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
第一节发展简史
一萌芽期(远古至南北朝):
I最早文献记录:《五十二病方》
2最早关于儿科医生的记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3最早见于文献的儿科医案:西汉名医淳于意的《诊籍》记载了用“下气汤”治疗婴儿“气
鬲病”的医案。
4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儿科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5西晋王叔和《脉经》苜先论述了小儿脉法,认为“小儿之脉快疾,一息七、八至日平”,
并首次论及小儿变蒸。
二形成期(隋朝至宋朝)
1医事制度:太医署内专设小儿科
2医家与医著:
隋代巢元方主持编撰的《诸病源候论》第一次对儿科疾病病因病理及证候进行了较全
面和系统的阐述。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弥补了《诸病源候论》有论无方的不足,是儿科学的重
要历史文献。
《颅囱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部儿科专著,被称为“幼科之宗”,书中首倡小儿体
属“纯阳”的观点,对小儿脉法、囱门诊法以及惊、痫、疳、痢、火丹等疾病的证治加以阐
述。共载方56首,其中外治方28首。
北宋钱乙,字仲阳,被后世誉为“儿科之圣”,其书被《四库全书》成为“幼科之舁祖”。
其弟子阎季忠整理编集的《小儿药证直诀》3卷,集中体现了钱乙的学术思想。书中将小儿
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四诊中尤重望诊,创立了“面上
证”、“目内证”的诊断方法;并首创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
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成为中医儿科辨证学中最重要的方法。治疗上区分五脏寒热虚实
证候,创新方,化古方,如导赤散、泻白散、地黄丸、白术散、异功散等。此外,对儿科四
大要证“疮、痘、惊、疳”的认识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提出“急惊今凉泻,慢惊合温补”的
治疗大法、“疳皆脾胃病”的著名观点,对儿科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山东名医董汲,撰写《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是为痘疹类第•部专著。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明确指出新生儿脐风撮口是由断脐不慎所致,与成人破伤风无
异,提出了烧灼法断脐的预防方法。
至宋代,中医儿科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三发展期(元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1元代名医曾世荣,编著《活幼心书》3卷、《活幼口议》20卷。
2明代名医万全,儿科著作有《育婴家秘》4卷、《幼科发挥》2卷、《痘疹心法》23卷、《片
玉心书》5卷、《片玉痘疹》13卷等。就儿童养育的不同阶段,提出了“预养以培其元,胎
养以保其真,属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的育婴四法。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的基础
上提出了小儿“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常有余而肺常不足”的观点,即五
脏“二有余三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若再加上“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则为“三有余而
四不足”)-在治疗上首重保护胃气。
3清代儿科专家夏禹铸著《幼科铁镜》,治疗上重视推拿,并以“灯火十三燃"法治疗脐风、
惊风等证。
4清代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是一部麻疹专著。
5清代陈复正,号飞霞,著《幼幼集成》,详析指纹之义,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
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6清代温病大家吴理在其《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明确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
体质特点,“易于感触”、“易于传变”的病理特点,“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的临
床用药注意点。
7这•时期的最高学术成就是应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已经广泛传播。
清代儿科学发展达到鼎盛时期。
四新时期(新中国成立后)
中医儿科学与其他医学学科一样,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第二节小儿年龄分期
现代将18岁以下划归为儿科范畴。共分7个阶段。
-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40周。
妊娠早期3个月内,受到不良因素的刺激,可造成流产、死胎、先天畸形等。妊娠中期受到
伤害,常造成胎萎不长。后期遭受刺激,可导致早产。
我国还把从孕期满28周到出生后7足天,定为围生期,此期间小儿死亡率高,应抓好围生
期保健。
二新生儿期:从出生断脐到出生后满28天。
这…时期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表现最为突出,死亡率高。从时间匕看,此期
