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法分类模拟6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的规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A.国际法院可以适用世界各国所普遍承认的一般法律原则审判案件B.(江南博哥)联合国秘书长可以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C.由于国际法院法官由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双重选举产生,因此受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制约D.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国际法院法官的选举具有否决权正确答案:A[考点]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解析]国际法院审理案件,可以适用的法律规则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以及世界各国所普遍承认的一般法律原则,故A项正确。联合国大会、大会临时委员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等及经大会授权的联合国专门机构或其他机构,可以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联合国秘书长无权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故B项错误。国际法院的法官不代表任何国家,不受任何政府的制约,也不受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制约,故C项错误。国际法院的法官由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分别独立选举产生,只要在两个机构均获得多数票即可当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此没有否决权,故D项错误。
2.
联合国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具有广泛的职权。关于联合国大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其决议具有法律拘束力B.表决时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的票数多于其他会员国C.大会是联合国的立法机关,三分之二以上会员国同意才可以通过国际条约D.可以讨论《联合国宪章》范围内或联合国任何机关的任何问题,但安理会正在审议的除外正确答案:D[考点]国际法的主体与国际法律责任
[解析]根据《联合国宪章》,大会对于联合国组织内部事务通过的决议对于会员国具有拘束力,对于其他一般事项作出的决议属于建议性质,不具有法律拘束力,故A项错误。大会表决实行会员国一国一票制,故B项错误。大会不是联合国的立法机关,而主要是一个审议和建议机关,对于一般问题的决议采取简单多数通过,对于其他重要问题的决议采取2/3多数通过,故C项错误。大会具有广泛的职权,可以讨论宪章范围内或联合国任何机关的任何问题,但安理会正在审议的除外,故D项正确。
3.
甲国球星埃尔申请加入中国国籍。依中国国籍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埃尔的申请一旦被批准,则其今后不得申请退出中国国籍B.埃尔加人中国国籍的申请由中国外交部审批C.埃尔加入中国国籍后,可以保留其甲国国籍D.埃尔的申请被批准前与中国女子在广州所生的儿子具有中国国籍正确答案:D[考点]国际法上的个人
[解析]我国《国籍法》第十条规定:“中国公民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一、外国人的近亲属;二、定居在外国的;三、有其它正当理由。”埃尔的申请被批准后成为中国公民,今后有正当理由可以申请退出中国国籍,故A项错误。《国籍法》第十六条规定:“加入、退出和恢复中国国籍的申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审批。经批准的,由公安部发给证书。”因此,埃尔加入中国国籍的申请由中国公安部审批,故B项错误。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有双重国籍。《国籍法》第八条规定:“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取得中国国籍;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因此,埃尔加入中国国籍后,不得再保留其甲国国籍,故C项错误。《国籍法》第四条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埃尔与中国女子在中国广州所生的儿子,因本人母亲具有中国国籍,本人出生在中国,因此具有中国国籍,故D项正确。
4.
中国人王红移民并定居加拿大,后与加拿大一男子结婚并取得加拿大国籍,王红回福建老家省亲,住在其亲属李五家,依我国《国籍法》及《出境入境管理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______A.因王红并没有声明放弃中国国籍,可以继续保留中国国籍B.如王红申请恢复中国国籍并被批准,不得再保留加拿大国籍C.王红来中国省亲不需要签证,因为其是华裔D.如王红住在了李五家,则无须向公安机关登记正确答案:B[考点]国际法上的个人
[解析]由《国籍法》可知,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如自愿取得外国国籍,则中国国籍自动丧失;曾具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申请恢复中国国籍并被批准的,则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因此A项错误,B项正确。由《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外国人入境,应当向驻外签证机关申请办理签证。因此C项错误。依《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市民在自己家中留宿外国人,应当在外国人入住后24小时内由外国人或留宿人,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办理外国人住宿登记手续。因此D项错误。
5.
中国拟与甲国就有关贸易条约进行谈判。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除另有约定,中国驻甲国大使参加该条约谈判,无须出具全权证书B.中国驻甲国大使必须有外交部长签署的全权证书方可参与谈判C.该条约在任何条件下均只能以中国和甲国两国的官方文字作准D.该条约在缔结后应由中国驻甲国大使向联合国秘书处登记正确答案:A[考点]条约法
[解析]《缔结条约程序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下列人员谈判、签署条约、协定,无须出具全权证书:(一)国务院总理、外交部长;(二)谈判、签署与驻在国缔结条约、协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馆馆长,但是各方另有约定的除外;(三)谈判、签署以本部门名义缔结协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部门首长,但是各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派往国际会议或者派驻国际组织,并在该会议或者该组织内参加条约、协定谈判的代表,但是该会议另有约定或者该组织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可知,除另有约定,中国驻甲国大使参加该条约谈判,无须出具全权证书,故A项正确,B项错误。该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外国缔结的双边条约、协定,以中文和缔约另一方的官方文字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必要时,可以附加使用缔约双方同意的另一种第三国文字,作为同等作准的第三种正式文本或者作为起参考作用的非正式文本;经缔约双方同意,也可以规定对条约、协定的解释发生分歧时,以该第三种文本为准。”因此C项错误。该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的条约和协定由外交部按照联合国宪章的有关规定向联合国秘书处登记。”这里并非由中国驻甲国大使办理登记,故D项错误。
6.
