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分类模拟题57_第1页
民法分类模拟题57_第2页
民法分类模拟题57_第3页
民法分类模拟题57_第4页
民法分类模拟题5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法分类模拟题57一、单项选择题1.

甲将3间私房中的两间作价7万元投入与丙合伙办的综合商店,又将另外一间出租给乙居住。现甲因急事用钱,要将房屋转让。乙和丙均欲(江南博哥)以同一价格购买,则甲:______A.应将整个房屋卖给丙B.应将整个房屋卖给乙C.可以任意选择乙或者丙作为购买者D.按照房屋的使用现状,分别卖给乙和丙正确答案:D[考点]物权的优先效力[解析]本题涉及合伙人的优先购买权和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问题。如果合伙人的优先购买权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发生冲突,基于物权产生的优先购买权和债权产生的优先购买权的原因不同,合伙人的优先购买权优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但本题中,合伙人的优先购买权和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不发生冲突,合伙人的优先购买权存在于两间房屋上,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存在于另一间房屋上,故应按照房屋的使用现状分别卖给乙和丙。

2.

张某与李某、赵某三人共同出资成立了一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约定,张某以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房屋出资。办理公司设立登记的时候,就张某的出资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了登记手续。但公司成立后,张某未将该房屋过户给公司。公司一直将该房屋作为办公用房。公司成立后一年左右,张某又将该房屋卖给了不知情的周某,并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周某向公司主张返还房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周某有权对公司主张所有物返还请求权B.公司可以所有权对抗周某的主张C.周某不能向张某主张违约责任D.公司有权要求张某承担违约责任正确答案:A[考点]物权的变动[解析]《物权法》第9条第1款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14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本题中,设立公司时,张某以不动产房屋出资,但其未办理房屋的变更登记手续,因此,公司并未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因此,B项说法错误。而张某又将该房屋卖给了不知情的周某,并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因此,周某依据《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善意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当该房屋被公司占用时,公司的占用属于无权占有,周某有权向公司主张返还原物请求权。因此,A项说法正确。房屋的所有权虽然已经由周某取得,但是,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张某没有按照合同规定向周某履行交付房屋的义务,因此,周某可请求张某承担违约责任,C项说法错误。按照《公司法》第28条的规定,股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因此,本题中张某出资瑕疵,应向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责任,而非向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因此,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3.

王某与李某签订借款合同,并与李某就自己的汽车出质给李某签订了字据,后王某未将该车按约交付给李某,而将该车卖与了钱某。后为此引起纠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钱某不能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因为该车已质押给了李某B.钱某能取得该车的所有权,但李某可依质权向钱某进行追偿C.钱某能取得该车的所有权,李某不能向钱某要求返还该车D.钱某能否取得该汽车的所有权,取决于李某是否同意正确答案:C[考点]基于法律行为的动产物权变动[解析]基于法律行为的动产物权变动以交付为要件。动产质权的生效除双方当事人签订质押合同以外,还应实际交付质物。本题中,王某虽与李某签订了质押合同,但未实际交付质物,故质权不生效。王某又将该车卖与了钱某,因王某为该车的所有权人,所以该买卖合同有效。钱某基于买卖合同而取得该车的所有权,李某因不对该车享有质权,故不能对钱某进行追偿。故本题答案为C项。

4.

甲遗失手机,为乙拾得并交到当地派出所失物招领处。派出所发布了招领公告,8个月后,甲逾期仍未认领,派出所将手机拍卖,为丙购得。后丁从丙处将手机盗走,将其赠与好友戊。现问,该手机应归谁所有?______A.戊B.甲C.没收归公D.丙正确答案:D[考点]物权的取得原因[解析]根据《物权法》第113条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由此可知,甲已经丧失了该手机的所有权。故B项错误。又因为手机为盗赃物且为戊无偿取得,所以戊不能主张善意取得。根据《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因此A项错误。

丙通过合法途径取得了该手机的所有权,因此D项为正确选项。

5.

下列哪项为基于公信原则取得所有权?______A.甲在路边捡到他人抛弃的旧录音机一台,据为已有B.甲从乙处购买丙出借给乙的录音机一台,甲知录音机为丙所有C.甲从乙处购得一台录音机D.甲误将乙的房屋登记为自己的房屋,后甲将此房转让给丙,并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正确答案:D[考点]物权变动的原则;物权的取得原因[解析]A不选,A是物权的取得,通过先占取得。B不选,B项表述不能基于善意取得制度而取得所有权。C不选,C项表述是基于民事法律行为而取得所有权。D当选,公信原则,是指物权变动公示的,即使标的物出让人事实上无处分权,善意受让人基于对于公示的信任,取得该物所有权。

6.

