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祁东育县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湖南省祁东育县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湖南省祁东育县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湖南省祁东育县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湖南省祁东育县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湖南省祁东育县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较之唐五代,北宋农业中的租佃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佃户退佃而另寻他处,可以不需主户出具凭证。这一变化的影响是A.农业生产者积极性提高 B.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增强C.商品经济发展条件成熟 D.土地买卖现象更加频繁2.鸦片战争期间,英军驻浙江舟山部队发生瘟疫。林则徐说英军因“定海阴湿,病死甚多”,主张乘势攻击;而另一官员琦善则奏说:“病死者多系兵丁舵手,头目较少,现已安然无恙”。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天朝上国观念决定政治决策 B.林则徐的报道较为客观C.政治立场不同影响事实判断 D.英军刻意掩盖瘟疫真相3.以下为一幅历史地图(局部)。判断该图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是A."星星之火,已经燎原" B."到敌人后方去"C."对日寇最后一战 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4.下表为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在工矿企业、近代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的平均年增长率的情况。若为该表选取研究主题,最恰当的是时期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1894—1911年15.9814.3614.991911—1920年4.664.3711.181927—1936年13.8911.7614.28A.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日益加深 B.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中发展C.官僚资本因甲午战败而破产 D.民族资本主义成为主导产业5.20世纪80年代,法国密特朗执政时,密特朗所代表的法国社会党是欧洲社会主义流派之一,以国有化、权力下放和自治管理作为三大理论支柱。这从侧面反映了法国A.国家干预经济减少 B.中央集权制度松动C.国家干预经济增强 D.福利国家道路受挫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可能用到的(技术)是A.蒸汽机船 B.飞机 C.原子能 D.互联网7.明太祖朱元璋流传在世的画像版本据说有16种之多,形象差别很大。下图自左至石依次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朝官方画像、《乾隆年制历代帝王像真迹》收录的“明太祖真像”、河南一位据称是明朝后人家族珍藏的明代朱元璋画像真迹。以下解释最为恰当的是A.左图:着力刻画朱元璋"姿貌雄伟"失去真实性B.中图:表明清朝极力丑化朱元璋的形象更不可信C.左图和右图:形象较为接近能够反映其真实面貌D.真实的朱元璋形象还需要新的历史史料加以佐证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商人参与政治,出将入相的现象,如管仲有身为齐相的权势,子贡有与诸侯“分庭抗礼”的礼遇,乌氏保有位比封君的地位。这反映了A.商人阶层壮大瓦解宗法体系 B.专制王权形成依赖商业发展C.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等级秩序 D.农商并重思想得到广泛认可9.1688年英国爆发了“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被赶跑。从血统上说,王位的新主人是詹姆士的女儿和女婚,这样就保留了斯图亚特的族谱,但王位的内容却因此起了变化。关于“王位的内容”变化与后来的事实不符的是A.从专制王权到民主共和B.从个人专制到民主体制C.从王在法上到王在法下D.从国王至上到议会至上10.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人类社会的法则 B.封建纲常伦理C.社会发展规律 D.宇宙间的真理11.明初,翰林学士作为朱元璋身边的秘书,“恒侍左右,备顾间”。丞相被废除后,朱元璋不堪重负,于是仿末制设殿阁大学士,选取优秀的翰林官入阁。据《明史讲义》记载:“当是时以翰林、春坊详看诸司奏启,兼司平驳。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明代翰林官的发展A.反衬了殿阁大学士权力消长 B.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C.说明翰林与大学士矛盾尖锐 D.有利于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12.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充分认识到,艺术不但要攀仿自然,而且也要摹仿自然规律创造事物形象的方法,按照自然规律来进行创造。这一认识A.意在再造古典人文精神 B.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点C.直接否定天主教会地位 D.受到了时代变革的影响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朝之前,官方对关羽的评价同三国时期基本一致:主要强调骁勇、忠义:勇在前,忠次之,义在后。对其性格缺陷,一般用“刚而自矜”评价。唐政府对关羽的评价还不高,不过唐朝以后很少再有关于其缺陷的评价。宋朝抑武扬文,关羽排名颇低。元朝加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开始由皇帝祭祀,民间则认为关羽可以灭妖除怪。清代关羽排名仅次于孔子,称为“关帝”,允许关帝庙使用黄色的房瓦,加封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等称号。对关羽的评价演变为忠在前,义在中,勇在后。百姓将其与观音菩萨并列,认为可以斩妖除魔、劝善惩恶、指点迷津、护国战神、救人济世、为民伸冤、治病,科举考生也要祭拜关羽。江湖绿林帮会认为关羽披肝沥胆、超越血缘,加以崇拜。——荆学义《经典的传播:关羽形象传播研究》(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对关羽的评价的特征。(2)根据材料,你认为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候应注意什么原则?14.(20分)材料1901年,清政府下诏进行军制改革,命各省在年内裁汰绿营、防勇十分之二三,在原有各营中精选士兵成立常备、续备、巡警等军。1902年,清政府以北洋、湖北训练新军颇具规模,自应逐渐推广,因令各省选派将弁赴北洋、湖北学习新军操练,学成后,发回原地管带新军。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总理练兵事务;各省设督练处。1904年,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陆军常备学堂办法》以及选派陆军学生出洋游学章程,正式划定军制。1905年,统一全国新军编制为三十六镇,按省分配,限年完成。与新军编练相适应,1895年前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武汉等重镇设立武备学堂和随营学堂。……军制改革不仅使中国出现近代化军队的崭新建制和兵种的分类,而且由于军队成分的变化和知识化程度的提高,使中国向来鄙视军人的传统观念发生改变。但是,新军的产生和扩充并不意味着清王朝的重新巩固,而是其内在矛盾的继续扩大。——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军制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军制改革的特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材料“佃户退佃而另寻他处,可以不需主户出具凭证”表明佃户的人身自由得到加强,佃户可利用这种自由建立新的租佃关系来获取更多的收入,提高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A正确;材料表明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弱,B错误;材料只反映了佃户的人身自由加强,但不能反映其去从事工商业,C错误;租佃关系的变化主要是对佃户的管理放松,不会影响土地买卖,D错误。故选A。2、C【解析】