甲乙两国常年纠纷不断,由于边境争端再起,甲国先宣布将其驻乙国的外交代表机构由大使馆降为代办处,乙国遂宣布断绝与甲国的外交关系,丙国为使甲乙两国重开谈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相关国际法,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______A.丙国为使甲乙两国重开谈判提出解决方案的行为属于调停行为B.丙国提出的解决方案对甲乙双方具有约束力,双方应当接受C.丙国提出解决方案的行为属于斡旋行为D.乙国断绝与甲国的外交关系构成国际法上的报复行为正确答案:A[考点]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解析]调停是以中间人的身份推动和协助争端当事国采取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包括提出建议作为争端当事国进行谈判的基础,而且直接参加争端当事国之间的谈判,以促使争端当事国达成妥协。调停方提出的建议对争端方并没有法律约束力,因而不能强迫当事方接受。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斡旋是争端以外的第三方为促成当事国进行谈判或争端解决,采取和提供某些协助活动。第三国本身不参加谈判,也不提出任何解决争端的方案。因此C项错误。乙国断绝与甲国的外交关系,构成国际法上的反报行为,而不是报复行为。因此D项错误。
7.
下列关于外交代表派遣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派遣国派遣使馆武官之前,应征得接受国同意B.委派接受国国籍的人为使馆外交秘书,不必经接受国同意C.接受国可以拒绝接受其不同意的派遣国使馆馆长人选,但须说明理由D.接受国可宣布派遣国的使馆随员为“不能接受”正确答案:A[考点]外交关系法和领事关系法
[解析]派遣国派遣使馆馆长和武官之前,应先将其拟派人选通知接受国,征得接受国同意后才能正式派遣,故A项正确。对于使馆的其他人员,派遣国可直接委派,一般无须事先征求接受国同意,但如果委派接受国国籍的人或第三国国籍的人为使馆外交人员,仍须经接受国的同意方可派遣,故B项错误。接受国可以拒绝接受其所不同意的任何派遣国使馆人员,并无须向派遣国说明理由,故C项错误,对于派遣国的使馆馆长及外交人员,接受国可以随时不加解释地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对于使馆的其他人员,接受国可以宣布其为“不能接受”。使馆随员为外交人员,只能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故D项错误。
8.
甲国与乙国基于传统友好关系,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同意任命德高望重并富有外交经验的丙国公民布朗作为甲乙两国的领事官员派遣至丁国。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布朗既非甲国公民也非乙国公民,此做法违反《公约》B.《公约》没有限制,此做法无须征得丁国同意C.如丁国明示同意,此做法是被《公约》允许的D.如丙国与丁国均明示同意,此做法才被《公约》允许正确答案:C[考点]外交关系法和领事关系法
[解析]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二十二条,领事官员原则上应属派遣国国籍,但如果经接受国明示同意,也可委派接受国国籍的人或第三国国籍的人为领事官员,故A项错误。根据公约,派遣第三国国籍的人为领事官员,应经接受国明示同意,故C项正确,BD项错误。
9.
甲乙是联合国会员国。甲作出了接受联合国国际法院强制管辖的声明,乙未作出接受联合国国际法院强制管辖的声明。甲乙也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当事国,现对相邻海域中某岛屿归属产生争议。关于该争议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不符合国际法的?______A.甲乙可达成协议将争议提交联合国国际法院B.甲乙可自愿选择将争议提交联合国国际法院或国际海洋法庭C.甲可单方将争议提交联合国国际法院D.甲乙可自行协商解决争议正确答案:C[考点]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解析]对于任何争端,当事国都可以在争端发生后,达成协议,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法院根据当事国各方的同意进行管辖,故A项正确。国际海洋法庭的管辖不具有排他性,其并不排除国际法院对海洋争端的管辖,争端当事国可以自愿选择将争端交由哪个机构来审理,故B项正确。国际法院对某案件进行管辖须获得争端双方的同意,仅单方提交而未获得另一方同意,国际法院无权管辖,故C项错误。国际争端解决的方法包括强制方法和非强制方法。非强制方法是指争端各方在自愿的基础上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包括谈判与协商、斡旋与调停、调查与和解等,故D项正确。
10.
甲国因故宣布乙国驻甲国使馆的一名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后,乙国也宣布了甲国驻乙国使馆中的一名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假设甲乙两个国家都是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成员国,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A.乙国的做法属于国际法上的反报B.乙国的做法属于国际法上的报复C.甲乙两国的做法都违反了其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应对此承担国际责任D.甲国的做法违反了其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应承担国际责任;乙国的做法属于国际法上的对抗措施,可以不承担国际责任正确答案:A[考点]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解析]反报和报复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反报是针对他国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采取的措施,而报复针对的是他国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本题中,甲国的行为不违反国际法,所以乙国采取的对抗措施属于反报,故A项正确,BD项错误。反报是国际法允许的,不需承担国际责任,故C项错误。
11.
