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案7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B/3A/wKhkGWbqBt6Ad-irAAEp4l5IOA0996.jpg)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7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B/3A/wKhkGWbqBt6Ad-irAAEp4l5IOA09962.jpg)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7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B/3A/wKhkGWbqBt6Ad-irAAEp4l5IOA09963.jpg)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7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B/3A/wKhkGWbqBt6Ad-irAAEp4l5IOA09964.jpg)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7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B/3A/wKhkGWbqBt6Ad-irAAEp4l5IOA099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7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1教学思路:认得价值、‘量化损失;以景促悲,以悲激愤。教学措施:1、把阅读、想象、感悟相结合,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往日的圣境;2、用往日圣境与残垣断壁作比,揭露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激发爱国情结;教学预设:一、揭题(出示图片,读文字)1、(停顿片刻)用一个词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哀痛、悲伤、惋惜、无奈……)2、把你们的感受(悲与愤、仇与恨)带到第一自然段中读一读。二、深入(认得价值)1、(出示句子投影)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行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行估量的损失。(1)再重读‘不行估量,加强强调语气;并想想从‘不行估量的损失可以体会出什么?(紧要性、价值高、损失无法计算……)(2)也可以这样说:有‘不行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圆明园就有不行估量的(?)(价值)三、探究1、往日的圆明园到底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行估量的价值?让我们读课文,结合课文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生自学2、3、4自然段;师引导、提示、帮扶)2、汇报;师作好板书;列举如下: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板书:…有…也有…)园中很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很多景物是依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板书:……还有……)园中不但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板书:…不但有……还有…)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板书:上自……下至…)3、品析;(1)(以考察历史知识为由导入):从先秦至清代,多少年的时间?(约莫5000年)(2)假如一年只出一件文物,经过时间之长,朝代之多,圆明园内所拥有的文物可以怎么形容?(数以千计、应有尽有、不行胜数……)(3)再想想这数目浩繁的文物中会有多少名人书画、奇珍异宝(出示礼器、书画图片)师简略介绍……(4)(再出示虎首图片)师在数字、价格方面作说明;由此你觉得圆明园的文物还可以怎样形容?(价值连城、宝贵……)(5)用关联词把文物的两个特点连成一句话。师引读:所以我们不难信任——它又是那时候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你作为一个中国孩子,你感到……(自负、骄傲)(用自负的语气齐读这句话)(6)怎样让别人也信任它的确实确就是那时候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们通过(齐读全段)朗读来表现。(1)(投影出示20处景物名称:自然图画、平湖秋月……)(2)生读名称一遍;师告知象这样依据‘各地名胜和‘诗情画意而命名的景点,圆明园内有140多处。(3)师:只读完20个景点名称,大家用了50多秒;假如140处景物,每一处都要细细玩赏,需要多久?(生估量……)(4)140多处,我们是没方法一一欣赏,就只去参观其中四处吧;——发挥想象,描述你看到的画面。(出示典型景点图片)……(1)(投影出示四处景观:山乡村野……)(2)(伴着舒缓音乐,生欣赏)我想你应当用眼睛去注视、用耳朵去倾听、用小嘴去唱歌、用鼻子去闻香、认真灵去感受,把本身最感兴趣的景观表达出来。……(3)(引读)不用走遍天下就能饱览天下美景。所以: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回过头,再通过朗读感受一下;***,请你带着大家去游赏吧,把你游玩时的欢乐与大家一起共享。(4)你们置身在幻想的境界了吗?这样一个如诗如画、令人心驰神往的境界怎能不让人沉醉呢?再次用你们美妙的朗读把在场的全部老师一起带入幻想的境界。总结:把这两个评价的句子连成一句话。——这就是圆明园的价值。四、探究(‘量化损失)1、然而,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烟云包裹整个北京城。(结果呢?)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就这样被化成灰烬。2、所以,我们发出这样的呼喊——圆明园的毁灭是……不行估量的损失。1、‘损失是谁造成的?用文中三个字概括出“侵略者”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掠、毁、烧)2、侵略者是怎么掠的?如何毁的?又是怎样烧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3、汇报;并简要说说为什么这样读?4、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当年这些强盗野蛮抢夺、肆意破坏的情景。(播放视频剪辑)画外音:烈火熊熊、浓烟滚滚,这把火连烧三天!