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龙县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1页
贵州省安龙县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2页
贵州省安龙县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3页
贵州省安龙县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4页
贵州省安龙县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龙四中2023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学2023.5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1章第12节。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种群及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某种群的个体数量越多,其种群密度就越高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D.重庆长寿湖中所有鲫鱼构成了一个种群【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详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正确;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指单位面积内某种生物的个体数,两个不同的种群,种群数量越多,其种群密度不一定大,如在甲种群数量多,但个体分布在更宽广的地域,B错误;C、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C正确;D、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D正确。故选B。2.下列关于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本植物在秋冬季节种群密度较低,主要受温度影响B.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减少C.春夏季节影响动植物数量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光照、水等D.森林中猞猁的数量发生周期性波动可能与食物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温度、水等。其影响主要是综合性的。2、生物因素:种群内部和种群外部两方面影响。种内竞争会使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到限制;种群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相互竞争关系等,都会影响种群数量;寄生虫也会影响宿主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3、食物和天敌的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有关。如同样缺少食物,密度越高,种群受影响越大,这样的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干旱、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详解】A、草本植物在春夏时节种群密度较高,在秋冬季节种群密度比较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A正确;B、阴生植物在林下光照较弱的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增加,B错误;C、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春夏季节动植物数量普遍增长,其影响因素有温度、光照、水分等,C正确;D、森林中猞猁的数量发生周期性波动可能与天敌、食物、气候季节等因素有关,D正确。故选B。3.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曾经的毛乌素沙漠,已被建设成为“塞上绿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工治理后,沙漠重新成为绿洲,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沙漠治理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物种之间的生态位越相似,竞争就越激烈,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D.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也可能会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1、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2、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因此同一群落中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相似,可实现共存。【详解】A、通过人工治理,沙漠变为绿洲,该演替为次生演替,A正确;B、沙漠治理的过程中主要是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进而说明了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B正确;C、物种之间的生态位越相似,生态位重叠越多,竞争就越激烈;但生态位越相似,生态位重叠越多,非重叠部分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因此对资源的利用就越不充分,C错误;D、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它们的类群也会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C。4.下列关于陆地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陆地群落中,森林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善于树栖和攀缘B.某一区域的群落是什么类型,与该区域的水分、温度等环境因素息息相关C.不同群落内的生物由于生活习性不同其种类也完全不同D.群落中不同生物的生态位不尽相同,使群落资源得到了最有效地利用【答案】C【解析】【分析】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分为不同类型。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详解】A、在陆地群落中,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适应该群落的环境,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A正确;B、群落类型的形成受到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某一区域的群落是什么类型,与该区域的水分、温度等环境因素息息相关,B正确;C、群落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的差异,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并非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完全不同,如草原群落和森林群落中也存在相同的物种,C错误;D、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D正确。故选C。

5.如图1、图2中的甲、乙两种生物之间反映出的种间关系分别是()A.捕食和竞争 B.竞争和捕食C.互利共生和竞争 D.互利共生和寄生【答案】A【解析】【分析】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曲线图常表现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详解】图1中,根据甲先增加先减少、乙随后增加然后减少,可判断二者为捕食关系;图2中甲、乙之间共同捕食丙,故甲、乙之间属于竞争关系,A正确,BCD错误。故选A。6.下列关于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链越复杂,生态系统一般越稳定B.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食物链的起点C.各种植物都属于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D.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由其他生物取代【答案】C【解析】【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食物链终点是不能被其他生物所捕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食物网中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营养级。