下列各项中的交付方式,属于指示交付的是:______A.甲将钢琴售于乙,因甲尚须使用该钢琴参加比赛,故与乙订立买卖合同与借用合同,由乙取得间接占有,以替代现实交付,从而完成钢琴所有权移转B.甲出借电脑给乙,后甲将该电脑出卖于乙,双方约定待乙支付价款后,电脑所有权即转移于乙C.甲将出租给乙的汽车售于丙,未终止租赁合同,但甲将对乙的汽车返还请求权让与丙D.甲将一幅面售于乙,乙将该画转售给丙,甲依乙的指示直接将该画交付于丙正确答案:C[考点]交付的方式[解析]交付是指物品占有的移转。交付分为以下几种情形:1.现实交付,即出卖人将标的物置于买受人的实际控制之下,是标的物直接占有的移转,此为交付的常态。2.所谓指示交付,是指动产由第三人占有时,出让人(动产所有权人)将其对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让与受让人,以代替现实交付的一种方式。3.简易交付,即买卖合同订立前,买受人已经通过租赁、借用、保管等合同关系实际占有标的物,标的物的交付系于合同生效的交付方式。4.占有改定。即由双方当事人签订协议,使买受人取得标的物的间接占有,以代替标的物直接占有的移转的交付方式。本题中,A项属占有改定,B项属简易交付,C项属指示交付,D项甲虽依乙的指示将标的物交与丙,但甲实为乙的履行辅助人,仍为现实交付。

7.

甲将收藏的一件古董卖给乙,乙当场付清价金,约定甲10天后交货。丙听说后,表示愿以双倍的价钱购买。甲当即决定卖给丙,约定第3天交货,并收定金1万元,乙听说此事后,哄甲8岁儿子将古董从家中取出交给他。现对该古董所有权的归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A.乙已取得古董的占有,可认为甲已履行合同,所有权归乙B.所有权仍属于甲C.甲又卖给丙的行为有违诚实信用原则,应认定无效,所有权属于乙D.因对丙的合同所约定的交货期限较早,故应属于丙正确答案:B[考点]物权的取得原因[解析]乙哄骗甲之子后取得占有,是不合法的,盗赃物不为物权变动的合法原因,古董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故仍属甲所有。故A错,B正确。甲一物二卖的行为有违诚信,但其作为所有权人有处分权,其与丙的买卖行为有效,故C错。债是平等的,不因订立时间或履行时间在先而产生优先效力,故D错。

8.

刘某继承其母遗留的银手镯,即出卖与侯某,约定于4月3日交手镯。刘某于4月3日向侯某表示愿意让与该手镯所有权,但欲借用3日,侯某同意,并即开具支票支付。刘某又于4月4日将该手镯出售于善意之方某,并即交付与方某。刘某又于4月5日将该手镯出卖于车某,对车某虚称该手镯系借方某使用,愿将其对方某的返还请求权让与车某,以代交付,移转该手镯所有权。试问准享有该手镯的所有权?______A.刘某B.侯某C.方某D.车某正确答案:C[考点]物权的变动[解析]刘某继承其母遗留的手镯,因继承法的规定取得对手镯的所有权。刘某出售该手镯于侯某,于4月3日表示愿意让与该手镯所有权,但欲借用3日,侯某同意。刘某与侯某之间的买卖合同成立生效。其交付系采用占有改定方式,即刘某与侯某间订立使用借贷合同,侯某取得对手镯的间接占有,以代交付。侯某依占有改定的交付方式取得对手镯的所有权。刘某于4月4日将该手镯出售于方某,系出卖他人之物,乃无权处分,但方某善意受让该手镯的占有,由方某取得该手镯所有权。刘某于4月5日又将该手镯出售于车某,亦属出卖他人之物。车某能否依善意取得制度取得对于手镯的所有权,视车某能否善意受让该手镯之占有而定,此占有当为指示交付。但刘某对车某并无任何返还请求权可供让与,车某无从受让该手镯的占有,纵属善意,也不能取得对该手镯的所有权。就当事人得主张的请求权而言,基于无权处分,侯某得对刘某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及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基于不能交付,依《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3条第2款可知,车某得对刘某主张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或者主张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综上,答案应为C。

9.

甲公司出卖石灰给乙公司,合同订立的日期是2009年3月1日,并在合同中注明“石灰的所有权在乙公司付清货款时才转移”。乙公司在2009年4月5日支付了第一笔货款,甲公司按照合同规定在4月10日将石灰运到乙公司,乙公司检验并接受了石灰,5月10日付清余款。该宗石灰所有权的转移时间是:______A.2009年3月1日B.2009年4月5日C.2009年4月10日D.2009年5月10日正确答案:D[考点]物权变动;物权的公示[解析]按照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取得财产权的,财产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本案当事人约定石灰所有权在付清货款时转移,而乙公司于5月10日方付清余款,故选D。

10.

某宾馆为了8月8日的开业庆典,于8月7日向电视台租借一台摄像机。庆典之日,工作人员不慎摔坏摄像机,宾馆决定按原价买下,以抵偿电视台的损失,遂于8月9日通过电话向电视台负责人表明此意,对方表示同意。8月15日,宾馆依约定向电视台支付了价款。摄像机所有权何时转移?______A.8月7日B.8月8日C.8月9日D.8月15日正确答案:C[考点]物权变动;物权的公示[解析]财产的交付分为现实的交付和观念的交付两种情况。现实的交付即动产物权的出让人将动产的占有实际地移转给受让人,由受让人直接占有该动产。而观念的交付是指在特殊情况下,法律允许当事人通过特别的约定,并不现实地交付动产,而采用变通的交付办法,来代替实际交付,从而使交易更为便捷。观念的交付主要采用三种方式:简易交付、占有改定和指示交付。所谓简易交付是指出让人在转让动产物权以前,受让人已经通过委托、租赁、使用、借贷等方式而实际占有了该动产,则从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生效之时起,视为交付。也就是说,法律行为的生效与交付行为的生效具有同一性。本案中,某宾馆与电视台之间已经形成了租赁摄像机的关系,该摄像机已经为某宾馆所占有。后双方当事人又于8月9号就买卖该摄像机达成了协议,同时也就是对动产物权的转让达成了合意,该摄像机的所有权于此时发生移转。

11.

