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产品基础知识培训教程_第1页
新员工产品基础知识培训教程_第2页
新员工产品基础知识培训教程_第3页
新员工产品基础知识培训教程_第4页
新员工产品基础知识培训教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员工产品基础知识培训教程

静电复印技术的发展

一、卡尔逊发明静电复印机

20世纪30年代,当时世界上惟独用于仅有基于银盐照像直接影印的复印方法时,而卡

尔逊则采用将带电的绝缘体利用光导电性媒介,能放电形成静电潜像和带有静电的粉体可以

对潜像进行显影的两种想法揉合在一起的思路,研究成功了在光导电性绝缘膜层上能形成静

电潜像的方法,并由此导致他发明了静电复印技术.1938年10月,在奥托・科涅(Otto

Kornei)的匡助下,取得了第一台复印机的专利;1939年卡尔逊还成功地创造了一台复印

装置模型。直到1959年9月,美国施乐公司制成为了世界第一台落地式办公用Xerox914型全

自动复印机后,才掀开了世界办公用复印机历史上斩新的一页。

二、摹拟式静电复印机

从60年代到80年代的30年时间里,静电复印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这30多年

中,前20年复印技术研究主要针对光导体技术.IBM公司研究了单组份显影系统和有机光导

体方面的技术。在1970年到1972年先后研制出两种复印机,使用了把涂在铅箔上的有机光导

体,取代非晶形硒,后将有机光导体做成长带状并绕在鼓内,提高了光导体的使用寿命。

RCA公司则研究了被称为直接法的另一种复印方法。这种方法将光导体作为纸张上的涂层,

用氧化锌(ZnO)感光材料与粘合剂混合后,薄薄地涂到纸上作为感光复印纸。例如:1963-

1964年美国施乐制成的Xerox813型静电复印机,以及1400型、3600型复印机;1965年日本理

光公司研制成功的用硫化镉作为光导材料,具有绝缘膜表面的静电摄影光导体;日本小西六

公司与奥西公司研制成功将氧化锌做成的光导体等。目前使用的硒、硫化镉、氧化锌、有机

光导体(OPC)都是这个时期研制成功的。1970-1980年期间,日本在静电复印技术上取得了

重要的发展。这期间,日本理光公司生产了液体显影体系的复印机,其液体显影体系节省了

显影器,降低了技术成本,提高了机器可靠性。日本佳能公司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新发现。

首先开辟出发新的光导体,该光导体由上下两层薄膜组成,上层是绝缘层,下层是硫化镉感光

体膜层,暴光和充电同时进行,由此产生静电潜像,潜像的电荷留存在两层膜之间的界面上.

他们将其称为“新方法”(NewProcess)简称“NP”法。1970年佳能公司向市场推出NP型复印机。

1980年又推出了第一台采用绝缘型磁性色调剂的单组份显影体系的NP-200型台式复印机。

这种显影体系省去了瀑布显影体系和磁刷显影体系中所采用的载体,合用于

真正的普通纸复印过程,其体积小,又有利于设计出小型便宜的台式复印机。

三、数字式静电复印机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期,复印机有效地实现了智能化、复合化、自动化,使复

印机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数字技术、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应用静电复印技术原理的复印机基本实现了由摹拟式静电复印机向数字式复印机转化,实现

了黑白静电复印机向双色、多色、全彩色复印机转化,实现了单功能的复印机向多功能复合

机(传真、打印、扫描)转化;实现了将复印机更加小型化的个人用复印机向家庭SOHO-族

用户转化;实现了应用静电复印技术使热敏传真机向普通纸传真机转化;实现了应用静电复

印技术使针式打印机向激光打印机转化。

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静电复印技术的数字化进程。在20世

纪末,静电复印机采用数字化技术的优越性受到办公动化操作者的关注和认可,数字复印机

给办公自动化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编辑和处理文件的工具。此外,数字复印机可以通过计算机