也属于婴儿期。
三婴儿期:从出生到一周岁之前。
这一时期生长发育极为迅速,充分显示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要按时预防
接种,增强抗病能力。多晒太阳,防止佝偻病。
四幼儿期:从•周岁到满三周岁之前。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以防止脾胃病的发
生。重视对幼儿的早期教育,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五学龄前期:从三周岁到6~7岁。
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开始到青春期前。
七青春期:一般指10~18岁,女孩比男孩青春期开始与结束的年龄早2年左右。青春期个
体差异较大,可相差2~4岁。
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肾气盛,天癸至,生殖系统发育迅速,趋向成熟。体格生长出现第二
次高峰。
第三节小儿生长发育
生长指形体增长,发育指功能进步。生长与发育密切相关,形与神同步发展。
体格生长
—体重
出生时体重约为3kg,出生后的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约0.7kg,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约0.5kg,
一周岁以后平均每年增加约2kg。
推算公式:W6个月体重(kg)=3+0.7X月龄
7~12个月体重(kg)=7+0.5X(月龄-6)
1岁以上体重(kg)=8+2X年龄
个体差异的正常波动范围不超过正常均值的10%。体重增加过快常见于肥胖症,体重低于
正常均值的85%为营养不良。
二身高(长)
出生时身长约为50cm。出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约25cm,其中前3个月约增长12cm。
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10cm。2周岁后至青春期前身高(身长)增长较平稳,每年约
7cm。进入青春期,身高增长出现第二个高峰,其增长速度约为学龄期的2倍,持续2~3年。
临床可用以下公式推算2岁后至12岁儿童的身高:
身高(cm)=70+7X年龄
如身高低于正常均值的70%,应考虑侏儒症、克汀病、营养不良等。
三囱门
囱门有前卤、后囱之分。前囱是额骨和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后囱是顶骨和枕骨之间的三角
形间隙。前卤的大小是指囱门对边中点间的连线距离。
前囱应在小儿出生后的12~18个月闭合。后囱在部分小儿出生时就已经闭合,未闭合者正常
情况应在出生后2~4个月内闭合。
因门闭合情况反映某些疾病。囱门早闭且头围明显小于正常者,为小头畸形;冈门迟闭及头
围大于正常者,常见于解颅(脑积水)、佝偻病等。囱门凹陷多见于阴伤液竭之失水及极度
消瘦小儿,冈门凸出多见于热炽气营之脑炎、脑膜炎等。
四头围
自两侧眉弓上缘处,经过枕骨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足月儿出生时的头围约为33~34cm,出生后前3个月和后9个月各增长6cm,1周岁时约为
46cm,2周岁时约为48cm,5周岁时约增长至50cm,15岁时接近成人,约为54~58cm。
五胸围
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l~2cm,约32cm。一般在1岁时,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2岁后胸围
渐大于头围。•般营养不良或缺少锻炼的小儿胸廓发育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较晚;反之,
营养状况良好的小儿,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较早。
六牙齿
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出牙顺序是先下颌后上颌,自前向后依次萌出,唯尖牙例
外。约在2~2.5岁出齐20颗乳牙。出牙时间推迟或出牙顺序混乱,常见于佝偻病、呆小病、
营养不良等。6岁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恒牙,自7~8岁开始,乳牙按萌出先后逐渐脱落,代
之以恒牙,最后一颗恒牙(第三磨牙)一般在20~30岁时长出,也有终身不出者,所以,恒
牙在28~32颗之间。
2岁以内乳牙颗数可用以下公式推算:乳牙数=月龄-4(或6)
七呼吸、脉搏
越小越快,越大越慢
八血压
越小越低,越大越高
收缩压(mmHg)=80+2X年龄
舒张压=收缩压X2/3
神经心理发育
一感知发育
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皮肤感觉、知觉。
二运动发育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三语言发育
小儿语言发育要经过发音、理解与表达三个阶段。
四性格发育
五心理活动发展
注意力与记忆力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发展;情绪、情感的发展。
变蒸学说
变蒸是古代医家阐述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一种学说。所谓“变蒸”,变者,变其情志,发
其聪明;蒸者,蒸其血脉,长其百骸。与现代所观察到的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基本一致。
第四节生理病理病因特点
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吴谑/吴鞠通);
“阴",一般是指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
活动。故“稚阴稚阳”的观点更充分说明了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
