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镜头光学实务及机械简介_第1页
摄影镜头光学实务及机械简介_第2页
摄影镜头光学实务及机械简介_第3页
摄影镜头光学实务及机械简介_第4页
摄影镜头光学实务及机械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摄影镜头光学实务这个章节是对于一些摄影镜头的结构做简单的介绍,目的并不是要详细说明各种镜头的历史,那些资料在其他的一些网站可以找到。这里主要是使大家对摄影光学以及镜头结构有初步了解,以便在改装或维修镜头时更有概念。库克(Cook)三重镜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希望能得到更良好的影像,1894年发展出库克三重镜,大致如左图,库克三重镜流行了一阵子。许多双镜反光机的对焦镜其实就是库克三重镜,有些双镜反光机连摄影镜头也是库克三重镜,此镜头虽然可以用,可是边缘的影像还是不很好,光圈要缩到11或更小才会比较好。除了一些较廉价的相机镜头会使用此种结构之外,有些廉价的放大机镜头也是使用这种三片式的镜片结构。此种镜片结构的镜头在改装上的价值也不高,因为边缘影像不是那么好,花了精神却没有很好的画质,应该是划不来的。Tessar镜1881年Tessar镜的早期型就已经设计出来,此镜用了四片玻璃,其中一片是胶合的。1902年蔡斯公司设计了更新的Tessar镜片,影像比库克镜优良。不过也有人说更早就有此种镜头结构,但是镜片的结构其实是渐渐演进的,何时设计出来对使用者也没什么重要。大部分的Tessar镜是3组4片,后来又陆续的发展出许多的变形或是使用了更多的镜片,许多双镜反光机的摄影镜是使用此一结构,事实上此结构一直沿用到现在,还是有许多廉价相机采用。甚至有些所谓的薄饼镜也是使用Tessar镜的改良型。此种结构曾经使用在各种的广角、标准以及望远镜头上,甚至曾经制造出焦距1公尺以上的Tessar望远镜头。此外有些中价位的放大机镜头也是使用Tessar结构。使用此种结构的镜头,有些可以得到相当不错的影像质量,如果有数位单眼,其实可以用手拿着试拍看看(有人戏称为人肉接环),如果质量可以的话,是值得拿来玩一下的。也许有人会问,Cook镜与Tessar镜要如何区分?在实务上,其实如果试拍认为影像质量还好,那么是哪种结构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但如果真要分辨,可以看看是几片镜片构成。把最后面的一片拆下看看就知道,如果是胶合镜,那可能就是Tessar。要怎么看胶合镜呢?一般而言,如果将镜片放在灯光底下,一个镜面会有一个反光,单片镜片会有两个反光影像,如果是胶合镜,那在两个反光之间会看到一个隐隐约约不怎么明显的反光影像,那就是来自胶合镜面的反光,但是光源最好是单灯泡的光源,否则光算灯泡数目就眼花了。高斯型标准镜左图称为高斯型,是1817年数学家高斯为了解决天文望远镜像差问题而设计的。在1888年发现对称型的高斯设计(如右图)也是可以产生良好的影像,后来许多公司都开始生产以对称高斯型为基础的镜头。直至今日,许多标准镜都是对称高斯型的改良型,即使是六片或七片的标准镜结构,也是由对称高斯型所演变而来,各位可以自行查一下各相机公司的网页,看看那些标准镜的结构就知道了。一些高级的放大机镜头也会使用对称型高斯结构,我有一只Nikon的50/2.8放大机镜头就是属于此种镜头。有一些复印机镜头也是高斯型结构,因为复印机设计大部分是用于1:1,所以使用对称型高斯结构,此类镜头可以改装成天文望远镜,但是比较重;也可以改成像机的望远镜头。左方的图分别为Pentax-M50/1.4以及CarlZeiss50/1.8标准镜结构,都算是对称高斯型的变形。