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加气站操作规程_第1页
LNG加气站操作规程_第2页
LNG加气站操作规程_第3页
LNG加气站操作规程_第4页
LNG加气站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NG加气站操作规程1.1、LNG加气站加注操作规程目的确保操作及管理人员安全的使用本设备,保证加气站的安全运行。适用范围本LNG加注设施区域内的加注机、其附属设备及人员操作。操作规程加注车辆停到加注位置,并熄火。连接车用瓶的接地线和加气站的接地线。判断是否需要放空车用瓶的压力,如压力过高,可通过加气机的放空软管进行降压。检查快速接头是否有霜,是否需要吹扫,检查接口密封面是否完好。将加液枪与汽车真空瓶接口相连接,将回气枪与真空瓶回气口对接。按下加气机上的“开始”按钮(长按3秒),加气机打开相应的阀门开始加气.车用储罐充满后,加液过程自动结束,加气站自动切换到停机待用状态。断开加气接头,断开接地线,加气车辆离开。记录加气量。1.2、LNG加气站气化器操作规程目的为了使气化的流程正常运行,从而使整个工艺流程安全正常的运行,保证供气站的安全生产,特制定该操作规程。适用范围本LNG加注设施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场所、设备、人员。操作规程首先将系统中供液、排气阀关闭,然后缓慢打开供液阀,管道外部出现霜雾时,缓慢开启排气阀,直至设备达到额定气化量后,稳定阀门开度。若设备出气温度过低,造成气管结霜,表明进液量过大,必须立即关小供液阀,防止过液,并应及时清除管外结霜,增加通风设备或采取其它响应措施,防止低温气体对设备出口管路产生冷脆而爆破。注意事项在使用气化器时,必须穿好干净的工作服、保温手套,以免污染设备和冻伤工作人员。检查气化器和与气化器相连的管道是否含有油污,若发现有油污存在,必须先清洗油污,清洗油污的步序:用60-80℃热水清洗,用加热至80-100℃的氨气吹除,确认无油吹干为止。油污严重时,应采用四氯化碳清洗,清洗时加强警觉,气味剧烈时应戴上防毒面具。药剂洗后用无油、无杂质的清水清洗直至水中无药剂成分为止,最后再用加温至80-100℃的氨气吹除水分,确认吹干为止。检查设备的密封性,用清洁干燥氨气进行气密性试验检查,合格后进行使用。1.3、LNG加气站潜液泵操作规程目的为确保操作及管理人员安全的使用本设备,保证加气站的安全运行。适应范围本LNG加注设施区域内的LNG潜液泵及泵体附属设备。操作规程开机前的检查:检查所有的管路、配件、螺栓和电路接线是否准备就绪。检查所有管路接头部位的密封情况是否达到要求。检查储罐液位与泵吸入口是否有足够的液位差。启动:按照潜液泵的预冷流程,缓慢地对泵进行冷却。预冷完成后,泵壳内充满液体。当泵池温度测点温度低于设定值之后,变频器按照给定频率启动电机。如果泵发出异常的声音,或排出管路有较大震动,应立即停泵,查找出原因后,重新启动。停泵:切断泵的变频输出,关闭进液阀,导通加气机回流管线。常开回气阀门,确保回气畅通。注意事项必须密切关注泵的气蚀问题,即良好控制启泵温度,关注泵出口压力,避免严重气蚀给现场操作人员带来人身伤害或给设备带来损害。当泵不起压时,首先判断泵是否转动,若泵不转,先查找动力电源及变频器问题,若正常,则考虑泵本体机械发生故障。若判断泵转动,则根据泵运行声音正常与否,判断是否为液体原因或是电源因素,若均正常,则考虑泵本体机械发生故障。当泵起压后压力不平稳,起伏波动时,先判断管路管阻是否发生变化(即进、出口阀门和加气机阀门是否正常开启),若均正常,则先考虑变频器频率是否恒定,最后考虑泵本体机械发生故障。依据气瓶压力的不同酌情选择加气机运行频率,在气瓶压力大于0.8MPa时,建议回气卸压,以确保加气速度及泵在较好工况工作。当泵的转速不为“0”时,请勿二次点动电机。1.4、LNG加气站卸车操作规程1.1.1、目的通过对LNG加气站LNG槽车卸车的管理,保证设施的安全生产供气。1.1.2、适用范围本LNG加注设施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场所、设备、人员。1.1.3、操作规程1.1.3.1、卸车准备LNG槽罐车进站前给排气管戴上防火罩。槽罐车停靠卸车台,关闭汽车发动机;槽罐车前后轮加限位块,槽罐车防静电接地线连接完好;(注:卸车前问清槽罐车安全阀设定压力)。开启槽罐车后备操作箱,正确连接槽罐车与卸车台间工艺金属管。开启车载气动引压阀,气动打开车载增压液相、增压气相及出液管上紧急切断阀。确认卸车前处于待机或休眠状态在卸车前如果系统处于加注流程,等待加注流程结束后,将手动阀门恢复为待机流程的阀门状态。在卸车前如果系统处于紧急流程,请先确认紧急流程的故障点已经处理完成。