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50kt电石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1页
镇雄50kt电石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2页
镇雄50kt电石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3页
镇雄50kt电石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4页
镇雄50kt电石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任务的由来 11.2编制依据 1 2 21.4评价目的 31.5评价原则 41.6评价执行标准 4 4 7 71.8.2评价重点和评价等级 8 9 9 2建设项目概况 2.1概况 2.3主要工艺 2.4总图布置及运输 2.4.1总图布置 2.4.2工厂运输 2.5主要工程内容及设备 2.5.2辅助工程 2.5.3土建工程 2.7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 2.7.1企业组织机构 2.7.2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2.8绿化 2.9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项目工程分析 21 3.1.1现有工程基本概况 3.1.2工艺流程简析 3.2改扩建工程分析 3.2.2给排水及水量平衡 I3.2.2.1项日供水水源 3.2.2.2生产生活用水量 28 3.2.3.2电极系统 3.2.3.3电石熔炼 3.2.3.5冷却破碎和包装 3.2.3.6电石炉的烟气治理 3.2.4主要污染源分析 3.2.4.1废气 3.2.4.3废渣 33 35 36 3.2.6环保治理措施分析 3.2.6.1废气和粉尘治理措施 3.2.6.2废水治理措施 383.2.6.3废渣处置措施 3.2.7非正常排放分析 3.3项目改扩建前后污染物变化分析 403.4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42 434.2生产过程及清洁生产分析 4.3原材料及能源耗用分析 444.4节能指施 4.5污染物排放分析 46 464.6.1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46 475建设地区环境状况 48 485.1.1地理位置及交通 48 48 49 5.2.1行政区划及人口 6项目地区环境质量现状 52 6.1.3监测结果 6.2地表水现状监测与评价 6.2.2评价标准 6.3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 6.3.2评价标准 6.3.3监测结果及评价结论 6.4.1植被及土地利用现状 6.4.2水土流失现状 6.4.3周围居民 7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97.1施工期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7.2施工期扬尘影响分析 7,3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7.7结论 8.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 8.1.2预测内容、模式、参数 8.2.2影响分析 I8.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8.3.1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778.4.3噪声影响分析 8.4.4环境噪声评价 78 82 9.2风险源项及后果分析 9.4风险应急预案 9.4.1应急计划区 9.4.3应急保障条件 9.4.4环境风险应急控制措施 9.4.5应急演练 11污染控制对策及总量控制建议 11.2相关对策及建议 12.公众参与 9512.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 13厂址选择的环境可行性 14.3.1环境管理计划 1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委托书2、标准确认函3、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关于镇雄县五德电冶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万吨电石技改项目前期工作4、石灰来源说明3、监测报告4、石灰供货合同书1、图1-1评价范围图2、图2-1地理位置图V1.1任务的由来根据国家发改委2007年第70号公告公布的《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版)》1.2编制依据(3)立项文件11.3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10)国务院文件国发(2005)40号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11)国家发改委命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12)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公告2006年第2号《云南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6年本)》。1.4有关规范及导则清洁生产标准电石行业》。(8)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云环控发(2001)613号文《关于印发(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9)国家经贸委第六部委局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文《关于进一步节约工业用水的规2(12)国家发改委公告(2007)第70号《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2007年10月12日)。(13)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关于贯彻实施《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的意见(云经(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6)28号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1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国家环境保护局2004年12月11发布、2004年12月11日实施。(16)《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2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22)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云环控发(2001)613号文《关于印发《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的通知》。