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儒学的发展一、儒学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创立:时期:春秋末期创始人:孔子核心思想:提出“仁”,主张“礼”,以德治民。孔子认为“仁”是爱人之心,通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他维护周礼,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对于国家的繁荣稳定至关重要。(2)早期发展: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同时,荀子提出了“礼法并用”的思想,强调礼与法的结合。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秦朝时期: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儒家思想受到严重打击。(4)西汉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学: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吸收阴阳五行学说和法家、道家等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并提出“三纲五常”,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三、儒学的哲理化与系统化(5)宋明理学:形成:宋代,儒家思想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集大成者: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心学:发展:明中叶,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心学。他继承并优化陆九渊的心学,完善了心学体系,把儒学推向一个新阶段。四、儒学的批判与转型(6)明末清初:批判:思想家们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对儒学正统的权威性进行挑战,反对理学的不合理部分,具有民主色彩。转型:他们仍然是儒学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部分,属于儒家的改革派,批判中的继承,与时俱进,对儒学的发展具有建设性的作用。(7)近代以来: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为维新变法制造理论依据。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猛烈抨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五、儒学的现代价值积极影响:儒学强调道德修养、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积极意义。批判性继承:在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批判地吸收儒学的优秀思想资源,改造和重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之适应中国的现代化。综上所述,儒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创立、正统化、哲理化、系统化到批判与转型的复杂历程,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代社会,儒学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发展。小试牛刀一、单选题1.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有许多讲述佛经故事宣扬教义的经变画。北魏早期经变画中有大量为了施舍而割头、挖眼的内容,隋唐时期则代之以孝道、忠君的故事。这种变化反映了佛教(
)A.附会融入中国社会 B.深刻影响儒家思想C.推动孝道文化发展 D.推崇消极避世教义2.盛唐时期开放的社会风气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并在思想文化领域引发一定的革新。关于这一时期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有(
)A.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 B.张载提出了“为天地立心”C.吴道子创作《送子天王图》 D.顾恺之绘制了《洛神赋图》3.从汉末直至两晋,原本地位崇高的太学博士、助教等学官地位一落千丈,被视为闲职,成为名士不耻为之的“浊官”,以至于“多使微人教授”,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 B.选拔制度发生变异C.文化教育水平的倒退 D.军阀混战政局不稳4.下图为唐晋昌郡太守乐庭环夫妇礼佛图。图中描绘了太守夫妇携其子女和侍从前往礼佛的场景。与前代礼佛图中身躯微小的人物不同,该图中的人物非常高大,女性衣着华丽,丰腴健美;男性则身着公服,身材修长。该画作的创作反映了(
)A.绘画发展的世俗化倾向 B.三教合一局面逐渐形成C.市民文化日益得到发展 D.儒学主导地位受到挑战5.南北朝时期,佛教中的菩提树形象类型丰富、形态多样,其源头可追溯至汉代以来的各种神树图样。其中最为常见的扇形阔叶菩提圣树是以求仙问道的玉树崇拜贯穿主线。这体现出南北朝时期(
)A.佛道文化交融互鉴 B.农耕生态环境良好C.佛教社会地位低下 D.佛教本土化的趋势6.魏晋时期,以曹植为首的魏晋名士开启了“任诞放达”之风,曹植在其《赠丁翼诗》中写道:“滔荡固大节,时俗多所拘。君子通大道,无愿为世儒。”该诗主要体现了(
)A.魏晋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没落B.魏晋士人对虚伪礼法名教的批判C.魏晋文学注重对现实的探寻D.儒学思想推动士人自我意识觉醒7.下表为唐代皇帝对待儒释道态度的相关记载。记载出处唐高祖下诏“令老先、次孔,末后释宗”《唐高僧传》武则天明令“释教在道法之上,僧尼处道士女冠之前”《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唐武宗诏告天下“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旧唐书·武宗本纪》唐代统治者对三教态度的变化(
)A.体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包容 B.改变了三教并存的局面C.反映出佛教已完成本土化 D.适应了政治统治的需要8.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是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如图是云冈石窟第6窟“太子箭射铁鼓”浮雕。该浮雕展示了释迦太子与提婆达多、难陀比试臂力的场景,据说太子力大无穷,一箭就能射穿7个铁鼓。据此可推断(
