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词典【拼音H2-H5速查】_第1页
中医词典【拼音H2-H5速查】_第2页
中医词典【拼音H2-H5速查】_第3页
中医词典【拼音H2-H5速查】_第4页
中医词典【拼音H2-H5速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中医词典【拼音H2-H5速查】

中词词典

(拼音H)第二篇

寒痰

病证名。痰证之一。

①即冷痰。《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若由外寒

而生者,……二日寒痰,即冷痰也。骨痹,四肢不举,

气刺痛,无烦热,凝结清冷,宜温中化痰丸、温胃化痰

丸。”参见冷痰条。

②指痰病体质,每遇外感寒邪,则发喘咳者,《泰定

养生主论》:“寒痰者,因冲冒风凉、不节之气而然

也,……此皆素抱痰疾者,因风寒气热味,而喘咯痰

唾……”

③指虚痰。《医学入门》卷五:“聚于肾,多腰膝酸

软,腰背强痛,肢节冷痹、骨痛,名曰寒痰,又名虚

痰。”又谓:“寒痰因形寒饮冷,色深青黑如灰,善唾,

或喘。轻者,五积散、蕾香正气散;重者,温中化痰

丸、古半硫丸。”参见虚痰条。此外另有肾经寒痰,痰多

而稀,内有黑色小点,足厥冷,心恐怖,兼有小便急

痛、脉沉等,沈金鳌主张用胡椒理中丸加南星、半夏治

疗。(见《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参见肾经寒痰

条。

寒温

①病名。《杂病源流犀烛•春温病源流》:"病

温,少阴伏邪发出,更感太阳客邪,名曰寒温。”症见发

热,咽痛,口苦,微恶寒等。治以清解热毒为主,用黄

苓汤加桂枝、石膏;或以葱豉汤先治表,再用黄苓汤加

味方;甚则可用蕨蕤汤加减。参见伏气温病条。

②冷暖。《灵枢•卫气失常》:“人之肥瘦大小寒温;

有老壮少小,别之奈何?”《灵枢•师传》:“食饮衣服,

亦欲适寒温。”

《寒温条辨摘要》

温病著作。又名《瘟疫条辨摘要》。二卷。清•杨

璇、陈良佐原著,吕田集录,刊于1811年。吕氏推崇

真如陈氏所著《二分晰辨》,并赞扬《寒温条辨》一书

“使寒温之辨,朗若列眉”(见引言),遂摘其要。首辨

温病与伤寒在病源、脉症及有关治疗方面之异同。其次

分述多种温热病症及有关杂病证治,兼及妇女、小儿温

病等,可供临床参阅。现存初刻本等十余种清刻本及

1941年上海医学书局铅印本等。

寒无犯寒

治疗学术语。指季节用药规律,在寒冷的季节一般不

用寒性药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热无犯热,寒

无犯寒,从者和,逆者病,不可不敬畏而远之。”

寒无浮

中药学术语。指一种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

例》。寒性药一般是向里向下,所以没有升浮的作用。

寒痫

病证名。感寒即发的痫证。症见突然仆倒,不省人

事,发出尖叫声,口涌痰涎。小儿内伤脾胃,外感风

寒,结于胸膈之间,遇风寒即发。治宜温中化痰,用导

痰汤。并可灸膻中、内关、涌泉、劳宫。

寒邪

六淫之一。详该条。

寒泄

病证名。指脾胃寒盛所致之腹泻。《灵枢•邪气脏腑

病形》有“冬日重感于寒即泄”之载述。刘宗素谓:“又有

寒泄者,大腹满而泄;又有鹫澹者,是寒泄也。”(《素

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论》)《丹溪心法•泄泻》:“寒

泄,寒气在腹,攻刺作痛,洞下清水,腹内雷鸣,米饮

不化者,理中汤;或吞大已寒丸,宜附子桂香丸;畏食

者,八味汤。”亦可以干姜末3-5克,米饮兑服。参见泄

泻、寒泻等条目。

寒泻

病证名。见《证治要诀》卷八。即寒泄。多因寒气内

袭,脾胃阳虚所致。《时病论》卷三:“盖寒泻致病之

原,良由感受乎寒,寒气内袭于脾,脾胃受寒则阳虚,

虚则不司运用,清阳之气,不主上升,后下陷而为便

泻。故所下澄沏清冷,俨如鸭粪,腹中绵痛,小便清

白,脉来缓怠近迟。”治疗参见寒泄条,张璐主张用理中

汤加肉桂、诃子、升麻(见《张氏医通•大小府门》)。

寒暄

古病名。指肺有痰热,每感寒即发咳嗽(即所谓“寒

包火”、“寒包热”)的病证。《医学入门•咳嗽》:“又有

一种遇寒则咳者,谓之寒暄。乃寒包热也。解表则除,

枳梗汤加麻黄、防风、杏仁、陈皮、紫苏、木通、黄

苓。”参见寒包热咳嗽,风寒感冒等条。

寒牙痛

病证名。系指齿牙疼痛,时恶风寒,得热痛减的病

证。其病因多为素体阳虚,复感风寒所致。治宜疏风散

寒,可选用麻黄附子细辛而加减治疗。参见牙痛条。

寒腰痛

病证名。腰痛之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感于

寒”而致之腰痛载述。此“寒”可因于外感,亦可因阳虚所

致。《证治要诀•诸痛门》:“若寒腰痛,见热则减,见

寒则增。”感寒较重者,腰痛、冷如冰,或上引肩背,其

脉紧或紧弦。治宜温散寒邪,方用五积散、羌附汤等

方,外用摩腰膏,并可配合灸法。因阳虚致寒者,可用

金匮肾气丸或青蛾丸加味方。参见腰痛、肾虚腰痛条。

寒夜啼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又称腹痛夜啼、寒

啼。症见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腹痛,曲腰而啼。由内

脏虚寒所致。治宜温散寒邪,用平胃散加豆蔻、大腹

皮。

寒疫

病名。《素问•本病论》:“清生风少,肃杀于春,露

霜复降,民病瘟疫早发,……”提示季令之寒与瘟疫发病

的关系。后世所论寒疫则有:

①指疫疣之阴证,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

《说疫全书》卷二,指出:“寒疫……当天气方温热之

时,而凄风苦雨骤至,毛窍正开,为寒气所束,众人同

病,乃天实为之,故亦得以疫名也。”每有畏寒发热,咳

嗽,气壅痰喘、胸部痞痛,鼻塞声重,涕唾稠粘,咽痛

齿痛等证。《温热暑疫全书》:“入于阴,入则其人必先

内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清便下重,脐筑湫痛,正

与俗称绞肠瘟、软脚瘟之说符也。”宜用羌苏饮、圣散子

等方,参见阴毒条。

②指太阳伤寒。《时病论•寒疫》:“观此见证,与冬

令伤寒初客太阳无异,因在春令,所以不名伤寒。又因

众人之病相同,所以名为寒疫。然其治法,又与伤寒相

去不远矣。”亦可以消风百解散治之。参见太阳伤寒、时

行寒疫条。

寒因寒用

治疗学术语。反治法之一。指治疗真热假寒的方法。

例如外感热病,在里热极盛之时,由于阳盛格阴,可能

见到四肢厥冷的寒象,此寒象是假,而热盛是真,故用

寒凉药物治疗,称为“寒因寒用,

寒淫

“六淫”之一,即寒邪。《素问•至真要大论》:“岁太

阳在泉,寒淫所胜,则凝肃惨栗。”

