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基本知识_第1页
中医的基本知识_第2页
中医的基本知识_第3页
中医的基本知识_第4页
中医的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中医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中医基础知识

阴阳学说

阴阳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和总结,既可以代表相互对立的两个事

物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是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指II光的向背,向日的一方属阳,背日的一方属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

阴阳对立是用阴阳来概括和说明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两个方面的属性。

2、阴阳依存

阴阳依存是用阴阳说明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前提的相互依赖关系。

3、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是用阴阳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相互消长的运动形式。

4、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用阴阳说明事物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变化形式。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1、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1)诊法方面的应用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症状和体征资料,常用阴阳学说进行分析。如望诊方

面,以色泽分阴阳,则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切诊方面,以脉象分阴阳,则浮、数、洪、滑等属阳,

沉、迟、细、涩等属阴。闻诊方面,以语声分阴阳,则高亢洪亮者属阳,低微无力者属阴。问诊方面,以

喜恶寒热分阴阳,则喜寒恶热属阳,喜热恶寒属阴。

(2)辨证方面的应用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临床辨证中分别阴阳证候,有利于认清疾病的本质,并

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阴阳又作为虚证以及脏腑辨之“目”。如对虚证的分类,除气虚、血虚外,还有阴虚、阳虚两类;结合脏

腑辨症来分析,许多脏腑疾病的证候中,亦有阴虚阳虚证,如心阴虚、心阳虚、肾阴虚、肾阳虚等等。

外科病中的阴证、阳证,又具有它特殊的含义。属于阳证类的疾病,如疳、痈、丹毒、脓肿等,多为急性

感染性疾病,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属于阴证类疾病,如结核性感染、肿瘤等,多为慢性疾病,

表现为苍白、平塌、不热、不痛或隐痛等症状。

2、在疾病治疗上运用

由于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阴阳失调,即阴阳失去相对平衡而出现的偏盛或偏衰状态,因此阴阳学说在治

疗方面的运用,主要就是根据这一病理变化来确定治疗原则,以调整阴阳失调,使之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

状态。

(1)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阴阳偏盛表现为邪气盛的实证,故治疗时采用“泻其有余”(实者泻之)的原则。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表现为正气不足的虚证,故治疗时采取“补其不足”(虚者补之)的原则。

(2)归纳药物的性能药物的性能,主要靠其性、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这些又皆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性:药性主要有寒、热、温、凉四种,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热、温属阳。能减轻或消除热

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药味:药味主要有辛、甘、酸、苦、咸五种,称为“五味”,另还有一种淡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

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概括,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沉是泄利。升与降、

浮与沉的性质都是相反的,故用阴阳来归纳,则升、浮属阳,降、沉属阴。

五行学说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系统表

自然界人体

五h./I,五/I,/1.五行五五II/I,五

及季五腑五体

音味色化气方脏官志液脉

角醪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泪弦

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汗洪

宫甘黄化湿中长夏±脾胃口肉思涎缓

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涕浮

羽成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唾沉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

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

境的统一性,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

统一性、机体自身完整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

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

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

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辨证的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第二章脏腑

第一节五脏的生理功能

一、心

1、推动血液运行

心主血的功能,就是指心能推动血液运行。

2、主管精神活动

神是精神活动的总称,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心藏神,是说心有主管精神活动的功能。

二、肝

1、疏通全身气机

肝主疏泄,是肝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使之调畅的功能。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调节情志活动

(2)促进消化吸收

(3)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

(4)通调月经

2、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

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生理功能。

三、脾

1、主管消化吸收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并吸收其中的精微和水液,然后转输至心肺的功能。

2、统摄血液

脾主统血,即是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之中流行,防止逸出于脉外的功能。

四、肺

1、主管呼吸

肺主管呼吸的功能,亦称“肺司呼吸”。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呼出体内的浊气,以实现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2、辅心行血

全身的血脉虽统属于心,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

3、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

肺具有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的功能,前人叫做“肺主通调水道”,亦称“肺主行水”,这是指肺气宣发和肃

降对全内水液代谢所起作用的概括。

五、肾

1、主管生长发育

人的生长发育过程,是肾中精气发生的作用。

2、主管生殖

人的生殖器官的发育情况、性机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都与肾中精气密切相关。

3、主管水液代谢

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管水液代谢的功能,肾能主管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并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4、主管纳气

纳,按受,藏入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受藏肺所吸入之清气的功能。肺司呼吸,与诸脏腑密切相

关,而其中受藏清气的功能是为肾所主,故称肾主纳气。

5、濡养温煦脏腑

肾中除藏有精气外,还有肾阴、肾阳。对机体各组织器官起滋养、濡润作用的,称为肾阴;对机体各组织

器官起推动、温煦作用的,称为肾阳。

第二节六腑的生理功能

一、胆

胆的功能包括贮臧和排泄胆汁两方面。

一—■、B目3

胃的生理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

三、小肠

小肠的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受盛和化物,二是主分别清浊。

四、大肠

大肠的功能是吸收部分水份,形成粪便,并暂时贮留,而后排出体外。

五、膀胱

膀胱具有贮尿和排尿的功能。

六、三焦

三焦的生理功能可分为两方面:

(1)三焦是对元气和水液运行通道的概括三焦是人体的主要管道系统之一。它的功能,一是

运行元气,一是运行水液。

三焦是元气运行的通道: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输布于全身。

三焦是水液运行的通道:人体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肾和膀胱等脏腑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

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地输布和排泄。

(2)三焦是对部分内脏及其部分功能的概括《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如雾,中焦如逝,下焦如渎。”

这段原文是对三焦所概括内脏的部分功能的描述。

上焦概括了心肺宣发输布精气的功能。

中焦概括了脾胃消化吸收的功能。

下焦概括了肾与膀胱生成和排泄小便的功能。

第三章病因

病因,即指引起人体疾病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病邪。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六淫、

病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当、痰饮、瘀血等。

第一节六淫和疫彷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一、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1、风邪

(1)浮越(2)多变(3)善动(4)多兼邪

2、寒邪

⑴收引(2)凝滞(3)寒凉

3、暑邪

(1)炎热(2)升散(3)易挟湿

4、湿邪

⑴趋下(2)重浊(3)粘滞

5、燥邪

⑴干燥(2)涩滞

6、热(火)邪

(1)急速(2)燔灼上炎(3)多兼邪

二、疫疣

疫疣是一类引起瘟疫病的致病因素。在中医文献中,还有疫气、肪气、戾气、异气、毒气、辫、乖戾之气、

杂气等名称。

瘟疫,主要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类疾病,其中也包含一些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在内。

第二节七情与五脏的关系及其致病特点

一、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情志活动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

“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称为“五志”。另外还有悲与惊,合为“七情”。一一般认为悲属于肺,惊属于

心。

二、七情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2、影响内脏气机

《素问》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可见气逆上攻,面红目赤,或呕血,甚

则昏厥卒倒.

