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版)专题05 内能及其利用(原卷版)_第1页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版)专题05 内能及其利用(原卷版)_第2页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版)专题05 内能及其利用(原卷版)_第3页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版)专题05 内能及其利用(原卷版)_第4页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版)专题05 内能及其利用(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内能及其利用01题型突破 1TOC\o"1-3"\h\u题型突破一:怎样解分子热运动的识别问题 1题型突破二:怎样解温度、内能、热量三者关系的区别问题 2题型突破三:怎样解改变内能方式的识别问题 2题型突破四:怎样解探究物质吸热本领的实验问题 3题型突破五:怎样解应用比热容知识分析实际的问题 4题型突破六:怎样解比热容的图像题 6题型突破七:怎样解内燃机冲程的判断问题 7题型突破八:怎样解热量的计算问题 8题型突破九:怎样解热机效率的综合计算题 1002素养提升 1203中考练场 12题型突破一:怎样解分子热运动的识别问题判断是不是分子运动的方法:一是要将分子与宏观物体区分开,分子很小,用肉眼根本观察不到;二是注意分析题目中的主体是不是运动的分子;三是明确分子的运动是不受任何外力影响而进行的,而宏观物体的运动是受外力影响的结果。【特别提示】我们看到的灰尘弥漫、落叶纷飞、瑞雪飘飘都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宏观物体的运动。闻到花香、烟味、各种油味以及煤在墙角的渗透等都是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典例1】(2023·四川甘孜·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川西美景的描述,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折多山上雪花飞舞 B.巴郎山顶云卷云舒C.小金梨花飘香扑鼻 D.神奇九寨溪流潺潺【变式1-1】(2024·安徽滁州·一模)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红墨水,5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无关C.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变式1-2】(2024·河南·一模)吐鲁番在新疆中部的低洼盆地上,被称为“火洲”,由于这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葡萄和哈密瓜的生长。昼夜温差大,是因为沙石的小;人们可以闻到哈密瓜的香气是由于。题型突破二:怎样解温度、内能、热量三者关系的区别问题解题时要时刻牢记以下知识点:(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如果没有看见内能的改变过程,则无法确定是用哪种方式使物体内能改变的。(2)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3)描述热量的词是“吸收”或“放出”,不能说“含有”“具有”。(4)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内能的多少与温度、质量、状态等诸多因素有关。【特别提示】①温度的变化可以说明物体内能的变化;传递热量的多少可以量度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②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它的内能会发生改变,但它的温度不一定改变,如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却保持在熔点不变。【典例2】(2023·山东淄博·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热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B.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温度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变式2-1】((多选)2023·黑龙江佳木斯·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B.有的物体有内能,有的物体没有内能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变式2-2】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吸收热量,温度不变题型突破三:怎样解改变内能方式的识别问题解题时注意抓住几个关键词,属于热传递的关键词一般是吸热、放热等;属于做功的关键词一般是压缩、摩擦、膨胀、搓揉、弯折敲打等。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故涉及运动摩擦的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故涉及相互接触的两物体具有较大温度差的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特别提示】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可能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的,也可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的。【典例3】(2023·四川雅安·中考真题)如图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取火器模型图,把推杆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时,套筒内空气被压缩,推杆前端的艾绒立刻燃烧起来,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能,内燃机工作的冲程原理与该过程相同。

【变式3-1】(2024·安徽阜阳·一模)小明利用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探究改变物体的内能和热机工作原理的两个演示实验。关于这两个实验的操作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塞子冲出前,烧瓶和试管内气体内能增加的方式不相同B.塞子冲出时,烧瓶和试管内气体的温度均降低C.乙图中水蒸气推动瓶塞过程与热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D.酒精灯里面酒精燃烧的过程中,酒精的热值变小【变式3-2】(2024·山西晋中·一模)在学校科技周展示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塑料瓶自制了一个火箭模型,在瓶子的侧壁安装一个电火花发生器,按下按钮会产生电火花,从瓶口喷入酒精后,盖上锥形纸筒,按下按钮,纸筒立即向上飞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瓶内酒精燃烧越充分,酒精热值越大 B.纸筒飞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纸筒飞出相当于热机工作时的压缩冲程 D.瓶内出现的白雾是由水蒸气汽化而成的题型突破四:怎样解探究物质吸热本领的实验问题解题时要明确以下两点:(1)实验中要用相同的热源进行加热,以保证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2)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可采用图像法,将实验数据用描点法作出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两种方法可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①在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时,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吸热能力就强。