甲乙两国协议将其边界领土争端提交联合国国际法院。国际法院作出判决后,甲国拒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根据《国际法院规约》,关于乙国,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可申请国际法院指令甲国国内法院强制执行B.可申请由国际法院强制执行C.可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申诉,请求由安理会作出建议或决定采取措施执行判决D.可向联大法律委员会提出申诉,由法律委员会决定采取行动执行判决正确答案:C[考点]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解析]根据《国际法院规约》,如有一方拒不执行判决,他方可向安理会提出申诉,安理会可以作出有关建议或决定采取措施执行判决,故C项正确。
12.
中国籍人李红出国多年后定居甲国(但并未入甲国籍),后与甲国一男子结婚并生一女,取名希瑞。李红回江苏老家省亲,住在其亲属家。甲国称李红在甲国参与毒品交易等犯罪活动,向中国提出了引渡的要求,两国之间无引渡条约。依中国的《国籍法》《出境入境管理法》《引渡法》及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依《国籍法》,希瑞可同时拥有中国国籍与甲国国籍B.李红回中国时住在亲属李四家,需要去派出所办理住宿登记C.如依中国法律和甲国法律李红均构成犯罪,即可准予引渡D.因李红是中国人,中国应当拒绝引渡正确答案:D[考点]国际法上的个人
[解析]由《国籍法》第三条可知,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故A项错误。李红不是外国人,她只是定居甲国,但并没有退出中国国籍。依《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市民在自己家中留宿外国人,需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办理外国人住宿登记手续,而李红并不是外国人,故B项错误。依《引渡法》第八条第一项的规定,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拒绝引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被请求引渡人具有中国国籍的。本题李红具有中国国籍,因此,属于应拒绝引渡之列。因此C项错误,D项正确。
13.
甲国派赛德赴任其驻乙国的甲国使馆,担任行政人员,丽萨是其妻子,小阿里是他们12岁的儿子,三人均具有甲国国籍。关于甲国使馆及赛德一家的特权和豁免,依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丽萨和小阿里享有与赛德相同的特权与豁免B.在赛德从甲国进入乙国赴任时,其行李免受海关查验C.甲乙两国发生武装冲突时,乙国可以查封、扣押甲国使馆的档案D.当甲国使馆发生火灾时,乙国消防人员可不经馆长同意而进入甲国使馆救火正确答案:A[考点]外交关系法和领事关系法
[解析]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行政和技术人员和与其构成同一户口的家属,如果不是接受国国民,而且不在该国居留者,也享有外交人员享有的特权与豁免。因此A项正确。行政和技术人员从派遣国进入接受国海关时,其行李不能免受海关查验。因此B项错误。使馆的档案不得侵犯,即使当派遣国与接受国发生武装冲突时,也不能例外。因此C项错误。使馆的馆舍不得侵犯,接受国官员非经使馆馆长的许可,不得进入馆舍。即使是在使馆发生火灾或严重危及公共安全的灾难时,接受国官员非经使馆馆长的许可不得进入。因此D项错误。
14.
中国人高某在甲国探亲期间加入甲国国籍,回中国后健康不佳,也未申请退出中国国籍。后甲国因高某在该国的犯罪行为,向中国提出了引渡高某的请求,乙国针对高某在乙国实施的伤害乙国公民的行为,也向中国提出了引渡请求。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如依中国法律和甲国法律均构成犯罪,即可准予引渡B.中国应按照收到引渡请求的先后确定引渡的优先顺序C.由于高某健康不佳,中国可以拒绝引渡D.中国应当拒绝引渡正确答案:D[考点]国际法上的个人
[解析]《国籍法》第九条规定:“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本条的适用须具备前提条件即“定居外国”,本题中,高某在甲国探亲期间加入甲国国籍,之后回国,并未定居甲国,不能依据第九条自动丧失中国国籍。同时,《国籍法》第十一条规定:“申请退出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丧失中国国籍。”本题中,高某也未申请退出中国国籍,不能依据第十一条丧失中国国籍。可见,在本题中,高某仍然具有中国国籍,对具有中国国籍的当事人。《引渡法》第八条规定:“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拒绝引渡:(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被请求引渡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因此D项正确。
15.
甲乙两国因边境纠纷导致全面的战争,战争开始后,交战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会出现下列哪一种结果?______A.甲乙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不一定断绝B.甲乙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自动断绝C.甲乙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断绝,但领事关系保持D.甲乙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仍然保持正确答案:B[考点]战争与武装冲突法
[解析]当战争开始后,各交战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一般自动断绝,交战国关闭其在敌国的使馆和领馆,接受国有一般的义务尊重馆舍财产和档案的安全。因此B项正确。
16.
甲国人迪亚来上海进行商务谈判并进行考察,迪亚在中国工作之余骑自行车误撞了一位老人,受害人提起了赔偿诉讼,依中国的《出境入境管理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______A.如迪亚在其中国的友人家留宿,也应在入住后24小时内向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登记B.只要迪亚误撞老人涉诉,则中国边检有权阻止其出境C.如迪亚在中国商务考察后,认为较有工作前途,则可直接留下工作D.如迪亚后因申请取得了在中国的永久居留权,之后再申请入境签证时可优先正确答案:A[考点]国际法上的个人
[解析]《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外国人在旅馆以外的其他住所居住或者住宿的,应当在入住后二十四小时内由本人或者留宿人,向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登记。”因此A项正确。依《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可知,“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二)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必须是法院决定不准出境,才不能出境。因此B项错误。由《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可知,如非工作签证,则不能工作。因此C项错误。由《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可知,如迪亚取得了永久居留权,则属于免签的范围。因此D项错误。
17.
