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2018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2018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2018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2018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物理试题及参考答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1.(2分)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A.25℃B.33℃C.37℃D.42℃

2.(2分)在原子中,带负电的是()

A.核子B.中子C.质子D.电子

3.(2分)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是指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4.(2分)下列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A.红光B.橙光C.黄光D廉光

5.(2分)下列工具中,主要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温度计B.液位计C.订书机D.抽水机

6.(2分)下列各项中,小磁针N极的指向和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均正确的是()

7.(2分)如图所示Q为杠杆的支点,A点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B点施加一

个力并使该力最小,该力应沿()

星'

A.BM方向B.BN方向C.BP方向D.BQ方向

8.(2分)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

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papz和所切

去部分的质量mip、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pifi<pi,mqi>mz,B.p甲<p乙,m甲Vm乙

C.pv>pc,m甲>111乙D.p^>p乙,m4,<m乙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3分)

9.(3分)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伏;家庭电路中测量所用电能的仪表是表;

远方发电站通过输电线路将电能输送至用电区(选填“高压”或“低压”)

10.(3分)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运动员挥拍击回乒乓球。这主

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高山顶上空气稀薄,其大气压强山脚的大气压

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1.(3分)上海一些楼房加装电梯后方便了居民生活,电梯减速下行过程中,电梯内的乘客以底

楼地面为参照物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乘客的重力势能乘客的

惯性(后两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少”)

12.(3分)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在10秒内通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通过该导体的电

流为安,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焦;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其电阻为

13.(3分)体积为0.5义103米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牛,若该物体

受到的重力为10牛,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大小为牛,方向为竖直_______

14.(2分)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i、R2的阻值相等,电键S闭合后,电流

表的示数为Io,电压表的示数为Uo,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

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若电阻Ri、R2中仅有一个出现故障,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两电表

的示数及相对应的故障

15.(6分)小华根据“磁体对周围小磁针的力的作用,不需要接触,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的

知识,类比得出:地球周围存在“重力”场。

①请写出小华得出地球周围存在“重力”场的依据。

②如果用同一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来表示“重力”场的强弱和方向

(a)登月宇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约时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说明地球附近的“重力”场

比月球附近的“重力”场(选填“强”或“弱”)

(b)类比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用一系列假想线来描述地球附近的“重力”场,在图中最为合理

的是(选填"A"、"B”或“C”)

三、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51分)

16.(2分)在图中,均匀球体受到绳子拉力F的大小为4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拉力F。

17.(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A4

B

N

18.(3分)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①

闭合电键S后,小灯泡L才能发光;②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泡L亮度不变,

II

19.(6分)质量为0.5千克的水温度升高20c求水吸收的热量Q%[c水=4.2X103焦/(千克•℃)]

20.(6分)某物体在大小为20牛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s-t图象

如图所示,求:

(1)该物体的速度v

(2)水平拉力F在6秒内做的功W

21.(6分)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的阻值为30欧,电键S闭合、电键

Si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安;电键S、Si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求:

(2)通过电阻Ri的电流L

(3)电键S、Si均闭合时电路的总电阻R

22.(8分)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甲中盛有水,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水

的质量为5千克

(1)求甲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

(2)分别从甲、乙两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如表为抽出液体前后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

的压强

(a)求抽出液体后甲容器中水的深度h水

(b)问抽出液体前乙容器中液体的质量m海并说明理由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抽出液体前抽出液体后

P甲水(帕)1960980

P乙淞(帕)19601078

23.(3分)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用电子天平测物体的、用量筒测物体

的。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应使杠杆在位置保持平衡,以便直

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数值。

24.(3分)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需要验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与它排

开液体受到的大小是否相等,实验还需要的固体和液体进行多次验证(选

填“相同”或“不同”)

25.(8分)某小组同学在“探窕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得到凸透镜成实像的初步规律后,

为了进一步研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大小与物距u、像距v之间的关系,他们计算了像与

物体的距离1,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在如表中。

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高h像(厘像与物体的大小像与物体的距离

米)比较1(厘米)

