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1963年陕西宝鸡发现周成王五年的“何尊”,是周武王灭商之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即“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yì,治理)民。”最早的实物见证导言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全书概览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改革开放实践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一单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程标准:1.1
早期中华文明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二、古代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旧石器时代时间代表遗存发展特点生产生活分布任务1.(1)结合地图阅读教材,完成表格,概括中国旧石器时代主要人类遗址的特点。(一)生产力: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距今约170万年-1万年前打制石器、采集渔猎群居生活、学会用火元谋人、北京人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①遍布全国(星罗棋布)②大河流域、平原地区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历史阶段时间文化遗存地域概况发展特点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母系氏族社会距今约7000-5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社会距今约5000年-任务1.(2)结合地图阅读教材,制作表格,概括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人类遗址及特点。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黄河中游黄河下游长江下游黄河流域辽河上游长江下游彩陶;粟饲养猪养蚕缫丝;水稻黑陶“蛋壳陶”玉器、祭坛、神庙(二)生产力:新石器时代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生产:生活:分布:打磨石器、使用陶器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南稻北粟养蚕缫丝范围广、数量多,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村落定居,逐渐稳定母系到父系氏族社会中原核心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从星罗棋布趋向于中原中心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任务1.(3)对比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在分布上呈现怎样的趋势?
结合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概况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点。多元一体,源远流长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起源特点:分布趋势:多源性统一性分布广泛,集中黄河、长江流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1)根据材料1、2所反映的史实,概括出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发展变化。新石器时代早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尚未出现贫富分化,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1.以仰韶、良渚考古成果看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发展变化。问题探究材料1: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材料2:良渚古城城墙分布范围示意图✎良渚莫角山遗址浮选出的碳化稻米良渚文化:反山墓葬示意图及出土部分玉器展示图新石器时代晚期处于父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发展,社会分工,出现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公共权力(权贵阶层)、城市(社会组织动员能力)。(2)根据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文明发展,分析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上层(统治者)下层(被统治者)阶级矛盾公共权力政府军队文字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出现国家产生阶级产生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工具。
——列宁问题探究1.以仰韶、良渚考古成果看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发展变化。炎帝黄帝炎黄联盟蚩尤其他部落阪泉之战华夏族涿鹿之战《史记·黄帝本纪》记载华夏族传说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益传疑时代“万邦”时代启桀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
夏后氏百官。——《礼记·明堂位》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禅让制世袭制公天下夏朝早期国家开端三皇五帝新石器时代晚期家天下(三)从部落到国家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任务2.结合材料,概括国家的特征,并思考“为什么夏商西周是早期国家?”神话色彩浓重(三)从部落到国家氏族部落→炎黄联盟(公天下,禅让制)早期国家夏商西周传疑时代血缘世袭、家国同构在世界范围内,关于文明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具体到社会发展史角度,就是指人类社会何时进入到国家形态。——摘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集萃》中华文明形成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他强调了两次:“作为国家的具体表现,同过去相比,具有两个最根本的特征,即:第一,它造成了一种……公共权力;第二,它第一次不依亲属集团而依共同居住地区为了公共目的来划分人民。”//“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
——任世江《新教材解读——我国早期国家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上)国家的特征:①设立公共权力;②按地域划分国民。二、古代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1.夏朝——早期国家开端(1)建立:(2)政治: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禅让制(贤能)王位世袭制(血缘)中央设立官制(行政、军事、司法、宗教)——公共权力聚族而居;本族(直接),其他部族(间接)——血缘划分权力继承:统治机器:地方管理:——打破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天下为家——天下为公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任务3.阅读教材,概括夏朝的建立及政治统治的特点;
为什么说它是中国早期国家的开端?1.夏朝(1)建立:(2)政治:(3)文化遗存: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二里头遗址
很可能是夏文化遗址二里头宫殿基址二、古代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早期国家开端2.商朝材料1:“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材料2:“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材料3: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是完全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终商一代,与方国的战争十分频繁。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任务4.阅读教材,概括商朝的建立,结合材料概述商朝的政治制度及突出特点;
有何证据可以说明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有何重大意义?二、古代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多次迁都后定于殷。2.商朝鬼方周蜀方夷方羌方内服(王畿之地)商王直接统治地区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外服二、古代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2)政治:◎商族势力范围示意图内服外服①中央:设置相、卿士等职官直接统治王畿,即内服制度。②地方:封侯、伯作为方国,实行间接统治,即外服制度。——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①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是商王间接控制的王畿四周的方国和部族。②职官制度: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2.商朝——中国信史的开端二、古代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1)建立:(2)政治: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多次迁都后定于殷。①内外服制:②职官制度:(3)考古发现:(殷墟)①甲骨文: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体系②青铜器:商朝青铜铸造业发达1937年殷墟考古发掘情形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加强统治