关于国际法院,依《国际法院规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法官选举拥有一票否决权B.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司法机关,有诉讼管辖和咨询管辖两项职权C.联合国秘书长可就执行其职务中的任何法律问题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D.国际法院做出判决后,如当事国不服,可向联合国大会上诉正确答案:B[考点]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解析]国际法院的法官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中分别独立进行选举,只有在两个机关同时获得绝对多数票方可当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法官选举没有否决权,故A项错误。安理会表决国际法官人选为程序性事项。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司法机关,具有诉讼管辖(受理有关国家提起的诉讼)和咨询管辖(向某些主体提供法律咨询)两项职权,故B项正确。对于咨询管辖,联合国大会、大会临时委员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等以及经大会授权的联合国专门机构或其他机构,可以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而任何国家、团体、个人包括联合国秘书长,都无权请求法院发表咨询意见,故C项错误。国际法院的判决具有终局性,一经作出即对当事国产生拘束力,当事国必须履行,如一方拒不履行判决,他方可向安理会提出申诉,安理会可以作出建议或决定采取措施执行判决,故D项错误。
18.
下列关于国际习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国际习惯是一国长期形成的做法的总称B.在现代国际法中,国际习惯已被国际条约取代C.国际习惯、国际惯例与通例是可以相互替代的D.国际习惯形成的证据,可见之于国家的对外文件、国内外司法判决、国际组织的决议等正确答案:D[解析]国际习惯不是“一国”长期形成的习惯做法,故A项错误。即使在现代国际法中,国际习惯法规则仍然大量存在,仍然是现代国际法的一项主要渊源,故B项错误。国际习惯和惯例的关系如下:广义的惯例包括有约束力的习惯和没有一般法律拘束力的一般通例。狭义的惯例,一种是与习惯同义,指有法律拘束力的规则和制度;另一种则相反,专指没有法律拘束力的一般实践或通例,故C项错误。证明一项国际习惯是否确立和存在,必须提出相关的证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判断:国家间的各种文书和外交实践;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各种文件,包括决议、判决等;国家的国内立法、司法、行政实践和有关文件。因此D项正确。
19.
甲乙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数年后,因两国多次发生边境冲突,甲国宣布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并不影响乙国对甲国的承认B.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表明甲国不再承认乙国作为一个国家C.甲国主动与乙国断交,则乙国可以撤回其对甲国作为国家的承认D.乙国从未正式承认甲国为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属于事实上的承认正确答案:A[考点]国际法的主体与国际法律责任
[解析]法律承认和事实承认划分的标准在于,承认者作出承认时,是将承认的对象作为一种法律上的存在,还是一种事实上的存在。法律承认,是指认定被承认者作为法律的正式人格的存在,表明承认者愿意与被承认者发展全面正常的关系,带来全面而广泛的法律效果。这种承认是正式、不可撤销的,通常所说的承认都是指法律承认。事实承认,主要存在于英美外交实践中,是指为了处理既需要与某个对象进行交往而又不愿或不宜与其进行全面正式交往的情况,产生的一种权宜做法,如对叛乱团体的承认往往为一种权宜做法。事实承认是不完全、非正式和暂时性的,可随时撤销。承认的形式包括明示和默示两种,明示承认即以明白的语言文字直接表示承认,默示承认则是通过有关行为表示承认。本题中,甲乙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属于默示承认,同时,此种承认属法律承认,不可撤销也不可撤回,即使两国终止外交关系,也不影响一国对另一国已作出的承认,故A项正确,BC项错误。乙国虽未明示承认甲国为国家,但其与甲国建立外交关系即构成了对甲国的默示承认,该种承认是法律承认,通常对叛乱团体的承认等权宜做法才是事实上的承认,故D项错误。
20.
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缔约国,甲国拟向乙国派驻大使馆工作人员。其中,杰克是武官,约翰是二秘,玛丽是甲国籍会计且非乙国永久居留者。依该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国派遣杰克前,无须先征得乙国同意B.约翰在履职期间参与贩毒活动,乙国司法机关不得对其进行刑事审判与处罚C.玛丽不享有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D.如杰克因参加斗殴意外死亡,其家属的特权与豁免自其死亡时终止正确答案:B[考点]外交关系法和领事关系法
[解析]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派遣国派遣使馆馆长和武官之前,应事先征得接受国同意;对于使馆的其他人员,派遣国可以直接委派,一般无须事先征求接受国同意,但如果委派接受国国籍的人或第三国国籍的人为使馆外交人员,则仍须经接受国的同意方得派遣。本题中,杰克是武官,派遣之前应征得接受国乙国同意,故A项错误。约翰为外交人员,根据公约,外交人员享有完全的对接受国刑事管辖的豁免,接受国司法机关不得对其进行刑事审判与处罚,故B项正确。玛丽为行政技术人员,根据公约,使馆的行政技术人员及与其构成同一户口的家属,如非接受国国民且不在该国永久居留者,也享有外交人员享有的一般特权与豁免,只是有一些限制和修改,故C项错误。根据公约,如遇使馆人员死亡,其家属应继续享有其应享有的特权与豁免,直到给予其离境的合理期间结束时为止,故D项错误。
21.
