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分类模拟120_第1页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分类模拟120_第2页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分类模拟120_第3页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分类模拟120_第4页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分类模拟1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分类模拟120单项选择题1.

下列几个检察官的行为,哪个可以直接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处分的情形?A.金检(江南博哥)察官脾气暴躁,对待证人态度粗暴B.鲁检察官违反规定干预其他检察官办案,造成恶劣影响C.马检察官在清明扫墓时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鸣枪D.李检察官严重不负责任,拖延办案,贻误了工作正确答案:B[解析]A项没有具体的处分规定。C项的情况应给予警告、记过或记大过处分。而D项须达到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程度方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2.

关于减刑适用的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在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一次减刑至8年B.乙因非法拘禁罪被判处11年有期徒刑,已经一次减刑至10年有期徒刑,而后在1年内又有重大立功表现,就不可以再减刑C.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一般在执行1年6个月以上方可减刑D.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又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自新罪判决确定之日起3年内不予减刑正确答案:D[考点]减刑的适用[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6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1年6个月,故A项错误。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不受减刑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的限制,所以B项错误。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应当执行1年以上方可减刑,C选项错误。根据第21条第1款,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又故意犯罪,新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自新罪判决确定之日起3年内不予减刑,故D选项正确。

3.

经常居所在广州的西班牙公民贝克,在服务器位于西班牙的某网络论坛上发帖诽谤经常居所在新加坡的中国公民王某。现王某将贝克诉至广州某法院,要求其承担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关于该纠纷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侵权人是西班牙公民,应适用西班牙法B.被侵权人的经常居所在新加坡,应适用新加坡法C.被侵权人是中国公民,应适用中国法D.论坛服务器在西班牙,应适用西班牙法正确答案:B[考点]侵权的法律适用[解析]西班牙公民/服务器在西班牙

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根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6条规定:“通过网络或者采用其他方式侵害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的,适用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本题中,被侵权人王某经常居所地为新加坡,应适用新加坡法。

4.

宪法与一般法律存在诸多的区别,但不属于两者的区别的是:A.宪法的内容不同于普通法律B.宪法的效力不同于普通法律C.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不同于普通法律D.宪法更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更具有国家强制力正确答案:D[考点]宪法与法律[解析]ABC项正是宪法和法律的主要区别,也是宪法的根本法地位的体现,而D项说法错误。宪法与法律都是一样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都具有国家强制力。

5.

甲得知乙在贩卖毒品,于是冒充缉毒警察,用手铐将乙铐在水管上,拿走毒品。之后,甲将这批毒品贩卖出去。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以抢劫罪定罪处罚B.以招摇撞骗罪和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C.以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D.以抢劫罪和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抢劫罪、贩卖毒品罪。甲所实施的行为包括两个行为,前一个行为系抢劫毒品行为,构成抢劫罪,后一个行为为贩卖毒品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由于后一个行为并不是前一行为的必然延续的阶段,不可吸收为一罪。甲的行为应以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

6.

行政相对人对下列哪一选项的行为,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A.县公安局认为某私营企业涉嫌制造冰毒,扣押了其全部设备B.乡人民政府命令解除村民王某与该村村委会签订的农场承包合同C.县环境保护局认为某化工厂超标准排污,决定吊销其排污许可证D.李某与刘某因故发生争执,殴打致伤,后在派出所的调解下,双方就对方的医疗费问题达成的协议正确答案:D[考点]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解析]根据《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三)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五)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六)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八)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九)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十)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十一)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选项ABC分别符合上述第(二)、(六)、(一)项的规定,都可以提请行政复议。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8条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选项D中,李某与刘某因互相殴打造成了对方的伤害,是一种民事纠纷,乡派出所进行调解,并促使双方达成了协议,这种调解行为属于《行政复议法》第8条第2款规定的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行为,依法不能提起行政复议。故D选项当选。

7.

下列关于宪法的分类及渊源,哪一项是正确的?A.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的分类由英国学者J.蒲莱士最早提出B.成文宪法国家也是刚性宪法国家C.17、18世纪自然法学派提出的社会契约论是不成文宪法思想最重要的渊源D.《大宪章》属于英国宪法的渊源正确答案:D[考点]宪法的分类及渊源[解析]英国学者J.蒲莱士最早提出的宪法分类是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的分类,A项错误。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是以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作的划分。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是以宪法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和程序而作的划分。二者属于不同的分类,成文宪法国家往往也是刚性宪法国家但不绝对,故B项错误。17、18世纪自然法学派提出的社会契约论是成文宪法思想最重要的渊源,C项错误。英国宪法由三个部分组成: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大宪章》属于宪法性法律文件,组成英国的宪法,D项正确。

8.