②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时不同物质升高温度的不同比较吸热能力的强弱。加热时间相同升温快的,吸热能力就弱。(3)用比较法分析数据。【特别提示】(1)实验仪器组装时要按照“从下而上”的顺序安装。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不要忘记安装石棉网,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2)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不是减小实验误差。【典例4】(2023·辽宁鞍山·中考真题)小明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A、B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烧杯中,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同时测量并记录A、B的温度;(1)组装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安装;(2)实验时,选取相同、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加热时液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方式来增大液体内能的;(3)此实验通过(选填“液体升高温度的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4)加热一段时间后,液体B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5)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液体(选填“A”或“B”)更适合作为家中“暖气”中输运能量的介质。【变式4-1】(2024·山西晋中·一模)如图是“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实验记录如表。物质初温/℃加热时间/min末温/℃水20430煤油20440(1)实验中除了图中所示器材外需要补充的器材是;(2)实验中利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需要控制水和煤油的(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3)本实验是通过比较来反映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强弱。分析数据可知(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4)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性质。【变式4-2】(2024·山西晋中·一模)“水与食用油”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小熙在学习了比热容的知识后,猜想水的吸热本领比食用油的吸热本领大,为了验证这一结论,他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1)取两个相同的试管,分别装入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2)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正确地插入盛有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内,并将实验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甲所示。打开加热开关,对盛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进行加热,实验中通过反映出吸收热量的多少;(3)小熙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可知,在相同时间内温度变化更大,从而比较出了两者吸热本领的大小。题型突破五:怎样解应用比热容知识分析实际的问题解题时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从温度变化的观点来分析:根据公式可得,由此可知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同,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小。(2)从热量的观点分析:根据公式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比热容大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正是由于这一属性,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都与比热容有关,如沙漠地区与沿海地区气候不同。【特别提示】比谁容易热,可用比热容;物质如同种,比热容相同;数小容易热,数大就不同;水的比热(容)大,沿海温差小;砂石比热(容)小,内陆温差大。【典例5】(2023·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家用小型风力发电机独特的尾翼结构,能使其旋翼自动迎风,如图甲所示。海边,仅在海陆风因素的影响下,图乙、图丙所示的情形通常分别发生在()

A.白天、夜晚 B.夜晚、白天 C.白天、白天 D.夜晚、夜晚【变式5-1】(2024·贵州·一模)如图所示是电暖器和暖手宝。暖手宝要充入比热容较大的液体,是为了使它在一次通电加热后放出更多的热量。而电暖器充入的是比热容较(选填“大”或“小”)的液体,是为了通电后升温速度快。【变式5-2】(2023·辽宁辽阳·三模)长白山天池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湖,火山活动会给湖水加热,因为水的质量大且水的较大,湖水升温慢,爬山时,由于大气压会逐渐,游客会感觉呼吸困难,可以通过吸氧缓解,瓶装氧气用掉一半后,瓶内氧气的体积。

题型突破六:怎样解比热容的图像题解题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明确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一般有关比热容图像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2)在温度-时间图像中,既可以比较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不同物质升温的高低,也可以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的长短。(3)在温度-时间图像中,根据可知,加热时间相同,升温慢的物质的比热容大;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长的物质的比热容大。【典例6】(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对其加热,每隔一段时间用温度计分别测量它们的温度,并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