)A.佛教传入深刻影响社会生活 B.鲜卑贵族信仰佛教、崇尚武力C.游牧民族对汉族文化的接受 D.北魏的金属冶炼技术水平低下9.流行歌曲《烟花易冷》的歌词创作灵感源于北魏时期杨街之所著《洛阳伽蓝记》,书中描述了盛极繁华后倾塌颓圮的千年古都洛阳城。其中歌词“伽蓝寺听雨声盼永恒”中“伽蓝”一词(梵语“僧伽蓝摩”之略称),意为“众园”或“僧院”。是佛寺的统称。这反映出北魏(
)A.佛教发展,此时已经完成本土化 B.市井繁华,都城中多有寺庙修建C.治理昏庸,帝王朝廷中奢靡盛行 D.文化繁荣,百姓普遍信佛求永恒10.汉代以后,“五德终始”学说逐渐定型,汉承秦为火德,东汉改“洛阳”为“雒阳”而都,以避与炎汉相冲。此后,魏承汉为土,晋承魏为金……为历代所用。这表明当时(
)A.阴阳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B.统治阶级盲从封建迷信C.多用五德宣示正统地位 D.天命变更说法深入民心11.《世说新语》中记载,阮籍母亲过世,好友裴楷来吊唁,阮籍“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这一现象可以折射出(
)A.魏晋玄学的思想解放作用 B.封建礼教趋向于彻底瓦解C.佛道兴盛超越了儒家地位 D.魏晋名士不拘礼法的个性12.前秦君主苻坚在位时“广修学官,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充之,公卿以下子孙并遣受业。”他还经常亲临太学,考评学生经义优劣。这些措施体现了(
)A.民族之间的隔阂消失 B.儒学开始确立正统地位C.选官方式的重大变革 D.国家治理模式有所改善13.论及魏晋南北朝,某学者评论道:“这一时期由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到统一、却也开启了‘小中国’向‘大中国’的转变,由‘多中心’向‘一体化’的演进。”可以印证上述结论的有(
)①胡汉交融,华夏认同产生
②北民南迁,南方开发③儒佛道相互吸收,文化交流
④三省创立,事权分化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4.李华(约700-766年)在《卜论》中说:“专任道德以贯之,则天地之理尽矣,又焉假夫蓍龟夫,又焉征夫鬼神乎?”这一主张(
)A.承袭了理学核心思想 B.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C.动摇了佛教思想根基 D.强化了基层伦理教化15.南朝时期,出身士族的陆修静改革道教,主张兼融儒释,强化斋戒,以使“民内修慈孝,外行敬让,佐时理化,助国扶命”,通过“道化宣流”,以求“家国太平”,重新振兴道教。陆修静还被宋文帝请入宫中讲道,太后对他执门徒之礼。这反映了当时(
)A.道教成为统治思想 B.思想的交融与发展C.儒学丧失主流地位 D.国家的统一与安定16.唐宪宗从法门寺迎佛骨入皇宫供奉,后又下令长安各寺庙轮流供奉,“王公士民瞻奉舍施,惟恐弗及”。韩愈识为“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故上《谏迎佛骨表》旗帜鲜明地表达反佛立场。韩愈的上表(
)A.体现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 B.深受了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C.折射了三教并立的基本格局 D.印证了儒学统治地位的动摇17.传说东晋名僧慧远法师隐居庐山三十年,送客时从不过虎溪,一日道士陆修景和文人陶渊明来访,三人谈禅论道,语洽道合,慧远送客时仍谈论不已,不觉送过了虎溪,待三人反应过来相顾大笑,这便是有名的“虎溪三笑”典故。这一典故反映出当时(
)A.儒学丧失了主流意识地位 B.佛教吸收了道家避世理念C.思想文化领域多元而融合 D.佛道两教社会影响力增强18.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下诏尊孔子为宣父,在兖州特设殿庙,并专门拨二十户人家维持其供养。此外,他还“数幸国学,令祭酒、司业、博士讲论。毕,各赐以束帛。”唐太宗的这一举措意在(
)A.促进儒学的学术发展 B.维护王朝的政治统治C.巩固思想的一统局面 D.加强儒家正统的地位19.“一带一路”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20.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这反映出唐朝(
)A.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B.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C.道教与佛教不能并存 D.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BDDBDB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BBBACBAA1.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北魏至隋唐时期。根据材料“北魏早期经变画中有大量为了施舍而割头、挖眼的内容,隋唐时期则代之以孝道、忠君的故事。”及所学可知,佛教文化传入后经历了以早期佛教教义为主到吸收中国传统儒家忠孝思想的变化,说明佛教在文化方面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本土化,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佛教文化对儒家思想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儒学对佛教文化的影响,未涉及孝道文化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题干信息未涉及消极避世的教义内容,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盛唐(中国)。据本题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吴道子是盛唐时期画家,擅长人物画,《送子天王图》是其代表作之一,符合史实,C项正确;“三教合归儒”是在隋朝儒学家提出的主张,并非盛唐时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张载是北宋时期的思想家,“为天地立心”是他提出的,不符合盛唐时期史实,排除B项;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画家,《洛神赋图》是他的作品,不符合盛唐时期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3.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汉末至两晋时期,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实施,选拔官员的制度发生了变化,不再完全依赖于学术成就或儒学知识。