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钟山记》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石钟山记》精读解析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二年级语文选修班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五)上午第二节
4.教学时数:45分钟
《石钟山记》为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中的一篇经典文言文,本节课将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深入剖析文章的文学价值、历史背景及语言特色,旨在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和鉴赏力。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石钟山记》的文学特色,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表达的感悟能力;强化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提升思辨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句式结构、词汇用法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进行基本的文言文阅读。同时,对于《石钟山记》的作者苏轼及其所处的北宋时期历史背景有所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普遍对文学作品有较高的兴趣,对于文言文这种古老的表达方式,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探索欲望。他们在学习能力上,具有一定的文本分析和思辨能力,但学习风格各异,有的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则更倾向于小组讨论。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石钟山记》时,可能会因为文章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复杂句式而感到理解困难,对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深层含义的把握也可能存在挑战。此外,如何将所学知识与现代生活实际相结合,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对《石钟山记》的文学特色、历史背景及作者情感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深层含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对文章内容的见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能力。
3.问答法: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2.网络资源:推荐学生查阅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拓展学习视野,提高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3.互动软件:使用教学互动软件,进行课堂互动,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教学过程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石钟山记》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文学成就尤其突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石钟山记》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蕴含了他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
1.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过一些文言文,大家对文言文的阅读有了一定的基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石钟山记》是一篇充满智慧和哲理的文章。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苏轼要在石钟山留下这篇游记呢?
2.课文朗读与生词解析(15分钟)
首先,我们将全文朗读一遍,请大家注意文章的节奏和语气。朗读结束后,我会为大家解释一些生僻的词汇和句式,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文章。
(1)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
(2)解释生词,如“巘”、“岩”、“窍”等,分析其在文中的用法。
(3)解析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等。
3.课文内容探究(20分钟)
(1)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
文章分为三部分:游览前的期待、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游览后的感悟。通过这种结构,苏轼展现了石钟山的独特魅力。
(2)探讨苏轼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文章中,苏轼对石钟山的景色赞美不已,同时也借此表达了人生的感慨。请大家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苏轼所表达思想的看法。
(3)讨论:如何从苏轼的观点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困境?
苏轼在文章中提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然后知固非一成不变也。”这句话告诉我们,面对困境,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如何运用这种观点来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
4.小组讨论与分享(15分钟)
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针对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每个小组可以选出一个代表,稍后向大家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课文总结与拓展(10分钟)
(1)总结课文的主旨和写作特色。
(2)强调苏轼人生态度对现代人的启示。
(3)布置课后作业: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石钟山记》的读后感。
6.课堂小结(5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石钟山记》,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学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拓展与延伸1.拓展阅读材料:
-《苏轼传》:《石钟山记》是苏轼散文创作的代表作之一,阅读《苏轼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苏轼的生平、思想和文学成就,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
-《宋史·苏轼传》:通过正史记载,了解苏轼的历史形象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进一步理解他的文学作品。
-《东坡志林》:苏轼的笔记杂谈,收录了他的许多短文和随笔,展现了他在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才华和思考。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苏轼的其他游记作品,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比较它们的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探讨苏轼游记文的特色。
-分析苏轼的诗词创作,尤其是他在流放期间的作品,体会他在困境中的情感表达和哲学思考。
-探究宋代文人的山水游历文化,了解他们如何通过游历山水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以及这种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选取一位宋代文人,研究其生平和作品,写一篇关于宋代文人山水情怀的短文,不少于800字。教学反思在教授《石钟山记》这一课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反思。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朗读环节中,对文言文的节奏和语气把握得越来越好。这说明他们对文言文的语感有所提升,对文章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但在生词解析环节,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僻词汇的记忆仍然存在困难,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采用更多有效的记忆方法。
其次,课文内容探究环节,学生对苏轼的思想感情表达有较深的感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这说明学生具备了较好的思辨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文章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是不善于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多地鼓励学生发言,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点评也进行了一些调整。我尽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过早地给出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在探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但从教学效果来看,我发现学生在讨论中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因此,我考虑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提前给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
此外,课后拓展与延伸环节,我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一些要求。从学生的完成情况来看,他们对苏轼的其他作品和宋代文人的山水情怀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这说明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愿意在课后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更加高效地利用课余时间。板书设计①知识点重点:
-苏轼与《石钟山记》
-文言文特殊句式
-作者情感态度分析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的意义
②关键词:
-石钟山
-游记
-感悟
-哲理
③艺术性与趣味性:
-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如关键词用红色,作者情感用蓝色,重要句式用绿色。
-设计图文结合的板书,如用简笔画描绘石钟山的形象,增加直观感受。
-创意布局,将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形成清晰的逻辑结构。
-在关键知识点旁边添加有趣的图标或简笔漫画,增强学生的记忆点。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参与朗读和讨论,表现出对《石钟山记》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有所提升。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各小组在讨论中能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成员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在成果展示环节,学生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苏轼的思想感情有较深入的分析。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发现学生对文言文词汇、句式的掌握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4.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在课后完成的读后感,大多数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和个人感悟进行写作,表现出较好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我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同时对他们在讨论和测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课后,我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给出详细的评语,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
在教学评价与反馈过程中,我注重以下几点:
-公平、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的表现,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发挥潜能。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后拓展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苏轼诗词选》,了解苏轼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诗词,体会其文学风格和人生感悟。
-视频资源:《苏轼与石钟山》,通过纪录片了解苏轼游览石钟山的历史背景,以及他在游记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章:《宋代游记文学的特点》,分析宋代游记文学的发展概况,以及苏轼在其中的地位和贡献。
2.拓展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光明小学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 塑料制品的抗紫外线和抗老化处理考核试卷
- 电气机械的电磁场与电波传播考核试卷
- 劳务协作就业帮扶项目实施方案
- 台球游戏课件教学课件
- 篮球的课件教学课件
- 医院新员工培训总结报告
- 食品安全教育培训
- 针叶樱桃课件教学课件
- 册草原课件教学课件
- xr20w无线型回转轴校准装置
- 小区车辆进出登记表
- 奏响“民族的声音”-《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 公路专业危大工程清单
- 厂房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 GB/T 6580-2021玻璃耐沸腾混合碱水溶液侵蚀性试验方法和分级
- GB/T 6414-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 GB/T 13477.18-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8部分:剥离粘结性的测定
- 35KV变电站管理制度和规程
- 期末测试(试题)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粤教版
- 单句与复句的转换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