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备课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备课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备课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备课_第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备课

第二单元古典名著之旅本单元需用课时9

本单元《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

主要内容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1)教学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单元教学目

标(2)指导学生学习写读后感。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初步学

单元重点难

点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古典名著之旅”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

交流平台、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项教学内容。四篇课文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

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

有根据《红楼梦》第七十回选编的《红楼春趣》。

课时安排

4.草船借箭2课时

5.景阳冈2课时

6.猴王出世1课时

7.红楼春趣1课时

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1课时

习作:写读后感1课时

语文园地二1课时

刘集联校关山学区语文学科课时集体备课

课题5.草船借箭总课时11

课型新授课时1主备人张群

班级五一授课教师张群授课时间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三字,正确读写“妒

教学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

目标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重

点理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难

教具

多媒体课件、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及作者简介、词语解释

准备

教学过程个案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1)教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请同学们欣赏。以《三国

(2)播放完毕后出示歌词:演义》主

(3)学生阅读歌词,说说对这首歌的了解。(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题歌导入

(4)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对歌词的理解,教师评议并梳理词意:滚滚长江向东交流,激

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发学习参

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地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于四时与课堂活

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世动的兴

人下酒闲谈的材料。趣。

(5)问题交流:歌词里说“浪花淘尽英雄”,你最崇拜《三国演义》中的哪个英

雄?(学生自由发言。)【出示课件3】老师相机呈现三国人物形象。

(6)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三国演义》的一篇课文《草船借箭》。

(板书: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

2.简介《三国演义》。【出示课件4】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

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简介《三

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

国演

学生阅读,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三国演义》中人物的了解。

义》,同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5】

时了解作

罗贯中(约1330年一约1400年),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

者及写作

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太原人。

本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的背景,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有助于学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理解课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文,激发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了学生阅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读名著的

三、再读感知,整体感知

兴趣。

(-)理清顺序。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

故事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全班交流,教师订正。

(二)了解起因、经过、结果。此环节的

1.快速浏览课文,试着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设计是教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意见。师帮助学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出示课件6】生找到梳

理文章结

(1)故事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

构的方

难、陷害诸葛亮。

法,帮助

(2)故事的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学生从整

(3)故事的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体上把握

四、细读课文,了解起因课文内

1.教师简介“草船借箭”的时代背景。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容。

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

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

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

的。

2.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看看从这部分课文能了解到哪些信

采用读、

,息、0

思、议等

3.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多种方式

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人物对话交流自己的感

4帮助学生

受。进一步感

5.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受人物形

(1)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周瑜要陷害诸葛亮。)象,理解

(2)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周瑜为什么还要害诸葛亮?【出故事情

示课件7】节。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学生齐读)。

从这句话你了解到周瑜的什么特点?(嫉贤妒能。)

(3)周瑜要害诸葛亮,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了解到的?(他们的对

话。)【出示课件8】

①当时,周瑜是吴国的是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好

吗?(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问。)

②周瑜这样问的目的是什么?(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

亮。这是周瑜设好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明知故问。)

(3)周瑜设计想陷害诸葛亮,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

【出示课件9】

①“公事”是什么意思?(朝廷之事;公家之事。)“推却”又是什么意

思?(借理由推托、拒绝。)为什么不能推却?(诸葛亮回答“用弓箭最

好”,这正中周瑜下怀,于是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

②从这段对话中你觉得周瑜是个怎样的人?(周瑜是个具有险恶用心的

人。)

③同桌一起交流,想象周瑜当时的心理活动。【出示课件91(请同学根据

自己的课文内容的理解,选择描写人物说话时动作和神态的词语填入括号

里。)

④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⑤再读加入描写人物语言和神态词语的语段,总结下列问题:【出示课件

10、11]

A.周瑜设计想陷害诸葛亮,诸葛亮是怎么做的?

B.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

务,还要立下军令状,说三天造好十万枝箭呢?从中可看出诸葛亮是个怎

样的人?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

受惩罚。”……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⑥指名读这段话。

⑦当周瑜听说诸葛亮三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他的心里为什么很高

兴?(周瑜知道在当时,三天肯定造不出十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

不成是要杀头的。周瑜以为他的计谋要成功了,所以很高兴。)

⑧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说三天造好十万枝箭

呢?(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⑨从学习中你了解到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胸有成竹,顾全大局。)

⑩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出示课件12】

(4)教师小结:学了这部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顾全大局;而周

瑜却妒忌诸葛亮,心胸十分狭窄,阴险狡诈。

(5)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要读出人物不同的性

格特点。如读出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读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

