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治疗“腰肌劳损”医案11
例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
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腰肌劳损医案11
例,以供大家参详.
1
腰痛(腰肌劳损}
大概都是用葛根汤原方,脓弱病久,可加白术、附子°
又经文谓之“肾着”者,身体腰腹重坠、腰以下冷痛,以苓姜术甘汤加活血
药治之。
胡希恕
古某,女,33岁。
初诊:1994年8月23日以腰痛2个月就诊。
主诉及病史:两个多月前,乘坐公共汽车外出旅游时,因路面凹凸不平,
在突然受到一次剧烈颠簸时:顿感腰部一闪,有触电样感觉,瞬间即逝,
腰舐部便生不适感。
其后,渐觉疼痛绵绵,时轻时重,无休无
止°x线片检查无异常发现°
西医诊为腰肌劳损住院半月,接受西药、红外线治疗无
效◊出院转求中医治疗,服药40余剂,仍无疗效。
检视其前服中药处方,大约可分行气活血止痛、温经通络止痛、散寒祛风
除湿、滋阴养血四类。
每类服药均在5剂以上。
其用药先后顺序,亦如上所列。
诊查:腰能部深处胀痛,尚可忍耐,饮食、二便如常:望诊:面色明润,
精神状态良好,舌红润,苔薄白;切诊:腰部俯仰转侧轻度受限,叩击时
有震痛;审六脉缓滑。
诊断:腰痛。
辨证: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味。
黄苗50g当归10g桃仁12g红花10g赤芍20g熟地15g地龙15g乳香5g
没药5g上方水煎服,1日1剂,连服4剂。
二诊:疼痛无改善,除舌根部见少许薄黄微腻苔外,余无异常发现。
遂在辨证思路上另寻出路,改为“可疑性阳虚夹瘀、方用真武汤加味:制
附子20g,炒白术15g,白芍20g,茯苓20g,生姜20g,淫羊蕾20g,补
骨脂
15g,川茸15g0
前方水煎服,1日1剂,连服3剂,口唇生疮,大便燥结,腰痛如
前。疑病有隐曲,嘱其去某医科大学附院检查。
经磁振荡诊为左侧腰3处脊神经瘤,瘤体细小如粟,西医神经科肿瘤科专
家
会诊认为,瘤体生于何时不得而知,平素漂浮椎管内脊液中,因受剧烈震
动时发生嵌顿,瘤体受压产生疼痛。
即在该院施行手术摘除,术后不久又向上逆行继发,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又
连续进行两次手术,治疗终告失败,半年后死亡°
按语:老师指出:病发于闪逃损伤之后,前医从气滞血瘀入手论治,乃是
正法正治。
历久不愈,改从寒凝络阻,风寒湿合而为痹,精血亏损,腰府失养等角度
辫证用药,虽然是常法常方,却也思维细密,步骤谨严,
由此可见,前医确是学有根底,并非庸碌之
辈。然而毫不见效,己值得深思。
本病辫证依据极不充分,于是将发病原因和病程结合起来考虑,因于损
伤,则气滞血瘀不能排除,久久不愈,则正气不足,邪气滞着亦当虑及。
前医实际上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故有温经通络,填精养血之治,只不过
扶正的角度不同罢了。
无论祛邪还是扶正,在缺乏充分辨证依据的情况下加以应用,都带有盲
目性、试探性,都属诊断性治疗。
故两诊之后仍无寸功,应引起高度警惕,乃建议采用现代科学方法进一步
探查病本,以排除某些病变的存在,减少盲目性。
本病经现代科学检查,豁然明朗,虽救治失败,仍深刻说明此类无证可辨
的特殊疑证的本质,单凭中医的诊断、辫证、辫疑等手段是难以查明的°