寒饮

病证名。见《医学衷中参西录》。临床多见咳嗽,怔

忡,饮食减少,两腿畏寒,甚则卧床不起,治宜祛寒蠲

饮为大法,用理饮汤加附子,参见痰饮条。

寒郁

病证名。郁证之一。指寒邪内郁而致病。见《景岳全

书•杂证谟》。《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寒之所郁,

呕吐清水,腰腹痛,(广颓)疝症瘦,下利清白者是。”

宜温寒散郁,用理中汤、五积散等方,或以干姜、肉

桂、吴萸、丁香、草拨、香附、胡椒等药选配应用。参

见郁证等条。

寒则留之

针灸治疗原则之一。出《灵枢•经脉》。与“热则疾之”

相对。《太素》注:“有寒痹等在分肉间者,留针经久,

热气当集,此为补也。”又《灵枢•终始》:“刺热厥者,

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指对热证可通过

留针使其寒,而寒证可通过留针使其热,参见留针条。

寒则气收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寒性收缩,使阳气不得宣泄的病

机。寒在皮毛媵理,则毛窍收缩,卫阳闭束,出现恶

寒、无汗等病。《素问•举痛论》:“寒则气收”,又“寒则

媵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

寒则收引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寒邪致病的病机。寒邪侵入人

体,易使阳气收敛,牵引作痛。如寒侵肌表,毛窍收

引,卫阳闭寒,可致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脉紧。

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紧,可使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

不仁。

寒战

证名。见《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形寒作颤抖

状。体内寒盛多见此证,亦可由热郁所致。在诸热病

中,疟疾“先寒后热’之寒,多表现为寒战。参见寒栗,

战栗等条。

寒胀

病证名。胀病之一。《灵枢•胀论》指出:“夫胀者,

皆在于脏腑之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谓:

“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寒胀多见于脾胃虚,脏

腑偏寒者(《兰室秘藏•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论》):“如

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胀满,或脏寒生

满病。”《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寒胀,腹满

濡,时减,吐利厥冷,宜温之。”常可兼有食谷不馨,便

涩,心下痞闷,脉迟弱或沉滞。宜温中祛寒,用中满分

消汤、朴附汤、木香化滞汤等方加减。参见胀病条。

寒瘴

病名。瘴疟中之一种。即冷瘴。《瘴疟指南》卷上:

“瘴疟形状,……以有寒有热者为寒瘴。”参见瘴疟、冷

瘴条。

寒者热之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指寒证要用温热的方

药治疗。寒证有表寒,里寒之别。治表寒证,宜用辛温

解表的汗法,以发散风寒;治里寒证则用温中祛寒,回

阳救逆等温法,以祛寒温里。《素问•至真要大论》:”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寒证发狂

病名。狂证多有痰祟,凡寒痰所致发狂,多属此病。

见《医钞类编》卷二十。由痰气郁结、怒气不能发泄而

发狂证,喜笑怒骂,行动失于常度。治宜祛痰益气,用

人参、柴胡、茯神、白术、法半夏、南星、附子、菖

蒲,水煎服。参见癫狂、狂条。

寒政

寒气主令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素问•六元正纪大

论》:“寒证大举,泽无阳,陷则火发,待时。”

寒滞肝脉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寒邪凝滞肝脉的病机。肝的经脉

络于外阴部,经过小腹,分布两肋,,寒邪凝滞于肝脉,

可使经脉挛急,症见下腹胀痛,牵引睾丸坠痛,并见肢

冷畏寒,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等。治宜温肝散寒。

寒中

病证名。

①类中风之一。由于卒中寒邪而发病。又名中寒。

《医宗必读•类中风》:“寒中,身体强直,口噤不语,

四肢战掉,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寒毒所中也。”治以

温里散寒为大法。用姜附汤或附子麻黄汤加减;重证先

宜用苏合香丸开其窍闭。

②指邪在脾胃而见里寒之病证。出《灵枢・五邪》。

因脾胃虚寒,邪从寒化,或由劳倦内伤演变而成。临床

以皖腹疼痛,泄泻肠鸣为主证,治宜温中散寒。李杲主

张用沉香温胃丸(《内外伤辨惑论》方)治疗。

寒注

病证名。九注之一。《诸病源候论•寒注候》:“人虚

为寒邪所伤,又搏于阴,阴气久不泄,从外流内结积。

其病之状,心腹痛而呕沫爪青,休作有时,致冬便剧,

故名为寒注也。”可兼有腰脊痛,大便下血等症。选用五

野丸等方。参见九注条。

韩(矛A心)(mao茂)

明代医家、道士。字天爵,号飞霞道人,又曾易名为

白自虚人,人称白飞霞。泸州(今属四川)人。少为诸

生,博览群书,善诗文。因屡试不第,乃改习医,先后

师从表舅华恒研、金华王山人、武夷仙翁黄后鹤等为

师。云游时,复得峨嵋高人陈斗南教授,数年实践,即

有医名。正德(1505-1521年)间曾至京师,受武宗召

见,并赐号“抱一守正真人”,后返蜀,卒于成都。着有

《韩氏医通》二卷(1522年),强调四诊合参以鉴别病

证,提倡“六法兼施章”之医案格式,为后世循用。另着

有《杨梅疮论治方》一卷,为我国早期治疗梅毒之专

书。佚氏之著作有《方外奇方》、《滇壶简易方》、

《韩氏有效方》等。

韩保升

五代时后蜀药学家。蜀(今四川)人。曾任翰林学

士。精于医,并深知药性,因而施药辄有效。曾奉蜀主

孟昶敕与蜀诸医工,取《新修本草》并《图经》相与校

正,稍增注释,撰成《重广英公本草》二十卷,即《蜀

本草》。原书已佚,《嘉佑本草》之“蜀本云”和《证类

本草》之“唐本余”为该书佚文。韩氏于此书中首次阐释

“本草”一词:“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

者,为诸药中草类最众也”,为后世膺服。书中所增内容

亦多切实用。

韩光

唐代医生。玉山(今属江西)人。生活于七世纪。擅

治疔肿。其法以艾蒿一担烧作灰,于竹筒中淋取汁,以

一二合和石灰如面浆,以针刺疮中至痛,即点上之面

浆,点三遍后,其根自拔。据载,唐贞观(627-649

年)间治三十余人均愈。

韩康

东汉民间医生。字伯休,一名恬休。亦兆霸陵(今陕

西长安)人。常采药名山,销售于长安市,口不二价,

三十余年,因而有“韩康卖药,言不二价”之典故。

韩凌霄(1834-1908年)

