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服务方案_第1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服务方案_第2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服务方案_第3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服务方案_第4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服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服务方案TOC\o"1-2"\h\u15961第一章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服务概述 211267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 2282911.2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服务的范围 23073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原则 3118332.1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 367582.2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3216512.3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41121第三章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流程 427303.1绿色建筑项目的前期规划 4257673.2绿色建筑设计流程 5180083.3绿色建筑设计的后期调整 528603第四章节能技术与绿色建筑设计 5286394.1节能技术概述 58924.2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6127334.2.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6153894.2.2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6113294.2.3照明节能设计 65054.2.4电气设备节能设计 7211434.2.5可再生能源利用 7242834.3节能技术的实际案例分析 79573第五章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778605.1绿色建筑材料的特点与分类 7243735.2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 878935.3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实践 82363第六章绿色建筑环境与景观设计 920876.1绿色建筑环境设计原则 9254006.2绿色建筑景观设计方法 9214966.3绿色建筑环境与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 98073第七章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10144217.1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 10155257.2室内环境设计的具体措施 10163927.3室内环境设计的效果评估 1120376第八章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认证 11132338.1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概述 11284738.2绿色建筑评价方法与指标 11257568.2.1评价方法 11118228.2.2评价指标 12120918.3绿色建筑认证程序与标准 12168938.3.1认证程序 12313388.3.2认证标准 1210171第九章绿色建筑咨询服务体系 13250689.1绿色建筑咨询服务的目标与任务 13233229.1.1目标 13281009.1.2任务 1368719.2绿色建筑咨询服务的流程与方法 1313649.2.1流程 13199499.2.2方法 1311239.3绿色建筑咨询服务的质量控制 1430444第十章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服务的未来发展 141881810.1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服务的市场前景 142031810.2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服务的发展趋势 15419610.3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服务的挑战与机遇 15第一章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服务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节能降耗、健康舒适、可持续发展等因素,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核心在于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以及建筑与人的和谐共生。绿色建筑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减排: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和绿色建筑材料,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资源高效利用: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能源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紧张问题。(3)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建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提高居住质量:营造舒适、健康、环保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1.2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服务的范围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建筑设计咨询:为建筑项目提供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建筑形态、布局、结构、材料、设备等方面的优化,以满足绿色建筑的相关标准。(2)绿色建筑评估咨询:对建筑项目进行绿色建筑评估,包括评估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的绿色功能,为建筑项目提供改进建议。(3)绿色建筑政策咨询:为和企业提供绿色建筑政策制定、实施、监管等方面的咨询,推动绿色建筑政策的完善。(4)绿色建筑技术研究与推广: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高建筑行业的绿色建筑水平。(5)绿色建筑培训与宣传:组织绿色建筑培训活动,提高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意识和技能,宣传绿色建筑理念,引导社会公众关注和支持绿色建筑。(6)绿色建筑项目管理与监督:为建筑项目提供绿色建筑项目管理与监督服务,保证项目按照绿色建筑的相关标准进行实施。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原则2.1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在于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追求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具体而言,以下为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1)生态优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环境,以最小的环境干预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资源节约: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水耗、材耗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3)环境友好: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环境友好性。(4)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健康性,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2.2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保证建筑物的绿色功能:(1)整体性原则:在建筑设计和规划阶段,综合考虑建筑、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和谐。