一般而言,如果一个镜头是高斯型的结构,大致上影像质量都不会太差。磨了那么多镜片还设计出烂镜,也太扯了吧,还不如用Tessar。望远镜在望远镜的章节中曾介绍,一般的望远镜用两片透镜就可以做到还不错的效果,后方如果加上一片凹透镜,则可以获得焦距增长的结果,可以很简单的放大倍率,如左图,在天文望远镜上一般称为巴罗镜。此种组合可以获得更长的等效焦距,但是整个实体长度却不会增加太多。原理在自制望远镜配件章节中有介绍,请自行参阅。不同的是一般望远镜用的加倍镜大概只要两片就够了,因为望远镜只要中间区域影像清楚就好,但是摄影用的加倍镜至少要四片,高质量的甚至有七片结构的。左图为Pentax200mmf4望远镜头的结构图,由图中可以看出前方为凸镜组,而后方则为凹镜组。这样的原理也可以用在摄影镜头上,一般的加倍镜(如左图)用的也是此种原理,加倍镜增加的长度有限,可是焦距却是两倍。一般而言,望远镜头用两片也差强人意了,我们如果用两片式的望远镜片改装在单眼相机上面使用,如果焦距大于400mm,其实影像也可以不错,笔者也改装过。但是这样两片式的结构有个小问题,就是镜筒很长,如果能利用巴罗镜的原理就可以用更短的镜筒获得更长的焦距,因此目前实际上的望远镜头都是前方用凸镜组,后方用凹镜组来组合,此种称为伽利略式结构。所以称为伽利略式,是因为当初伽利略就用一片凸镜与一片凹镜组成了简单的望远镜。实际上摄影镜头当然为了获得优良的影像而使用多片镜片的结构。在天文望远镜而言,一个望远镜的物镜如果是三片结构的话,必然是高级物镜,价格大概都是三级跳。不过在摄影镜头而言,一个望远镜头大概至少都会有四片甚至更多的镜片才能说是高级镜头;主要是因为摄影时需要清楚成像的面积更大。望远镜头常有所谓的内对焦设计,原理大致如左,最前方的镜片不动,最后方的镜组有时可动可不动,中间的镜组则会前后移动,此种设计中间镜组只移动一点点则可在较大的范围对焦。前镜组不动时,偏光镜就不会跟着动,比较方便。整个镜头的重心移动量也少,易于平衡。此外自动对焦系统只要负责较少、较轻量的镜组移动,所耗费的能量也少,所需要的力量也小一些,反应自然也可以更迅速。一般内对焦系统较常用于望远镜头,广角镜或标准镜本身比较小巧,较少用到内对焦系统。左方的公式是计算透镜组的等效焦距用的,在自己组装望远镜目镜的时候可以利用。f是各别透镜的焦距,d则为镜片间的距离,计算后则为组合后透镜组的等效焦距,但实际上摄影用的镜头组合非常繁复,透镜数量很多,形状也不是理想的对称凸透镜,无论是焦距或是透镜距离的计算都不是这么单纯,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此处的观念,反正透镜组间的距离改变时,整个透镜组的等效焦距是会变的。因此内对焦的望远镜头中间镜组移动时,整个镜头的焦距其实就会产生一些变化,进而导致聚焦点的位置也会变化,就可以产生对焦的作用。一般的复印机镜头、制版镜头等多半是对称型高斯镜的变形,除了可以改装为望远镜头,还适合改装为120底片用的镜头,因为此类镜头可以在大面积的范围成像,而且变形校正的很好,您看过影印出来歪歪扭扭变形的吗?不过此种镜头因为不是伽利略式设计,所以镜筒较长,镜片多因而也较重。一般而言,望远镜头在改装上问题较小,因为镜筒较长,改装时锯掉一点影响不大,最后一片镜片与底片(或CCD)距离较远,不大会影响反光镜的运作。广角镜为了拍摄更广的场景,当然也发展出了广角镜,但是广角镜有个问题,就是广角镜因为焦距短,后方镜片与底片或感光元件的距离比较短,在非单眼相机例如连动测距相机上也许问题较小,但是在单眼相机上会有被反光镜打到的问题,目前在数位相机上也有边缘影像的光线角度过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单眼相机的广角镜使用了倒伽利略式的设计,如左图,就是前镜组为凹镜,后镜组为凸镜,伽利略式可以用较短的镜筒产生较长的焦距,倒过来则可以用较长的镜筒来产生较短的焦距,所以广角镜常常整个镜头好几公分甚至到10cm以上长度,但是实际焦距只有2~3公分甚至1公分多。