A.a液体比热容小 B.b液体是水C.0~3min内a液体吸收的热量少 D.升高相同的温度时,b液体吸收的热量少【变式6-1】(2024·湖南怀化·一模)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变式6-2】(广西来宾·中考真题)从比热容表可知,水的比热容比煤油大,用规格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用相同热源同时对两试管均匀加热,实验后,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其中能正确反映该实验情况的图象是()A.B.C. D.题型突破七:怎样解内燃机冲程的判断问题内燃机工作冲程的判断方法:一是气门的开与关;二是活塞的运动方向。【特别提示】内燃机冲程判断方法一门打开,上排下吸;两门关闭,上压下做。【典例7】(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为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该冲程活塞移动时,汽缸内燃料混合气体的压强变。若该汽油机转速为2400r/min,则它每分钟完成个如图所示的冲程。【变式7-1】(2024·河南驻马店·一模)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棉花会立即燃烧,下压过程中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该能量转化过程与汽油机的冲程相同。同时能闻到棉花烧焦的味道属于现象。【变式7-2】(2021·贵州黔东南·一模)如图1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压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此现象说明;如图2所示,这是汽油机的冲程,汽油机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它由石油提炼而得,汽油属于能源(选填“一次”或“二次”)。题型突破八:怎样解热量的计算问题解题时,首先要分清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变化导致的吸放热还是燃料燃烧放热,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热量计算公式(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情况下)如下:(1)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2)当物体的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公式中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表示物体的初温,t表示物体的末温,表示物体吸热时升高的温度,表示物体放热时降低的温度。(3)若温度的变化量用表示,那么吸、放热公式可统一表示为;(4)当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公式为或(5)热机效率【特别提示】在解答有关热量的计算题时,要对题中描述温度变化的文字引起高度重视,如“升高”“升高了”“降低”“降低了”对应的都是温度的改变量,而不是末温t,而“升高到”“降低到”对应物体的末温t。【典例8】(2023·江苏盐城·中考真题)氢能源作为新型能源,其热值大,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氢能源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J。若有的热量被水吸收,可以使kg的水从升高到。与化石能源相比,“氢能源”的优势还有(写出一个即可)。,【变式8-1】(2024·陕西榆林·一模)小明周末在家做家务,他在水壶中装入质量为1kg、温度为20℃的水后,放在燃气灶上加热,直至将水加热到100℃沸腾。则水吸收的热量为J,若不考虑热量的损失,至少需要燃烧m3天然气。天然气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水沸腾后会顶起壶盖,此过程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相似。[,天然气的热值取]【变式8-2】(2024·四川凉山·模拟预测)有研究称新能源车的电池组能量密度(能量与质量的比值)没有无烟煤高,更别提汽油了。已知某新能源车的电池组电容量为100kW•h(1kW•h=3.6×106J),由7000多枚18650电池组成,电池组总质量约为90kg。由此可知,能量密度相当于物理量(选填“密度”、“热量”或“热值”),新能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已知无烟煤的能量密度约为3.4×107J/kg,汽油的能量密度为4.6×107J/kg,这种说法是。(选填“正确”或“错误”)题型突破九:怎样解热机效率的综合计算题逆向分析法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被研究的物体雪要画图分析的,要画出示意图。(2)根据题意写出所给的各物理量的符号、数值和单位。(3)明确题目中所求的是什么物理量。(4)从题目所求开始,进行“逆向”分析,根据分析一步一步求解。所谓“逆向分析法”就是从所求的“目标”开始,逐步逆向分析即为了计算出所求的物理量,看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若所需要知道的物理量仍未知,可再看要计算出这个物理量还需要其他哪些物理量。就这样逆向分析下去,一直推到解答出要求的物理量。【典例9】(2023·辽宁鞍山·中考真题)如图为某品牌微型电动汽车,该车的空载质量为1.2t,最多载重4人,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000cm2,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0kW。取求:(1)该车载重4人(每人按计算)时,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强;(2)该车以最大输出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用时,在此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3)若该车在上述行驶过程中的能量全部由燃油来提供,燃油汽车的效率为,需要消耗多少千克的燃油?【变式9-1】(2024·河南许昌·一模)宇通汽车是河南制造的骄傲,如图所示是一款电动公交车,它奔跑在郑州的各个地点,方便着城市居民的出行。该电动公交车的部分信息如表所示(g取10N/kg)。车身净重7t车载电源电压200V最大承载量3t电池容量106mA·h车轮四个胎压2.5标压(1)该公交车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满载时轮胎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2)满载的公交车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阻力为总重的0.1倍。车载电池充满电能让该电动公交车匀速直线行驶60km,则该电动公交车动力系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多少?(计算结果百分号前保留1位小数)(3)新能源电动车越来越普及,请写出一个新能源电动车相比较传统油车的优点。【变式9-2】(2024·福建泉州·一模)家里的天然气热水器上铭牌标注的效率大于88%。为了探究铭牌标注的效率是否真实,用该天然气热水器将质量为16kg的水从20℃加热到45℃,观察到天然气表的示数由236.005m3变为236.053m3。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热值为3.9×107J/m3。问:(1)水吸收的热量;(2)所用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该天然气热水器铭牌上标注的效率是否真实?一、单选题1.(多选)(2024·北京·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不易被压缩,是因为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B.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C.物体运动得越快,其内能也越大D.八月桂花香飘满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2024·江西南昌·一模)劳动课已成为大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小明同学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利用周末时间学做菜。