(2)适应性原则:根据地域特点、气候条件、文化传统等,采用适宜的建筑形式和技术,使建筑物适应环境,减少对环境的干预。(3)创新性原则: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建筑物的绿色功能。(4)可操作性原则:在设计方案中,充分考虑施工、运维、维护等阶段的可操作性,保证建筑物的绿色功能得到有效实施。(5)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建筑物绿色功能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2.3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以下为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绿色建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绿色建筑设计,可以降低建筑物对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2)绿色建筑有助于提升城市品质。绿色建筑以其优良的环境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提高城市品质。(3)绿色建筑促进经济转型。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传统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转型,实现产业升级。(4)绿色建筑提高社会认知。绿色建筑理念的推广,有助于提高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绿色生活习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通过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实施,我们可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绿色、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第三章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流程3.1绿色建筑项目的前期规划绿色建筑项目的前期规划是保证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项目团队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规划:(1)项目背景分析:分析项目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环境现状等,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2)绿色建筑目标设定:根据项目特点,明确绿色建筑的目标和指标,包括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3)规划布局:结合项目地形地貌、交通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保证绿色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4)技术路线选择:根据项目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绿色建筑技术路线,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建材、绿色施工等。(5)投资估算与经济性分析:对项目投资进行合理估算,并分析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3.2绿色建筑设计流程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方案设计: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师应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方法,对建筑形态、布局、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2)初步设计: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根据方案设计的要求,细化建筑各项指标,明确建筑结构、设备系统等关键技术参数。(3)施工图设计: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师需根据初步设计成果,绘制详细的建筑、结构、设备等施工图纸,为施工提供依据。(4)绿色建筑评估: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应对绿色建筑各项指标进行评估,保证项目达到预期目标。(5)设计交底与施工配合:在设计交底阶段,设计师需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施工过程中绿色建筑技术的顺利实施。3.3绿色建筑设计的后期调整绿色建筑设计后期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过程中的调整: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应密切关注施工现场情况,对设计进行实时调整,保证绿色建筑技术的顺利实施。(2)施工后期的验收与评估:在施工完成后,项目团队应对绿色建筑项目进行验收,评估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3)运行维护阶段的调整:在运行维护阶段,项目团队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绿色建筑设施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建筑功能和降低运行成本。(4)持续改进:在项目运行过程中,项目团队应不断总结经验,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持续改进,推动绿色建筑事业的健康发展。第四章节能技术与绿色建筑设计4.1节能技术概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能耗逐渐成为能源消耗的重要部分。节能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降低建筑能耗的手段,旨在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施工,实现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减少能源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通过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功能,降低建筑物室内外温差,减少空调、暖气等设备的能耗。(2)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采用高效、低能耗的供暖、通风与空调设备,优化系统设计,提高系统运行效率。(3)照明节能:使用高效节能灯具,合理设计照明系统,降低照明能耗。(4)电气设备节能:采用节能型电气设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电力消耗。(5)可再生能源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降低建筑能耗。4.2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4.2.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具体措施如下:(1)选用高功能建筑材料:如高功能保温材料、隔热材料等,提高建筑物的热工功能。(2)优化建筑布局:合理设计建筑物的朝向、间距、体型等,提高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3)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如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措施、废物利用等。4.2.2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以下为节能设计要点:(1)选用高效、低能耗的供暖、通风与空调设备。(2)优化系统设计,提高设备运行效率。(3)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运行。4.2.3照明节能设计照明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措施如下:(1)选用高效节能灯具,如LED灯具。(2)合理设计照明系统,提高照明效果。(3)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照明设备的自动化控制。