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方面。

悲则气消,指过度悲伤,则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恐则气下,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而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而伤精,可见骨酸痿厥、

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指突然受惊,导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可见虑无所定、惊慌失措等症。

思则气结,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而致气机郁结,郁久化热则暗耗阴血,致使心神失养,则见心悸、

健忘、失眠、多梦等症。

忧则气沉:愁则气郁,指过度忧愁,导致肺气郁滞不舒,常见心情沉重、闷闷不乐、胸闷气短等症。

第三节饮食失宜、劳逸失当、胎传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一、饮食失宜

饮食失宜,是指饥饱无度、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饮食违背正常规律。它们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是内伤病

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二、劳逸失当

劳逸失当,是指过度劳累、过度安逸等劳逸“有背常理”的情况。它们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是内伤病的致

病因素之一。

三、胎传因素

胎传因素,是指由胎儿时期带来的,至出生以后导致发病的一些因素。

第四节痰饮和瘀血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一、痰饮

1、痰饮的概念

痰和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为继发病因之-oi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

清稀的称为饮。

2、痰饮的致病特点

痰饮为病,阻滞于经脉者可影响气血运行和经络生理功能;停滞于脏腑者则影响其脏腑功能和

气机的升降。

二、瘀血

1、瘀血的概念

瘀血,指体内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

血液,均称为瘀血。

2、瘀血的致病特点

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如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

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决;

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暗成块,或见崩漏;瘀

阻肢体末端,可成脱骨疽;瘀阻肢体肌肤局部,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是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二是肿块,外

伤于肌肤局部,则可见青紫肿胀;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成徵积,按之痞块固定不移。三是出血.,血

色多呈紫暗,并伴有血块。四是久瘀可见面色薰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

经脉曲张等症。五是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第四章病机

邪正的概念与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概念:

正气:指人具有的防病、抗病的能力。

邪气:产生疾病的因素。

二、邪正与发病

1、正气不足: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三、邪正与转归

正盛邪退

正虚邪进

阴阳失调病机

阴阳失调,指阴阳失去平衡协调而导致阴阳偏盛、阴阳偏衰病机的总称。

人体在生理状态下,阴与阳两种物质之间是相互协调并保持动态平衡的,若受到病邪的侵害,

便会导致体内阴与阳的关系失调,失去相对的平衡状态,而产生阴阳偏盛或偏衰的基本病理变化。

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比较复杂,主要是阴阳偏盛、偏衰,以及由此而导致的阴阳格拒、阴阳互

损和阴阳亡失的病理变化。

第三节精、气、血、津液失常病机

精、气、血、津液失常病机,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精、气、血、津液受到损耗或化生不足,以及运行障碍

或紊乱,而导致其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

一、精失常

精失常,是指精不足的病理变化。

精,是指广义的精,包括水谷之精、五脏六腑之精和肾精。因此,精失常就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导致这些精

的不足,使其功能低下,产生种种病变。

二、气失常

气失常,是指气不足和气失调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

1、气不足,又称“气虚二可由先天禀赋薄弱,或后天失于调养,或久病耗损所致。

2、气失调,指气的运行失常。由外感、内伤,或痰食中阻,即可阻碍气之运行,发生气机郁滞或逆乱的

病理变化。

三、血失常

血失常,是指血不足和血失常(出血和血瘀)的病理变化。

1、血不足,又称“血虚”可由生化乏源,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损等原因所致。

2、出血,是指血液不循常道,流出脉外的病变。其原因有外伤出血、气虚失血、血热妄行等。

3、血瘀,是指血液失去正常的流动状态,在定范围内产生了停滞现象。

四、津液失常

津液失常,指津液代谢失常所产生的津液不足和输布排泄障碍的病理变化。

1、津液不足,是指体内津液的数量亏少,一般属于阴虚的范围,故又称为阴津不足。

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是指津液代谢过程中不能正常输布和排泄,而导致津液停滞于体内的病理变化。

第五章辨证

辨证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对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对照各种证的概念,从而对疾病当前

病理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具体证名的过程。

八纲辨证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是通过四诊掌握临床资料之

后,根据病位的浅深、病邪的性质、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证候,称为八纲辨证。

表里辨证

表与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

1、表证

表证是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

特点。

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2、里证

里证是指病位深入于内(脏腑、气血、骨髓)的一类证候。它与表证相对而言,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

阶段或内伤疾病。

临床表现:里证病因复杂,病位广泛,症状繁多,常以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形式出现,故详见以下各节

之辨证内容。常见高热恶热或微热、潮热,烦躁神昏,口渴引饮,或畏寒肢冷蜷卧,身倦乏力,口淡多涎,

腹痛,呕吐,大便秘结或滤泄,小便短赤或清长,苔厚,脉沉等。

3、半表半里证

半表半里证是指病邪既不在表,又非完全入里,介于表里之间的证候。多因外邪由表传内,尚未入于里;

或里邪透表,尚未达于表,邪气留居半表半里;或邪气直犯少阳,正气渐虚,正邪分争,少阳枢机不利所

致。

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偏盛与偏衰。阴盛或虚的,表现为

寒证;阳盛或阴虚的,表现为热证。

1、寒证

寒证,是感受阴寒邪气或机体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假。多因外感阴寒邪气,或内伤久病,

阳气耗伤,或过食寒凉生冷,阴寒内盛所致。寒证包括表寒、里寒、虚寒、实寒等。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怕冷喜暖,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

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澹,舌淡苔白滑,脉迟或紧等。

2、热证

热证是指感受阳热邪气或机体阴虚阳盛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火热邪气,或寒邪化热入里;或七情

过激,郁而化热;或饮食不节,积蓄为热;或房室劳伤,劫夺阴精,阴虚内热等所致。热证包括表热、里

热、实热、虚热等。

临床表现:各类热证表现不尽•致,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而

粘稠,吐血蚂血,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

虚实辨证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

I、虚证

虚证是指人体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虚证的形成,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两个方面,但以后天失调为主。

如情志内伤、饮食失调、劳逸过度、房室不节、产育过多、久病失治等损伤人体正气。虚证包括气、血、

阴、阳不足以及脏腑各种不同的虚损。

临床表现:各种虚证的表现术不一致。常见的有:面色淡白或白光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倦乏力,形寒

肢冷,自汗,大便稀薄或滑脱,小便清长或不禁,舌淡胖嫩,脉虚,沉迟无力或弱,或形体消瘦,五心烦

热,盗汗,舌红或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

2、实证

实证是指邪气盛所表现的证候。形成实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六涅或疫历之邪侵入人体,正邪剧争,