崔某院落里栽种的杨树因风吹雨淋倒在邻居刘某家中,砸倒了刘某的院墙,大部分土石坍塌在刘某院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刘某有权要求崔某排除妨碍,清除院内的土石和杨树B.刘某无权要求崔某修复院墙C.刘某有权将倒在自家的杨树予以砍伐作自家柴火D.刘某有权将倒在其院里的杨树出售正确答案:A[考点]排除妨碍[解析]排除妨碍是物上请求权的一种,是当物权人对标的物的支配状态受到了占有侵害以外的妨害时可以主张的权利。本案中,刘某不仅有权要求清除土石和杨树,亦有权要求修复院墙,但无权将杨树砍伐后作柴火或出售,因为刘某不是杨树的所有权人。

12.

甲、乙,乙、丙是两对好友。甲因要出国,决定将家中所养宠物犬一只送给乙。乙同意,但因为要出差数日,便要甲喂养好该宠物犬,待自己回来后再牵走小狗。丙得知有人要送一只小狗给乙后,给乙打电话说,自己时间更充裕,养小狗更合适,乙表示同意。恰好甲也因事务繁忙,频催乙来牵走小狗,乙于是对甲说,自己的朋友丙会替自己来牵狗,乙分别通知甲和丙在某地点见面。甲在牵狗前往约会地点的途中,小狗挣脱绳子跑掉,甲遍寻不见,只好悻悻回家。而丙在前来赴约的路上发现该小狗,觉得很可爱,于是径直牵回了家。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仍为小狗所有权人B.乙获得小狗所有权C.丙获得小狗所有权D.甲对丙的交付为指示交付正确答案:A[考点]交付的形式和动产物权的转移方式[解析]交付是基于法律行为让与动产所有权时,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手段,分为现实交付和观念交付。所谓观念交付包括简易交付、占有改定、指示交付三种,《物权法》第25、26、27条分别规定了三种观念交付。本案中甲对丙的交付不属于现实交付,因为构成交付必须有让与人的意思,受让人自行占有标的物的,不构成交付;同样也不构成指示交付,因为本案中乙作为赠与合同的受赠人,不能就尚不拥有所有权的物进行让与。对于交付的效力,我国实行的是生效要件主义,即非经交付不产生动产物权让与的效力。《物权法》第23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转让和设立,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自交付时发生效力。

13.

下列行为属于事实上的处分的是:______A.将代别人保管的几箱苹果中即将发霉的一些卖掉B.向乞讨的流浪汉施舍饭食C.将年久失修的房屋自己加以修缮D.将得病的狗弃于荒野之中正确答案:C[考点]处分[解析]本题涉及法律上的处分和事实上的处分问题。法律上的处分是指通过民事法律行为而处分财产的权属;事实上的处分是通过事实行为而处分财产。出卖、赠与和抛弃属于法律上的处分。自己修缮自己的房屋属于事实上的处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4.

甲出国留学前将自己的一珍贵古玩委托乙保管。在此期间乙一直将该古玩放在自己家中欣赏,来他家的人也以为这古玩是乙的。后乙因生意需要在家中宴请政法官员丙。丙对这一古玩赞不绝口,于是乙顺势将该古玩赠送给了丙。丙在回家的途中因酒醉糊涂,将古玩遗留在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丁略通收藏,发现该古玩后便将其私藏,后通过拍卖所进行拍卖。收藏家戊在拍卖会上以15万元的价格买得此古玩。甲回国后,四处追查,查得该古玩已被戊收藏,便上门向戊索要。下列有关本案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因乙是将该古玩赠送给丙的,所以丙不可能拥有该古玩的所有权B.丁私自拍卖古玩,其负有赔偿损失的责任C.戊作为善意第三人,从拍卖会上竞买下该古玩,应当获得该古玩的所有权D.该古玩仍应归甲所有正确答案:C[考点]物权的归属;善意取得制度[解析]《物权法》106条规定了物权的善意取得制度:“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首先要明确丙是否可以获得该古玩的所有权,由于丙获得该古玩没有支付对价,因此不符合善意取得制度的条件,故不能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故选项A的表述正确。

丁占有标的物属于拾得遗失物,不符合善意取得制度的条件,也不能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其通过拍卖出售古玩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故选项B的表述正确。而戊通过拍卖会拍下古玩,依《物权法》第107条的规定,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原所有权人甲在知道戊之日起两年内仍可行使返还原物请求权,但甲应向戊支付15万元的拍卖费用。故戊不能取得古玩的所有权,古玩仍归甲所有。综上,答案应该是C。

15.

A市建行委托其办公室主任甲到超市购买办公用品,此时超市正在搞有奖销售,甲采购完以后,得到两张奖券,甲将采购的办公用品交给了单位,但奖券未交。后商场抽奖,甲所持的奖券中有一张中了二等奖,可得冰箱一台,这台冰箱应:______A.归A市建行所有B.归A市建行所有,但应当给甲适当补偿C.归甲所有D.归A市建行和甲共有正确答案:A[考点]孳息的所有权[解析]甲代其单位建行采购办公用品,得到的两张奖券应为单位所有,冰箱为奖券所生的孳息,如果法律未明确规定或当事人未特别约定,孳息收取权由所有人享有。本案中奖券应归A市建行所有,所以冰箱也应归A市建行所有。

16.