(23)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价格(2001)125号文《国家计委、国1.4评价目的31.5评价原则1.6评价执行标准污染物名称年平均 日平均1小时平均 4污染物作物敏感程度生长季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一次二氧化硫敏感作物南瓜、西葫芦、马铃薯、苹果、梨、中等敏感作物草、番茄、茄子、胡萝卜、桃、杏、李、柑桔、樱桃抗性作物蚕豆、油菜、向日葵、芋头、甘蓝、草莓按照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五德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除PH外,均为mg/LPH(无量纲)石油类砷锌铅镉4标准值标准值高锰酸钾指数为(mgL)氨氮(NH)(mgL)硝酸盐(以N计)(mg/L)总大肠菌群(个/L)亚硝酸盐(以N计)(mg/L)细菌总数(个/L)5序号项月标准值dB(A)]执行标准昼间夜间1环境噪声(GB3096-93)中2类标准(1)废气表1—6和表1—7。标准级别烟气黑度(林格曼级)烟(粉)尘浓度mg/m³二1级(有车间厂房)无组织排放烟(粉)尘浓度mg/m5有害污染物(SO₂)排放浓度二污染物排放限值(浓度mg/m³)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颗粒物周界外最高1.0(2)废水污染物动植物油氨氮磷酸盐(以P计)浓度限值6污染物凯氏氮早作标准(3)噪声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Ⅱ类项目(主要噪声源)标准值[dB(A)]昼间夜间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打桩各种打桩机等夜问禁止施工。结构吊车、升降机等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表1-1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类别标准值[dB(A)]执行标准昼问夜问厂界噪声(4)固体废物中I类场要求。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1)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1.8评价因子、重点及等级1.8.1评价因子本评价确定的评价因子分别是:空气环境评价因子:TSP、SO₂、PM₁o水环境评价因子:CODcr、NH₃-N、BOD₅7环境因素工程行为噪声营运期施工期营运期施工期营运期施工期营运期自然环境O—O小气候空气质量◎◎地表水文地表水质OOOOO地下水文地下水质-一 植被土壤OOO水土流失OOQ声环境OOO自然资源水资源OO—一—一土地资源OOO社会经济交通运输O一一O区域经济农业生产人群健康OO美学、游览OOOO◎O注:●重大影响,@中度影响,8经过计算得出烟(粉)尘P为0.24×10⁸<2.5×10⁸,S0₂P为0.28×10<2.5×10。1.9评价范围址上风向(东南面)2.0km,下风向(西北面)4.0km,两侧各1.5km,共18km²。见图1-1项目评价范围图。1.10主要环境保护目标(4)生态环境:拟建厂址周围的农作物和植被方位及距离功能标准空气五德镇工西面4000米村庄、居住区(GB3095-1996)二级标准斑竹村工厂北1500米水体五德河北1000米饮用工农业用水噪声厂界工厂区厂界噪声Ⅱ类91.11评价工作程序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图1-2评价程序框架图2建设项目概况2.1概况2.2工程建设内容2.3主要工艺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告(2007)第70号《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 (2007年10月12日)以及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关于贯彻实施《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的意见(云经重工(2007)459号),对电石的规模、工艺与(四)现有单台炉容量12500千伏安及以上的内燃式电石炉,2010年底以前必须改造为合格的内燃式电石炉,鼓励改造为密闭式电石炉。改造的电石炉要求采用先进成熟技术,保证电石炉的安全、稳定和长周期运转。合格的内燃式电石炉具体要求如下:本项目根据昭通、镇雄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条件,采用的生产工艺方法为电炉熔炼法,采用符合准入条件的内燃式电石炉工艺。内燃式电石炉是在开放炉上加上炉盖并设置观察孔,碳材和石灰通过自动配料、加料装置进入电石炉,生成的电石在出炉嘴排出。CO气体在炉面上燃烧,生成的CO₂气体和粉尘经布袋除尘后排放。该炉型具备炉气处理费用低、操作稳定可靠、电炉功率因素高、生产安全性高、对原料要求低、适用面广等优点,虽然存在CO气体在炉面上燃烧使电石炉盖温度高,增加了循环冷却水用量的问题,但对提高炉温和降低电耗有利。本项目原料石灰为外购质量合格的商品石灰。2.4总图布置及运输2.4.1总图布置厂区总图布置中综合考虑了工艺的流程顺畅、厂址形状、预留地大小、管线根据工艺要求,结合该场地实际分台布置,以紧凑、实用为原则,电石炉布置在原老电石炉的东面;提料道、变电房、配电房与电石炉房相连,布局在电石炉南面;储存房、配料场布置在厂区的南边;仓库、冷却破碎房布置在厂区的北面。原生活办公区不变。本项目总平面布置见图2-2。2.4.2工厂运输本项目货物运输全部依靠社会运力解决,全年货物运输量见表2-1。表2-1全年货物运输量表序号货物名称数量(吨)状态备注1石灰汽车固体散装2焦炭汽车固体散装3无烟煤汽车固体散装4电极糊汽车固体散装5其它汽车固体散装合计汽车固体散装运出1电石汽车固体散装2其它汽车固体散装合计BBACF★监测点图2-2总平布置及厂界噪声监测布点图N2.5.1主体工程表2-2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一、原料工段台、套1石灰斗式提升机台2惯性振动筛台13皮带输送机台14碳素料贮斗台5离心通风机台16台17白煤颚式破碎机台18斗式提升机台19皮带运输机台1台1台1台1电动双层振动筛台1台1台1旋风除尘器台1离心通风机台1离心风机台1离心风机台1电子定值衡量秤台1台1斗式提升机台1旋风除尘器台1离心风机台1白煤料仓台1布袋除尘器台1二、电石炉工段台、套1皮带运输机台12可逆风带运输机台13中间料仓台24计量斗台65电源给料机台66台37电石炉台18引风机台19离心风机台1袋式除尘装置(含冷却)套1电动葫芦台2液压装置套1套1出料小车组合件5电炉电极根5电极糊漏斗台4袋式除尘器气箱脉冲、戈尔膜滤袋台2台、套1卷扬机台22电石锅台3台24除尘器台1合计台套电气设施套12.5.2辅助工程(一)给排水(二)供电2.5.3土建工程表2-3土建工程量一览表序号名称结构特征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备注1电石炉主厂房框架2冷碎包装车间排架3除尘器框架排架4原料库房排架5干燥车间排架6循环水池2.6工程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1600万元,环保投资为148万元,占工程投资额的9.25%。表2-4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项目名称主要设施内容估算投资(万元)电石炉烟气治理冷却循环水系统冷热水池,冷却塔工座循环水泵等原料制备输送除尘反吹袋式除尘器4套噪声治理隔声、减振等6生活废水处理二级生化处理站(补充)8绿化厂区绿化工程2原料制备系统防尘贮仓输运系统等封闭处理和洒水抑尘措施等4合计2.7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2.7.1企业组织机构质检科仓库保管行政办公室生产车间安全小组供应科財务科銷售科图2-3项目组织机构图2.7.2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本企业的工作制度为年工作日300天,生产运行班采用四班三运转制,每天3班,每班8小时。