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使《史记·殷本纪》成为信史,而《史记·殷本纪》在帝王、世次、称号上的一些错误,也因此而得到纠正。——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夏商周时代》甲骨文卜辞商朝妇好墓出土的部分文物材料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篇》3.西周任务5.阅读教材简要概括西周的建立及实行的政治、经济制度。(1)结合材料1概述分封制推行目的、对象、内容、特点及影响等。二、古代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1)建立:(2)政治:BC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分封制分封制即“封邦建国”(封建)目的:对象:内容:特点:影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以藩屏周,巩固统治王族(主体)、功臣和前朝贵族等授民、授土(除王畿地区之外的地方)扩大疆域,形成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推动文化交流和民族认同,奠定华夏族基础。——天下归周(姬)3.西周等级观念浓厚;诸侯在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造成周朝后期分裂割据局面(春秋战国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二、古代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2)政治:诸侯权利:诸侯义务: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服从周天子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朝觐述职、交纳贡赋镇守疆土、随王出征再次分封、建立武装征派赋役、设置官吏3.西周宗法制目的:内容:特点:影响:解决继承权,巩固统治秩序确立大宗和小宗层层相属的体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族权与政权结合——天下归宗(嫡)材料2: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桓公二年》任务5.(2)结合材料2概括西周宗法制推行目的、内容、特点及影响。二、古代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2)政治:①作用:强化王权,凝聚宗族,保障贵族特权。②后世影响:积极:重视家庭建设、伦理道德和民族凝聚力;消极:男尊女卑,人情、宗派、任人唯亲等现象。◎宗法制示意图天子与贵族的列鼎数量及肉食种类材料4: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乐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乐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乐记正义》3.西周任务5.(3)阅读教材结合材料3、4,概述西周礼乐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材料3:先君周公制《周礼》。
——《左传·文公十八年》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礼记·王制》礼乐制二、古代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天下归序即“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2)政治:内容:作用:井田制3.西周井田制示意图——天下归王(3)经济:
性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任务5.(4)结合材料5概括西周实行的经济制度,它反映出西周怎样的经济状况?二、古代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宗法制分封制里-核心基础政治体现-表权力分配权力继承井田制礼乐制维护工具维护工具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材料5: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0302生产方式:集体耕作土地制度:井田制性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01生产工具:木石工具为主,青铜农具极少手工业:青铜铸造是主要手工业部门;青铜时代4.夏商西周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农业手工业从夏(二里头文化、BC21C)到春秋末(BC5C)历时15个世纪二、古代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公元前841年,爆发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由大臣召(shào)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西周的灭亡二、古代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
厉王虐,国人谤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任务6.从西周灭亡的史实中,你能看到古代中国早期国家怎样的政治现象?“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原始民主传统的影响重神转向重人观念,民本思想萌芽;敬天保民,天命思想趋向理性。
相对于世界其它几大历史文化系统而言,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它的发展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各大文化区系既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解释:(1)考古发现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珠江流域、北方草原文化区等都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呈现出多源性;(2)以中原为核心的文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主干,对周边产生深刻影响;早期国家夏商西周都是在中原地区形成并发展的;即中华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问题探究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的相关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资料及其分布特点,解释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源性与统一性问题。概括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点:
①神权色彩浓厚(甲骨文、祭祀)②贵族政治,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分封制、宗法制)
③中央权力逐渐加强,但尚未实现集权(从内外服制到分封制)政治
①农业:土地国有,耒耜锄耕、集体劳作(井田制)
②手工业:青铜铸造发达(大量青铜器)经济
①形成成熟文字体系(甲骨文,金文)、历法②开始形成统一的民族心理文化认同(炎黄子孙,华夏认同观念)文化课堂总结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约170万年约1万年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木石为主,少量青铜时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元谋人、北京人仰韶文化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LC控制系统的自动化送料装车系统设计
- 公共教育餐厅管理办法
- 高速公路行业的经济价值分析
- 团队合作薪酬管理办法
- 数字时代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文明上网提升机制的探索
- 粳稻花期性状的遗传量化与聚合效应分析
- 基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的4A景区评审体系优化研究
- 拜占庭艺术的魅力与传承
- 民族成人登记管理办法
- 江苏牛羊屠宰管理办法
- PLC基础知识课件下载
- 2025年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监控类)资格理论必背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3秸秆类生物质能源原料储存规范第1部分:存放
- DB11 T 212-2009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感染性腹泻患者护理常规
- 2023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房东租房合同模板电子版
- 2025年中国智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车辆检测机构整改报告模板
- DB37-T 2040-2023 金属矿山尾矿干排安全技术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烧烤场地租赁及食品安全保障服务协议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