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类型。【详解】A、一般情况下,食物链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A正确;B、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食物链的起点,B正确;C、植物一般属于第一营养级,则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但也有少数例外,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为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捕蝇草既可作为生产者,也可作为消费者,可占有不同的营养级,C错误;D、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取代,D正确。故选C。7.运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分析下列4项中,能量不利于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的是A.在森林中,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里B.在草原牧场,使能量多流向牛和羊C.能量流经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人的食物)D.在养鱼池,让有机肥料以腐屑形式被鱼类或饵料动物直接摄食【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营养级越高,浪费的能量越多,营养级越低,浪费的能量越少,则流向人类的能量越多。【详解】在森林中,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里,则营养级比较少,浪费的能量少,流向人类的能量多,A不符合题意;在草原牧场,由于人类不能食用草,所以使能量多流向牛和羊,再流向人类,有利于人类更多的获得能量,B不符合题意;能量流经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人的食物),能量经过了多级消费者的浪费,流向人类的能量已经大大减少了,所以不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符合题意;在养鱼池,让有机肥料以腐屑形式被鱼类或饵料动物直接摄食,人类再食用鱼类,从而使得有机材料的能量最大限度的流向人类,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8.如图为碳循环的示意图,a、b、c表示生态系统中的成分,①~⑤是相关的生理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a表示生产者、c表示分解者B.图中缺少了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C.碳在②③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含量大是酸雨形成的原因之一【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表示分解者。①是光合作用的过程,②表示捕食关系,③表示动植物遗体流向分解者,④表示动植物呼吸作用,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详解】A、a能固定CO2,所以a是生产者,a和b均有箭头指向c,所以c表示分解者,A正确;B、大气中CO2主要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所以图中缺少了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B正确;C、②表示捕食,③表示动植物遗体流向分解者,所以碳在②③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正确;D、大气中的SO2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D错误。故选D。9.下列关于生物富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富集只能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发生B.低位营养级的生物体内的有害物质比高位营养级的生物体内的有害物质多C.有毒物质可沿食物链达到最高营养级D.生物富集不具有全球性【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富集: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由于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因此,这种现象也是全球性的。【详解】A、生物富集不只是能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发生,如植物可以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重金属,A错误;BC、重金属会沿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体内富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的相对值越高,有毒物质可沿食物链达到最高营养级,B错误,C正确;D、由于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因此,生物富集也是全球性的,D错误。故选C。10.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B.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C.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鸡叫声,属于行为信息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答案】C【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详解】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打破了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促进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B、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对种群数量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B正确;C、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错误;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D正确。故选D。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B.使用粪便作肥料,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利用C.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D.对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A正确;B、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B正确;C、信息传递可以是双向的也可以是单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C错误;D、对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D正确.故选C.12.碳达峰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而是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通过一定途径吸收二氧化碳总量相等,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现碳达峰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仍可能增加B.过度的人工碳排放可能会导致全球气温上升C.实现碳中和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会明显减慢D.植树造林、退耕还草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答案】C【解析】【分析】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而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详解】A、碳达峰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受排放和吸收双重影响,故其浓度仍可能增加,A正确;B、过度的人工碳排放,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增加,可能会导致全球气温上升,B正确;C、实现碳中和后不会使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减慢,反而有助于碳循环的进行,C错误;D、植树造林、退耕还草可以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助于实现碳中和,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D正确。