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五代史+伶官传序》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五代史+伶官传序》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五代史+伶官传序》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五代史+伶官传序》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左传》1.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2.把握《五代史伶官传序》的逻辑推进3.欣赏文章的写法,把我论述风格。反复诵读,记忆背诵学习目标五代史伶官传序《新五代史》纪传体史书,因有薛居正编纂的《旧五代史》在前,故称之为《新五代史》由欧阳修编纂。相较旧书,更侧重“人事”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人为伶官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1007~1072)

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出身寒微,由母亲亲自教学,用荻画地作书。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在政治上,他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旗帜鲜明。晚年思想渐趋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

继续和发展了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他的文章,叙事简约且富有波澜,语言酣畅又自然凝练。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并编写两部史书:《新唐书》(与宋祁等合写)、《新五代史》。沙陀英雄兴亡史沙陀部领朱耶尽忠,在唐德宗李适(kuo)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继承沙陀府都督。不久被吐蕃攻陷,就率本族人在甘州迁徙。朱耶赤心(李克用父亲),在唐时担任朔州刺史。唐懿宗李漼咸通(公元860-874年)年间,讨伐庞勋有功,升金吾卫将军,赐名李国昌。李克用镇压黄巢起义军,被封为河东节度使。

896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被封晋王,从此割据河东。沙陀英雄兴亡史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晋国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并视梁朝为闰朝,仍奉唐朝正朔。908年李克用去世,子李存勖即晋王位。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称帝,改元同光,沿用“唐”国号,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同年底李存勖灭后梁,定都洛阳,史称后唐;925年灭前蜀王衍;928年南平高从诲内附;930年南楚马希声内附;936年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借辽兵攻入洛阳,称帝建立后晋,后唐灭亡。通读文本,找出作者表达观点的句子,并注意句子所在的位置,梳理一下文章的结构。注意理解作者本文的推理逻辑研读文本,寻找逻辑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1段)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段)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4段)论据(2-3段)庄宗得天下:继承父志、灭燕、灭梁、还失先王与失天下: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伶官传序结构梳理

思考:本文实际上是欧阳修为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进行总结,但为什么要以“伶官”作为题目?

首先,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其次,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文章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对其进行的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衰败直接联系起来,这样就扣住了文题,突出了中心。基础落实,把握文言现象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原:推究,考查。岂;难道所以:……的原因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以(介词,把)所立(所字结构,扶持拥立的君王)背(背叛,背弃)晋以归(归附)其(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千万,可)少牢(用一猪一羊祭祀)负(背着)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方(在,当)系:捆绑。组:绳索。函:木匣。此处用作动词,盛以木匣。夜(在夜里)仓皇(形容匆忙的样子)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至于(到……的结局)誓天(对天发誓何其(多么,何其)抑(或者)本(推究)第二、第三段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具体说明了怎样的观点第二段: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叙述为主第三段:反面叙述庄宗失去天下,并转入评论,议论失去天下的原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逸(yì)豫:安逸舒适。举:全、所有。忽微:形容细小之事。忽是寸的十万分之一,微是寸的百万分之一。溺:溺爱,对人或事物爱好过分。也哉:语气词连用,表示反诘语气。908年(23岁)接受三矢,继父遗命

912年(27岁)系燕王父子以组(灭燕)923年(38岁)函梁君臣之首(亡梁)926年(41岁)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结合注释,观察庄宗成败时间,讨论作者着重表现这样的反差的原因对比强烈,深刻的突出了人的行为上:忧劳与逸豫的不同结果。总结“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于所溺”的经验教训,不要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否则会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借此表达了对朝政情况的深刻担忧,讽读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这就使得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普遍性,更具现实针对性。因此,可以说,第四段是对伶官亡国一事的现实意义的进一步开掘,并不只是简单的重复。写作特点首先,主题突出,精要的概括,根据这个主题的内容,又选择了一系列十分精确的对称性的词汇,用它们把抽象的结论和具体的史料贯穿起来,即“人事”“天命”;“盛”“衰”;“得”“失”;“难”“易”;“成”“败”;“兴”“亡”;“忧劳”“逸豫”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