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规定_第1页
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规定_第2页
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规定_第3页
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规定_第4页
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热设计

1.说明

绝热设计规定了保温和保冷的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绝热材料的选择、绝热层

厚度的计算、绝热计算主要数据选取原则及绝热结构。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绝热thermalinsulation,insulation

保温与保冷的统称。

2.1.2保温heatinsulation

为减少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向周围环境散热,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包覆措施。

2.1.3保冷coldinsulation

为减少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传入低温设备和管道内部,防止低温设备和管道外

壁表面凝露,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包覆措施。

2.1.4绝热层thermalinsulationlayer

对维护介质温度稳定起主要作用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

2.1.5绝热结构thermalinsulationconstruction

由绝热层、防潮层、保护层等组成的结构综合体。

2.1.6经济厚度economicthickness

绝热后,年散热损失所花费的费用和绝热工程投资的年摊销费用之和为最小

值时的计算厚度。

2.1.7设计使用年限designserviceyears

在计算经济厚度时所选取的计算年数(n),或绝热工程正常使用年数。

2.1.8绝热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allowservicetemperatrueforinsulation

materials

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在长期运行时,材料没有变形、熔化、焦化、疏脆、松散、

失强等现象的温度。

2.1.9冷桥coldbridge

埋在保冷层中,导热系数很大,以致引起冷量大量流失的部件。

2.1.10绝热材料的平均温度meantemperatrueofinsulationmaterials

绝热材料在使用环境下,其绝热层内表面温度与绝热层外表面温度的平均

值。

2.2符号

条号符号涵义

2.2.1C介质热容

2.2.2CP管材热容

2.2.3Dx公称直径

2.2.4D管道内径

2.2.5Do设备或管道外径

2.2.6D.内层绝热层外径

2.2.7外层绝热层外径

2.2.8F费税系数

2.2.9i年利率(复利率)

2.2.10K保冷厚度修正系数

2.2.11Kr管道通过吊架处的热损失附加系数

2.2.12n计息年数或折旧年限

2.2.13PE能量价格,热价与冷价的统称

2.2.14PH热价

2.2.15p,冷价

2.2.16Pel(L〜-39℃)时冷价

2.2.17Pe2(-40----196℃)时冷价

2.2.18P)绝热层材料单价

2.2.19P5防潮层材料单价

2.2.20Pg保护层材料单价

2.2.21PT绝热结构的单位造价

2.2.22q以每米长管道或每米长设备表示的散热损失

2.2.23㈤以每米长管道或每米长设备表示的“最大允许”散热损失量

2.2.24Q以每平方米绝热层外表面表示的散热损失量

2.2.25LQ]以每平方米绝热层外表面表示的“最大允许”散热损失量

2.2.26S绝热工程投资贷款分摊率,按复利计息。

2.2.27To设备和管道的外表面温度

2.2.28T,内层绝热层外表面温度

2.2.29

T2外层绝热层外表面温度

2.2.30

[T2]外层绝热材料的允许安全使用温度

2.2.31Ta环境温度

2.2.32T„露点温度

2.2.33Tra平均温度

2.2.34t年运行时间

2.2.35tfr介质在管道内不冻结停留时间

2.2.36V介质体积

2.2.37Vp管子体积

2.2.38Qc对流放热系数

2.2.39Qr辐射放热系数

2.2.40绝热层(最)外表面向周围空气的放热系数

2.2.41QL线胀系数

2.2.428绝热层厚度(双层时为总厚)

2.2.435.内层绝热层厚度

2.2.44s2外层绝热层厚度

2.2.45X平均温度下的导热系数

2.2.46入o常温导热系数

2.2.47X.内层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

2.2.48入2外层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

2.2.49P介质密度

2.2.50Pp管材密度

2.2.51中周围空气相对湿度

3.基本原则

3.1管道与设备绝热应用定义如下:

3.1.1管道:

A.公称直径24”及以下之管道;

B.各种尺寸的管配件,如弯头、法兰、阀类、膨胀接头等;

C.24”及以下直径的圆形塔柱、桶槽及换热器。

3.1.2设备

A.大于24"圆形塔柱、桶槽及换热器;

B.大于24”公称直径的管道;

C.转动机械,如泵、汽轮机及鼓风机等;

D.锥顶及圆顶储槽。

3.2具有下面情况之一的设备和管道(包括管子、管件、阀门等)应采用绝热措施:

3.2.1外表面温度大于50℃以及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其外表面小于或等于50C的设备

和管道。

3.2.2流体凝固点高于环境温度的设备和管道。

3.2.3需阻止或减少冷流体及载冷流体在生产与输送过程中的冷损失或温度升高。

3.2.4需阻止低温设备及管道外表面凝露。因外界温度影响而产生冷凝液,从而腐

蚀设备管道或影响工艺过程。

3.2.5改善操作环境。

3.3不保温的设备和管道的表面温度超过60C,应在下列范围内设置防烫伤绝热措

施:

3.3.1高出地面或工作平台2.1m内者;

3.3.2离开操作平台0.75m以内者,

3.3.3两相邻防烫伤绝热间隔在3.0m以内,应予连续设置。

3.4下列设备和管道不应保温:

3.4.1必须裸露的设备和管道;

3.4.2需要散热的设备和管道;

3.4.3直接通大气的排凝放空管道;

3.4.4恒温型疏水阀前的管道;

3.4.5要求及时发现泄漏的阀门、法兰等处。

3.5绝热系统分类代号

II---热保温

P——人员保温

T——蒸汽伴热保温

C——保冷

4.绝热材料的选择

4.1绝热层材料性能要求:

4.1.1绝热层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具有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的产品。

对于松散或可压缩的绝热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在使用密度下的导热系数方程

式或图表的产品。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进行绝热计算时可采用本

规范附录A中常用绝热材料性能规定的数据。

4.1.2在运行中,保温材料的平均温度低于350C时,其导热系数不得大于

0.12W/(m-r),保冷材料的平均温度低于(27℃)时,其导热系数不应大于

0.064W/(m•℃)

4.1.3保温的硬质材料密度不得大于300kg/m:s;软质材料及半硬质制品密度不得大

于200kg/m3;保冷材料的密度不得大于200kg/m:io

4.1.4用于保温的硬质材料抗压强度不得小于0.4Mpa;用于保冷的硬质材料抗压强

度不得小于0.15Mpa0

4.1.5保温材料的含水率不得大于7.5%(重量比,下同);保冷材料的含水率不得大

于1%。

4.1.6绝热层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具有允许使用温度和不然性、难燃性、可燃性性能

检测证明的产品;对保冷材料•,尚需提供吸水性、吸湿性、增水性检测证明。

对硬质绝热材料尚需提供材料的线膨胀或收缩率数据。

4.1.7用于与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接触的绝热材料应符合《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

施工验收规范》(GBJ126)有关氯离子含量的规定,或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

25ppm。

4.1.8绝热层材料按被绝热的工艺设备和管道外表面温度不同,其燃烧性能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688624)标准规定的燃烧等

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1.8.1被绝热的设备与管道外表面温度T。大于100℃时,绝热层材料应符合不燃类

A级材料性能要求。

4.1.8.2被绝热的设备与管道外表面温度T。小于或等于100C时,绝热层材料不得低

于难燃类B级材料的性能要求。

4.1.8.3被绝热的设备与管道外表面温度T。小于或等于50c时,有保护层的泡沫塑

料类绝热层材料不得低于一般可燃性B?级材料的性能要求。

4.1.8.4阻燃性保冷材料制品的氧指数不应小于30o

4.1.9绝热材料制品的PH值不小于7o

4.1.10绝热材料的防水率应大于或等于95%,软质绝热材料制品的回弹率应大于或

等于90%。

4.1.11绝热材料制品应具有抗大气腐蚀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渣球含量、纤

维直径等测试报告。

4.2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选用原则:

4.2.1设备和管道的保温结构应由非燃烧材料组成;保冷结构可由阻燃材料组成。

设备和管道的隔热层除必须采用填充式结构外,宜选用隔热材料制品;

4.2.2保温材料制品的最高安全使用温度应高于设备和管道的设计温度。保冷材料

制品的允许使用温度应低于设备和管道的设计温度;

4.2.3当有多种可供选择的隔热材料时,应首先选用导热系数小、密度小、强度相

对高、无腐蚀性、损耗少、价格低、产地近、施工条件好的制品。如不能同

时满足,应优先选用导热系数小、价格低、密度小、综合经济效益高的材料

或制品;

4.2.4设备和管道表面温度高于或等于450C时-,宜选用复合隔热材料制品;宜选用

复合隔热材料制品;