根据项目的工作制度,项目设计定员职工为120人,其生产工人110人,管理及技术人员10人。序号1生产工人管理及技术人员四班三运转2一班制(白班)2.8绿化2.9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生产规模1产品(电石)二年操作日天三主要原材料、燃料用量1石灰2焦炭3无烟煤4电极糊5四公用动力消耗量1电力2新鲜水五定员人六总占地面积七总运输量1运入万t/a2运出万t/a八建设周期月九工厂新增总投资万元十万元十一年销售总成本费用万元十二年利税总额万元十三万元十四投资回收期天3项目工程分析3.1现有工程分析角坡,始建于2002年,于当年7月建成投产,系以生产电石为主的民营企业。注册资金50万元,固定资产总额215万元。年运行305天,日运行24小时在岗员工42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人。设备名称规模型号单位数量电石炉变压器套1低压配电设备套1低压柜套1高压柜套1电石炉台1台1除尘设备套旋风1、布袋2电动行车座1高压专用输电线套1CaO+3C—→CaC₂+CO-111.3千卡现有项目采用无烟煤作为电石生产的碳素原料,采用半密闭式电石炉 根据镇雄县环境科研监测站2004年10月22日监测结果,监测时各工序及污染物污染源类型万Nm³/a电石炉连续36.19(非监测估算值)烘干炉连续电站沟渠生活用水化粪池表3-3噪声污染分析表噪声特性噪声类型声级值dB(A)台数电石炉电弧声电磁噪声连续1变压器油循环冷却器机械噪声连续1引风机机械噪声连续1污染物处置方式除尘器收集的粉尘附近填埋生活垃圾垃圾填埋场序号名称消耗定额消耗量12焦炭3百煤周定碳>84%,灰分<10%4电极糊固定碳≥84%挥发分12.2-13.5%,56注:《可研》电极糊消耗定额为40kg,本评价类比同类工程取25kg.表3-7动力消耗(以每吨产品计)序号名称规格消耗定额(KWh/t)1电石炉用电1.6亿5动力电650万6照明电7一次水65万tCaO(全)CaO(有效)P粒度表3-9焦炭工业分析数据(干基)固定炭挥发份电极糊主要化学成分:固定碳≥84%、灰份<5%、挥发份12.2-13.5%;白煤(无烟煤)主要化学成分;固定碳≥84%、灰份<10%,硫份0.5%。均可由当地供应商供应。总用电量及电力供给:项目用电设备容量25000KVA,年耗电量1.7亿KWh,电源由供电公司五德二级电站供给以35KV回路专线引入。吨产品电石物料流向平衡见图3-2。烟气除尘器除尘灰44.1电石炉排渣及损失88.8排渣20图3-2吨产品电石物料平衡图(单位kg)炉内石灰脱硫3.18(60%)图3-3吨产品硫平衡(单位排放2.12(40%)3.2.2.1项目供水水源3.2.2.2生产生活用水量●食堂用水:正常上班时间厂内120名工作人员工计算,每餐需水量指标以约为8.4m/d。3.2.2.3排水量用水类型用水量(m³/d)一次水冷却循环水(m³/d)消耗量(m³/d)排水量(m³/d)生产工艺冷却水生活用水绿化用水020灌溉用水00合计污水污水处理站22焦炭、无烟煤等碳素原料由汽车运至场内原料棚内,经鄂式破碎机双齿辊破碎机破碎、筛分后,粒度合格的碳素原料通过斗式提升机提升、皮带运输机送入干燥器内。配比准备进入配料系统。3.2.3.2电极系统充电极消耗长度。3.2.3.3电石熔炼由电网输入的电能产生的高温(2000-2200℃)对石灰和焦炭的熔炼还原作用下3.2.3.4电石出炉3.2.3.5冷却破碎和包装3.2.3.6电石炉的烟气治理a、炉气:电石炉的熔炼过程中产生含有大量CO的炉气。项目采用内燃式电石高达400-600℃,为使烟气在进入静电除尘器之前温度降至150-250℃,设置空气间管引入电石炉烟道由60m烟囱排放。电石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流程见图3-4。NNN电石炉电石炉TT烟囱40mN烟囱60mNT;粉(烟尘)W:废水NNDNT图3-4电石生产流程及污染流程3.2.4主要污染源分析3.2.4.1废气(2)电石系统废气60m高的烟囱排放。由于电石炉烟气温度高(400~600℃),因此在烟气进入除尘器3.2.4.2废水3.2.4.3废渣3.2.4.4噪声3.2.5.1废气成分含量(%)由于项目电石生产工艺采用内燃式电石炉,炉气在炉内进行充分燃烧,大量的污染源名称产生浓度除尘器类型效率排放浓度排放筒高焦炭筛分反吹袋式除尘器常温反吹袋式除尘器常温石灰破碎筛分反吹袋式除尘器常温电石破碎筛分反吹袋式除尘器常温合计污染源电石炉废气烘干炉废气污染物种类烟尘烟尘治理措施及除尘效旋风除尘器十布袋除尘器98%脉冲袋式除尘器反吹袋式除尘器排放浓度排放速率(kg/h)排放量(t/a)拌气筒高度(m)执行标准颗粒物(其它)(2)粉尘无组织排放分析产生粉尘作业点作业时间(h)作业物量(t/h)粉尘产生量(t/a)原(燃)料制备转运焦炭出炉7电石出炉3合计3.2.5.2废水动植物油循环水排水生活废水3.2.5.3废渣的处理处置方式见表3-16。表3-16项目废渣产生情况类型产生量(t/a)主要成分处置方式除尘灰石灰粉焦炭粉固定炭≥84%、灰份<15%淤泥泥质、砂土等填坑或铺路生活垃圾塑料、纸、瓜果、菜叶等按当地环卫部门要求处理从表3—16可以看出,项目的废渣基本上都属于不具有危险特性的一般工业固体3.2.5.4噪声设备名称源强[db(A)]设备名称源强[db(A)]皮带输送机货运车冷却塔3.2.6环保治理措施分析3.2.6.1废气和粉尘治理措施(1)电石炉烟气除尘治理方案分析入带有覆膜玻纤滤袋(戈尔膜)的反吹袋式除尘器。采取上述除尘方案设计除尘效率可达98%以上。30-90mg/m³,除尘效率在理想状态下可达99%以上,正常运营期一般在96~98%。对于电石炉出炉烟气的治理方案,据项目《可研报告》,拟采取在出炉口上方(2)焦炭烘干炉烟气的治理方案分析项目《可研报告》焦炭烘干炉的烟气采用脉冲袋式除尘器的方案治理,除尘效率97%。根据烟气中颗粒物粒度细、比表面积大的特点,本评价认为采取脉冲袋式除尘器除尘方案合理可行,但应根据排气温度和颗粒物粒度合理选择滤袋的材质,以保证除尘器稳定运行和达到设计除尘效率。(3)粉尘排放源治理方案分析对原料、燃料成品的破碎筛分,贮运、配料等粉尘集中排放点拟采取集尘罩和反吹袋式除尘器进行除尘,设计除尘效率96%。根据颗粒物的粒度,排气量不大,排气温度为常温等情况分析,对各粉尘排放点采取反吹袋式除尘方案合理可行。只要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及时更换破损的滤袋,保持正常运行,可保证较高的除尘效率。3.2.6.2废水治理措施项目生产工序中循环冷却水站废水大部分循环使用,少量循环水外排水,水质低于一级标准,可以直接排放。主要废水来自生活废水。生活系统废水产生量平均12.1m³/d。根据类似工厂生活废水的类比资料,在实现清污分流的情况下,生活废水准》的旱作标准对比均可能出现超标现象。因此本评价认为应对项目的生活废水进行必要的二级生化处理,使其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放才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生活废水处理工艺如下:曝气池沉淀池一泵图3-5生活废水处理流程示意图食堂的米泔水与厕所的粪便进入厌氧池发酵,厌氧池排出的水与冲洗水等汇集到曝气池继续进行二级生化处理,每天用鼓风机曝气2h,次日出水经澄清后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回用于绿化或附近农田浇灌。3.2.6.3废渣处置措施按项目《可研报告》,本项目对产生的废渣根据不同类型分别处理和处置。除3.2.6.4噪声防治措施3.2.7非正常排放分析故障,如布袋破损,除尘效率下降而导致超标排放情况发生时的烟尘(粉尘)非正常93%。工况的排放源强见表3-18。表3-18项目烟尘非正常排放源强焦炭烘干炉除尘器效率下降至93%电石炉尾气除尘器效率下降至93%叠加排放量27.13kg/h经过调查了解类似电石工程项目的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所选型的除尘器运行较为3.3项目改扩建前后污染物变化分析项目改扩建前后污染物变化分析见表3-19。