实际的广角镜当然用了更多的镜片组合来调整各种像差。左图是CarlZeiss35/2.8的广角镜头结构,此结构很神,似乎在三十年前就用此种结构,现在的Contax广角镜竟然还是用此结构,可见Zeiss的设计好像是一次到位,长长久久,日本镜则几乎每几年就改了。如果拿到了广角镜,可以先试试看最末端镜片与成像之间的距离,如果小于4cm,大概不适合用于单眼相机,因为单眼相机有反光镜的装置,距离不够会影响反光镜的运作,甚至打坏反光镜。一般如果镜后距不足的广角镜头,大概只能倒接改装为大倍率的微距镜。鱼眼镜鱼眼镜其实是一种广角镜,只是保留了甚至加强了变形而已。一般来说鱼眼镜也是采用倒伽利略式的结构。一般的全天鱼眼,就是可以在底片上产生一个圆形的180度影像,焦距大约在8mm左右;如果是CCD用的,那就复杂了,有全幅的、APS尺寸、乘以、乘以1.6的等等。另一种鱼眼是画面对角线180度的,以底片机而言,焦距大约在15~17mm左右。左图是Sigma15mmf2.8的对角线鱼眼镜结构,该镜在底片机上可以拍出对角线180度的视角。反射镜长焦距的望远镜头其实与天文望远镜一样,都会让人想到难道镜筒不能短一点吗?天文镜有所谓的卡赛格林式、马克斯多夫式,都是利用前后反射镜达到反射多次将镜筒减短的目的,而摄影镜头也有类似的设计如左图,左图是Tamron500mmf8反射镜头,利用多次反射将镜筒减短。此类望远镜头的优点是镜筒短、重量轻。缺点则是光圈较小,一般400mm的镜头大约是,更长的镜头光圈只有8甚至更小,而且光圈固定无法调整。此外金属的反射层时间久了会氧化变质、一般而言分辨率不如折光镜等也是缺点。反射镜脱焦处的影像常常成为甜甜圈样的同心圆,此种现象许多人不喜欢。非球面镜有时为了校正像差,必须使用非球面镜,此点与天文望远镜的需求其实是一样的,例如稍大口径的牛顿式反射镜就需要抛物面化,而抛物面就是非球面镜的一种。使用非球面镜可以用更少的镜片来达到同样的光学质量,但是过去用玻璃磨制非球面镜不易施工,成本较高,现代已经可以用铸造的方式来制造塑胶材料的非球面镜,还可以镀膜,成本降低后,已经较为普遍。左图即为PentaxDA18-55mmf3.5-5.6的光学结构,粉红色部份即为非球面镜。高折射镜有时为了校正像差也需要折射率较高的玻璃来制造镜片,也可以说使用高折射率的玻璃也可以使用更少的镜片达到很好的效果。过去有所谓的莹石镜片也是此一目的,现代已经发展出许多类似的材料,所谓的ED镜片、SD镜片、LD镜片、SLD镜片等都是类似的目的。左图为SigmaEX12-24mmf4.5-5.6的光学结构,粉红色为非球面镜,深蓝色部份则为SLD镜片。微距镜微距镜的目的是拍近距离,一般物体与影像的大小比标准镜更接近1:1,早期也是使用对称型高斯型结构。有些使用更简单的类似Tessar结构,例如左图就是pentaxbellows100mmf4的结构,这是一个配合蛇腹的专用镜,本身没有对焦系统。基本上来说,一个对称式的结构适合拍1:1左右的倍率。如果向着物体的镜片比较大,一般适合拍小于1:1的比例,如果后方的镜片比较大,较适合拍超过1:1的比例,这是以实际物体与影像而言,与135底片还是120底片或是CCD都无关,纯粹以影像尺度来衡量,而且也只是一个大约的说法。因此如果要超过1:1的比例就需要将一般的摄影镜头倒接,这样影像才比较符合当初设计的光路走向,这是自己改装微距镜时候的概念。在实际的微距镜而言,因为要符合1:1以下的比例以及放到更大的比例,会有其他的设计。有些会使用前组对焦,有些会设计一个后组镜片在摄影比例超过2:1时再安装上去等等,这都是要改善较大放大率时的成像质量。