M国是群岛国,N国是甲国的隔海邻国,两国均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根据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他国船舶通过M国的群岛水域均须经过M国的许可B.甲国为连接其相距较远的两岛屿,其群岛基线可隔断乙国的专属经济区C.甲国因已划定了群岛水域,则不能再划定专属经济区D.甲国对其群岛水域包括上空和底土拥有主权正确答案:D[考点]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
[解析]群岛水域是群岛国的群岛基线所包围的内水之外的海域。由《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可知,所有国家的船舶享有通过除群岛国内水以外的群岛水域的无害通过权,故A项错误。划定群岛基线不能明显偏离群岛轮廓,不能将其他国家的领海与公海或专属经济区隔断,故B项错误。群岛水域的划定不妨碍群岛国可以按照《海洋法公约》划定内水,及在基线之外划定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故C项错误。群岛国对其群岛水域包括上空和底土拥有主权,故D项正确。
22.
甲乙两国在建交后交恶,甲国先宣布将其驻乙国的外交代表机构由大使馆降为代办处,乙国遂宣布断绝与甲国的外交关系。后双方分别撤走了各自驻对方的使馆人员。关于两国的上述做法,依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乙国的行为应承担国家责任B.甲国将其驻乙国的外交代表机构降为代办处的行为违反国际法C.乙国可以查封甲国使馆的财产作为报复D.乙国的行为属于国际法中的反报正确答案:D[考点]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解析]就乙国断绝与甲国的外交关系而言,构成国际法上的反报行为。反报行为本身也不构成对国际法的违背,不承担国家责任,故A项错误,D项正确。在国际实践中,单纯的降级或断交常常被认为是两国进行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一般不带来法律义务的违背。因此,甲国的行为是一种强烈的政治姿态,但不是国际法上的违法行为,故B项错误。甲国使馆的财产为外交财产。依《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所规定的使馆的特权与豁免,使馆馆舍不得侵犯。这项特权即使两国断交、使馆馆长长期或暂时撤退、发生武装冲突时也不例外,故C项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1.
甲乙丙丁都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甲乙丙丁四国签订协议,约定如果对协议发生争议由国际法院管辖,甲国声明对该条款的保留,乙国接受该保留,丙国反对甲国的保留,并反对该条约在两国间适用,丁国仅反对甲国的保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甲国与乙国的冲突由国际法院管辖B.甲国与丙国的冲突由国际法院管辖C.乙国与丙国的冲突由国际法院管辖D.乙国与丁国的冲突由国际法院管辖正确答案:CD[考点]条约法
[解析]条约的保留是指一国在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一个条约时所作的单方声明,无论措辞或名称如何,其目的在于排除或更改条约中某些规定对该国适用时的法律效果。保留是一国单方面作出的,对于保留,其他的缔约国可以作出同意或反对。在保留国与接受保留国之间,按保留的范围,改变该保留所涉及的一些条约规定。本题中,甲乙丙丁四国约定如果对协议发生争议由国际法院管辖,甲国声明对该条款的保留,乙国接受该保留,甲国为保留国,乙国为接受保留国,甲乙两国间适用保留的规定,即甲国与乙国的冲突均不适用国际法院管辖。因此A项错误。在保留国与反对保留国之间,则保留所涉及的规定,在保留的范围内,不适用于该两国之间。本题中,丙国和丁国均反对甲国的保留,因此,甲国与丙国、丁国的冲突不适用国际法院管辖。因此B项错误。在未提出保留的国家之间,按照原来条约的规定。本题中乙国、丙国、丁国均未提出保留,仍适用四国协议约定,乙国与丙国的冲突、乙国与丁国的冲突均由国际法院管辖,因此CD项正确。
2.
“青田”号是甲国的货轮、“前进”号是乙国的油轮、“阳光”号是丙国的科考船,三船通过丁国领海。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丁国有关对油轮实行分道航行的规定是对“前进”号油轮的歧视B.“阳光”号在丁国领海进行测量活动是违反无害通过的C.“青田”号无须事先通知或征得丁国许可即可连续不断地通过丁国领海D.丁国可以对通过其领海的外国船舶征收费用正确答案:BC[考点]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
[解析]无害通过权,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和平安宁和正常秩序的条件下,拥有无须事先通知或征得沿海国许可而连续不断地通过其领海的权利。沿海国为了维护其秩序及权益,保证无害通过的顺利进行,可以规定海道包括对油轮、核动力船等船舶实行分道航行制,故A项错误。同时,通过必须是无害的,有下列行为之一即为有害:(1)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军事演习、搜集情报、进行危害国防安全的宣传;(2)在船上起落飞机或任何军事装置;(3)违反沿海国有关法律规章以及上下任何商品、货币或人员;(4)故意和严重的污染行为;(5)捕鱼、研究或测量、干扰沿海国通讯系统;(6)与通过没有关系的其他任何活动,故B项正确。外国船舶在无害通过一国领海时无须事先通知或征得沿海国许可,故C项正确。无害通过是任何国家都拥有的一项权利,沿海国不应对此进行妨碍,不得仅以通过领海为由向外国船舶征收费用,故D项错误。
3.
