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复习经验资料必看_第1页
中医综合复习经验资料必看_第2页
中医综合复习经验资料必看_第3页
中医综合复习经验资料必看_第4页
中医综合复习经验资料必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前请听我说两句:

1.必须严格参照大纲,超纲内容可以不看。

2.拥有一套历年真题,最好是乱序版加顺序版(乱序版就是结合一本复习参考书)。

3.拥有一套复习资料,最好是按大纲考点顺序排列,每个考点下有对历年真题的罗列和分析。

(我应用的是《傲视宝典》,除了分析不足外,还有就是有些考点下写的是“此考点尚未出过考题”,

而实际有的却出现过,我印象中只有一处,适当地方我会点出。)

4.【重点工作】前期记忆部分考点,重点分析历年考题出题规律,以及考点是如何设置题目的,然

后将分析结果写在笔记本上,并对考点出题方式的变形做出适当的预测。后期通过对所有考点的

宏观把握,从新对考点分析(我过了三遍),对笔记进行修改,因为考试趋势总会有变化,有些内容

不会再考,有些需要重点提炼记忆。然后就是对修改后的笔记反复记忆,使用各种记忆技巧。

5.思维很重要,你需要自己去发现,去尝试,我只是给你举几个例子,仅仅希望靠我的方法,一一给

你点到,我估计最后你考的不会很理想,而且说不定还会反过来骂我,这类事情时常有,我不在乎,我

只写给看的懂的人。

6.写错字在所难免,还请谅解。

(这只是总的来说,具体还有很多细节,后面陆续提到补充。根据我的经验,完成这些工作所需时间

大概是2个月左右,我实际用了一个半月,同时复习政治英语,前期费了很大劲,我这套方法主要对

那些记忆不行的同学,结合我个人经验,应该能有很大帮助。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同时避免

不必要的重复,也抽出更多时间放在英语上。英语是个积累的过程,虽然也有应试技巧,但是如果你

悟性不好,你容易冒险,所以抽出2/3时间在英语上,结合个人英语基础,考个55+分,那么医学类专

业,全国所有院校的坎几乎都没有了。英语一定要稳抓稳打!这套复习方案应该可以保证200-230

分的中综成绩,毕竟每个人的成绩不一样,中综整体难度又低,考低分也不容易。210+55+60=325,

对于2012年的中医类学生来说,应该所有学校都过线了吧~这只是往低了说,想考高分,不付出

100%的努力,一切惘然。只有方法对了,努力到位了,才能收获最后的苦与乐。望我的付出对大多

数人有帮助。)

中医基础理论比较简单,但是2012年考研题目给我的感觉是,中基和诊断内容强化了,所以对于

2013考研的朋友,希望能予以注意,所以13年的朋友有必要找出12年真题,并对12年的真题与

往年真题做必要的比较。

下面入正题:

中医基础理论

中基概念类的考的比较少,很多考点不考。绪论里面,需要注意的是: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虽然从未考过,但是下面的一个考点我会提到,为什么这个考点你有

必要注意一下。该考点作为常识阅读记忆。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2012该考点出了一个单选,之前没有考过。根据2010与2011年

命题规律,2013年的朋友有必要注意一下该考点,有出题的可能。2012年出的是陈无择的三因说,

所以这个不用记了,另外2001-6考过,注意题干变化。

3、整体观的概念。这个考点重点记忆,结合09年的真题,注意该考点可以将选项进行修改而做

成单选或者多选。

4、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考点我觉得可以不看。

5、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重点记几句古文。结合2005-1、2006-1>2008-1,发现规律了么?所

以,傲视宝典好的地方在于同一个考点下面,它罗列了考题出过的时间,这个时间很重要,05、06年

背靠背的考,这种命题方式在历年的真题中非常常见。所以2013的学生要认真对待2012年考试

真题。

(这里再补充一下如何提炼命题规律:以2008-1题为例,“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春日浮,如鱼之

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

2008-1,天人相应,四时脉象的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春日浮”,则可见:

A.如鱼之游在波B泛泛乎万物有余C蛰虫将去D蛰虫周密

这道题目很简单,有些同学一看就知道选A,但我举这个例子的重点不在此。请注意我的分析。这

句古文可提炼出四个小的成分,那么2008年的第一题选取了第一个小成分来命制考题,虽然是送

分,但是我们可以想到,后面的三句话可以参考2008年第一题的命题形式,在今后的试题中被拿来

命制考题。同时,我们要注意,这段古文有四个成分,可设置成四个选项,如果不在A型题中出题,那

么也可在B型题中设置题目。这就是我如何分析真题,并如何提炼命题思维的,我感觉这个是整个

复习方法中的重点,也是我们需要在笔记中重点记录的。题目虽然简单,但是我们通过题目,提炼出

了命题的规律,作为对考点记忆的指导。另外,我们也要注意,08和09年的第一题不是背靠背,指

不定哪个考点会这么来一下。

该考点下的2006-1非常简单,不再多说。2005-1考的是另一句古文,大家可以参考分析记忆。如

果感觉记忆这些古文非常繁琐,那么可以参考我下面的记忆方式。

对于2008-1的考试题目,因为需要记忆古文,但是我们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长时记忆的能

力越来越差,而且在高强度的复习压力下,我们记忆这些古文显得力不从心。但是在记忆过程中,

我发现,我们对考点和对考题的注意力会显著增加。与范范看书背诵不同,我们往往能过看到考题

回忆到:嗯,这个题目我见过;这个题目选A,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见过,并且确定选A。因为

我们照相记忆的方式,我们对考题很敏感,对选项敏感。因此,我的记忆方法是,对于2008-1这样的

题目,我们可以试着自己设置类似题目,记录在笔记本上,通过反复的看题目,看选项的方式,逐渐,

我们建立起了题目中主干与选项之间的一对一的联系。因为我们的记忆就是这样,通过联系而不

断拓展的。

虽然不专业,希望我用这个简单的例子,能打开你得思维。

绪论的内容很简单,后面的不提了,这里提一下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课堂上老师都提烂了,我们不看