单位现有改扩建后增减值规模SO₂排放量烟尘排放量000除尘灰生活垃圾排放量注:COD、SS、BODs根据类比资料估算。COD—160mg/L;SS—50mg/L;BOD₅—350mg/L。由上表知:本扩建项目建成后,烟尘排放量做到“增产不增污”。SO₂排放量有所增加,原因是由于改扩建后较改扩建前原料使用量大大增加,且扩建前后对于SO₂均没有治理措施,所以SO₂必然随着原料量及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扩建后废水经处理后再利用,实现废水零排放,废水污染物排放量与改建前相比有所降低。固体废物除尘灰随着除尘设施的有效性,使进入大气的烟(粉)尘均以固体的形式收集下来,固体废物量增加。生活垃圾随着厂区人数的增加而增加。3.4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家发改委2007年第70号公告公布的《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版)》内容逐条分析如下:(一)在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城市规划区边界外2公里以内,主要河流两岸、公路、铁路、水路干线两侧,居民聚集区,以及学校、医院和其它严防污染的食品、药品、精密制造产品等企业周边1公里以内,不得新建本项目选址不在划定的保护区域内。(二)新建或改扩建电石生产装置必须符合本地区电石行业发展规划。鼓励新建电石生产装置与大型工业企业配套建设,以便做到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在电石生产能力较大的地区,地方政府要按照确保安全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循环(三)鼓励现有单台炉容量5000千伏安以上至12500千伏安以下的内燃式电石(四)现有单台炉容量12500千伏安及以上的内燃式电石炉,2010年底以前必(五)新建和扩容改造的电石生产装置执行吨电石(标准)电炉电耗应≤3250本项目电石炉设计吨电石(标准)电炉电耗为3200KWh/t,符号能耗要求。3.5工程分析小结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版)》。4清洁生产分析与评述4.1概述本项目产品为电石(CaC₂),成品电石有害组分含量中,除H₂S、PH₃外,其余含量低微。本项目设计产品一级品率80%,合格品率达到100%。按《电石产品质量标准》(GB10665-97),合格电石产品:乙炔中PH₃(V/V)不超过0.08%,H₂S(V/V)不超过0.10%。产品流向为国家大型聚氯乙烯(PVC)化工企业,在化工企业较为规4.3原材料及能源耗用分析本项目原材料及能源耗用情况见工程分析,设计单位产品(标准)电炉能耗为能评估报告》,本项目单位产品(标准)综合能耗为1.021tce/t。表4-1本项目能耗指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对照表序号电石炉装置及规模单位产品(标准)综合能耗tce/t单位产品(标准》电炉能耗KWh/t1镇雄县伍德电冶公司50kt/a电石炉25000KVA(本项目)2国内现有电石生产装置能耗限额3新建/改扩建电石项目国家准入限额值4国家限额先进值5国内1966年先进水平6日本电石工业公司1981年指标7德国西多伊特斯歇公司8云南省原981500500kVA半密闭电石炉设计值9四川宜宾天元20000KVA内燃式电石炉4.4节能措施1)采用25000KVA大型内燃式电石炉型,为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节能型电石炉;2)辅机选用高效节能设备减少能源消耗;3)采用电石炉烟气干燥碳素原料;4)采用PLC自控系统配料,实现精料入炉:5)生产废水实现封闭循环,生活废水全部处理回用;6)给排水管网尽量利用高差实现重力自流;7)电力变压器系统进行无功补偿,功率因素COSφ达到0.95。8)选用高效节能新产品,避免采用效率低的电机产品。11)变负荷运行的风机采用变频调速技术。12)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自然采光;以节约用电,有利生13)沿地形坡向配置各生产工序,使物料利15)合理布局简化流程;16)加强管理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工况,降低动力消耗4.5污染物排放分析4.6.1清洁生产水平分析告》,参照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4月8日发布的《清洁生产标准电石行业》 (HJ/T430-2008),本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分析结果见表4-2。序号评价指标HJ/T430-2008标准要求本项目指标评价结果一级二级三级1电石综合能耗tce/电石(折标,下同)达到一级2电石电炉电耗(KW·h/电石)达到二级3煤)(t/电石)达到二级4单耗(t/电石)达到二级5电极糊(t/电石)达到二级6却用)(t/电石)达到二级7粉尘利用率%达到一级4.6.2建议(2)在冷却水池的总图布局中应充分考虑本区常年主导风向,以利用现有建筑对来(3)继续做好清洁生产的宣传工作;(4)定期组织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职工清洁生产意识,减少人为误操作造成的原(5)建立完善的设备巡检制度,定期对设备、供水管线进行检查,防止因设备工况5建设地区环境状况5.1自然环境状况公里,距贵阳326公里,距重庆505公里,距成都618公里,距昭通265公里。县城与毗邻市(县)城距离,距叙永182公里,距威信87公里,距赫章76公里,距毕节73公里,距彝良220公里。13个行政村285个村民小组。5.1.2地形、地貌5.1.3气候、气象均气温11.3℃,日照1341小时,无霜期218.6天,年平均降水量914.6毫米。海拔14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4.5℃,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7.7℃;年平均相对湿度75%,干季相对湿度72%,雨季相对湿度78%,多年平均降水量发在9月~次年2月常年主导风向为NNW,最大风速16米/秒,平均风速为2.0米/秒。5.1.4水文1291.0km²,最低水温11-14℃。目前五德河有电站5个,年发电量达1亿4千2百万5.2社会环境状况镇雄县全县辖28个乡镇(其中有4个民族乡(镇):坡头彝族苗族白族镇、林口彝族苗族乡、果珠彝族乡、以古彝族苗族镇),244个村(社区)委会,5232个村民117679人,占总人口的9.2%。全县人口密度为347人/平方公里。辖13各行政村285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回、苗等民族15836户68529人,其中农业人口67518人,占总人口的98.12%,城镇1286人,占总人口的1.88%。汉族60939人,少数民族人口5821人(彝族4844人,其他民族997人),劳动力总数31600人。近30万吨,有电站5个,年发电量达1亿4千2百万千瓦,有电石厂两个,年生产电石2750万吨,有非煤矿山13个,有桑蚕园11000亩。五德镇耕地总面积59932亩(其中:田365亩,地59567亩),人均耕地0.9亩,占农业经济总收入的34.55%,畜牧业收入244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2.3%;林业收入110万元,占农村收入的1%。外出劳务收入2116万元。农民人均总收入1675元,人均纯收入1248元。五德镇现有农户15649户,共66760人,其中男34828人,女31932人。农业人学校43所,其中独立中学1所,附中1所,小学附设初中5所,完全小学30所,初级小学13所,教师486人,其中办公486人,全镇在校学生1557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小学生9937人,中学生5639人。