通用标准接口将数字编码信号与Internet联结,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大密度数据存储,多动能的

图象处理的编辑,既可以为独立的复印机使用,也可以作为网络打印机使用。近年来,数字

复印机已经发展成为一机多用的多功能复印机.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务、Internet

互联网和影像数字化的普及,数字复印机(包括彩色复印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数字复印机的工作原理与过程是: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经光学系统成像于电荷耦合器

CCD表面上,进行光电转换;通过A/D转换器将摹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并进行量值化;通

过图象处理器输出数字信号来调制激光束;通过多面体棱镜,使激光束在光导鼓上扫描暴

光并

形成静电潜影,然后进行显影,定影等静电复印。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理光公司、佳能公司、柯尼卡公司相继推出了数字复印机.理

光公司首先推出了Imagio3208型数字复印机,佳能公司推出了NP9030、NP9330型数字复印

机.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国外各公司对以前的机型进行了改进,浮现了许多斩新的数字复

印机。如理光公司的Aficio、Gi200/400,佳能公司的GP30F、GP215,夏普公司的AR504Q,

东芝公司的3850D等数字复印机.这些数字复印机具有以下功能:

(一)各种图象编辑功能,如原稿指定区图象移到复印品任意位置,指定区域图象抽出

或者消除;图象分离合成功能,如正负象变换,马斯克拼图等,可自动缩放、单项缩放、自

启动、双面复印、重叠复印、图象旋转、黑白反转等.

(-)一次扫描,多次复印功能,并具有文稿、图片、复印稿、低密度稿、浅色稿等多项

模式功能,256级灰度,400—600dpi的分辨率充分保证了复印品的整洁、清晰.

(三)电子分页功能,一次复印,分页可达999份。

(四)可升级为A3幅面3秒高速激光传真机,整洁传送书本杂志,装订文稿,直接传送

三维稿件等.

(五)可升级为20张/分-15张/分的高速A3幅面双面激光打印机,分辨率达600dpi,不仅直

接可以与计算机联结,成为高速激光网络打印机,同时,经扫描到内存的原稿,可以经

过电脑编辑后,以400dpi的清晰度进行多达999份打印。

(六)具有较大的存储量.数字复印机具有图象压缩系统,如存储器选择16MB,其存储

量可达400页;如配合硬盘驱动器,储存量能达500页,同时可实现图象叠加功能,使5种不

同灰度级扫描或者存储的图形中的任意一个复制在文件上。

四、多功能复合机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高品质、高效率、快节奏的办公室自动化己成为当今时代的

强烈要求,而数字技术、激光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复合化又为实现这一强烈需求奠定了

坚实的技术基础.因此,集复印、打印、传真、扫描为一身的多功能复合机进入办公设备市

场是必然趋势。多功能复合机不是简单地把复Ell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打包在一起,

而是应用数字化技术把复印、打印、传真、扫描等组件通过硬件、软件等的有机结合,最大

限度地共享功能部件。例如,在复印机中的打印部件既是传真机的输出,又是复印机的输出,

而扫描部件也同时担负着打印机和传真机的输入功能。这是多功能复合机具有特色的基本优

势。复合机由于多功能共享大量的部件,使整机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一台复合机的体积与激

光打印机体积基本相当。再者,由于多种功能的结合,可以减少重复劳动,节约打印纸张和

墨粉。复合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特别对于系列工作更可节省时间。一台复合机的维护

费用比多台分离设备的维护费低。此外,复合机多功能集成使其性能更进一步扩大,服务进

一步发挥。复合机中由于彩色扫描仪与彩色打印机的组合,从而实现了彩色复印机功能,这

也是复合机最有魅力的特征。总之,通过这些有效的结合,不仅提高了整体运行效率,还提

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多功能复合机以彻底数字化的方式大大加快了数字办公的步伐。

我们将在复印机史上每次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突破总结如下图:

时间事件记要

1938年10月卡尔逊取得发明静电复印机的专利。

1939年卡尔逊成功地创造了一台复印装置模型。

1959年9月美国施乐公司制成为了世界第一台落地式办公用Xerox914型全自动复印机

1965年

法)。

日本小西/,、公司与奥西公司研制成功将氧化锌做成的光导体。

1970—1972年IBM使用了把涂在铅箔上的有机光导体做成长带状并绕在鼓内。

1970-1980年日本理光公司生产出液体显影体系的复印机。

日本佳能公司开辟出发新的光导体.