不过如果要自己装微距镜,而且希望超过1:1的比例,用标准镜或是广角镜去倒接或者对接吧,那样成像质量会不错。摄影镜头与望远镜还有另一个不同,望远镜看的东西都很远,调整焦距时移动量不大。一般广角镜、标准镜、望远镜等大部分因为对焦而造成的镜片前后移动量与整个焦距相比的话,比值也都不大。因此焦距(正确说应该是成像的距离)与口径比的比值变化也不大,也就是说F值变化不大,因而不大需要做曝光的补偿。但是微距镜不同,如左图A中为微距镜对焦在无限远处,B则为对焦在近处,此时可以发现镜片组向前移动,如果拍到1:1时,镜片必须向前伸长一个焦距的距离,因为物距与像距相等时,以单镜片而言,物距与像距皆等于镜片的曲率半径,也就是两倍的焦距,这是高中物理就教过的。此时成像的距离加倍了,但口径并没有变,因此F值变成了原来的2倍,也就是减了两级,所以微距镜在近拍时如果用测光表的话必须要视拍照的倍率来作曝光补偿,而使用TTL闪灯的话则不必,因为TTL的测光测的是透过镜头的光量。因为微距镜在较近距离拍摄时镜组前移量较大,光线通过镜片的角度也有比较大的改变,会导致画质的降低,故有些微距镜为了改善近拍时的画质,设计了有镜片的专用延伸管,如左图的C,或者只有前组镜片前移,如左图的D,称为前组对焦设计,这样通过后镜组的光线角度变化较小。左图为Tokina90mmf2.5的微距镜,该镜为铭镜之一,分为两部份,右边的后组镜片是在超过1:2~1:1之间用的,该部份是没有焦距的,只有修正光线走的方向而已,是改善近距成像之用。左方镜组为前组对焦,前组的最后两片镜片在对焦时不会移动。由以上的说明应该发现微距镜其实在镜片结构上的花样是比较多样化的,但是比起变焦镜而言,可能就相对简单了一些。外加广角镜或望远镜正规的广角镜或望远镜一般比较贵,或是有些无法换镜头的相机也无法配广角镜或望远镜,因此就有一种称为附加镜的镜头,此种镜头有广角与望远两种,附加镜本身虽然有镜片,但是并没有焦距,也就是说不会有聚焦成像的功能,但是有调整进入镜头光线的功能,因此有将原有的镜头拍摄角度增加或变窄的能力。结构如左图,图A是广角附加镜,属于倒伽利略结构,而B图是望远附加镜,属于伽利略式结构。一般较廉价的是三片,较高级的有更多片镜片组成,一般而言当然镜片数越多成像画质越好,但是也不是绝对,还要看原来镜头的光学系统是否刚好与附加镜的光学系统相合,所以购买此种镜头时最好带原来的相机去配,至少在观景窗里面看起来要像样。以望远附加镜而言,其实就是一个伽利略式的低倍数小望远镜,原理在望远镜摄影光学的章节中已经有介绍。外加近照镜以附加镜而言,还有一种近照镜也是属于附加镜,便宜的近照镜只是一片弧形的单透镜,用老花眼镜就可以当作近照镜了,但是有些贵一点的近照镜是像左图B中的两片式,是消色差的镜片,成像会比较好。用加倍镜也可以达到近拍的目的,但是都不会比正规的微距镜画质来的好,其实很简单,科技产品一分钱一分货,如果用附加镜或是加倍镜就好了,那干嘛制造那么贵的微距镜?外加近照镜的原理其实就是利用两片凸镜(或两组凸镜)相叠后可以获得更短的焦距的原理,请参阅本页前面组合透镜组等效焦距计算的公式。在像距不变的条件下,焦距变短了,因此根据物距、像距、焦距等关系的公式,物距也会变短,就可以拍的更近。一般的外加近照镜分为#1、#2、#3各号数(如左图),#1的焦距大约在1m,#2焦距大约是一半也就是50cm,#3焦距为三分之一,也就是33cm,如果各号数相叠,当然拍的更近。如果将相机镜头本身的焦距调在为限远时,加上#1近照镜的最远对焦距离将变为1m,使用#2则最远可对焦在50cm,其他依此类推,其实要达到近拍的目的有很多,例如倒接、对接、使用近摄环、加倍镜等。其他近照器材倒接与对接倒接环一端是镜头的接环,另一端是镜头前的螺纹(如左图A),倒接的优点有二,一是增加像距,一是倒过来拍光线走的角度与原来设计的较为符合。