九品中导致了许多有才华的学者和知识分子无法通过传统的儒学教育途径获得官职,而那些通过九品中正制获得官职的人可能并不具备相应的学术背景或能力。因此,太学博士、助教等学官的地位下降,被视为闲职,不再是名士追求的目标,B项正确;在魏晋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的收到冲击,但是这对于政治的影响有限,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汉末直至两晋时期的政治变化,不是当时的文化教育水平现状,无法得出“文化教育水平的倒退”的结论,排除C项;军阀混战政局不稳是当时的社会现状,但是与“太学博士”地位下降,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4.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题干“与前代礼佛图中身躯微小的人物不同,该图中的人物非常高大,女性衣着华丽,丰腴健美;男性则身着公服,身材修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儒佛道三教并行,唐朝礼佛的盛行反映了儒学地位受到挑战,D项正确;绘画发展的世俗化倾向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三教合一局面逐渐形成不符合材料表述,排除B项;市民文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5.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南北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南北朝时期的菩提树形象类型丰富、形态多样,受到了汉代神树图样的影响,这体现了佛教本土化的发展趋势,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道家对佛教文化的借鉴信息,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南北朝时期生态环境良好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佛教社会地位下降的相关信息,与南北朝时期的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6.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滔荡固大节,时俗多所拘。君子通大道,无愿为世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俗多所拘”则指出当时社会风气受到许多约束,这些约束往往指的是儒家的礼法名教。而通过这些诗句,可以看出曹植对于当时社会中过分强调儒家礼法名教的现象持有批判态度,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追求更广阔的道德和智慧,而不是被世俗的礼法所束缚。因此,这首诗主要体现了魏晋士人对虚伪礼法名教的批判,B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部分士人对于儒家的看法,不代表魏晋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没落,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魏晋文学受玄学影响,注重对现实的逃避,排除C项;材料确实反映魏晋时期,部分士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但是推动其觉醒的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不是儒学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7.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从表中记载可以看出,唐代不同皇帝对儒释道三教的态度有所不同,有时重视道教,有时重视佛教,有时又打压佛教。这种态度的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统治需要,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唐代对儒、道教和佛教的态度,只有佛教属于外来文化,且唐武宗时期进行了灭佛运动,不能完全体现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排除A项;只有在唐武宗时期进行了灭佛运动,不能完全说明改变了三角并存的局面,排除B项;佛教在唐代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并不能说已经完全本土化,未涉及到佛教本土化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8.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时空是北魏时期。据材料“如图是云冈石窟第6窟‘太子箭射铁鼓’浮雕。该浮雕展示了释迦太子与提婆达多、难陀比试臂力的场景,据说太子力大无穷,一箭就能射穿7个铁鼓”并结合所学可知,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开始开凿的佛教石窟,材料反映了释迦太子与提婆达多、难陀比试臂力的场景,这说明鲜卑贵族信仰佛教、崇尚武力,B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太子箭射铁鼓”,没有体现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中云冈石窟第6窟“太子箭射铁鼓”浮雕,没有体现对汉族文化的接受,排除C项;材料中的“太子箭射铁鼓”浮雕,这里的太子是释迦太子,而不是反映北魏的金属冶炼技术,排除D项。故选B项。9.B【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由“伽蓝寺”泛指洛阳的众多佛寺可知,北魏洛阳城内已有多处寺庙布局,B项正确;本题为佛教的本土化过程始于东汉时期,并在隋唐时期完成了本土化,排除A项;材料“伽蓝寺”未体现皇室治理昏庸,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百姓普遍信仰佛教,排除D项。故选B项。