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左传》中有大量的预言,但不再采用巫祝占卜的方式,而是以人物的品行来预言家族的兴衰,以统治者敬天保民的情况预言国家的治乱,这反映出当时A.修史缺乏严谨的态度 B.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C.国人人文思想的发展 D.礼乐制度的影响深远2.查理·马特:“只有野蛮人才能使一个在垂死的文明中挣扎的世界年轻起来。”查理·马特使他的王国“年轻起来”的措施是A.实行无条件赏赐制 B.实施领地世袭制度C.建立严格等级制度 D.改革土地分配制度3.在儒学“天人合一”的理论中,“天”曾经历了由“神”到“理”的转变。推动这一转变的思想因素是A.佛道思想的迅速传播 B.专制政治的发展C.封建伦理道德的诱导 D.农业生产的发展4.有人认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疆域”覆盖全球。这里的“疆域”是指A.军事霸权B.政治盟友C.货币体系D.价值观念5.如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标志A.革命统一战线局部破裂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推翻C.国民革命运动彻底失败 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6.1937~1941年,华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普遍实行减息政策,规定民间农贷的年利率一律不得超过或1.但1942年,中共中央宣布除抗战以前的旧债不得超过年利1,外,抗战开始后的新债由债权人和债务人“自由议定”。这一政策变化A.促成了各阶层团结抗战 B.适应了抗战形势的变化C.导致了封建债务的废除 D.减轻了农民的债务负担7.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1923年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这说明A.牛耕的出现不晚于战国时期 B.文献记载的可信度不高C.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D.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8.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孙中山9.1368年,明太祖宣布,各处百姓外出逃避战乱,抛下土地为他人所耕垦者,即由耕者占为己业,原主还乡复业者,由官府于旁近荒田中如数拨给耕种。这一规定有助于A.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B.促进自耕农经济成长C.遏制土地兼并的蔓延 D.解决尖锐的人地矛盾10.恩格斯在分析某次战争时,指出“它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早已行不通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铺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也都在逐渐瓦解”。这一战争A.刺激国人“开眼看世界” 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兴起C.加速资产阶级投身政治 D.促使中国两大矛盾合流11.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举家从北平搬到上海,他编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唱词中“山河万里几多愁-金酋铁骑豺狼寇”成为梅派名段。梅兰芳这些活动旨在A.推动“梅派”艺术的新发展 B.充分发挥京剧的休闲娱乐功能C.借助传统艺术宣传民族救亡 D.推动京剧艺术进一步走向成熟12.法国总统戴高乐曾尖锐地指出:“美元特权”把世界贸易变成了美国的仓库,美国出现了贸易赤字,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他所说的“美元特权”是基于A.马歇尔计划B.布雷顿森林体系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关贸总协定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

推论

推理依据

1.有人说:中国历史“两千年看西安,五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

1.上海只有100年历史。

1.1843年开埠至1949年上海解放,差不多一百年。

2.上海竹枝词云:“邑志详陈旧土风,镇升为县百年中。田家妇女帮农作,镇市夫男晓女工。蓬首晨兴遥入市,归家手挈米和盐。”

2.上海竹枝词不可信。

2.上海镇设于1267年,1291年正式设县,其间不足30年。

3.1854年7月,英、美、法三国领事根据修改后的《上海土地章程》宣告MunicipalCouncil正式产生。

3.促使租界成为“国中之国”。

3.工部局的建立及其后各种下属机关的设置,最终导致租界完全脱离中国政府的行政治理范围而独立。

4.1909年由上海绅商组织的总工程局改为“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为华界的地方自治总机关。

4.从此晚清华界由上海绅商为领袖的地方自治政府直接管理。

4.1909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问题:(1)以上错误的推论是哪些?(写出编号,以逗号隔开)(2)参看“推理依据”,依次概述你判其推论错误的理由。(3)根据文明形态论,材料二中竹枝词描绘的场景发生在哪一种文明社会?(4)纵观上海百年近代史,从一至两个方面叙述你对上海的印象。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连称,本意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但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政治实体。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周边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材料二清初,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等人外,还对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等进行祭祀。康熙帝六次南巡的活动之一就是到南京的明孝陵祭祀明太祖。他还专程前往曲卓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更是提出“最天法祖、勤政爱民”“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会通各族文字的书籍。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局面形成的表现与途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清朝前期为实现国家认同所做的努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左传》中的预言以人物品行来预言家族兴衰,体现的是人文思想的发展,C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宗教迷信思想,B排除;礼乐制度凸显的是等级关系,D排除。故选C。2、D【解析】

查理·马特为加强统治,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实行采邑制,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查理·马特的改革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排除A项;采邑不能世袭,排除B项;各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关系,不能说是严格的等级制度,排除C项。3、A【解析】