2007年,甲乙签订了一份转让房屋协议,甲将自己的3间破旧私房作价3万元转让给乙。乙居住1年,于2008年又将该房屋以3.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丙。丙居住1年,于2009年又将该房屋以4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丁。上述转让均未办理私房登记过户手续。2010年,由于该市将该房所处地段划为开发区,致使该房价涨至15万元。因前述转让均未办理过户手续,甲乙丙丁四人为房屋所有权发生争议。问:该房屋应归谁所有?______A.甲B.乙C.丙D.丁正确答案:A[考点]房屋所有权[解析]《物权法》第9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因为本题中的交易均没有办理登记过户手续,因此,该房所有权仍然归属于甲。

17.

对于区分所有人的建筑物,______。A.区分所有人得就共有部分请求分割B.区分所有人对整个建筑物享有共同所有权C.区分所有人对共有部分的权利可单独转让D.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事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业主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的比例确定正确答案:D[考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解析]《物权法》第70条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共有部分由所有业主共有,但不允许其分割,所以选项A、B错误。第72条第2款规定,“业主转让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其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一并转让”,业主对共有部分的权利不能单独转让。所以选项C错误。第80条规定,“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事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业主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的比例确定”,所以选项D正确。

18.

甲即将出国定居,将其所在单位丙公司配发给自己使用的一台电脑以5000元卖给乙,双方约定电脑已卖给乙,但暂借甲再使用一周。在此期间,丙公司告知甲,属于公司配发的电脑,如不归还,要偿付公司6000元的价款,甲表示归还。乙在借期届满时,前来甲处提货,甲说电脑已被公司收回,愿退还5000元给乙,乙不允。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乙不能取得电脑所有权,因为乙不满足善意取得的条件B.乙可以取得电脑所有权,因为乙满足善意取得的条件C.乙无权要求丙公司返还电脑D.丙公司享有对该电脑的所有权正确答案:B[考点]善意取得[解析]《物权法》第106条第1款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交付的方式包括占有改定,本案中,乙以合理的价格善意地通过占有改定的方式取得了对电脑的间接占有,因而符合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而即时取得电脑的所有权。因而ACD项错误,B项正确。

19.

工程师邹某住三楼西侧303室住房,住在东侧301、302室的邻居武某和陆某以保障居住安全为由,未征得邹某等人同意,在三楼东侧楼道口安装了一扇金属保安门,使该楼道为两户专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邹某有权要求陆某和武某拆除金属保安门,恢复原状B.若安装保安门既不影响邹某通行,又不影响通风、采光,则可以不拆除C.本案是相邻关系纠纷D.本案不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正确答案:A[考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情形下,对共用部分权利的行使及其限制。本案不构成相邻关系纠纷,因为并未侵犯到相邻权,而是区分所有人对共用部分权利的不当行使。《物权法》第72条第1款前段规定,“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第76条第1款第(六)项以及第2款前段规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第36条规定,“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第83条规定,“业主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对任意弃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违反规定饲养动物、违章搭建、侵占通道、拒付物业费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依照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赔偿损失。业主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以本题选项A正确。

20.

甲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海景花园小区一期工程落成。8号楼居民入住后发现该楼顶层设置有巨型广告牌,经查,是房地产开发公司私自以每年4.9万元的价格将该楼顶层转让给乙企业用于设置广告宣传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该楼顶属于8号楼居民区分所有的共有部分B.房地产开发公司侵害了该楼居民的共有权C.该楼居民有权要求拆除该广告牌D.该楼居民无权要求房地产开发公司返还4.9万元正确答案:D[考点]建筑物的区分所有权[解析]根据《物权法》70条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72条规定,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不履行义务。业主转让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其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一并转让。依《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一)项规定可知,题中的楼层顶部属于居民共有,居民共同为所有权人,故AB正确。依《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条规定可知,建设单位或其他行为人擅自占用、处分业主共有部分或进行经营性活动,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恢复原状、确认处分行为无效或者赔偿损失。该楼居民作为建筑物的区分所有权人,可以请求拆除广告牌。故C项正确。《物权法》第39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因此对该楼层顶部使用所得收益应为居民共有,故D错误,为本题应选项。

21.

甲公司依法取得某块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办理报建审批手续后,开始了房屋建设并已经完成了外装修。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正确?______A.甲公司因为享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而取得了房屋所有权B.甲公司因为事实行为而取得了房屋所有权C.甲公司因为法律行为而取得了房屋所有权D.甲公司尚未进行房屋登记,因此未取得房屋所有权正确答案:B[考点]所有权的特别取得方法[解析]物权的变动包括物权的设立、物权的取得、物权的变更与物权的消灭。主体对物权的取得,又可进一步分为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根据《物权法》第30条规定,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本题中,甲公司建造房屋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属于因为事实行为取得了房屋的所有权。因此,正确答案应当是B。

22.

王某的责任田位于河边,一面临河:其余三面为刘某的责任田所包围,则:______A.王某在未经刘某许可的情况下不得通过刘某的责任田B.王某有权自由通过刘某的责任田C.王某有权通过刘某的责任田,但须选择损害最小的地点及方法为之D.因通行所造成损害,刘某有容忍之义务,不得请求补偿正确答案:C[考点]几种主要的相邻关系[解析]根据《物权法》第87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物权法》第92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

23.