清代医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父奉君,擅长医

术。凌霄承家学,复从姻亲杨瑞东习治痘术,从业师杨

章服学脉理,于瘟寂二证,尤有体会。早年曾着《瘟疫

要编》,年近八旬,恐前书言不尽意,又研习吴又可、

刘松峰医论,拾遗补阙,汇成《韩凌霄瘟痣要编》四卷

(1881年)。从学弟子有二十余人。

韩善征

清代医学家。字止轩。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少习

儒,后改习医,广搜医籍勤研读之。光绪十九年(1893

年)疟疾流行,诸医投药小柴胡汤无效,韩氏由研读叶

香岩疟案,悟得当时医家执正疟之治时感疟,以致无

效,或轻病变重,重病至死。经潜心研究实践,纂成

《疟疾论》一书(1897年刊行),为辑述疟疾较为全面

之专书。尚撰有《痢疾论》四卷、《阳痿论》二卷、

《金匮杂病辨》三卷、《时病撮要》一卷、《醒世琐

言》一卷。六书合为《韩氏医书六种》。

《韩氏医通》

综合性医书。二卷。明•韩(矛人心)撰于1522年。

上卷分绪论、六法兼施、脉诀、处方、家庭医案共五

章;下卷列悬壶医案、药性裁成、方诀无隐、同类勿药

计四章。韩氏发展了淳于意的医案程序,具体指出四诊

对病证鉴别的重要性,创用了三子养亲汤等常用效方,

在临床上对补法的运用尤有心得。书中并记载了半夏

曲、霞天膏等制法。现存明刻本、清刻本、《中国医学

大成》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韩爽

明代医家(?-1411年)。字公茂。祖籍安阳(今属

河南),后移居吴县(今属江苏)。名医韩冲之子。承

家传,又从学于堂兄韩奕,乃精医术。永乐初任燕府良

医正,从成祖征战,升院判、院使。名与戴原礼相埒。

后随驾北巡,卒于京。子传,授为御医。

韩医妇

明代女医生。介休(今属山西)人。以医游四方。万

历(1573-1620年)间曾为孝义县周佑之母治噎食证,

先令漱以花椒水,后以六棱之尖端白石纳入口中,令咽

其液,复以指摩掐喉咽,咯出肉二片而愈。周刻石以记

之。

韩夷

明初医家(?-1413年)。或作韩彝,字公达。年幼

丧母,由兄韩奕扶养成人,因名贻孙,字子翼。吴县

(今属江苏)人。父凝为吴中名医。夷从兄奕及从兄爽

学习医学,遂精岐黄。洪武(1368-1398年)间任府医

学正科,后授御医,复升太医院院判。明成祖朱棣嗜食

水芹患病,夷诊为虫积腹痛,治用雷丸、大黄、木香等

药,辄取效。子有、孙充、从子襄,皆世其业。

韩贻丰

清初针灸医家。字芭斋。浙江慈溪人。为康熙四十二

年(1703年)进士。工诗文,善书法,旁通医学,尤赏

识“雷火针”治病,并对之加以改进,名“太乙神针”,所治

多效,乃有医名。自述其法传自武林吴山道院紫霞洞天

一无名道人。此法名为针,实乃以药物施灸。后又于嵯

帽山获无名道人传《铜人穴道图》十四幅,遂于康熙五

十六年撰成《太乙神针心法》二卷,从而推广了太乙神

针之传播。

韩奕

明初医家。字公望,号蒙斋。吴县(今属江苏)人。

父凝为吴中名医。承家学,亦以医名显。精本草及饮食

烹制,撰《易牙遗意》二卷,后附《酒经》。此书为周

履靖刊入《夷门广牍》中。弟韩夷亦有医名。

韩祗和

北宋医家。精研伤寒之学,推崇张仲景学说之精要,

能变通于其间,于伤寒辨脉及汗、下、温等治法颇有发

明。撰有《伤寒微旨论》两卷(1086年),辨析《伤寒

论》辨证用药理论。原书已佚,今有《永乐大典》辑录

本。后世医家多数推崇。

韩宗绍(?-868年)

唐末医家。曾任待诏、翰林医官。与康仲殷合作治疗

同昌公主疾,因公主久病医治无效而亡,两人同为懿宗

杀害,并搜捕他们亲族三百余人。

《汉方简义》

医方著作。王邈达撰。作者将《伤寒论》113方基本

上按《尚论篇》的篇次,对各方的方义、配伍应用、加

减法、药物的作用等分别作简要的阐析。作者根据张仲

景“因病立方”的原则,病、方兼释。其释病部分本于

《伤寒尚论辨似》,释方部分取法《本经疏证》,书末

附汉方补遗三方,1955-1956年,本书分别由新医方

局、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

汉医

日本对中国传统医学的称谓。汉医也即汉方医学。我

国在一千多年前,与日本就开始了医学交流,鉴真东渡

日本,带去了许多中药,并广泛传播了中医知识,中医

典籍也通过各种渠道大量传入日本。日本研究汉医的著

作也比较丰富,现在还有不少研究汉医的学术团体,并

出版了不少有关汉方医学的杂志。

杆皮开媵理

进针的方法。杆,音旱。《礼・学记》注:“杆,坚不

可入之貌。”此指皮肤言。《灵枢•邪客》:“杆皮开膜理

奈何?岐伯曰:因其分肉,左别其肤,微内而徐端之,

适神不散,邪气得去。”意即医者顺着筋肉的缝隙,以左

手撑开皮肤,右手轻缓地进针,使病人减免惊恐感,而

又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①指汗液。五液之一。津液代谢的产物。《灵枢•五

瘤津液别》:“天暑衣厚,则膜理开,故汗出。”《素问•

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

②出汗。《素问•玉机真脏论》:“身汗得后利,则实

者活。”《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

喝,静则多言。”

③汗法。《素问・热论》:“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

已。”详汗法条。

汗出偏沮

病证名。指汗液只在身体的半边排出。即半身有汗半

身无汗。多为邪侵经络或营卫俱虚所致。《素问•生气通

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参见偏枯条。

汗出如油

证名。指汗出如油之状,黏腻不易流动。见《伤寒发

微论》。多见于病危虚脱之证。参见绝汗、油汗、黏汗

条。

汗法

治疗学术语。又称发汗法。系八法之一。

①是通过开泄膜理、调和营卫、发汗祛邪,以解除表

邪的治法。故又称解表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即汗法应用原则及立论根据。

汗法有退热、透疹、消水肿、祛风湿等作用。主要适用

于外感表证及具有表证的痈肿、麻疹、水肿早期等。汗

法分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两大类。因于寒者用辛温发

汗,因于热者用辛凉发汗。发汗解表以汗出邪去为目

的,中病即止,不可过汗。如发汗太过易损伤津液,甚

则大汗不止,导致虚脱。凡心力衰竭、吐泻失水、出

血、津液亏损者均禁用汗法。如果体质虚弱而确需发汗

者,宜配合益气、滋阴等药同用。此外,使用蒸浴、针

灸等疗法达到出汗目的,亦属汗法范畴。张从正《儒门

事亲•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灸、蒸、薰、探、

洗、熨、烙、针刺、硬射、导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

法也。”