出现实证;二是脏腑功能失调,代谢障碍,以致气机阻滞,或水湿痰饮内停,瘀血内阻,或宿食、虫积等

停滞体内所致。随着外邪性质与致病的病理产物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实证的临床表现极不一致,常见的有:呼吸气粗,痰涎壅盛,腹胀痛拒按,大便秘结或下利里

急后重,小便不利或短赤涩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

阴阳辩证

阴阳是辩别疾病类别的一对纲领。根据疾病症状、体征表现特点,用阴阳这对纲领给予归类,便能起到提

纲挈领和对比鉴别的作用。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即表、热、实证属阳,里、虚、寒证属阴。

1、阴证

凡符合阴的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里证、虚证、寒证均属于阴证范围。

临床表现:不同的疾病,所表现的阴性证候不尽相同,各有所侧重。一般常见的有:面色苍白

或晦暗,少气懒言,身倦乏力,精神萎靡,身重,畏寒肢冷,蜷卧,语言低怯,呼吸微而缓,口淡不渴,

大便滤而腥臭,痰、涕、涎清稀,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迟、细、弱、微等。

2、阳证

凡符合阳的属性的证候,称为阳证。表证、热证、实证均属阳证范围。

临床表现:不同的疾病,表现出来的阳性证候不尽相同。常见的有:恶寒发热,或壮热,面红

目赤,心烦,躁动不安,或神昏澹语,呼吸气粗而快,语声高亢,喘促痰鸣,痰、涕黄稠,口渴饮冷,大

便秘结或热结旁流,小便短赤涩痛,舌红绛起芒刺,苔黄、灰黑而干,脉实、洪、数、浮、滑等。

气血阴阳病辨证

气血阴阳病辨证,是根据气血阴阳的生理理论及其病理特点,通过四诊获得临床资料•,在八纲辨证的基础

上,分析、辨识其所反映的不同证候。

气病辨证

气的病很多,但临床上常见的证候,可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种。其中气虚、气陷

属虚证;气滞、气逆属实证。

1,气虚证

气虚证是指真气不足,脏俯组织机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劳累时上述诸症加重,或头晕目眩,面色淡白,

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2、气陷证

气陷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反而下陷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少气倦怠,或便意频数,久泄久痢,或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肝、肾下垂,腹

部有坠胀感,舌淡苔白,脉弱。

3、气滞证

气滞证是指人体某一部位或某一脏腑的气机阻滞,气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胸胁脱腹等处胀闷疼痛,胀重于痛,部位常不固定,可为窜痛、攻痛、暧气或矢气之后可减轻,

并常与情志有关,舌淡红,脉弦。

4、气逆证

气逆证是指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上逆所表现的证候。临床上常见于肺、胃之气上逆及肝气升发太过而

为气逆的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肺气上逆见咳嗽、气喘;胃气上逆见暧气、呃逆、恶心呕吐;肝气上逆见头胀痛、眩晕,甚则

昏厥、吐血,或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

二、血病辨证

血的病变,主要有血虚、血瘀,另外还有血热、血寒。其中血虚属虚证,血瘀、血热、血寒

属实证。

1、血虚证

血虚证是指血液亏虚,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其濡养所表现的全身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面色白而无华或萎黄、唇、爪甲淡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

女月经量少,或月经后期,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2、血瘀证

凡离开经脉之血液,停留于体内;或血液运行受阻,滞留于经脉内或瘀积于脏腑经脉等组织器官之内的,

称为瘀血。由瘀血内阻所表现的证候,称为血瘀证。

临床表现:疼痛,痛如针刺刀割,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常以夜间为甚•肿块,在体表者色呈青紫,在腹

内者其肿块质地较坚硬,按之不散,推之不移,出血,其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或粪便色黑如柏油样,面

色釐黑或青紫,或唇色、爪甲青紫,或肌肤甲错,皮下紫斑,或皮肤出现丝状红缕,或腹部青筋暴露,下

肢络脉曲张。妇女痛经、闭经或崩漏。舌质青紫或有瘀斑、瘀点,舌下络脉青紫、曲张、脉涩或结代。

三、气血同病辨证

既有气病,又见血病,即为气血同病。常见证候有四:

血两虚证

气血两虚证是指气虚与血虚同时并见的全身虚弱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神倦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唇、爪甲淡白,舌淡嫩,脉

细弱。

2、气不摄血证

气不摄血证,亦称脾不统血证,是指气虚固摄血液的功能减弱,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所表现的出血证候。

临床表现:便血、蝴血、皮下出血.,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神倦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头晕目眩,面

色淡白或萎黄,舌淡白,脉弱。

3、气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是指气虚运血无力,以致血行瘀阻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神倦乏力、少气懒言、自汗,胸胁刺痛固定不移,拒按,或肋下痞块,舌淡紫或有紫斑,脉涩。

4、气滞血瘀证

气滞血瘀证是指气机阻滞而致血行瘀阻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胸胁胀满走窜疼痛,性情急躁,肋F痞块,刺痛拒按,或妇女痛经、经色紫暗夹瘀块,舌紫暗

可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曲张,脉弦涩。

四、阴病辨证

阴病,主要指机体阴的物质亏耗的病变。常见的证候有:

1、阴虚证

阴虚证是指机体阴的物质亏损,不能制阳,所表现的虚热证候。

临床表现: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午后潮热,五心烦热,两颛潮红,盗汗,舌红绛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2、亡阴证

亡阴证是指机体阴液大量耗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汗出而热,口舌干燥,齿燥,唇干焦裂,目窠深陷,肌热,手足温,烦躁不安,舌质红绛而干

焦,脉数疾无力。

五、阳病辨证

阳病,主要指机体阳的物质耗损的病变。常见的证候有:

1、阳虚证

阳虚证是指机体阳气亏耗,阳不制阴,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面色白光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澹泄,或

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或弱。

2、亡阳证

亡阳证是指机体阳气严重耗损而致阳气虚脱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神志模糊或神昏,舌淡白而润,脉微欲绝。

第三节脏腑病辨证

脏腑病辨证,即是辨别脏腑病的证候。它是利用四诊的方法,八纲辨证的原则,结合脏腑经络、气血阴阳、

病因病机等理论,进行分析、归纳,以辨明病们、病性、邪正盛衰的一种辨证方法。

-、心与小肠病辨证

心病的常见症状为心悸,怔忡,心烦,心痛,失眠多梦,健忘,神昏,澹语,舌痛,舌疮等。小肠病的常

见症状为小便赤涩,灼痛。

心气虚证

心气虚证是指心气不足以致血运无力、心神不藏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或怔忡,失眠健忘,面色淡白,短气,常自汗出,身倦乏力,舌淡苔白,脉虚或弱或结代。