全镇共有初中毕业生537人,升入普通高中181人,升学率达33.7%,高中毕业生77名,升入高一级学校38人,升学率达6项目地区环境质量现状6.1.1现状监测序号监测点名称环境功能区监测项目说明1排气筒上主导风向二类测点2排气筒下主导风向测点3斑竹林村影响点(2)监测周期和频率监测时间选在2008年5月27日~2008年5月29日进行,连续监测3天,其中SO₂日均值每天连采样18小时,采样时段为:夜间22:00~昼间16:00;TSP每天连(3)监测方法(4)评价模式污染指数:C——某种污染物实测浓度,mg/m³;f——某污染物超标准浓度的样品数;n——某污染物检出样品数。6.1.2评价标准环境质量现状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详见表6-2。表6-2环境质量标准(mg/m³)标准日均日平均浓度小时浓度日平均浓度小时浓度日均二级标准6.1.3监测结果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见表6-3。表6-3环境空气三日平均监测值(mg/m³)监测点位123各监测点位各时间段具体监测数值详见附《监测报告6.1.4评价结论监测期污染物日平均浓度波动范围、以及各监测点的平均监测值分析如下,见表监测点位污染物浓度范围mg/m³超标率最大值超标倍数污染指数10—0一00200—00300—0—06.2.1现状监测(1)监测周期及频率:2008年5月27日—2008年5月29日,连续三天,各断(2)监测断面设置:地表水监测点详见表6-4及图1-1。断面标号断面名称相对位置距项目区距离1斑竹林断面上游厂址上游2斑竹林断面上游厂址下游(4)采样及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保存方法按《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规定执行。6.2.2评价标准根据伍德河水质功能区划划确定本次评价标准采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级标准,评价具体标准值见表5-3-6。表6-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单位:mg/L标准6.2.3评价模式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对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进行评价,评价模式如下:式中:S,—单项水质评价因质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C;—水质评价因质i在第j点的监测值,mg/L;pH——水质标准中pH值下限。pH,≤7.0pHj>7.0当单项标准指数>1时,表示该水质参数所表征的污染物已满足不了标准要求,水体已受到污染;反之,则满足标准要求。6.2.4监测结果及评价结论时段采样断面PH值(无量纲)斑竹林断面上游1000m平均斑竹林断面下游1000m平均标准/评价结果达标达标达标达标6.3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6.3.1现状监测(1)监测周期与频率2008年5月27日~2008年5月29日进行,连续监测3天,每天监测分昼间、夜间2个时段。(1)监测点布设:在厂址场界四周布置监测点(见图2-2)测定厂界噪声。厂界噪声背景值监测点(2)监测方法: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1993)进行。6.3.2评价标准测执行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中的2类标准,见表6-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2类)。表6-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单位:dB(A)标准昼间夜间二级标准6.3.3监测结果及评价结论表6-8厂界噪声监测及评价结果标准值达标评价时段时段采样点A昼间达标夜间达标B昼间达标夜间达标C昼间达标夜间达标D昼间达标夜间达标E昼间达标夜间达标F昼间达标夜间达标环境噪声监测结果表明:与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中2类标准要求6.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6.4.1植被及土地利用现状6.4.2水土流失现状6.4.3周围居民风速1.8米/秒。年平均降雨量786mm;年平均相对湿度75%。施工地区土壤含水量低于20%;土壤粒度不大。根据以上条件分析,一般情况下,施工过程中土方80~105dB(A)不等。7.4.1施工与生活废水7.4.2施工与生活垃圾7.5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近1000t/Km²·a,施工过程如不加强水土保持等减缓措施,将带来水土流失。7.6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7.6.1空气环境7.6.2施工噪声7.6.3施工垃圾7.6.4水环境7.6.5生态环境的防护措施7.7结论8.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8.1.1污染气象特征由于海拔高差悬珠,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季节变化明显,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镇雄气象站位于镇雄县城北郊,东经104°52′,北纬27°26′,观测场海拔高度1668m,气象站距离拟建项目较近,年平均气温11.4℃,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0.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4℃,极端高气温34.8℃,极端最低温-11.9℃;年降雨量909.4毫米,全年晴天日数平均为17天;年平均风速1.8米/秒,静风频率31%。现将镇雄县有关气候要素多年值列于表8-1中:表8-1镇雄县有关气候要素多年值月份23456789全年气温(℃)气压(hpa)相对湿度(%)降水(mm)风速(m/s)最多风向及频率(1)镇雄县空气湿度大,年平均为84%。(2)全年降雨量分布相对均匀,以6-9月较多。(3)镇雄县风速较小,年平均风速1.8m/s。2.污染气象特征(1)地面风特征别为20.0%、18.7%,次主导风向为WNW风,频率为9.0%,从四季的风向变化情况其中以8月风速最小1.6m/s;4月风速最大为2.2m/(2)大气稳定度F表示。由表8-2可见,镇雄地区大气稳定度全年以中性为主,占83.9%,稳定类 (E、F类)出现频率为10.5%,不稳定类(A、B、C类)出现频率为5.6%。频率(3)逆温频率为17.0%。接地逆温的平均高度为400m,低空逆温的高度为226m,由于当地阴天日数较多,晴天较少,逆温出现频率不高,逆温强度也较弱,逆温高度较高,因此,基本不会对本项目造成熏烟污染。(4)联合频率在计算联合分布频率时,风向取17个方位(N=1NNE=2、...NNW=16,C=17);稳定度分6类(A、B、C、D、E、F);风速划分成5级(<1.5、1.5-3、3-5、5-7、根据以上取值,统计出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分布频率值,见表8-3。表8-3镇雄气象条件联合频率表(%)稳定度NESWCABCD3EF(5)风随高度变化通常条件下,风随高度的变化按指数律计算,如Vno为10m高度的风速,则Z米处的风速为:V₀—地面10m高度处的风速;本次评价的m值采用《云南省大气环境影响技术规范(试行)》中所推荐的风速廓线幂指数值,见表8-4。