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习15两极地区下图为某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夏威夷高压强盛 B.②地沿岸洋流增温增湿C.此时①地吹西北风 D.③地气流比②地气流降温显著2.图示时期一艘轮船从②地航行到①地,该船(
)A.一路逆风逆水 B.沿途不可能遭遇海雾C.若沿较短航线航行不受海冰影响 D.航行中多受阴雨天气的影响3.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出现极昼现象 B.近年来海冰面积不断扩大C.海运北极航线日益繁忙 D.比南极地区更寒冷【答案】1.D2.D3.C【解析】1.读图可知,北极圈以南太平洋上出现低压,应为北半球冬季。此时阿留申低压强盛,夏威夷高压不强盛,A错误;②地沿岸有千岛寒流流经,对沿岸地区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错误;此时①地风向为东南风,C错误;③处等压线比②更密集,风速更大,且风来自较高纬度,③地气流比②地气流降温显著,D正确。故选D。2.图示时期为北半球冬季,轮船从②地航行到①地先顺风后逆风,A错误;沿途可能遭遇海雾,B错误;若沿较短航线航行,航线应向高纬弯曲,会受海冰影响,C错误;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航行中多受阴雨天气的影响,D正确。故选D。3.图示时期为北半球冬季,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A错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海冰面积不断减少,B错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海运技术的进步,海运北极航线日益繁忙,C正确;北极地区海洋面积广,没有比南极地区更寒冷,D错误。故选C。【点睛】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2021年11月5日,我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科考队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大气成分、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于2022年4月26日返回国内。如图示意我国已建成的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①②③海域对应的大洋依次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5.南极科学考察队员们在科考过程中遇到的危险有(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②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④随时会遭受熊的袭击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4.A5.B【解析】4.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判定,图中的①为南美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大西洋,②为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印度洋,③为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为太平洋。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5.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和烈风,考察队员们在科考过程中可能遇到暴风雪迎面扑来,①符合题意;南极大陆被积雪覆盖,冰隙有可能吞没队员,②符合题意;南极大陆天气酷寒,气温低到﹣50°C甚至﹣60°C,极易冻伤考察队员,③符合题意;南极大陆上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海豹、南极狼,北极熊是在北极地区,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即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南极大陆是指南极洲除周围岛屿以外的陆地,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风大和干燥。全洲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零下52℃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零下89.2℃,为世界最冷的陆地。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于生长,偶尔能见到一些替藓、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海兽主要有海豹、海狮和海豚等。大陆周围的海洋,鲸成群,为世界重要的捕鲸区。南极洲是个巨大的天然“冷库",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储藏地,拥有地球70%左右的淡水资源。南极大陆周边山前地带是世界陨石主要的富集区,全球有采集记录的陨石69230块,其中43723块陨石发现于南极,并且大多保存完好。下图为南极陨石富集过程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山脚处陨石高度富集的原因是(
)A.陨石落下后,受地球引力影响大量落入该地B.南极大陆寒冷干燥,风化作用强,陨石易裸露C.夹在冰川中的陨石随着冰川流动,在低处富集D.南极洲内部板块运动频繁,陨石不断汇入该地7.南极陨石科考价值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臭氧层薄,坠落的陨石多 B.环境洁净,对陨石污染小C.全球变暖,陨石的风化作用减弱 D.冰雪覆盖,外部有良好的保护层【答案】6.C7.D【解析】6.因为地球引力,闯入地球形成的陨石应该是比较随机的分布在地球表面,而不是相对富集在地球某一个区域,A错误;南极大陆有冰雪覆盖,外部有良好的保护层,且气温低,各种外力作用都较弱,B错误;受重力作用的影响,落到南极的陨石随冰川移动,在低处富集,C正确。板块运动属于内力作用,而陨石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陨石富集和板块运动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7.不是因为南极的臭氧层薄,而主要是南极的大气层较薄,陨石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更少,坠落到地面的陨石较多,A错。陨石科考价值高低主要取决于陨石自身保存完好程度,环境洁净程度的高低对其影响很小,B错;气候变暖,陨石更易风化,C错;冰雪覆盖,外部有良好的保护层,且气温低,各种外力作用都较弱,使陨石保存年代久远,D对;故选D。【点睛】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中国于1985年和1989年在南极分别建成了长城气象站和中山气象站,两站分别位于南极半岛和东南极大陆。长城站属于亚南极海洋性气候,中山站属于南极大陆性气候;两站建站至2015年,降水量及降水形态(主要表现为降雨、降雪)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发现,长城站秋季的降雨日占比与阿蒙森低压(范围170°E~62°W,60°S~80°S)的中心气压和位置有显著的相关性。下图为我国南极气象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