甲乙丙三国为某投资公约的缔约国,甲国在参加该公约时提出了保留,乙国接受该保留,丙国反对该保留,后乙丙丁三国又签订了涉及同样事宜的新投资公约。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因乙丙丁三国签订了新公约,导致甲乙丙三国原公约失效B.乙丙两国之间应适用新公约C.甲乙两国之间应适用保留修改后的原公约D.尽管丙国反对甲国在原公约中的保留,甲丙两国之间并不因此而不发生条约关系正确答案:BCD[考点]条约法
[解析]条约的冲突,是指一国就同一事项先后参加的几个条约的规定相互矛盾,从而引起哪个条约应当优先适用。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先后就同一事项签订的两个条约的当事国部分相同,部分不同时,在同为两条约当事国之间,适用后约优于先约的原则。本题中,乙丙同为先后两个投资公约的缔约国,两国之间应适用新公约,故B项正确。乙丙丁三国签订新公约,这只可能导致新旧条约之间的冲突,但并不导致原公约失效,故A项错误。条约的保留,是指一国在签署、批准或加入条约时所作的单方声明,不论措辞如何,其目的在于排除或更改条约中某些规定对该国适用时的法律效果。关于保留的效果,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在保留国与接受保留国之间,适用保留后的规定,故C项正确。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在保留国与反对保留国之间,若反对保留国并不反对该条约在两国之间生效,则保留所涉及的规定,在保留的范围内,不适用于该两国之间。本题中,丙国反对甲国提出的保留,通常只是保留所涉及的规定不予适用而已,并非两国之间不发生条约关系,故D项正确。
4.
甲国新政府于某年上台,推行新的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应。乙国议会通过议案,谴责甲国的政策,并要求乙国政府采取措施,支持甲国的和平反政府运动;同时,乙国记者玛丽也撰写了批评甲国政策的文章在丙国报纸上发表。依国际法的相关原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丙国发表反甲国政策的文章涉嫌违反国际法B.乙国记者玛丽的行为并不违反国际法C.乙国议会的法案一旦被执行则涉嫌违反国际法D.甲国新政府推行的外交政策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应,因此不属于内政正确答案:BC[解析]依不干涉内政原则,任何国家或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不得以任何借口或任何方式干涉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即一国内政;也不得以任何手段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维持或改变被干涉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因此A项错误,B项正确。言论自由,并不违反国际法,故C项正确。乙国议会执行此法案属于干涉内政,故D项错误。
5.
下面关于安理会表决制度和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对于程序性事项的决议,不要求五大国一致同意,只需任意9个理事国的同意票即可通过B.对非程序性事项的决议,要求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在内的9个同意票,但常任理事国的弃权或缺席不影响决议的通过C.对于程序性事项,即使有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决议仍可能通过D.安理会可以对争端的解决提出建议,也可以通过采取武力行动的决议,该决议只对争端当事国具有约束力正确答案:ABC[考点]国际法的主体与国际法律责任
[解析]安理会的表决事项分为程序性事项和非程序性事项。对于程序性事项,安理会中只要有9个同意票即可通过,故AC项正确。对于非程序性事项,其通过要满足“大国一致原则”:(1)同意票必须达到9票;(2)不得有常任理事国的反对票;(3)常任理事国的弃权或缺席不影响决议的通过。因此B项正确。安理会可以对争端的解决提出建议,也可以通过采取武力行动的决议,安理会作出的决议,对当事国和所有成员国都有拘束力,故D项错误。
6.
甲河与乙河分别属于多国河流和国际河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甲乙两河都流经多个国家,流经各国的河段都是各该国的领土B.多国河流一般对所有沿岸国开放,而非沿岸国船舶未经许可不得航行C.国际河流一般允许所有国家的船舶特别是商船无害航行D.多国河流的管理一般由沿岸国协商,国际河流的管理一般由条约规定的专门机构进行正确答案:ABCD[考点]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
[解析]多国河流是流经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领土的河流;河流流经各国的河段分别属于各国领土,各国分别对位于其领土的一段拥有主权;多国河流一般对所有沿岸国开放,而非沿岸国船舶未经许可不得航行。国际河流是通过条约规定对所有国家开放航行的多国河流;国际河流一般允许所有国家的船舶特别是商船无害航行;国际河流的管理一般由条约规定的专门机构进行。因此ABCD项正确。
7.
甲乙两国因边境争端发生冲突,甲国单方面暂时关闭了该国驻乙国使馆。布莱恩为乙国派往甲国的领事馆馆长。玛丽是甲国派驻乙国使馆的一等秘书,被乙国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依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布莱恩在获甲国准许并颁发领事证书后,即可开始其领馆馆长职务B.乙国宣布玛丽为“不受欢迎的人”,须向甲国说明理由C.甲国关闭使馆应经乙国同意后方可实现D.如甲国不将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玛丽召回或终止其职务,则乙国可拒绝承认其为甲国驻乙国使馆人员正确答案:AD[考点]外交关系法和领事关系法
[解析]在获接受国准许并颁发领事证书后,领馆馆长方可执行职务。因此A项正确。依《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及相关国际法规则,接受国可以拒绝接受其所不同意的任何派遣国使馆人员,并无须向派遣国说明理由。因此B项错误。在外交关系建立并互设使馆之后,由于某种原因,一国也可以单方面暂时关闭使馆,甚至断绝与另一国的外交关系。因此C项错误。如派遣国使馆人员在入境后被宣告为“不受欢迎的人”,则派遣国应酌情召回该人员或终止其使馆人员的职务。否则,接受国可以拒绝承认该人员为使馆人员,甚至令其限期离境。因此D项正确。
8.