台湾鼎丰公司与内地宝来公司因合同纠纷在台北涉诉,被告宝来公司败诉。现鼎丰公司向宝来公司财产所在地的大陆某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认可该台湾地区的民事判决,关于该判决的认可和执行,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______A.人民法院受理鼎丰公司申请后,最长必须在6个月内审结B.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的该民事判决,与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具有同等效力C.人民法院受理鼎丰公司的认可申请后,作出裁定前,鼎丰公司要求撤回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允许D.鼎丰公司申请认可和执行该判决的,应当在判决效力确定后的2年内提出正确答案:A[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可和执行台湾地区法院民事判决的规定》(以下简称《2015年规定》)第14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认可台湾地区法院民事判决的申请后,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故A项错误。

《2015年规定》第17条规定: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的台湾地区法院民事判决,与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具有同等效力。故B项正确。

《2015年规定》第13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认可台湾地区法院民事判决的申请后,作出裁定前,申请人请求撤回申请的,可以裁定准许。故C项正确。

《2015年规定》第20条规定:申请人申请认可和执行台湾地区法院民事判决的期间,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39条的规定,但申请认可台湾地区法院有关身份关系的判决除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9条规定,申请执行期间为2年。故D项正确。

9.

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对于人大代表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本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及上一级人大代表的人选B.地方各级人大举行会议的时候,1/10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本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C.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都有依法提出议案、质询案、罢免案的权利D.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大主席团许可,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正确答案:C[解析]A项错误。只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才有这一权利,乡、镇级人大代表并无此权利。

B项错误。根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26条的规定,只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才适用这一程序。乡级人大并不适用这一程序。

C项正确。任何一级的人大代表都有这些权利。

D项错误。选项中“地方各级”包括乡镇级及其以上的地方各级,但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35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在这里,显然“地方各级”不正确。实际上,如果执行措施的对象是乡镇级人大代表,则只需要执行机关报告该级人大即可。

10.

下列哪一情形下,对已经逮捕的被告人可以变更强制措施?A.涉嫌故意伤害罪的李某,由于对掌握的证据鉴定正在进行该案尚未审结,法律规定的期限已届满B.涉嫌故意杀人罪的孕妇张某,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有良好的认罪态度C.涉嫌抢劫的王某,公安机关并未查清王某的犯罪事实D.涉嫌非法拘禁的赵某,经审理,法院一审判处赵某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执行,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正确答案:B[考点]强制措施的撤销与变更

[解析]依据《刑事诉讼法解释》133条的规定:“被逮捕的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变更强制措施:(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故B项正确。

依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134条的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不负刑事责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被告人在押的,应当在宣判后立即释放。被逮捕的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予以释放:(一)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二)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已到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其判处的刑期期限的;(三)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的。”故A、C、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B项。

11.

下列有关我国法的渊源的表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基本法律必须由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B.我国法的渊源以制定法为主,判例对法官判案没有任何作用C.国际惯例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我国法的渊源之一D.在任何情况下,党的政策都不可以作为我国法的渊源正确答案:C[解析]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但不得与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A项错误。

在我国判例虽然不是法的正式渊源,但是它对法院审判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影响力,可以被视为是法的非正式渊源。B项错误。

党的政策对立法、执法、司法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也可以被视为是法的非正式渊源。D项错误。

根据我国一些法律的规定,国际惯例在我国具有正式的法律效力,因此可以作为我国法的渊源。例如,《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3款规定,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我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我国法律和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因此,C项的表述正确。

12.

甲国积极参加了某多边国际公约的约文议定,并且甲国总统作为对约文的认证,亲笔签署了该国际公约,但根据甲国法的规定,该公约须由其议会批准,但甲国议会拒绝批准该公约。根据国际法,下列判断中正确是:A.甲国由于签署了该公约,所以负有批准的义务B.甲国由于签署了该公约,所以该公约对甲国产生效力C.甲国虽然拒绝批准,但该公约仍对甲国产生效力D.甲国没有必须批准其所签署的公约的义务正确答案:D[解析]一国正式成为条约的当事国需要经历如下的步骤:

1.约文的议定

约文的议定包括缔约方为达成条约而进行的谈判、约文起草和草案的商定。

2.约文的认证

约文拟定后须要予以认证。约文的认证是指谈判方确认共同同意该约文是正确的和作准的,应作为当事方之间拟缔结的条约约文。

认证方式有:

(1)草签。由淡判代表将其姓氏或姓名的首字母签于条约约文下面,表示该约文不再更改。草签通常用于在约文议定后须经过一段时间才举行条约签署的情况。

(2)待核准的签署或暂签。此种签署是等待政府确认的签署,表示一种特殊的待定状态。在签署人所代表的本国确认以前,它只有认证条约约文的效力;如待核准的签署经该国确认,即发生正式签署的效力。

(3)签署。签署是指有权签署的人将其姓名签于条约约文之下。签署首先具有对约文认证的作用,是约文认证的一种方式。

(4)通过。当前国际实践中,多边公约的认证有时采取经有关各方代表会议通过的方式进行。即在公约草案拟定后,召开各国代表会议对草案进行讨论和修改,然后以表决或协商一致来通过约文。约文如获通过,一般不再被更改。

3.同意接受条约拘束的表示

表示同意受条约的拘束是缔约程序中最关键的环节,任何缔约主体只有作出同意受某一条约拘束的表示,才能成为条约的当事方。表示同意受条约拘束的方式可由该条约规定或由有关各方约定。实践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有签署、批准、加入和接受等。

(1)签署。一国通过签署表示同意受条约的拘束,发生于下列情况:①该条约规定签署有这种效果;②各谈判国约定签署有这种效果;③该国在其代表的全权证书中或在谈判过程中表示该国赋予签署这种效果。此外,在以上三种情况下,待核准的签署经其本国核准确认后也表示该国同意受条约的拘束。

(2)批准。批准有国内法和国际法上的两种含义。国内法上的批准是一国的权力机关依据该国国内法对条约的认可。国际法上批准是指一国同意受条约的拘束。国际法上的批准一般是通过交换或交存批准书来完成,即通知对方或其他各方其同意受条约拘束。

(3)加入。加入是指未对条约进行签署的国家表示同意受条约的拘束,成为条约当事方的一种方式。

综上可知,一国是否能成为条约当事国关键在是否有同意接受条约拘束的表示。我们要仔细推敲题干内容,从而明确甲国的签署具体是何含义。然而题干并没有上述三条情形存在,即不能将签署视为具有同意接受条约拘束的表示。故仅D项表述正确。

13.

下列关于英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______A.英国最早产生近代意义上的宪法B.英国宪法表现为一种典型的不成文宪法C.英国宪法由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所组成D.英国宪法属于刚性宪法正确答案:D[解析]英国宪法属于柔性宪法,是由普通立法机关按照普通立法程序制定的。

14.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律本质的看法,错误的是:A.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社会性构成法律本质的最深层次B.阶级性构成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法学流派关于法律本质看法上的根本差异C.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反映D.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在特定条件下也会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某些愿望和要求正确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律本质的看法由浅到深有三个层次,即正式性、阶级性和社会性(物质制约性),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层次并非彼此独立,而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法学同其他法学流派在法律本质看法上的根本差异。因此,单独的阶级性并不构成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法学流派关于法律本质看法上的根本差异,据此,B选项入选。

15.

甲乙公司签订一项进口商品合同的协议,规定的价格术语为CIF,卖方乙公司委托中国某航运公司丙作为承运人,丙签发了清洁提单。货物运抵收货港后,买方检验货物时发现;货物发生损失,经查明,该损失是由于丙公司的船员为排雨水而用铁棒疏通排水管道,但不慎将排水管道捅破,水顺着破洞流入船舱,致使货物湿损。该批货物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险,货物的损失应当由谁来承担?A.中国人民保险公司B.船运公司丙C.买方甲D.卖方乙正确答案:C[解析]CIF术语丙公司船员并非没有谨慎的管货致使货物受损,承运人可以免责,所以航运公司丙不承担损失,B项不选。另外,水渍险的范围不包括淡水雨淋险,因而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所以保险公司也不负责损失,A项不选。CIF价格术语,风险在装运港船舷转移,所以损失应由买方甲自己承担,所以选C项。

16.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下列关于公平正义说法正确的是?