)A.降水较少﹐且降雪日数较少 B.降水较少,且降雪日数较多C.降水较多,且降雨日数较少 D.降水较多,且降雨日数较多9.长城站秋季的降雨日增多的年份,阿蒙森低压(
)A.中心气压较高,位置偏西 B.中心气压较低,位置偏西C.中心气压较高,位置偏东 D.中心气压较低,位置偏东10.近年来,长城站总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均呈增多趋势,其直接原因可能是(
)A.副极地低压位置偏北 B.副极地低压被切断C.气旋增多 D.全球气候变暖【答案】8.D9.D10.C【解析】8.长城站属于亚南极海洋性气候,中山站属于南极大陆性气候,长城站的降水会更多,由于其纬度低,气温高,降雨的日数更多,D正确,排除ABC;故选D。9.阿蒙森低压的位置大致在长城站的西侧,当阿蒙森低压中心气压较低,位置偏东时,有利于低纬度的暖湿气流吹向南极半岛,长城站降雨增多。D正确,排除ABC;故选D。10.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半岛附近气旋活动增多,长城站降水增加的直接原因为气旋活动,全球气候变暖属于根本原因,C正确,D错误;南半球高纬度地区陆地少,副极地低压保存完整,B错误;气压带的移动一般表现为季节性,对降水年际变化影响不大,A错误。故选C。【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位置、环流、洋流、地形、植被、水文、人类活动等。如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洋流对降水的影响,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下图是我国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顺时针旋转90度看图,效果最佳)11.图中甲所在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2.乙大陆的环境特征与纬度位置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暴雪 B.烈风 C.酷寒 D.冰原【答案】11.B12.C【解析】11.根据图中陆地轮廓可知,图中甲海域位于欧洲和北美洲之间,为大西洋。故选B。12.乙大陆位于南极点附近,为南极大陆。该大陆由于纬度高,气候酷寒,C正确。暴雪和烈风跟大气环流有关,冰原属于间接因果关系,ABD错误。故选C。【点睛】南极地区风力强劲的原因:①强大的冷高压加大了与外围的气压梯度;②地面平坦,冰川广布,摩擦力小。位于恩克斯堡岛的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2022年建成。下图示意恩克斯堡岛位置。恩克斯堡岛多超强、超干冷风。南极内陆地面辐射冷却产生的近表层冷空气,沿高原斜坡向下流动而形成下降风。恩克斯堡岛附近的特拉诺瓦湾地区是南极洲下降风最强的地区之一。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3.在下降风的作用下,特拉诺瓦湾的海冰运动方向主要是(
)A.偏北 B.偏西 C.偏南 D.偏东14.在一天中,恩克斯堡岛下降风风力最强的时候在(
)A.黎明 B.上午 C.正午 D.下午15.特拉诺瓦湾冬季仍存在冰间湖的主要原因是(
)A.海域开阔,海水流动性好 B.下降风推动海冰向罗斯海移动C.下降风导致海水动力增强,海水升温 D.寒流影响,海水盐度低,不易结冰【答案】13.D14.A15.B【解析】13.根据题意,从图中信息可知,特拉诺瓦湾西侧是南极内陆地面,“南极内陆地面辐射冷却产生的近表层冷空气沿高原斜坡向下流动而形成下降风”是特拉诺瓦湾西风,因此受西风影响,特拉诺瓦湾的海冰运动方向主要向东,D对,ABC错。故选D。14.根据“南极内陆地面辐射冷却产生的近表层冷空气,沿高原斜坡向下流动而形成下降风。”可知,温度越低,下降风风力越强,故选A。15.冬季南极大陆出现极夜现象(无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冷却作用增强,气温更低,(形成的)下降风更为强烈,B正确;(来自冰川谷地的下降风易在此汇集,受狭管效应影响,下降风得以加强,强烈的下降风可将海湾中的海冰不断向东推动,致使特拉诺瓦湾冬季大部分地区常处于无冰或少冰状态;特拉诺瓦湾海域较封闭,高纬度海冰难以进入海湾,因此特拉诺瓦湾冬季仍存在冰间湖,ACD错误。故选B。【点睛】南极洲为冰雪覆盖的高原大陆,四周被大洋环绕,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陆地气温比四周海洋低得多,尤其在冬季,海陆气压差大,形成由陆地吹向海洋的冷空气。而覆盖南极大陆的冰盖就像一块中部厚、四周薄的“铁饼”,形成一个中心高原与沿海地区之间的陡坡地形。变重了的冷空气从内陆高处沿斜面急剧下滑,到了沿海地带,因地势骤然下降,使冷气流下滑的速度加大,于是形成了强劲的、速度极快的下降风。无人机是一种由外力驱动、机上无人驾驶、可重复使用航空器的简称。随着技术的成熟完善,轻小型无人机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南极被誉为“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其中蕴含的科学奥秘吸引着众多学科的研究人员参与现场考察。下图是无人机在南极作业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无人机在南极地区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A.仅分布在沿海地区 B.西北多东南少C.大多分布在考察站附近 D.分布较为集中17.下列属于无人机在南极地区的作业范畴的是(
)A.测量冰层厚度 B.追踪大型冰山 C.估算矿产储量 D.监测太阳活动18.除低温外,无人机在南极地区作业时还需要考虑的地理环境因素有(
)①强风②电磁③干燥④冰面反光⑤地形起伏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答案】16.C17.B18.A【解析】16.由材料可知,无人机的分布状况在内地和沿海地区都有分布,分布区域较为分散,AD错误。在方向上东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数量相近,B错误。但可以看出,无人机在科考站附近的分布集中,且数量较多,C正确。故选C。17.无人机通过拍摄冰层和冰山的图片,但并不能测量冰层厚度和估算矿产储量,AC错误。通过无人机的方便性,可以沿路追踪大型冰山的动态,B正确。监测太阳活动不是无人机在南极地区的作业范畴,D错误。故选B。18.南极地区风力强,且冰川面积大容易反射太阳光,干扰无人机作业;此外极地地区容易受到地磁影响,电磁环境对工作人员实时跟踪无人机作业产生困难,干燥和地形起伏对无人机作业的影响较小,①②④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南极大陆气候严寒、多狂风暴雪、空气干燥、降水稀少。由于大陆位于高纬度地区,大部分地区每年有近10个月被厚厚的海冰包围。“海洋生物普查项目”研究表明,235种在南极生存的动物也同样生存在北极。这表明南极的绕极海流为大多数物种创造了保护屏障,但是某些偶然事件曾经使两极连接起来。