书也该知道。参考2002-1。虽然是送分题,但是我们不要对中基掉以轻心,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因为后面的考点我会给你展示,有些题目还是比较邪恶的。既然是送分,我们就要稳拿,不要因为自

己的粗心,轻敌,而在分数上拖后腿。

精气阴阳五行:

1.精气学说应该可以不用看吧。没考过。

2.阴阳学说。

1992-1考察了阴阳的概念。概念很少考察,这个概念需要注意,我记得貌似考察过两次。但傲视宝

典上只写了一次,这里需要指出,准备一份按顺序的真题用意就是在此。傲视宝典有些题日前面写

的是,比如:1992-1,1995-2,2000-3(题目),但是这三年考题的主干可能不同,选项顺序可能不同,

细节上会有区别,只是考点是同一个,需要引起一定的注意。

2001-73,74需要记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分析方法同前。需要指

出的是,你要发现哪些古文是可以命题的,并且是如何命题的,比如,如果出单选,可以问血气之男女

是指:答案为阴阳;而反过来问阴阳是:就不好设置题目。因为阴阳比较大,而阴阳之道路里面

又含有阴阳两个字。所以中医考试题目并不是所有考点都能设计出一道好的题目的。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自己看一。

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互感互藏、消长平衡、相互转化,需要你自己在笔记本上总结,结合

历年的考试题目,哪些话是体现对立的,哪些是体现互根互用的。同样反过来,一句话到底是反应的

对立制约还是互根互用?这是设立题目的又一个技巧,就是题目与选项的倒置。其他科目中你也

能见到这种命题的技巧在不同年份中的考题中出现。

这里重点点一句,以阴阳对立制约关系为主的是:寒与热;以互根互用为主的是:气与血。见

1997-100.我们分析考题不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的学好中医。在我的方法指导下,我

对中医,至少是咱们这几本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我有时间跟你**,我眼中的中医教材。。。。。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病机类的题目先不管,到后面病机考点再说。这里记忆2002-128与

2006-110题,是考的治则,需要重点记忆两个题目,分别是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和阴阳偏衰的治疗

原则,属于多选题,难度较大,背诵题目。另外还有关于1995-1,199-1"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类的题目,

需要理解记忆掌握,属于送分题目,这里重点理解“火”字和“阴”字。

3.五行学说,重点:

五行特性:见1994-121,2002-121,2006-106,2007-106,2009-121.这个考点比较重要,理解起来

费劲,我的经验,不用理解,因为是多选,“木曰曲直”题目不选:肝藏血;“土元稼嵇”题目不选:统血。

这是规律,记住就行了,脑子不够使的时候可以停下来想想为什么。很费劲,也许当时你明白了,等

看第二遍的时候就又不明白了。这里需要注意,虽然是这么说,但是,有时候选项会做变化,比如

2002-121,就没有肝藏血这个选项,而四个选项都是与“木臼曲直”有关的,如果题目中有肝藏血这

一项,而选项中还有一项跟肝没有关系,或者与题目无关,属于干扰项,也需要我们注意。我们复习

训练的是一种思维,不是光闭着眼睛死记。

另外,2009-121“水曰润下”的这道题,需要理解记忆,2009年的题目整体给我感觉比较难。

五行的推演归类:因为我们都记忆过,这里重点记平时记得比较少的:五音、五声、变动。历年

考题也是围绕这几个反复命题的。参考2010-81,82与2011-81,82,你会发现2010年的题目与

2011年的题目有个小秘密。这点希望2013同学注意,因为2012有参考价值,这是我的感觉,希望

能帮助到2013的朋友。.

五行相生相克,同志们自己看吧~2006-3题有点难度。制化和乘侮比较难,重点要理解几句话。这

里以2001-121题为例

2001-121,五行“相乘”主要是指:

A,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承之B,气有余则侮所不胜

C,气有余责制己所胜D,其不及则己所不胜轻而侮之

答案是ACo看到这样的题目,你要反应到可以针对BD两个选项出题目,如果这道题没出过,你就

应该引起重视。写在笔记本上,首先,把这两句古文:《素问~无运行大论》《难经经释》写在笔记

奔上,然后理解其意思,尤其其中所胜所不胜指的是谁,不行用五行做例子写写试试,然后浏览过所

有的考试题目,写上,该题可以问“相侮”主要是指,然后选BD,当然选项顺序可能会变。写到这里,

我想说,思维很重要,你需要自己去发现,去尝试,我只是给你举几个例子,希望靠我的方法,一一给

你点到,我估计最后你考的不会很理想,而且说不定还会反过来骂我,这类事情时常有,我不在乎,我

只写给看的懂的人。

剩余考点自己看吧,不是太重要,但不排除出题可能哦,属于阅读内容。

4.藏象:

1998-122,脏与腑互为表里的主要依据是:

A,经络循行路线阴阳相对B,经络巡行相互络属

C,生理病理密切相关D,解剖部位临近或直接相通

答案:ABCo这个题目背住吧,因为2011以原题形式出现了,属于送分题目,当时看到后直接勾选,

但要小心答案的变化,如果有变化要小心。

2004-4也背住吧,有重考的可能。

藏象题目是送分题,经常重复,需要你引起重视,并保证见到题目就会选,看熟就行了,不一定会背。

下面举个例子,告诉大家怎么研究真题,如何预测。

1991-122,1995-125,1998-121,2008-123,心开窍于舌主要机理是:

A,手少阴之别系与舌本B,心血荣于舌C,心气通于舌D,舌为心之外侯

答案:ABC。如果你使用的是傲视宝典,以后再见到这样的题目希望你背下来,反复考,2013到

2008年之间隔了好几年了,可能会拿来重新考你一下,你可以尝试理解,也可以直接被答案。你看

91到95隔了4年,95到98隔了3年,后面隔了10年了,你会怎么想?要给予重视。

2010-122肝开窍于目的生理基础是:

A,足厥阴经上行连接目系B,肝藏血,目受血而能视C,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D,肝气通于目

答案:ABCDo

2011-121,脾开窍于口的内涵是:

A,饮食口味与脾运化相关

B,脾之合肉,其华在唇

C,脾气通于口

D,脾转输金叶

答案:AC。容易误选B,B的后半句与题目主干无关。这里体现了一种设置干扰项的技巧,应用在

英语里也很合适。你发现所有考试特点都差不多。通关这三道题目,希望你能发现更多内容,不多

说了。

2000-122,2010-121,对肺通调水道有调节作用的:结合这两个题目,答案有5个:

A,肝主疏泄B,肾主气化C,脾主运化D,媵理开阖E,三焦气化

多选题一定要这样多多总结选项。

结合历年考点,重点记忆藏象部分,送分题目年年有,希望结合我上面说的一些方法,细看剩下的所

有内容。

5.气血津液:

气的生成,看2004-122,2005-6(傲视宝典把2004-122题题号写错了,这里提一下,希望你看到前

面题号就知道是单选还是B型题,还是多选。)

气的生理功能,需要你自己总结,反复出题,重点,请在笔记本上总结,历年真题也有很多了。气的运

动,简单自己看。

元气的功能、分布、通道出过的题目比较多了,重点,自己总结。宗气的题目也一样。注意重点词:

功能、分布等。营气卫气不再多说,两句关于分布的古文重点看下。

津液的功能,重点考,反复考,结合题目记忆。这些题目都是常规题H,经常考,大家看看记住就行了,

不再多说。

经络部分,根据考点结合考题自己看书吧,这个需要自己总结的比较多,后面有机会我再把总结的

慢慢敲上来。

6.病因与发病:

六淫自己看吧,你注意选项,就能发现是各个邪气之间互作干扰项,能区分干扰项很重要,必要的时

候排除法是很重要的。

饮食不节中有一类题目我这里做一下解释,相信在这类题目复习上,能给你节省大量的时间。

《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胭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

新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第一篇,是按相克关系推,多食咸=水,脉=火。

第二篇,也是按相克关系推,不过要看最头和最后,味过于酸=木,脾气乃绝=土;其中有个特殊的,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甘和心的关系,不清楚,但是不影响后面肾气不衡,还是土克水相克的关系。出

题老师不会无耻的拿中间作为设置题目的机关的,除非你能找到合理的解释,至少目前我找不到。

后面还有一个却不同,结合2005-110,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设置了多选,而且这里也体现

不到相克的关系,我的理解是过食苦,苦寒首先伤的是脾胃。理解到这里,相信这两段话没有什么难

度了吧,再看历年真题,你可以轻松应付。此处是个出题热点哦~

后面几个考点自己看吧。这里再提一个题目。傲视宝典在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下面写到“此考

点尚未出过考题”,而实际不然,这就是我前面提到过的问题。我只发现了这一处,因为时间比较短,

我没有认真去计较这些问题,只是给你点出来,而且我认为这个题目有可能以原题形式出现。

1993-121沟通内外环境的联系是:

A,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

B,五脏各有外侯,与形体官窍联结成整体

C,通过经络联结内外,网络周身

D,五脏主五志,将人的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与五脏的生理功能联结成整体

答案:BD。这个题目还有点难度,如果你不看知识点里对内外环境的解释,你就不会明白这个题目。

7.病机:

这章比较系统,每个考点下面罗列的考题很清楚,有些考到了,有些还没考,注意总结就是了,不再多

说。

脏腑病机大纲上有要求,但是课本上找不到,傲视宝典上有。

8.防治原则:

自己看看吧,有些内容也是经常考,有些跟前面内容有点重复。

中基整体来说是送分题目,但是里面有些题目经常变化,需要重点分析记忆掌握。上面我也举了一

些例子了,我是翻着书一点点回想打出来的。隔得时间久了,极不准确的也不敢随便写出来。如果

有什么问题,私下继续讨论吧。我的方法只供参考,适合你你就用,不然会耽误你得复习计划。

一些经典题目的补充:

1992-100,1995-104,1998-102,2003-94肺宣降失常:尿量减少

1992-101,1995-103,1998-101,2003-93肾蒸化功能失常:尿量增多,尿量减少

注:由于现在的中综B型题四个选项不像以前那样有:C,都有;D,都没有,所以这类题目如何重

复出题,不好说,估计不会再出了。要学会如何看真题。

2005-106“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含义

A,脾能将水谷化为精微B,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C,脾能运化水液D,脾能转输水谷精微

答案:ABD。C项比较凶险的是把津液改成了水液,这里容易忽视,需要你仔细思考一下,当你理解

的时候,你会对中医理论有更深刻和准确的把握的。

1996-123,2000-123,2011-123,胆为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的根据:

A,胆为中精之府,内藏精汁B,胆无传化饮食的作用

C,胆附属于肝,为空腔器官D,胆为中正之官,脏腑皆取决于胆

答案:AC。此题也挺凶险,B项胆化物但不传。传化是两个字,是两个过程,所以要小心,这是一种

设置陷阱的技巧。

1999-124“心肾相交”指

1992-127“心肾不交”指

这种命题形式不只一次提到了吧~希望引起注意。

1997-121气对尿液、汗液排泄的调控作用是

2009-123气对尿液、汗液调控作用是

2010-124气对血液生成作用

2011-124气对血液运行作用

2004-116,2005-107津血同源的主要依据:来源相同;互为补充。

A,津可以化血,血可以化津B,津血源于水谷精气

C,髓能生血,津能养髓(不能养)D,津亏血燥,血燥津枯

根据知识点做选择。

2005-111导致心阳气偏亢的主要原因:邪热;痰火;瘀热

A,邪热内郁B,瘀血化热C,劳心过度D,五志化火

注意选项要么把理论知识复杂化(加字),要么简单化(去字)

1997-125,1999-127,心阳气偏亢,可导致

注意两个题目选项做比较和干扰项的设计。

1995-128,2008-126形成心血痹阻的主要原因:五个答案哦

1995-127,2003-115,2004-111,肺气虚损可导致:

注意比较选项。

1997-126,2000-126,2001-128,2009-130围绕脾气虚损设置题干,注意选项,注意总结

1992-126导致胆汁分泌排泄障碍的原因:AC

A,气机失调B,食滞中阻C,湿热熏蒸D,胆郁痰扰

1999-125相同题干

A,情志内伤B,痰湿内蕴C,脾胃湿热D,阴虚火旺

2010-130胃气虚病机表现:

A,纳呆便澹B,脱腹胀满C,内脏下垂D,恶心暧气

答案:BDo注意A的设置选项的手法,纳呆和便滤,便滤是无关干扰。

大肠功能失调:泄、痢、秘。

1992-128,1993-126,1994-122,2008-129围绕脉道的通利设置题目,注意观察规律。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谓之(魄)(1995-7题),所以

任务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者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

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2002-1题)

骨之精-瞳子

血之精-眼络

窠气之精-白眼

筋之精-黑眼

肌肉之精-约束(眼胞)

女五七:阳明脉衰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

七七:任脉虚

男五八:肾气衰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

七八:干起衰

八八:肾脏衰

液的特性和功能(濡养)(97,2011)

A,稠厚B,流动性小C,濡养骨节D,濡养脏腑E,濡养脑髓

津的特性和功能(滋润)(2010)

A,清稀B,流动性大C,充养血脉D,滋润皮肤、肌肉、孔窍

另外见2007-107

风气内动鉴别点:

肝阳化风:眩晕欲仆(中风)

热极生风:惊厥、抽搐

阴虚风动:筋挛肉闰,手足蠕动

血虚生风:肢体麻木不仁

血燥生风:皮肤干燥、肌肤甲错、瘙痒

经络气血衰竭那几句古文很不好记,建议把经络换成脏腑,找其中的契合点。

中基到这里基本就结束了,还有好多系统的在笔记上,一个个打出来速度太慢了。有机会再交流

吧。我感觉上面提到的方法,应用了会明白的,尤其是对比记忆,连线线索记忆,不要一味的死看教

材看书,看死你。中综本来就很容易,只要学过一遍的,想考低分也是不容易的。对于想考高分的朋

友,你还需要讲究一下方法。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的复习比较系统,简单说几句吧。

症状、体征的鉴别,病历书写,这些如果你还有很大难度,我觉得你也没必要考什么医学类研究生

了。

中医诊断学发展史随便看看吧,太难了,我从头记到尾,考试前还是没记住。我感觉这个出题就是难

题,为了1.5分或者2分不值得。

我说的重点是如何根据考点提炼考试信息。

比如针对考点:恶寒发热的概念、表现类型和临床意义。我们主要注意临床意义。书上或者傲视

宝典上写的很多,我们需要提炼的是一道选择题。如下:

下列可见恶寒发热的病证有:

A,表证B,肠痈C,疮疡D,瘟疫E,邪毒内陷

虽然出题可能性很小,但是这么一道选择,我想应该把该考点扫得一干二净了。

通过上面的例子,中医诊断学的复习就是在提炼单选或者多选的题目,你只要抓住了考点,就能自

己设计很多单选多选,这些题目就能把诊断的考点涵盖90%。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考点里面内容的

交叉,所以在设置多选题目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结合真题,自己分析可能命题的形式。

例如:我们知道潮热有三种情况:阳明潮热、阴虚潮热、湿温潮热。但在此考点设置题目的时候,

可以单单抓住阳明潮热来设i|-单选,或者湿温潮热的特点设置单选,见

1992-19,1995-19,2008-26,1996-82,2005-19.这样设计题目是比较简单的,出题人还可能如下出

题,比如:

潮热可见于:

A,湿遏热伏B,热入营分C,阴虚火旺D,淤血久积

这样题目难度就加大了,这需要你细心的总结,同时你也学会了,淤血也能导致潮热的症状。你得学

习才能系统,才能调理,才能清晰。

举一个真题的例子吧,这个真题是2009-134,2009年题目总体给我感觉是很难。

2009-134,渴不多饮可见于:

A,痰饮内停B,湿热证C,热入营分证D,血瘀证

答案:ABCD。自己看书想一下为什么,感受一下题目难度吧。

中医诊断学的复习整体思路就是如此了,通过考点总结可能的单选或者多选。一些经典的题目是

肯定要记忆的,一些以前没有考过的考点,是需要注意的,如果你研究傲视宝典没章节题目前面的

题号,你会发现有些章节今年的考试量在增加,中药上体现的更明显。所以,诊断这一部分,那些没

有考过的题目,但是体现中医特色,能设计单选或者多选的题目,需要你尤为注意,并且总结在笔记

本上,反复熟练。一些症状表现是不用你背诵的,你只需要找到对应关系,看到能想到,想到能选出

就行了。一些西医更占优势的内容,比如按诊。所以,希望大家在看过第一遍后,或者复习两边后,

能对那些内容是重点有足够的认识,不要浪费时间。

另外补充一些方法:

2005-116寒凝肝脉可见

A,小腹冷痛B,绕脐痛C,睾丸坠胀冷痛D,少腹冷痛

2008-134可发生绞痛的病证有

A,心脉淤阻B,结石阻络C,寒凝肝脉D,寒滞胃肠

这两个题目,通过题目的对比,首先,我们要了解肝脉。其次,我们可以利用西医知识去理解一部分

中医考题。寒凝肝脉主要表现在肝经循行部位的症状,2005年的题目告诉我们,表现是睾丸坠胀

冷痛,从西医理解,ABD都能理解,C就不能理解,不要因为仅仅看到一个寒字就ABCD满贯了。

下面一些内容比较散,希望大家结合考纲自己总结。

真寒假热=阳虚阴盛,阳气浮越=虚阳浮越=戴阳证=阴盛格阳证,题干或选项中经常有表达的变化,

其实是一个意思,需要我们揭开表面的面纱,揭露题目的实质。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那一部分,主要考察相似证之间的鉴别,你需要把相同症状和不同症状总结到