关于做菜的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切菜的刀刃做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B.铁锅的导热性好,可以用来烧菜,是利用铁的比热容大C.小明在给菜加热的过程中菜的内能保持不变D.做菜时所用的天然气在燃烧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3.(23-24九年级下·江苏·开学考试)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B.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不能发生扩散现象C.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D.铁块很难被拉长,说明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4.(2024·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南极大陆上覆盖着巨厚的冰盖,最大厚度可达4000多米,南极点附近的平均气温为零下49℃,寒季时可达零下80℃,由于气候极其寒冷,成冰的过程中没有熔化现象,是下方积雪在上方积雪的重压下挤压结晶而形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南极气温低,冰盖没有内能B.冰盖形成的过程中分子间距离变大C.可选用熔点为-117℃的酒精为感温液的温度计测量南极点的气温D.南极地区空气湿润,是冰雪先熔化再汽化造成的5.(2024·四川凉山·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将一个空易拉罐的底部钻一个小孔,往易拉罐里喷少量酒精,用手拿着这个“冲天炮”对着前方点燃的打火机靠近易拉罐底部的小孔,纸杯就会“冲天”飞出去()A.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B.纸杯飞出去的过程的能量变化,与内燃机的排气冲程相同C.纸杯飞出去时,易拉罐对纸杯做了功D.纸杯飞出去时,易拉罐内气体的内能减小二、填空题6.(2024·广东·二模)2023年8月24日,日本正式开始将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放至太平洋,核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在海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停地;核电站通过核(选填“聚”或“裂”)变产生核能。7.(2024·河南开封·一模)如图所示,石凉粉是河南信阳的特色小吃,将制作好的石凉粉放入冰箱中降温时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内能的。将冰镇好的石凉粉取出后加入薄荷汁能闻到淡淡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做。8.(2024·河北邯郸·模拟预测)北方冬天房间里的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原因是:暖气片周围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密度变(选填“大”或“小”)而(选填“上升”或“下降”);靠近窗户的空气温度较低、密度较大,会下沉到暖气片周围,这部分空气受热后又会上升,冷热空气这样对流,可以使整个屋子暖和起来。暖气中常用水作为介质,而不用油,是因为。9.(2024·河北邯郸·模拟预测)今年我国汽油已经连续涨价3次,为解决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当务之急。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它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是利用核能发电的,将核能最终转化为能。某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量为50L,该地点平均每平方米每秒钟接收的辐射太阳能为,如果将整箱水的温度从20℃加热到80℃,需要阳光照射5h(热水器将照射到玻璃吸热管上的太阳能的35%转化为水的内能),则热水器上集热器的面积至少为m2[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10.(2024·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是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当热管的热端受热时,吸液芯里的液体吸收热量变成蒸气,这一过程叫(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一过程循环进行,不断地将热量从热端带到冷端。若50g的该液体吸收2400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了40℃,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11.(2024·安徽合肥·一模)金属铍是一种潜力巨大的火箭燃料,2kg铍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以使kg的水的温度升高50℃。[q铍=6.3×107J/kg,c水=4.2×103J/(kg·℃)]三、实验题12.(2024·江苏盐城·模拟预测)木器厂里常用水胶粘木料,这种胶需要在100℃左右的温度下熬化后才能使用,温度再高就会熬焦而失去黏性,所以工人师傅熬制这种胶时,常用如图所示的双层锅,双层锅下面用火加热,两层锅之间(不密封)装着水,这样就不会把胶熬焦了。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水浴加热可以使胶,避免直接加热导致局部受热;(2)用火在锅底加热,锅中的水温度升高,直至把水加热到沸腾;(3)由于水的温度高,胶的温度低,温度高的物体会把热量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胶的温度升高;(4)通常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而沸腾后水的温度;(5)当胶的温度达到100℃时,由于胶与水的温度相同,停止,胶的温度不再升高。综上所述,此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水胶被熬焦而失去黏性。13.(2024·福建泉州·一模)图是探究物质吸热能力大小情况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应取质量的A、B两种液体,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当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时,通过比较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2)下表是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从开始加热到温度升高至42℃时,A、B两液体吸收热量关系为QAQB;液体的吸热能力强。加热时间t/min01234A的温度tA/°C3034384246B的温度tB/°C1018263442(3)完成实验后,实验小组进行反思,认为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好控制的因素导致实验结果有误差,请列举一条:四、计算题14.(2024·河北邯郸·模拟预测)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各种新型汽车不断投放市场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下表是我国某品牌轿车的一次测试报告。车型轿车测试道路平直国道测试距离20km测试速度(平均)80km/h消耗汽油1.2L发动机输出功率(平均)16.1kW已知汽油的热值q=4.6×107J/kg,汽油的密度为。求该品牌轿车在本次测试过程中:(1)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2)发动机所做的有用功为多少?