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中历史 专题19 总模块检测试题(含解析) 人民必修1_第1页
学高中历史 专题19 总模块检测试题(含解析) 人民必修1_第2页
学高中历史 专题19 总模块检测试题(含解析) 人民必修1_第3页
学高中历史 专题19 总模块检测试题(含解析) 人民必修1_第4页
学高中历史 专题19 总模块检测试题(含解析) 人民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西城期末)古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B.社会性质发生变革C.封建宗法制趋于瓦解 D.边疆诸侯争霸中原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分析材料的能力。从材料“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说明封建宗法制趋于瓦解,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变法的内容,故A不正确;社会性质发生变革是在战国时期,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在春秋时期,故B不正确。材料中齐、楚、秦、晋,不完全是边疆诸侯,故D不正确。2.(安徽检测)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解析:A本题以宗法制的影响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说明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关键信息: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配、维系政治权力,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如天子既是天下的大宗,也是宗族的大宗。B项“中央集权”说法错误;C项“截然分开”说法错误;夏启时即以“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排除D项。3.《世界文明史》的作者维尔·杜兰特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专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由于()A.皇帝随心所欲,任意颁布法律B.法律类型众多,条文相互冲突C.统治范围扩大,法律不断充实D.贵族平民对立,法律难以化解解析:C公元1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一个地跨亚欧非的庞大帝国形成。随之而来的各种矛盾都需要法律来化解,法律不断充实。4.(河北联考)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托克维尔评说的美国精神与形象主要源于()A.联邦制原则 B.中央集权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 D.两党制原则解析:A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像“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像“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5.(皖南八校联考)比较下面两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其分析结论正确的是()A.都彰显权力分割与制衡理念B.两国代议机关的职能不同C.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D.国家元首都拥有绝对权威解析:C两图分别反映的是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和美国三权分立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实质上是君主专制,未彰显权力制衡理念,A项与题意不符;美国总统没有绝对权威,D项与题意不符;两国代议机关议会(国会)的职能都是立法,B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B、D三项,答案为C。6.(江西联考)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①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③从过程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④其共和制的确立深受启蒙运动思想的重要影响A.①②③ B.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解析:C从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法国政局不断震荡,政权频繁更迭,政体反复变化。斗争的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据此可知①②正确。③④均符合史实。故选C。7.(江西联考)如图是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据你所学历史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A.“弱者”最终灭亡B.“弱者”成为“木偶”C.“弱者”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D.“弱者”被肢解瓜分解析:B从题目中的时间信息和“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可知材料信息反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中的“弱者”是中国清政府。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此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即“弱者”成为“木偶”。故选B。8.《重读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运动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解析:A材料表明贫民支持“缔造者们”建立了新政权,新政权宣扬平等,却形成了森严的等级,使贫民失望,由此可以排除B、C、D三项。义和团运动未建立政权,辛亥革命所建立的中华民国未形成森严的等级。符合条件的是太平天国运动。9.(皖南八校联考)读下面画报封面及其说明中幅画面印“农民利益的拥护者”孙(中山)总理遗像和廖仲恺先生遗像。右幅漫画题词:“农友们!快快组织起来啊!”左幅漫画为一瘦骨嶙峋的农夫浇灌禾穗。禾穗十分茁壮,但五条肥硕的害虫(地主、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却在无情地啃噬穗子,题词:“我们辛辛苦苦,他们却吃得快快活活,不把他们除掉,我们何以安生?”这一组漫画指明了()A.三民主义的局限性B.农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C.国共合作存在的隐患D.当时农民运动的革命对象和目标解析:D注意时间信息1927年,即可排除A、B两项,此时三民主义己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北伐;C项材料中并未体现,选择D项。10.(安徽模拟)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提出:“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这一宣言发表时()A.日本策动华北事变B.中央红军到达陕北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解析:A把握时间信息,采用排除法。《八一宣言》发表于1935年8月,A项时间上与题干一致;B项是在1935年10月份;C项是在1937年;D项是在20世纪40年代。11.(长沙模拟)1947年年底,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20年来未解决的革命力量在斗争中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优势问题”而采取的关键举措是()A.解放军对国民党展开战略反攻B.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C.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D.发动三大战役并取得彻底胜利解析:A根据题干的时间信息,由“解决”“优势问题”可知国共武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解放军可以战略反攻了,因此,A项正确;本题易错选D项,原因是对题干片面的理解,仅是关注到“优势问题”,B项在时间上容易被迷惑,C、D两项在时间上与题干不符,可排除。12.(安徽联考)图一、图二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史料。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图一的“天命诏旨书”具有浓厚的反封建意识B.图二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安民靖土”文告C.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革命运动都打击了西方列强在华势力D.与图片内容有关的两次革命都主张学习西方,试图建立民主制度解析:C图一中的“天命诏旨书”反映了太平天国浓厚的封建意识,其政权不具有民主性;图二所示文告的发布者是湖北军政府,故排除A、B、D三项。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都具有反侵略性质,故选C项。13.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下列有关西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五个省级自治区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根本的政治制度C.