三天——72个小时——4320分钟——259200秒;烧掉一幅字画只需几秒,烧掉一处建筑只需几十秒;有多少名人书画、多少绫络绸缎、多少奇珍异宝就这样被无情的大火吞并。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可大火却包裹整个北京城。1、至此,圆明园曾经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毁灭了(板书:毁灭),什么都没有了。(在原有板书上加‘没、‘了;一边加,一边让学生跟读)如: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没有了依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园中不但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有了。2、(还可以换一种说法)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也没有了。……1、什么都——没有了!(擦除板书,只留课题)全部美好的事物就这样一去不返,你什么感受?(无奈、发怒、愤恨、无助、悲伤……)2、那你就无奈(发怒、愤恨、无助、悲伤)地表达吧。(自读最终一句,强调读出属于本身的感受)3、请全体同学把这句话告知本身,告知全天下的人!(集体读)结语:我们学习这课,不是为报仇,也并非为雪恨,而是让我们记住这段耻辱,记住这场血与泪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贫困就要受欺凌。只有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板书: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的毁灭……有……也有…………没有了……也没有了…………还有…………还没有了…………不但有……还有…………不但没有了……还没有了……上自……下至……上自……下至……都没有了《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酷爱祖国文化、愤恨侵略者的情感,加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本114页的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知学生,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重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重要讲了几部分内容?(两部分:(1)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2)圆明园的毁灭。)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竞赛读等方式。)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矫正字音。三、自学课文,小组沟通讨论1.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2.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3.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1)小组讨论:每人提出本身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2)出示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全部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四、沟通本身从课外书中查到的有关资料第二课时一、质疑,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这节课的重要任务就是把你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相互沟通一下,通过沟通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2.明确本节课重要解决的问题。(投影出示)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二、讨论、沟通、解决难点1.自读课文,本身思考上面的问题。2.小组讨论,相互沟通。(四个人为一小组,由小组上进行组织,争取小构成员共同参加讨论。3.沟通讨论结果(1)通过沟通体会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①先从圆明园的布局来理解它的辉煌。(简单说说圆明园的布局是怎样的,然后画圆明园的平面图,老师作简单解说,重点理解“众星拱月”一词,通过这个词,体会两点a.小园多;b.那时候景色美。)②通过想象,描述圆明园的美景,以体会它的辉煌景观。(结合第三自然段,先找出说感受的一句话,然后对这句话简单理解。老师读这一段,请同学们充分打开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老师读时要把学生带入情境。)③学生沟通本身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用投影出示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美景,然后引导他们用美妙的语言描述出来。描述时不必每一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识的:如“金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平潮秋月”“狮子林”等。同学之间可相互增补。对于“西洋景观”等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资料谈谈。)④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⑤结合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可先引导学生找出书中评价圆明园的这句话,然后在理解“珍宝”“精华”的意思后,让学生简单概括。)⑥通过了解圆明园的文化,以体会它的辉煌。结合第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重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答:a.东西多;b.物品宝贵;c.时代久远。)⑦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绚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可自由发言,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⑧老师点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2)通过沟通体会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①出示圆明园被毁灭后的图景,引导学生察看。