(3)发动机的效率为多少?15.(2024·江苏宿迁·一模)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日趋成熟。如图所示是利用5G网络实现远程驾驶的纯电动汽车,其质量为1.8t,车轮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75m2,该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12km,用时10min。这一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恒为22kW。(汽油热值q=4.5×107J/kg,g取10N/kg)求;(1)该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2)在这一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3)该车百公里消耗电能1.8×108J,若这些能量完全由燃烧汽油来获得,相当于完全燃烧汽油多少千克?一、单选题1.(2023·四川绵阳·中考真题)新材料为人们带来了“神奇”的55℃恒温水杯。这种水杯在夹层中有一种传热材料,把沸水倒入恒温水杯中,传热材料快速吸收沸水热量并贮存起来,使水温快速降到55℃左右;当水温低于55℃时,传热材料缓慢释放热量,水温保持基本不变。则()A.在快速降温过程中,传热材料吸热内能减少B.在快速降温过程中,水放热内能减少C.在温度保持不变时间内,传热材料放热内能增加D.在温度保持不变时间内,水吸热内能减少2.(2023·海南·中考真题)下列生活实例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暖手宝暖手B.棉被被晒热 C.烧水水温升高 D.搓手取暖3.(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小明用饮料瓶自制了火箭模型,如图所示,他在瓶子的内侧壁安装了一个遥控电火花发生器,按下按钮会产生电火花。演示时从瓶口喷入雾状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纸筒立即飞出,关于此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B.能闻到酒精的气味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C.酒精不完全燃烧时热值变小D.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4.(2023·湖南娄底·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抽出玻璃板后观察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图乙中,水沸腾后软木塞被推出,软木塞的内能转化为它的机械能C.图丙中,把玻璃板拉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大,是大气压力的作用D.图丁中,将瓶塞弹出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5.(2023·江苏南京·中考真题)图示课本四个示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相同的是(

)A.甲图中反复弯折铁丝 B.乙图中压缩空气 C.丙图中盒内燃气推出盒盖 D.丁图中取暖器通电后电热丝发热6.(2023·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济南和青岛两市2022年全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由图可知:济南全年的平均气温和青岛相差不大,但济南的平均高温要明显高于青岛,而平均低温要比青岛低。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主要是因为()

A.海水的密度比砂石的密度大 B.海水的内能比砂石的内能大C.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 D.海水的温度比砂石的温度高7.(2023·山东聊城·中考真题)下列是对一些日常现象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与水的比热容较大有关B.刚烧开的水非常热,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热量C.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柴油机比汽油机的效率高,可以消耗更少的燃料8.(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青藏高原某地区学生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观察到水中形成的大量气泡上升、变大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且不变。他们用橡胶塞塞住瓶口,发现水中气泡先减少再增多,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至85℃后又保持不变,撤去酒精灯,水中气泡逐渐消失。下列有关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B.气泡上升过程中所受液体压强减小C.此实验说明水沸腾时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D.此实验可以解释高压锅的原理9.(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属于扩散现象B.天然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就越大C.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也具有内能D.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二、填空题10.(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塞子塞住管口,加热一段时间后,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此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能,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相同。11.(2023·湖北襄阳·中考真题)2023年春节,襄阳市华侨城、关圣古镇燃放烟花,现场人们闻到很浓的硝烟味道属于现象。热机工作时常用水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大的特性。12.(2023·辽宁阜新·中考真题)“稻花香里说丰年”中描述的“稻花香”体现了物理学中的现象。水稻育苗时,采用傍晚灌水,清晨放水的做法来防止幼苗冻伤,是利用了水的特性。有经验的农民用盐水选种时,饱满种子会因为比盐水的大而下沉。13.(2023·山东威海·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在酒泉基地发射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升空过程中,燃料舱内的液态氢的热值(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液态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60%被水吸收,水温升高了,则水的质量为。(,)14.(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小汽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某品牌小汽车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2400r/min,则1s内汽油机对外做功次,当汽车在加油站加油时,司机能闻到很浓的汽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