148.09.60.6缩小57.6

228.011.21.239.2

318.014.42.432.4

413.020.84.8放大33.8

512.024.06.036.0

610.040.012.050.0

(1)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V、像高h像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

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变小,O

(2)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与物体的距离I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

初步结论是:

(a洞一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时,

(b)同一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

(3)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当像与物体的距离1为35厘米时,像高h像的范围

26.(4分)现有器材:电源(电压有2、4、6、8、10和12伏六档)、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键各

两个,滑动变阻器(标有“20欧2安”字样)、待测小灯泡(标有“2.2伏”字样)和待测电阻

Rx各一个,以及导线若干、小华要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小红同时要做“测

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但由于变阻器只有一个,两位同学讨论后,设计实验方案并分配器

材,然后使用各自分得的器材进行实验,实验中,小华发现电路中电流表的最小示数为0.2

安;小红观察到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

(1)根据小华实验的相关信息

(a)画出小华实验的电路图;(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

(b)电流最小时测得的电阻值Rx为欧

(2)根据小红实验的相关信息

(a)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班=

(b)计算说明实验中小红选择的电源电压档位

2018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物理试题及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1.(2分)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A.25℃B.33℃C.37℃D.42℃

【分析】根据人的正常体温即可做出选择。

【试题作答】解:由物理常识可知,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故选:C。

【试题评价】本题考查人的正常体温,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2.(2分)在原子中,带负电的是()

A.核子B.中子C.质子D.电子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基础知识可以确定带负电的微粒是哪一个。

【试题作答】解:由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

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所以,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试题评价】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对于解决此类识记性的基础题目非常方便。

3.(2分)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是指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

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试题作答】解: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这里的“高”“低”指声音的音调不同,是物体振

动快慢不同所致。

故选:B,

【试题评价】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

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4.(2分)下列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A.红光B.橙光C.黄光D.紫光

【分析】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试题作答】解: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故红光是光的三原色之一。

故选:A«

【试题评价】光的三原色需要牢固记忆和掌握;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容易混淆,

要正确区分。

5.(2分)下列工具中,主要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温度计B.液位计C.订书机D.抽水机

【分析】几个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

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结合选项中物品的结构与使用特点可

做出判断。

【试题作答】解:A、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故A不合题意;

B、锅炉液位计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容器,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故B符合题意;

C、订书机中应用了多种物理知识,包括杠杆、压强等,与连通器无关,故C不合题意;

D、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来工作的,与连通器无关,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试题评价】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关键知道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液面静止时

保持相平。

6.(2分)下列各项中,小磁针N极的指向和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均正确的是()

【分析】首先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S极,然后可知磁感线方向,利用磁极

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N极的指向。

【试题作答】解:

由图知,四幅图中电流方向和线圈的绕法都相同,且电流从右前方流入、左后方流出,根据安

培定则,伸出右手,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

N极,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方向由N极指向S极,则磁感线方向向右,故CD错误:

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左下端为N极,右上端为S极,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试题评价】熟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利用

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既可由电流的方向判定磁极磁性,也能由磁极极性判断电流的方

向。

7.(2分)如图所示,0为杠杆的支点,A点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B点施加一

个力并使该力最小,该力应沿()

MN

A.BM方向B.BN方向C.BP方向D.BQ方向

【分析】由杠杆平衡条件FlLl=F2L2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都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

则动力越小。所以要判断哪个动力最小,就看哪个动力对应的动力臂最长。支点与动力作

用点之间的连线就是最长的动力臂,与这条动力臂垂直的力即为最小动力。

【试题作答】解:由图可知,0为支点,A点挂一重物,阻力方向向下,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平衡,在B点施加一个力,则动力F与杠杆垂直且方向向上,

要使该力最小,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都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

越长则动力越小;