表8-4风速高度指数稳定度不稳定中性稳定8.1.2预测内容、模式、参数(1)预测内容根据拟建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特点,预测下列气象条件下的浓度分布:①小时地面浓度气象条件1:C、0m/s、D类气象条件2:NNW、1.8m/s、D类(风速取平均风速进行计算)③年均浓度分布。非正常情况下预测相应污染物的短时浓度:(2)模式a)有风时(U₁o≥1.0m/s)点源扩散模式e)面源的处理无组织排放源按面源预测,由于排放源所占的面积S≤1km²,网格外的浓度L为面源边长,m;H为面源平均排放高度,m;计算时,不规则面源按面积变形为规则面源计算。f)非正常情况的预测模式按HJ/T2.2-9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7.5.8节推荐的模式进行计算,公式为:式中:T为事故持续时间,秒;t为事故发生时及后的某时刻,秒;(3)预测参数a)扩散参数扩散参数采用《导则》中推荐的参数及处理方法,数值见表8-5和8-6。表8-5静风、小风的扩散参数稳定度U≤0.5米/秒0.5<u≤1.0米/秒BDE稳定度a下风距离(m)a下风距离(m)BDEb)烟气抬升公式本报告书日均浓度代表日经查阅历史资料,其中2006年1月17日的风向对日期时间风向风速总云量低云量稳定度1月17日C08DE74DDd)背景浓度叠加8.1.3预测结果及评价气象条件预测浓度最大值最大值出现距离(m)叠加现状监测值后浓度超标范围风向风速稳定度C静风厂界内0厂界东南偏南12000薰烟东南偏南厂界内0(3)关心点浓度关心点SO₂浓度列于表8-9。结果表明,各关心点的SO₂一小时浓度(已叠加表8-9各关心点SO₂浓度(mg/Nm³)浓度关心点一小时浓度日均年均静风薰烟斑竹林村鹿角村伍德镇浓度各类预测浓度最大Cm出现距离(m)叠加现状监测值后浓度超标范围日均浓度厂界内年均浓度厂界内0(3)关心点浓度关心点PM₁0日均地面浓度(已叠加现状监测浓度)及年均地面浓度列于表关心点浓度斑竹林村鹿角村伍德镇日均浓度年均浓度浓度各类预测浓度最大Cm出现距离(m)叠加现状监测值后浓度超标范围日均浓度厂界内年均浓度厂界内0东厂界南厂界西厂界北厂界静风浓度小时浓度(风速1.5m/s、D类)达标评价达标达标达标达标标准值(GB16297-1996)关心点浓度斑竹林村鹿角村伍德镇日均浓度年均浓度至93%。工况的排放源强见表3-18。预测结果表明(见表8-15),由于TSP无相应的小时浓度标准,故采用日均浓度标准(二级)的3倍值(0.9mg/Nm³)进行评价。表8-15非正常排放下TSP小时地面浓度最大浓度出现距离(m)大于0.9mg/m³风向风速稳定度D厂界内0D厂界内0于上述污染源设计风量较大(分别为15000m³/h、62460m³/h),废气排放至环境空关心点浓度斑竹林村鹿角村伍德镇预测浓度叠加背景浓度后8.1.3.5小结8.1.4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8.2水环境影响分析8.2.1基本情况8.2.1.1生产废水其次是空压站和风机房冷却水,主要污染是水温、温度40~50℃,拟采取冷却塔进行冷却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全厂循环水量2400m³/d,仅循环水站有少量循环水8.2.1.2生活废水生活系统废水产生量平均12.1m³/d。根据类似工厂生活废水的类比资料,在实现清污分流的情况下,生活废水中的COD浓度为150-350mg/L,BOD₅浓度为80汇集到曝气池继续进行二级生化处理,每天用鼓风机曝气2h,次日出水经澄清后8.2.2影响分析(一)生产废水(二)生活废水8.2.3结论8.3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8.3.1固体废弃物的产生表8-17项目废渣产生情况类型产生量(t/a)主要成分处置方式除尘灰拟外售砖厂作原料石灰粉外售焦炭粉固定炭≥84%、灰份<15%外售淤泥泥质、砂土等填坑或铺路生活垃圾塑料、纸、瓜果、菜叶等送附近垃圾处理场合计从表8-17可以看出,项目的废渣基本上都属于不具有危险特性的一般工业固8.3.2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8.4声环境影响分析8.4.1噪声源情况表8-18项目主要噪声源强及排放特征设备名称等效声级排放特征设备名称等效声组级排放特征风机连续排放旋风除尘器连续排放水泵连续排放破碎机每天12-16h皮带运输机连续排放冷却塔连续排放卷扬机断续排放目卸汽车断续排放8.4.2拟采取的降噪措施效果分析项目《可研报告》拟对噪声较高的设备采取置于机房内并对门窗采取适当的隔声措施,对振动较大的设备采取减震措施,根据类比监测资料,采取上述防噪措施处理后,声级一般可衰减20-25%。对于项目噪声较高的设备,风机、空压机、破碎机、水泵等经机房屏蔽和隔声处理后,预计声级衰减至65-75dB(A)。但对于在露天作业的设施,如自卸汽车等,只能采取控制作业时间等措施处理。通过设置隔声及阻尼措施可使设备噪声降至85dB(A)以下,符合《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中当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8h时,允许噪声为85dB (A)的要求。8.4.3噪声影响分析8.4.3.1厂界噪声预测根据“导则”,不考虑其它环境因素引起的衰减值,噪声随传播距离增大而衰减的计算模式如下:式中:Lp一预测点声级值(dB(A))Lpo一参考位置r₀处的声级值(dB(A))rp一预测点与点声源间距离(m)根据工厂噪声源一般较分散,且在点声源与厂界之间均有厂房相隔,有一定的声屏障效应。噪声预测结果见表8-19。表8-19声源在不同距离的衰减预测值高噪声设备与厂界之间的距离:按照项目总布置,风机、旋风除尘器基本布置在主厂房附近、与厂界的距离大约60-80m,而破碎机、水泵等分别布置与厂界距离30~50m左右。按照表5-19的计算值,经传播距离的衰减,高噪设备至厂界的影响值为40~50(dB(A))。再界,西厂界噪声可以达到2类标准,但南厂界(噪声现状监测E点位)附近地段8.4.3.2关心点噪声影响分析项目最大声级为100dB(A),若不考虑降噪达到I级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地距离厂址最近的居民点为斑竹林村等自然村,但距离厂址均在8.4.4环境噪声评价8.4.5噪声减缓措施8.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8.5.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1)植被及土地利用现状持良好(见照片2)。经实地调查了解,评价区未发现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照片2项目区植被现状(2)本项目选址建设为未利用地,用地性质为荒坡地,植被覆盖有次生灌木(3)水土流失现状(4)周围居民8.5.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8.5.2.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8.5.2.2影响分析及对策措施a.SO₂的影响预测的SO₂最大浓度值列于表8-20中。气象条件预测浓度最大值最大值出现距离(m)叠加现状监测值后浓度超标范围风向风速稳定度C静风厂界内0厂界东南偏南12000薰烟东南偏南厂界内0预测的SO₂日均及年均地面浓度最大值分别为0.0282mg/Nm³和按照《保护农作物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88)中的敏感作物敏感程度生长季平均浓度日均浓度任何一次作物种类敏感作物(熏烟0.3174)小麦、大麦、荞麦、大豆、菠菜、青菜、白菜、土豆等b.对厂址植被的影响项目拟选厂址占地约5000m²,厂址附近天然植被除有少量的云南松外,其余c.对策、措施①控制污染9环境风险分析9.1风险识别9.1.1识别原则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对厂(场)界外环境的影响。