(在出示图景之前,老师可用语言进行过渡,感染学生由爱到恨。)②结合第五自然段,谈谈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在学生简单概括后,放录像,以激发学生猛烈的恨并产生共鸣。看完录像后,说说本身此时的心情。)(学生各抒己见,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恨)③联系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捉住“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谈理解。)④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譬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放无声录像,纯粹是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火烧”半分钟,想象会烧掉什么?大火连烧三天会烧掉什么?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在三自然段的景物前前面加“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譬如,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师:还可以换一种说法,譬如,金壁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⑤老师: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带着无比痛恨之情来读。(3)理解第一自然段①齐读,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理解“不行估量”)②联系全文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为什么是不行估量的?(学生联系板书说。)(4)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想教育。①联系那时候的背景,谈谈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如此为非作歹(增补资料):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在皇帝看来,圆明园被毁是他最大的屈辱。为了这“屈辱”,皇帝以平民的生命为代价,发动“报仇”战争,反而却失去了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悲痛的损失永久无法弥补!《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3一、导入新课出示圆明园废墟图片,问学生认得这张图片吗?让学生谈认得。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认得这个地方,大家跟着老师写课题,用书空方法:《圆明园的毁灭》二、初读课文1.大家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词语。读完之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三、学生汇报:1.学生最想说的是什么?难过、痛恨、惋惜。找出令本身读了“难过、痛恨、惋惜”的句子读一读。2.课文是怎样介绍圆明园的毁灭的?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最终写了什么?3.再整体读一读课文?提出本身最想问的问题?4.解答“众星拱月”,品尝“举世驰名”。生:读说明“众星拱月”的句子,老师出示句子。师:读完之后你对圆明园有怎样的评价?(生:大)课文中用一个什么词来评价圆明园的?(生:举世驰名)(板书:举世驰名)师:圆明园还凭什么举世驰名呢?(生:还凭它的宏伟建筑。)这么大的圆明园,里面的建筑会是怎样?(生:多、精美、宏伟)出示学生提的第二个问题。5.另外的问题,我们下一节课我们进行解答,请大家牢记这节课你们提出来的问题。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圆明园往日的辉煌吗?(生:举世驰名,师:板书)你还记得了上节课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本身曾经提出的问题吗?二、出示学生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自由读文思考前三个问题。三、汇报问题,品读。(1)解答“在圆明园中游览为什么会有‘在幻想中的境界的感受?”找: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并找一找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几个“有”?找到一个圈一个,不要漏下一个啊,漏下一个就是漏掉了一处知名的景点,漏掉了一个知名的园林啊!)(学生读课文)师:课文里有几个“有”?生:一共有7个“有”。师:大家好好地把这7个有读一读,等一下看谁能一口气告知大家圆明园中的7个有。生回答:圆明园中有……学生边读老师边出示幻灯: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但有…还有…(生个别读课文中的7个有)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强调了圆明园的建筑种类多。)还有呢?(创意新。)(2)读:回答问题的那位同学个别读7个有。大家齐读7个有。读出圆明园建筑的宏伟。(3)悟:师:你们说圆明园中有几个有呢?仅仅只有7个吗?生:有极多个。师:大家再好好地读读课文,你又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找到了“有”?生:课文讲圆明园里有很多的殿堂,那里面肯定还有很多的宝贝。生:圆明园是世界各地景观的浓缩,课文只是例举了这些,应当还有很多。生:我从“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看出圆明园还有很多的美丽景观。(4)想:师:缓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瞧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瞧到了很多的风景。师:能不能具体点。生:我仿佛瞧到了平湖秋月。生:我仿佛瞧到了小桥流水。师: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圆明园的建筑情况?(生:建筑宏伟,师板书)(5)学写法:你能发现什课文是用怎样的方法来介绍圆明园这些宏伟建筑的?师:点拨:假如只写金碧辉煌不写玲珑剔透行不行?这一大一小就叫做“大小结合的写法。(点击课件:大小结合)这一大一小给你什么感觉?(称赞)请你用称赞的口气试读一读。谁还能说说其它景物用了什么写法吗?。