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D.1954年宪法确认民族聚居地区都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析:C内蒙古自治区是1947年成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只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故A、B、D三项错误。14.上海合作组织首任秘书长张德广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在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广袤而多元的地区实现了区域合作的历史性突破……是欧亚地缘政治一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变迁。”下列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评述正确的是()A.以经济先行、全面合作为特征B.是以中俄两国为主导的区域同盟C.成员之间是结伴而不结盟的关系D.是一个封闭性的军事合作组织解析:C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政治组织,不是军事同盟,是开放的,不针对任何国家,因此,A、B、D三项都是错误的。15.1960年1月28日,中缅两国总理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中缅边界条约是新中国与亚洲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这表明()A.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中国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C.中国与邻为善,首次打开了与亚洲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解析:D题干材料强调中缅两国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及边界条约的签订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前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选项A、B、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选D项。16.下列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相似原因是()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所致解析:D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都属于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但是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时,马克思主义尚未得到广泛传播,法国还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还不牢固。所以,只有D项是两者的相似原因。17.(扬州检测)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58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每年一个评估报告。其中1958年的评估报告认为,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样,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三是敌人一样,都是美国人。这表明该报告()A.忽视了中苏两国国家利益的矛盾B.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C.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D.正确指出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解析:A材料的观点是中苏关系不可能破裂。而实际上中苏关系在60年代破裂,主要就是因为国家利益的冲突,所以A项符合题意。18.(佛山质检)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地区的势力范围。使得那个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威胁,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风的直接威胁”喻指苏联的威胁B.“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喻指冷战C.古巴导弹危机属于“北风的直接威胁”D.越南战争属于“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解析:B乔治·凯南是最早鼓吹“冷战”的美国政客,其含义是用非军事手段与苏联对抗与争夺,避免美苏之间直接发生军事冲突。“北风的直接威胁”指的是对苏联的军事威胁,A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最终和平解决,不属于“北风的直接威胁”;越南战争属于热战,不属于“温和”的办法。19.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解析:D材料信息“中国却没有等待……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表明中国、德国与印度都在积极发展经济,使得自身持续发展壮大并不断影响世界的发展,而美国由于“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导致自身实力下降。这种对比,反映出影响世界的力量在不断变化。20.(浙江联考)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B.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C.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解析:B由材料中“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可排除A项。“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可知法国前总统的意图是要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C项,可排除。材料主要涉及欧美关系,并非强调欧洲的联合,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1.(安徽试题)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材料二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材料三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得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20世纪世界史》材料四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日本史》材料五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基于“平等和相互理解”的“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奥巴马东京演讲(年11月)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2分)(2)据材料三、四,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国与日本关系发展的轨迹并谈谈你的认识。(10分)解析:本题以美日关系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第(1)问由“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等可知美国独占日本。第(2)问由材料三中的美日经济竞争和材料四中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现象说明日本想摆脱美国控制,利用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从经济上分析变化的原因。第(3)问应据前两问归纳美日两国关系的变化,认识国际关系中的斗争与妥协、国家对外政策都是以国家利益、综合国力作为出发点。答案:(1)特征:美国控制(独占、独霸)日本(或日本依附于美国)。(2分)(2)变化: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日本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4分)原因: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实力相对削弱。(4分)(3)轨迹:控制——竞争——伙伴;(4分)认识:双方关系发展中妥协与斗争并存;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6分)22.(芜湖期末)政治文明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不能形成巩固的国家,无文明可言;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注:非洲为高原之地,亚洲为高原、平原交错之地,欧洲为高原、平原、海滨三者调和适均之地。)——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材料二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