未充和不完善的。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小儿为“纯阳”之体
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温病条辨》)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景岳全书》)(简答)
病因特点:先天、外感、乳食、情志、意外、其他因素。
第五节儿科诊法概要
望诊包括总体望诊(望神色、望形态)和分部望诊(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察指纹)
望神色(五色主病)
审苗窍(苗窍是指口、舌、目、鼻、耳及二阴;察舌中舌体;察耳中以耳垂为中心
的腮部漫肿疼痛是痛腮之表现)
辨斑疹(大、平、不退色为斑;小、高、退色为疹)
察二便中大便便色
察指纹(正常小儿指纹大多淡紫隐隐而不显了风关以上;《幼幼集成》:“浮沉分
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关测轻重。”)
看指纹是对3岁以内小儿用以代替脉诊的一种辅助诊法。
闻诊
问诊问年龄、病情、个人史(个人史包括胎产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等)
切诊脉诊(对7岁以下儿童采用“一指定三关”的方法)小儿主要有浮、沉、迟、
数、有力、无力六种基本病理脉象
按诊
第六节儿科治法概要
内治疗法
用药原则:1治疗要及时、正确和审慎
2处方用药精简灵活(应注意不得妄用攻伐,对于大苦、大寒、大辛、大热、峻下、毒烈
之品,均当慎用)
3注意顾护脾胃
4重视先证而治
5掌握用药剂量
6
常用内治法(中医学最基本治法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第二章第二节新生儿期保健
新生儿有儿种特殊的生理状态不可误认为病态:马牙假月经螳螂子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拭口洁眼;断脐护脐;洗浴衣着;祛除胎毒;初生开乳
第三节婴儿期保健
喂养方法分为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
母乳喂养的优点:
营养丰富,更有利于大脑发育(不饱和脂肪酸、小分子白蛋白、乳糖和
半乳糖、无机盐):
增强免疫;增进母子情感交流;有利于母亲健康(促进子
宫收缩而复原、减少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几率)
断乳时间一般在小儿10~12个月时为宜。
人工喂养中牛乳缺乏免疫因子:羊乳叶酸含量很少长期喂哺易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婴儿护养:
头要凉、背要暖、腹要暖、足要暖。
预防接种:婴儿时期脏腑娇嫩、卫外不固,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在6个月以后就逐渐消失。
“四苗防六病”:卡介苗——结核病;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日咳毒素、白喉类毒素、
破伤风类毒素三联;麻疹减毒活疫苗
肺系病证:感冒肺炎喘嗽哮喘
感冒
定义俗称“伤风”,是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临床以发热、鼻塞流涕、喷
嚏、咳嗽为主要表现。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气候骤变及冬春时节多见。分为四时感冒与时行感冒。
病因病机小儿感冒发生的原因,以感受风邪为主,常兼杂寒、热、暑、湿、燥等,亦有
感受时邪疫毒所致者。(感受外邪,感受时邪)
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可累及肝脾。
病机关键为卫表失和,肺气失宣。
治疗原则疏风解表
治疗兼证,在解表基础上,分别佐以化痰、消导、镇惊之法。要使热退,必须汗出,
但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发汗不宜太过,以防津液耗损。常以辛凉辛温药并用。
分证论治
1风寒感冒以恶寒,无汗,鼻流清涕,咽不红,脉浮紧或指纹浮红为特征
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感冒以发热重,鼻流浊涕,咽红,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为特征。
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
区别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其特征表现为咽不红
3暑邪感冒发于夏季,以发热,头痛,身重困倦,食欲不振,舌红,苔黄腻为特征。
清暑解表新加香需饮加减
4时邪感冒以起病急骤,肺系症状轻、全身症状重,发热恶寒,无汗或汗出热不解,
目赤咽红,全身肌肉酸痛,舌红苔黄为特征。
清热解毒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
5兼证⑴夹痰兼见咳嗽较剧,痰多,喉间痰鸣。
风寒夹痰痰白清稀;治当疏风散寒,宣肺化痰;杏苏散加减。
风热夹痰痰稠色白或黄,口渴:治当疏风散热,清肺化痰;桑菊饮加减
⑵夹滞兼见院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口气秽浊,大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便
秘结,小便短黄,舌苔厚腻。治当解表兼以消食导滞。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保和丸
加减。
⑶夹惊兼见高热,惊惕哭闹,睡卧不宁甚至抽风惊厥。治当清热解表,祛风定惊。
方用银翘散加用钩藤、菊花、蝉蜕、珍珠母。另服小儿金丹片或小儿回春丹。
密切观察病情,注意体温变化,防止发生惊厥。
肺炎喘嗽
定义本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气促、
