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易错题练习-区域与区域发展_第1页
高中地理易错题练习-区域与区域发展_第2页
高中地理易错题练习-区域与区域发展_第3页
高中地理易错题练习-区域与区域发展_第4页
高中地理易错题练习-区域与区域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易错题专题练习-区域与区域发展

易错题[01]不会进行区域对比分析

一、区域特征

一个区域内的地理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时,应

从区位入手,整体把握。

1.正确认识区域的区位特征

2.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

(1)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2)主要人文地理特征

二、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分析区域差异要从分析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同时注意分析要素间

的相互联系。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①气候差异的形成

[纬度位置差异卜।---、„

---------------------------------------------气

地势高低差异卜」—飞------------12

((寒、暖流不同)g

[大气环流不同J______zs

降水差异

海陆位置不同

②地貌差异的形成

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不

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

③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

④土壤差异的形成

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

酸碱度的差异。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状况。

易错题01

不会进行区域对比分析

1.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

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

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

地貌

【小题2】

1.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

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知识点]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黄土高原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解析]

【小题1]

地名“河”的命名往往是靠近某河流,以河命名,与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水文;

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齐梁相接,沟梁交错,与地名“梁”相关的是地貌;

黄土高原地名可以反映当地物产,如榆林因其多种榆树而得名,因此与地名

“柳”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植被;A正确。故选A。

【小题2】

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而图中乙地

河流明显比甲地少。水文类地名的分布可以指示环境变化,乙与现代河流距离

较远,可能与气候变干有关,风沙活动加强,地表水环境恶化,一些河流流量

减少甚至消失,这些表明乙地自然环境变化较大,D正确。图中民族没有大变

化,风俗习惯改变不大,A错误。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土地利用结构不稳定,B

错误。乙地环境较差,经济落后,人口迁徙不会频繁,C错误。故选D。

变式练习

1.如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

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

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

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0°70°

北冰洋

利60°

YZZk苔原

II森林

森林草原和草原

【小题1]

1.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①距水汽源地远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③地势南高北低④水汽受乌拉

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

1.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A.苔原带B,森林带C,森林草原带D,草原带

【小题3】

1.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

A.沼泽分布少B,太阳辐射强C.河流向北流D,远离北冰洋

[知识点]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解析]

【小题1]

读图可知,该地位于60°N附近,受西风带影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带来一

定的水汽,与东欧平原相比,西西伯利亚距水汽源地远,所以降水相对少,①

正确。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相差不大,②错误。

地势南高北低不是影响西西伯利亚平原降水少的主要原因,③错误。西西伯利

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脉的东侧,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所以降水少,④正

确。故D①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

【小题2】

由材料可知,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带、森林带、森林草

原带和草原带等自然带,由于苔原带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热量条件最差,物

种数量最少,景观较为单一,且乌拉尔山脉两侧热量条件接近,所以乌拉尔山

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苔原带,A正确。与苔原带

相比,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的水热条件相对较好,物种数量较多,景

观较为复杂,由于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水分条件差异较大,所以景观、物种组成

差异较大,BCD错误。故选A。

【小题3】

读图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由南到北跨纬度较大,与北部相比,南部所处的纬

度位置相对较低,太阳辐射强,蒸发量相对较大,所以,南部较干,B正确。

沼泽分布少和河流向北流均不是造成南部较干的主要原因,AC错误。由题干

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并不大,所以,南部较干的原因并不

是由于远离北冰洋,D错误。故选B。

易错题[02]不理解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生态环境问题的整体分析思路

,明确区域发展背景(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一

II区域开发状况与程度1

*突

针分析区域存在的问题

对g

方I、口

向分析问题产生原因[人为原因'

II自然原因*--------------

-制定综合整治措施

2.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

(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区域生态问题

材料中如果出现“干旱”“过度农垦、放牧”等词语,则初步判断是荒漠化;

材料中出现与“植被破坏”“过度樵采”有关的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

水土流失;材料中出现与“围湖造田”类似的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湿

地破坏。

(2)根据区域来判断生态问题

如果试题以区域图切入,先要进行区域定位,通过区域环境特征判断环境问

题。具体如下:

(3)根据统计图表来判断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如图表材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

泊、河流面积变化,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或破坏;如果显示的是森

林和河流含沙量的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如果显示的是放牧

数量与植被疏密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3.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地形一一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气候一一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