A.公平正义理念是一个非历史性范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B.司法程序正当是衡量法治公平正义的主要标尺C.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是必由之路D.公平正义要求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处理社会纠纷,杜绝“情理办案”正确答案:C[考点]公平正义[解析]公平正义是一个历史性范畴,不同社会条件下,其实际内容及其实现手段和方式不同,人类社会不存在普适性的公平正义标准。A项说法错误。

司法程序正当是依法行政的内涵之一,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衡量法治公平正义的主要标尺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B项说法错误。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C项说法正确。

公平正义理念要求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必须要注重法理与情理的相互统一,用法理为情理提供正当性支持,以情理强化法理实施的社会效果。D项说法错误。

17.

关于城市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出让前,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B.出让地块的规划条件,应当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C.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D.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前,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向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正确答案:D[考点]城乡规划的实施

[解析]D。《城乡规划法》第38条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擅自改变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的规划条件。”ABC选项符合本条规定,不应选。建设单位应当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签订之后,而不是签订之前,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向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D选项不符合法律规定,应选。

18.

德国法和法国法是大陆法系的两个重要分支。关于德国法和法国法,下列哪一项表述是错误的?A.德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习惯法汇编是《萨克森法典》B.《法国民法典》采用了“学说汇纂”的体例,共有五编C.法国民法典确立的基本原则包括:全体公民民事权利平等的原则、私有财产权无限制和不可侵犯的原则、契约自由的原则、过失责任原则D.围绕德国民法典的制定,历史法学派内部出现了日耳曼法学派和潘德克顿法学派的争鸣,最终潘德克顿法学派在争论中胜出正确答案:B[解析]德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习惯法汇编是《萨克森法典》。故A选项正确。

《法国民法典》采用了“法学阶梯”的结构体系,共有三编。而《德国民法典》采用了“学说汇纂”的体例,共有五编。故B选项错误,当选。

法国民法典确立了四个基本原则:(1)全体公民民事权利平等的原则。这是“天赋人权”理论在民法中的体现。(2)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权无限制和不可侵犯的原则。法典对所有权明确的定义强调了所有权具有绝对无限制的特点。(3)契约自由的原则,即契约一经有效成立,不得随意变动,当事人须依约定,善意履行。(4)过失责任原则,即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以过失为基础。故C选项正确。

19世纪中后期,制定德国自己的统一民法典已是大势所趋。围绕民法典的制定,历史法学派内部又出现了日耳曼法学派(认为日耳曼习惯法是德意志民族精神的体现)和潘德克顿法学派(强调罗马法是德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法律渊源)的争鸣。最终,潘德克顿法学派在争论中胜出,他们倡导的按照罗马法《学说汇纂》的“五编制”体例,为德国民法典所采用。故D选项正确。

19.

法院对仲裁裁决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下,可予以撤销。关于撤销仲裁裁决中,说法错误的是:A.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B.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撤销裁决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撤销裁决或者驳回申请的裁定C.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D.对于应当撤销的仲裁裁决,法院应该以判决的方式予以撤销正确答案:D[考点]法院对撤销仲裁裁决申请的处理及其法律后果

[解析]根据《仲裁法》第9条第2款的规定: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60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撤销裁决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撤销裁决或者驳回申请的裁定。第64条规定: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法院撤销仲裁裁决应该以裁定的方式作出。

20.

有关我国宪法实施保障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体制既有附带性审查,又有宪法控诉B.我国的法院对下位法的合法性和合宪性都可以进行审查C.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是专门机关保障型D.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既有事先审查,又有事后审查正确答案:D[解析]附带性审查是指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因提出对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是否违宪的问题,而对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所进行的合宪性审查,是司法机关保障型的宪法保障方式,比如美国、日本,但我国不是。同时,宪法控诉只有在宪法法院的国家才有,我国也没有,故A项错误。我国法院只能对下位法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即不予适用该下位法、直接适用上位法,但不能审查其合宪性,故B项错误。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属于立法机关保障型,故C项错误。

21.

对明代都察院司法执掌的表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复核或审理直隶及各省职官犯罪案件B.复核或审理京师职官犯罪案件C.不复核或审理京师斩、绞监候案件D.复核或审理直隶及各省斩、绞监候案件正确答案:C[考点]明代都察院司法范围[解析]明代都察院掌纠察,主要是纠察百司,会审及审理官吏犯罪案件。设有十三道监察御史。都察院司法执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复核或审理直隶、各省及京师职官犯罪案件;二是复核或审理直隶、各省及京师斩、绞监候案件;三是奉旨监察御史巡接直隶、各省地方,对职官犯罪奏闻皇帝裁决,民人案件或亲审或交两司审理,“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C项。

22.