不明病本,盲目施治,治必无功!失败之后也弄不清失败的原因何在?只
好由糊涂始而糊涂终。
中西医诊断方法可以互相补充,互为参考,如完全拒绝西医诊法的运用,
部分疑难顽怪病证就难以明其病本,此现代中医之大忌!本案宏观辫证无
效,微观查验有据,虽明确诊断后仍不免于死,其结果令人殊深遗憾,但
并不能因此认为明确诊断没有意义。
明确诊断使我们既直面医药有限、疾病无穷的残酷事实,又提示我们对某
些微观明确的特殊病证的治疗,既要重视辫证所反映出的整体要素,又要
重视开发寻找新的治疗措施,以期最终在治疗上真正有所突破。
陈潮祖
3
腰痛(腰肌劳损)
周XX,男,56岁,工人。
1974年4月初诊°
主诉腰痛10年,加重3天。
病史患者10年前患腰痛,轻时常有痛感,重时俯仰转侧不得,睡后翻身起
床均痛,活动后减轻,经中西药长期治疗未愈,3天前加重,服药无效,
前来求治。
检查面色黄白,带痛楚感,唇青,恶风怕冷,腰痛喜按,俯仰不
能。血沉偏高。
腰大肌痞根穴处有敏感压痛痞块点,右转左侧痛点显
著。舌淡青,苔薄白,脉沉紧。
诊断腰痛(腰肌劳损),寒湿凝滞型。
治疗散寒除湿,温经止痛。
取穴:痞根(位第1、2腰椎棘突间旁开3.5寸处,左右各1穴,属经
外奇穴)。
操作:针灸并施。
病者取俯卧位,术者先定位审穴,按常规消毒后,用3.5-4寸毫针,从穴
位处之最痛点,进针,斜向脊柱方向约45。角刺入2.5-3寸,中气穴有麻
感传至大腿、膝,及足,再用艾条缓和悬灸痞块部15〜30分钟,灸至局部
皮肤潮红及出微汗,其效更佳。
每5〜10分钟,震动针头1次,起针后再拔火罐,每日或间日针治1次,8
次为1疗程。
按上述取穴法施治,针感良好,传导至腿、膝、足,痞块随针渐渐缩小,
痛感日日减轻,经针治15次痊愈。
13年后访视,虽年逾古稀,未再复发,体亦壮健6
按语,腰为身之大关节,诸脉贯肾络腰节,腰脊内属肾脏,外络诸经,冲、
任、督、带,皆会于腰,若感受风雨,坐卧湿地,寒湿侵袭,挫闪撞击,
强力举重,气血凝伤,脉络失和,以及肾气虚惫,真气不固,皆可致痛。
据临床特征;每在13椎旁之腰肌痞根穴处,有痞块压痛点,痞块愈大,则
痛感愈甚,成正比例,反之腰脉和,则无痞块压痛之征,
针刺灸炳拔罐,有温经散寒,通阳复脉,开闭行瘀,导滞消积,灸至局部
出微汗,使玄府开阖气机宣通,痞消痛去,疾无停留。
作者认为痞根穴治疗腰痛,疗效好•,简便易行,值得采用。
李绰成
4
沈某,女,56岁,退休。2007年9月15日因“腰背部
疼痛伴时常出汗1月余”就诊。
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常有汗出。
查见腰部无明显叩击痛,腰椎5〜舐椎1间隙压痛(+),椎旁双侧肌
肉略紧,无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检查(一),x线提示腰椎退变。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涩。
【诊断】中医:腰痛(营卫不和为主);西医:腰肌劳损。
【治则与处方】调和阴阳,通络止
痛。处方;
柴胡9g,燃龙骨30g,帽牡蛎30g,黄苓10g,黄连6g,当归15g,肉桂
6g,白芍15g
附片10g,麦冬12g,黄柏12g,甘草
9go7剂。
《二诊)汗出已减,腰部略有疼痛感,前方奏效,再辅通剔之品°
柴胡9g,馈龙骨30g,煨牡蛎30g,黄苓10g,黄连6g,当归15g,肉桂6g,
白芍15g,附片10g,麦冬12g,黄柏12g,甘草9g,全蝎粉(冲服)lg,蝶蚣粉
(冲
服)lg。7
剂.