力和风向等;土壤一一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植被一一疏密状况、季节变化

等;河流一一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2)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

等。

4.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或对策

(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

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影响的角

度分析对策。例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

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2)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对策

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例如,毁林开荒一一退耕还林;

围湖造田一一退耕还湖;陡坡垦荒一一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一一多种经营。

(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例如,我国

南方丘陵山区,要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的荒

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我国东北林区,

除了保护森林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

易错题02

不理解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

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

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

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

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图1

(1)分别简述图1所示I、n、in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

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

(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

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知识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气候

[答案]

(1)I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II阶段湖沼面积

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in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

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

(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

丘(地)趋于固定。

(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

地表水减少。

(4)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

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沙地景观最终消失。反对理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

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

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

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

[解析]

以毛乌素沙地环境演变为背景,要求学生从自然和人文2个方面对沙地、湖泊

景观转化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辩证地看待人地关系,既不误入地理环境决定

论,也不陷入人定胜天论,试题采用开放题型引导学生对支撑结论的前提条件

进行反思(还可以补充哪些有用的研究资料),以及对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行反

思(还可以采用哪些可行的研究方法相互验证),彰显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的

意图。

(1)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从图中可以看出,I阶段湖沼

沉积增多,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沉积略有减少,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

II阶段湖沼沉积最多,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沉积先减少后增加,

风沙活动先弱后强;田阶段湖沼沉积急剧减少,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沉积波动

较大但呈增多的趋势,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

(2)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波动变化,但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

该地水资源不足,降水交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植被的固沙能力提高,流动

沙丘(地)趋于固定。(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地1995~2013年降水量

呈增加的趋势,自然条件应有利于湖沼面积增加,但湖沼面积却减小,应是社

会经济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主要是人口增多,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

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造成湖沼面积减小。(4)

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赞同和反对两方面进行说明,但需要说明理由;从图

中可以看出,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大于400毫米属于半湿润地区,

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

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植被成活率提高,植被覆盖率上升,沙地景观最终

消失,故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

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

材料中可知,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农业发展和植树造

林,植被覆盖率提高,过度绿化,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

风沙活动加强,故毛乌素沙地不会消失。

支式练习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m2(下图1),是黄河

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

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

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

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

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

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

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

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

2oo

4..5O

0ooT-流量3.

3.

8oo—•-输沙率

2..5O

6oo2L.

L

4oo.5O

2Oo00.

2

O.5O

f-------

23456789±1OA11

【小题1]

1,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

化图(图2),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从

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

【小题2】

1,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沟3月的流量与7月、9月的相近,但

3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

【小题3】

1.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

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

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知识点]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相互联系的水体,外力

作用

[答案]

【小题1]冬春季节,大风将大量的沙尘吹送到河道里堆积,提供了丰富沙源;

夏秋季节暴雨多发,侵蚀搬运作用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进入河道的泥沙被

洪水搬运,易形成高含沙水流。

【小题2]3月份,径流主要来自融雪补给,流速小,输沙能力弱,输沙率小;

7月份和9月份,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流速大,输沙能力强,输沙率大。

【小题3]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强沟道坝系建设(淤地坝、谷坊等);缓坡修

梯田,挖鱼鳞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育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

拦沙。风沙区:设置沙障(草方格等)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引洪入沙;恢

复植被。冲积平原区:疏浚河道;引洪淤地(引洪灌溉)。(任选一区作答即

可)

[解析]

【小题1]

"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中游是风沙区,冬春季

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据此分析,冬春季

节大风将沙丘(风沙区)的沙尘吹到河道堆积,提供了丰富的沙源;当地夏秋

季节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侵蚀搬运能力强,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汛期河流水量

大,将河道泥沙搬运走,因此形成高含沙水流。

【小题2】

根据中国雨带移动规律可知,3月份雨带没到达此地,3月份河流流量增加主

要是积雪融水补给河流,积雪融化缓慢,河流水流增加较慢,流速较缓,输沙

能力弱,因此输沙率小;而7、9月河流补给主要以雨水为主,此次降水强度

比融雪大,流速较快,侵蚀力强,输沙能力强,输沙率高于3月。

【小题3】

入黄口形成沙坝,造成干流严重淤堵,题目要求是提出减少水土流失导致的入

黄泥沙采取措施。从黄土丘陵沟壑区分析,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上游,"沟壑

纵横,植被稀疏",应该修建淤地坝、谷坊等沟道坝系建设,采取固沟措施;