师:学生依次说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中外结合。分别用本身的语气读一读句子。体会动静结合时体会到街市热闹的气氛,山野的安静气氛,让学生想象画面读课文;体会虚实结合时想到各地名胜的独具特色,想到古诗中的美妙意境,想象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你会想到一个什么词?(世外桃源),这就是世外桃源的境界,没有老师的批判,没有猪流感,不用做家庭作业,那样的地方你想不想去体验一下?你此时又会怎么读?(学生试读)譬如让你为圆明园设计一处以古诗为题材的景点,你会用学过的哪句古诗做依据?怎样建造?好,你的景点设计好了,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位同学设计的景点。这么美的景点哪里有啊?(圆明园)那好,大家再读一下这种感觉。还有什么结合?(中外结合)这个中中外结合说明什么?你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递进关系),用递进的关联词写有什么好处呢?你是怎么理解?(在那时候,不容易了解到外国情况,现在,不出国门,了解外国建筑文化和风俗习惯,就更能够说明圆明园的建筑创意新。)师:你认为这段分几层介绍了圆明园建筑宏伟?(生:分析后得出三层:建筑种类多;建筑创意新;缓步感觉美。)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大小结合热闹街市——田园风光动静结合第一层:{建筑种类多}各地名胜——诗情画意虚实结合(平湖秋月)(蓬莱瑶台)民族建筑——西洋景观中外结合第二层:{建筑创意新}第三层:{缓步感觉美}(6)再美美地读一读圆明园内宏伟的建筑。(7)加强感性认得:师:想看看这一个园林吗?(查看图片幻灯)(8)升华读:师:再一起读这句话“缓步园内,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幻境里。”(出示句子)2.师:请大家依照刚才找重点词、抓关键句的方法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解答学生提问:“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1)生:学生自由读第四段。师:你读懂了什么?(师板书:宝贵文物)生:捉住“过渡句、总分总的写法、上自、下至”,“不但…还…”“最宝贵、最大”解决同学的问题。师:清朝时代往上走到先秦时代,约莫多少年?生:约莫是2000年。师:你怎么这么会用词啊,要是准确的说是2400年。师:看你会说话。“约莫是”你怎么这么会用词呀!约莫是两千年,要是准确的说是2400年,大家算2400年这段历史,一个年,一年里边有一样奇珍异宝那就得有2400多件,那哪能一年就……是呀!所以说,圆明园里这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那是数不——生:数不胜数师:再换个成语。应有——生:应有尽有。师:再换个成语。生:琳琅满目。师:可以,再换个成语。生:美不胜收。师:也行,总之,同学们,咱要是用眼睛看,像你说的:琳琅满目、什么美不胜收、眼花缭乱,看不清,这样就看几处吧!(出示图片)师:这一段的关联词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吗?有疑问吗?生:(这第一句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但是关联词相像用的不规范。)师:老师也发现了,你很会读书。对于教材我们也要敢于怀疑,但要做到有理有据。(2)师:你带着什么感情去读:惊叹但不骄傲的感情去读,由于现在我们知道这些都被“毁灭了”。好,那请你读一读这一段话。(3)出示学生的问题:“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行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行估量的损失?”师:同学们,现在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你体会到圆明园的“举世驰名”其实就说明他的价值怎么样?(生:不行估量,师板书);你体会到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其实也是指他的价值(生:不行估量,师板书);你体会到他的宝贵文物其实也是指他的价值(生:不行估量,师板书)。现在它被两个强盗毁灭了,所以,”圆明园的毁灭是:出示句子,学生齐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行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行估量的损失。3.体会圆明园的“不行估量的损失”。(1)师:同学们,圆明园毁灭了,老师心情真的很不好,你们想知道是怎么毁灭的吗?老师真的不想读那一段给大家听。你们想听吗?你们还是本身去读吧!你知道该怎么读吗?好,试着读一读。(出示句子:1860年……)(2)“统统”掠走,是怎么“掠”?(3)有没有查到资料的,举个例子说说?出示一段真实的资料,“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抢夺珍宝,相互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由于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饱,有的选择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英国陆军军官赫利斯,抢到一个缕花花盆。这个花盆,在金缕中镶嵌着用白珊瑚琢成的文字。花盆里栽着一棵黄金树,高约一尺,树上挂满了用红玉石做果核的蓝宝石果子,碧莹莹,黄灿灿,光彩夺目。另外他还抢到一颗皇帝的玉玺、一只镶嵌着很多宝石的大表和很多匹上等质量的绸缎,全部装了七筐,叫人替他抬回军营。就是这个赫利斯,返回英国后,由于他拥有大批从圆明园抢得的古玩珍宝而发了大财,享用终身。”请读一读。然后把感情送到课文中再朗读这句话。(4)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毁坏,是怎么“毁”的?(5)依据学生所说,再次出示资料。侵略者一脚踢开殿堂的门,闯进去,他们推翻了紫檀雕刻的桌子,抽屉里宝贵的手抄孤本书被倾倒出来,在他们眼里,这些东西不过是一堆废纸,有人随手撕来燃火点烟。一个士兵看到墙上的古画里,一位老人正注视着他,认为是一种挑衅,立刻用刺刀戳破了古画。他们手持木棒,遇到极其宝贵又带不走的东西,就用木棒击毁。一些上等皮货、绸缎衣裳,被他们从箱子里拉出来,任意践踏。很多呢绒毡毯,被拿去当了马匹的暖席。被他们肆意毁坏的精美宝贵瓷器、景泰蓝、古铜器。名家书法绘画、孤本秘籍、象牙雕刻、珊瑚屏风等物品不行胜数。再把感受送到课文朗读这句话。(6)这还没完,敌人为了销毁罪证,放火把圆明园烧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只剩一片灰烬!出示一段真实的影视资料:学生观看影片(课件:抢劫)(7)同学们,此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生:难过、哀痛、发怒。