由图可知,BM对应的动力臂最长,所以该力应沿BM方向

故选:A。

【试题评价】首先判断最小力的力臂,一般找支点和作用点之间的最长距离为最大力臂,

在该点施加的力才最小。确定好最小的力,还要根据杠杆情况判断施力方向。

8.(2分)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

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pgp乙和所切

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甲乙

A.p甲Vp乙,m甲>01乙B.p甲Vp乙,m甲Vm乙

C.p甲>「乙,mip>m乙D.p甲>p乙,m甲Vm乙

【分析】正方体放置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切去之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

等,则剩余部分的重力相等、质量也相等;由此可知甲、乙的密度关系,

根据图知,甲切去的体积更小,且甲的密度更小,根据G=mg=pVg判断切去部分重力的大

小;然后可知其质量关系。

【试题作答】解:(1)切去高度为hi、h2的部分之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剩余部

分的重力相等、质量也相等;

由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由图知S甲<S乙,所以剩余部分的体积:V硒,<V刎乙,

由p=_^_可得,p甲>「乙,

(2)因为F和甲=F制乙,

所以p单ghSifi=pz.ghS乙,

pfpStp=pz.S乙,

m甲=「ipSF|ih甲,m^=p乙S乙h乙,

已知p甲Stp=p乙S乙,只需要比较h甲、h乙即可,

因为h甲Vh乙即,

所以mlfi<m乙。

故选:D。

【试题评价】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压强和压力的大小比较,关键能够利用好图示,切去部分

与剩下部分的比例关系。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3分)

9.(3分)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为伏;家庭电路中测量所用电能的仪表是电能表:

远方发电站通过高压输电线路将电能输送至用电区(选填“高压”或“低压”)

【分析】(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2)测量电能的仪表是电能表。

(3)远距离输送电一般是采用高压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电能的损失。

【试题作答】解: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家庭电路中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是电能表;

根据P=UI可知,在输电功率一定时,电压越高,电流越小;输电线的电阻一定,由Q=I2Rt

可知,在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小,产生的电热越少,输送过程中能量损失越小,所以从发电

站到用电区采用高压输电。

故答案为:1.5;电能;高压。

【试题评价】记住常见电压值、知道测量电能表的仪表、理解高压输电的意义;是解答

此题的关键。

10.(3分)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运动员挥拍击回乒乓球。这主

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高山顶上空气稀薄.其大气压强小于山脚的

大气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分析]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试题作答】解:

在搓手的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搓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

变内能的;

运动员挥拍击回乒乓球,乒乓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了改变,这主要是表明力可以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

由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山顶的气压比山脚的气压低。

故答案为:做功;运动状态;小于。

【试题评价】此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式、力的作用效果和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要认真

分析。

11.(3分)上海一些楼房加装电梯后方便了居民生活,电梯减速下行过程中,电梯内的乘客以底

楼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乘客的重力势能减少,乘客

的惯性不变(后两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少”)

【分析】(1)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看它相对参照物位置是否变化;

(2)判断重力势能大小的变化,从重力势能的两个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去判断;

(3)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试题作答】解:

(1)电梯下降过程中,相对于地面电梯内的乘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相对于地面来

说电梯内的乘客是运动的;

(2)电梯下降时,乘客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乘客的重力势能减少;

(3)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电梯在下行过程中,乘客的质量不变,故乘客的惯性不变。

故答案为:运动;减少;不变。

【试题评价】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

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掌握重力势能的大小,以及惯性,是基础题。

12.(3分)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在10秒内通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通过该导体的电

流为0.3安.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18焦: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其电阻为3

【分析】(1)知道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根据1=且求出通过该导体的电流,

t

又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根据W=UIt=UQ求出电流做的功,根据I=U■求出导体的电阻;

R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

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试题作答】解:

通过该导体的电流:

I=Q_=^3C_=O3A.

t10s

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

W=UIt=UQ=6VX3C=18J;

由i=U可得,导体的电阻:

R

R=U=^=2OC,

I0.3A

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所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仍为20。不变。

故答案为:0.3;18;20。

【试题评价】本题考查了电流的定义式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导体的电阻与两端

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是一道基础题目

13.(3分)体积为0.5X10一3米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2_牛,若该物体受

到的重力为10牛,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大小为11_牛,方向为竖直」

【分析1(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俳=p淞gV排,可求浮力;