对缓坡可以修建水平梯田、挖鱼鳞坑,改变坡度,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泥沙入

河;针对植被稀疏,可以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坡育林育草,修建护坡

林、沟头防护林等,蓄水拦沙。

风沙区位于中游,"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

分布",针对此可以设置草方格沙障,采取工程措施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

汛期引洪水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治理风沙。

冲积平原区位于西柳沟下游,地势地平,河道蜿蜒,汛期会泛滥成灾;因此要

疏浚河道,提高泄洪能力,减轻洪涝灾害;下游分布有农田,当地水资源较缺

乏,引洪可以增加灌溉水源,汛期可以引洪淤地,为农田提供肥沃土壤,减少

泥沙入黄。

易错题[03]不会分析区域资源综合开发

一、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

流域就是一个区域,区域的开发就要明确区域的条件、区域问题,针对区域

问题进行治理,针对区域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制定开发方向和措施。就流域而言,

区域问题主要围绕水土资源,治理、开发的核心也是围绕水土资源。流域开发的

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T地形地貌I河道状况、支流多少电生态状况

启航运条件

然气候条件河流径流量大小、

稳定性

隆流域面积卜

q植被覆盖河流含沙量卜

自T森源

然I产水能资源

资业

源矿产资源水资源

■jI发

U旅游资源I展

经济发展水平、速度

1城市化发展|

2.河流的水能开发条件

3.河流的航运条件

4.河流的治理原则与措施

(1)流域环境问题的治理原则

(2)流域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

5.河流综合治理的措施与目的

二、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

1.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方法

(1)一般的分析思路

(2)具体的分析内容

2.资源型地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1)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经济结构单一;②资源枯竭;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④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2)应对措施

①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引进新兴产业,大力

发展第三产业。

②科技: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③交通: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环境: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3.新能源资源的开发

(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分析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与传统能源类似,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集群状况)。

②与市场(发达地区)的距离。

③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占地面积大,需要广阔的土地条件;生物能的开发,需要

考虑靠近原料地;水能的开发,需要考虑建坝条件(地质、地形、聚落分布等)。

④科学技术水平。

(2)新能源开发的意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有利影响

a.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减轻大气污染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新能源的开发不全部是有利影响,其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新能源往往开发难度较大,且不太稳定,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b.生物能源的开发抢占了耕地,影响区域粮食安全。

易错题03不会分析区域资源综合开发

(2019年江苏卷)

1.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

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

以上流域()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

1,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起伏B,流域面积C.兴修水库D.水土保持

[知识点]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

治,流域内协调发展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解析]

【小题1]

河流含沙量的影响因素和区域内植被覆盖状况以及流量大小密切相关。与多年

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年至2015年潼关输沙量急剧减小,是因为其上游地区

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固沙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减弱。其次,河流流量相对减

少,是因为上游地区引水灌溉,入黄河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搬运能力减

弱,因此,①③正确,选B。输沙量急剧减小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和气候

变暖,暴雨强度降低无关。上游地区并没有削山平地,而且坡面径流减小也不

会导致输沙量急剧下降。②④错误。

【小题2】

从第二附图可以看出,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的输沙量大幅度减少,是因为三门

峡、小浪底、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等水文站修建了水库,水库可以拦蓄

泥沙,中游地区水库大坝相对较少,因此下游水库拦截泥沙作用更加明显,正

确答案选Co下游地区相对于中游地区含沙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因为人为因素

引起的,而非地形的起伏,地形对输沙量影响不大,A错误,流域的面积大,

输沙量也应相对较大,下游地区流域面积大于中游地区,输沙量应该也大,B

错误。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较明显,而非下游地区,因此D错误。

变灰练习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江梧州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居全国第二位;多年平均输沙量5570

万吨/年,居全国第三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2017年梧州站输沙量减少至

2500万吨/年。图一为广西境内西江流域主要水库和甘蔗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图

二为梧州站径流量、输沙量及南宁市降水量年内占比统计图。

图二

材料二目前,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甘蔗生产省区。下表为2000年至2017年

广西森林覆盖率和农业生产相关统计数据表。

统计指标年份

20002005201020142017

森林覆盖率(%)37.952.758.062.062.3

农作物播种面

625.9634.4589.7618.6614.3

积(万公顷)