1980年以后由摹拟式静电复印机向数字式复印机转化。

日本佳能、东芝、理光、柯尼卡、美国施乐和利盟等相继成功研制出数字

1985年以后

彩色复印机。

激光打印机的发展

自查斯特。卡尔逊(ChesterCarlson)发明静电复印术至今,静电复印术被广泛运用到复

印机、激光打印机、普通纸传真机中,激光打印机的研制,起源于施乐(Xerox)公司1948年

生产的世界首台静电复印机。从此以后科学家们开始潜心研究激光技术和激光调制技术在打

印机的应用。而说到激光打印机的诞生,不能不谈到被人们誉为“激光打印机之父”的盖瑞斯

塔克维.1970年盖瑞斯塔克伟泽调到帕罗阿图研究中心(PaloAltoResearchCenter简称PARC,

即帕克)工作,1971年11月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计算机打印机.1977年,施乐公司的

9700型激光打印机投放市场,标志着印刷业一个划时代的开始。刚开始的激光打印机的体

积庞大,噪声大,预热需要很长期而且打印的质量也不尽人意,能支付相当昂贵费用的企业

也较少,但技术革新的速度很快,随着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微机控制和激光打印机生产技

术的日益成熟,成本不断降低,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生产和销售额突飞猛进,

激光打印机也开始走向普及。

激光打印机由于具有打印质量精美、输出效率高及打印成本低的优势,近年在打印机市

场上独占鳌头,成为现代办公不可缺少的输出设备。随着互联网的触角深入到世界的每一个

角落,政府、企业、家庭信息化建设的加速,激光打印机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众多的品牌在

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惠普(HP)

从1984年HP推出全球第一台桌面激光打印机开创激光打印产业以来,作为全球打印和

影像市场领军人物的HP,便向来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在提升人类商务办公效率的同时,为

激光打印产业发展赢得了广阔空间.从世界上第一台激光打印机诞生,到世界上第一台打印

速度达到8Ppm的激光打印机问世,再到世界上第一台网络激光打印机浮现,从作为外部设

备的孤立的激光打印机,到一揽子的整体打印解决方案。纵观20年发展史,HP在打印机方

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带动了全球激光打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爱普生(Epson)

爱普生,也是非常著名的打印机厂商,不断致力于开辟激光技术,尤以其在''色采表现方

面的优势赢得了很高的品牌美誉度。两年来爱普生向来试图将彩色激光打印机的重点从激

光转向色采“,因为,后者才是其优势。在低端市场,爱普生可谓成绩斐然。在零售终端调查

中,爱普生已经超越惠普,成为零售市场的赢家.市场的表现说明了爱普生在过往几年中枳极

哺育中小企业市场.在未来,爱普生如果想在彩色激光打印机市场上拥有像在喷墨打印机市

场上的份额,还需要充分利用品牌形象对中小企业用户的影响力,并逐步扩展在中端产

品市场的能力。

佳能(Canon)

CANON公司在激光打印技术方面也主要体现在速度上,就像它的喷墨打印机产品一样。

佳能的激光打印机销售向来有着不俗的表现,但无论如何,它相对HP和EPSON来说,在技

术上都是比较欠缺的。目前的黑白激光打印机产品最快打印速度为20Pmm摆布,而彩色打印

速度在5Ppm摆布(因为它目前还没有像HP和EPSON的一次成像技术)。在其拥有的7。4

万个美国专利中,真正推动某个行业或者某种产品革命性发展的专利寥寥无几.佳能市场化

的技术策略使其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似乎也失去了发动一场能置各竞争对手于死地的技术战