甲国船东挂巴拿马旗的“T”轮在乙国港口停泊时,两位非乙国籍船员在船舱内发生了斗殴。依国际法相关规则和实践,下列判断哪些是正确的?______A.如两船员请求,乙国会依请求对该事件进行管辖B.如“T”轮船长请求,乙国通常会对该事件进行管辖C.如斗殴只涉及两船员个人财产问题,乙国通常不行使管辖权D.如巴拿马驻乙国领事请求,乙国通常会对该事件进行管辖正确答案:BCD[考点]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
[解析]根据国家领土主权原则,国家对于位于其内水港口的外籍船舶有管辖权,依国际法享有豁免权的军舰和政府公务船等除外。在现代海洋法实践中,港口国一般在不介入船舶内部事件的基础上,采取沿岸国与船旗国管辖相结合的方法。在刑事管辖方面,通常只有对扰乱港口安宁、受害者为沿岸国或其国民、案情重大或船旗国领事或船长提出请求时沿岸国才予以管辖。在民事案件方面,对完全属于船舶内部管理、工资、劳动条件、个人财产权利等事项,各国通常不行使管辖权。因此BCD项正确,A项错误。
9.
甲乙两国缔结了一个双边条约,条约用两国的文字写成,此外还有一个英文文本。现条约中有关条文的解释出现分歧,依《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有关条约解释的规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哪几项?______A.若条约中规定了应以某种文字的约文为准,则应以该文字作准B.如条约中无此类特别规定,应以英文文本作准C.如条约中无作准的规定,每种文字应统一作准,且有关各方仅受本国文字文本的约束D.如条约中无作准的规定,则该条约无效正确答案:AC[考点]条约法
[解析]条约的解释是指对条约的整体、个别条款或词句的意义、内容和适用条件所作的说明,其目的在于明确条约中含混不清或模棱两可的地方,从而有利于条约的诚实善意履行。条约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写成,遇有分歧时,若条约中规定了应以某种文字的约文为准,则应以制定的文字为准,如果条约中无此类特别规定,每种文字应同一作准,而且有关各方仅受本国文字文本的约束。因此AC项正确。
10.
乙国与甲国航天企业达成协议,由甲国发射乙国研制的“星球一号”卫星。因发射失败,卫星碎片降落到甲国境内,造成人员和财物损失。甲乙两国均为《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缔约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A.如“星球一号”发射成功,发射国为技术保密可不向联合国办理登记B.因“星球一号”由甲国的非政府实体发射,甲国不承担国际责任C.“星球一号”对甲国国民的损害不适用《责任公约》D.甲国和乙国对“星球一号”碎片造成的飞机损失承担绝对责任正确答案:CD[考点]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
[解析]根据1975年《登记公约》,发射国应对其发射的空间物体进行登记,包括将空间物体载入其所保存的适当内容的国内登记册,同时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尽快将有关情报报告联合国秘书长,以便在其保存的总登记册里进行登记。此项义务不能因为技术保密而免除。因此A项错误。根据1972年《责任公约》,国家对其外空活动承担国际责任,并应保证本国活动的实施符合国际法的规定,不论这种活动是其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实体发射。因此B项错误。发射国空间物体对下列人员造成的损害不适用《责任公约》:(1)发射国国民;(2)在空间物体从发射至降落的任何阶段内参加操作的外国公民;(3)应发射国的邀请而留在紧接预定发射或回收区的外国公民。因此C项正确。根据《责任公约》,发射国对其空间物体在地球表面造成的损害,或对飞行中的飞机造成的损害,应承担绝对责任。这里的“发射国”包括:(1)发射或促使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2)从其领土或设施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本题中,甲国是从其领土或设施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乙国是促使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甲国和乙国均为发射国,应对卫星碎片造成的飞机损失承担绝对责任。因此D项正确。
11.
A国完成了一项条约的缔结谈判工作,该条约中的某些条款与A国国内法律的规定有冲突,该条约目前尚未生效。依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如果该条约生效,则A国不得以其国内法规定来对抗其承担的国际义务B.由于该条约尚未生效,A国不得缔结该条约C.A国在缔结条约时,无义务对与A国法律冲突的条款作出保留D.A国在缔结条约时,有义务先行修改与该条约相冲突的A国法律正确答案:AC[考点]条约法
[解析]在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上,目前国际法中尚无关于国内法与国际法关系的具体、统一、完整的规则。从国际实践来看,首先在国际层面,国内立法不能改变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国家不得以其国内法规定来对抗其承担的国际义务,或以国内法规定作为违背国际义务的理由来逃避其国际责任。同时,国际法不得干预一国国内法的制定,除非该国承担了相关的特殊义务。例如,一国在国际法与国内法发生冲突时,由于优先适用其国内法造成其对国际法的违背,该国应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因此AC项正确。
12.