下列关于证券承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项?A.依《证券法》,我国证券承销的主要方式有包销和代销两种形式B.公开发行证券的发行人有权依法自主选择承销的证券公司C.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证券票面总值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的,应当由承销团承销D.承销机构应当在承销期满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情况向证监会备案正确答案:D[解析]见《证券法》第21条、第22条、第25条、第27条。我国证券的承销方式可分为代销、包销两种。公开发行证券的发行人有权依法自主选择承销的证券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证券面值总值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的,应当由承销团承销。证券公司包销证券的,应当在包销期满后的15日内,与发行人共同将证券代销情况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23.

关于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体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选项?______A.各国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大致可以分为垂直领导体制、双重领导体制和双轨式领导体制等B.在我国,上下级检察机关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因此下级检察机关只需对上级检察机关负责C.在我国的检察机关内部,检察长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D.在我国,上级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决定,下级人民检察院必须执行,不得擅自改变、故意拖延或者拒不执行正确答案:B[解析]《宪法》第133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故B项的说法不正确。

24.

关于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法律制度B.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C.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吸收以前的文化,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D.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降低违法成本正确答案:B[考点]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解析]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所以A项错误,不当选。

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所以C项说法错误。没有说对以前文化的吸收。

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所以D项说法错误,不当选。

25.

下列各项中,有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的论述正确的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的上议院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态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构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答案:B[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性质上不是国家机关,而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我国实行一院制,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实行两院制的西方国家两院中的上议院不同,不能行使立法权,也不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附属机构。所以只有B项正确。

26.

个体工商户王某于2005年3月10日从某食品机械厂购买了一台面条机用于加工面条之用,面条机的安全使用期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2005年3月12日王某正常使用面条机的过程中,面条机突然发生爆炸,炸伤王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王某有权在2006年3月12日以前起诉食品机械厂要求赔偿B.王某有权在2007年3月12日以前起诉食品机械厂要求赔偿C.王某有权在2013年12月31日以前起诉食品机械厂要求赔偿D.王某有权在2015年3月10日以前起诉食品机械厂要求赔偿正确答案:B[考点]产品责任

[解析]《产品质量法》第45条第1款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根据该条规定,产品责任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B选项正确。

27.

某市实行电视问政,市领导和政府部门负责人以电视台开设的专门栏目为平台,接受公众质询,以此“治庸问责”,推动政府积极解决市民关心的问题。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社会主义法治是“治权之治”,电视问政有利于强化人民群众对官员的监督B.电视问政体现了高效便民的原则C.电视问政是“治庸问责”的有效法律手段D.电视问政有助于引导市民规范、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措施。对于A项,法治是“治官之治”、“治权之治”,电视问政有利于强化人民群众的监督,故A项说法正确。对于B项,电视为政的目标是方便群众更好的监督国家权力的实施,属于高效便民的一种措施,故B项说法正确。对于C项,人民群众对国家权力监督的法律手段主要有人大代表的质询、询问和罢免,或者提出建议和意见,而电视问政并没有法律效力,并非是法律手段,故C项说法错误。对于D项,人民主权理论要求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包括对官员工作的监督,电视问政是一个好的途径,故D项说法正确的。本题是选非题,故答案为C。

28.

以下行为中哪个不属于不可诉的国家行为?______A.边检机关在认为是伪造的护照上加盖“无效”字样的行为B.国务院宣布某省市进入戒严状态C.中国政府驱逐某国使领馆人员出境D.宣布国家进入紧急动员状态的行为正确答案:A[解析]考查不予受理的案件。国家行为主要是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外交部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以国家名义实施的有关国防和外交事务的行为,以及经宪法和法律授权的国家机关宣布紧急状态、实施戒严和总动员等行为。所以,BCD三项均为国家行为。A项属于一般的行政行为,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本题应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双重否定“不属于不可诉”表示肯定“属于可诉”。

29.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A.鼓励、指导和帮助B.引导、监督和管理C.指导、监督和管理D.鼓励、监督和帮助正确答案:B[考点]经济政策

[解析]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1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30.

罗马法谚语说:“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以下相关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A.有程序,就有法治;无程序,就无法治B.程序是法治的首要特征C.程序只是针对公权力的D.程序与正义和秩序这两个价值紧密相关正确答案:D[解析]A选项错在,有程序未必就有法治,一个仅用来限制公民自由的程序,并不能带来法治的结果;B选项错在。法治的首要特征是法律之上或者法律的统治,这样才能区别于人治;C选项错在,程序既针对公权力,也针对私权利。

31.