笔记本上,这些是多选题设置的热点。另外,你需要结合历年考题,因为有些共同症没有写在教材上,

但是通过往年的题目,需要补充道笔记本上。

这一部分由很多重点的对比证型。

风热犯肺=上焦病症=卫分证

肺热炽盛=气分证=上焦病症

我感觉这一部分主要是鉴别干扰项,做多选的话就会很容易。不好意思,我的笔记一部分我都看不

懂了,例子太多。我尽量补充。

肝阳化风:上实下虚,中风表现:中风偏瘫,可有眩、麻、抽、颤

热极生风:热证,痉证表现:热、痉、抽

阴虚动风:虚证,热病后期:手足蠕动,可有眩、麻、抽、颤

血虚生风:虚证,慢性久病:肌肉闰动,可有眩、麻、抽、颤

该处要与中基处多多比较,有点繁琐。

望面色记忆几句话:

常色分主客,病色辨善恶

色生病为吉中顺(另外的几句不记,注意推)

平人病人要分清(有华无病,无华将病,有华主生,无华主死)

面色青:寒痛瘀滞惊

面色黑:寒痛瘀虚饮

这样念顺就记住了。

有个考点是关于面部色泽变化的,比较难记忆,虽然近年考的比较少,但是不排除在B型题中出题

可能,为了节省时间,我当时写了五句话来记忆:

白裹朱赭鸡冠财

鹅羽如盐豕膏骨(那个字年shi三声)

罗裹黄土蟹腹实

苍璧如蓝翠羽草

重漆地苍乌羽台

你一定要结合这个诗,跟书上表结合几次,不然你记住不一定会用,或者你自己编一个更好的,主要

目的还是为了节省时间,记得最好。

六经辨证:

1.太阳病:

包括了: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蓄水、太阳蓄血。

太阳中风证可见:(1995)

A,脉缓B,鼻鸣干呕C,汗出D,发热、恶风E,体痛(干扰)

太阳伤寒证可见:

A,恶寒、发热B,无汗、脉浮紧C,气喘D,头项强痛E,身体疼痛

这两个题目略略体现了,中医综合大多数题目设置干扰项的技巧,就是把相关性略高的知识点,互

作干扰项。体痛是伤寒里的症状,拿来作为干扰。

太阳蓄水证可见:

A.发热恶寒B,小便不利,腹满C,口渴或水入即吐D,脉浮或浮数

太阳蓄血证可见:

A,如狂或发狂B,善忘C,脉沉涩或沉结D,大便色黑如漆E,少腹急结或硬满F,小便自利

注意划线部分是可以作为干扰项设计题目的,另外,我喜欢这样通过设计题目来记忆知识点,同时,

可以用红笔对陌生的症状做个记号,每次看笔记的时候强化。

2.阳明病

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问题不大,注意2010年一道题目,问阳明经证和阳明府证共有症状。

3.少阳病

A,口苦、咽干、目眩B,寒热往来,胸胁苦满C,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呕D,脉弦

建议大家被原文,这个考的比较少。出个单选不错了,而且典型症状比较明显.

4.太阴病(难度来了)

病机(可以预备单选):脾阳虚弱,寒湿内生。(注意:寒湿)你就救助后面这个证型,然后遇到题

目就用这个推,不要用太阴病与其症状建立联系,你会记不准确的。

太阴病证见:

A,腹满而吐,食不下B,大便泄泻C,小便自利,口不渴D,时腹自痛E,脉沉缓或弱F,四肢欠温

常设干扰项:

脉象、舌苔;下利清谷;但欲寐;自利而渴;饥不欲食。

5.少阴病:少阴寒化证;少阴热化证。

少阴病病位:心肾

少阴寒化证:心肾阳虚或虚阳上越(原则同前)

少阴寒化证可见:

A,无热恶寒、四肢厥冷B,但欲寐C,下利清谷D,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E,身热反不恶寒F,面赤

G,脉微细(1993)

看到这你知道前面太阴病提到的干扰项是怎么来的了吧?

少阴热化证:心肾阴虚,阴虚阳亢(1998)

少阴热化证可见:

A,心烦不得眠B,II燥咽干C,舌尖红D,脉细数

*出题常围绕的几个点:

1991,心烦不寐的原因:水亏火旺(注意说法的改变),考察病机的理解

1993、1998.2000.20002.2005,考察症状,围绕:下利清谷、面赤、脉微细、口燥咽干、自利而

渴、脉细数出题设置干扰项。

该证的症状也可作与其他证的鉴别比较,如2002,2007分别设“自利而渴”“但欲寐”为干扰项,常与

太阴、厥阴混出题。

6.厥阴病

厥阴证特点:

A,阴阳对峙B,寒热交错C,厥热胜复D,寒热错杂E,上热下寒

厥阴证见(1992,1999,2000):

A,消渴B,气上撞心C,心中痛热D,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其他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我也是如此分析做笔记的,供大家参考。

另外给大家展示一下我是如何记忆一些知识点的,我怕口头说不清楚,笔记原文照抄:

局部汗出掌握五道题目:

1、但头汗出见于:(1994,95,98,2005,2010)

A,中焦湿热B,上焦热盛C,虚阳上越D,辛辣、热汤、饮酒

2、半身汗见于:

A、痿病B,中风C,截瘫D,(干扰)

3、手足心汗见于:

A,阴经郁热B,阳明燥热C,脾虚失运D,(干扰)

4、心胸汗见于:(注:虚)

A,心脾两虚B,心肾不交C,D,

5、阴汗见于:(单选)

A,B,C,D下焦湿热郁蒸

这个考点,我每复习一次,只要能应付这几道题目,这个考点我就过,或者看熟了就过。你在自己总

结和写的过程中,其实记忆了很多。其余大多知识点仿此。

望舌、脉诊部分是重点,每年都考、需要系统化。

比如,淡白舌主病有气血两虚、阳虚。

但下面还细分有:

淡白光莹,舌体瘦薄:气血两虚

淡白湿润,舌体胖嫩:阳虚水湿内停

举这个例子只是说明问题,真题里有这样的命题形式,但是不是这个考点。

该考点有一个总分的点在里面,那么可以取下面的分点来命制单项选择题,也可以直接问淡白舌

见于什么证型,而设计多项选择题。通过这个例子,希望你明白,并不是见到淡白舌就是气血两虚、

阳虚了,下面还有鉴别的点。出题人往往利用这个总分的点,采取总的点来设计多选。这是我要说

的。

脉象方面,需要你自己多多总结,比如:主宿食的脉象有;主痛症的脉象有;主虚与湿的脉象有;

