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词句语言,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知词人笔下洞庭湖之美,提高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味词人“肝肺皆冰雪"的高洁人格以及“万象为宾客”旷达

超脱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大意,品味诗歌语言,感受洞庭湖之美。

2、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理解词人的高洁人格和旷达超脱的人

生观。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比较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歌,激发兴趣(1分钟)

洞庭湖,古称云梦,南纳四水汇入,北与长江相连,位于相对“中原"的位置,

古代文人游学、就任、流放、贬谪多经过于此。面对美丽的洞庭湖,历代文人墨

客从不吝惜自己的笔墨。在屈原笔下,洞庭湖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在诗仙李白的眼中,洞庭湖是“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而在孟浩然的眼里,

洞庭湖是“八月湖水平,含虚混太清”。当历史的脚步前进到了1160年的南宋,

洞庭湖迎来了它的另一位知音,那就是豪放派词人张孝祥。

(二)知人论世,了解背景(3分钟)

1、词人介绍

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字国安,号“于湖居士”,善诗文,尤工词,

多写爱国词,其风格宏伟豪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

弃疾,既有苏词的豁达,又有辛词的忧愤。代表作品《于湖集》《于湖词》。

①才华卓绝。张孝祥出生书香门第,自幼聪慧,16岁便通过了乡试,23岁。

被皇帝钦点为状元。②宦海浮沉。张孝祥的仕途是坎坷的,他一生主张恢复中原,

入仕不久因替岳飞平反,惹怒秦桧导致其父入狱,秦桧死后才获释。在十几年的

官场生涯中,张孝祥几番起落,最后黯然离开官场。③英年早逝。张孝祥年仅

38岁便离开人世。“以当暑送虞雍公(虞允文),饮芜湖舟中,中暑卒。”(周

密《齐东野语》)

2、写作背景

《念奴娇·过洞庭》是张孝祥在公元1166年任静江知府(今广西桂林)兼广

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的任上,遭诋毁蒙冤罢官,北归期间,途径洞庭湖,见平湖秋

月,挥笔而作。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4分钟)

1、正音

玉鉴(jiàn)琼(qiónɡ)田,扁(piān)舟,岭(lǐnɡ)海,尽挹(yì),细斟(zhēn)

2、齐读诗歌

要求: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3、整体感知

问题1:读完整首词,我们可以字里行间感受到词人来到洞庭湖,他的心情是怎

样的?(用原词概括)

明确:“悠然"

问题2:“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陶渊明《饮酒》“此中有真意,欲辨已

忘言"有异曲同工之妙)想要理解全词,得读懂这一句中心句,请同学们思考什

么妙?妙在何处?

明确:景妙,情妙

(四)品读上阕——景妙(10分钟)

上阕: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

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任务:1、结合书下注释,自行翻译上阕内容。

2、小组合作讨论词人笔下的洞庭湖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

1、上阕参考翻译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中秋将至之时,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平静的湖面像

白玉磨成的镜子,像美玉铺成的田地,有几万顷宽阔,湖上漂浮着我的一叶扁舟。

明月光辉四射,银河与明月一同映入湖水之中,上下全都清亮明洁。我心中感受

到的美妙体验不知道如何与君分享。

2、小组合作讨论词人笔下的洞庭湖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

(1)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特点:宁静(风平浪静、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静态之景)

手法:通感。“风”是一种天气现象,而“色"更侧重于直观的视觉。“更无一点风

色”说的是洞庭青草湖上水波不兴,不仅没有风,而且连风的影子都没有,目之

所及都静止不动。这种表达方式化无形为有形,富有新意,增添了一分诗意。

(2)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特点:广阔(明净光洁,一碧万顷)

手法:①比喻,以玉比喻湖水清澈透明、明静光洁之美。

②夸张,“三万顷"写出湖面之广阔。

③对比,“三万顷”与“扁舟一叶"一大一小进行对比,展示出洞庭湖的浩淼和开阔,

也衬托出词人豪迈的气概。

(3)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特点:澄澈

问题:如何理解“表里俱澄澈”?(结合词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

①景色澄澈:洞庭湖秋月秋水等景色澄澈明净。

②心灵澄澈:词人一生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内心澄澈纯净。不为个人利益与宵

小同流合污,真正做到了问心无愧。

(五)研读下阙——情妙(12分钟)

下阙: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任务:1、结合书下注释,自行翻译下阕内容。

2、思考下阙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

1、下阙参考翻译

应思量在岭外一年左右的官场生活中,月光照耀陪伴,我的心胸全部像冰雪

一样明洁。(虽然)我头发稀疏,衣着单薄透着寒意,但仍能平静地泛舟在这广

阔浩淼的沧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澄澈的江水,细细地斟在北斗星做的酒勺中,

请天地万象通通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地拍打我的船舷,独自放声高歌啊,不知

今夕是何年!