南极洋流使物种与温暖海域隔离,同时造成极低的温度,经自然选择生成了奇异的生存机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淡水资源丰富 B.终年盛行西南风 C.矿产资源贫乏 D.平均海拔仅低于亚洲20.下列有关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强B.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具有相同的科学研究价值C.北半球中高纬度国家之间交通往来,若穿越北极地区,则直线距离最短D.北极地区具有南极地区所没有的煤、铁等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答案】19.A20.C【解析】19.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南极洲。特殊的地理位置,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没有西南风。故B错误;南极是一个被大洋环绕的大陆,它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地区发现有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故C错误;由于巨厚的冰层覆盖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故D错误。南极地区有巨厚的冰层,成为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故A正确;选择A。20.北极生物圈的弱小的生产力以及简单的生物链结构使得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修复能力不强。故A排除;南北两极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其科研价值存在一定差异,故B排除;南极的罗斯海、威德尔海和别林斯高晋海以及南极大陆架均是油田和天然气的主要产地。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铀等矿产资源,故D排除;北美洲、北部欧洲和亚洲北部国家之间交通往来,若穿越北极地区,则直线距离最短。故C正确。选择C。【点睛】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等自然资源;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上蕴藏有丰富的煤矿资源,还有丰富的铁矿、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集中分布在南极海域。海冰,盐度、水温及环境方式等都会影响磷虾的分布,其中洋流及海水的垂直交换为南极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时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及渔场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南极磷虾固其体量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世界各国专门派出船只赴南极海域竞相捕猎。201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磷虾的捕捞行列。材料二图左为“南极磷虾分布示意图”,图右为“南极生物链示意图”。(1)列举我国前往南极海域捕捞磷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2)说明南极海域过度捕捞磷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3)分析我国远赴南极海域捕捞磷虾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答案】(1)狂风急浪,浮冰和冰山,酷寒,补给困难。(2)无序捕捞会导致磷虾资源的减少甚至枯竭;磷虾资源减少,会影响以磷虾为食物的其他生物生存,南极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失衡;过多的捕捞船只和人类活动会造成南极海域的环境污染。(3)磷虾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的来源,减小我国的耕地压力,缓解粮食安全问题;改善我国国民饮食结构,促进国民身体健康发展;缓解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水平;维护我国在公海的海洋权益。【分析】本题以南极磷虾为背景材料,涉及海洋渔业资源生态环境和维护国家安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详解】(1)从我国远赴南极海域捕捞磷虾经过了南半球的西风带,南半球西风带主要位于海洋上,摩擦力小,风力强劲,会遇到狂风急浪。并且靠近南极圈地区,受附近洋流的影响,可能遭遇浮冰和冰山,影响航行安全,由于南极海域纬度高,气候寒冷,可能遭遇酷寒的天气,并且从我国远赴南极海域,路途遥远,对于燃料等物品的补给需求较大,可能会遭遇补给困难。(2)南极海域过度捕捞磷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三方面来谈。南极海域无序捕捞会导致磷虾资源的减少甚至枯竭;磷虾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石,磷虾资源减少,许多处于上层食物链的大型生物都会遭到饥饿威胁,一旦它的数量锐减,会影响以磷虾为食物的其他生物生存,将会引起大量物种灭绝的可怕灾难,南极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失衡;过多的捕捞船只可能会有燃油泄漏,人类活动会向海洋排放各种废弃物,造成南极海域的环境污染。(3)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可耕地有限,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路问题。南极磷虾因其体量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磷虾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的来源,减小我国的耕地压力,缓解粮食安全问题;南极磷虾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它也是我们迄今为止发现的蛋白质含量最为丰富的生物,磷虾作为食品可以改善我国国民饮食结构,促进国民身体健康发展;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捕捞压力不断加大,致使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发生了很大变化,渔获物逐渐朝着低龄化、小型化、低值化方向演变,资源基础越来越不稳定。捕捞磷虾能缓解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水平;海洋中存在丰富的自然资源,人类越来越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极地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