②小儿推拿方法名。《厘正按摩要术》卷二:“汗

法:周于蕃日:凡小儿寒热互作,鼻流清涕或昏迷不

醒,一切急慢惊风等症,须用葱姜煎汤,以左手托病者

头后,用右手大指面蘸汤,摩洗两鼻孔三十六次,谓之

洗井灶,以通脏腑之气,随用两大指蘸汤,摩洗鼻两边

二十四次,后又蘸汤,由鼻梁山根推至印堂颅门三十六

次;再用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将病者两耳攀

转向前掩两耳门,即以两大指自天庭左右分推两额各三

十六次。又以大指掐两太阳并印堂二十四次,掐后又将

全指揉二十四次,再用两大指按两太阳,两中指按脑后

两风池穴,一齐着力按摇三十六次。令小儿大哭出汗,

即当时无汗,随后亦自有汗。或蘸葱姜汤推肺俞穴、一

窝风、内劳宫、二人上马等处,皆取汗法也。总之面部

通脏腑,无论何证,以取汗诸法为最。但蘸汤推摩后,

须用手掌指之,令头面皆干,恐水湿反招风也。即有病

自汗者亦用以取正汗。汗后须推脾土以收之。是法于风

寒外感最宜,若内伤则又宜参酌也。”

汗家

指平素多汗、易出汗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

并治》:“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寒,

与禹余粮丸。”汗为津液所化,汗家久汗必耗伤阴气,如

误用汗法,则犯虚虚之过,使病证加重。

汗空

解剖结构名。空同孔。即汗孔。又称毛孔,玄府。

《素问•水热穴论》:“所谓玄府者,汗空也。”

汗窍

解剖结构名。即毛孔。其为体表汗液渗出的孔窍,故

称。

汗为心液

生理学名词。心主血,血汗同源,故称。《素问•宣

明五气》:“心为汗。”血汗同为津液所化,大汗淋漓,

损伤津液,兼耗心血,可见心悸,怔忡等症。

汗淅疮

病名。因多汗而淹淅皮肤皱折部位引起之湿疮。《外

科启玄》卷九:“肥人多汗,多不洗浴,淹淅皮肤,烂成

疮者,痛不可忍。”经常沐浴,保持肌肤清洁,可以预防

本病之发病。治疗可用真哈粉、滑石粉等份涂撒疮上即

可。

汗下并用

治疗学术语。即汗法与下法并用。适用于既有表证,

又有里实的表里同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胸

膈烦热,大便秘结,苔黄白,脉浮滑数等,用凉膈散以

表里双解。

汗血

病证名。又称血汗。即肌®1。指汗出色淡红如血。

《诸病源候论•汗血候》:“肝藏血,心之液为汗,言肝

心俱伤于邪,故血从肤媵而出也。”参见肌蚂条。

汗证

证名。汗出异常的证候。见《医学正传》。一般分自

汗、盗汗两类。由于病情不同,又有阴汗、阳汗之分,

及战汗、狂汗、红汗、漏汗、阴盛格阳汗、亡阳汗、绝

汗、头汗、额汗、心汗、腋汗、手足汗、无汗、偏沮等

多种。详见各条。

旱莲灸

药物发泡灸之一。用新鲜旱莲草捣烂敷贴有关穴位,

使之发泡的方法。敷贴时间约为3-4小时,以局部起泡

为度。适用于疟疾等。

旱苗法

人痘接种法之一。取天花患者痘痂研极细末,置曲颈

根管之一端,对准鼻孔吹入,以达种痘预防天花的目

的。一般至七日而发热,为种痘已成。此法以其简便而

多用,但因苗入刺激鼻粘膜,鼻涕增多,往往冲去痘苗

而无效,后多不用。

悍气

浮盛之气。指卫气的性质浮散发越而强峻。《灵枢•

邪客》:“卫气者,出其悍气之f票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

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王冰注:“(悍气)谓浮盛之气

也。”

人体部位名。指颈上方、下颌下方的柔软处。《灵

枢•经筋》:“手太阳之筋……下结于颔。”

颔骨

下颌骨体的前下部分。

颔须脱下

病名。系指下颌关节脱臼的病证。见《伤科汇纂》卷

五。详见颊车蹉条。

颔厌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手足少

阳、足阳明之会。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

线的上四分之一与下四分之三交点处。布有耳颠神经颗

支和颍浅动、静脉顶支。主治偏头痛、眩晕、耳鸣、齿

痛,口眼?斜,瘦疯惊痫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

5-10分钟。

顽颍

人体部位名。咽后壁上的后鼻道。是呼吸气体必经途

径,又与鼻分泌物的排泄有关。《灵枢•忧恚无言》:

“顽独者,分气之泄也……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顽颠不

开,分气失也,张景岳注:“顽,颈也。放颠,即颈中

之喉颖,当咽喉之上,悬雍之后,张口可见者也。颠前

有窍,息通于鼻,故为气分之所泄。”

毫毛

①即皮毛。人体皮肤上的汗毛。《素问•玉机真脏

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

②引伸指人体最浅表部位。《素问・汤液醪醴论》:

“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

③眉中的长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

美眉,眉有毫毛。”

毫针

针具名。《灵枢•九针十二原》:“毫针,长三寸六

分。”“尖如蚊虻喙。”又《灵枢•九针论》:“毫针取法于

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现代毫针多

用不锈钢制成,坚韧锋利,方便耐用。亦有用金、银或

其他合金制成者。毫针的构造分针尖(针芒)、针身、

针根、针柄、针尾五部分。为适应临床的需要,其针身

长短和粗细各有不同的规格,针身长度有0.5寸

(15mm),1寸(25mm),1.5寸(40mm),2寸

(50mm),2.5寸(65mm),3寸(75mm),4寸

(100mm),5寸(125mm),6寸(150mm)等几

种;粗细直径有26号(0.4mm),28号

(0.38mm),30号(0.32mm)和32号(0.27mm)

等几种;临床以1.5-3.5寸长度和26-30号粗细的毫针

为常用。

豪针

即毫针。豪与毫通。《灵枢•逆顺肥瘦》:“婴儿者,

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豪针……”见毫针条。

㈠(陪o,音郝)

①美好。《灵枢・本脏》:“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

②舒适。《千金要方•养性》:“小有不好,即按摩接

捺。”

㈡(h&o,音耗)喜爱。《素问•刺热》:“热病先身

重骨痛,耳聋好瞑。”

郝公景

唐代医生。采药于泰山,治病多效。

郝怀质

宋代医生。名医郝允之子。继父业,通医理,尤长脉

诊。

郝文法

南北朝医生。渤海(今河北南皮)人。受业于名医崔

或,与赵约等皆以医鸣世。

郝允(?-1054年)

宋代医家。博陵(今河北定县、蠡县一带)人。精通

医术,尤长脉诊。治病多效,行医四十余年,活人甚

众。尝将《内经》一书加以注释,名为《素问笺》。太

医赵宗古等从其学。子怀质,传其学,亦精脉诊。

号虫

病名。文献记载能发声的一种虫寄生于皮肉间为病

者。《外科证治全书》卷三:“虫形如蟹,为筋肉所化,

走于皮中作声如儿啼。”并称可“用雷丸、雄黄等分为

末,掺猪肉上,炙肉食之”可以治愈。该论属奇异之证,

未敢确认其有无。

①消耗;匮乏。《素问・汤液醪醴论》:“五脏阳以竭

也……孤精于内,气耗于外。”《素问•五常政大论》:

“革金且耗,大暑以行。”

②轻用,不加珍惜地随便使用。《素问•上古天真

论》:“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王冰注:“乐色日欲,轻用

曰耗。乐色不节则精竭,轻用不止则真散。”

皓华

气功术语。肺神之名。《黄庭内景经•心神章第

八》:“肺神皓华字虚成。”

呵欠

证名。又称欠。见《医褊•欠嚏》。详欠条。

喝(he,音贺)

大呵出声。《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

则喘喝,静则多言。”王冰注:“中外俱热,故烦躁、

喘、数大呵而出其声也。”《灵枢•五乱》:“乱于肺,则

俯仰喘喝。”

喝喝

喘息中的呼呵声。《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饥不欲

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

禾修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出页)、长频、

长(岁页)。属手阳明大肠经。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

下,平水沟穴。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和面

动、静脉的上唇支。主治鼻塞,鼻Iffi,鼻息肉,口?