气滞血瘀可见的脉象有;洪脉主病;伏脉主病等。

中诊就到这了,我写的比较乱,希望读者能从中体会到我的意图,重点是方法和思维。我感觉这种思

维用于西医综合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重点就是一个对比,通过题目的对比,考点之间的对比,发现

异同,异和同都是命题的点,这样虽然是应试,但是我感觉比趴在那学中医还有效。本来中医的学习

就应该系统,逻辑。希望能帮助你,谁要说中医的思维和西医的思维是不同的,那么我只能说他的立

足点和我不同,而且他可能是特殊的人类。

中药学

开篇话:中药实在太多了,我在把我的笔记内容一点点的打到WORD里面。中药最需要系统化,

不然你会感觉很乱,而且你始终有种背不完的感觉。我打了好久了,还差很多,现在先发一部分上

来。辛辛苦苦的劳动,希望朋友们好好学习中医!真的快可以出书了。内容好多,慢慢来!

中药内容比较多,大部分人都会头痛,其实我从三月份开始背中药,背到11月份都不行,贵在总结和

使知识结构系统化。注:部分药物功用我做了修改,为「方便记忆,我对功效的顺序也做了修改,

方便对比记忆。中药有必要结合方剂,或者方剂有必要结合中药记忆,但是你至少都得先过一遍,

然后再结合。

我是按药对记忆,希望能达到看到其中一味,就想一组的记忆效果。

另外,个别中药后面我加入了考过的年份与题号,希望能加强潜意识对部分中药的敏感性,帮助记

忆。

如果按我给的顺序被点名诗,会记得快很多,当然,你看的足够熟练也可以,不一定会背。

解表药:

慎用解表药的有:

A,表虚自汗B,阴虚盗汗C,疮疡日久D,淋证E,失血

发散风寒药:

1.麻黄与桂枝结合记忆,两个也经常结合出题。

兼利水消肿的解表药:麻黄、浮萍、香蕾

调和营卫的配伍:桂枝、白芍;生姜、大枣.(1994-138)

1998-139,功能宜发或肃降肺气、利水消肿的药是:(注:这里有个宣发或肃降,可拆题哦)

2.生姜和紫苏结合记忆,因为都辛温,一个归肺脾经,一个归肺脾胃经

生姜是呕家圣药,两药都可解毒,紫苏有行气宽中的作用,不宜久煎。

注:含姜字的都是根茎,比如姜黄、高良姜。

3.防风与羌活结合记忆

防风:祛外风、熄内风;风寒风热风湿表证、瘾疹瘙痒、风寒湿痹、热痹;“治风通用”。

羌活:归膀胱、肾经;用量过多导致呕吐。

4.荆芥与香雷结合记忆

两个药都辛微温,一个归肺肝经,一个归肺脾胃经,荆芥不宜久煎,香塞利水消肿浓煎。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香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1.白芷、细辛、苍耳子结合记忆

白芷归阳明,肺经+胃、大肠,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通鼻窍

细辛归少阴,肺经+肾、心,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鼻窍

苍耳子,毒,肺,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杀虫止痒(风疹、疥癣)

2.藁本、辛夷、葱白结合记忆

藁本,膀胱经,太阳引经药,又引厥阴,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太阳头痛、风寒湿痹)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

发散风热药

1.薄荷、牛劳子、蝉蜕结合记忆

薄荷,辛凉,肝肺,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牛著子,辛苦寒,胃肺,疏散风热;利咽、透疹;宣肺祛痰:解毒消肿;滑肠通便

蝉蜕,甘寒,肝肺,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2.桑叶与菊花比较记忆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3.柴胡、升麻、葛根结合记忆

柴胡,肝胆,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截疟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葛根,脾胃,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透疹

4.蔓荆子、淡豆豉、浮萍结合记忆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风湿痹痛)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宣发肺气)

其他解表药: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穿心莲、青蒿、独活、蕾香、佩兰、苍术、前胡。

1996-136,治疗风热目赤、肝热目赤的:桑叶、菊花

引经药:

太阳:羌活(膀胱、肾),川苣(肝胆心包),蔓荆子(膀胱肝胃),型空(膀胱)

阳明:葛根(脾胃),白芷(胃大肠肺),知母(肺胃)

少阳:柴胡(肝胆)潢苓(肺胆大小肠脾胃),川苴(肝胆心包)

厥阴:吴茱萸(肝肾脾胃),嵬生(膀胱)

少阴:细辛(肾心肺),独活(肾膀胱)

清热药

清热泻火

1.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结合记忆(希望重点记忆,因为这四味药物重点得不得了)

石膏,辛甘大寒,肺胃,生: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苦甘寒,肺胃肾,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润肠)(考点)

(重点)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芦根.甘寒,肺胃,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考点)

用于一: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肺痈:胃热呕啰;热淋涩痛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肺胃,邀造工生津止渴;消肿生肌(考点)

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2.桅子、淡竹叶一起记忆

桅子,苦寒,心肺三焦(1991),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凉血止血(一字不漏的记!)