心阳虚与心阳暴脱证

心阳虚证是指心阳虚衰,失其温养的虚寒证候。心阳虚至极危重阶段称为心阳暴脱,多为突然发生。

临床表现:心悸或怔忡,短气,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或自汗,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或弱。或突

然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神志模糊或神昏,脉微欲绝。

心血虚证

心血虚证是指心血不足,失其濡养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失眠我梦,健忘,面色白而无华或萎黄不泽,头晕目眩,唇舌淡白,脉细无力。

心火亢盛证

心火亢盛证是指心火炽盛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临床表现:心烦,失眠,甚则狂躁澹语,或口知生疮,或吐血血,面色红赤,口渴饮冷,小便短赤,大

便秘结,舌尖红赤或有芒刺,苔黄,脉数有力。

心脉痹阻证

心脉痹阻证是指由各种病邪导致心脉痹阻,血行失常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心悸或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臂内侧,时痛时止。或痛如针刺,舌紫暗,或有瘀斑、

瘀点,脉涩或结代;或闷痛,身体肥胖,多痰,身重困倦,舌胖苔厚腻,脉弦滑;或剧痛,得温痛减,畏

寒肢冷,舌淡苔白润,脉沉迟或沉紧:或胀痛,舌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

二、肺与大肠病辩证

肺病的常见症状:咳嗽咯痰,气喘,或少气不足以息,声嘶,咯血,胸痛。大肠病常见症状:便秘,泄泻,

便脓血等。

肺气虚证

肺气虚证是指肺气不足而致功能活动减弱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喘无力,或少气不足以息,活动益甚,痰液清稀,声音低怯,神疲乏力,懒言语,或自汗,

畏风,易感冒,面色淡白,舌淡嫩,脉虚。

肺阴虚证

肺阴虚证是指肺阴亏耗,虚热内拢,肺失清肃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难以咯出,甚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午后潮热,

五心烦热,盗汗,翻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风寒束肺证

风寒束肺证是指风寒外袭,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嗽,痰清稀色白,甚或气喘,鼻塞流清涕,恶寒,微微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脉

浮紧。

风热犯肺证

风热犯肺证是指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咳嗽痰稠色黄,鼻塞流黄浊涕,咽喉疼痛,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微汗出,舌边尖红,苔

薄黄,脉浮数。

热邪壅肺证

热邪壅肺证是指热邪壅盛,肺失宣肃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临床表现:壮热,咳嗽痰稠色黄。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或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或血、咯血,口渴

饮冷,面赤,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三、脾与胃病辨证

脾病的常见症状:纳呆,腹胀腹痛,便滤或泄泻,浮肿,肢体倦怠,出血等。胃病的常见症状:肮痛,恶

心呕吐,呃逆,暧气等。

1、脾气虚证

脾气虚证是指气虚脾失健运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食欲不振,腹胀(饭后尤甚),大便滤,肢体倦怠,或消瘦,或肥胖,或浮肿,面色萎黄或苍

白,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缓弱。

2,寒湿困脾证

寒湿困脾证是指寒湿内盛,阻遏中阳所表现的证候。又称湿困脾阳证。

临床表现:脱腹胀闷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滤泻,肢体困重,或浮肿,小便不利,或目黄,肌

肤发黄而黄色晦暗如烟熏,舌体胖苔白腻或白滑,脉濡缓。

3、胃热证

胃热证是指胃火热炽盛,使胃的功能失常所表现的实热证候。又称胃火证。

临床表现:胃脱灼痛,消谷善饥,或食入即吐,或口臭,牙龈肿痛,齿蚂,口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短

赤,舌红苔黄,脉数。

4、胃寒证

胃寒证是指寒凝于胃以致胃功能失常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胃脱冷痛,痛势急剧,得温痛减,遇冷痛剧;或恶心呕吐,口淡不渴,畏寒肢冷;或脱痛绵绵,

时发时止,得食痛减;或胃有振水声,呕吐清水,头晕目眩,舌淡苔白滑,脉沉紧或弦,或沉迟无力或弱。

四、与胆病辨证

肝病的常见症状:胸胁、乳房、少腹、头部胀痛或灼痛或隐痛,头晕目眩,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肢麻手

颤,四肢抽搐,以及眼目、月经或睾丸疾患。胆病常见症状:黄疸,口苦,惊悸,寐难。

肝气郁结证

肝气郁结证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胁、少腹胀痛或窜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易怒,舌苔薄白,脉弦。或咽喉如梗,吞之不下,吐之不

出;或瘦瘤;或妇女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闭经;或徽块;或突发气厥。

肝火上炎证

肝火上炎证是指肝失疏泄,气火上逆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临床表现:头昏胀痛,耳鸣如潮,或突发耳聋,耳内肿痛流脓,或全目赤肿,急躁易怒,胁肋灼痛,口苦,

或不寐,恶梦纷纭,或吐血、I6L血,面色红赤,口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是指肝血不足,失其濡养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头昏目眩,耳鸣如蝉,视物模糊或雀盲,爪甲不荣;或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手足振颤;或妇

女月经量少或闭经,面色白而无华或萎黄,唇淡,舌淡,脉细。

肝阴虚证

肝阴虚证是指肝阴不足,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头昏耳鸣,两目干涩,面部烘热,胁肋灼痛,或手足蠕动,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五心

烦热,盗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数。

肝阳上亢证

肝阳上亢证是指阴虚阳亢、下虚上实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头重足轻,步履不正,或心悸失眠多梦,腰膝酸

软,舌红,脉弦有力。

肝风内动证

肝风内动证是指肝阳上亢、高热、血虚、阴虚等原因,而出现眩晕、抽搐、颤动等动摇特点的证候。主要

有肝阳化风证与热极生风证。

(1)阳化风证肝阳化风证是指由于肝阳上亢而表现眩晕欲仆,震颤,甚至卒中等动风的证候。

临床表现:眩晕欲仆,头痛而摇,或项强肢麻,肢体震颤,步履不正,语言不利。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骞,喉中痰鸣,苔白腻或黄,脉弦或弦滑。

(2)热极生风证热极生风证是由于邪热亢盛引起抽搐等动风的证候。

临床表现:高热,躁扰如狂,或神昏,或四肢抽搐,牙关紧闭,颈基强直,两目上翻,甚或角弓反张,舌

红绛,苔黄,脉弦数。

肝胆湿热证

肝胆湿热证是由湿热蕴结肝胆或肝经湿热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胁肋胀痛或有痞块,或身目发黄,黄色鲜明,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大便不调,口苦,或寒

热往来,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不清;或阴部湿疹,灼热瘙痒,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妇女

带下黄臭,阴部瘙痒。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肾病的觉见症状: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发育迟缓,发脱齿松,遗精早泄,或阳痿,不育,经闭,不孕,