4.2.4电气设备节能设计电气设备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同样重要。以下为节能设计要点:(1)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2)优化供电系统设计,降低线损。(3)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运行。4.2.5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1)太阳能利用: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2)风能利用:利用风力发电,提供建筑物所需电力。(3)地热能利用:利用地热能供暖、制冷。4.3节能技术的实际案例分析以下为几个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一:某住宅小区该小区采用高功能保温材料、隔热材料,优化建筑布局,提高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同时采用高效供暖、通风与空调设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术,实现了节能目标。案例二:某办公楼该办公楼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照明节能等方面。通过选用高功能建筑材料、设备,以及智能化控制系统,降低了建筑能耗,实现了绿色建筑的目标。案例三:某学校该学校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热水系统、风力发电等。同时采用高效供暖、通风与空调设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标。第五章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应用5.1绿色建筑材料的特点与分类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过程中,能够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建筑材料。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绿色建筑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环保性: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有利于环境保护。(2)节能性:绿色建筑材料具有较高的保温隔热功能,可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3)舒适性:绿色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4)耐久性:绿色建筑材料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可降低建筑物的维修成本。根据绿色建筑材料的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保温隔热材料:如膨胀珍珠岩、玻璃棉、岩棉等。(2)防水材料:如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3)装饰材料:如天然石材、木地板、环保涂料等。(4)结构材料:如高功能混凝土、钢材、木结构等。5.2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在选择绿色建筑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政策:选择符合国家绿色建筑政策要求的建筑材料。(2)环保性: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建筑材料。(3)节能性:选择具有良好保温隔热功能的建筑材料。(4)舒适性:选择有利于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的建筑材料。(5)耐久性:选择具有较高耐久性的建筑材料。(6)经济性:在选择绿色建筑材料时,应考虑其经济性,保证投资回报。5.3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实践以下是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实践:(1)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在建筑物的外墙、屋顶等部位使用膨胀珍珠岩、玻璃棉等保温隔热材料,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2)防水材料的应用:在建筑物的屋面、地下室等部位使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保证建筑物的防水功能。(3)装饰材料的应用:在室内装修过程中,使用天然石材、木地板、环保涂料等,提高室内环境质量。(4)结构材料的应用: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采用高功能混凝土、钢材、木结构等,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通过以上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实践,可以有效降低建筑项目的环境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节能功能和舒适性。第六章绿色建筑环境与景观设计6.1绿色建筑环境设计原则绿色建筑环境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整体优化原则:将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对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优化配置,提高环境质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3)以人为本原则:关注人的需求,创造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提高居住品质。(4)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6.2绿色建筑景观设计方法绿色建筑景观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景观设计: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利用自然景观元素,构建具有生态功能的景观系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2)节能景观设计:采用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3)景观资源整合:整合各类景观资源,优化景观布局,提高景观价值。(4)景观美学设计:注重景观的美观性,创造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景观效果。(5)景观文化与教育: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提高景观的文化内涵,实现景观的教育功能。6.3绿色建筑环境与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以下以某绿色建筑项目为例,分析其环境与景观设计: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郊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项目在环境与景观设计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生态优先: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植被类型等因素,采用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资源。(2)整体优化:项目对建筑布局、景观配置、交通组织等方面进行整体优化,提高环境质量。例如,建筑布局充分考虑采光、通风、日照等因素,实现室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3)以人为本:项目在景观设计上,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如设置休闲广场、步道、儿童游乐设施等。(4)可持续发展:项目采用绿色建筑技术,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采用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技术。(5)景观美学:项目在景观设计上,注重美学效果,创造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景观。如选用丰富的植被类型,打造多样化的景观空间。(6)景观文化与教育:项目在景观设计中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提高景观的文化内涵。