用于:热病心烦;黄疸;血淋;血热吐蜘;目赤肿痛;火毒疮疡

淡竹叶,甘淡寒,心胃小肠,遭热当火;除烦、利尿(口疮尿赤、热淋涩痛)

3.决明子、夏枯草、密蒙花结合记忆

决明子,肝大肠,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平抑肝阳)(肯定也清热泻火)

夏枯草,肝胆,清热泻火;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熬膏)(乳痈)(考点)

密蒙花,肝胆,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考点)

养阴生津:知母、芦根、天花粉;生地、玄参。

了解:(随便看看,我都没记住,跟考试无关)

清胃火: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黄连、穿心莲、蒲公英

清肺热:黄苓、石膏、知母、芦根、金银花、连翘、鱼腥草、金养麦、射干、马勃、山豆根、天

花粉、地骨皮

清气分实热:石膏、知母、桅子、竹叶、芦根、天花粉、鸭跖草、黄苓、黄连、黄柏、寒水石、

金银花、连翘

清气分湿热:黄茶、黄连、黄柏、穿心莲、白头翁、龙胆草、夏枯草、苦参、秦皮、青蒿

清热燥湿药:

1.黄苓、黄连、黄柏结合记忆

黄苓(根)苦寒,肺脾胃胆大小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考点)

黄连(根茎)苦寒,心脾胃胆大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树皮)苦寒,肾膀胱大肠,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应该也泻火解毒吧)

2.龙胆草、苦参、白鲜皮、秦皮个别记忆(记特点)

龙胆草(根、根茎).苦寒,肝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苦寒.心肝胃大肠膀胱,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祛风止痒

白鲜皮,苦寒,脾胃膀胱,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祛风通痹(热痹)(考点)

秦皮.苦涩寒,肝胆大肠,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清肝明目(考点)

黄苓:

枯苓,清上焦肺火,用于肺热咳嗽痰黄

子苓,泻大肠湿热,用于湿热泻痢腹痛

清热生用,安胎炒用,清上焦热酒炙,止血炒碳(考点)

清心火;黄连、木通、郁金、牛黄、冰片、朱砂、连翘、桅子、竹叶卷心、丹参、麦冬、犀角、

莲子(划线的需要重点记忆)

1992-29,1997-35既治疗风湿热痹,又治疗湿热黄疸的:白鲜皮

被李时珍称为:“诸黄风痹之要药”的是:白鲜皮(可以备题)

清热解毒药:

1.金银花、连翘、穿心莲结合记忆

金银花,甘寒,肺心胃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热毒血痢)(内痈外痈要药)

连翘,苦微寒,肺心小肠,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瘪疡痰核、热淋涩痛)(疮家圣药)

穿心莲,苦寒.心肺大肠膀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消肿(肺痈);燥湿、止痢(泻痢、热淋、

湿疹)

2.蒲公英、紫花地丁一起记忆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日(量大缓泻)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3.鱼腥草、败酱草结合记忆(1994-109,110,2009-96、1996-87、2006-32)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清热止痢(不宜久煎)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肝热目赤肿痛,赤白痢疾)

4.射干、马勃、山豆根结合记忆

射干,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消痰(痰盛咳喘)

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清肺止咳;清热利湿(肺热咳嗽、湿热黄疸)

马勃,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止血(考点)

5.白头翁、马齿宽、鸦胆子结合记忆

白头翁,胃大肠(阳明),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马齿范,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止血(崩漏、便血、湿热淋证、带下)

鸦胆子,小毒,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热毒血痢、冷积久痢)

6.大青叶、板蓝根、青黛一起记忆(松蓝)

大青叶,苦寒,心胃,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瘩腮、丹毒)

板蓝根,苦寒,心胃,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斑)

青黛,咸寒,肝肺,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冲服)

青黛主治:(备)

A,温毒发斑、血热吐峡B,咽痛口疮、火毒疮疡

C,咳嗽胸痛、痰中带血D,暑热惊痫、惊风抽搐

7.贯众,小毒,肝脾,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烧烫伤、妇人带下)

贯众主治:(1995-143)ABCD

A,钩虫病、绦虫病B,风热感冒、温热斑疹

B,血热吐蚂、便血崩漏D,瘦腮、咽痛、大头瘟疫

蚤休(重楼),小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化瘀止血(三七派)(娱乐记忆)

蚤休主治(了解):

A,痈肿疔疮、咽喉肿痛B,毒蛇咬伤C,惊风抽搐D,跌打损伤

土茯苓,甘淡平,肝胃,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梅毒)

熊胆,苦寒,心肝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小儿疳积、风虫牙痛、黄疸)

野菊花,清热解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外用湿疹、湿疮、风疹)

漏芦,苦寒,胃,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舒筋通脉(湿痹拘挛)

7.白花蛇舌草、山慈菇、半边莲一起记忆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蛇咬、热淋、黄疸)

山慈菇,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化痰(摞疡痰核、风痰癫痫、症痕痞块)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水肿、湿疮、湿疹、疥癣)

8.败酱草、红藤(大血藤)

败酱草,肺,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痈,肺痈肠痈,产后瘀阻腹痛)

红藤,大肠肝,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风止痛(肠痈要药、跌打损伤、经闭痛经、风湿痹痛)

清热凉血药:

1.生地黄与玄参一起记忆

生地黄,甘苦寒,心肝肾,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血)

玄参,甘苦咸微寒,肺胃肾,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养阴生津

2.紫草、牡丹皮、赤芍

紫草,心肝,清热凉血;活血消肿:清热解毒;透疹(水火烫伤)(考点)

牡丹皮,心肝肾,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赤芍,肝,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泻肝火)

牡丹皮用于:(凉血不留淤,活血不动血1998-34)

A,温毒发斑、血热吐峡B,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考点)

C,经闭、痛经、跌打损伤D,痈肿疮毒

赤芍用于:(不能清虚热)

A,温毒发斑、血热吐蚂B,目赤肿痛、痈肿疮疡

C,肝经胁痛、经闭痛经D,瘤癖积聚、跌打损伤

注意两药治疗疾病种类的区别,容易出现干扰项设置。

如2007-137,牡丹皮、赤芍均可用于治疗:ACD

A,血热吐蚓B,阴虚内热C,血瘀经闭D,痈肿疮毒

3.水牛角,苦寒,心肝,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定惊(先前)

兼活血:紫草、丹皮、赤芍、红藤、败酱草

兼泻火解毒:玄参、水牛角

治痈肿疮毒:玄参、水牛角、丹皮、赤芍

用于无汗骨蒸:牡丹皮

用于有汗骨蒸:地骨皮

清虚热药:

1.地骨皮(枸杞),肺肝肾,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内热消渴)