鼻煽为主要临床特征。(名解)
“肺炎喘嗽”一词首见于清代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冬春季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年龄越小,发病率
越高。
病因病机发病原因,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内因责之于肺脏娇嫩。当罹患他病影响及肺
时,也可发生本病。本病后期可因邪气渐退,正气耗伤,而出现正虚邪恋之象。
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常累及脾,亦可内窜心肝。痰热既是病理产物,也是重要的致
病因素,其病理机制主要是肺气郁闭之演变。
肺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湿啰音
辨证要点1初期要辨风寒风热
2极期要注意辨痰重热重
3临证应注意辨常证变证
治疗原则开肺化痰止咳平喘为基本法则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病情变化随证应用加减
证治分类
㈠常证
1风寒闭肺以风寒表证伴呛咳不爽,呼吸气急,气促、鼻煽较轻或不显为特征。
治当辛温宣肺,化痰止咳华盖散加减
2风热闭肺以风热表证伴咳嗽,气促,痰液黏稠,一般气喘不重为特征。
治当辛凉宣肺,化痰止咳麻杏石甘汤加味
3痰热闭肺以有典型的发热、咳嗽、气急、鼻煽,还有痰鸣明显为特征。
治当清热涤痰,开肺定喘五虎汤合季荡大枣泻肺汤加减
4正虚邪恋
⑴阴虚肺热以干咳少痰,舌红苔少,脉细数为特征。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加减
⑵肺脾气虚以咳嗽无力,多汗易汗为特征。偏于肺气虚者,又见面色少华,容易感冒;
偏于脾气虚者,又见纳差便溃,神疲乏力。
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㈡变证
1心阳虚衰以突然呼吸急促,心慌动疾,面色苍白或青灰,四肢厥冷,肝脏增大,脉
细弱疾数为特征。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2邪陷心肝以神志昏迷、四肢抽搐为特征。
治法:清热泻火,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
哮喘是小儿时期的常见肺系疾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哮鸣气喘疾病。哮指声响,鸣指气息,
哮必兼喘。临床以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吼哮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
张口抬肩,摇身颉肚,唇口青紫为特征。
病因病机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痰饮留伏,此为哮喘之夙根(小儿肺脏
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外因责之于气候骤变,寒温失调,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
以及过食生冷咸酸,活动过度,情绪激动等。内因是发病的根据,外因即诱因是发病的
重要条件。其中因感冒受冷而诱发者最为多见。总之,哮喘的发生都是外因作用于内因
的结果。
正虚痰伏,邪阻肺络是其主:要病机。其发作期的病机为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
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阻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哮喘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
解期以正虚为主,但亦有发作期、缓解期不明,发作迁延,虚实夹杂的复杂证候。
诊断要点多有婴儿期湿疹、过敏性鼻炎病史,以及家族哮喘史。周围血象检查嗜酸粒
细胞可增高。
治疗原则本病应按发作期、缓解期分别施治。发作期当攻邪以治其标,治肺为主,分辨
寒热虚实而随证施治。缓解期当扶正以治其木,调其肺脾肾等脏腑功能,消除伏痰夙根。
证治分类
㈠发作期
1寒性哮喘以咳喘痰鸣,痰涎清稀,舌淡苔白,伴风寒表证为特征。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定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热性哮喘以咳嗽喘急,声高息涌,喉间哮鸣,咯痰稠黄,舌红苔黄为特征。
治法:清肺涤痰,平喘止咳麻杏石甘汤合苏孳丸加减
3虚实夹杂以咳喘日久,动则喘甚,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腻为特征。
治法:化痰降气,纳气平喘射干麻黄汤合都气丸加减
4寒热夹杂大青龙汤
㈡缓解期
I肺气虚弱以易出汗,易感冒,神疲乏力为特征。
治法:补肺固表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2脾气虚弱以面色萎黄,倦怠无力,时有咳嗽痰鸣,食少便滤为特征。
治法:健脾化痰六君子汤加减
3肾气虚弱以动则气短,畏寒肢冷,夜尿增多,舌淡苔薄为特征。
治法:补肾固本金匮肾气丸加减
脾系病证:泄泻厌食疳证
泄泻
定义泄泻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
质稀薄甚或如水样为特征。
本病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而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夏秋季节最为多见。
病因病机引起小儿泄泻的原因,责之于感受外邪、内伤乳食以及脾胃虚弱,其中湿邪为
重要的致病因素。湿为阴邪,易困阻脾阳。
总之,泄泻之因,以湿为主。泄泻病位,以脾为要。