故选C。13.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将蛋白质分解【答案】A【解析】【分析】1、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醋酸菌是一种好氧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若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若缺少糖源、氧气充足,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乙醛变为醋酸。2、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详解】A、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能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将乙醇转化为醋酸,A错误;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B正确;C、乳酸菌是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细菌的总称,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C正确;D、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D正确。故选A14.下列关于无菌操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消毒能杀死物体表面全部的芽孢B.液态的牛奶可用巴氏消毒法消毒C.培养皿、胶头吸管可用干热灭菌法灭菌D.湿热灭菌时间达到后立即排气降温【答案】B【解析】【分析】无菌操作技术有消毒和灭菌,消毒是能够杀灭物体表面和内部的病原菌营养体,但不能杀死细菌芽孢,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消毒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和化学药剂消毒法,灭菌中灼烧灭菌法适用于接种工具、干热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和金属工具、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培养基及容器的灭菌。【详解】A、消毒不能杀死物体表面全部的芽孢,A错误;B、牛奶用巴氏消毒法消毒,B正确;C、干热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和金属工具,胶头吸管可用湿热灭菌,C错误;D、湿热灭菌时间达到后待压力降至零时,再打开排气阀排气,D错误。故选B。15.在分离和纯化土壤中含脲酶的细菌实验中,不合理的操作是()A.从有动物排泄物的土壤中取样 B.用无菌水稀释土壤样品C.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用接种环进行划线接种【答案】C【解析】【分析】培养基选择自生固氮微生物的原理:配置缺乏氮源的培养基,只有能利用空气中的氮气的微生物才能生长,对于其他微生物来说,缺乏氮源其生长、繁殖就会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自生固氮微生物。【详解】A、动物排泄物的土壤中含有含脲酶的细菌比较丰富,A正确;B、用无菌水稀释土壤样品,否则可能造成土壤被杂菌污染,B正确;C、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含有氮源,用其分离出的微生物土壤中含脲酶的细菌也有其他的杂菌,无法纯化产生脲酶的菌,C错误;D、接种土壤中含脲酶的细菌时可用接种环进行划线接种,也可用涂布器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D正确。故选C。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6.下列有关种群研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效保护或引入天敌生物,则有利于将农林害虫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B.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可实现对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C.人工捕杀家鼠的措施可以降低家鼠的环境容纳量来控制家鼠的种群数量D.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可提高其环境容纳量【答案】ABD【解析】【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详解】A、对农林害虫的防治,有效保护或引入天敌生物,属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又可以将害虫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A正确;B、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如捕鱼后保留在K/2值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可实现鱼的持续捕捞,从而实现对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B正确;C、人工捕杀家鼠的措施如采取机械捕杀、药物药杀等,这些并不是通过降低环境容纳量的方法来控制家鼠的种群数量,而采用减少生物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增加天敌是通过降低其环境容纳量,C错误;D、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K值就会变小,这是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给大熊猫更宽广的生存空间,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D正确。故选ABD。17.针阔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等鸟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杜鹃主要生活在林冠层,这是小杜鹃的生态位B.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的生态位相同C.研究红松的生态位只需调查出现频率、植株高度、种群密度D.生态位相似极高的两个物种未来仍可能共存于该群落【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位又称生态龛。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详解】A、生态位不仅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还包括占用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不意味着它们的生态位相同,A、B错误;C、研究红松的生态位还应研究其与环境及其它种群的关系,C错误;D、生态位相似极高的两个物种未来仍可能共存于该群落,两者之间存在竞争,D正确。故选D。18.长桥溪是西湖上游四大溪流之一,整治前溪底垃圾成堆,岸边杂草丛生,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溪流后注入西湖,经生态修复后水清草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污水中有机物所含化学能B.种植生态浮床植物可吸收水体营养C.跌水曝气处理的目的是促进水体厌氧菌降解有机污染物D.建造成的生态公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CD【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详解】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的总量和污水中有机物所含化学能,A正确;B、种植生态浮床植物可吸收水体营养,B正确;C、跌水曝气处理的目的是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进而促进水体中需氧型菌降解有机污染物,C错误;D、建造成的生态公园既能美化环境,还治理了生态环境,因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D错误。故选CD。19.某研究小组欲采用小型发酵罐(如图)进行果酒的主发酵中试研究。中试是指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若要在夏季发酵果酒,常需要对罐体进行相应降温处理B.乙醇为挥发性物质,因此在发酵过程中的空气进气量不宜太大C.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浓度,决定何时终止发酵D.