同时设置教育性景观,引导居民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第七章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7.1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室内环境设计在绿色建筑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基本原则如下:(1)以人为本:室内环境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创造舒适、健康、安全、美观的室内空间。(2)节能环保: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3)可持续发展:室内环境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4)整体协调:室内环境设计应与建筑整体风格相协调,体现绿色建筑的整体美。7.2室内环境设计的具体措施为实现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目标,以下具体措施:(1)选用环保材料:在室内设计中,优先选用环保、低毒、无害的装饰材料,减少室内环境污染。(2)优化室内布局:合理规划室内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能耗。(3)自然通风与采光: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提高室内舒适度,降低空调和照明能耗。(4)室内绿化:适当引入室内绿化,净化空气,提高室内环境质量。(5)智能家居系统:运用智能家居技术,实现室内环境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居住舒适度。(6)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定期监测室内空气质量,保证室内环境符合健康标准。7.3室内环境设计的效果评估室内环境设计效果评估是检验设计成果的重要环节,以下评估指标:(1)室内空气质量:评估室内空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PM2.5、甲醛等污染物浓度。(2)室内舒适度:评估室内温度、湿度、噪音等指标,判断室内环境是否满足舒适度要求。(3)能耗分析:统计室内环境设计前后的能耗变化,分析节能效果。(4)居住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方式,了解居住者对室内环境设计的满意程度。(5)环境友好性:评估室内环境设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绿化面积、噪音污染等。通过对上述指标的评估,可以为室内环境设计的改进提供依据,进一步优化室内环境,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第八章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认证8.1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概述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对建筑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价的方法体系。该体系旨在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8.2绿色建筑评价方法与指标8.2.1评价方法绿色建筑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是通过收集建筑项目的相关数据,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进行评价;定性评价则是通过专家评审、现场调查等方式对建筑项目进行评价。8.2.2评价指标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与能源利用:包括建筑节能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指标。(2)节材与材料利用: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循环再利用、废弃物处理等指标。(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包括给排水系统设计、雨水收集与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指标。(4)室内环境质量: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光照环境、声环境等指标。(5)室外环境与景观:包括绿化覆盖率、室外景观设计、生态环境保护等指标。(6)社会效益:包括建筑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居民满意度、社会贡献等指标。8.3绿色建筑认证程序与标准8.3.1认证程序绿色建筑认证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项目申报:建筑项目单位向认证机构提交申报材料,包括项目概况、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2)初步审查:认证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确认项目是否符合认证条件。(3)现场评审:认证机构组织专家对建筑项目进行现场评审,包括查看施工现场、检测设备、询问相关人员等。(4)评价报告编制:认证机构根据现场评审情况,编制绿色建筑评价报告。(5)认证结果公布:认证机构公布评价结果,并对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颁发认证证书。8.3.2认证标准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国家标准: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等。(2)行业标准: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规程》(JGJ/T2522011)等。(3)地方标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4)企业标准:建筑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通过以上认证程序和标准,建筑项目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其绿色建筑水平,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九章绿色建筑咨询服务体系9.1绿色建筑咨询服务的目标与任务9.1.1目标绿色建筑咨询服务的目标在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服务,保证建筑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阶段符合绿色建筑的相关标准与要求,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9.1.2任务(1)提供绿色建筑政策、法规、标准和技术咨询;(2)协助客户进行绿色建筑项目策划与评估;(3)参与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制定与优化;(4)监督绿色建筑项目的施工与验收;(5)提供绿色建筑运营管理与维护咨询。9.2绿色建筑咨询服务的流程与方法9.2.1流程(1)前期调研:了解客户需求,收集项目背景资料,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2)项目策划:制定绿色建筑项目目标,明确项目任务与分工;(3)设计咨询:协助客户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提供技术支持;(4)施工咨询:监督施工过程,保证项目符合绿色建筑标准;(5)验收咨询:协助客户进行项目验收,保证项目质量;(6)运营咨询:提供绿色建筑运营管理与维护咨询,协助客户提高建筑能效。9.2.2方法(1)政策法规解读:对国家及地方绿色建筑政策法规进行深入研究,为客户提供准确的政策咨询;(2)技术研究:跟踪国内外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动态,为客户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3)项目评估:采用专业评估方法,对项目进行全方位评估,为客户提供决策依据;(4)质量监督:通过现场巡查、第三方检测等手段,保证项目质量;(5)数据分析: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项目运行数据进行监测与分析,为客户提供优化建议。9.3绿色建筑咨询服务的质量控制为保证绿色建筑咨询服务的质量,以下措施应得到严格执行:(1)人员素质:加强咨询服务团队的专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2)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流程,保证服务内容全面、细致;(3)技术支持:加强技术交流与研发,提高咨询服务的技术含量;(4)质量监督:实施严格的质量监督制度,保证项目质量;(5)客户沟通:保持与客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