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1页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2页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3页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4页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坚持党的领导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二单元人民当家做主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法治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本书知识体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科学立法法治社会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第三单元知识体系全民守法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目录第二目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02第一目

我国法律发展历史0103第三目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第一目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1.法律的产生、本质和作用2.法律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特点3.中华法系的含义、形成和发展过程、意义、1、法律的产生、本质和作用:

(1)产生:①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历史范畴)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产生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统治反抗制定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层建筑②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P75第二目第二段)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思考:原始社会有法律吗?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1、法律的产生、本质和作用:(2)本质:材料一:根据《史记文帝纪》载,为了防止农民聚众造反,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材料二:唐朝皇帝姓李,统治者认为杀鲤鱼影响国运。唐朝律法规定:唐朝的老百姓被禁止杀鲤鱼。①其本质在于为统治阶级服务,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②这些律法起到了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①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②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P75第二目第二段)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1、法律的产生、本质和作用:(3)作用:为何汉朝要禁随意聚众饮酒,为什么杀牛是犯罪?有何作用?聚众饮酒容易闹事.饮酒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不允许。耕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限制饮酒和保护耕牛,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经济生产,维持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法律的作用: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2、法律在不同社会阶段的特点不同阶段的特点古代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人治法治当堂检测判断:法治是人类社会一出现就存在的现象。(

)判断:法律体现着全民的意志。(

)判断:自从有了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成了现实。(

)判断:法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社会主义法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人治法治法制个人或者少数人因掌握社会公共权力,以军事、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伦理等物质与精神手段,对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其他成员进行等级统治的社会体制。法律统治的简称,相对于“人治”,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是动态意义的词,重在治理。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强调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是静态意义的词,重在制度。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知识拓展法系世界五大法系法系:一般认为,凡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形成一种传统或派系的各国法律就属于同一个法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中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知识拓展: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3、中华法系

(1)含义:含义:是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它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代表性法典为《唐律疏议》。

中国律法凝结着民族的精神与智慧,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我们代代传承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开始制定成文法,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春秋战国唐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西汉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最终归于失败。近代衰落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3、中华法系

(2)形成和发展过程:启示:法治建设应符合本国历史和国情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3、中华法系

(3)特征:源远流长,独树一帜

(4)意义:中华法系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影响到周边国家,其中以唐律为甚,唐律对亚洲诸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朝鲜《高丽律》篇章内容都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第二目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1.法的产生、本质2.决定性因素

3.法的历史类型

4.法的基本特征

5.法的职能6.我国当代法的性质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产生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统

治反

抗国家(统治工具)法律体现统治阶级意志阶级产生法≠个人意志≠社会所有成员意志

法=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即国家意志。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1、法的产生和本质法的发展规律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决

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总和

法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2、法的决定因素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古巴比伦《罕穆拉比法典》、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国西周《吕刑》魏相李悝的《法经》、法国《诺曼底大习惯法》《拿破仑法典》、《德国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当代的法是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P77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3、法的历史类型注意:原始社会没有法律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4、法的特征法的特征(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4、法的特征(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①体现: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法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②在我国的体现: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平等地享有权利,也平等地履行义务。社规会范名词点击

是指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内容,目的是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主要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职业规范等。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4、法的特征(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①制定---成文法国家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通过相应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修改和废止各种规范性文件以确立规则的活动。②认可---习惯法国家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存在的某种行为规则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4、法的特征(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在任何国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由专门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责任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国家强制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监狱、军队、警察等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5、法的职能法的职能政治职能社会职能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调节人民与敌人的矛盾适用主体:敌人调节人民内部矛盾适用主体:人民(2)二者联系:两者是统一的,都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统一与国家治理中。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6.我国当代法的性质性质:我国当代的法是社会主义的法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第三目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因?2.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三、新中国法治建设成就1、中国走上法治道路的原因原因(1)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2、新中国法治建设成就(1)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现行宪法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法规,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权利、确保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有法可依良法善治

三、新中国法治建设成就相关链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核心和统帅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中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2、新中国法治建设成就(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①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保证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②行政机关不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③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

三、新中国法治建设成就2、新中国法治建设成就(3)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①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将人权保障贯穿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使人权法治保障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②中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充分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利。

三、新中国法治建设成就

三、新中国法治建设成就2、新中国法治建设成就(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蓬勃发展指导思想主体成就新征程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参与的伟大社会实践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正在民主与法治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努力开创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1.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2.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3.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1)法律的产生、本质和作用(2)法律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特点(3)中华法系的含义、意义、形成和发展过程(1)法的产生、本质及决定因素(2)法的类型(3)法的特征(4)法的职能(5)我国当代法的性质(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因(2)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课堂小结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传布法律。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1.法律是人类社会的伴生物。2.法律体现全体公民的共同意志,保障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