【治疗效果】痛消汗止。
【按语】石氏伤科重视“十三科一理贯之”,精于调整全身而愈伤科之疾。
本病虽属中医学中“痹”、“腰痛”、“脊强”等病的范畴,但四诊合参后,石
氏以其阴阳失谐,阳虚不能固腰,乂郁瘀化热迫津外出,宜阴阳两顾,仿
地黄饮子、二仙汤等兼及阴阳方意。
用附、桂与柏、连、苓、麦冬,佐柴胡调和升降,龙牡固涩。
兼证平和,全身状况好转则与科之疾也见向愈之机,二诊中使用虫类药通
剔止痛。
(石印玉医案,曹月龙整理)
石印玉
5
朱某,女,45岁,工人。2008年3月22
日因“腰部酸痛7日”就诊°
患者有腰部酸痛史20余年,每遇天气寒冷或劳累后加剧。1年
前检查示腰肌劳损,曾做过针灸治疗,未见好转。1周前因做
家务酸痛加剧,睡眠饮食尚可,二便调,月经正常。
体检;腰舐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腰舐部有广泛压痛
点。舌淡红苔黄腻,脉沉细。
【诊断】中医:腰痛(肾虚型);西医:慢性腰肌劳损,
【治则与处方】补肾强筋,通络止
痛。处方:
川牛膝15g,怀牛膝15g,杜仲15g,金雀根10g,五加皮12g,淫羊膝
15g,延胡索10g,桑寄生15g,生地10g,山药15g,泽泻15g,黄柏
15g,独活10g,黄苓10g,车前草30g,炙甘草10g。
7剂。
针灸推拿处方:肾俞、命门、腰阳关、大肠俞、八髅、委中、太溪、昆
仑、阿是穴。
以上穴位均取双侧,用毫针刺20分钟,行捻转补泻法,肾俞命门加灸。针
灸完毕后推拿以上穴位及腰舐部,手法用按、揉、滚、点、扳、擦等。
〈二诊)间隔3日,自诉治疗后腰舐部酸痛感僵硬感减轻,睡眠饮食可,
二便调。
体检:腰能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较前稍减轻,压痛点仍在,舌淡红苔
薄白,脉沉细。
针灸推拿:方法同
上。另加服肾气片。
【治疗效果】腰舐部酸痛感僵硬不适感减轻,活动较前灵便。
【按语】《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腰者,肾之府”首先提出肾与腰部疾患
的密切关系。
腰由肾中精气所溉,足太阳膀胱经与其相表里,任、督、冲等诸脉分布
其间。
因此,腰痛常与肾及诸经脉相关。
故治疗时当以肾为本,分清标本虚实轻重缓急为治疗原则。
患者病因于劳役负重,加之久病体虚年老体衰以至肾中精气亏虚肾阳不足
不能滋养温煦腰府脉络出现腰舐部酸痛僵硬,遇冷或劳时加剧,脉沉细等
现象。
舌淡红苔黄腻乃久病化热所致。
以上判断证属肾阳虚型腰痛:方用右归丸加减,生地、山药滋阴益肾于阴
中求阳以助肾中阳气生发;杜仲、桑寄生、淫羊蕾、川怀牛膝、五加皮补
肾强筋;黄柏、黄苓、金雀根、车前草除肾火湿热。
全方以补肾强筋通络止痛为主,佐以清热除湿,标本兼顾,使酸痛减轻。
针灸推拿以局部膀胱经穴为主,取肾俞、命门、昆仑、腰阳关、大肠俞、
秩边、太溪补肾强腰,取八修、阿是穴、委中通络止痛,委中乃是治疗腰
舐部疾患的有效穴。
诸穴合用以达补肾强腰通经活络止痛°
(余安胜医案,张秀娟整理)
余安胜
6
许某,女,57岁。
初诊1981年7月30日
腰部扭伤,已有3日,两腰部酸楚疼痛,转侧困难,脓弦细,舌苔薄腻,
此系瘀血凝滞经脉,以致气血不能畅通,络脉不和,导致腰肌劳损之候,
治拟伸筋活血、化瘀止痛。
伸筋草9g左秦草9g宣木瓜3g紫丹参15g元红花4.5g
川续断12g怀牛膝9g川桂枝6g炙甘草4.5g制乳没各4.5g
5剂。
二诊8月4日
药后,腰部酸楚、疼痛已见轻减,臀部骸骨部步履时仍有轻微酸痛,口干
引饮,脉弦,舌苔薄腻,病情己见好转,仍宗前法治之,
处方同
前。5剂。
【按】腰肌劳损之腰痛,为临床常见病,主要由于跌扑、挫伤,导致损伤
肌肉筋脉,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阻滞不通,气滞血瘀留着腰肌,出现腰部
酸楚疼痛,转侧困难,步履维艰等一系列证候,投以伸筋活血汤,为余之
经验方,方中伸筋草袪风通络,秦芫袪风湿,木瓜舒筋通络。
丹参、红花活血,川断、牛膝补肾强腰,乳没行气活血止痛,桂枝通络,
用之得当,药到病除。
王文济
7
黄某,女,37岁。
初诊(1966年4月1日):北京积水潭医院诊断为腰肌劳损、髓关节韧
带劳损、慢性关节炎。
现症「四肢关节疼,下体部胀,身体不能屈伸,白带多?