由于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和“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加之泄泻常
易伤津耗气,故病情重者,常可发生‘伤阴'、'伤阳"的变证。泄泻迁延不愈者,
久可导致疳证,甚或因脾虚肝旺而出现慢惊风证。
辨证要点1辨常证变证2辨伤阴伤阳3辨寒热虚实
治疗原则运脾化湿
证治分类
㈠常证
1湿热泻
以泻下急迫,量多次频,黄褐秽臭,呈黄褐稀水或如蛋花汤样,或夹少许黏液,
气味臭秽,腹痛阵作,发热烦躁,口渴喜饮,食欲不振,肢倦乏力,或伴呕恶,小便短黄,
肛门红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特征。
若失治误治,迁延日久,则易转为脾虚泄泻。
治法:清肠解毒,利湿止泻葛根黄苔黄连汤加减
2风寒泻以大便清晰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伴风寒表证为特征。舌淡苔
白,脉浮紧或指纹淡红。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餐香正气散加减
3伤食泻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以大便稀澹酸臭,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夜寐不安,
脱腹胀满,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苔腻脉滑为特征。
治法:消食化滞,运脾和胃保和丸加减
4脾虚泻以病程较长,食后作泻,食少便澹,色淡不臭,面黄神萎,肌肉消瘦,舌
淡苔白,脉缓弱为特征。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参苓白术散加减
5脾肾阳虚泻以久泻不止,粪质清稀,完谷不化,形寒肢冷为特征。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㈡变证
1气阴两伤以泻下无度,精神欠佳,皮肤干燥,小便短少,目眶及前卤凹陷,舌红少
苔,脉细数为特征。
治法:健脾益气,酸甘敛阴人参乌梅汤加减
2阴竭阳脱以泻下不止,面色青灰或苍白,精神萎靡,气息微弱,尿少或无,四肢厥
冷,脉沉细欲绝为特征。
治法:挽阴回阳,救逆固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厌食
定义厌食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脾胃病证,临床以较长时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食量减
少为特征。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夏季暑湿当令之时发病率较高。儿童时期均可发病,临床以1~6
岁为多见。
病因病机以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或有脾胃虚弱,情志失调)最为多见。
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病机关键为脾胃不和,纳化失职。久可转化为疳证。
治疗原则运脾开胃
证治分类
1脾失健运以食欲不振,食量减少,精神、形体如常,无其他伴随症状为特征。
治法:调和脾胃,运脾开胃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2脾胃气虚以不思饮食,食量减少,面色少华,神疲肢倦,形体偏瘦为特征。
治法:健脾益气,佐以助运异功散加减
3脾胃阴虚以食少饮多,大便秘结,皮肤干燥,舌红苔少,脉细数为特征。
治法:滋脾养胃,佐以助运养胃增液汤加减
疳证
定义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罹患他病,损伤脾胃,气液耗伤而形成的
一种慢性病证。临床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
烦躁,饮食异常,大便不调为特征。相当于西医学的慢性营养缺乏症。
(名解)
本病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易出现兼证。
“疳”之含义自古有两种解释:一是“疳者甘也”,言其病因,即疳证乃由恣食肥甘厚
味,脾胃受损引起;二是“疳者干也”,言其病机和主证,即疳证病机为气血津液干涸,主
证为形体干瘪羸瘦。
病因病机引起小儿疳证的原因,以喂养不当最为多见。此外,也有因胎禀不足、罹患他
病、药物损伤、致脾胃虚损而形成疳证者。
总之,疳证的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也可累及心、肝、肺、肾四脏。其基本病理改变
为脾胃失调,化源不足,气血津液亏耗。(脾胃受损,津液损伤)
干疳及疳积重症阶段,常因脾胃虚损严重,气血津液化生不足,影响他脏而产生诸多
兼证。
治疗原则健运脾胃
临证可根据疳证的三个阶段,分别施治。疳气以和为主;疳积以消为主,或消补兼施;
干疳以补为要。
证治分类
㈠主证区别
1疳气以形体略瘦,食欲不振,大便干稀不调为特征。
治法:调脾健运资生健脾丸加减
2疳积以形体明显消瘦,四肢枯细,肚腹膨胀,饮食异常为特征。
治法:消积理脾肥儿丸加减
3干疳以形体极度消瘦,精神萎靡,杳不思食为特征。
治法:补益气血八珍汤加减
㈡兼证
1眼疳以形体消瘦,两目干涩,畏光羞明为特征。
治法:养血柔肝,滋阴明目石斛夜光丸加减
2口疳以形体消瘦,虚烦不安,口舌生疮为特征。
治法:清心泻火,滋阴生津泻心导赤散加减
3疳肿胀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肢体浮肿,按之凹陷难起为特征。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消肿防己黄茂汤合五苓散加减
心肝病证:惊风癫痫
惊风
惊风八候即——搐弱(有提手旁)掣颤反引窜视
西医学称惊风为小儿惊厥
急惊风急惊风来势急骤,痰、热、风、惊四证俱备。
病因病机病因主要包括外感时邪、饮食内伤、暴受惊恐等。
病理因素:热、痰、风、惊
总之,急惊风的病变性质属热、属实、属阳。病变部位主要在心肝、热、痰、风、惊为
其病理演变的表现。
治疗原则本病治疗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基本法则。