中国参与某项民商事司法协助多边条约的谈判并签署了该条约,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______A.中国签署该条约后有义务批准该条约B.该条约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C.对该条约规定禁止保留的条款,中国在批准时不得保留D.如该条约获得批准,对于该条约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的部分,在中国国内可以直接适用,但中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正确答案:BCD[考点]条约法
[解析]从国内法来看,批准是一国权力机关依据国内法对条约的认可:从国际法来看,批准表明一国同意受条约的拘束。是否批准一项条约,由各国自行决定,即使对于已签署的条约,国家也没有必须批准的义务。因此A项错误。《缔结条约程序法》第七条第一、二款规定:“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前款规定的条约和重要协定是指:(一)友好合作条约、和平条约等政治性条约;(二)有关领土和划定边界的条约、协定;(三)有关司法协助、引渡的条约、协定;(四)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有不同规定的条约、协定;(五)缔约各方议定须经批准的条约、协定;(六)其他须经批准的条约、协定。”因此B项正确。条约的保留,是指一国在签署、批准或加入条约时所作的单方声明,不论措辞如何,其目的在于排除或更改条约中某些规定对该国适用时的法律效果。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以下三种情形不得提出保留:(一)条约规定禁止保留;(二)条约准许特定的保留,但有关保留不在条约准许的保留范围内;(三)保留与条约的目的和宗旨不符。因此C项正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本题涉及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应依该条规定确定适用。因此D项正确。
13.
外国公民雅力克持旅游签证来到中国,我国公安机关查验证件时发现,其在签证已经过期的情况下,涂改证照,居留中国并临时工作。关于雅力克的出入境和居留,下列哪些表述符合中国法律规定?______A.在雅力克旅游签证有效期内,其前往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地区旅行,不再需要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旅行证件B.对雅力克的行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拘留审查C.对雅力克的行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依法予以处罚D.如雅力克持涂改的出境证件出境,中国边防检查机关有权阻止其出境正确答案:BCD[考点]国际法上的个人
[解析]《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未经批准,外国人不得进入限制外国人进入的区域。”因此A项错误。本题中,当事人的行为属非法居留、非法就业,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五十九条、第六十条规定,外国人有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嫌疑的,经当场盘问或者继续盘问后仍不能排除嫌疑,需要作进一步调查的,可以拘留审查。同时,该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本章规定的当场盘问、继续盘问、拘留审查、限制活动范围、遣送出境措施,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实施。”因此B项正确。该法第七十条规定:“本章规定的行政处罚,除本章另有规定外,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决定;其中警告或者五千元以下罚款,可以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决定。”同时,根据该法第七十八条和第八十条的规定,外国人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可处罚款或居留。因此C项正确。该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外国人出境,应当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交验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等出境入境证件,履行规定的手续,经查验准许,方可出境。”因此D项正确。
14.
甲国公民杰克申请来中国旅游,关于其在中国出入境和居留期间的管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如杰克患有严重精神障碍,中国签证机关不予签发其签证B.如杰克入境后可能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中国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可不准许其入境C.杰克入境后,在旅馆以外的其他住所居住或者住宿的,应当在入住后48小时内由本人或者留宿人,向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登记D.如杰克在中国境内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中国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有权阻止其出境正确答案:ABD[考点]国际法上的个人
[解析]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签发签证:(一)被处驱逐出境或者被决定遣送出境,未满不准入境规定年限的;(二)患有严重精神障碍、传染性肺结核病或者有可能对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危害的其他传染病的;(三)可能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或者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四)在申请签证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者不能保障在中国境内期间所需费用的;(五)不能提交签证机关要求提交的相关材料的;(六)签证机关认为不宜签发签证的其他情形。”因此A项正确。根据该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入境:(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二)具有本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情形的;(三)入境后可能从事与签证种类不符的活动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入境的其他情形。”因此B项正确。根据该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外国人在旅馆以外的其他住所居住或者住宿的,应当在入住后二十四小时内由本人或者留宿人,向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登记,故C项正确。根据该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一)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但是按照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有关协议,移管被判刑人的除外;(二)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三)拖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不准出境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因此D项正确。
15.
甲国人彼得拟申请赴中国旅游。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国人彼得应向中国公安部门提出入境申请B.受理彼得入境申请的中国有关机关没有义务必须批准入境C.如彼得获准入境后发现适合他的工作,可以留在中国工作D.如彼得获准入境后前往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地区旅行,必须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旅行证件正确答案:BD[考点]国际法上的个人
[解析]《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五条规定:“外国人入境,应当向驻外签证机关申请办理签证,但是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同时,该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以下称驻外签证机关)负责在境外签发外国人入境签证。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实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及其出入境管理机构负责外国人停留居留管理。”可见,彼得应向中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申请办理签证,而非向中国公安部门提出申请。因此A项错误。该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签发签证:(一)被处驱逐出境或者被决定遣送出境,未满不准入境规定年限的;(二)患有严重精神障碍、传染性肺结核病或者有可能对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危害的其他传染病的;(三)可能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或者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四)在申请签证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者不能保障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