对接则是可以用两个滤镜环相对黏合,然后将一个镜头倒接在原来的镜头前方,好处是放大率很大,而且也符合光路的设计。左图B是一组自制的对接环,用两个转换口径的接环对黏,不能用一般的滤镜环,因为一般的滤镜环相对时黏合面积不足。左图为自制对接环的示意图,图中是以两个52→49的异径滤镜转接环,用大转小,这样前方开口就会有比较大的面积,该处可以涂上AB胶来黏合,就成为上图中B的样子。现在网络上已经有现成的可以买,称为双阳接环,算起来比买两个异径滤镜转接环还便宜。左图为自制倒接环的示意图,图中是以一个镜头接环与一个52→49的异径滤镜转接环,用大转小,这样滤镜接环上面才有比较宽的位置来锁螺丝,用AB胶来黏合也可以,但用螺丝比较牢靠。如果用的不是58尺寸滤镜的镜头,再用其他的异径接环来转接即可。至于为何有现成的可买还要自己做?很简单,有人喜欢自己玩啊。这是两镜对接的情形,前镜是,后镜为PentaxM200mmf4,接起来很壮观,但是对接的工作距离大约都等于镜后距,这是对接的最大缺点。对接时有几个原则,这是以笔者现有的器材组合所得到的结论,因为各家光学设计不同,也许您的器材有不一样的结果,因为不花什么钱,所以自己测试一下就知道。后镜焦距最好大于前镜,否则可能成像圈会很严重。前镜光圈可以开到最大工作光圈,如果原来拍摄就要缩一两级画面才会好的话,那作为倒接的前镜也要缩一两级。如果前镜是Leica级的镜头,可能直接用最大光圈就好。前镜光圈缩太小会有成像圈。此种拍法,可以用前镜或后镜来控制景深,但前镜光圈尽量开大,用后镜控制景深有开光圈测光的好处,也不会有成像圈,对焦时也比较亮。后镜如果有自动光圈功能仍然可以使用,相机本身的光圈或快门先决自动曝光也没有问题。因为景深太小,自动对焦的镜头可能要将自动对焦功能关掉比较好,事实上高倍的微距本来就不宜用自动对焦。上图是用PentaxM200mmf4与PentaxM50mmf1.4对接拍出的图片,拍的是小麦草的麦穗,此图前镜光圈放在2,后镜放在16,影像/实物的放大率为4倍。以微距摄影而言,对接是最便宜、最方便的高质量、高倍率的拍摄法。也许画质与微距镜相比会稍微逊色,但是与加倍镜法、单镜倒接法、外加近摄镜法、接写环法等等相比,可能画质是最高的。当然也要看原来的镜头质量,如果原来就是烂镜大概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这是局部裁切的部份,没有后制,纹理与毛刺清晰可见。加倍镜加倍镜除了可以作为焦距加倍之用,也可以增进近摄的能力,因为焦距加倍,但是最近对焦距离不变,因而可以获得更大的影像。有一种可以调整长度的加倍镜可以进一步的提升近摄能力,如左图就是一个可以伸长的加倍镜。近摄环近摄环是一种常见的近摄装备,不过最好配合倒接或是微距镜使用,否则一般镜头这样用,画质不佳。近摄环常分为不同的长度,也可以组合使用。坏掉的加倍镜如果拆掉镜片也可当作近摄环使用。蛇腹蛇腹其实只是另一种近摄环,可以方便的调到很长,一般用于高倍率的近摄。光学镀膜镜片的镀膜是光学上很重要的部份,玻璃的表面会反射光线,如果入射角比较斜的话,可能损失20%以上的光线!这只是一个面的损失,实际上相机的镜头即使是早期的望远镜头也至少有两片,一共是四个面。这样一来损失的光线其实很可观。如果一只号称f2的镜头,但是没有镀膜的话,六、七个面反射下来,可能光圈只剩。因此许多老镜片当时都尽量用胶合镜片,以减少反射的界面。除了会减少到达曝光介质的光线外,光线在镜片之间重复反射的结果会使影像不清,反差降低;有时对着强光拍摄会出现一串光斑,甚至一片死白。虽然有时光斑安排得当的话,也很漂亮,但是大部分都会对拍摄造成干扰,因此减少玻璃表面反射就便成了重要的技术。如果光线由折射率为n1的空气中垂直射入折射率为n2的玻璃中,反射率如下式:穿透率则如下式:由以上的式子中可以发现,两种材质的折射率如果越接近则反射率越小,反之越大,因此如果在玻璃表面附着一层折射率介于空气与玻璃之间的物质,则可以减少反射并增加穿透率。