清肝肾之虚热,除肺中伏火,入血分,清热凉血止血

2.青蒿,肝胆,凉血除蒸;清透虚热;解暑;截疟

1995-142,青蒿主治:ABCD

3.白薇,苦咸寒,胃肝肾,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蛇咬、咽喉肿痛)

清泄肺热而透邪,清退虚热而益阴,适用于阴虚外感(未考过)

4.银柴胡、胡黄连一起记忆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

胡黄连,清虚热;除疳热;清湿热(具备黄连的气质)

治疗疳积:银柴胡、胡黄连、使君子、鸡内金、芦荟、秦光、珍珠草

既清实热又退虚热:知母、生地、玄参、丹皮、白薇、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银柴胡、秦充、

黄柏

清暑热:青蒿、银花、石膏、绿豆、(蕾香、香篱:阴暑)

泻下药:

攻下:

大黄、番泻叶、芒硝、芦荟一起记忆

大黄,苦寒,脾胃大肠肝心包,(重点)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湿退黄;逐瘀通经(既活血,又凉血)

番泻叶,大肠,泻下通便(热结便秘;腹水肿胀)(后下)

芦荟,肝胃大肠,泻下通便;清肝明目;杀虫疗疳(97-136,99-40,2011-33)

芒硝,苦感寒(2008-30)胃大肠,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口疮、目赤、咽痛)

大黄后下,加强泄热通便作用(1999-34);酒制,加强活血作用;大黄炭止血;制大黄,化浊降脂

(2000-141)

不入煎(1991-135):甘遂、芦荟、巴豆、千金子(干扰,芒硝)

芦荟不入煎剂主要是因为煎煮芦荟会使汤药非常难喝。

润下:

火麻仁,甘平,脾胃大肠,润肠通便

郁李仁,平,脾大小肠,润肠通便;利水消肿(润中兼行大肠气滞)

润肠通便:桃仁、杏仁、苏子、柏子仁、瓜篓仁、冬葵子、决明子、胖大海、罹子、知母、天冬、

麦冬

精血亏虚便秘:当归、生首乌、胡桃肉、锁阳、淫羊蕾、桑甚、黑芝麻

气滞便秘:槟榔、厚朴、枳实、木香、郁李仁

峻下逐水:

甘遂,苦寒,毒,肺肾大肠,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大戟,苦寒,毒,肺脾肾,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芫花.辛苦温,毒,肺脾肾,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商路,苦寒,毒,肺脾肾大肠,泻下逐水;消肿散结(泻下逐水应与泻水逐饮差不多)

牵牛子,苦寒,毒,肺肾大肠,泻下逐水;去积杀虫;泻肺逐痰

巴豆,辛热,大毒,胃大肠,峻下冷积;逐水腿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泻下逐水,又消肿散结:商路、甘遂、大戟(2010-93干扰:芒硝)

兼泻火:大黄,芒硝,芦荟(肝)

祛风湿药

祛风寒湿药:

独活,辛苦微温,肾膀胱,祛风湿,止痛,解表(少阴头痛)

威灵仙,辛咸温,膀胱,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鳗(跌打伤痛、头痛、牙痛、胃脱痛)

川乌、草乌,辛苦热,大毒,心脾肝肾,祛风湿,温经止痛(跌打损伤、麻醉止痛)(先煎)

乌梢蛇,甘平,肝.祛风、通络、止痉(顽痹)

薪蛇,甘咸温,毒,肝,祛风、通路、止痉(顽痹)(以毒攻毒,梅毒)

木瓜,酸温,肝脾,舒筋通路;和胃化湿;消食;生津止渴

*海风藤,温,肝,祛风湿;通络止痛(跌打损伤)(2005-38)

*昆明山海棠,大毒,肝脾肾,祛风湿;祛瘀通络;续筋接骨;止血;解毒杀虫(以毒攻毒)

独活,肾膀胱(少阴),祛风湿、止痛,解表一下半身

羌活,膀胱肾(太阳),祛风湿、止痛,解表…上半身

风寒湿邪所致痹证无论新久均可:独活

唐甄权《药性本草》始将羌活独活分开

治脚气水肿要药、治一切转筋腿痛要药:木瓜

通行十二经,性猛善走,风湿痹痛,无论上下皆可,尤宜风邪偏盛之行痹:威灵仙

通行十二经:昆明山海棠

祛风湿热药:

秦芫,辛苦寒,胃肝胆,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除疳热

防己,辛苦寒,膀胱肺,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稀苍草,寒,肝肾,祛风湿、通络、利关节;清热解毒(可用于半身不遂)

桑枝,平,肝,祛风湿;利关节;利水消肿;祛风止痒;生津润燥(消渴)

*臭梧桐,凉,肝,祛风湿、通经络;平肝

*海桐皮,平,肝,祛风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2004-30)

*络石藤,寒,心肾肝,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利咽(可用于跌打损伤)

*雷公藤,寒,大毒,肝肾,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顽痹)(以毒攻毒)

(祛风湿药考的比较少,标星号的不太好记,希望大家结合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想象,编顺口溜等,

会大大帮助你的。每章中药都有点名诗,如果按我给的顺序被点名诗,你会省更多力气,有时间更

新)

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辛苦温,肝肾,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桑寄生,辛甘平,肝肾,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狗脊,肝肾,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温补固涩(遗尿、白带过多)

南五加皮(五加皮)--细柱五加皮

北五加皮(香加皮)--杠柳皮

刺五加

都能补肝肾,不过这种超难度的中药题目,只考过一次,在1999-137,以后再考这种题,就不是在响

应国家扶持中医的口号!

化湿药:

1.苍术、着香、佩兰、厚朴结合记忆

苍术,辛苦温,脾胃肝,健脾燥湿;祛风散寒;明目

喜香,辛微温,脾胃肺,化湿;解暑;止呕

佩兰,新平,脾胃肺.化湿;解暑

厚朴,辛苦温,脾胃肺大肠,燥湿;消痰;消积;下气(宽中、平喘)(2001-35)

2.砂仁、白豆蔻结合记忆

砂仁,辛温,脾胃肾(中下焦),化湿行气:温中止泻(止呕):安胎

白豆蔻,辛温,肺脾胃(中上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