与葛根汤加茯苓、苍术、附子。
二诊(1966年4月6日):四肢关节疼减,腰疼如初°
与麻杏茨甘汤加茯苓、苍术、附子(二钱)。
三诊(1966年4月15日):四肢关节疼及腰疼大减,白带亦
减。仍以上方四剂。
四诊(1966年4月22日):昨夜腰疼又作,疼不得眠,与过劳、天气有关
上方增附子为三钱。
(编者注:本为三至四钱,据五诊的内容修正)
五诊(1966年4月29日腰疼,四肢关节觉酸
胀。上方增附子为四钱。
六诊(1966年5月6日):四肢关节疼已,但腰下部仍
疼。与越婢汤加茯苓、苍术、附子,疼己。
原按:以桂枝汤加苍术、附子、大黄治痹痛,其证亦繁复多变,如上之
外,更见右腿痛,两肩亦痛,恶寒者;有左胯骨至足跟痛者;有下肢麻木
酸痛,头痛沉晕,手指胀麻,恶寒,脉弦沉迟者;有历节痛,口不能开,
服汤水即汗出,脉大,苔白,肌肉有萎缩之象者:有两膝及手关节痛为病
已30多年,时作时休,行动困难,脉沉虚者;有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无处
不疼,下肢沉,脉沉虚者;等等。
不一而足,可见是方应用之广。
胡希恕
8
腰痛以湿邪入侵为主者,其症状为腰酸胀且重着,无阳则甚,患者感到腰
部如卧水中,身重困不适,舌质淡,苔白腻,陆氏羌活汤加独活、川革
薛;兼闪气加香附、木香、延胡;兼肾虚或腰肌劳损加杜仲、狗脊。
陆氏羌活汤(羌活、防风、秦芜、五加皮、木瓜、川断、海风藤、川牛
膝、细辛)
陆银华
苏某,男,60岁。
初诊:1976年1月23Ho
主诉及病史:四肢关节疼痛多年,反复发作,各大关节肿胀,疼痛游走
不定,每逢天气变化及阴雨连绵时疼痛加剧。
查抗“CT1200U,血沉40mm/lh,黏蛋白470mg/L,诊断为慢性风湿性关节
炎(急性发作)。
经用青霉素、阿司匹林、激素及中药补益肝肾、祛风利湿药治疗,效果
不显,患者肢体疼痛难忍,活动不利,五心烦热,痛甚则夜不安寐。
诊查:肘、膝关节红肿,按之疼痛,活动受
限。舌紫苔薄腻,脉弦滑。
辨证;风寒湿邪由经入络,凝滞气血,络道不利,不通则痛。
治法:虫蚁搜剔,活血止痛。
处方:马钱子30g地鳖虫3g地龙3g全蝎3g朱砂0.3g先将马钱子用土炒至
鼓胀,再入香油炸之,俟其有响爆之声外呈棕黄色、切开呈紫红色时取
出,与地龙、地鳖虫、全蝎共研细末,后入朱砂,蜜丸40粒。
每晚临睡前用糖开水送服1粒。
二诊:服药1周,关节疼痛版轻;服药1月,关节肿胀消失,疼痛亦平,
活动自如,其他症状见退,气候骤变时也未发作。
复查抗“0”、血沉、黏蛋白均恢复正
常°续服上方药一料巩固疗效。
随访多年,疾病未发。
按语:龙马定痛丹渊出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龙马自来丹方,原方由马
钱子、地龙、朱砂三药组成,用治痫证、瘫腿;加入地鳖虫、全蝎,乃取
叶桂虫蚁搜剔之意,多年来,治疗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等疾
病,多能奏效。
服用本丸,须严格掌握剂量,不可盲目加量6
临床个别患者求愈心切,误服大剂量本药,以致出现中毒症状,如焦虑不安、
肌肉强直、口唇麻木,甚至抽搐震颤;此时可予浓糖水口服,或甘草、
绿豆各30g煎浓汤,频饮即解。
个别病例药后白细胞偏低,停药后迅速恢复,余无不良反应。
朱南孙
10
鲁某,女,36岁,8282部队医生,入院日期是1965年7月21日
于1959年发生血尿,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淋巴管也发炎,后左胁剧痛
难忍,西医诊断不明。
每日与杜冷丁(盐酸哌替咤)1000毫克,使人昏睡,不能纳食,每日输
液。体重减至约35千克。
1962年她住中医医院三个月,左胁疼减,体重增,仍腰疼有血尿。
1963年行剖腹探查,发现脾区与结肠粘连,又因术后感染,疼痛不
己。腰肌劳损。
小便赤,且白细胞时多时少。
尿常规检查;尿红细胞、白细胞值均高于正常值。
食欲不振,日三四两,大便日三四次,小便黄°
于8月26日请胡希恕先生会诊:腹痛发作,腹胀如鼓,每日疼二三次,
每次三小时左右。
诸药未见大效。
二诊: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吴茱萸、香附:柴胡四钱,黄
苓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