(2)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为:两个力之差,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力相同。

【试题作答】解:体积为0.5义10一3米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F浮=G扑=p水gV排=1.0X103kg/m3X9.8N/kgX5X104m3=4.9N;

浮力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则浮力与重力的合力大小为:

F-=G-F浮=10N-4.9N=5.1N:

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重力方向相同,即竖直向下。

故答案为:4.9;5.1;向下。

【试题评价】熟练运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井=p*gV排;理解合力的概念;是解答此

题的关键。

14.(2分)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i、R2的阻值相等,电键S闭合后,电流

表的示数为Io,电压表的示数为Uo,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

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若电阻Ri、R2中仅有一个出现故障,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两电表

的示数及相对应的故障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2Uo,则Ri断路;若电压表示

数为零,电流表示数为2Io,则Ri短路

【分析】由图知,两只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表V测量电阻Ri两端电压。

由图知,两个电阻串联,只有一个电阻出现了故障,电路故障为短路或断路;

如果是断路,则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流表示数为零,则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源相

连,确定出故障;

如果短路,则电流表示数会变大,电压表示数应该减小,据此确定故障。

【试题作答】解:

由图知,两只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测量电阻Ri两端电压。

由题知,电阻Ri、R2的阻值相等,电键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Io,电压表的示数为Uo,由

串联分压规律可知电源电压为2Uo;

当一个电阻短路时,电阻减小为原来的一半,电路中的电流变为原来的2倍,应该为2Io;

由题知,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有以下2种可能:

①若电流表示数变小,变为零,说明电路为断路,电压表示数变大,变为电源电压为2Uo,说明

电压表与电源相连,则故障为电阻Ri断路;

②若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电路为通路、但有短路故障,电压表示数变小,变为零,说明与电

压表并联的电阻变为零,则故障为电阻Ri短路,此时电流表示数为2Io;

综合分析: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2Uo,则Ri断路;

若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示数为2Io,则Ri短路。

故答案为:

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2Uo,则Ri断路;若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示数为2Io,

则R1短路。

【试题评价】此题考查电流表,电压表在电路故障中的作用判断,要结合图形和两表特点进

行分析。

15.(6分)小华根据“磁体对周围小磁针的力的作用,不需要接触,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的

知识,类比得出:地球周围存在“重力”场。

①请写出小华得出地球周围存在“重力”场的依据。地球对周围的物体有吸引力的作

用,不需要接触

②如果用同一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来表示“重力”场的强弱和方向

(a)登月宇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约时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说明地球附近的“重力”场

比月球附近的“重力”场强(选填“强”或“弱”)

(b)类比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用一系列假想线来描述地球附近的“重力”场,在图中最为合理

的是A(选填"A"、"B”或“C”)

【分析】(1)根据物体在地球附近受到重力猜想在地球周围也可能存在某种“重力场”;

(2)(a)根据同一物体重力的大小,判断重力场的强弱;

(b)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推测重力场的分布。

【试题作答】解:

(1)磁体对周围小磁针的力的作用,不需要接触,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同理可知,地球对周围的物体有吸引力的作用,也不需要接触,据此可以猜想在地球周围也

可能存在“重力场”;

(2)(a)由题知,如果用同一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来表示“重力”场的强弱,即重力越大,重力

场越强;因同一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说明同一物体在地球上

的重力较大,即地球附近的“重力”场比月球附近的“重力”场强;

(b)在磁场中,小磁针受力方向为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而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基本上指向地心的方向,类比可知,图A最有可能是“重力场”的

分布。

故答案为:(1)地球对周围的物体有吸引力的作用,不需要接触;(2)(a)强;(b)A。

【试题评价】本题为猜想题,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正确结论,考查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解答题(共H小题,满分51分)

16.(2分)在图中,均匀球体受到绳子拉力F的大小为4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拉力F。

【分析】画力的图示与画力的示意图不同,在表示出力的三要素的同时,还一定要附上标

度。

【试题作答】解:可设标度为2N.小球受拉力的作用点在绳与球相连处,并且方向沿绳向

上,大小为4N.如图所示:

【试题评价】此题考查了力的图示的画法,力的图示比示意图要求更加严格,在作图时,注意

线段的长度必须与标度统一起来。

17.(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A4

B

N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

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

【试题作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

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__匚:__

B一一匚___[B'

N

【试题评价】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

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

18.(3分)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①

闭合电键S后,小灯泡L才能发光;②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泡L亮度不变,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分析】闭合电键S后,小灯泡L才能发光,结合图确定开关的作用;

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泡L亮度不变,确定灯与变阻器的连接,且电流表的示数

变小,即变阻器的电阻变大,确定变阻器的连接并与与电流表小量程串联。

【试题作答】解:①闭合电键S后,小灯泡L才能发光,说明开关接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

路;

②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泡L亮度不变,故灯泡与变阻器只能并联;根据电流

表的示数变小,说明变阻器与电流表串联;向左移动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变小,说明变阻器接

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滑片以右的电阻丝连入电路中与电流表小量程串联,再与灯泡并联,

如下图所示:

【试题评价】本题考查根据要求连接实物图,关键是确定电路的连接关系和变阻器的连接。

19.(6分)质量为0.5千克的水温度升高20c求水吸收的热量Q%[c水=4.2X103焦/(千克

【分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温度升高值,利用吸热公式Q“&=cmat求水吸

收的热量。

【试题作答】解:

Q吸=cmZ\t

=4.2X103J/(kg.℃)X0.5kgX20℃

=4.2X104J»

答:水吸收的热量为4.2Xl()4j。

【试题评价】本题考查了吸热公式Q吸=cm△t的应用,注意温度升高了(At)与升高到(末

温)的区别。

20.(6分)某物体在大小为20牛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s-t图象

如图所示,求:

(1)该物体的速度v

⑵水平拉力F在6秒内做的功W

■a米

【分析】(1)从图象中读出一组数据,根据v=且求出物体的速度;

t

(2)然由图知,物体6s内运动路程,利用W=Fs求拉力做功。

【试题作答】解:

(1)由图象可知,当s=18m时,t=6s,

则物体的速度为:

v=—=-l^S!.=3m/s;

t3s

(2)由图知,物体6s内通过的路程s=18m,

则拉力做的功:

W=Fs=20NX18m=360J。

答:(1)该物体的速度为3m/s;

(2)水平拉力F在6秒内做的功为360J。

【试题评价】本题考查了速度和功的计算,由物体的s-t图象得出物体6s内通过的路程

是本题的突破口。

21.(6分)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的阻值为30欧,电键S闭合、电键

Si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安;电键S、Si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求:

(2)通过电阻Ri的电流11

(3)电键S、Si均闭合时电路的总电阻R

【分析】(1)电键S闭合、电键Si断开时分析电路的连接和电流表测量的电流,根据欧姆

定律I=U变形公式求出电源电压;

R

(2)分析电键S、Si均闭合时电路的连接及电流表测量的电流,因R2的电压和电阻保持不

变,由欧姆定律,确定通过其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大

于0.4A;

若电流表选用小量程,根据分度值读数,与0.4A比较大小,从而确定电流表只能选用大量程,

根据分度值读数,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求出通过电阻Ri的电流:

(3)根据电键S、Si均闭合时电路的总电流为1.2A,由欧姆定律I=U求出电路的总电阻。

R

【试题作答】解:

(1)电键S闭合、电键Si断开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

示数为0.4A,根据1=旦可得,电源电压:

R

U=I2R2=0.4AX30Q=12V;

(2)电键S、Si均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R2的电压和电阻保持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2的电流仍为0.4A不变,根据并联电

路电流的规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应大于0.4A;

在图b中,若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小于0.4A,故电流表只能选

用大量程,此时分度值为0.1A,示数为L2A,

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电阻Ri的电流:

11=1-l2=1.2A-0.4A=0.8A;

⑶因电键S、Si均闭合时电路的总电流为1.2A,

则由I=U可得,电路的总电阻:

R

R=?=g=ioc。

I1.2A

答:(1)电源电压U为12V;

(2)通过电阻R的电流11为0.8A;

(3)电键S、Si均闭合时电路的总电阻R为10。。

【试题评价】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的运用,关键是明确通过R2的电流不

变。

22.(8分)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甲中盛有水,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水

的质量为5千克

⑴求甲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

(2)分别从甲、乙两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如表为抽出液体前后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

的压强

(a)求抽出液体后甲容器中水的深度h水

(b)问抽出液体前乙容器中液体的质量m浓,并说明理由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抽出液体前抽出液体后

P甲水(帕)1960980

P乙液(帕)19601078

【分析】(1)已知水的质量和密度,根据公式可求水的体积;

(2)(a)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变形抽出液体后甲容器中水的深度h水;

(b)根据质量相等,由F=pS可求压力,即可得液体的重力,由G=mg可说明理由。

【试题作答】解:

(1)由p=g可得,甲容器中水的体积:

V水=*L=-----四------=5X10-3m3;

P水lXl03kg/m3

(2)(a)由p=pgh可得,抽出液体后甲容器中水的深度:

h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P水glX103kg/m3X9.8NAg

(b)由题意可知,两容器的底面积S相等;抽出液体前,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均为

1960pa,根据F=pS可知,原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相等;

对圆柱形容器有Gig=F祗所以两液体受到的重力G相等,

由G=mg可知,两液体的质量相等,即m液=111水=5kg。

答:(1)甲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是5Xl(/3m3;

(2)(a)抽出液体后甲容器中水的深度h水是0.1m;

(b)抽出液体前乙容器中液体的质量m淞=5kg;

理由:由题意可知,两容器的底面积S相等;抽出液体前,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均为

1960pa,根据F=pS可知,原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相等;

对圆柱形容器有G*=F液,所以两液体受到的重力G相等,

由G=mg可知,两液体的质量相等,即m滤=m水=5kg。

【试题评价】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压强、液体压强、重力公式,是一道综合题。

23.(3分)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用电子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物体的体

积。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以便直接从

杠杆上读出力臂的数值。

【分析】(1)知道电子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量筒是测体积的仪器;

(2)掌握杠杆平衡条件:FILI=F2L2,据此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力臂在杠杆上,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

【试题作答】解:(1)电子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量筒是测物体的体积的仪器,测出了

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出物质的密度;

(2)为了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大小,实验时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故答案为:质量;体积:水平。

【试题评价】本题主要考查了天平、量筒的用途。物理中探究实验都要进行多次实验,有

时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有时是多次实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24.(3分)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需要验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

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否相等,实验还需要不同的固体和液体进行多次验证

(选填“相同”或“不同”)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分析回答,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

液体受到的重力。

【试题作答】解:

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需要验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液体受

到的重力大小是否相等;

为了得出普遍规律,实验还需要不同的固体和液体进行多次验证。

故答案为:浮力;重力;不同。

【试题评价】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了解与掌握,注意:为了得出普遍规律。

实验还需要不同的固体和液体进行多次验证。

25.(8分)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周到凸透镜成实像的初步规律后,

为了进一步研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大小与物距u、像距v之间的关系,他们计算了像与

物体的距离1,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在如表中。

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高h像(厘像与物体的大小像与物体的距离

米)比较1(厘米)

148.09.60.6缩小57.6

228.011.21.239.2

318.014.42.432.4

413.020.84.8放大33.8

512.024.06.036.0

610.040.012.050.0

(1)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V、像高h像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

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变小,像距v增大,像高h像也增大。

(2)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与物体的距离1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

初步结论是:

(a)同一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u减小,像与物体的距离1也减小

(b)同一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u减小,像与物体的距离I增大

(3)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当像与物体的距离1为35厘米时,像高h俭的范围成缩小实像

时,像高h像的范围为1.2cm〜2.4cm、成放大实像时,像高h像的范围为4.8cm~6.0cm

【分析】(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2)逐一分析实验数据,在分析表格中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