等,直刺或斜刺0.3-0.5寸。

①配合。《素问•五脏生成》:“心之合脉也。其荣色

也。”

②符合。《素问・上古天真论》:“愚智贤不肖,不惧

于物,故合于道。”

③合并,总合。《素问•六节脏象论》:“故形脏四神

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④应当。《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

面合色赤。"

⑤闭密,合拢。《素问•诊要经终论》:“地气合。”

⑥全、满。《本草纲目》:“合身糜烂。”

⑦合穴,五俞穴之一。《灵枢•官能》:“大寒在外,

留而补之,入于中者,从合泻之。”⑧通盒。亦作合

子,指盛药的器具。

⑨音葛(ge)o容量单位。即一升的十分之一。

合病

伤寒病二经或三经同时受邪,起病即同时出现各经主

症。见《伤寒论》。《景岳全书•伤寒典》:“合病者,

乃两经三经同病也。如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者,此太

阳之证,而更兼不眠,即太阳阳明合病也;若兼呕恶,

即太阳少阳合病也,若发热不眠呕恶者,即阳明少阳合

病也,若三者俱全,便是三阳合病。”以两经或三经一时

并受,见证齐发,无先后之不齐,故谓之合病(《伤寒

溯源集•合病并病总论》)。合病多见于三阳经,阴经与

阳经亦可见合病。《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辨合病并

病脉证并治》:“如太阳病脉反沉,少阴病反发热,是少

阴太阳合病也。”参见并病、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

病、三阳合病等条。

合刺

刺法名。出《黄帝内经太素》。即合谷刺。见该条。

合阳疽

病名。生于胭窝下合阳穴部位之疽证。出《外科启

玄》卷六,多因湿热邪毒蕴结而成。治宜解表托里,清

热祛湿。内服可选羌活汤;如脓已成者,则应切开引

流,证治可参见痈、疽、溃疡条。

合夜

黄昏向黑夜过渡之时,即暮夜。《素问・金匮真言

论》:“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丹波元简

注:“犹暮夜,言日暮而合于夜也。”

合阴

指营卫在夜半真阴隆盛之时会合。《灵枢•营卫生

会》:“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马蔚注:

“合阴者,皆静而卧,真阴胜之候也。”

合阴阳

小儿推拿方法名。详和阴阳条。

合治内腑

针灸取穴原则之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荣输

治外经,合治内脏。”合,指下合穴,即六腑有病取其所

属的下合穴进行治疗。如胃病取足三里,大肠病取上巨

虚,小肠病取下巨虚,膀胱病取委中,三焦病取委阳,

胆病取阳陵泉等。参见下合穴条。

何本立

清代医家。字务中,江苏清江县人。生平欠详,尝选

自《本草纲目》中药物500种,编成歌诀,着《务中药

性》十八卷,现有刻本行世。

何炳元(1861-1929年)

近代医学家。字廉臣,号印岩、越中老朽,浙江绍兴

人。世医出身,先习儒,为痒生。后弃儒习医,从师数

人,有祖秀山、樊开周、沈云臣、严继春等名医。对不

同师承均能融汇贯通,临证每获奇效。又尝深研西医译

着,汲其所长。先后行医五十余年,诊务之余,参加社

会活动,又勤于著述。尝历任绍兴医学会会长、神州医

学会绍兴分会评议长、《绍兴医药学报》副总编辑。着

有二十余种医着,其中如《湿温时疫治疗法》、《内经

存真》、《全体总论》、《何氏医论》等均具代表性。

另又重订一些古代医着如《重订广温热论》、《通俗伤

寒论》。是颇有影响之一代名医,人称“绍派伤寒之中

坚”。

何大英

明代医家。履贯欠详。尝着《发明证治》,未见传

世。《本草纲目》曾参考其书。

《何澹庵医案》

医案著作。清•何游撰。全书收何氏以内科为主的若

干病案。其特点是:诊病善于辨证溯因,治法推崇叶天

士,处方能随症化裁不泥于古,但记述较为简略,后收

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何汾

清代医家。字丹流,一作丹楼。精于医,尝撰《痴证

全书》,未见行世。

何古朴

明代医家。余杭(今属浙江)人,初攻儒学,后隐居

而不仕,精于医术。尝着《医学蕴奥》,现日本有刊

本。另有《修真正术》、《求嗣秘要》等,未见行世。

何继德

清代医生。字秦方,履贯欠详。曾任太医院御医兼东

药房值宿供奉官。

何京

清代医家。字惠川,浙江仁和县人。生平欠详,尝着

有《文堂集验方》,刊行于世。

何琏(1726-1780年)

清代医家。字心逸,号漱万。江苏吴县人。精于医

理,生平欠详。尝着《趋庭杂纪》,刊于《吴医汇

讲》。

何洛英

明代医家。汝南(今属河南)人。自幼多病,遂留心

医药。又以子女曾数亡于痘疹之症,诸医束手。乃悉心

攻痘疹一症,并亲自为其小儿调治,经历挫折,终成名

医,遐尔闻名,求治者接踵。着有《痘疹发微》传世,

后佚。

(拼音H)第三篇

何孟春

明代官吏。知医。字子元,号燕泉先生,郴州(今属

湖南)人,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尝任兵部尚书、

太仆卿、吏部右侍郎等职。平时留心医药,曾辑有《续

群书抄方》一书,未见行世。

何梦瑶

清代医家(1692-1764年)。字报之,号西池,广东

南海人。初习儒,雍正八年(1730)进士,其后尝任义

宁、阳朔、岑溪、思恩等县县令,因幼时多病,留心医

药,并精于医。官思恩时,瘟疫流行,梦瑶广施方药,

存活甚众。晚年辞归故里,并着书自娱。所著《医褊》

一书,论述内科杂病,力陈滥用温补之弊。对张仲景、

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诸家之医理,叙述详明,并掺

以个人见解,予人以启发。此外,尚有《本草韵语》、

《妇科良方》、《幼科良方》等,为清代具有代表性人

物之一。

何荣

清代医家。古虞(今属山西)人。生平欠详。辑有

《胎产秘书》四卷,未见行世。

何若愚

元代医家。履贯欠详,长于针灸,尝着《流注指微

论》、《流注指微赋》,未见行世。另有《子午流注针

经》三卷,现有刊本行世。明《永乐大典》中尝辑有

《流注指微赋》之内容。

何世仁(1752-1806年)