那大家再带着这种情感读:“1860年……”现在,这举世驰名的圆明园都化成了(生:一片灰烬)(师板书:化为灰烬);园中宏伟的建筑都化成了(生:一片灰烬)(师板书:化为灰烬),园中宝贵的文物也都华成了(生:一片灰烬)(师板书:化为灰烬)(8)至此,圆明园“没有了”——(把黑板上的连接词前面加“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譬如,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9)我们只是哀痛就可以吗?只是发怒就可以吗?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生:为什么英法联军要烧圆明园?在火烧圆明园时,清朝政府在做些什么?师出示课件料子:第一:最早进入圆明园盗掠的,不是老外,而是北京本地的满族和汉族人。第二:圆明园被毁,直接原因是英法联军的报仇行动。清朝政府跟英国谈判时,清朝政府肯定要英方谈判代表下跪,敬重朝廷礼节。后来清政府还扣押了英国39明谈判代表派做了人质。最终竟然杀害了其中的21个谈判代表,到最终,只交还给英国18人。腐朽的清政府答应了英法联军提出的全部不平等条约,但在枝节问题上却是寸步不让。第三:当英法联军在圆明园放火时,清朝皇帝却带着本身的家眷仓皇逃出北京城。(10)圆明园化作一片灰烬。那么,圆明园毁灭的到底是什么?(文化!尊严、良知)(11)现在你明白了,文章为什么要花大量篇幅来写圆明园往日的辉煌?(没有这些“有”,怎么体会到“举世驰名”,怎么体会到博物馆、艺术馆、园林珍宝、建筑精华?正由于深切体会到这些“拥有”,才会更加痛心。)(12)越是回味,越是不住感慨。所以,最终,请全体同学再读这句话,告知本身,永久留在心中,告知天下全部的人!(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圆明园的毁灭时祖国文化史上不行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行估量的损失!)作业:2023年3月,法国佳士得拍卖圆明园鼠兔首文物事件的看法。《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4五班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教案和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精读课文,重要叙述位于北京西北郊,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往日辉煌的景观和掺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字里行间蕴涵着对圆明园被毁的惋惜,对圆明圆往日辉煌景象的称赞和对侵略者愤恨的情感。以及由这些情感交织成的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这样独具匠心的布置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愤恨之情。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本领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本领和探究意识。(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激发学生酷爱祖国文化、愤恨侵略者的情感,加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重点分析:让学生了解往日圆明园的辉煌景象以及体会圆明园遭到毁灭的悲痛。由于往日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精美、壮观,只能通过语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略激起学生对往日圆明园的无比酷爱、无限憧憬,这样,为学习“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从而激发学生加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难点分析:运用媒体素材,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的辉煌,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五、教学策略分析:由于课文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其精美壮观,只能从语言文字中理解,教学时,要以理解语言文字为主,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辅,选取适当的课外料子为烘托,实现圆明园辉煌景观在学生的脑海中的再现。因此。我采用“电教辅佑襄助手段,再现往日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各种奇珍异宝”。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从而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六、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四班级的学生,从年龄特征来看,该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注意力比较长期,知识面较宽,已具备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理解本领,他们擅长探究,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但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的了解一般仅限于文字介绍,应为学生供应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蓄起满腔的情感波澜1、师:(深情地)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写到:活着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然而,这座被誉为万圆之园的皇家园林已经消失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矗立在杂草从中的残垣断壁了。(出示三副废墟图)2、师:同学们,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生:英法联军)英法联军又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二)体会毁灭——奠定正确的情感基调。1、出示课件,学习第五自然段。(1)、师:英法联军实在太卑鄙、太野蛮了,课文是用那些词语来描写的呢?请快速浏览第五自然段,找一找。(2)、学生回答(老师用荧光笔画出相关词语),学生朗读并体会这些词语。