林则徐主张攻击,琦善的主张保守,二人的不同主张是由于政治立场不同,从而影响了对事实的判断,故选C;林则徐和琦善二人主张不同,因此不能说是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政治决策,排除A;林则徐的报道并不一定客观,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英军刻意掩盖瘟疫真相,排除D。故选C。3、B【解析】

据图示内容可知反映的是人民军队向河北、山西、山东等地进发,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与该图相符的应该是抗日战争中,中共军队“到敌人后方去”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故选B;A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人民军队活动范围在南方,排除A;人民军队的进军路线和“对日寇最后一战”时期的形势不符,排除C;D项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进军路线应该是从北到南,排除。故选B。4、B【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在1911年至1920年占比下降,1927年至1936年占比上升,这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性,B正确;外国资本在华占比并非一直上升,A排除;官僚资本在1920年之后比例上升,排除C;民族资本主义占据比例并无明显优势,因此不是主导产业,排除D。5、A【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20世纪80年代”“以国有化、权力下放和自治管理作为三大理论支柱”等信息可知,法国实行混合经济体制,国家干预减少,故答案为A项,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经济体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也未涉及社会保障,排除B、D项。6、D【解析】

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是在二战之后才出现的,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都是一二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二战中都有可能出现,排除ABC项。7、D【解析】

据题意可知,不同版本的朱元璋画像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哪一版本是最准确的,所以真实的朱元璋形象还需要新的历史史料加以佐证,故选D;ABC中的说法都有一定的主观臆断性,有待商榷,故排除。故选D。8、C【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理解和认识。依据材料中的“商人参与政治……位比封君的地位”等处可以看出商人地位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是因为该时期的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等级观念和秩序,故C项说法正确;宗法体系遭到破坏与商人阶层壮大没有必然联系,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专制王权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而不是商业发展,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当时重农抑商的思想尚处在形成时期,不可能广泛认可农商并重思想,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9、A【解析】材料“詹姆士的女儿和女婿”继承王位指的是“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A项民主共和的说法错误,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BC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10、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学的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南宋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及等级秩序的三纲五常,要“存天理,灭人欲”,因此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故B正确;“存天理,灭人欲”无法体现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故排除A。C项,社会规律体现唯物主义思想,与理学的唯心主义不符,排除;天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不符合宇宙间的真理的说法,排除D。11、B【解析】

明代翰林官的发展,实际上是朱元璋为求得中央权力机构之间的平衡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节制翰林官与殿阁大学士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从而避免权力集中,最终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B项正确;殿阁大学士是由于“丞相被废除后,朱元璋不堪重负”而设置,未涉及其权力消长,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明翰林与大学士的职责,未涉及他们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中央集权是集地方的权,材料属于中央设置的新机构,没有涉及地方,排除D项;故选B。12、D【解析】

艺术不仅仅攀仿自然,而且有遵循自然规律创造,这一认识显然受到了人文主义影响,D正确;这一认识认为艺术存在“创造”,故其目的不是简单的再造古典,排除A;这一认识主张尊重自然规律,这与浪漫主义追求个人情感的特点不符,排除B;这一认识并未明确反对天主教,C排除。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征:随着时问发展,评价越来越高;往历史人物身上附加的功能越来越多;道德因素越来越重;有意识同避缺陷(或者为尊者讳:只评价优点,忽略缺点);有神话倾向;多个群体对关羽都有评价;不同群体评价标注(角度)不同;受到当时环境、政策影响。(任答三点,得9分。)(2)原则:从多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尽量依据距离历史人物时问最近的资料;避免神化历史人物;辩证看待、利用后人的评价;结合时代背景(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评价)。(任答两点,得6分。)6分。)【解析】试题分析:(1)从唐前、唐、宋、元、清官方历代对关羽的评价可以发现:“唐朝之前,……主要强调骁勇、忠义”“元朝加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开始由皇帝祭祀,民间则认为关羽可以灭妖除怪”“清代关羽排名仅次于孔子,称为‘关帝’,允许关帝庙使用黄色的房瓦,加封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等称号”,“认为可以斩妖除魔、劝善惩恶、指点迷津、护国战神、救人济世、为民伸冤、治病,科举考生也要祭拜关羽”对关羽的评价越来越高;关羽被神化的功能也越来越多;赋予关羽道德称号也越来越多;对关羽缺点避而不谈。(2)根据史学理论,结合材料可知,以史料古迹为依据、多角度评价、一分为二辩证看待等。14、(1)背景:《辛丑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的影响;旧式军制不适合发展需要;清末新政的推动等。(2)特点:迫于外力;效法西方军制;军制改革与军校教育配套进行;渐进性;成效有限等【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信息“1901年,清政府下诏进行军制改革,命各省在年内裁汰绿营、防勇十分之二三,在原有各营中精选士兵成立常备、续备、巡警等军”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辛丑条约》后民族危机加深、旧式军制不适合发展需要、清末新政的推动;结合所学知识从西学东渐的影响角度补充。(2)“特点”,根据材料信息“1901年,清政府下诏进行军制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