清代医家。字符长,号澹安、福泉山人,江苏青浦

人。世代为医。世仁初工篆刻书画,后又承家学,医术

亦高明,愈人无数,又擅长望诊,治伤寒有殊效。尝着

《治病要言》、《何氏秘本伤寒辨类》及《鳞山草堂医

案》等。

何廷俊

清代医生。字杰臣,履贯欠详。尝任太医院八品吏

目,兼上药房值宿司药官。

何五征

清代医生。字伯鸿,江苏青浦县人。其父何昌龄为当

代名医,五征亦以医名。

何炫

清代医家。字令昭,号自宗,一作嗣宗。江苏奉贤县

人。世医出身,常能起沉病,未尝以医谋利。着有《何

氏伤寒纂要》、《何氏虚劳心传》,现有刻本行世。尚

有《伤寒本义》、《保产全书》,则未见传世。

何镇

清代医家。字培元,江苏丹徒人。生平欠详。尝着

《本草纲目必读类纂》、《家传集效方》。前者采自

《本草纲目》,收药600余种,其分类则与《本草纲

目》略有不同。此外,尚有《何氏济生方》,现有刊本

行世。

①五治法之一。即和法。详该条。

②顺应。《素问•上古天真论》:“法于阴阳,和于术

数。”

③和合。《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之要,阳密乃

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

④调和。《灵枢•本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

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

⑤安和,和缓。《素问・五运行大论》:“气相得则

和,不相得则病”。《素问•至真要大论》:“气之复也,

和者平之,暴者夺之。”

和安大夫

宋代医官名。是宋代医官中最高的职称。隶属于翰林

医官院,其官阶从六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和安郎

宋代医官职称之一。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官阶从七

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和法

①治疗学名词。系八法之一,亦称和解法。五治法之

一。指通过和解、调和或缓和等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

多用于邪经或邪在半表半里的病证。主要有和解少阳、

调和肝脾、舒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等。《伤寒

明理论》:“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汗;邪气在里者,

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即非发汗之

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医学心

悟》:“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

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

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

②推拿手法名。即合法。《保赤推拿法》:“和者,

医以两手之指由儿两处经穴合于中间一处也。”

和肝

治疗学术语。即滋阴疏肝。用滋阴与疏肝药相合治疗

肝虚气郁的方法。肝肾阴虚,气郁生热不散,横逆犯

胃。症见胁肋窜痛,胸脱胀闷,吞酸吐苦,口燥咽干,

舌红少津,脉弦细等。治宜滋阴疏肝,方如一贯煎。

和合四象

气功内丹术术语。此处四象指眼、耳、鼻、舌。《金

丹四百字•序》:“以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

气,是为和合四象。”

和缓

“医和”和“医缓”的合称,履贯均欠详。以其医术高

明,后人遂将“和缓作为良医的誉称。

和解

治法之一。

①即和法。详该条。

②指用轻剂进行调治。《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

治》:“吐利止,而身病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

枝汤小和之。”

和解少阳

治疗学术语。系和法之一。治疗外感热病邪在少阳半

表半里之间的方法。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

咽干,目眩,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脉弦等。方用

小柴胡汤。

和髅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手、

足少阳,手太阳之会。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廓

根之前方,颍浅动脉的后缘。布有耳颗神经的分支,面

神经颍支和颍浅动、静脉。主治头痛,耳鸣,牙关紧

闭,颈颌肿痛等。斜刺0.3-0.5寸,避开动脉。艾条灸

5-10分钟。

和凝(898-955年)

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郭州须昌(今山

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十九岁登

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曾任翰林院学士、中

书侍郎平章事、太子太傅等职。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

狱、辨雪冤枉等事,着为《疑狱集》两卷(951年)。

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疑狱集》包括

许多法医知识,在平反冤狱中有一定作用,为宋慈着

《洗冤集录》创造了条件。

和胃

治疗学术语。又称和中。是治疗胃气不和的方法。胃

气不和则升降功能失常,症见胃脱胀闷,暧气吞酸,呃

逆恶心,厌食,舌淡苔白等。常用药物有陈皮、半夏、

木香、砂仁、枳壳、香椽、佛手等。

和胃理气

治疗学术语。系理气法之一。用治疗气、痰、食、

湿、火等病邪阻滞中脱,胃失和降的方法。症见脱腹胀

闷,暧气吞酸,或呕吐酸水,恶心厌食等。常用药物有

陈皮、半夏、枳实、苍术、木香、香附、檀香、莱瓶子

等。方如越鞠丸。

和血熄风

治疗学术语。系熄风法之一。治疗阴血亏虚所致肝风

内动的方法。阴血不足,筋脉失养,出现手足震颤,肌

肉哨动,关节拘急不利,肢体麻木,眩晕耳鸣,面白无

华,爪甲不荣,舌淡苔白,脉细等症。常用药物有白

芍、生地、鸡子黄、天冬、龟板、鳖甲、牡蛎、钩藤、

石决明、天麻等。

和阴阳

小儿推拿方法名。又名合阴阳、合二气。用拇指由小

儿腕横纹两端向中间合推。有和气血、消痰延等作用。

《小儿按摩经•手诀》:“从两下合之,理气血用之。”

河车

气功内丹术术语。系黄河逆流、三车入顶的合称。指

肾间动气(精条)及其行小周天运转,循督、任二脉升

降的现象。《钟吕传道集》:“河车者,起于北方壬水之

中。肾藏真气,真气所生之正气乃曰河车。”精点沿任、

督之脉运转的途径称为河车路。始从尾闾沿督脉上升逆

行,称为“黄河逆流”,途经夹脊、玉枕至泥丸宫,然后

下降鹊桥、重棱、黄庭,纳于丹田。一阳初动而行周天

运转,自觉气从督脉上升,称为河车初动;炼精化气

时,真气混合,百脉上冲,神气合一,意随气行,称为

真河车动,亦称小河车,或谓即小周天;至大药结成,

金液还丹,行周天运转一度,称为大河车,或谓即大周

天。又有将炼神还虚阶段中神气作大周天运转称为紫河

车,紫河车实际不走任督二脉。

河口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狂走惊痫,灸河口五十

壮。穴在腕后陷中动脉是。此与阳明同也。”《类经图

翼》:“按此当是手阳明阳溪之穴。”

河豚中毒

病名。误食河豚鱼出现中毒症状者。河豚鱼古称鳏始

鱼,俗称廷巴鱼。见《诸病源候论•食解蛤鱼中毒候》。

证见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带血,继则口唇舌尖及肢

体麻木,眼睑下垂,肢体软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呼吸

衰竭而死亡。治疗应中西医结合抢救。轻症可服大剂量

鲜橄榄、鲜芦根汁等。《本草纲目》卷四载解河豚毒

药,有荻芽、芦花、胡麻油、白扁豆、大豆汁、橄榄、

五倍子、槐花、黑豆汁、紫苏汁、青黛汁、蓝汁、娱

蚣、羊蹄叶等,可参考。

核骨

①足大趾本节与跖骨结合之关节。《医宗金鉴》:

“足大趾本节后侧圆骨努突者,一名核骨。”《灵枢•经

脉》:“脾足太阴之脉……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

②足外踝骨。《医宗金鉴》:“在外者名外踝,俗名

核骨。”

核核

真诚可信之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火形之

人……手少阴核核然。”

核桃灸

间隔灸的一种。以核桃壳为垫隔物,上置艾炷施灸。

《理渝骈文》:“凡肩背腰胁手臂腿膝环跳贴骨处疼痛,

用沉香、木香、丁香、乳香、麝香、山甲末,裹核桃壳

覆患处,正面作圈护住,上用荷叶遮盖以防火落,烧艾

一二炷,觉热气入内即散。”