(3)、老师:面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你最想说什么?(并让学生带着本身的感受朗读这段话)(4)、老师:就这样,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珍宝,化为了灰烬;建筑艺术的精华,也化为了灰烬,付出了几个世纪的辛苦统统化为了灰烬。(板书三个化为灰烬)2、出示课件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2)老师:圆明园的损失有多大?(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不行估量”)(3)老师:文中一共用了几个“不行估量”?(生:两个)(板书两个不行估量)(4)老师:看着这两个不行估量,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悲伤、哀痛)(5)老师:这样的悲伤,这样的气愤可以估量吗?(生;不行估量)(老师再次板书不行估量)(6)老师:让我们把这句话告知本身,告知在场的老师,告知全世界的人。(学生感情朗读)(三)、深情追忆——抒发曾经的骄傲之情。1、过渡:有不行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它肯定有不行估量的价值,那么,往日的圆明园到底有些什么,让我们说它有不行估量的价值呢?请结合第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1)、学生回答,老师出示第三自然段,并用荧光笔画出“有”。(2)、老师:文中描写圆明园的宏伟建筑,一共用了几个有“有”(七个)圆明园仅仅是这七个有吗?(生:不是)那么,需要几个有呢?(生:很多个)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找到了“有”?(生;饱览……)(3)、圆明园有这么多景点,想看看吗?(生:想)(4)、出示配乐图片,让学生尽情欣赏。(5)、老师:美吗?(生:美)假如我们能在这美丽迷人的园林中痛快地畅游,你心中是什么感觉呀。(6)、老师:是啊,你说得太好了,是怎样描写的呢?(7)、出示课件,学生品读“缓步园内……”句子。2、学习第四段(1)过渡:圆明园不但有宏伟的建筑,还有最宝贵的历史文物,请看(出示配乐图片)(2)老师:老师收集到的这些令同学们惊叹不已的图片,只是圆明园数亿万计的文物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他们不但价值连城,更是中国文明、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所以称它是“那时候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出示课件)3、学习第二段(1)、过渡: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珍藏丰富,它的总体布局也是很独特的。请看(出示布局图)(2)、老师讲解,并提问学生,课文是用哪个词形容圆明园的总体布局的呢?重点理解“众星拱月”。4、老师小结:圆明园就靠着美妙的设计,宏伟的建筑,丰富的珍藏,成为世界驰名的皇家园林,课文用这两句话特别好地概括了圆明园的价值,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件)(1)、用“是……也是……”这个关联词把这两句话连成一句话。(2)、高声朗读这句话。(五)、观看录象——宣泄喷涌而出的情感。1、过渡:多好的园林啊,可是这一切都已经不存在了,这一切早就被英法联军的一把火无情地烧毁了。2、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象片段。3、片终,出示大火不断在画面飞旋扑闪,并响起《江河水》这首比较伤感的二胡曲子。稍后,屏幕上打出一行字:这把火,烧毁了——(填空)4、老师: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请你把它写在纸上,写在你的心里。(学生动笔写)5、老师:来,告知大家,这把火可烧毁什么?(让学生自由说,老师作适当的评价)6、老师小结:这把大火可以烧毁举世驰名的圆明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烧不毁中华民族的愤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就像这首诗歌写的一样(出示课件)7、学生齐读诗歌(六)、拓展延长——打开学生的理性思考。1、过渡:这个痛苦的耻辱始终刻在我们的心理整整147年了,正是由于这把火,唤醒了千千万万浑浑恶恶的中国人;正是由于这把火,激起了我们中华民族发奋图强的民族精神。如今,我们的祖国变得强大起来了,有人提议,(出示课件)要重修圆明园,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和四人小组的同学沟通一下。2、学生相互沟通,各抒己见。3、老师小结。:不管是不是重修,老师都感到特别欣慰,紧要的是老师瞧到了同学们那颗真挚的爱国心啊!4、老师小结:同学们,忘掉历史,就是反叛,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出示课件,“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供应的4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应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5教学目标:1.认写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验背诵三、四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酷爱祖国文化、愤恨侵略者的情感,加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教学重点: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往日的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绚烂文化。2.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往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布置料子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2.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一构建话题,导入课文。1在我们国家的广州市,刚刚举办了一场亚洲最高级别的赛事,你们知道吗?说说你的了解。我们的祖国国力日益强盛,相继举办了奥运会亚运会,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百五十年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件屈辱的事情,美丽的东方园林被西方强盗毁于一旦。2.板书课题。强调“毁”写法。3.轮流读课文,检查预习,随时正音。二.