甲为一个钢琴爱好者,每日在自己房子里练琴,影响了邻居乙的休息。乙与甲达成协议:甲不得在早5点至7点和晚12点以后在家中练琴。1年后,甲将自己的房屋租给好友丙,丙为一青年歌手,不分时段每日在家中纵情高歌,乙不堪忍受,遂与甲、丙发生纠纷。对此纠纷,下列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______A.乙有权要求甲停止侵害B.乙有权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C.乙有权请求丙停止每日高歌D.乙无权请求丙停止每日高歌正确答案:C[考点]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解析]本题涉及合同的相对性及相邻关系问题。根据《民法通则》第83条的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本题中,乙、丙为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丙不分时段每日在家中纵情高歌,侵扰了乙的休息,乙有权请求丙停止侵害,故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根据合同相对性原理,乙与甲达成了不得在家中练琴的协议,该协议只能约束甲和乙,对丙不具有约束力,故乙无权因为丙的行为而请求甲承担违约责任,B选项错误。在丙使用不动产期间,丙应自担其行为的后果,故乙无权请求甲停止侵害,故A选项错误。

24.

2010年3月服装公司在修建一栋23层的大楼时,违反规划,在6层以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向外挑出2米,该楼建成后与相邻的商城大厦距离缩小,影响到商城大厦的采光、通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服装公司侵害了商城大厦的采光权和通风权B.服装公司侵害了商城大厦的地役权C.商城大厦不得要求赔偿损失D.服装公司必须拆除该大楼正确答案:A[考点]相邻关系;地役权[解析]本题考查相邻关系和地役权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根据《物权法》84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89条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又根据《民法通则》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由此可知,服装公司建造的大楼侵害了商城大厦的相邻权,其中具体为采光权与通风权。因此A项正确。

地役权的取得需有当事人的约定,本题中并不存在地役权,故B不正确。

根据《民法通则》83条规定,商城大厦是有权请求服装公司对其进行损害赔偿的,故C项错误。但是,鉴于大楼的拆除亦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可考虑使用损害赔偿的形式提供救济,而不是必须拆除,故D不妥当。

25.

张某将手表借给李某使用,李某以市价卖给刘某,刘某不知道该手表非李某所有,张某发现后要求刘某返还原物,刘某:______A.有返还义务B.将原价款从李某处要回,交给张某即可C.没有返还义务D.将手表交还李某正确答案:C[考点]善意取得[解析]《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本例中刘某的行为构成善意取得,取得该手表的所有权,张某不能要求刘某返还。

26.

甲乘车因拥挤不慎丢失劳力士手表一块,乘务员乙拾得,经多方打听,仍无法寻找到失主。于是,交给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在报刊、电视等媒体发布招领公告,六个月后仍无人认领。有关部门委托拍卖机构拍卖,丙以3.5万拍得,扣除保管、拍卖等费用2000元,剩余3.3万。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______A.1年之后,失主甲得知此事,则甲无权要求丙返还手表,因为丙已经善意取得该手表B.1年之后,失主甲得知此事,则甲无权要求丙返还手表,因为丙已经继受取得该手表C.1年之后,失主甲得知此事,则甲无权要求丙返还手表,但是可以要求有关部门返还所拍价款3.5万D.1年之后,失主甲得知此事,则甲无权要求丙返还手表,但是可以要求有关部门返还扣除拍卖等必要费用的所拍价款3.3万正确答案:B[考点]无人认领的遗失物[解析]《物权法》第113条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本题中有关部门委托拍卖机构拍卖手表,是所有权的处分,故此没有适用善意取得的前提条件,B选项说法正确,A选项说法错误。CD选项的表述只发生在遗失物在没有被国家取得所有权前,即只发生在招领公告期间及之前。一旦招领公告期间届满,国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则遗失物上的原所有权消灭,当然也就无权请求有关部门返还拍卖遗失物的价款。

27.

甲捡到乙丢失的手表一块,遂低价转让给丙,丙则赠送给丁。后丁将该表遗失在公园中,被人送往失物招领处,丁领表时与手表原主乙就表的归属争执不下。该表所有权归:______A.甲B.乙C.丙D.丁正确答案:B[考点]善意取得[解析]《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根据民法理论及《物权法》107条,在此案中,手表属于遗失物,而遗失物与盗赃物一样,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故此,该表所有权仍然归乙所有。另外,善意取得制度的一个构成要件为:必须通过对价取得标的物,在本案中的丁并非通过对价取得,因此也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28.

甲有天然奇石一块,不慎丢失。乙误以为无主物捡回家,配以基座,陈列于客厅。乙的朋友丙十分喜欢,乙遂以之相赠。后甲发现,向丙追索。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______A.奇石属遗失物,丙应返还给甲B.奇石属无主物,乙取得其所有权C.乙因加工行为取得奇石的所有权D.丙可以取得奇石的所有权正确答案:A[考点]拾得遗失物;善意取得[解析]奇石本为甲所有,作为遗失物,其是甲不慎丢失的动产,并非是无主物。对于他人的遗失物,拾得人应当归还失主。乙不能基于先占取得有主物即该奇石的所有权。乙将该奇石配上基座的行为属于动产和动产的附合,即两个或以上的不同所有人的动产互相结合,非经毁损不能分离或分离在经济上不合理,而并非是加工(即一方使用他人的财产加工改造为具有更高价值的财产)。对于合成物的归属应当考虑各动产所有人财产的价值,区分主物与从物。对于奇石和基座而言,奇石自然是主物而基座是从物,该奇石应归所有人甲所有。乙不能取得该奇石所有权。善意取得是指无处分权人无权处分其占有的动产或不动产,如果他将该动产或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时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将依法即时取得对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善意取得制度要求受让人必须是通过交换而取得财产,而不能是通过继承、赠与等无偿方式。此外,通常情况下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对于丙而言,因其是无偿从无权占有人乙处取得奇石,并且奇石是甲的遗失物,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也不能取得该奇石的所有权。此时所有权人甲可以向无权占有人丙追索。

29.