物化性质:无色无臭无刺激的气体。相对密度0.814,熔点-205℃,沸点-191.5℃,临界温度-140.2℃,临界压力3.5×10Pa,蒸气相对密度0.97,微溶触浓度(10000~40000)×10⁶,几分钟内即可致死;浓度(1000~10000)×10⁶,在(2)电石相对密度越小。电石熔点随电石中碳化钙含量改变而改变,纯碳化钙的熔点为杯)、自燃点305℃,产生最大爆炸压力的浓度为14.5%,临界温度35.5℃、临界炔2.3-81%范围内易产生爆炸,特别在7-13%时极易产生爆炸,与铜、汞、银能9.2风险源项及后果分析表9-1电石炉废气成分成分面上燃烧,绝大部分CO在炉内燃烧掉,形成含CO₂,不会(4)风险识别结果9.3风险防范措施(1)建立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严格培训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工(2)涉及到有毒有害气体的区域,为确保人员及生产安全,按相关规程规范(3)运输过程中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运输的有关管理要求,采用专用危险废物(4)电石在运输过程中处于密闭状态,且严禁混装,以防治不同性质间的危(5)电石的包装方法用铁桶装,并充氮气密封,桶内如未充氮气时,应装置(6)电石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内,避免产生火花,造成着火和对湿度在80%以上。(7)电石应与易燃物、强酸、重金属盐隔离储运;搬运时防止溜滑;进出仓(8)当发生乙炔气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时,电石生成氧化钙和氢氧化钙,这两9.4风险应急预案9.4.1应急计划区(1)装置区和贮存区(2)环境影响区9.4.2应急组织机构及分级响应条件(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后勤保障组抢险救护组疏散撤离组事故处理组安全环保组图9-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2)负责组织“预案”的制定、修订;3)检查督促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包括应急教育、(3)指挥部职责2)分析灾情、确定事故救援方案、制定各阶段的应急对策,组织指挥救援队3)负责对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下达指挥命令、向上级部门汇报、以及向周边4)负责对外界公众的新闻报道,组织新闻发布会;5)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4)分级响应(5)社会救援当事故危害不仅在工厂场内,且危害程度较大或危害范围已影响周围邻近地9.4.3应急保障条件1)基本装备2)专用装备9.4.4环境风险应急控制措施9.4.5应急演练10环境经济效益分析10.1项目环保投资项目名称主要设施内容估算投资(万元)电石炉烟气治理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器冷却循环水系统冷热水池,冷却塔工座循环水泵等原料制备输送除尘反吹袋式除尘器4套噪声治理隔声、减振等6生活废水处理二级生化处理站(补充)8绿化厂区绿化工程2原料制备系统防尘贮仓输运系统等封闭处理和洒水抑尘措施等4合计由表10-1项目环保投资估算(含补充项目)合计1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的9.25%,与同类规格项目比较基本合理。10.2环境效益分析取旋风除尘器和脉冲袋式除法器进行除尘治理,降尘效率分别达98%和97%。此外对粉尘排放源分别设反吹袋式除尘4套进行除尘治理,除尘效率96%。根据核算的烟(粉)尘产生浓度,除尘效率计算,采取上述治理措施,将削减烟(粉)尘产生量468kg/h,3372t/a,对减轻建设项目对环境空气污染起到很大作用。10.3经济效益分析利用数量收益估算(万元)备注电石炉尾气利用400-600℃尾气按年节约焦炭236吨计扣除10%运作成本石灰粉出售按400元/t计,扣除10%运作成本焦炭粉出售按980元/计,扣除10%运作成本合计经济收益52万元,间接经济收益21万元。10.4社会效益(1)项目利用当地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和小水电,建设5万t/a电石项目对促进当地的经济和相关产业(焦化、电力、运输、聚氯乙烯)的发展取到较大的推动(2)项目的建设将增加110多个就业岗位解决贫困地区社会就业取到一定作(3)对促进云南化工和相关产业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11污染控制对策及总量控制建议11.1污染控制措施(1)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20mg/L,SS≤70mg/L,回用于厂区绿化和农田灌溉。污水处理站的●全厂排水系统应设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实现清污分流,排水系统应按20年一(2)固废(3)废气(4)噪声11.2相关对策及建议即厂区的南面和西南面建绿化屏蔽带,种植高大乔木(阔叶或枝叶茂密树种)、绿●由于厂区的热水(冷却水)较多,职工生活所需的热水(淋浴、洗涤等)可利用11.3总量控制建议(1)废气:(3)固体废弃物:全部处置,处置率100%。12.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12.2公众参与的调查范围和对象12.3公众参与表的制作云南镇雄县五德电冶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25000KVA)电石生产力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表(社会团体)□报纸口广播电视口会议口日常工作口其他3、单位对本项目是否了解□了解□不了解除尘场,冷却、破碎及堆放场地等工程。械噪声,但影响小且时间较短。效避免项目环境风险事件的发生。本项目投资1600万元,其中用于环保投资的金额约为190万元,占总投资的11.88%。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二、项目的社会经济影响B、好反对五、其他单位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作为单位代表,您对本项目还有哪些要求和建议?(单云南镇雄县五德电冶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25000KVA)电石生产力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表(个人部分)4、文化程度口小学及以下□初中口高中或中专口大专□大学及以上口科研人员□公务员口离退休人员口其他□报纸□广播电视□会议□日常工作□其他除尘场,冷却、破碎及堆放场地等工程。效避免项目环境风险事件的发生。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反对五、其他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您的其他意见和建议?(您的其他意见和建议同样会被重云南镇雄县五德电冶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25000KVA)电石生产力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云南镇雄县五德电冶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电石生产力技改项目位资的金额约为190万元,占总投资的11.88%。