4.2.5保冷应选用闭口气孔的材料的制品,不宜选用纤维质材料制品;

4.2.6当选用纤维材料制品时,除管壳外,毡类制品应由玻璃布或铁丝网缝制;

4.2.7使用或生产溶剂的设备和管道的保冷,当保冷材料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或聚氨

酯泡沫等制品时一,注意有否溶剂的渗漏或外溢。如有这种情况时一,不宜选用

塑料制品材料;

4.2.8不宜选用石棉材料及其制品;

4.2.9所选用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各项技术性能应由指定的检测机构按国家规定

的标准方法测定,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主要性能应符合表4.2.9的要求。

4.3防潮层材料性能要求:

4.3.1防潮层材料应选择具有抗蒸汽渗透性能、防水性能和防潮性能,且其吸水率

不大于1%的材料。

4.3.2防潮层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本规范第4.1.8条的规定。

4.3.3防潮层材料应选用化学性能稳定、无毒且耐腐蚀的材料,并不得对绝热层和

保护层材料产生腐蚀或溶解作用。

4.3.4防潮层材料应选择在夏季不软化、不起泡的不流淌的材料,且在低温使用时

不脆化、不开裂、不脱落的材料。

4.3.5涂抹型防潮层材料]其软化温度不应低于65℃,粘接强度不应小于0.15Mpa;

挥发物不得大于30%。

4.4保护层材料性能要求:

4.4.1保护层材料应选择强度高,在使用的环境下不得软化、不得脆裂、且应抗老

化,其使用寿命不得小于设计使用年限,国家重点工程的保温保护层材料的

设计使用年限应大于10年。保冷时应达到12〜18年。

4.4.2保护层材料应具有防水、防潮、抗大气腐蚀、化学稳定性好等性能;并不得

对防潮层或绝热层产生腐蚀或溶解作用。

4.4.3保护层材料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或难燃性材料。但贮存或输送易燃、易爆物料

的设备及管道,以及与其邻近的管道,其保护层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

常用绝热材料性能4.2.9

荐常温导热系数

使

用导热系数参考方程

序材料使用密度材料标准规定(7(rc时)人。抗压

最高使用温度度强度要求

号名称kg/m3℃CMPa

0CW/(m«0

1700.0550.4

硅酸钙

1220,〜6505500.062X=X„+0,0001KT.-70)0.5—

制品

2400.0640.5

350.04680室外只

400.05350能用憎

普通型。〜500水型产

2一X=Xo+O.00014(L-70)—弹

防水型一50~500品,回

500.059率30

弹率

95%

650600W0.044

原棉W150

岩棉400400W0.049

毡r60~80

及1100'120600400W0.049

3渣r80400350W0.044X=Xo+O.00018(T,-70)——

制板J100~120

600350W0.046

1150'160

600350W0.048

管W200

600350W0.044

纤维

平均

原棉404000.041X=Xo+O.00023(T,-70)——

直径

W5um

原棉404000.042

玻毯

纤224350W0.048

维240400W0.043

4平毡224300300W0.049

品24W0.049

直——

32300W0.047X=X„+o,00017(T.-70)

径板

40W0.044

w

48350W0.043

8um64〜

400W0.042

120

管>45350W0.043

原棉建〜800800■LW400'C时:T,,=500℃时导热系

2#〜10001000XL=XO+O.0002(T.-70)数人50吠W0.153(国

3#〜11001100TJ4(xrc时:际送审稿容重为

4#〜12001200xH=入I192kg/m’时数据)

硅酸铝棉

5毯、板640.056+0.00036(L-400)—入sooeWO.176

及其制川|

96入500*cW0.161

—一(下式中X>,取上式T„入

毡12850CTCW0.156

=40(TC时计算结果。下

192入5o(rcW0.153

同)