急惊风与慢惊风的鉴别表
鉴别点急惊风慢惊风
起病暴急缓慢
病程短长
疾病性质阳热实证阴寒虚证
主要病位心肝肝脾肾
昏迷、抽搐明显,时间短不明显,时间短
发热f/.J轻或无
脉象数有力细无力
宜凉泻宜温补
癫痫
痰瘀是形成癫痫的重要致病因素。
癫痫的病机很复杂,历代医家多从痰立论。
总之,癫痫的病位在心、肝、脾、肾,痰瘀为其主要病理因素。临床发作多因风痰上涌,
阻塞心窍,内乱神明,外闭经络所致。病证表现有虚有实,亦可见虚实夹杂之证。
本病治疗强调早期、长期规律用药。
肾系病证: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遗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
定义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儿科常见的免疫反应性肾小球疾病,急性起病,临
床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及氮质血症为常见的临床表现。这是一组临床综合
征,又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本病有多种病因,多见于感染之后,尤其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之后,故可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本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肾疾病,多发生于5~14岁儿童。发病前多有前驱感染史。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预后大多良好,多数患儿于发病2~4周内水肿和肉眼血尿消失,
血压恢复正常,蛋白尿多较快消失,镜下血尿多于3~6个月内消失。
病因病机病因以感受外邪为主,其中风邪或风寒或风热最多见。
病位主要在肺脾二脏。病情严重者也可累及心、肝、肾脏。肺一肾三脏功能失调,
水液代谢障碍为其基本病理改变。若湿热久恋,伤阴耗气,则可导致病程迁延。
诊断要点发病前2~3周常有乳蛾、脓疱疮、丹疹等病史。急性起病,急性期一般为2~4
周。可见水肿、高血压及肉眼血尿。非典型病例仅发现镜下血尿。
重症早期可出现以下并发症:1高血压脑病(具有高血压伴视力障碍、惊厥、昏迷二
项之•即可诊断)2严重循环充血3急性肾功能衰竭
实验室检查尿检均有红细胞增多。尿蛋白一般为+~++也可见透明、颗粒管型。血
清总补体及C3下降,6~8周恢复正常。
在辨证中应密切注意尿量变化,因尿量减少,持续时间越长,浮肿越明显,出现变
证的可能性越大。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消肿
本病治疗不宜过早温补,以免留邪而迁延不愈。应掌握补益不助邪、祛邪不伤正的原则。
证治分类
㈠急性期
常证
1风水相搏以起病急,水肿发展迅速,以颜面始,以颜面重,全身浮肿,伴风热或风寒
表证为特征。
治法:宣肺利水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2湿热内侵以血尿,烦热口渴,头身困重,舌红苔黄腻为特征。
治法:清热利湿小蓟饮子加减
变证
1邪陷心肝(高血压脑病)以视物模糊,烦躁或嗜睡,甚至抽搐、昏迷为特征。
治法:平肝泻火,清心开窍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2水凌心肺(充血性心衰)以全身浮肿,频咳气急,胸闷心悸,不能平卧,烦躁不宁,
面色苍白,甚则唇指青紫,舌质暗红,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
治法:泻肺逐水,温阳扶正-椒一黄丸合参附汤加减
4水毒内闭(急性肾衰)以尿少尿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甚则昏迷,舌质
淡胖,苔垢腻,脉象滑数或沉细数。
治法:辛开苦降,辟秽解毒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加减
㈡恢复期
1阴虚邪恋以手足心热,盗汗,舌红苔少,镜下血尿持续不消为特征。
治法:滋阴补肾,兼清余热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2气虚邪恋以乏力纳少,大便不实,自汗,易于感冒为特征。
治法: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加减
护理:前两星期绝对卧床。待血压恢复,水肿消退,尿量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
肾病综合征
定义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
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
的水肿为主要特征。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6岁多见,男多于女。部分患儿反复复发,病程迁延。
小儿肾病属中医学水肿范畴,多属阴水,以肺脾肾三脏虚弱为本,尤其以脾肾亏虚为主。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本虚标实所致,肺脾肾三脏虚弱为本,外邪侵袭为标。外
邪侵袭是促进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足够重视。(外感、水湿、湿热、瘀血及湿浊
等)
诊断要点1单纯型肾病具备四大特征:全身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
血症其中以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为必备条件。病理多为微小病变,对激素敏
感,预后良好。
2肾炎型肾病除单纯型的四大特征外还有以下四项中之一或多项:明显血尿;反复
出现或持续性高血压排除激素所致;持续性氮质血症大于等于10.7排除血容量不足;血总补体量(CH50)
或血C3反复降低。病理非微小病变,激素疗效欠佳或较差