细读课文,感悟“毁灭”。1.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把最让你气愤的地方用“——”画出来并作一作批注。生默读,批注。沟通。2读了这段文字,你是怎样的心情?3.这心情从何而来?读一读让你感觉到愤慨的句子,读出你的感情。4.出示: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是的,侵略者的天性是暴虐而贪心的,让我们带着愤恨读一读。5.圆明园的最结束局是什么?出示:大火连烧三天,烟云包裹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小声读一读这两句话,你又读出了什么样的心情?生小声读。沟通。6.圆明园的灰烬里到底有什么?让我们探寻一下这座园林的珍宝和精华。三品读课文,领悟“精华”。1.默读课文,感受一下这曾经是一座什么样的园林。哪些景观和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笔划下来。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2.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你的脑海中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谈,感悟重点词句)出示: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自由读,边读边想象。谁来读一读这美妙的文字,指名读。课文中没有介绍到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吗?(呈现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重点介绍最让本身欣赏和惊叹的部分)3.真是鬼斧神工,精美而宏伟的圆明园。缓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4.圆明园布局精妙,建筑风格各异,当然称得上的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同学们,让我们把这些美景记在心里,我们一起回顾圆明园的美景和宏伟建筑。出示幻灯片,辅佑襄助背诵。5欣赏了园林风光,我们再来看看园中丰富的收藏品。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了解圆明园中宝贵文物的收藏情况。谈谈体会。所以说,圆明园又是那时候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6就是这样的一座举世驰名的圆明园,被侵略者付之一炬,所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告知了我们:(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行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行估量的损失。”)两个“不行估量”要强调什么?齐读。7(出示圆明园的废墟画面)就在这残垣断壁面前,想象着我们刚刚漫游的圆明园的景象,同学们,你又什么话想说呢?四.或许,圆明园的废墟会提示我们,不忘国耻,永久要记住侵略者的强盗行径。《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6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2、围绕“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这一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酷爱祖国文化,愤恨侵略者的情感,加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并开展演讲活动。教学难点:在演讲的过程中做到语言流畅,仪态大方,感情真挚。课前准备:搜集资料,加以整理,以备上课沟通。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朗读课文,体会猛烈的爱与恨。2、背诵三、四自然段。朗读、背诵、体会的爱与恨。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探究沟通1、今日,我们将围绕“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同学们在演讲的时候应做到语言流畅,仪态大方,感情真挚。2、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和老师构成评审团。3、按次序进行演讲。每个人享有对本身欣赏的演讲投支持票的权利。4、依据评审团的评比结果及同学们的投票情况,评出优秀演讲个人若干,并总结嘉奖。推选评审团并演讲。磨练搜集和整理信息以及表达清提那的本领。三、总结发?师总结:同学们的演讲精彩极了,既让我们回顾了那段耻辱的历史,同时又让我们明白了不忘历史不等于牢记愤恨,而应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是中华民族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学生认真倾听。激发感情。板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教学反思:在教学时由于拘泥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体验没有充分拓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听课评课记录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乘方》听评课记录1
- 门禁安装施工方案
- 历史教研组听评课记录表
- 初一写过的数学试卷
- 美丽乡村篮球场施工方案
- 一年级语文上听评课记录
- 听评课记录三年级上
- 语文一年级听评课记录
- 2025年度智慧医疗系统分包服务协议
- 2024-2030年中国免疫细胞存储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形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指南
- T-CACM 1560.6-2023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穴位贴敷
- 2024年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新课标Ⅱ卷数学试题(真题+答案)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4单元教材分析
- JTS-215-2018码头结构施工规范
- 财务实习生合同
- 2024年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本知识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