能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在进行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时,需征询和12.4公众参与调查统计及结果分析12.4.1调查结果统计环评单位于2008年5月16日-5月19日期间对项目所在区域内及附近的居民、众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和走访的方式。走访过程共发放54张公众参与调查表,对受访者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记录。共得到有效调查意见54份。收回比为100%。表12-1公众参与调查对象情况统计表项目调查人数文盲小学中学高中或中职工人农民个体其他合计00263表12-2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表序号调查内容意见人数百分比(%)1你是什么时间了解到该建设项目?在此之前填表时2你是通过何种媒介知道该项目?报纸00广播电视48会议00日常工作其它3对项目是否了解了解不了解4该项目对本县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很有利6有利一般00很不利005该项目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是很有利00有利24一般不利006该项目对当地居民就业很有利48有利一般12很不利007目前项目区的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很好24好一般差008目前项目区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很好36好一般48差009目前项目区的声环境质量状况很好48好一般36差00目前项目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很好48好一般48差00目前项目区的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很好36好一般差00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空气质量状况很大00大12一般很小5项目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很大00大00一般很小9项目施工期对地下水及农村饮用水源影响很大00大00一般很小可忽略12项目施工期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很大00大12一般很小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空气环境质地影响很大00大00一般很小12项目建成后对周围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很大00大00一般很小24项目建成后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很大00大00一般很小可忽略12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生态环境及农业的影响很大00大00一般很小6可忽略36是否赞成加强环保措施赞成一般24无所谓12对项目建设的总体态度坚决支持支持,但须注意环保问题7随便24反对00(1)有64%的公众在调查前通过各种途径听说过本项目,对其有所了解,说明本(2)有88%的公众认为本项目建设对本县的经济发展很有利;(3)认为本项目建设对当地居民就业很有利的公众达到90%。(4)目前项目区的空气环境质量状况有64%的公众认为一般。(5)目前项目区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有86%的公众认为好。(6)目前项目区的声环境质量状况有86%的公众认为好。(7)目前项目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有84%的公众认为好。(8)目前项目区的生活垃圾处理现状有62%的公众认为好。(9)有88%的公众认为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空气质量状况影响一般。(10)有82%的公众认为项目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影响一般。(11)有68%的公众认为项目施工期对地下水及农村饮用水源影响影响一般。(12)有74%的公众认为项目施工期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一般。(13)有98%的公众认为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空气环境质地影响影响一般。(14)有96%的公众认为项目建成后对周围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影响一般(15)有74%的公众认为项目建成后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一般。(16)有82%的公众认为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生态环境及农业的影响一般。(17)有63%的公众认为项目建成后废气对周围环境有影响。(18)调查结果表明,对项目建设持支持态度的占94%,没有反对意见。意识,绝大部份人认为项目建设具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及居民就业有利,100%的公(1)有100%的团体公众认为本项目建设对本县的经济发展很有利;(2)认为本项目建设对当地居民就业很有利的团体达到100%。(3)有100%的团体公众认为目前项目区的空气环境质量状况一般。(4)有75%的团体公众认为目前项目区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好。(5)有100%的团体公众认为目前项目区的声环境质量状况好。(6)有50%的团体公众认为目前项目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好。(7)有100%的团体公众认为目前项目区的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好。(8)有75%的团体公众认为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空气质量状况影响一般。(9)有50%的团体公众认为项目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有影响。(10)有100%的团体公众认为项目施工期对地下水及农村饮用水源影响小。(11)有100%的团体公众认为项目施工期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一般。(12)有100%的团体公众认为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空气环境质地影响不大。(13)有100%的公众认为项目建成后对周围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影响一般。(14)有50%的公众认为项目建成后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一般。(15)有50%的公众认为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生态环境及农业的影响一般。调查结果表明,当地社会团体对项目建设持支持态度的占100%,没有反对意(1)公众调查结果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