儒家思想出现由“神”到“理”的转变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魏晋时期佛教和道教思想广泛传播,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其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从唐代开始,儒家思想家们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到宋代形成了理学体系,完成了儒家思想由“神”到“理”的转变,故选A;这一转变与封建伦理道德、专制政治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无关,故排除BCD。4、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凭借巨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C正确。根据所学军事霸权、政治盟友、价值取向都没有覆盖全球,ABD错误。5、A【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表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从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完全转变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从革命统一战线中分裂出去,革命在部分地区遭到重大失败,故A项正确;北洋军阀统治基本推翻指的是北伐战争,排除B项;国民革命运动最终失败的标志性事件是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排除C项;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排除D项,故选A。6、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1942年敌后根据地减息政策的调整及对民间农贷利率的规定从严格限制转变为灵活处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以应对日本对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故B项正确;题干措施有利于团结富裕阶层,不能体现各个阶层的团结,排除A项;题干不能说明封建债务被废除,排除C项;变化后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债务负担,排除D项。故选B。7、A【解析】

出土文物是一手史料,文献记载是二手史料,两者结合可知,我国牛耕出现的时间不晚于战国时期,A正确;文献记载有一定的可信度,排除B;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之后也能反映历史真实,排除C;D与题无关,排除。8、B【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师夷长技以制夷”最早出现于魏源的《海国图志》,故选B项;林则徐不是最早提出该主张的人物,排除A;李鸿章属于洋务派,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实践者,C排除;孙中山属于革命派,主张是民主共和,D排除。故选B。9、B【解析】

明太祖这一规定旨在保证田地不抛荒,农民有地可耕,这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B正确;从背景来看,当时大量农户流亡,存在土地抛荒现象,在人少地多情况下,多采取粗放模式,而非精耕细作,A排除;这一规定实质上认可了土地兼并,排除C;根据题干可知,这一时期人口流亡,人地矛盾并不尖锐,排除D。10、C【解析】

据“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可知,本次战争时间应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且在此次战争后清政府开始放寬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可知本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资产阶级投身政治,主张变法维新,故选C项;鸦片战争后刺激国人“开眼看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兴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使中国两大矛盾合流,排除ABD三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联系甲午战争的影响分析解答。11、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梅兰芳创作《抗金兵》、《生死恨》等以爱国救国为主题的戏剧,适应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入侵下宣传民族救亡的需要,故C项正确;梅兰芳创作爱国戏剧是对时代形势的反应,并非单纯的发展梅派”艺术,排除A项;题干并未强调京剧的功能及发展,排除BD两项。故选C。12、B【解析】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美元特权”和所学史实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货币政策,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A项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援助西欧的计划;C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的组织;D项关贸总协定是国际性的贸易组织。点睛:材料“美元特权”“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地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是解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1,2,4(2)根据考古发现,上海历史应有6000年;一百年是指近代上海的历史;“一百年看上海”是指上海近代百年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缩影。(写出任意一点即得分)不能因这一首竹枝词中不确切的信息,就判定所有的上海竹枝词不可信;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竹枝词,对时间等信息的描述不如史学那般准确,应可理解。(写出任意一点即得分)“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是晚清政府授权建立的地方自治总机关,但不是地方政府;它在清政府的监督下运作,且权利受到相当限制。(写出任意一点即得分)(3)农耕文明(4)概括印象1分;相应的具体史实3分;文字组织1分。【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出1、2和4错误。(2)依据“上海只有100年历史”说法显然错误,可知1错误;上海竹枝词属于二手史料,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故2错误;晚清时期上海仍属于清政府领导,并不是地方自治,故4错误。(3)依据材料3“田家妇女帮农作,镇市夫男晓女工”可知是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4)依据材料中信息概括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回答即可。比如上海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说明联系所学从近代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以及逐渐走向近代化回答。14、(1)表现:民族交融;局部统一。途径:战争;会盟;改革;和平交往。(2)评述:强调清朝统治正统性与合法性,以因俗而治、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实现了政治认同;秉承儒家思想,奉行“崇儒重道”,用儒家思想文化治世,构建了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人关后,满族实现了汉化,树立了华夏一家的民族意识,强化了各民族一家的民族认同。这些努力巩固了清朝专制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推动了民族交融,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构建了一个各民族认同的国家体系。【解析】

(1)表现:根据材料“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周边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可归纳出民族融合;根据材料“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可归纳出局部统一。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局面形成的途径有战争、会盟、改革及和平交往等方式。(2)评价:首先努力方面:根据材料“清初,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等人外,还对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等进行祭祀”可归纳出强调清朝统治正统性与合法性,以因俗而治、因地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