为了缩短发酵时间,确保品质稳定,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时,通常会直接将同一菌种接种到物料中进行发酵【答案】AC【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中排料阀控制的排料口的作用是出料、检测;进气口的作用是在果酒制作前期通入氧气的,以便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出气孔是排气的,为防止杂菌和浮尘的污染,常连接弯弯曲曲的软管。【详解】A、果酒制作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而酵母菌适宜生存的温度为28℃,而夏天温度较高,因此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A正确;B、产生酒精表明此时已经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不能充气,否则会抑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B错误;C、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可知反应物的剩余量,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C正确;D、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时,通常会先通过微生物培养技术获得单一菌种,再将它们接种到物料中进行发酵,与传统发酵相比,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缩短发酵时间,确保品质稳定,D错误。故选AC。20.丙草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能抑制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生长。某研究小组从某地土壤中分离获得能有效降解丙草胺的细菌菌株,并对其计数(如下图所示),以期为修复污染土壤提供微生物资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提供适宜的温度,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有利于降解菌的生长繁殖B.若利用平板划线法则无法得到相同的结果C.该实验需配制以丙草胺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D.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7×109个【答案】BCD【解析】【分析】稀释涂布平板法: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计数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统计的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计算公式:每g样品中的菌落数=(C÷V)×M,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详解】A、培养细菌时,应该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A错误;B、平板划线法无法用于菌落的计数,而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计数,因此若利用平板划线法则无法得到相同的结果,B正确;C、若以丙草胺作为唯一氮源,则只有具有降解能力的降解菌能够存活,故可以提高降解菌的浓度,因此该实验需配制以丙草胺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C正确;D、根据5号试管的数据可知,每克土壤中菌株数为(168+175+167)÷3×105×100=1.7×109个,D正确。故选BC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21.生态系统是当今最受人们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全球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研究。某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每个种群在构成的食物链中只处于一个营养级,各种群的同化量(单位相同)如下表: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kJ)3.5612.8010.300.48226.5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以上种群中______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其代谢类型是______。除表格中所列成分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包括_______。(2)若没有其他的人工能量输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该生态系统中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保留1位小数)。【答案】(1)①.戊②.自养型③.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2)①.226.50kJ②.15.4%【解析】【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因此分析图表可知:戊为第一营养级,乙、丙为第二营养级,甲为第三营养级,丁为第四营养级。【小问1详解】生产者能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化为储存能量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基石,在生态系统中同化的能量最多,因此戊为生产者,其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表中5个种群,每个种群在构成的食物链中只处于一个营养级,说明上述5种生物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除表格中所列成分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小问2详解】若没有其他的人工能量输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戊为生产者,因此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226.50kJ,第二营养为乙和丙,第三营养为甲,则该生态系统中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3.56÷(12.80+10.30)×100%≈15.4%。22.“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下图为“无废弃物农业”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若人饮食中多摄入蔬菜水果,少吃肉类,则可以______(填“增大”或“缩小”)生态足迹。(2)“无废弃物农业”实现了氮、磷等元素的循环,但为了提高产量,农民需要往农田中施加氮肥,原因是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3)在农作物选种时既要考虑当地气候等环境条件,还要考虑所种作物的经济价值及农民的意愿,这体现了生态工程要遵循______的原理。(4)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除去田间杂草的意义是________。【答案】(1)①.2②.缩小(2)农产品不断地输出使部分氮元素不能返回农田生态系统(3)协调、整体(4)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分析】“无废弃物农业”属于生态工程的一种模式,其遵循了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在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系统的自我组织、自我调节为基础,遵循着自生、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基本原理。【小问1详解】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捕食的生物,则图中的食物链有2条:①作物(玉米)→人,②作物(玉米)→畜生(牛、猪、羊)→人;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要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若人饮食中多摄入蔬菜水果,少吃肉类,则可以缩小生态足迹,利于环境保护。【小问2详解】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但由于农产品不断地输出使部分氮元素不能返回农田生态系统,因此农田土壤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还要不断往农田中施加氮肥。【小问3详解】在农作物选种时既要考虑当地气候等环境条件,这主要体现了协调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还要考虑所种作物的经济价值及农民的意愿,这体现了生态工程要遵循整体(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的原理。【小问4详解】除去田间杂草能合理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