请见左图,如果在空气折射率(nair)以及玻璃折射率(ng)不变的话,加上一层折射率为nc的镀膜物质,此时如果分别计算空气→镀膜、镀膜→玻璃的透光率,再相乘后会发现有镀膜的透光率会增加。因此,镀膜的概念就应用在镜头的抗反射上面,一开始所使用的是氟化镁、氟化钙之类的成份,当时只有单层的镀膜。在科技不断的进展下,渐渐也会用氟化铅、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等等的成份来镀膜,而且会镀上十几二十层的镀膜。这类的多层镀膜会使透光率大增,使镜片间的反射光大大降低,目前连塑胶镜片也能镀上多层膜了。各大相机厂也多研发自己的镀膜方式,例如Pentax的超级多层镀膜(SMC)、CarlZeiss的T*镀膜等等,成份应该也更复杂,当然多半都是机密。早期是用化学的方式使镀膜沈积在玻璃表面,后来则是用真空锅,将镀膜物质高温挥发后凝结在玻璃表面。镀膜后的反射光其实有两道,请见上图;一道是由镀膜表面反射,一道是由镀膜与玻璃的界面反射,虽然反射光的量大大降低,但是仍然存在,这两道反射光会产生光程差,会发生干涉现象,于是某些波段会相消,某些则会发出五彩的色泽。因为人眼对波长555nm的黄绿色光最敏感,所以一般老式的单层镀膜都将镀膜厚度控制在反射蓝紫色光而透过黄绿色光。现代的多层镀膜则多为了色彩的重现,必须平衡各色的反射率,因此反射出的镀膜颜色多半会有互补色光的现象,也就是某一面有蓝色反光则就会有另一面有黄色反光,有绿色则有红色互补;因此多层镀膜的镜头反光色泽五颜六色。但是我们并不能用反光的颜色来判断是否多层镀膜,一般而言,单层镀膜是蓝紫色反光,但是蓝紫色反光并不一定是单层镀膜。如果要判断镀膜效果是否良好,并不是由颜色来判断,而应该由反光强弱来看,反光越强当然效果越差。不过有时用眼睛来判断会不准,最直接的就是对着太阳拍一张,但眩光或鬼影的强弱就知道了。以下是数种镀膜的图片,图片中的反光程度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抗耀旋光性能,因为拍摄出的反光强度其实与光线角度、曝光程度等等有关,实际的效果还是要实际拍摄才能显示。厂牌前方后方这是从至少四、五十年前的船用光学仪器拆下来的,是一片消色差的凹镜,拿来当作天文镜的加倍镜,单层镀膜,可惜镀膜有些磨损。老俄国镜的镀膜都不怎样,这是58/2的镜头,但是我怀疑是否真的可以达到2的光圈曝光值,看起来反光很亮。虽然图中看起来还好,但是看底下垫的那张白纸就知道其实曝光减了两级以上,这样才拍出反光的颜色,才知道原来是有镀膜的,如果只用肉眼看,乍看之下还以为没有镀膜呢。这只镜大概也有三、四十年吧,CarlZeiss老标准镜,但是素质非常优良,据说为当年标准镜王。有没有多层镀膜我也不知道,但是有几个面的反光其实有点强。这是Contax的标准镜,是近代的产品,有号称非常优良的T*多层镀膜,看来五颜六色,反光的程度比老镜来的弱。Rollei的标准镜,与前面的老蔡斯是同样的镜片结构,但是有HFT多层镀膜加持,分辨率与前面那只老蔡斯差不多,但是抗耀旋光性能好多了。Nikon的广角镜,反光不强,实际上拍摄抗耀旋光性也不错。这是Pentax引以为傲的SMC超级多层镀膜,看起来反光确实很低。Vivitar的一只微距镜,有一两个面的镀膜还好,反光很弱,但是多数的镜面反光似乎有点强。一般副厂镜常常会这样,几个比较重要的面镀膜镀好一点,其他的比较差,应该是成本考量。在数位时代,因为CCD怕太强的反光,因此号称数位机用的镜头都加强了镀膜,副厂镜的镀膜也有改善。这是Makinon的镜头,号称是金黄色镀膜,但是反光很强,镜头后方已经减少了曝光度才勉强拍出色彩,由底下垫的白纸都已经黑了就可以看出。