鉴别诊断
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
鉴别点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水肿多有,非可凹性,多属阳水明显,可凹性,多属阴水
高血压多有可有
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无仃
低补体血症有多无
氮质血症可有多比
尿常规RBC为主蛋白为主
辨阳水阴水其中辨本证标证为重点
治疗原则扶正祛邪为总原则。
证治分类
1肺脾气虚以头面肿甚,面白自汗,易感冒,纳呆便酒为特征。
治法:益气健脾,化气行水防♦黄黄汤合五苓散加减
2脾肾阳虚以高度浮肿,面白无华,畏寒肢冷,小便短少不利为特征。
治法:温肾健脾,化气行水偏肾阳虚,真武汤合黄黄桂枝五物汤加减
偏肾阴虚,实脾饮加减
3肝肾阴虚以心烦易怒,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盗汗,舌红苔少为特征。
治法:滋补肝肾,育阴潜阳知柏地黄丸加减
4气阴两虚以多汗易感,神疲乏力,咽红而干,手足心热为特征。
治法:益气健脾,养阴清热六味地黄丸合玉屏风散
西医治疗
1对症治疗利尿;降压;抗感染
2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
遗尿
定义俗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
方觉的一种病证。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名解)
不属病态遗尿的:W3岁;过度饮水、疲劳而偶尔出现的;习惯性遗尿
病因病机
可由虚、实两大因素导致,以虚为主。
病位在肾与膀胱,与肺脾肝密切相关。(脏腑虚弱,肝经湿热)
治疗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证治分类
1肾气不足遗尿日久,次频量多,兼见神疲乏力,肢冷畏寒,舌淡苔白
治法:温补肾阳,固涩止遗菟丝子散加减
2肺脾气虚本证多见于久病失调患儿
夜间遗尿,日间尿频,汗多易感,面色少华,食少便清
治法:补肺健脾,升阳固涩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
3肝经湿热遗尿色黄量少,气味臊臭,性情急躁,舌红,苔黄腻
治法:清肝泄热,佐以疏利龙胆泻肝汤加减
传染病:麻疹猩红热水痘流行性腮腺炎
定义麻疹是由外感麻毒时邪(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
热、咳嗽、鼻塞流涕、泪水汪汪、满身布发红疹和早期口腔出现麻疹黏膜斑为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为多见,传染性很强,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6个
月~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患病后大多可获持久免疫力,仅少数年幼
体弱,或感邪较重者,可发生并发症,甚或危及生命。
病因病机
病因为感受麻毒时邪。
病程疹前期(初热期)3天;出疹期(见形期)3天;收没期(恢复期)3天。
麻为阳毒,以外透为顺,内传为逆。
麻疹病位主要在肺脾二脏,严重者常累及心、肝。
其病理改变为麻毒时邪由表及里,内犯肺脾,外泄肌肤。
诊断要点
初热期有发热咳嗽喷嚏表现,目赤多泪,畏光羞明。2~3天后出现口腔麻疹
粘膜斑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遍及全身,最后达手心、足心,麻疹出齐到鼻尖
恢复期疹退后皮肤见糠数样脱屑(疹间皮肤正常)及色素沉着,体温渐降,全身症状随
之好转。
麻疹粘膜斑(指口腔黏膜近臼齿处出现约1mm大小的灰白色,斑点,周围有红晕)见
于初热期、见形期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治疗原则:三法——辛凉透疹,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麻疹三禁——禁滋补,禁升提,禁固涩。
证治分类
㈠顺证
I邪犯肺卫见于麻疹初热期发热咳嗽,目赤多泪,畏光羞明,喷嚏流涕,麻
疹粘膜斑
治法:辛凉透表,清宣肺卫宣毒发表汤加减
2邪入肺脾见于麻疹见形期身热起伏,烦躁口渴或嗜睡,咳嗽加剧,皮疹按
序透发
治法:清热解毒,佐以透发清解透表汤加减
3阴津耗伤见于麻疹恢复期热退咳嗽,疹点依次渐回,皮肤呈糠款状脱屑,
并有色素沉着,舌红少津
治法:养阴益气,清解余邪沙参麦冬汤加减
㈡逆证
1麻毒闭肺(合并肺炎)可能遗留支气管扩张
疹点不多,或疹点早回,或疹点密集,高热持续,咳嗽气促,鼻煽痰壅
治法:宣肺开闭,清热解毒麻杏石甘汤加减
2麻毒攻喉(合并喉炎)以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如犬吠。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咽下痰汤加减
3毒陷心肝(合并中毒性脑病)以高热不退,烦躁澹语,甚或神昏抽搐
治法:平肝熄风,清营解毒羚角钩藤汤加减
麻疹合并肺炎者,其隔离时间到出疹后10天。
定义是一种由痴毒疫邪(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
热,咽喉肿痛或腐烂,全身布发弥漫性猩红色皮疹,疹退后脱屑脱皮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
都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为多见。本病发生于2~10岁小儿,传染性强,若能早期发现,及
时治疗,预后大多良好,仅少数患儿病后可并发心悸、痹症、水肿等。
本病属中医“丹痴”、“喉痴”、“疫痴”、“烂喉丹痴”等范畴。
“疫痴”之名反映疾病有传染性。
病因感受痴毒疫邪
疫毒时邪,乘时令不正,寒温不调和机体虚弱之机,从口鼻而入,首犯肺卫,肺卫失宣,
肌表失和,故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
病位在肺胃
诊断要点杨梅舌、草莓舌皮肤潮红,见有密集细小丘疹,呈鸡皮样线状疹