营业地分别在中国和美国的两公司签订合同出口一批面粉,货物从中国烟台港口出运。货物到达目的港时,美方验货发现部分面粉发霉受损。依《海牙规则》,霉损由于下列哪一原因所致,承运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A.因驾驶疏忽发生船舶碰撞,导致货舱进水所致B.因海上恶劣气候,风浪过大,海水涌进货舱浸泡所致C.因货舱通风不良导致面粉发霉受损D.因该批面粉本身所含水分过高发霉正确答案:C[考点]承运人责任[解析]选项A为航行过失致损,根据《海牙规则》,承运人航行过失免责,选项A错误。BD项承运人无过失,也可免责。C项属于船舶不适航,承运人违反了最低限度义务,应赔偿。

32.

日本某公司与上海某公司就其之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签订协议,约定相关合同争议案件由上海某法院管辖。关于该协议的法律适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双方可以约定合同适用日本的实体法和程序法,但不包括冲突法B.双方未选择适用法律的,按照最密切联系原则,可以适用中国法C.如果双方的合同约定适用的日本法规避了国务院的技术转让规章的强制性规定,则规避无效,可直接适用中国法D.双方可以通过合同约定,排除《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综合性强。关于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规定》第1条规定,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应适用的法律,是指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实体法,不包括冲突法和程序法,故A项错误。上海属于当事人住所地、法院地,符合最密切联系原则,故B项正确,当选;根据《规定》第6条,当事人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该合同争议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故C项正确。D项符合《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正确。

33.

张某饲养狼狗扰邻,狼狗咬伤了邻居李某,李某向公安局报案,但是公安局没有出骜,李某于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据此以下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法院接到李某的起诉状后发现不符合受理条件则可以拒绝接受起诉状B.法院接到李某的起诉状后如果发现内容欠缺应告知其聘请律师予以完善C.法院接到李某的起诉状后应当一律登记立案D.如果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李某可以向上一级法院起诉。上一级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级法院立案、审理正确答案:D[解析]A项不当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对当事人依法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一律接收起诉状。……”可见无论是否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必须接受起诉状。

B项不当选。《行政诉讼法》第51条第3款规定:“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可见法院必须对起诉人进行指导和释明,不能将责任推给律师。

C项不当选。《行政诉讼法》第51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可见法院登记立案的前提条件是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并非所有的起诉都应当立案。

D项当选。《行政诉讼法》第52条规定:“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34.

第一部正式完善地规定法人制度的民法典是:A.《十二表法》B.《人权宣言》C.《法国民法典》D.《德国民法典》正确答案:D[考点]《德国民法典》。[解析]《德国民法典》在人法编中单独规定了法人制度,承认法人为民事权利主体,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这是资产阶级民法史上第一部全面规定法人制度的民法典。故本题应选D项。

35.

关于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民政部可以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但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则不可以B.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有权制定规章,但国务院办公厅则无权制定C.教育部制定的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依法报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特别规定与旧的一般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正确答案:B[解析]A错误,依据《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10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确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的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具体负责起草工作,也可以确定由国务院法制机构起草或者组织起草。因此,民政部与国务院法制办均可以。B正确,依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13条,部门规章由国务院部门组织起草,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起草。国务院部门可以确定规章由其一个或者几个内设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具体负责起草工作,也可以确定由其法制机构起草或者组织起草。因此,国务院办公厅无规章制定权。C错误,依据《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第3条第2项,部门规章由国务院部门报国务院备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制定的规章,由主办的部门报国务院备案,因此教育部制定的规章不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D错误,新优于旧,特别优于一般,因此适用新的特别规定,无需裁决。

36.

下列关于公开审判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开审判原则是指刑事案件的审理、评议、宣判要公开进行B.涉及国家秘密案件的审理和宣判一律不能公开C.张三涉嫌强奸案,本案根据被害人申请可以不公开D.刘某犯罪时16岁,3年后案件进行审理,本案应当公开进行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公开审判原则。公开审判,是指法院对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向群众、向社会公开的制度。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除不予公开和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一律依法公开审理,同时,不论是否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时均一律公开进行。案件不管公开与否,合议庭的评议绝对不能公开。所以选项A错误,因为评议是不能公开的。选项B错误,因为宣判是一律要公开的。选项C错误,因为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绝对不能公开。只有选项D正确,虽然刘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但是是否公开看的是审判时是否成年,由于刘某审判时已经成年了,所以本案应当公开审理。

37.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