核桃痔

病名。相当于肛漏合并痔疮者。《外科大成》卷二

有:“肛外一边,形如核桃,有孔肿痛流脓。”一般以外

治法为主,如用挂线疗法或手术切开疗法治疗。同时配

合内服药物治疗,如可服用蜡矶丸收口。

核瘟

病名。即鼠疫。以其腋、胯部有结核,肿痛红热,故

名。《鼠疫抉微》:“鼠疫又名核瘟,言是症之必见结核

也。”详鼠疫条。

荷钱癣

病名。因形如荷花瓣或圆钱而得名。多发生在面、

颈、躯干及四肢部位,症见皮损为钱币形红斑,边缘清

楚,四周有丘疹、水泡、结痂及鳞屑等。见《本草纲

目》卷三十五下巴豆条。即体癣。

涸流

运气术语。水流干涸,形容水运不及之年的物象特

征。《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不及……金曰从革,水

日涸流。"

涸流之纪

运气术语。水运不及的年份,如辛未、辛巳、辛卯、

辛酉、辛亥、辛丑之年皆是。《素问•五常政大论》:

“涸流之纪,是谓反阳,藏令不举,化气乃昌。”

颌脉

颌部的经脉。《灵枢•卫气行》:“别者以上玉耳前,

合于颌脉,注足阳明。”

颌下痈

病名。系指痈之发于颌下及其两侧的病证。症见颌下

及两侧红肿疼痛,连有口底及咽喉,妨碍饮食。本病多

由肺胃蕴热,复感风热,痰毒邪火上冲所致。治宜泻火

解毒,消肿止痛。用仙方活命饮加减,也可外敷如意金

黄散。脓成时刺破排脓。

贺岳

明代医生。字汝瞻。海盐(今属浙江)人。因母病,

常购岐黄书诵之,且向四方名医求教医术,遂精医。着

《医经大旨》、《药性准绳》、《诊脉家宝》、《明医

会要》等,多佚。

赫曦

光明炎盛貌。指火运太过。《素问•五常政大论》:

“帝曰:太过何谓?岐伯曰:木曰发生,火曰赫曦。"

又:“赫曦之纪,是谓蕃茂。”(张介宾注:“火之太过,

是谓赫曦。")

赫痈

病名。指发生于建里穴处之腹皮痈。出《医宗金鉴》

卷六七。即吓痈。详见该条。

鹤顶

经外穴名。

①出《针灸集成》。《外科大成》原名膝顶。在膝上

部,骰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主治下肢瘫痪,鹤膝风,

脚气,膝关节炎等。向上直刺1-1.5寸。艾炷灸3-7

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②出《考正穴法》。在头顶,自鼻尖直上入发际3.5

寸,与督脉前顶穴同位。主治疔疮。沿皮刺0.3-0.5

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鹤节

病名。指因病膝关节及腿部变形如鹤节者。见《世医

得效方》卷十二。即鹤膝风。详该条。

鹤膝风

病名。指病后膝关节肿大变形,股胫变细,形如鹤膝

者。亦名鹤游风、游膝风、鹤节、膝眼风、膝疡、鼓槌

风等。见《外科心法》卷五。该病多由经络气血亏损,

风邪外袭,阴寒凝滞而成。病初多见膝关节疼痛微肿,

步履不便,并伴见形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继之膝关节红

肿烦热,或色白漫肿,疼痛难忍,日久关节腔内积液肿

胀,股胫变细,溃后脓出如浆,或流粘性黄液,愈合缓

慢。治疗:初其身热肿痛者,服五积散,可配合白芥子

外敷及葱熨,或艾灸,或外敷回阳玉龙膏。日久患部肿

痛者,宜温阳祛湿,可用大防风汤、独活寄生汤,痛甚

者酌加乳香;溃后用芙蓉叶、菊花叶各15克,拌大米

饭捣匀贴敷,或用豆腐渣蒸熟贴敷。本病类似膝关节结

核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鹤膝节

病名。见明•万全《片玉心书》。即鹤膝风。详该

条。

鹤膝痰

病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中。即鹤膝风。见该条。

黑斑

证名。多指外感热病发斑色黑之证。巢元方《诸病源

候论》指出:时气病重证可现黑斑,认为是“十死一生”