此镜为24mm广角,缩到8的光圈,边缘影像仍然不良,花了3000元买,发现实在上当,再也不敢碰此牌的镜头,前一阵子要卖800都没人买(当然是实情据实以告)。镜头机械结构镜头中的玻璃镜片(也许现在这样说不大对,因为有许多是用塑胶镜片)是镜头的核心,但是只有玻璃片也没有用,还有两个重要的机构,就是光圈控制与对焦机构。但是这里只介绍一些手动镜头的结构,自动光圈,自动对焦的机构太复杂,种类太多,很难说明,有些笔者自己也没玩过。光圈机构最简单的光圈就是用纸或者薄片材料作成中空的一片挡在镜头前面,但是实际上的镜头并不是单镜片,一般都是如左图的镜片组,在镜片组中其实投射到感光介质各点是使用镜片组的不同区域,尤其在小光圈时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并不能在左图的A位置,用一片纸张中央剪一个洞来作为光圈(那种一片或者两片式的天文望远镜才可以),透镜组的话,光圈要放在各路光路的汇集交叉点B。除此之外光圈还要有可以调节大小的功能以便应付各种光线强弱不同的环境。每一级光圈数字如、2、、4、5.6等等之间,透过的光线是成为倍数递减,因为直径比值差1.4倍,则面积为2倍的关系。早期的光圈结构大部分是如左图A、B,光圈叶底下有个金属环,环上面有弧形的金属片,也就是光圈叶,光圈叶的样子如左图E,光圈叶上面有金属环B,弧形金属片上有两个小圆柱状突起,一个卡在底座上,一个卡在上环的槽中,转动上环弧形金属片就会带动光圈叶而向内移动,每一片遮住一点,整个就会将边缘遮住,像左图的C、D。此种结构的光圈叶大部分用了很多片,看起来中央的孔比较接近圆形,如左右边的图。但也有用直角弯型的光圈叶,像最左图。左图是由简单的小型自动相机上拆下来的光圈零件,可以看出只有两片简单的弯曲形叶片,由一个杆子透过叶片上的槽来连动,这是比较简单的光圈结构。现代的镜头为了自动缩光圈的速度需求,将光圈叶面积缩小,结构简化,减低摩擦力,多半使用了如左图的结构,两个圆柱状的结构变得接近,然后用内圈与外圈来控制,只要旋转很小的角度就可以控制光圈快速的开阖。不管哪种结构,光圈叶都很薄,都是一片叠一片,原来最上面的最后会叠在最下面那一片的更下面。底板环上面的小孔与光圈叶上的小圆柱都很密合,所以光圈叶要拆开简单,要装回的话,要小心要耐心,尤其是最后一片,因为要插入最下面一片的更下面,一不小心折到了就会有痕,虽然可以用但是看来会很丑,严重折弯时可能就不能用了,会卡住。光圈叶如果进了油就要全拆开,当然原来怎么装一定要纪录好,拆开后可以用去渍油或是清洁剂洗净,必要时可以用软毛刷,如果用清洁剂,洗完了要马上擦干并且彻底晾干。对待光圈叶要温柔,避免折到,装回时一定要有耐心。光圈叶有一点要注意:【不能上油】。摄影镜头的光圈机构除了要缩放光圈之外,还需要有定位的装置,才能方便的设定光圈位置,此种定位装置常常是在一个环上切出凹槽,另一边是弹簧(如左图A、B),另外也有在一个环上切出一串凹槽或是一串圆孔(如左图C、D),相对的位置会有一个洞,洞里有弹簧与钢珠,凹槽对准钢珠时就会有【档位】的感觉。这种机构在拆的时候就常会惹祸,一不小心就弹出不见,装的时候也常不容易对到定位,结果也常有钢珠或弹簧弹出不见的情形。当然光圈定位装置有很多种,但现在的镜头多半是上述的形式。一些老镜常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结构,不过越老的镜头其实结构越容易拆解。光圈控制机构中还有一些自动缩放光圈的设计,就是对焦时开放光圈,拍的一剎那才将光圈缩起,也就是所谓的开放光圈测光,那是靠一些弹簧来达成,所以在拆镜头时看到弹簧就要将弹簧固定的位置记好,免得弹掉了不知道要装在哪里。左图红线附近就是那些弹簧,有的是丝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