稻谷播种面积

230.2210.0209.4202.6192.3

(万公顷)

甘蔗种植面积

50.974.8106.9108.293.5

(万公顷)

甘蔗单产(吨/

57.869.066.673.581.4

公顷)

(1)说出西江输沙量的年内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输沙量大的自然条件。

(2)简述西江流域输沙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流域内协调发展

[答案]

(1)特征:年内分布不均,集中在6—8月。条件:降水量丰富,径流量大;

年内降水集中;流域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侵蚀强。

(2)水库大量拦蓄河流泥沙;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

[解析]

考查河流开发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

理事物的能力。

(1)西江输沙量的年内分布据图2分析可知,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6-8月份,

其他月份较少,年内分布不均。影响输沙量分布的因素主要是降水量及其季节

分配、地形等因素。图中该地降水量较大,集中于5-8月份,年内降水集中,

径流量大;西江流经地区多低山丘陵,河流流速快,侵蚀力强,因此导致输沙

量大。

(2)据图1分析可知,西江干支流修建了大量水库,水库拦水拦沙,减少了

输沙量;据表分析,2000年至2017年,该地区森林覆盖率由37.9%大幅度

提高到62.3%,森林保持水土,减少了输沙量。

易错题[04]不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1.我国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2.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分析思路

多错题04

不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II)

1.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

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下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

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

1.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打沟主要是为了()

A.灌溉B,排水C,防虫害D,通风

【小题2】

1,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量B,减少水土流失C.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蒸发

【小题3】

1.近年来,该地()

A,种植结构复杂化B,复种指数提高C,田间管理精细化D,种田大户增多

[知识点]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

【小题1]

种植单季稻稻田长期浸水,而小麦怕涝,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田

地中打沟是为了排水,使土壤干湿适宜,创造高产土壤条件,B正确。巢湖平

原雨季较长,播种小麦前稻田水分充足,水分充足,打沟不是为了灌溉,A错

误。在田地中打沟起不到防虫害的作用,C错误。巢湖平原地形平坦,越冬作

物小麦不需要特别通风,D错误。故选B。

【小题2】

据材料信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

工,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判断,种植小麦收益低,收割水

稻后翻耕播种会增加生产成本,导致利润下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才不经翻耕

播种小麦,C正确。由于稻田长期浸水,土壤板结,通透性较差,不经翻耕播种

小麦不能提高产量,A错误。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不严重,B错误。当地水资源

充足,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减少蒸发,D错误。故选C。

【小题3】

据材料信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

工,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判断,随着农业劳动力减少、机

械化的普及,为土地流转、土地承包提供了可能,种田大户会增多,D正确。

巢湖平原地形平坦、气候变化不大,种植结构不会变得复杂化,A错误。复种

指数有气候决定,不会提高,B错误。种田大户承包经验,机械化操作,劳动

力有限,田间管理不会变得精细化,C错误。故选D。

支灰练习

1.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

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

24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

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

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

1,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效益高B.木材销路好C,劳动投入少D,种树有补贴

【小题2】

1,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木材进口C.增加粮食进口D,鼓励农地流转

[知识点]

人口的空间变化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

【小题1]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地年轻人在自家耕地上栽种杨树之后外出务工,几年后

待杨树成材后出售,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这个过程中劳动投入少,还可

以兼顾务工(且以务工为主),所以“农地杨树化”现象突出,并不是因为其

生态效益高或是木材销路好,C正确,AB错;材料中并无信息表明种树有补

贴,D错。故选C。

【小题2】

根据材料“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可知,“农地

杨树化”使得耕地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可通过鼓励农地流转,一方面,当地

农民可在耕地流转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实行农地流转,可

减少耕地资源的浪费,D正确;当地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不足,

部分耕地弃耕,因此才会出现“农地杨树化”的现象,并非当地耕地不足(所

以无加大开荒力度的必要),也不是当地木材不足或粮食缺口,ABC错误,故

选D。

易错题【05]不会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

一、资源跨流域调配的原因和意义

1.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资源

资的跨

源区域

一调配

,

地区

西部

我国

地区

东部

我国

的意

调配

区域

源跨

析资

2.分

济发

源、经

的资

地区

调出

资源

区和

入地

源调

从资

析要

的分

意义

调配

区域

源跨

对资

下:

析如

。分

入手

方面

善等

境改

态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