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6.谈话过渡:从课文第1~2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周瑜想害诸

葛亮,他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而诸葛亮立下军令

状,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的计划得逞了。(板书:起因一一周瑜

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

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草船借箭》节选自《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

书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准备:请鲁

设肃帮忙准备好船只、草把子、青布幔子、士兵等。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

计曹操借箭。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

如。

刘集联校关山学区语文学科课时集体备课

课题5.草船借箭总课时12

课型新授课时2主备人张群

班级五一授课教师张群授课时间

1.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

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

教学

目标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2.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

作品的兴趣。

教学

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重点

教学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难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准备

教学过程个案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止匕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并且理环节的

清了文章的结构,了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设计为

①草船借箭的原因是什么?

②通过第1〜2自然段的学习,我们还了解到什么?了与上

③这部分课文的哪句话点出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

2.谈话过渡: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了解到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周瑜是怎么节课做

“叹”的?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来。【出示课件(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

2]好衔

比不上他!)

“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接,为

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默读课文,圈画批注出来。学习新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借箭准备和借箭过程。课做好

二、了解“借箭准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准备。

1.诸葛亮请谁帮忙做借箭前的准备?(鲁肃)

2.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顾

全大局。)

3.从哪里可以看出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请默读课文3〜5自然段,把书上有关

句子标出来。

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相机指导。【出示课件4】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启发学生自由读这段话,从“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感受鲁肃十分诚信、顾全大局、对诸葛亮赞赏与默默支持。从“果然”一词也能够

看出诸葛亮知道鲁肃的为人。

5.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哪些准备?【出示课件5】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好哪些准备?(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

1引导学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2)诸葛亮为什么对鲁肃说“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生借助

了。”?(诸葛亮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3)从中

你能感受到什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他早人物对

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话感悟

三、精读“借箭经过”,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指名读课文6〜9自然段,标出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有关语句。人物特

2.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点。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6】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

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1)读一读,说说你从这段话知道了什么?(诸葛亮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候有大雾,

他在等雾。)

(2)诸葛亮那个时代有没有天气预报啊?(没有)这又说明了什么?(这就说明了

诸葛亮懂天文,识气象。)

(3)除了这儿,你还能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出示课件8】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

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从''大雾漫天"你了解到什么?(了解到当时的天气情况:到处都是大雾。)

(2)从天气的变化中你感受到什么?(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

象,预测准确。)

(3)从“诸葛亮笑着说“你感受到什么?(诸葛亮镇定自若,是因为诸葛亮深知曹

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这一笑,笑

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

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

(4)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的目的是什么?(既便于统一行动,

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

(5)军士为什么要“擂鼓呐喊”?(这样做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

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6)从这段叙述中你对诸葛亮又有了什么了解?(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抓

住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利用大雾的天气,前去“借箭”。)

(7)指导朗读,读好鲁肃和诸葛亮说话时的语气。

【出示课件14】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

箭。

(1)“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既能两

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

(2)你对诸葛亮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显

示了诸葛亮过人的智慧。“逼近曹操受箭”,进一步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生性多疑、小

心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此行“借箭”,轻轻松松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诸葛亮谋

划之周密,安排之巧妙,不仅显示出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也体现了诸葛亮具有

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4.自由读课文3〜9自然段,总结“借箭的经过”。(板书:经过一一诸葛亮利用草船

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1)小组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①算好天气:第三天有大雾。

◎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

⑥算好鲁肃:忠实守信。

④算好周瑜:嫉贤妒能,阴险狡诈。

⑤算好曹操:谨慎多疑。

四、了解“借箭结果”,感受人物形象

1.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结合课文说感受。

(1)小组交流: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出示课件18】

①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

刖。

②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顾全大

局。

③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

瑜。

3.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板书:

4.教师小结:草船借箭的前前后后,的确说明了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大吃一惊,结果一

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句话照应了课文开头的第一句话。—诸葛

(板书:结果一一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亮借箭

成功,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周瑜自

1.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叹不

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如。

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故事的起因、经

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不仅如此,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

开头照应。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2.作业:运用学会的阅读方法,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三国演义》中自己感兴趣的章

节。

板草船借箭

书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

设亮。

计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

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刘集联校关山学区语文学科课时集体备课

课题总课时

6.景阳冈13

课型新授课时1主备人张群

班级五一授课教师张群授课时间

1.认识“倚、著”等19个生字,会写“冈、饥”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

“晌午、筛酒”等词语。

教学

2.指导学生遇到不明白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

目标思。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了解武

松打虎的经过。

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

教学

解武松的性格和打虎的经过;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

重点

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指导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