浮肿等。膀胱病的溃凶症状:尿频,尿急,尿血,尿闭,遗尿或小便失禁等。

1、肾阳虚证

肾阳虚证是指肾阳亏虚,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而痛,或阳痿,精冷,妇女宫寒不孕,性欲减退;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

泄泻;或浮肿(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满,心悸喘咳;面色白或薰黑,畏寒肢冷,尤

以下肢为甚,头晕目眩,精神萎靡,小便清长或夜尿多,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或弱。

2、肾阴虚证

肾阴虚证是指肾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性欲亢奋,遗精,女子经少或闭经,或崩漏,形体消

瘦,咽干口燥,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颔红,舌红少苔或者无苔,脉细数。

3、肾精不足证

肾精不足证是肾精亏少,以致生殖和生长功能低下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功能减退。小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和动作迟钝,骨

骼痿软;成人早衰,发脱,牙齿松动,耳鸣失聪,健忘恍惚,足痿无力。

4、肾气不固证

肾气不固证是肾气不足,固摄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神疲,耳鸣,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或夜尿多,或小便失禁,

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胎动易滑,舌淡,脉弱。

5、肾不纳气证

肾不纳气证是肾气亏虚,气不归元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久喘不止,呼多吸少,气不得续,腰膝酸软,自汗,神疲,声音低怯,舌淡苔白,脉弱。喘息

严重时则冷汗淋漓,肢冷面青,脉浮大无根;或气短息促,颊红,心烦,五心烦热,咽干U燥,舌红少苔

或无苔,脉细数。

膀胱湿热证

膀胱湿热证是湿热侵袭,致膀胱气化功能失司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尿急尿频,小腹胀痛迫急,排尿有灼热涩痛感,小便短赤,或尿血,或尿浊,或尿有砂石,或

发热,腰酸胀痛,口渴不多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第二篇中药基本知识

第一章中药的性能

中药性能,即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

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效用和不良反应。中药的治疗效用,又称中药的功效或功能;中药的不良反应包括副

作用和毒性反应等。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

材)为观察对象。而中药的性能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二者的含义

和认识方法迥异,不能混淆。

第一节四气

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

点,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了生的反应概括而来的,与所疗疾病的寒热功当量性质相反。也

就是说,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所示效用

四气,从本质而言只有寒热二性。凡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凡温

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及回阳救逆等作用。

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在具体表述时,除上述五种外,又常按四气程度的不

同进一步区分,标以大寒、大热、微温、微寒、平而偏凉、平而偏温等。

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

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掌握四气是为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

2、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

3、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至于孰少,据情而定。

4、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用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第二节五味

含义

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所示效用

五味是药物对人体不同效用的概括,效用中又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如治疗表证的荆芥、薄荷,治疗气滞的香附,治疗血

瘀的川萼等,都具有辛味。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如治疗虚证的黄黄、熟地、核桃仁枸

杞子,治疗挛急作痛、调和药性的饴糖、廿草等,均具甘味。某些廿味药还能解药毒、食毒,如甘草、蜂

蜜等。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如治自汗盗汗、遗精的五味子,治久泻久痢的五倍子,治久咳的

乌梅,治大汗虚脱、崩漏经多的山茱萸等,均具酸味。加外,酸能生津、安蛔,如木瓜、乌梅等。

4、苦:能泄,能燥,能坚。苦泄的含义有三,一指通泄,如大黄苦寒,泻热通便,热结便秘每用。二指

降泄,如杏仁味苦降泄肺气逆必投;三指清泄,如黄连、桅子味苦,能清热泄火,治火热内蕴或上攻诸证

宜择。燥即湿,如治寒湿的苍术、厚朴,治湿热的黄柏、苦参等,均为苦味,苦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

坚阴,意即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即是,二指坚厚肠胃,女子少量投用苦味的黄连等有厚肠止泻作用。

苦味药大多能伤津、败胃,津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肠作用,如治瘵疡、痰核的昆布、海藻,治徵痼的鳖甲,

治热结便秘的芒硝等,均具咸味。

6、涩:能收、能敛,同酸味一样有收敛固涩作用如治滑脱诸证的龙骨,治久痢脱肛的赤脂,治崩漏

带下的乌贼骨等,无均具涩味。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治水肿、小便不利的猪苓、茯苓,均具淡味。淡味药大多

能伤津液,凡阴虚津亏者慎用。

阴阳属性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第三节升降浮沉

含义

升降浮沉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这种趋向与所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疗疾患的病位相同。

确定依据

1、药物的质地轻重,凡花叶类及质轻者多主升浮,如桑叶、菊花:种子、果实及质重的矿物贝壳类

药多主沉降,如苏子、枳实、磁石、石决明等。

2、药物的气味厚薄,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如苏叶、银花:气味厚者多主沉降,如熟地,大黄等。

3、药物的性味,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为阳性,多主升浮,如桂枝等;而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为

阴性,多主沉降,如天花粉、芒硝等。

4、药物的效用,药物的确良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

上述四点依据,在具体运用时应相互合参。特别是前三点,绝不能一途而取,必须合参并结合临床疗

效,才能准确判定其性属升浮还是沉降。

所示效用

升和浮,沉和降,都不得是相对的,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向外,沉降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等,

一般升浮的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的药,能下行向内,

分别具有泻下、清痕迹、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嗽平喘

等作用。

阴阳属性

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影响因素

每一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影响其转化的条件主要有

两个方面:

1、炮制。某些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可因迷惘制而改变,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

下行等。

2、配伍,在复方配伍中,少量性属升浮的药,在同较多的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制约;

反之,少量性属沉降的药,在同较多的升浮药配伍时,其沉降之性可受一定制约。

第四节归经

含义

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

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南昌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首先,指导医生根据疾病表现

出的病变所属脏腑经络南昌选择用药。其次,指导医生根据脏腑经络病变的传变规律选择用

药。

有毒与无毒

含义

有毒与无毒,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不良反应而言。

确定依据

总括各家论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含不含有毒成分,•般有毒药主含毒性成分,如砒石、马钱子等,无毒药不含毒性成分或含毒性

成分甚微。

2、整体是否有毒,中药大多为天然药,一药中常含许多成分,这些成分相互制约,有毒亿分也不例外,

致使有些含毒性成分的中药在整体上不显示毒性。

3、用量是否适当,使用剂量是否适当,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未超出人体最大耐受量即为无毒,

超过则为有毒。

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

药物的有毒无毒受到我种因素影响,主要有品种与部位、产地、采集时间表、贮存、加工炮制、剂型、配

伍、给药途径、用量、用药时间长短、施用面积,以及病人体质、年龄、性别、种属、证候性质等。

引起中毒的原因

引起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品种混乱,有些人不辨真伪,误将混乱品种作正品使用引发中毒。