争的能力。

联想(Lenovo)

1991年,国内计算机行业里的龙头企业联想公司开始投身到激光打印机的生产。联想

1993年7月推出了中国第一台具有直接中文处理能力的激光打印机LJ3A,中文打印速度较

早期激打产品提高了十倍。除了联想自行设计和开辟并被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为国家标准字

库的激打专用四套轮廓中文字库外,在这款产品上还应用了打印机内置多并口共享器、汉

字激光打印机命令语言解释器等四项国家专利技术。中国的中文激光打印机从无到有,联

想迈出第一步。此后,联想的激光打机产品线包括从低端到高端,从网络激光打印机再到

彩色激光打印机,非常齐全。在性能追赶国外品牌的同时,价格大幅降低,正是联想的加入,

使激光打印机在国内办公领域全面普及。

其他厂商,如利盟(Lexmark),施乐(Xerox)、OKL方正等,虽然掌握了强大的激打生

产技术,甚至远超过佳能和联想,但他们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主要从事OEM代工生产,

缺少自主产品品牌形象,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产品方面,我们列举一些拥有代表性的产品,这些产品都载着一项或者几项新的技术,

每一款新的产品面世都带动了新的冲击。

时间事件记要

1977年Xerox公司9700电子印刷系统面市。

1977年第一台将激光技术和电子照像技术相结合的商业化激光打印机IBM3800现世。

1984年惠普发布其首款HPLaserJetClassic,发起了桌面激光打印机革命。

1986年惠普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双纸盒桌面激光打印机,HPLaserJet500plus.

HP公司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台局域网打印机一LaserJetHlSi,开始了网络打印

1991年

的历史。

1993年世界上第一台中文激光打印机-联想中文激光打印机LJ3A正式推向市场.

1997年HPLaserJet6L亮相中国市场,宣告中国激光打印普及时代的到来.

惠普推出了HPColorLaserJet4500和8500,世界上第一批支持自动双面打印

1998年

的彩色激光打机。

2002年黑白激光打印机呈繁荣盛世,彩色激光打印机开始迅速发展。

2005年黑白激光打印机普及,彩色激打引领彩色商务时代的到来。

1977年Xerox公司9700电子印刷系统的面市,其仅拥有300dpi的分辨率,无非每分钟

可打印120页。与此同时,市场上的同类竞争最强劲的对手是IBM3800。IBM3800激光打印

机,第一台将激光技术和电子照像技术相结合的商业化的激光打印机,外表看起来相当笨重。

它以240dpi的分辨率,每分钟可以打印215页,代替了使用多年的撞击式打印系统,

消除计算机房里机械打印的噪音,提升打印速度。

1984年,惠普发布其首款HPLaserJetClassic,发起了桌面激光打印机革命。HP

LaserJet激光打印机能够以300dpi的分辨率每分钟打印8页,当时售价3,495美元,是替代

噪音大、低分辨率的点阵或者菊花轮式打印机的最佳选择。HPLaserJet激光打印机随后

迅速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个人桌面激光打印机。

1986年,惠普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双纸盒桌面激光打印机,HPLaserJet500plus»

1991年3月,HP公司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台局域网打印机-LaserJetHlSi,开始了网络打

印的历史,网络打印功能的融合不仅使打印机融合了网络,也使打印机脱离了单纯的计算

机连接,成为一种独立的网络资源,让网络中的其他设备可以共享。

1993年,世界上第一台中文激光打印机联想中文激光打印机LJ3A正式推向市场

1993年7月,联想第一代商用激光打印机LJ3A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新产品鉴定.