难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准备

教学过程个案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在歌声

1.【出示课件1】教师播放《水浒传》电视剧主题歌曲,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教师提问: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这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中激发

歌。)你们看过《水浒传》吗?(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的

3.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对《水浒传》的了解,可以简单介绍电视剧中的故事情

节,可以说说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可以说说自己观看电视剧的感受,可以说说自学习热

己搜集的有关资料……教师评议并小结。

4.简介《水浒传》。【出示课件3】情。

《水浒传》是明代著名小说,又名《水浒全传》《忠义水浒传》,约成书于元末明

初。

成书以前,宋江等三十六人的起义事迹,就己经在民间广泛传颂。施耐庵在此基础简介《水

上,进行了整理加工和艺术的再创造。

《水浒传》长于语言技巧和描写人物的笔法。它的语言平实朴素、准确、简练浒传》,

而生动,富于浓烈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个性。在描写人物上,粗笔浓墨,色彩绚同时了解

烂,酣畅淋漓,神情面貌如见其人。

学生阅读,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水浒传》中人物的了解。作者及写

5.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的课文《景阳

作本篇文

冈》。(板书:景阳冈)学生齐读课题。

6.简介作者。【出示课件5】章的背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

7.补充资料:【出示课件6】景,有助

景阳冈:位于山东省聊城阳谷县城东16公里处的张秋镇境内,为《水浒传》描述的于学生理

武松打虎故地。据史书记载,这一带沙丘起伏,莽草无涯,古木参天,野兽出没,

有九岭十八铜堆之称。解课文,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激发了学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7】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阅读名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著的兴

(3)借助自己的阅读经验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词语。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可以

根据1果文内容或结合字面意思猜一猜。趣。

2.自与云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书生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土E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

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自E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Z目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下总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

1-4自然段: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

5〜7自然段:武松不听劝告,执意上冈。

8-1;2自然段:武松赤手空拳打死打虎。

13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下冈。

(板-书: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四、:钿读课文,了解喝酒引导学

1.请F可学们默读文章第1~4自然段,标注出人物对话,着重标注武松的语言,看看

从这一郭分课文能了解到什么。生通过

2.学自匕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语言描

3.学士二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人物对话交流自己的感受。

4,小目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出示课件10】写,了

(1)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①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

解人物

冈。②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

(2)课文是怎样表现武松豪放、倔强性格的?(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性格。

(3)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师生评议,教师小结【出示课件

111:这是武松在酒店饮酒时及饮完酒后与酒家说的一些话。表现其豪放、倔强的性

格。后来,当酒家好心劝阻他不要独自晚上过冈、以防猛虎伤害时,武松更是出语

豪壮一连两个“不怕”把武松浑身是胆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性格为

下文,他勇猛打虎的行为做了铺垫。(板书:豪放倔强)

(4)指导朗读:学生自由组合练习分角色朗读。

5.谈t舌过渡:从课文第1~2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

告,玩意过冈。他真的遇到老虎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本文重点讲了武松(喝酒)和(打虎)这两个故事情

书节,分别可以看出武松(倔强)和(勇武)的性格特

设点。

刘集联校关山学区语文学科课时集体备课

课题6.景阳冈总课时14

课型新授课时2主备人张群

班级五一授课教师张群授课时间

1.能简要地说一说故事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学2.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

目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

3.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

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的性格和打虎的经过;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

教学难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准备

教学过程个案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设计此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并且理环节的

清了文章的结构,学习了课文第1,2自然段。

2.通过第1,2自然段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什么?(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目的是

冈。)

做好与

3.从这部分课文我们了解到武松的什么特点?(豪放、倔强)

4.谈话过渡【出示课件2】:酒家说冈上有虎,经常出来伤人。真的有虎吗?武松遇上节课

到虎了吗?会不会发生危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下文。

的衔

二、学习课文自然段。

3,4接,为

1.学生默读课文3,4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武松上冈,见了官府

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学习下

2.从这部分课文中,你又了解到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板书:倔强、固执和无畏)

文做好

3.作者是怎样表现武松的性格特点的?(作者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

点。)准备。

4.找出描写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深入体会。【出示课件3】

这部分课文对武松的心理描写非常贴切、真实。这时的武松已经知道冈上有虎,心

里也有一点怕。但武松毕竟是英雄好汉,也出于自尊心和面子,他不愿下冈。“怕甚

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这里虽有犹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

气,充分体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7.指导朗读,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学习课文5,6自然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5,6自然段,标出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反复阅读。引