昊某在收拾家中东西时,将一件旧大衣当作垃圾扔掉,没有发现妻子藏在口袋中的4000元国库券。张某发现后,欲据为己有。吴妻发现后,与吴某一同找到张某索要国库券,张某拒不归还。对此案的分析,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______A.吴某的抛弃行为使其对国库券的所有权消灭B.张某基于所有人的意志占有该国库券,根据先占原则应取得国库券的所有权C.此国库券为埋藏物,张某为发现人,应取得所有权D.吴某能证明对此国库券的所有权,故张某应将国库券返还给吴某正确答案:D[考点]抛弃物的所有权归属;拾得遗失物[解析]本题涉及抛弃物、遗失物的问题。对于抛弃物,所有人丧失所有权,但抛弃物一定是基于所有人的意志而抛弃。虽然表面上存在抛弃物,但抛弃物夹层的钱款、票证等并非基于所有人的意志而抛弃,故对其应视为遗失物。对于遗失物,拾得人有返还之义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0.

甲的一头牛走失,乙牵回关入自家牛棚,准备次日寻找失主。当晚牛棚被台风刮倒,将牛压死。乙将牛肉和牛皮出售,各得款500元和100元。请人屠宰及销售,支出100元。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甲有权要求乙返还一头同样的牛B.甲有权要求乙返还500元C.甲有权要求乙返还600元D.甲有权要求乙按该牛的市价赔偿1000元正确答案:B[考点]拾得遗失物;不当得利[解析]乙将牛肉和牛皮出售所得600元为不当得利,根据《民法通则》第92条,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但对善意第三人由此支出的费用应当予以补偿。

31.

张某在下列哪些情形下,可主张所有权的善意取得?______A.李某与赵某签订了试用买卖合同,将一头牛交给赵某试耕。赵某以自己的名义卖给了不知情的第三人张某,并为交付B.赵某为李某保管一套精美邮票,好友张某过生日,赵某谎称该邮票是以自己积蓄购得,赠送给张某,并为交付C.赵某自图书馆借得一套《司法考试教材一本通》,涂去图书馆的标记后,以合理价格卖与不知情的张某,并为交付D.赵某拾得李某丢失的手机,与不知情的张某约定以500元出卖,张某已交付价金,但赵某尚未交付手机正确答案:C[考点]善意取得[解析]按照《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善意取得应符合下列几项构成要件:(1)出让人为无处分权人,(2)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3)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以合理的价格转让标的物,(4)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A项中,根据《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41条第2款:“在试用期内,买受人对标的物实施了出卖、出租、设定担保物权等非试用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买受人同意购买。”赵某对试用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处分,视为赵某同意对标的物的购买,因此,其对耕牛的处分为有权处分,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B项中,赵某将为李某保管之物无偿地赠与张某,张某并非以合理的价格受让,因此,其不能善意取得该物。D项中,赵某尚未将手机交付,张某亦不能善意取得。C项中,张某符合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32.

养牛专业户孙某的一头奶牛得了重病,孙某恐此牛得的是传染病,为防传染给别的牛造成更大损失,孙某把此牛拉到野外抛弃。农民张某经过此地发现此牛并牵回家中,经过张某的精心喂养,此牛竟成为一头高产奶牛。一年后,孙某闻听此事,要求张某将牛返还,张不同意。依照法律孙某:______A.有权请求张某返还此牛,因为张某取得此牛是不当得利B.有权请求张某返还此牛,但应补偿张某喂养病牛支出的费用及劳务费C.无权请求张某返还此牛,因为孙某的所有权已因抛弃消灭D.无权请求张某返还此牛,但有权要求张某给以适当补偿正确答案:C[考点]所有权的取得[解析]先占是指先占人以其所有的意思先于他人而占有无主的动产,从而取得财产所有权的事实。它属于所有权取得中非基于法律行为的原始取得方式。抛弃属于单方法律行为,仅一方之意思表示即可完成,且抛弃行为导致物权的消灭。本题中,孙某将奶牛抛弃后,奶牛成为无主物。又由于该奶牛为动产,张某完全可基于先占而取得对奶牛的所有权,因此,孙某无权请求张某返还,也无权要求张某给予补偿。

33.