1997年5月,HPLaserJet6L亮相中国市场,这是HP专门为中国市场而推出的激光打印机。

采用了上进上出的U型走纸通道,6L的占用面积很小,十分适于在拥挤的桌面和家庭办公

室使用.以不到4000元的售价,宣告中国激光打印普及时代的到来。如果说HPLaserJet

4LC打响了惠普激光打印机在中国普及战役的第一枪,那末HPLaserJet6L则点

燃了中国激光打印机市场暴发性增长的导火索。

1998年,惠普还推出了HPColorLaserJet4500和8500,世界上第一批支持自动双面打

印的彩色激光打印机。HPColorLaserJet8500的分辨率为600dpi,打印速度为24ppm,内置45

种HPFontSmart比例字体136种AdobePostScriptTypel比例字体,内置Truelype

转换引擎.

激光打印机分类

一、根据激光打印机的速度分类

高速类:每分钟高达100页

中速类:每分钟达30—60页

低速类:每分钟20页摆布

二、根据打印机的结构碳粉盒分类

分体式碳粉盒:主指碳粉盒的供粉部份可以形成一个单体,可以单独进行更换。

一体式碳粉盒:碳粉盒各耗件为一整体,在打印机中属于一个耗件。

三、根据打印机原理分类

从打印机原理上来说,市面上较常见的打印机大致分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和针式

打印机。

激光打印机又可以分为黑白激光打印机和彩色激光打印机两大类。从应用角度激光打

印机又大体分为个人家用激打,中小企业激打和高端商用激打。

激光打印机机构介绍

激光打印机普通分成6大系统:供电系统、直流控制系统、接n系统、激光扫描系统、

成像系统、讲出纸系统。

_、PowerSystem(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作是用于其它5个系统,根据需要,输入的交流电被调控为高压、低压、直流

电.高压电普通作用于成像系统,许多型号的打印机都单独的高压板。但随着集成化的增、高,

不少打印机的高压板、电源板以及DC控制板被集成在一起。低压电主要用来驱动各个引擎,

其电压根据需要而定。直流电主要用来驱动DC板上的各种型号的传感器、控制芯片以及CPU

等。

二、DCControllerSystem(直流控制系统)

直流控制系统主要用来协调和控制打印机的各系统之间的工作:从接n系统接收数据,

驱动控制激光扫描单元、测试传感器、控制交直流电的分布,过压与欠流保护、节能模式、

控制高压电的分布等.其电路构成远比其它5个系统都复杂,涉及到电路的一些专业知识,

像运算放大电路、反馈电路、整流电路等。

三、FormatterSystem(接口系统)

接口系统是打印机和计算机连接的桥梁,它负责把计算机传递过来的一定格式的数据翻

译成DC板能处理的格式,并传递给DC板。

接口系统的构成普通有三个部份:接口电路、CPU、BIOS电路。在接n电路里主要有

一些负责产生稳压电流的芯片(为保护和驱动其它芯片)。CPU主要任务是翻译接口电路传递

过来的数据,控制信号灯以及传递给DC板翻译过的数据。有些型号的打印机,其接口电路

也做进CPU。BIOS电路这部份主要有打印机自身的一些配置,以及生产厂家的一些相关信息,

但有的打印机接口系统并没有BIOS电路的打印机普通不能打印自检测试员,像文杰280、

Epson5700/5800等,而我们平时的接口维修也只是局限于接口电路。

四、ImageFormationSystem(成像系统)

成像系统的工作过程大至上分为两个过程:前期的准备工作,后期的定影成形工作。其

整个工作过程大至分为7个步骤:

充电:通过充电辐给OPC表面充上高压电。

暴光:利用OPC表面的光导特性,使感光鼓表面暴光,形成一定形状不等位的电荷区。

显影:碳粉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吸附在感光鼓表面被暴光的区域。

转印:当打印纸通过转印辑时,被带上与碳粉相反的电荷,使碳粉颗粒按一定的形状转

印到纸上。

分离:纸张从OPC和转印幅上分离出来。

定影:已经印上字的打印纸上的碳粉颗粒,需要熔化才干渗透到纸里。

OPC清洁:OPC表面的碳粉并未彻底被转印纸上,通过刮刀清理后,并可完成下一轮转印

成像过程。

在其后的定影成形过程中,加热组件是个很重要的部件,它通过一定范围的高温,将碳粉

熔化。目前加热部件主要有两种形式:陶瓷加热,灯管加热。陶瓷加热的特点是加热速度快,

预热时间短,缺点是易爆、易折,而灯管加热则相对稳定些,缺点是预热时间较长。现在有很多

打印机都采用双灯管加热。但不论哪能种形式的加热,其温控都是通过热敏元件感应温度

变化时,自动闭合完成的。

五、Laser/ScannerSystem(激光扫描系统)

激光扫描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激光束,在感光鼓表面暴光,形成映象。激光扫描系统

主要有三个部份:多边形旋转引擎、发光控制电路、透镜组。

旋转引擎主要通过高速旋转的多棱角镜面,把激光束通过透镜折射到感光鼓表面.发光

控制电路主要是产生调控过的激光束,主要有激光控制电路和发光二极管组成.透镜组主要

通过发散,聚合功能把光线折射感光鼓表面。

六、Pick—up、FeedSystem(进出纸系统)

操作系统主要由进纸系统和出纸系统构成。现有的大部份机型都可扩充多个进纸单元,

而出纸系统也是应打印介质的需要,设置成两个出纸口。打印纸在整个输纸路中的走动都是

有严格的时间范围,超出了这个时间范围,打印机就会报卡纸。而对具体位置的监控则是通

过一系列的传感器监测完成的。目前激光打印机中的传感器大部份是光敏二极管元件构成

的。

各种型号的激光打印机在机型和具体到某个系统的设计上,可能不同,但是它们的工作

原理大至却是一样的,只无非某个局部的功能根据设计的需要得到了增强。

激光打印机工作原理

激光打印机是由激光器将计算机传送的文字、图形、信息转成激光束,并经过一系列光

学系统后沿感光鼓(OPC)的轴线匀速扫描感光鼓(OPC)表面,从而形成与输入信息相对

应的“静电潜像,然后“静电潜像''吸附碳碳粉颗粒,并通过转印装置将该碳粉转移到打印介

质上,在通过打印机内的加热定影,从而获得带有计算机输出信息的图象介质。

彩色动漫演示图.(全长1'25,详见附件)

硒鼓基础知识

1硒鼓主要零件的构成和功能

硒鼓由五大注塑件、六大易耗件、五金件、密封件等组成,具体如下:

粉仓(TCNERHCPPFR)、废粉仓(WASTEFHN)、保护罩(DRUMSHUTTFR)、两个端盖(END

CASE)五

大注塑件。

碳粉(TONERPOWDER)、出粉刀(DOCTORBLADE-DB)、磁辐(MAGNETROLLER-MR(显影

根DEVELOPROLLER—DR))、充电辐(PRIMARYCHARGEROLLER—PCR(电晕丝))、感光鼓

(OPCDRUM)'清洁刮刀

(WIPERBLADE—WB(清洁毛刷WIPERBRUSH))六大易耗件.

激光一体碳粉盒螺钉、导电钢片、导电金属轴等五金件及支架、磁辐护套(MRSPACE),

海棉(FOAM)、毛毡(FELT)、刮片(RECOVERBLADE)、封条(SEAL)等密封件。

激光碳粉盒工作示意图

苴中六大易拜:件星潮*碳粉盒中曷丰密的易耗材料.案由威骷(CPC)、充中辐(PCR)、

沾洁刑刀(WRL中粉刀(DR)、磁如(MR)、俄粉(TONFR)组成;是生产中容易受损坏的主

材料。

一、感光鼓(OPC)

(-)OPC的构成:

由鼓身与齿轮、鼓导电支架构成;鼓身由铝套和涂层构成,涂层普通结构有四层:阻挡

层、电荷发生层、电荷传递层、保护层。

(二)OPC的作用:

(l)OPC表面能被充上均匀电荷,经激光扫描后,涂层中的电子传导层电阻发生变化,从

而在其表面形成静电潜像;

(2)OPC静电潜像部份会吸附MR表面的碳粉;

(3)OPC静电潜像部份表面的碳粉会转移到纸张的表面。

(三)OPC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OPC很容易被暴光,(对一些波段强烈的光线非常敏感),故对外界光要有一定的

保护;

(2)OPC容易与化学物质反应使其涂层性能发生变化,OPC表面清洁时注意不得随意使

用化学溶液清洁;

(3)OPC在生产中易产生破皮点或者划伤,在装配中应注意OPC表面,不可用手、油及硬

物碰伤其表层,纸的边缘亦不得在OPC表面磨擦,导致OPC受损(可接触其非打印区或者齿轮);

(4)OPC在粉盒中容易被静电击伤,在生产中应注意静电防范措施。

(5)OPC在粉盒中易被磨损,在装配中应注意与其接触的部件应平整光滑并且无异物;

(6)OPC在粉盒产生中易产生感光鼓粘胶现象,在装配中应注意OPC不得与胶表面直

接接触,在其它零件或者包装物外露胶有可能产生接触OPC危(wei)险的地方,需加涂润滑

粉或者注意

隔离。

二、充电辑(PCR)

(-)充电辑(PCR)构成:由金属轴、导电海绵与电阻层三层构成。

(-)充电辐(PCR)作用:

(1)通过电离空气份子产生电荷,消除OPC表面上的残存电荷:

(2)通过电离空气份子产生电荷,给OPC表面充上均匀的电荷.

(=)PCR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PCR在生产操作中注意其表层不得随意用化学溶液处理,导电海绵中不得有液体渗

入:

(2)PCR在装配中应注意不得与粘胶表面直接接触,以防止产生感光鼓粘胶现象;

(3)PCR在生产中不可用硬物碰伤其表层,以免PCR表面产生破皮、划伤和变形现象,

亦不可用手、油触摸其表层以免对打印效果产生不良.

三、磁辐(MR)

(-)磁辑(MR)构成:

(1)由磁芯、支架、导电丝和磁套构成;

(2)磁套由铝层和涂层构成;

(3)涂层需有一定的导电性、耐磨性和粗糙度。

(二)磁辑(MR)作用:

(1)通过内部磁芯将粉仓中的碳粉吸向磁辐套表面;

(2)通过磁套表面的涂层与碳粉颗粒及出粉刀上的聚氨脂片互相磨擦,使碳粉带上静

电;

(3)磁辐套通过AC(交流电)及DC(直流电)电压使得带电碳粉在磁辑套与OPC表面

之间“跳动”,从而使OPC表面的“静电潜像”吸附到碳粉;

(三)MR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MR表面的粗糙度会影响打印质量,故在使用中需注意保护MR表面的涂层以及其粗

糙度;

(2)MR在生产中不要重叠压放,以免使磁套变形;不能用手或者油触及其表面;

(3)注意磁辐的导电支架上的导电丝或者导电弹簧无变形装配时能遇到电与磁辐导电钢

片正常接触.

四、出粉刀(DB又名控制片)

(一)出粉刀(DB又名控制片)构成:由金属基架及聚氨脂片构成;

(-)出粉刀(DB又名控制片)作用:

(1)与MR磨擦使碳粉颗粒带电;

(2)控制磁辐套表面碳粉层厚度,令碳粉均匀转出。

(三)出粉刀(DB)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在生产操作中注意其表层不得随意用化学溶液处理;

(2)金属基架尽量不与水接触,防止其生锈;

(3)聚氨脂片在使用中不得用手接触或者油污染其表面;

(4)出粉刀不得有缺口或者有杂质粘附,这会使打印图象中浮现竖条;

(5)如出粉刀上的聚氨脂片老化、沾附或者变形会导致打印.