700.047-0.051

膨胀珍珠

6100〜150-200-800—0.052~0.062———

岩散料

150〜2500.0642.074

续表

4.2.9

荐常温导热系数

使

序材料使用密度材料标准规定用导热系数参考方程抗压

(70C时)X„

最高使用温度度强度要求

号名称kg/m3℃CW/(m«C)MPa

°C

①材料的燃烧性能

应符合〈〈建筑材料

保温时:燃烧性能分级方

硬质聚氨

-65(25℃时)入二入o+o.00014(T-25)法〉〉Bi级难燃性材

7酯泡沫塑30〜60-180-100n一

〜800.0275保冷时:料规定

X=Xo+O.00009②用于一65匕以下

的特级聚氨酯性能

应与产品厂商协商

材料燃烧性能应符

聚苯乙烯(20℃时)A=X合《建筑材料燃烧

823070〜-65——

泡沫塑料0.041o+o.000093(T„-20)性能分级方法>>Bi

级难燃烧材料规定

-101℃,X=0.046

-46℃,入二0.052

(24℃时)10℃,入=0.058

1500.5

0.06024℃,入=0.060

T.>24>时:93℃,X=0.073

A=X„+0.00022(L-24)204℃,X=0.099

9泡沫玻璃-200〜400—

T.W24〉时:~101℃,入=0.050

x=xo+0.00011(T„-24)-46℃,入=0.056

(24C时)10℃,入二0.062

1800.7

0.06424℃,入二0.064

93℃,入二0.077

204℃,入=0.103

注:①设计计算采用的技术数据必须是产品生产厂商提供的经国家法定检测机构核实的数据。

②设计采用的各种绝热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数据应符合各自的产品标准规定。

③导热系数参考方程中(T:70),(T.-400)等表示该方程的常数项:如3等应对应代入

L为70℃,400℃时的数值。

4.5粘接剂、密封剂和耐磨剂的主要性能要求:

4.5.1保冷采用的粘接剂应在使用的低温范围内保持粘接性能,粘接强度在常温时

应大于0.15Mpa,软化温度应大于65℃。泡沫玻璃采用的粘接剂在一196℃时

的粘接强度应大于0.05Mpao

4.5.2采用的粘接剂、密封剂和耐磨剂不应对金属壁产生腐蚀及引起保冷材料溶解。

在伸缩、振动情况下,耐磨剂应能防止泡沫玻璃因自身或与金属相互摩擦而

受损。

4.5.3粘接剂、密封剂应选择固化时间短、具有密封性能,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得

开裂的产品。

5.绝热结构设计

5.1绝热结构组成

5.1.1设备和管道的隔热结构可以分为保温结构和保冷结构两种型式。保温结构由

“保温层+保护层”构成;保冷结构由“保冷层+防潮层+保护层”构成。

5.1.2保温层或保冷层对维护介质温度稳定起主要作用。

5.1.3保护层包复在隔热层(保温层或保冷层)的外面,起保护和防止大气、风、雨、

雪致使隔热层破坏的作用,延长隔热层的使用寿命,并使隔热结构外形美观。

5.1.4防潮层是保冷结构用于防水、防潮,维护保冷层保冷效果的关键。

5.2绝热层设计要求

5.2.1设备及管道的外表面温度在50〜850C时、除工艺有散热要求外,均应设置绝

热层。

5.2.2工艺要求不设保温的设备和管道,当其表面温度超过60℃,需要经常操作维

护,又无其他措施防止人身被烫伤的部位,仍应设置保温。防止人身被烫伤

部位是指地面和工作台面以上,2.1m高度以下及工作台面边缘与热表面间的

距离不满0.75m的区域内。

5.2.3工艺上无特殊要求的放空和排液管道不应设置绝热层。处理或通过易燃、易

爆、有毒等危险物料,要求及时发现泄漏的阀门、法兰处不应设置绝热层。

5.2.4设备及管道(包括附件)外表面温度在环境温度以下至一196C之间时,应根据

工艺、防结露和经济性的要求设置保冷层。

5.2.5绝热结构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因受自重或偶然外力作用而破坏。对有振

动的设备与管道的绝热结构,应进行加固。

5.2.6绝热结构一般不考虑可拆卸性,但需要经常维修的部位宜采用可拆卸绝热结

构。

5.2.7绝热层厚度以10mm为单位进行分档。硬质绝热材料制品最小厚度为30mm,但

厚度小于30mm厚的硬质泡沫塑料允许选用25mm,其最小厚度为20mm0

5.2.8除浇注型和填充型外,在无其他说明的情况下,绝热层应按下列规定分层:

5.2.8.1绝热层总厚度8280mm时应分层敷设。

5.2.8.2当内外层采用同种绝热材料时,内外层厚度宜近似相等。

5.2.8.3当内外层为不同绝热材料时,内外层厚度的比例应保证内外层界面处温度

绝对值不超过外层材料安全使用温度绝对值的0.9倍(以摄氏度计算)。

5.2.8.4高低温度交替的设备和管道的保冷层,其材料应在高温区及低温区内均能

安全使用。在不能承受高温介质温度时,应在内层增设保温层。增设的保

温层与保冷层的厚度比例,在冷态与热态,均应符合本规范第5.2.8.3款

的规定,对硬质材料增设层的厚度6230nlm。

5.2.8.5在经济合理前提下,超高温和深冷介质管道和设备的绝热,可选用异材复

合结构或异材复合制品,异材复合绝热层应同时符合本规范5.2.8.3款的

规定。

5.2.8.6采用同层错缝,内外层压缝方式敷设。内外层接缝应错开100〜150nlm。

水平安装的管道和设备最外层的纵缝拼缝位置应尽量远离垂直中心线上

方。纵向单缝的缝口朝下。

5.2.8.7保冷管道和设备的支座等凸出部位应按上述分层规定进行保冷,其保冷层

长度为保冷层厚度的4倍或至垫座底部,并先于管道和设备主体部位施工。

5.2.9对立式设备,管道和平壁面以及立卧式设备的底面,其上的某些绝热结构,

应设支承件。其支承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2.9.1支承件的承面宽度应小于绝热层厚度10〜20mm。

5.2.9.2支承件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式设备和管道,包括水平夹角大于45°的管道,支承件的间距:保

温时,平壁为1.5〜2m;保温圆筒,在高温介质时为2〜3m,在中低温

介质时为3〜5m;保冷时,均不得大于5m。

(2)卧式设备应在水平中心线处设支承架,承受背部及兜挂腹部绝热层。

5.2.9.3立式圆筒绝热层可用环形钢板,管卡顶焊半环钢板,角铁顶面焊钢筋等做

成的支承件支承。

5.2.9.4设备底部封头可用封头与圆柱体相切处附近设置的固定环或设备裙座周边

线处焊上的螺母来支承绝热层。对有振动或大直径底部封头,可用在封头

底部点阵式布置螺母或带环销钉来兜贴绝热层。

5.2.9.5保冷层支承件应选冷桥断面小的结构形式。若管卡式支承环的螺孔端头伸

出绝热层外,应把外露处的保冷层加厚,封住外露端头。

5.2.9.6支承件的位置应避开法兰、配件或阀门,对立管及设备,支承件应设在阀

门、法兰等的上方,其位置不应影响螺栓的拆卸。

5.2.9.7不锈钢与合金钢设备管道上的支承件,宜采用抱箍型结构。

5.2.9.8凡施焊后必须热处理的设备上的焊接型支承件应在设备制造厂预焊。

5.2.10钩钉和销钉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5.2.10.1保温层用钩钉、销钉,宜用<1>3〜06廊的低碳圆钢制作,对软质绝热材料

时应采用下限。

(1)硬质材料保温钉之间距300〜600mm,且钉宜根据制品几何尺寸设在缝

中作攀系绝热层的柱桩之用。

(2)软质材料保温钉之间距不宜大于350mm。每平方米面积上钉的个数为:

侧面不宜少于6个,底部不宜少于8个。

5.2.10.2保冷层不宜使用钩钉结构。

5.2.10.3对有振动的情况,钩钉应适当加密。

5.2.10.4第5.2.9条支承件已满足承重及固定绝热层要求时,可不再设钩钉。

5.2.10.5钩、钉预焊应符合第5.2.9.8款规定。

5.2.11捆扎件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5.2.11.1保温层捆扎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温结构中一般采用镀锌铁丝、镀锌钢带作保温结构的捆扎材料。

D、W100mm的管道,宜用(p0.8mm双股镀锌铁丝捆孔;

100<D、W600mm的管道,宜用Q1〜°1.2mm双股镀锌铁丝捆扎;

600<1000mm的管道,宜用WX3,mm:12X0.5镀锌钢带或夕1.6〜

02.5mm镀锌铁丝捆扎。

DN>1000mm的管道和设备,宜用WX6,mm:20X0.5镀锌钢带捆扎。

(2)捆扎间距:200〜400nlm(软质材料宜靠下限)。每块绝热材料至少要捆扎两

道。

(3)管道双层、多层保温时应逐层捆孔,内层可采用镀锌钢带或镀锌铁丝捆扎。

大管道外层宜用镀锌钢带捆扎。设备双层保温时,内外均宜采用镀锌钢带

捆扎。

5.2.11.2保冷层捆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冷层捆扎应以不损伤保冷层为原则,最外层捆孔材料不宜采用铁丝,宜