10.C【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材料反映了历代统治者利用五德终始、天命变易的思想维护自身统治,强调统治的正统性与合法性,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主流思想为儒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体现出封建统治者借五德学说巩固统治,不能体现统治者盲从迷信,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获得“深入民心”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1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阮籍不符合丧礼的行为,是政治和社会动荡冲击时人道德观念的一种反映,部分文人名士放荡不羁的言行并不能说明礼教的彻底崩溃,因此D项解析合理,D项正确;材料主题是阮籍不守礼法,而非探讨玄学影响或者佛道影响,排除AC项;“彻底瓦解”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故选D项。12.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前秦君主苻坚广修学官,亲临太学,考评学生经义优劣,体现了对儒学的重视,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模式,D项正确;隔阂消失,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儒学开始确立正统地位,是在西汉时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选官方式的变化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3.B【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据本题材料“这一时期由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到统一、却也开启了‘小中国’向‘大中国’的转变,由‘多中心’向‘一体化’的演进”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疆域不断扩大,民族交融不断加深,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推动了“小中国”向“大中国”的转变,使得中国逐渐成为一个更加统一的整体。①华夏认同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时间上与材料不相符;②北民南迁,南方开发,体现了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符合题意;③儒佛道相互吸收,文化交流,体现了文化的交流,符合题意;④三省创立,事权分化,发生于隋朝,时间上不相符,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14.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李华认为处世行事根本没必要去求神问卜,而应以敬德为要,强调注重人事,反对事鬼,所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B项正确;理学强调“天理”是宇宙的本原,产生于宋代,而李华生活于唐代,所以李华的思想不可能承袭于理学,排除A项;该主张并未将矛头指向佛教思想,排除C项;这只是学者的思想主张,无法判断其是否被政府采纳和推广,因此无法体现其现实效用,排除D项。故选B项。15.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出身士族的陆修静改革道教,主张兼融儒释……重新振兴道教”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陆修静融合儒家思想和佛教,对道教进行改革,教化民众孝、敬,承担社会使命,从而实现家国太平,这些体现出当时思想的交融与发展,B项正确;结合所学,当时道教不是统治思想,统治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排除A项;当时儒学地位受到冲击但并未丧失主流地位,排除C项;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断,排除D项。故选B项。16.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上《谏迎佛骨表》旗帜鲜明地表达反佛立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愈不顾皇帝大力推崇佛教,上疏反佛,体现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A项正确;程朱理学出现于宋朝,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道教,不能得出三教并立,排除C项;儒学统治地位受到挑战,但未动摇,排除D项。故选A项。17.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传说东晋名僧慧远法师隐居庐山三十年,送客时从不过虎溪,一日道士陆修景和文人陶渊明来访,三人谈禅论道,语洽道合,慧远送客时仍谈论不已,不觉送过了虎溪,待三人反应过来相顾大笑,这便是有名的‘虎溪三笑’典故。”可知,材料中的一僧一道一儒,不仅没有思想上的冲突,而且“语洽道合”,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又反映了彼此之间融合共存,C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冲击,并没有丧失主流意识地位,排除A项;佛教本身就追求离俗避世,不能说明吸收了道家的“避世”理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尿路感染护理
- 大学体育与健康 教案 舞龙舞狮16
-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
- 数字电子-计数器基本知识点
- 原本大学微言-南怀瑾著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中级财务会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语言学导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英语交际1》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班团活动策划案
- 小班数学活动好玩的彩带
- 从小细节看矿井建设安全管理
- 易学行业收入分析
-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标准课件
- 初一期末考试总动员班会课件
- 加油站应急灭火常识培训
- 大学生美术职业生涯规划
- 学校宿舍家具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树师德师风演讲成品课件两篇
- 《从刺激到反应》课件
- 采访妈妈提纲的模板
- 项目一-旅游概述-(旅游概论课件完美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