醉酒样面容带环口苍白圈
片状脱屑疹间无正常皮肤退后无色素沉着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初起邪侵肺卫,治宜辛凉透表,清热利咽;中期邪入气营,治宜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后期疹退阴伤,治宜养阴清热,生津增液。
若出现心悸、痹症、水肿等,则应随证立法灵活治之。
证治分类
1邪侵肺卫发热恶寒,咽喉肿痛,皮肤潮红,疹疹隐隐,舌红苔薄为特征。
治法:辛凉宣透,清热利咽解肌透痴汤加减(猩红热专有方剂)
2毒炽气营壮热烦躁,咽喉肿痛溃烂,皮疹密布,色红如丹,舌光红起刺为特征。
治法:清气凉营,泻火解毒凉营清气汤加减
3疹后阴伤口唇干燥,干咳食少,皮肤脱屑,舌红少津为特征
治法:养阴生津,清热润喉沙参麦冬汤加减
药物外治如西瓜霜之类
西医治疗首选青霉素
定义由外感水痘时邪(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
以发热,皮肤黏膜斑丘疹、疱疹、结痂并见、分批出现为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发病最多。水痘多见于儿童,以2~6岁为高峰。
本病在病前卜2天至疱疹全部结痂为止有很强的传染性,易在幼托机构引起流行。预后大多
良好,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仅少数患儿因邪毒炽盛而出现内陷厥阴或邪毒闭肺之变证,
甚至危及生命。
病因病机病因水痘时邪
病机为水痘时邪与内邪相搏
诊断要点
疹前2~3周有水痘或带状疱疹接触史
发热数小时到一天出疹。
皮疹分批出现,同一时期斑丘疹、疱疹、结痂并见。(四世同堂的丘疹~)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多四肢少
疱疹红晕范围越大,疱液越混浊,病情越重。
可与脓疱疹相鉴别。脓疱疹较痛,初起即为疱疹,疱浆呈脓性,皮较薄,脓液流到哪里疱
疹发到哪里。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利湿
证治分类
1邪伤肺卫疱疹稀疏,疹色红润,疱浆清亮,根盘红晕不著,或伴痒感,舌边
尖红,全身症状不著
治法: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银翘散加减
3邪炽气营(本证为水痘之重证)
壮热烦躁,疱疹稠密,疹色紫暗,疱浆混浊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湿清胃解毒汤加减
外用药可用三黄洗剂,防止细菌搔抓感染,局部消炎
隔离水痘患者,直至全部疱疹结痂为止。
四种出疹性疾病鉴别表
鉴别点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
病原麻疹病毒风疹病毒人疱疹病毒6型A组乙型溶血性
链球菌
潜伏期7-21天14-21天7~14天1~7天
初期症状发热、咳嗽,流轻度发热,咳嗽,突然高热,一般发热,咽喉红肿
涕,泪水汪汪,流涕,耳后、枕情况好疼痛或伴腐烂
麻疹黏膜斑部淋巴结肿大
发热3-4天出
发热与皮疹
疹,出疹时热更发热1~2天出疹高热3~4天出发热1~2天出
高疹,热退疹出疹,出疹时高热
的关系
流行性腮腺炎
定义是由感受风温邪毒(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
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特征。中医学称为“瘁腮”,也有根据其发病腮部肿胀的特征而称为“蛤
蟆瘟”、“搭腮肿”。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见,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可造成小
范围流行。未接种疫苗者普遍易感,患病后可获得持续性免疫。本病多发生于3岁以上儿童,
以学龄期和青少年发病率较高(集体生活多)。预后大多良好,
大龄男孩易并发睾丸肿痛,重证邪毒炽盛者,可见邪陷心肝之变证。
病因病机
病因:感受风温邪毒。在气候变化,冷暖失常,腮腺炎流行期间易发生。
主要病机:邪毒壅阻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滞于耳下腮部。
病位:主要在足少阳胆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网络视频监控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4年活动策划方案(34篇)
- 娱乐行业设计师工作总结
- 2024年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考点梳理)
- 2024年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08月山东中信银行山东省分行社会招考(827)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至2030年中国西洋参保健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基础护理学导尿术
- 2024年中国缓冲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橡胶挤出机螺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器乐Ⅰ小提琴课程教学大纲
- 主债权合同及不动产抵押合同(简化版本)
- 服装厂安全生产责任书
- 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 液压爬模系统作业指导书
- 2018-2019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
- SFC15(发送)和SFC14(接收)组态步骤
- LX电动单梁悬挂说明书
- 旅行社公司章程53410
- 安防监控系统室外施工安装规范标准
-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