2、误服毒药。

3、用量过大。

4、炮制不当,有些有毒药生用毒大,炮制后毒减。若炮制不当,毒性不减,即可引了中毒。

5、管理不当,对剧毒药管理不当,药物混杂,或错发毒药,遂致中毒。

6、剂型不当,砒石不能作酒剂,违之则毙命。

7、辨证不准,临床因辨证失准,寒热错投,攻补倒置,导致中毒的案例时有发生。

8、个体差异,由于个体差异,各个体对某些药物的耐受差异,乃至高度敏感,也常引起中毒。

使用有毒药品的注意事项

1、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法投药,切忌初即给足量,以免中毒,

2、采制要严格,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严格把住采制药各个环节,杜绝伪劣品。

3、用药要合理,杜绝乱用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

4、识别过敏者,及早予以防治。

第二章中药的应用

中药的应用包括配伍、用药禁忌、剂量和用法等内容。

第一节配伍

含义

所谓中药配伍,即根据病情、治法和药物的性能,选择两种以上药物同用的用药方法。

目的

增强治疗效能,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

药物七情配伍

药物“七情”,又称配伍七情,即临床用药的七种规律。

1、单行,即单味药即能发挥预防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如独参汤,单项式用人

参一味补气固脱等。

2、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

3、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茯苓能增强黄黄的补气利水效

果。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同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

除,故云半夏畏生姜。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毒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故习云生

姜杀半夏。

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瓶子,因莱瓶子

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增强或产生不良反应,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等。

第二节用药禁忌

配伍禁忌

含义

配伍禁忌,即指在一般情况下不宜相互配合使用的药物,包括:十八反、十九畏。

1、十八反。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是: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芜花:乌头(川乌、附子、

草乌)反半夏、瓜萎(全瓜萎、瓜萎皮、瓜萎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薮、白及;藜芦反

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2、十九畏。十九畏列述了9组19味相反药,具体是: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

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妊娠用药禁忌

1、含义

所谓妊娠禁忌,即指有些中药能损害胎元或导致堕胎,在妊娠期应予以避忌或慎用。

2、确定原则

妊娠禁忌药有毒性大小,性能峻缓之别,对胎元及母体影响程度也有差别。又习惯将其分为用两大类。禁

用者多为剧毒或性能峻缓之别,对胎元及母体影响程度也有差别。禁用者多属剧毒或性能峻猛之品,如水

银、砒霜、雄黄、轻粉、斑螯、马钱子、蟾酥、川乌、草乌、藜芦、胆矶、瓜蒂、巴豆、甘授、京大戟、

红大戟、鞠花、牵牛子、商陆、麝香、干漆、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慎用者分别为活血祛瘀、破气

行滞、攻下通肠、辛热及滑利之品,如牛膝、川芦、红花、桃仁盖子黄、丹皮、枳实、大黄、芒硝、番泻

叶、芦荟、附子、肉桂及冬葵子等.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1、含义

所谓服药饮食禁忌,即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简称食忌,俗称忌口。

2、内容

在服药期间,一般应忌食生冷、辛热功当量、油腻、腥膻、粘滑及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胃肠刺激,或助热、助升散,以及敛邪等不良作用。具体应用时,须根据不同病情和治疗需要区别对待,

如寒性病忌食生冷:热性病忌食辛热油腻;胸痹患者,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烈性酒;肝阳上亢者,

忌食胡椒、辣椒、大蒜、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脾胃虚弱或消化不良者,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等不易

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忌令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外感表证者食油腻类食

品,等等。

剂量

剂量,即药剂的用药量同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用量,也有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

剂量。

煎服

特殊煎服法

1、先煎。即延长煎煮时间10-15分钟,包括有效成分不宜煎出的矿物、贝壳类药。如:磁石、牡蛎等;

须久煎去毒的药物,如附子、川乌有毒,均应先煎;治疗特殊需要,如大黄久煎泻下力缓,欲减其泻下力

则应先下。

2、后下。即缩短煎煮时间。包括有资金短缺成分因煎煮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久煎的药物,如薄荷、

白豆蔻等入煎应后下,待药将煎成时再投入煎沸数分钟即可;大黄、番泻叶久煎则泻下力减缓,故欲泻下

当后下或开水泡服。

3、包煎。花粉、细小种子及细粉类药物应包煎,因其易漂浮在水面,不利煎煮,如蒲黄、草茄子、

滑石粉等;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应包煎,因其易粘锅糊化、焦化,如车前子等;绒毛类药物应包煎,

因其难于滤净,混入药淮则刺激咽喉,如旋覆花等。

4、另煎。少数价格昂贵的药物须另煎,以免煎出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的饮片吸附,如人参、西洋参

等,此外,据临床治疗需要也可另煎。

5、烂化。即溶化或熔化。胶类药容易粘附于其他药渣及锅底,如此既浪费药材又易熬焦,故应先行

烂化,再与其他药汁况服,如阿胶、鹿角胶等。

6、冲服。一些入水即化的药或原为汁液性的药,宜用煎好的其他药液或开水冲服,如芒硝、竹沥水、

蜂蜜等。

7、煎汤代水。如灶心士。

第五节服药方法

口服,是中医临床主要给药方法。

一、服药时间

1、空腹服。清晨胃及卜二指肠均无食物中毒,此时服药避免与食物相合,能迅速进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

故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驱虫药均宜空腹服。

2、饭前服。饭前胃腑空虚。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小肠消化吸收,故多数药告别是补虚药宜饭前服。

3、饭后服。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故消食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

后服。

4、睡前服。为了顺应人体生理节律而充分发挥药效,有些药宜睡前服,如安补药用于安眠忖宜在睡前30

分钟至1小时服,以便安眠;涩精止遗药宜在临睡时服,以便治疗梦遗滑精;缓下剂宜在睡前服,以便翌

日清晨排便。

5、定时服。有些病定时而发,只有发病前某时服才能见效,如截疟药应在疟发前2小时服。

6、不拘时服。病情急险,则当不拘时服,以便力挽狂澜。

二、服药次数

一般疾病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次服或三次服,病情急重者,可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

使药力持续,顿挫病势;病情缓轻者,亦可间日服或煎汤代茶,以图缓治。

三、服药冷热

一般汤药多宜温服,如治寒证用热药,宜于热服;特别是以辛温发表药治风寒表实证,不仅宜热服,服后

还需温覆取汗。至于热病用寒药,如热功当量在胃肠,患者欲饮冷者可凉服;如热在其他脏腑,口才不欲

饮冷者仍以温服为安乐死。对于丸散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外,一般宜用温开水送服。

一、五官疾病

针眼(A类)

[病名]:针眼又名偷针,指眼睑边缘生长小将,针刺脓出即愈。发病特点: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少