1.3.3.2、吹扫置换用槽车中的LNG气体吹扫卸车软管,步骤如下:将槽车增压液相口、气相口、出液口分别与加气站储罐的增压口、气相口、卸车口连接。打开VJ102、VJ103,保持卸车软管的管路与放空管路畅通。打开槽车增压液相口、气相口、三秒钟后,关闭VJ102、VJ103;吹扫完成。1.3.3.3、潜液泵卸车在卸车时,总共设为2个按钮:“卸车开始”“卸车停止”,2个指示灯:“卸车指示(绿色)”“卸车停止(绿色)”,(1)卸车手动阀门切换打开VJ104使潜液泵、储罐、槽车的压力平衡,即三相平衡过程(在进行三相平衡之前如果储罐高于0.75mpa,打开储罐上的放空阀放散降低储罐压力,防止三相平衡后槽车压力过高);打开J104和上进液根部阀。(2)卸车启动将“控制方式”打到“0”,即自动控制方式;长按操作面板上的“卸车启动”按钮(3~5秒),操作面板上的“卸车指示”等亮;PLC控制系统自动打开相应气动阀VQD103、VQD105,其余关闭,潜液泵处于预冷过程中;预冷结束后,打到起泵条件(起泵条件为:潜液泵池温度低于设定值(-160℃)、潜液泵池液位高于设定值(80%),潜液泵出口压力高于设定值(1.0mpa)),即可起泵;起泵后,“变频运行”灯亮。在卸车过程中,如果槽车压力过低,手动打开VJ115,通过卸车增压器给槽车增压,加快卸车速度。(3)卸车停止长按操作面板上的“卸车停止”按钮(3~5秒);操作面板上的“卸车指示”灯灭;为确保槽车内的LNG液体卸完,将控制方式打到“1”,即手动控制方式。选择变频低速运行档,开启VQD103、VQD105,选择开关“变频器”打到“1”即可。当槽车LNG液体已经卸完后,将手动阀门切换到待机流程的状态;关闭槽车的气相口,出液口阀门,打开VJ102、VJ103将软管中的气体进行放散,然后卸下卸车软管;将“控制方式”打回到“0”,即自动控制方式。1.3.3.4、自增压卸车当潜液泵故障时,采用自增压卸车。(1)卸车手动阀门切换打开VJ104使潜液泵、储罐、槽车的压力平衡,即三相平衡过程(在进行三相平衡之前如果储罐高于0.75mpa,打开储罐上的放空阀放散降低储罐压力,防止三相平衡后槽车压力过高);(2)卸车启动将“控制方式”打到“1”,即手动控制方式。开启VQD104、关闭VQD106。打开VJ115使LNG流入卸车增压器给操作增压;卸车中(3)卸车停止当槽车内LNG液体已经卸完后,将手动阀门和气动阀门切换到待机流程的状态;关闭槽车的气相口,出液口阀门,打开VJ102、VJ103将软管中的气体进行放散,然后卸下卸车软管;将“控制方式”打回到“0”,即自动控制方式。1.5、LNG加气站槽罐车来车工作程序1.5.1、目的为确保LNG槽罐车进站后安全规范的停车卸液,避免操作中可预见的人为主观失误,保护操作人员不受伤害,通过对操作流程的完善,来规范人员的操作行为,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以达到科学化、精细化操作设备的目的,特制订如下操作规程。1.5.2、适用范围本LNG供气设施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场所、设备、人员。1.5.3、操作规程车辆入站必需登记、按规定路线行驶,停在指定地点;停靠阶段,槽罐车押运员负责槽罐车安全工作。关闭发动机、关闭电源,注意检查槽罐车压力;卸车时槽罐车停靠指定卸车台,停稳后关闭发动机、电源,将槽罐车处于良好制动状态。槽罐车轮胎加限位块;连接槽罐车防静电安全线。连接金属软管、拧紧相关螺栓。在操作人员要求准备卸车指令后,押运员一定要通过车辆前部的气源阀打开气动切断阀的操作来卸液,否则不予卸车;卸车期间司机、押运员不能在驾驶室停留;储罐卸液完成后,关闭相关阀门、包括气动切断阀。待化霜后拆除金属软管、防静电线、限位块。驾驶员离开卸车台。1.6、LNG加气站储罐增压操作规程1.6.1、目的为确保操作者正确合理的给储罐增压,避免操作中可预见的人为主观失误,保护操作人员不受伤害,通过对设备操作流程的完善,来规范人员的操作行为,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以达到科学化、精细化操作设备的目的,特制订如下操作规程。1.6.2、适用范围本LNG供气设施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场所、设备、人员。1.6.3、操作规程使用前先检查增压器密封性,不泄露才能投用。发现漏气,必须消除后才能投入使用,试压气源应用干燥的氮气或空气。操作规程:首先打开增压气化器液相进口阀、增压气化器出口阀,然后缓慢打开储罐的下进液阀,稳定阀门开启程度,进入相应储罐增压。若出气管发现结霜,造成出气温度过低,表明进液量太大,必须立即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