五、清洁刮刀(WB)

(-)清洁刮刀(WB)的构成:由金属基架及聚氨脂片构成;

(-)清洁刮刀(WB)的作用:

与OPC磨擦,清洁OPC表面没有彻底转印到纸上残存的碳粉颗粒;

(三)清洁刮刀(WB)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清洁刮刀刃口润滑不足OPC会转不动或者导致刮刀翻转;

(2)清洁刮刀缺口或者有杂质粘傅会使打印浮现竖黑条;

(3)清洁刮刀在清洁时注意应用干净的棉布单向擦拭。

六、碳粉(TONER)

(-)碳粉(TONER)的构成:磁性碳粉的主要成份是树脂、氧化铁、碳黑、石墨(石墨带润

滑作用)、改性二氧化硅、电荷控制剂;

(二)碳粉(TONER)的作用:

(1)碳粉是重要的显影材料,根据磁性分为:磁性、非磁性;根据电性分为:磨擦带正

电、磨擦带负电;

(2)碳粉在出粉刀与MR间磨擦,并使其碳粉颗粒带电;

(3)碳粉中的润滑成份可以在连续打印中不断润滑清洁刮刀的刃口,使清洁刮刀不易翻

转;

(4)碳粉有一定的熔度,可以粘附在纸张的表面形成图象信息图案。

(三)碳粉(TONER)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碳粉对外界的温湿度很敏感,故其存放环境条件要求在湿度在30-60,温度在18—

30c

(2)由于碳粉的型号不同,其性能亦不相同,故不同的碳粉使用中一定不能混在一起;

(3)接触碳粉的工具或者容器必须清洁,不得有杂质或者液体,以免混入而影响打印质

量。

2硒鼓的成像过程

一体盒的基本结构成像过程(七大成像过程):充电-暴光一显影一转印一定影一清

洁一消电.

充电:充电辑或者电晕丝给转动的OPC表面充上一层均匀的电荷:

暴光:携带数字信息的激光束扫描OPC表面,接受激光照射的OPC表面产生物性变化,

使其表面的电荷释放,在OPC表面形成电位不一的静电潜像;

显影:显影与激光打印机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激光打印机是激光器将计算机传送的

文字、图形、信息转成激光束,并经过一系列光学系统后沿感光鼓的轴线匀速扫描感光鼓,

从而形成与输出信息相对应的“静电潜像)。

转印:携带碳粉图象的OPC传动并与同样速度的打印纸张相遇,转印据给纸背面施以与

碳粉相反的电压,使带电的碳粉被吸引到纸上,形成相对应的信息、图形、文字。

定影:携带碳粉图象的纸进入定影组件(上定影与下压力辐组成)在热和压力的作用

下碳粉被溶入到纸纤维中。

清洁:由于OPC表面碳粉并不会100%的转印到纸上,残存在OPC表面的碳粉要利用清

洁刮刀清洁下来,并采集到废粉仓内.

消电:经过转印后鼓表面仍带有残留的静电荷,便要靠PCR使其静电潜像消失,以便

进入下一充电周期显影。消电的同时也是为另一个新的成像开始。

3硒鼓的拆装

现场讲解。

4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1)故障描述:全黑版

故障样张:

>J-।

2)”彳1述:/门强■薮■

故由朱:

故障分析解决:扫描器,反射镜及护罩,转印组件缺陷;或者鼓齿轮、磁辐套电接触点、出

粉刀、鼓护罩问题,碳粉盒中无碳粉。

故障解决:检查扫描器,反射镜护罩或者转印组;检查鼓齿轮;清洁磁辐套电接触点;更

换出粉刀,更换碳粉盒或者在碳粉盒中加粉。

(3)故障描述:打印底灰

故障样张:

故障分析解决:PCR(充电辐)缺陷;磁辐护套及涂层缺陷;PCR或者电晕电接触点缺

陷;OPC(感光鼓)缺陷;不良碳粉;高压电源不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