年多见,一年四季都有可发生。本病与现代医学的急性睑腺炎(麦粒肿)相似。

[病因病机]:

1、风邪外袭,客于胞睑而化热,风热壅阻于胞睑,灼烁津液,变生疮将;

2、过食辛辣,脾胃积热,循经上攻胞睑,致营卫失调,气血凝滞,局部化热酿脓。

[诊断]:

1、初起微痛,继则赤痛拒按。

2、初起睑边肿起如麦粒,继则如豆,溃破成脓后好转,但可反复发生。

[鉴别诊断]:

1、泪腺炎:在眼眶外上方相应的胞睑红肿,泪腺肿大,硬实,眼球向外上方转动时,运动障碍。

2、胞睑脓肿:弥漫性肿胀而硬实5~7天后开始局限脓成。

[治疗原则]:对本病的治疗,原则上在未成脓时,应辨其风热或脾胃热毒上攻而分别辩证,以退赤消肿;

已成脓者,当促使其溃浓或切开排脓。

[内治]:略

[外治法]:

1、初起未成脓者可局部频用湿热敷以助消散,或用紫金锭调成糊状外敷。

2、切开排脓:若脓头在睑皮肤表面者,切口要与睑缘平行,脓头位于睑内者,切口应足够大,以免用力

压挤排脓。

椒疮(B类)

[病名]:椒疮是指胞睑内生颗粒,色红而粗糙,疙瘩不平,状如花椒面得名。椒疮与现代医学的沙眼相似,

是眼科常见传染病,其并发症危害严重。

[病因病机]:脾胃积热复感风热毒邪,风热在外邪相结,壅阻于睑内,脉络受阻,气血失和而致气滞血瘀,

疙瘩不平,发生该病。

[诊断]:

1、初起自觉眼部不适,或微有痒涩感或无明显异常感觉。翻开胞可见睑内两眦处红赤,且有少量细小颗

粒,色红而硬。

2、病势发展自觉睑内刺痒灼热,沙涩羞明,生哆流泪。睑内红赤加重,颗粒增多,布满睑内,甚至胞睑

肿硬、重坠难开。

3、重者伴有白睛红赤,黑睛赤脉下垂,危害视力,羞明痒痛加重,哆泪胶粘。

4、最后在睑内面形成瘢痕,先是条状,网状随之颗粒逐渐消失,完全形成瘢痕,使睑内面变为白色光滑

面。

5、并发症:(1)倒睫拳毛(2)血翳包睛(3)黑睛黑翳(4)睥肉粘连(口佥内面与白睹粘着)(5)流

泪症与漏睛症(6)眼球干燥(7)上胞下垂

[鉴别诊断]:椒疮与粟疮:椒疮自觉眼痒沙涩羞明,检查流泪多哆,病变多见于睑内,血丝模糊,红赤颗

粒累累粟粒样小泡,大小不等,排列不齐,愈后睑内结成白色瘢痕,黑晶上有赤膜下垂或生星翳;椒疮自

觉眼无不适或痒涩羞明,检查病变多见于下睑,睑内血丝正常,粟粒样小泡较小,大小均匀透明,排列整

齐界清,愈后不留瘢痕,黑睛无改变。

[治疗原则]:本病多见于风、湿、热邪为患,故内治多用于祛风、除湿、清热等法。可点眼药配合内治。

对其并发症的治疗。轻者,可在治疗本病时兼顾之,重者,则须据情另行处理。

[内治]略。

[外治法]:

1、黄连西瓜霜眼药水或化铁丹眼药水,犀黄散点眼每II3次。

2、椒疮颗粒累累者,可用海蝶峭棒摩擦治疗。

3、冷冻治疗,每周1次。

暴风客热(C类)

[病名]:本病指平素内热之人,外感风热之邪而突然发生白睛红肿热痛,甚则可致黑睛生翳的一种急性外

障眼病。

本病相当于白睛突发肿胀痒病,与现代医学之过敏性结膜炎和某些传染性不强而反应较重的急性结膜

炎有相似之处。

[病因病机]:患者素有内热,而后兼受外邪,其内热多责之肺与肝,因肝开窍于目,肝热化火则上奔眼窍;

而白晴属气软,在脏属肺,肺热不解则白睛肿赤。而外邪以风与热为主,风热之邪外袭目窍,其眼必痒痛

肿赤。

【诊断]:

1、木病多骤然发病,白睛忽然红肿胀起,甚者,肿胀若鱼浮有覆盖黑睛之势。

2、胞睑红肿,重则胞肿如桃。

3、自觉痒痛,热泪如汤或哆多粘睛。

4、全身多兼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口渴、澳赤便秘等。

[鉴别诊断]:略

[治疗原则]:本病为内外合邪所致,内涉及肝肺,而外当责风热,因此,在治疗中应据全身与局部出现的

不同症状,明确病位在肝肺或二者同病,而外邪应区别于风与热致病的轻重程度。

[内治]略

[外治法]:

1、黄连西瓜霜眼药水或10%~50%千里光眼药水滴眼。

2、胆汁二连膏或五胆膏每晚涂眼。

鼻窒(A类)

[病名]:鼻窒是指鼻塞时轻时重,或双侧鼻窍交替堵塞,反复发生,经久不愈,甚至嗅觉失灵的病证。

此病属鼻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在东北地区常见,与气候寒冷干燥不洁有一定关系。现代医学的

慢性鼻炎可参照本篇进行诊治。

[病因病机]:肺开窍于鼻,若伤风鼻塞治疗不彻底或病后失调致肺气不足,卫阳不固,则易受邪毒侵袭,

邪毒滞留于鼻窍或饥饱劳倦,损伤脾胃,运化不健,湿浊滞留于鼻窍,壅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鼻窍

窒塞,若邪毒久留不去遏滞气血.,以致鼻窒加重。

[诊断]:

1、鼻塞为主要症状。

2、若鼻塞时,左右鼻腔交替阻塞,鼻内肌膜肿胀。

3、若鼻塞持续无歇,鼻甲硬实不消、凹凸不平。

[鉴别诊断]:鼻息肉:指鼻腔内有赘生物,其状若葡萄或剥皮的荔枝,光滑柔软,带蒂可活动。其主要症

状为鼻塞,但用滴鼻剂后鼻塞症状不改善,行鼻腔检查可见鼻腔内有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大小不一、质

软、无痛、带蒂可活动不易出血之赘生物。

[治疗原则]:以补虚泻实,利鼻通窍为原则。

[内治]略。

[外治法]:

1、滴鼻:用鹅不食草650g、辛夷花150g,煎水2次,药液缓和,浓缩成150g,加入盐酸麻黄素粉3.75g,

葡萄糖粉15g,过滤消毒,瓶装各用,每日3次,每次每侧鼻腔滴入5滴药液。

2、散剂吹鼻:选用鱼脑石粉9g,辛夷花6g,细辛冰片0.9g,共为细末瓶装备用,每次取少许吹鼻内,

每日2次。

3、下鼻甲注射法:取毛冬青注射液2ml行下鼻甲注射,隔日1次,适用于鼻塞较重者。

脓耳(B类)

[病名]:脓耳是指耳膜穿孔,耳内流脓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又称“耳疳”“耳底子”等。

本病为耳科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小儿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此病可损害听力,重则可出现并发

病面危及生命。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参照本篇论治。

[病因病机]:脓耳多由风热湿邪外侵,引动肝胆之火,邪热结聚耳窍,重灼耳膜血肉腐败成脓或因脾虚湿

困上犯耳窍,邪毒滞留,泛滥耳窍成脓耳或肾元亏损,耳部骨质松脆邪毒侵袭,骨腐成脓而为病。

[诊断]:

1、耳内流脓为主要症状,检查可见耳膜穿孔。

2、急性脓耳,多有发热、耳痛、慢性者,多有耳内反复流脓病史。

[鉴别诊断]:

1、耳用:病变部位在外耳道,耳膜完整无穿孔。主要以耳部疼痛、张口、咀嚼或牵拉耳壳,压迫耳屏时

疼痛加剧,检查可见耳道局限性红肿,溃破后有黄白色分泌物。

2、耳疮:病变部位在外耳道,耳膜完整无穿孔。主要以耳部疼痛或瘙痒为主,检查见外耳道弥漫性红肿,

表面有黄白色分泌物。

[治疗原则]:本病以解毒排脓为原则,虚证者予扶正祛邪。

[内治]略。

[外治法]:

1、清除耳内脓液,可用消毒棉签揩净,或用吸引器吸除耳道内积脓,若脓液较粘稠,可用3%双氧水洗涤。

2、滴耳选用黄连滴耳或用新鲜的虎耳草汁滴耳。

3、吹耳选用烟龙骨、枯帆各9g,海蝶蛆、胭脂(烧灰)各3,飞丹6g,冰片0.9g,共为研末,每日

1次,吹入少许耳内,但每次吹药前必需将耳分泌物或残留药物清除干净。

口疮(A类)

[病名]:口疮是指口腔肌膜上发生的表浅,如豆大的小溃疡点。古称“口疳”。

本病属口腔科多发症,常见病,且且易复发作,经久不愈。现代医学的口腔溃疡可参照治疗。

[病因病机]:

1、过食辛辣或饮酒过度导致心脾积热,外感风、火、燥邪、热盛化火循经上攻于口而发。

2、口腔不洁,口腔肌膜破损,邪毒乘机侵袭,肌膜腐烂为病。

3、久病伤阴或劳伤过度,耗伤真阴,阴液不足,虚火上炎口腔肌膜发病。

[诊断]:

1、口腔肌膜上出现黄白色,如豆大,表浅的小溃疡点。

2、疼痛或饮食刺时疼痛。

治疗原则:本病以托疮生肌,消肿止痛,补虚泻实为原则。

[内治]略

[外治法]:

1、吹药:取人中白,燃石膏,冰片,雄黄,硼砂,朱砂,研极细末取少许撒搽患处,每日多次。

2、含漱:取防风4g,甘草5g,金银花、连翘各15g,薄荷,荆芥各3g,煎水1碗,漱口。

3、吴茱萸粉加醋成糊状,敷于双侧涌泉穴,每天换药水,适用于阴虚火旺者。

鹅口疮(A类)

[病名]:鹅口疮是小儿口腔,舌上满布白屑,状如鹅口,故名。

本病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胀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菌素或激素的患儿。现代医学的霉菌性口

腔炎可参照本篇治疗。

[病因病机]:是由于胎禀热毒,生后感受秽毒,素体阴虚,内生积热所致。

孕妇平量喜食,辛热炙bo之品,胎热内蕴遗患胎儿,脾脉络于舌,心脾积热,循经上炎,重灼口舌,

故出现鹅口疮的证侯。

[诊断]:

1、舌上、颊内、牙龈、或上唇,上腭散布白屑,可融合成片,重者可向咽喉等处蔓延,影响吸奶呼吸。

2、多见于新生儿,久病体弱者,或长期合用抗生素者。

3、取白屑少许涂片镜检见真菌的菌丝及抱子。

[鉴别诊断]:

1、白喉:白喉假膜与鹅口疮的白屑有近似之处,但白喉假膜多起于扁桃体,渐次蔓延于咽,软腭或鼻腔

等处,其色灰白,不易擦去。若强行擦除,每致出血。

2、疮疹病毒口炎:发热,颊粘膜、口唇或牙龈发生小滤泡,很快破裂成溃疡,患者可因饮食觉痛而拒食。

[治疗原则]:根据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当本着实火清降,虚火宜滋补。

[内治]略。

[药物外治]:

1、柳花散:黄柏15g,青黛9g,肉桂3g,冰片0.5g,共研细末,涂口内患难与共处,1日2~3次。

2、青梅散:生石膏、硼砂各2.5g,人中白、青黛、黄连、没药、乳香各1g,冰片0.3g,共研细末,

涂口内患处。

二、外科疾病

脱疸(A类)

[病名]:脱疸是四肢末端坏死,严重时指(趾)节脱落。

好发于男性青壮年,在我国北方较南方多见。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病因病机]:由于脾气不健,肝肾不足,寒湿侵袭,凝滞脉络所致脾肾阳气不足,不能温养四肢,复感寒

湿之邪,则气血不充,失于濡养,则皮肉枯槁不荣;肝肾不足,或寒邪郁久化热蕴毒,湿毒浸淫,脉络闭

阻,肢末无血供养,而致焦黑坏死,甚则脱落。病久耗伤气血,导致气血两虚,故可出现气血两虚之证。

[诊断]:

1、多发于下肢一侧或两侧。患者可有受冷冻,潮湿、长期多量吸烟,外伤等病史。

2、初起趾、指冷痛,小腿酸麻胀痛,行走多时加重,休息时减轻,呈间歇性跛行,趺阳脉减弱,小腿可

有游走性青蛇毒(静脉炎),继之疼痛呈持续性,肢端皮肤发凉,下垂时则皮肤暗红、青紫、皮肤干燥,

毫毛脱落,趾甲变形增厚,肌肉萎缩,趺阳脉消失。进而发生干性坏死,疼痛剧烈,彻夜不眠,抱膝而坐。

溃烂染毒时,出现湿性坏死,肢端红肿热痛,全身发热。

3、患者大多数为20~40岁男性,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多发于老年人。

[鉴别诊断]:

1、雷诺氏病:多见于青年女性患者,好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