甲的母亲喜欢收藏玉器,甲为了给母亲庆祝生日而购买了一块价值万元的玉石,并委托雕刻家乙在玉石上刻上母亲的名字。乙见玉石质地很好,起了爱慕之心,于是倾注心血,耗费数日时间在玉石上刻上了《论语》的微雕,并将该微雕玉石送去参展。微雕展出后声名大噪,有人甚至出10万元欲购得此物。甲向乙索要玉石时,乙拒绝返还,只愿意以购买玉石的原价赔偿给甲。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A.乙基于原始取得获得该微雕玉石的所有权B.乙基于继受取得获得该微雕玉石的所有权C.甲仍然拥有该微雕玉石的所有权D.该微雕玉石应归甲、乙所共有正确答案:A[考点]添附[解析]添附分为加工、附合、混合三种,在物权法理论上,对于加工物所有权的归属,应当首先从约定。若无约定,则按照加工物新增价值的大小来判断加工物的归属。本案中,由于乙的加工使得原物价值大增,应该由乙享有对加工物的所有权。但是,乙是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对他人财产进行加工,因此,乙应当赔偿甲所受到的损失。添附中的加工属于事实行为,行为人有无行为能力、有无取得所有权的意思、善意或恶意,均在所不论。因添附取得动产所有权者,基于法律直接规定,而非基于动产原所有人的意思或权利,故属于原始取得。

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不为民法上物的是:______A.植入体内的心脏起搏器B.太阳C.专利D.麦田里的麦子正确答案:ABC[考点]民法上的物[解析]本题涉及对物的特征的理解问题。太阳不能为人所实际控制和支配,植入体内的心脏起搏器已与人体连成一体,成为人体的组成部分,专利不为有体物,因此,本题的选项为ABC。

2.

下列情形,哪些属于所有权的原始取得?______A.甲在接受他人捐赠的用于救灾的棉衣口袋里,发现400元钱和一张写着“祝你平安”的小纸条B.乙在山林里采到一株人参C.丙在垃圾堆中拾取到被人撕碎的一幅油画,并将其粘贴完整D.某人将自己替他人保管的,且有全套合法手续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在二手电脑市场上出售,被丁以适当的价格买走正确答案:BCD[考点]原始取得、继受取得[解析]原始取得是非基于他人权利而取得,典型的原始取得方式包括先占、时效取得、善意取得、添附取得;而继受取得又叫派生取得,是从他人那里受让而取得所有权的方式,典型的继受取得方式包括继承、赠与和合同等。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的区别在于:前者在取得权利时不计原所有权人的意思或者原来客体上根本就不存在所有权,而只依据法律规定的某些条件即可取得所有权。后者则是取得人和原所有权人双方法律行为的结果,其基本规则是:任何人不能取得大于前手的权利。本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B、C项为先占取得,D项为善意取得。除了A项为继受取得外,其余均为原始取得。

3.

刘某借用张某的名义购买房屋后,将房屋登记在张某名下。双方约定该房屋归刘某所有,房屋由刘某使用,产权证由刘某保存。后刘某、张某因房屋所有权归属发生争议。关于刘某的权利主张,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______A.可直接向登记机构申请更正登记B.可向登记机构申请异议登记C.可向法院请求确认其为所有权人D.可依据法院确认其为所有权人的判决请求登记机关变更登记正确答案:BCD[考点]更正登记;异议登记;物权的保护[解析]《物权法》第19条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书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证据证明登记确有错误的,登记机构应当予以更正。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登记机构予以异议登记的,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15日内不起诉,异议登记失效。异议登记不当,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向申请人请求损害赔偿。根据本题题意,刘某不可能有权利人的书面更正同意或者有证据证明登记确有错误,所以直接向登记机构申请更正登记会导致更正登记难以实现,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异议登记,据此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物权法》第33条规定,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因此选项C、D正确。

4.

甲乙对登记在乙名下的一栋房屋所有权归属发生争议,经法院审理后作出终审判决,该房屋所有权应归属甲。甲即与丙达成房屋买卖合同,将该栋房屋出卖给丙,丙交付了部分房款,并催促甲办理过户手续。在此期间,乙与丁达成房屋买卖合同,将该房屋出卖给丁,丁对甲乙之间的讼争并不知晓,丁交付了部分房款,并办理了过户手续。甲、丙遂与乙、丁发生纠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甲、丙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B.丙已经取得该栋房屋的所有权C.乙将房屋出卖给丁属于无权处分D.丁已经取得该栋房屋的所有权正确答案:CD[考点]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解析]根据《物权法》第28条规定可知,在法院终审判决生效时甲即取得了该栋房屋的所有权,甲有权将该栋房屋出卖给丙,故甲、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A选项错误。根据《物权法》第31条规定可知,甲虽然因判决书取得了不动产物权,但处分该物权时未经登记的,不发生物权效力,所以此时其将该房屋所有权转让给丙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故丙尚未取得该栋房屋的所有权,B选项错误。如前所述,在法院判决生效后,该栋房屋所有权即归属于甲,乙将该栋房屋出卖给丁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故C选项正确。根据《物权法》第106条第1款规定可知,虽然乙已经不是该栋房屋的所有权人,但工作为善意第三人,可根据上述规定而善意取得该栋房屋的所有权,故D选项正确。

5.

关于物权请求权,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______A.行使排除妨害请求权,不需要证明妨害人具有过错B.行使消除危险请求权,不需要证明自己受有损失C.排除妨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D.除动产外,若不动产被无权占有的,也适用于返还原物正确答案:ABCD[考点]物权请求权[解析]《物权法》第34条规定: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物权法》第35条规定: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这两条规定了物权请求权制度,物权请求权制度为物权的物权法保护方法,有别于物权的债权法保护方法。法律设立物权请求权制度,目的在于维护物权人对物的圆满支配状态,只要物权人对物权的支配受到侵害或者妨害,物权人即可行使物权请求权,无须证明侵占人、妨害人具有过错,无须证明自己受有损失,这与损害赔偿请求权不同。根据民法理论,物权请求权中的排除妨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综上可知本题四项均选。

6.