采用带状材料。

(2)双层保冷时的内层也应逐层捆扎,捆扎材料宜采用不锈钢带。

5.2.11.3设备封头的各层捆扎,可利用活动环和固定环呈辐射型固定。

5.2.11.4严禁用螺旋缠绕法捆扎。

5.2.11.5对有振动的情况,应适当加强捆扎。

5.2.12绝对层的伸缩缝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5.2.12.1绝热层为硬质制品时,应留设伸缩缝。伸缩缝的扩展或压缩量宜按

5.2.12.5款规定计算,但伸缩缝的宽度不宜小于20mm并采用软质绝热材

料将缝隙填平,填充材料的性能满足介质温度要求。

5.2.12.2伸缩缝间距:直管或设备直段长每隔3.5〜5m即应设一伸缩缝(中低温宜靠

上限,高温和深冷宜靠下限)。

5.2.12.3伸缩缝应设置在支吊架处及下列部位:

(1)立管、立式设备的支承件(环)下或法兰下;

(2)水平管道、卧式设备的法兰、支吊架、加强筋板和固定环处或距封头100〜

150mm处;

(3)管束分支部位。

5.2.12.4多层绝热层伸缩缝的留设,应符合下列规定:保冷层或高温保温层各层伸

缩缝必须错开,错缝间距不宜大于100mm,且在外层伸缩缝外进行再保冷

或再保温。

5.2.12.5绝热层伸缩量宜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

(1)管道或设备的伸长或收缩量应采用下式计算:

△Lo=lOOO•am・L・(To-Ta)(5.2.12-1)

式中△勒一一管道或设备的伸长或收缩(为负值时)量,(mm);

ato一—管道或设备的线胀系数,(1/℃);

L——伸缩缝间距,(m)o

(2)绝热材料的伸长或收缩量应采用下式计算。

单层:

△L=1000•a“•L•(5.2.12-2)

双层:

AL2=1000.aL2.L.I-gj(5.2.12-3)

式中AL---绝热材料的伸长或收缩量,(mm);

AL2——外层绝热材料的伸长或收缩量,(mm);

a,.o——绝热材料的线胀系数,(1/9);

a,.,一一内层绝热材料的线胀系数,(1/℃);

5.2一—外层绝热材料的线胀系数,(1/℃)。

(3)绝热层在使用中伸缩缝的扩展或压缩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绝热层相对于管道:

AL=AL0-AL,(5.2.12-4)

外绝热层相对于内绝热层:

AL=AL,-AL2(5.2.12-5)

式中AL——绝热层伸缩缝的扩展或压缩量(当△L为负值时),(mm).

5.3防潮层设计要求:

5.3.1设备与管道的保冷层外表面、埋地或地沟内敷设管道的保温层外表面,应设置

防潮层。

5.3.2在环境变化与振动情况下,防潮层应能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5.3.3沥青胶、防水冷胶料玻璃布防潮层的组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

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89)的规定。

5.3.4防潮层外不得设置铁丝、钢带等硬质捆扎件。

5.4保护层设计要求:

5.4.1绝热结构外层,应设置保护层。保护层结构应严密和牢固,在环境变化与振动

情况下,不渗水,不裂纹,不散缝,不坠落。

5.4.2保护层宜选用金属材料作为保护层。腐蚀性环境下宜采用耐腐蚀材料作保护

层。

5.4.3金属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5.4.3的规定:

常用保护层厚度(mm)表5.4.3

用场合

DN<100DN>1OO设备可拆卸要求

材料类言^\管道管道与平壁结构

镀锌薄钢板0.30.350.50.5〜需增加刚度的保护层可采

0.350.50.70.6用瓦楞板形式

铝合金薄板0.4〜0.50.5-0.60.8〜0.6

1.00.8

5.4.4金属保护层接缝型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搭接、插接或咬接型式,并符合下

列规定:

5.4.4.1硬质绝热制品金属保护层纵缝,在不损坏里面制品及防潮层前提下可进行咬

接。半硬质和软质绝热制品的金属保护层的纵缝可用插接或搭接。插接缝

可用自攻螺钉或抽芯钾钉连接,而搭接缝宜用抽芯钾钉连接。钉与钉的间

距为200mm。

5.4.4.2金属保护层的环缝,可采用搭接或插接,重叠宽度为30〜50mm。除有防坠

落要求的垂直安装的保护层外,在保护层搭接或插接的环缝上,水平管道

不宜使用自攻螺钉或抽芯硼钉固定。

5.4.4.3保冷结构的金属保护层接缝宜用咬合或钢带捆扎结构,不得使用螺钉或钾钉

连接。

5.4.4.4金属保护层应有整体防(雨)水功能。对水易渗进绝热层的部位应用玛播脂

或胶泥严缝。

6.绝热计算

6.1保温计算

6.1.1保温计算应根据工艺要求和技术经济分析选择保温计算公式,并应按本规范规

定确定计算参数。当无特殊工艺要求时,保温的厚度应采用“经济厚度”法

计算,但若经济厚度偏小以致散热损失量超过最大允许散热损失量标准时,

应采用最大允许热损失量下的厚度。

6.1.2防止人身遭受烫伤的部位,其保温层厚度应按表面温度法计算,且保温层外表

面的温度不得大于60℃。

6.1.3当需要延迟冻结、凝固和结晶的时间及控制物料温降时,其保温厚度,应按热

平衡方法计算。

6.2保冷计算

6.2.1保冷计算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保冷计算参数。当无特殊工艺要求时,保冷厚度

应采用本规范第6.3.3.1(双层时为第6.3.4.1)款的规定进行计算。并用经济

厚度调整。

6.2.2保冷的经济厚度必须用防结露厚度校核。

6.3绝热层厚度计算:

6.3.1圆筒型绝热层厚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8=-^(£)1-Do)

(保温,单层时厚度)(6.3.1-1)

5=1(D-Do)

2(保温,双层时总厚度)(6.3.1-2)

3]=-。°)(保温,双层中的内层厚度)(6.3.1-3)

52=;(。2_D\)(保温,双层中的外层厚度)(6.3.1-4)

6=y(£)i-Z)o)(保冷,单层时厚度)(6.3.1-5)

8=y(£>2—£>o)(保冷,双层时总厚度)(6.3.1-6)

8i———Z)o)(保冷,双层中的内层厚度)(6.3.1-7)

52=y(£>2-Z)o)(保冷,双层中的外层厚度)(6.3.1-8)

式中D。一一管道或设备外径,(m);

D,---内层绝热层外径,当为单层时,匕即绝热层外径,(m);

D2----外层绝热层外径(m);

3一—绝热层厚度,当绝热层为两种不同绝热材料组合的双层绝热结构

时,3为双层总厚度,(m);

5,一一内层绝热层厚度,(m);

——外层绝热层厚度,(m);

K一一保冷厚度修正系数,除经济厚度计算中K值为1以外,其他计算中,

K应按本规范第6.9.8条规定取值。

6.3.2绝热层的经济厚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6.3.2.1圆筒型绝热层经济厚度计算中,应使绝热层外径Di满足下列衡等式要求:

£)iIPE-t-To—Ta2Xzx

Diln—=3.795X10\--------------------(6.3.2-1)

DoVPT-Sa.v

式中PE——能量价格,(元/10'kJ)°PE的取值应符合本规范第6.7.1和第6.7.2

条的规定;

P「一一绝热结构单位造价,阮/n?)。P1的取值应按实际价格或按本规范

第6.7.3条的规定计算确定;

A——绝热材料在平均温度下的导热系数,[W/(m・°C)]。

入的取值应符合本规范第6.8.5条的规定;

a,一一绝热层外表面向周围环境的放热系数,[W/(mL℃)。a,的取值

应符合本规范第6.8.4及6.9.4条的规定;

t——年运行时间,(h)。t的取值应符合本规范第6.8.8及6.9.7条的

规定;

To一一管道或设备外表面温度,(℃)。T。的取值应符合本规范第6.8.1

条及6.9.1.1款的规定;

Ta——环境温度,(℃)。运行期间平均气温。北的取值应符合本规范第

6.8.2条及6.9.1.2款的规定;

ITo—Ta|------(To—Ta)的绝对值;

S一一绝热工程投资年摊销率,觥)。宜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按复利率计算。

6.3.2.2平面型绝热层经济厚度应按下式计算:

2IPE•X,f,To—Ta1

3=1.8975X10、-----------------(6.3.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