2.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

导学生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指导。

讲解自然段【出示课件】

5,65借助人

(1)读一读,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说说你从这段话知道了什么?(学生阅

读。)物心理

(2)小组交流,小组长汇总学生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活动感

①作者是怎样描写老虎抓人的?(一扑: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悟人物

扑,从半空里擂将下来;一掀: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一剪:把这铁棒也

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特点。

②“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似半天里起了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一句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夸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从老虎的吼声巨大感受到老

虎的凶猛。)

③“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把“虎尾”比作“铁棒”。)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从中感受到“虎尾”的有力,老

虎具有很强的攻击力。)

④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虎的凶猛。

【出示课件7】凶猛(突出显示)

略按一按望上一扑掩将下来把前爪搭在地下腰胯一掀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

来,只一剪一扑一掀一剪一兜兜将回来

⑤面对凶猛的老虎,武松是怎么做的?(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一躲,躲在一

边。却又又闪在一边。)

⑥面对凶猛的老虎,武松是否胆怯了?(不是,武松在消耗老虎的体力,挫败老虎

的锐气,等待时机进行反击。)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

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

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梢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

下来。)

⑦从武松沉着应战的动作描写中你感受到了武松的什么特点?(板书:机智灵敏、

有勇有谋)

【出示课件】机智灵敏、有勇有谋(突出显示)

8引导学

翻身下来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却

又闪在一边抡起梢棒从半空劈下来生通过

(4)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老虎的凶猛,表现出武松的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5)教师小结:这是写大虫进攻的“三招”及武松沉着应战的“三闪”。大虫抓人动作描

有“三招”:一扑、一掀、一剪。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把腰写,了

胯一掀,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

闪在一边。这“三闪”,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以至于“三般都抓不解人物

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般”,指种、样。从这里可以体现出武松的以退为进、机

智灵敏、有勇有谋。性格特

讲解5自然段【出示课件9】点。

(1)“武松将半截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这句话中的“势”是指什么?(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就势”

是什么意思?(借着老虎的姿势。)从这里你又了解到什么?(了解到武松的有勇有

谋。)

(2)《景阳冈》一文的重点是“武松打虎”,而“打”则是“重中之重”。作者写武

松打虎,生动又传神,虎虎有生气。先是他的“闪、躲”,这是面临猛虎的锋芒毕露

而机智避让的“闪、躲”,说明他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接着,武松“抡起梢棒,使

尽平生力气,从半空劈下来……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只顾乱踢”,

“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力气只顾打”。这里运用了哪些表示“打”的词

语?你能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语吗?从中感受到什么?

【出示课件11】勇武过人(突出显示)

“抡”“劈”“揪”“按”“踢”“提”“打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神奕飞

动,跃然纸上。

【出示课件12】英雄气势(突出显示)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梢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武松把半截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引导学生

(3)指导朗读,读出武松的勇武。潜入课文

(4)教师小结:这里的“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

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深处,对

的高大形象。

每个字、

4.自由读课文,5,6自然段,了解武松打虎的过程。

词、句、

四、学习课文第7自然段。

段都要仔

1.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细地推

2.结合课文说感受。

【出示课件13】敲,弄明

(1)一场廛战,耗尽了武松的精力,所以在打死了老虎后,他先坐在青石上歇了一

会儿,随后,便“一步步挨下冈来”。这一段里,哪个字用得准确?(挨)白了作者

(2)为什么说“挨”字用得准确?(这个“挨”字,精确地写出了武松在同猛虎搏良苦用心

斗后,手脚酥麻,筋疲力尽的状态。这样描写非但无损英雄的形象,反而会使人物

更加朴实丰满,更加逼真可信。这就是古典名著语言的精妙。)之后,再

(3)“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

从课文里

去,明早却来理会。”表现了武松的什么特点?(板书:机敏。)

3.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在朗读中表现出武松的筋疲力尽。钻出来。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课堂总结【出示课件16】:

《景阳冈》出自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全文叙事有头有尾,情

节完整,引人入胜。

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

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2.拓展延伸【出示课件17】:

(1)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作者还刻画了许许多多人物,并且这些人物都有表

现自己特点的绰号,如及时雨宋江、玉麒麟卢俊义、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浪

里白条张顺等。请你选自己喜欢、熟悉的人物了解他的绰号,感受施耐庵是如何既

传神又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的。

板景阳冈

书喝酒一一豪放、倔强

设上冈一一倔强、固执和无畏

计打虎一一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下冈---机敏

刘集联校关山学区语文学科课时集体备课

课题7.猴王出世总课时15

课型新授课时1主备人张群

班级五一授课教师张群授课时间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