2、思考下阙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1)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用典:“孤光"用了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这一典故。

问题:如何理解“肝肺皆冰雪"?

明确:①“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如冰雪般纯洁,代表了心志的忠贞、品格的

高尚。②“肝肺皆冰雪"与上阙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指词人在岭南一年的仕

途生涯中,自己的心胸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代表了词人的高洁人格。③结合

词人被贬职的经历来看,还表明了词人胸襟坦白和光明磊落。

(2)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手法:借代。“襟袖"借代手法,以部分代全体。形容衣衫单薄。谓两袖清风,廉

洁清贫。一语双关,既是词人从岭表炎热之地北来,衣衫单薄的客观表述,也有

官场人情冷暖,有萧条冷落之感。

分析:抒发了词人洒脱旷达之情,词人虽然仕途失意,但心神无一丝动摇,安之

若素,仍沉稳地泛舟洞庭,显得洒脱,心胸开阔,从容沉稳。

(3)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手法:想象

分析:所饮之酒——长江之水,所斟之物——北斗七星,所宴之客——宇宙万象。

这是全词感情的高潮,体现了词人豪放的风格特点,抒发了词人的豪迈之情。一

方面,选取意象宏大。如“西江”“北斗"万象”。另一方面,想象奇特。词人设想

自己作主人,请万象作宾客,陪伴我纵情豪饮。一个被谗罢官的人,竟有如此气

派,体现出词人豪迈旷达。词人忘却了时间,也忘却了自己,忘情于这月白无风

之夜,完全沉醉于大自然之中,展现了物我两忘的超然与旷达。

小结:洞庭湖的风平浪静与词人在宦海中稳泛沧浪的沉稳坚定相对应,广阔的湖

面与词人豪放旷达的宽阔胸襟相对应,表里俱澄澈与词人肝肺皆冰雪的高洁相对

应。景物特点与词人内心一一对应,物境与心境相会,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

一的境界。

(六)比较阅读,总结诗歌(9分钟)

1、比较阅读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七则》

讨论:同样都是描写洞庭湖,杜甫和张孝祥两位作者面对同一审美意象时,用一

诗一词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形式,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请同学们对比分析

杜甫《登岳阳楼》和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不同之处,完成以下表格。

《登岳阳楼》《念奴娇·过洞庭》

湖之形象浑涵壮阔,气势恢宏平静、广阔、澄澈

人与湖的关系人湖分隔人湖一体

人与人的情志漂泊之舟孤独凄苦之情潇洒超然之舟旷达洒脱之情

情绪反应“涕泗”忧国忧民之情“独啸"旷达豪迈之情

分析:

(1)湖之形象

①杜诗的洞庭湖是浑涵壮阔,气势恢宏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浩瀚湖

水将吴楚两地分开,天地日夜恍如在湖中浮动。这是极富力量感的。②张词的洞

庭湖是平静广阔澄澈的。“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表里俱澄澈"

(2)人与湖的关系

①杜诗登楼望湖,人与湖相分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写出洞庭湖气

势,湖与时局相通,映射时局动荡,重写人轻写湖,湖是触发情感的引子。杜诗

触景生情。②张词人在舟中,舟在湖中,人湖一体。湖之平静广阔澄澈代表人之

高洁旷达澄澈。张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3)人与人的情志

提示:虽同游洞庭湖,但杜甫与张孝祥的人生处境不同,故二人情志也不同。杜

甫人生暮年,居无定所,一路漂泊至洞庭湖,登上岳阳楼写下《登岳阳楼》。张

孝祥受政敌馋害而贬官,北归途中过洞庭,写词明志。

①从意象看情志—舟

杜甫所乘是漂泊之舟,“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可感受出诗人年老体衰,亲友离散,孤独凄苦之情。张孝祥所乘是潇洒超然之舟,“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着"意为附着、安置,有“我”之轻盈感,“我"不是飘荡而来,而是本来就属于这片湖泊,这是何等潇洒自如,体现了词人旷达洒脱之情。

②从情绪反应看情志

杜甫忧国忧民之情。从《登岳阳楼》的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中,

诗人感叹国家,牵挂战争中受苦的百姓,我们可以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张孝祥则抒发了豪气旷达之情,“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故“涕泗”与“独啸"中,同样可以一窥二人情志。

总之,无论是杜甫思及家国的热泪,还是张孝祥在月光下的悠然长啸,都是

诗人在遭逢人生低谷事的一次心灵突围。他们用诗,用词与时间周旋,人生的境

界因此博大。

2、总结诗歌

同学们,读完这首词,我们体会到在阳光的照抚下,在湖波的摇篮里,词人躁动不安的心灵,找到了最好的休憩之处。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他洁净的心灵与洞庭湖澄澈的景色“合二而一”,这种物我合一的体验岂不就是最大欢愉和处?“妙处难与君说"这种妙处,外人不可得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