内经》。中医学基础1如某脏的器质性病变或功能虚弱,不仅可以出现本脏病变,还会影响他脏而出现与之相关的病变。
如以肾为例:肾水本可涵养肝木和上济心阳,当肾精不足时就会出现所谓“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或心阴不得肾水滋养而引起“心肾不交”、“心阳偏亢”等病变,并进一步导致肾水更亏……这些都是五脏正常的生克制化关系遭致破坏,构成了五行相胜乘侮的病理关系。3)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中医学基础1
脏腑之间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谓之传变。脏腑之间的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1)相生关系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种情况:
母病及子,又称“母虚累子”,系病变从母脏传来,并依据相生方向传于属子的脏器。临床多先见母脏证候,继则又见子脏证候。如水不涵木证,即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肝阴,阴不制阳,以致肝阳虚亢,临床可见腰膝酸软,耳鸣遗精,眩晕,健忘,失眠,急躁易怒,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症。
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系病变从子脏传来侵及属母的脏器,临床多见先有子脏证候,继则又见母脏证候。如心肝火旺证,即心火亢盛而致肝火上炎,可见心烦失眠,或狂躁谵语,口舌生疮,舌尖红赤疼痛,又兼见烦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等症。中医学基础1
相乘传变,即相克太过而致疾病传变。如木亢乘土,即肝脾不和证或肝胃不和证,临床多见肝气横逆,侵及脾胃,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多先见肝病证候,继则又见脾气虚弱或胃失和降证侯。如肝气横逆,可见烦躁易怒,胸闷胁痛,眩晕头痛等证。横逆犯胃则继见恶心,嗳气,吞酸,呕吐等症。横逆犯脾则继见纳呆,厌食,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不调等脾虚失运病证。
相侮传变,即反克为病。如木火刑金,即肝火犯肺之证,临床多见心肝火旺,肝火亢逆,上犯肺金,灼伤肺津或肺络,一般先见胸胁疼痛,口苦,烦躁易怒,脉弦数等肝火亢盛之症,继则又见咳嗽,甚则咳血,或痰中带血等肺失清肃之候。由于肝病在前,肺病在后,病变由被克脏传来,故属相侮规律传变。
(2)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传变”和“相侮传变”两种情况:中医学基础1
应当指出,所谓五行母子或乘侮关系之传变,在临床上并不是必定要发生的,此种传变发生与否,还与脏气虚实、病邪性质,以及护理治疗等多方面因素或条件有关,一般来讲,脏气虚则传,脏气不虚则不传或难以传变,对此应灵活看待,不能机械理解。中医学基础1中医重视面部色诊,根据五行主色理论,以面部色泽的变化判断病情轻重。
肝青心赤,脾脏色黄,肺白肾黑,五脏之常。脏色为主,如脾虚病人,面色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大全【员工管理篇】十篇
- 2024年图书馆勤工俭学岗位职责(共17篇)
- 屏蔽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备案
-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 汽车三角臂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 2024年南通职业大学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可打印
- 【课件】现代教师的专业成长
- 火箭设计师设计卓越火箭科技实现太空梦想
- 宅基地审批培训
- 2024年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标准卷
-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表
- 《古兰》中文译文版
- 优雅清新浪漫简洁的PPT模板背景(免费)
- 现代电路技术——故障检测D算法
- 检验科各专业组上岗轮岗培训考核制度全6页
- 钣金与成型 其它典型成形
- 工程停止点检查管理(共17页)
- 爬架安装检查验收记录表1529
- 八卦象数疗法
- 2021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车间动力及照明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