之证。《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黑斑而光亮

者,热胜毒盛,虽属不治,若其人气血充者,或依法治

之,尚可救。”选用化斑汤、升麻葛根汤、玄参升麻汤、

黑膏、黑奴丸等方。参见斑条。

黑崩

病证名。《脉经》卷九:“黑崩者,形如虾血也。”指

崩下大量之血,色黯如败坏凝聚之黑血。治参血崩、崩

漏条。

黑肠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膀胱。参黄肠条。

黑疮倒魇

出《类证活人书》。即黑魇。详该条。

黑带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卷上。亦名带下黑候。指

妇女经常从阴道流出黑色,甚者如黑豆汁样液体,粘稠

或清稀、或有腥臭味;或在赤白带下中杂有黑色的液

体。伴面黄消瘦,口渴喜凉饮等症。多因热盛熏蒸,伤

及任脉、带脉、肾水亏虚所致。治宜泻火清热,方用利

火汤。参见肝经湿热带下,肾虚带下条。

黑疸

病名。五疸之一。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

治》。多由女劳疸、酒疸或久疸患者牵延失治发展而

成,以肝肾亏虚、瘀浊内阻为其病机特点。《诸病源候

论》卷十二:“黑疸之状,苦小腹满,身体尽黄,额上反

黑,足下热,大便黑。是夫黄疸、酒疸、女劳疸,久久

多变为黑疸。”或兼见心中懊慎,腹胀而浮等症。治宜扶

正攻邪,以补肝肾、化瘀浊为大法,可选用硝石矶石

散,并配合滋补肝肾、化瘀调中之品。参见黄疸、五疸

条。

黑丁

病名。

①出《中藏经》卷三。为五丁之一。病根在肾,发于

耳前,色黑坚硬,状如瘢痕,可用紫花草敷于疮上。

②出《证治准绳》卷二,为耳疔之别名。

③出《外科启玄》卷三。肾疔之别名。

④出《外科正宗》卷四。生于耳内一点,疼如锥刺,

痛引腮脑……,用蟾酥丸汗之,研蟾酥饼水调滴于耳内

立效。灸后溪穴七壮。

黑疔

病名。

①系指牙龈生有黑色疔疮之病证。本病多由阳明火毒

或大肠经湿热熏蒸而成。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方

用五味消毒饮加减。也可外吹清咽利喉散。参见牙疔

条。

②系指耳内生疔的病证。《外科正宗》卷四:“黑疔

生于耳窍之内,黑硬腐烂,破流血水,疼及腮额。”多由

火毒上炎致疔生于耳内。治宜解毒泻火,方可用五味消

毒饮加减。

黑疔症

病名。系指舌之左右两侧俱黑,全身疲惫的病证。见

《喉舌备要》。《喉科方论》:“此症发在喉中,左右舌

俱黑色,此是肾经传来不治之症。患此症者,必大寒大

热,盖伤色过度,肾绝故也。”治宜滋肾养液,方用左归

饮等加减。

黑风

病名。系指黑风内障的病证。见《世医得效方》卷十

六。《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黑风者,初病与绿

风相同,但时见黑花,日久瞳变昏黑之色。”参见黑风内

障条。

黑风内障

病名。系指头旋额角偏痛,眼睑骨及鼻颊骨时时疼

痛,眼内痛涩有黑花往来的病证。又名黑风。本病为五

风内障之一,较为少见。本病的病因是肾受风邪,热攻

于眼所致。治宜祛风清热益肾。方用补肾磁石丸加减。

参见绿风内障条。

黑疳

出《诸病源候论》。五疳之一。详五疳条。

黑骨温

古病名。指发于冬令,临床以里热外寒,腰或胸胁痛

为主症的一种疫病。见《伤寒总病论》卷五。《三因极

一病证方论•叙疫论》:“夫疫病者……冬时应寒而暖气

折之,则折邪在肾,病日黑骨温。”症见“里热外寒,意

欲守火而反引饮,腰痛欲折,或胸胁切痛,类如刀刺,

不得转动,热彭彭,服冷多则洞泻。”治宜清热解肌、温

肾祛寒,用苦参石膏汤、知母解肌汤等方。

黑花凝翳内障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黑水凝翳内障,详

见该条。

黑花翳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也即黑水凝翳内

障。详见该条。

黑黄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黑黄

者,面色或黄或黑,眼目青色,腰脊拘急”用鬼臼汁

方或灸烙法。参见三十六黄条。

黑筋

推拿穴位名。又名肾筋。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小

指处。卮羸昏沉,捏之。《小儿按摩经•六筋》:“黑

筋:乃重浊纯阴,以应肾与膀胱,主冷气,外通两耳。”

适用于小便不利、神昏等症。

黑睛

人体解剖名称。位于眼珠前端正中央,形圆无色透

明。因能透见其后黄仁之黑褐色而得名。见《银海精

微》。又名黑眼、黑珠、乌睛、青睛等。黑睛边缘紧接

白睛,二者病变常相互牵累。黑睛内应于肝,故其病变

常与肝胆有关。

黑脉

犹言肾脉《素问•五脏生成篇》:“黑脉之至也,上坚

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一说:“黑脉

之至也”作“黑,脉之至也。”“黑”指面黑色。)

黑盲

病名。系指类似脑流青盲的病证。见《外台秘要》卷

二H^一o属青盲。参见该条。

黑疱

病名。疔肿渐发由单一而多至数十头者。出《备急千

金要方》卷二十二。即三十六丁。详该条。证治参见疔

疮条。

黑仁

人体解剖名称。见《银海精微》。即黑睛。详见该

条。

黑如始(的i,音台)

始,烟煤色,指灰黑枯槁的颜色。喻肾的真脏色。出

《素问•五脏生成篇》。见于久病肾气将绝,胃气衰败。

参真脏色条。

黑砂瘤

病名。瘤肿之一种。出《外科正宗》卷二。瘤多生于

臂腿等处,大小不等,以手捏起,内有黑如沙之内容,

软硬不一。宜用针刺破瘤体,剔去其中黑砂,或以手术

摘除。

黑痴

病名。痴证之一。又名满寂。何京《文堂集验方》:

“黑痴,俗名满痴。患者立时昏倒,微觉肚疼,面色黑

胀,不呼不叫,甚者过两三时即不救。急用养麦数合,

焙燥研碎,去皮为末。每服三钱,温汤调服。重者再一

服即愈。服药时,忌吃茶。”

黑舌

病状名。指舌质黑色,为气血败伤之象,古人认为黑

舌出现是险症。根据黑舌的嫩滑湿润与粗涩干焦不同,

又分若干情况。若中心淡黑湿润而滑者,为里虚已极,

宜辛温回阳救逆。若干燥少津,色光亮者,是绛舌之

变,为阴虚肾水枯竭,宜甘寒滋阴。若有点有罅,干燥

无津,粗涩,是属热极之候,宜大剂清热泻火生津治

之,服至黑舌转红。如黑色暗淡,无苔针点刺,非湿非

士,似亮不亮,为阳虚气血亏,宜辛甘温补之剂。见

《伤寒舌鉴》。

黑水

古病名。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

候》:“黑水者,其根起于肾,其状先从足肤肿。”关于

“十水”分类法,明清以后已基本不予采用。参见十水

条。

黑水凝翳内障

病名。系指不痛不痒,头旋眼涩,见花黄黑不定,瞳

神微大,翳或青白的病证。由某些内眼疾病所致之并发

性白内障。又名黑花凝翳内障、黑花翳。治疗一般用金

针拨离。参见圆翳内障条。

黑陷

五陷之一。出《幼科全书》。症见痘疮晕脚干枯,中

有黑脐。为毒火内盛,营血干枯所致。治宜凉血解毒,

泄火清营。用清瘟败毒饮。

黑眼

人体解剖名称。《灵枢•大惑论》:“筋之精为黑睛。”

即黑睛。详见该条。

黑眼病

证名。系指黑睛部位的病痛。参见目痛条。

黑夜睛明症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也即黑夜精明证。详见该

条。

黑夜精明证

病证名。系指黑暗睛明,白昼视物模糊的病证。又名

黑夜睛明症、白昼青盲症。《证治准绳•杂病》:“人体

天地之阴阳,昼明夜晦理之常也,今晦冥之中倏忽见

物,是背于阴阳矣。”本病的病因在《审视瑶函》中描述

为:“肾水不足,虚阳僭上故耳。若不滋肾水以溢真阴,

则水不升而火不降,神光失序,不能收藏,故黑暗睛

明。”治宜滋养肾阴,以制阳光。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针刺选用光明、足三里等穴。

黑眉

病证名。见《奇效良方》。又名倒盾、黑疮倒眉、陷

伏。痘疮收倚时,外感寒邪,媵理复闭,身痛四肢微

厥,痘转青紫或呈黑色者为黑懵。出痘时感受风寒毒气

弥盛,心热与外热壅郁,蒸藤不消,毒复入里;或食少

腹泄,脏腑阳气亏虚,无阳以应,或秽气冲触,均可形

成黑盾。宜审因施治。

黑眉疔

病名。色紫褐如盾之疔肿。出《外科正宗》卷二。此

属肾经毒火而成。多生于耳窍、胸腹腰背偏僻软肉之

间。证见初起即风黑斑紫疮,毒串皮肤,渐攻肌肉,顽

硬如疔,痛彻骨髓。重则手足青紫,惊悸心烦,软陷孔

深,目睛透露,治同疔疮。不宜下,须兼滋养肾水。

黑倚子

病名。颜面等处之褐黑色斑点。出《外科证治准绳》

卷五。证见皮肤上呈褐色或淡黑色斑点,形若针头乃至

绿豆大小,略高出皮肤表面,以散发于面部为多见,其

次亦见于颈或手背等处。治以外治法为主,可用风化石

灰30克,花磴15克,共为细末,加水少许调成糊状,

以签蘸药点倚子上,数次可蚀去。不影响美观者,可不

予治疗。

黑翳如珠

病证名。系指风轮上生翳,黑而圆,大小高低不等,

状如蟹睛的病证。见《银海精微》。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