余某系某小区业主,居住在A楼第1层101房间,依据《物权法》及相关规定,以下做法不合法的有哪些?______A.余某为装修需要,砸掉了自己房屋内的一堵承重墙B.余某以自己居住于第一层,不使用电梯为由,拒绝交纳电梯使用费和维修费C.余某在自己居住的楼道的一个角落为自己的宠物狗搭了一个犬舍D.余某不顾其他业主的强烈反对,将自己居住的房屋客厅改为美容院正确答案:ABCD[考点]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解析]依《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5条第(一)项可知,损害房屋承重结构,可以认定为物权法第83条规定的“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故A项当选。电梯与楼道均属于建筑物的共有部分,根据《物权法》第72条的规定,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得私自占用共用部分为自己使用,故选项C当选。依《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已经按照合同约定以及相关规定提供服务,业主仅以未享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抗辩理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B项当选。第77条规定,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D项中,余某不顾其他业主反对,在住宅内擅自开设美容院的做法错误,当选。

7.

下列属于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法的有:______A.某甲误将某乙的一颗钻石加工成钻石戒指,某乙补偿某甲料钱、工钱后取得戒指的所有权B.国家取得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所有权C.丙将邻居委托看管的一匹马卖给丁,丁因善意取得该马的所有权D.农民收割自家责任田中的庄稼,并因此取得收获物的所有权正确答案:ABCD[考点]所有权原始取得[解析]本题涉及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所有权的原始取得包括:添附、先占、国家或集体取得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的所有权、没收、罚款、国有化、善意取得、劳动等。本题中A项为添附,B项为国家取得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所有权,C项为善意取得,D项为劳动取得,均为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法。

8.

在下列民事纠纷中,哪些应按相邻关系处理?______A.甲在乙的房屋后挖地窖,造成乙的房屋基地下沉,墙体裂缝,引起纠纷B.甲村为了取水浇地,在乙、丙、丁村的土地上修建水井引起纠纷C.甲新建的房屋滴水滴在乙的房屋上,引起纠纷D.甲村在河流上修建拦河坝,使乙村用水量骤减,引起纠纷正确答案:ACD[考点]几种主要的相邻关系[解析]只要掌握了相邻关系理论,此题即可迎刃而解。另外,《物权法》第86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对自然流水的利用,应当在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对自然流水的排放,应当尊重自然流向”;《物权法》第87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物权法》第88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因建造、修缮建筑物以及铺设电线、电缆、水管、暖气和燃气管线等必须利用相邻土地、建筑物的,该土地、建筑物的权利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根据《物权法》第86,87,88条的规定,可分别选A、C、D。关于B项所述事实,属于地役权的问题。地役权与相邻权不同,是指一方为实现自己土地的利益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可见,B不能入选。综上,正确答案为ACD。

9.

甲盖房,雇佣乙挖地基。一日,乙挖到一只古瓷瓶,挖出后上交有关部门。后经鉴定,该瓷瓶属国家一级文物。甲认为该瓷瓶系在自己的宅基地下挖出,故瓷瓶应归自己所有。乙则认为,该瓷瓶系埋藏于地下,为自己挖出,应归自己所有。双方争执不下,后经第三人协商,双方达成书面协议:瓷瓶归甲、乙共同所有,因瓷瓶不能分割,乙将自己拥有的份额转让给甲,甲须在一个月内向乙支付转让款5万元。到期后,甲未支付转让款,乙诉至法院,要求甲按照协议约定支付转让款5万元。下列有关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A.瓷瓶埋藏于地下,为乙所挖得,此物系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应归乙所有B.瓷瓶虽然埋藏于地下,但因为甲雇佣乙挖地基,所以甲应该是发现人,甲可以无条件取得该埋藏物C.由于瓷瓶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按照有关法律,国家一级文物属于具有重大艺术、历史价值的文物,其所有权应属于国家,故瓷瓶的所有权属于国家D.瓷瓶的所有权属于国家,甲、乙均不享有所有权,双方共有也就没有法律依据,甲也不承担支付5万元对价的义务正确答案:CD[考点]埋藏物的归属[解析]《物权法》第114条规定,发现埋藏物的,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文物保护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本案的要点在于发现的瓷瓶是国家一级文物,且没有埋藏人出现,依照有关规定应该归国家所有。因此,A、B两项错误。既然瓷瓶所有权属于国家,甲、乙均不享有所有权,双方共有也就没有法律根据了。由于协议无效,瓷瓶归国家所有,则甲对于乙自然也就不承担支付5万元对价的义务。

10.

甲发现去年丢失的电动自行车被路人乙推行,便上前询问,乙称从朋友丙处购买,并出示了丙出具的付款证明。如果甲想追回该自行车可以提出下列哪些理由支持请求?______A.甲丢失该自行车被丙拾得B.丙是从甲处偷了该自行车C.乙明知该自行车是丙拾得的仍然购买D.乙向丙支付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正确答案:ABCD[考点]善意取得制度[解析]根据《物权法》第107条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由此可知,甲若能证明该自行车系遗失物或者盗赃物,那么可以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故AB正确。根据《物权法》第106条规定,若不是以合理的价格转让,或者受让人并非善意,也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那么甲当然可以追回该自行车。故CD正确。

三、不定项选择题

甲有一块价值一万元的玉石。甲与乙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