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理论法学与行政法分类模拟8_第1页
(A)理论法学与行政法分类模拟8_第2页
(A)理论法学与行政法分类模拟8_第3页
(A)理论法学与行政法分类模拟8_第4页
(A)理论法学与行政法分类模拟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理论法学与行政法分类模拟8单项选择题1.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A.虽然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但(江南博哥)如果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造成的作用不大B.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坚决不让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C.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D.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尤其是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正确答案:C[解析]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故A项错误。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推进严格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故C项正确。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D项中缺少了涉诉信访,故D项错误。

2.

某市为了提高市民的道德素养,减少整个城市的犯罪率,在市区建了一条“爱心互助街”,使其成为交换和传递爱心的街区。关于对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原则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道德可以滋养法治精神和支撑法治文化B.通过公民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能为法治实施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更要强调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D.道德教化可以劝人向善,也可以弘扬公序良俗,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正确答案:C[解析]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故A项说法正确。B项中,道德建设和道德水平体现了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也是人文环境的体现。故B项正确。C项中,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律和道德不可偏颇,更要强调道德的教化作用是一个片面的说法。故C项错误。D项中,道德是善恶美丑的准则,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不仅是弘扬公序良俗,也可以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D项正确。本题选非,答案为C。

3.

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只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就能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C.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D.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正确答案:B[解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A项正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选项B太片面,故错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故C项正确。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故D项正确。

4.

某市为了更有利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人民群众从内心拥护法律,故而需要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下列哪一做法没有体现这一要求?______A.通过《今日说法》电视节目、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以案释法,进行普法教育B.印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责任表,把普法工作全部委托给人民团体C.通过举办法治讲座、警示教育报告会等方式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D.在暑期组织“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模拟法庭巡演”,向青少年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正确答案:B[解析]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故C项正确。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故B项中,把普法的责任全部委托给人民团体是错误的做法。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故AD正确。本题是选非题,答案为B。

5.

关于法的程序性特征,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______A.法律具有自身实现的力量B.法具有程序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C.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法律主要依靠国家暴力作为外在强制的力量D.自然力本质上属于法的强制力之组成部分正确答案:D[解析]A项中,法律的实现需要外力的支持,国家强制力是保障法律实现的最后力量,但不是唯一力量,法律有保障自身实现的力量,比如其合法性的规定。故A项说法正确。B项中,法律的实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步骤和要求,具有程序性,是法律区别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故B项说法正确。C项中,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需要国家强制力进行保障,故C项说法正确。D项中,国家强制力而不是自然力是法的强制性的组成部分,故D项说法错误。本题答案为D。

6.

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根据这段话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B.法律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C.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D.利益需要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正确答案:C[解析](1)非马列主义同样认同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个观点。西方的社会法学派不再将法律视为孤立的、与社会脱节的现象,而是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与其他社会现象交互作用的产物,故选项A的说法错误。(2)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并非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故选项B的说法错误。法所体现的意志的背后是各种利益,但利益本身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产生,故利益并非“决定性因素”,利益背后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才是“决定性因素”,故选项D错误,选项C正确。

7.

2015年,潘金莲、武大郎老夫妇处置房产时,发现房产证产权人由潘金莲变成其子武二。原来,早在七年前武二就利用其母不识字骗其母签订合同,将房屋作价过户到自己名下。二老怒将武二诉至法院。法院查明,潘金莲因精神障碍,被鉴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据此,法院认定该合同无效。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______A.武二的行为违反了物权的取得应当遵守法律、尊重公德、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规定B.从法理上看,法院主要根据“法律家长主义”原则(即,法律对于当事人“不真实反映其意志的危险选择”应进行限制,使之免于自我伤害)对武二的意志行为进行判断,从而否定了他的做法C.潘金莲被鉴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对法律关系主体构成资格的一种认定D.从诉讼“争点”理论看,本案争执的焦点不在武二是否利用其母不识字骗其母签订合同,而在于合同转让的效力如何认定正确答案:B[解析]A项中,武二获得房屋所有权的方式违反了公序良俗原则,权利的取得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和公共秩序以及善良风俗。故A项说法正确。B项中,法院运用“法律家长主义”原则针对的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潘金莲而不是其子武二,要求潘金莲行使权利必须有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的同意,防止出现违背其真实意志的事项。B项说法错误。C项中,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包括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行使权利必须经过其监护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同意,是对主体资格的认定。C项说法正确。D项中,本题的案件焦点在于合同当事人并非完全行为能力人,故其民事法律行为即合同行为效力待定,D项说法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答案为B。

8.

齐某承租陈某一套住房,租期为3年,每半年结算一次租金,双方签订了书面合同,各执一份。后因陈某要去国外工作并将在国外定居,便将该房卖给陆某,并办理了交易手续,但未能及时通知齐某。陆某买了此房后又在外地出差。半年之后,陆某以房主的身份向齐某收取房租,齐某拒绝向陆某缴纳租金。陆某向当地法院起诉。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0条的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判陆某败诉。针对此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0条是义务性规则,对人的行为的指引属于确定性指引,如果不按照这种行为模式行为,则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B.法官在处理此案件的过程中,进行了归纳推理C.从法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角度来讲,此案中法官对此案的处理是一种事实判断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属于法的正式渊源,在法律适用中一般先适用法的非正式渊源,再适用法的正式渊源正确答案:A[解析]法律规则的分类中有一种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根据选项A的表述可知,《合同法》第80条是义务性规则,“应当通知债务人”表示是债权人的义务,而且这是一种明确无疑的指引,所以选项A正确。法律推理中的归纳推理是与演绎推理相反的一种推理模式,其对社会生活中大量的、分立的事实进行系统化,从中总结出带有必然性或规律性的判断。而演绎推理在逻辑结构上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法官依据《合同法》第80条对陆某等人之间房屋租赁行为的判断,实质上是演绎推理,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同时这也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所以应当是价值判断,选项C是错误的。根据是否表现于国家制定的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可以将法的渊源分为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正式渊源指的是可以从体现于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中得到的渊源,主要为制定法,非正式渊源指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在法的适用过程中,应当先适用正式渊源,再适用非正式渊源,故选项D的说法错误。

9.

韩某参加单位委托某拓展训练中心组织运动会时,由于比赛用具的问题而导致韩某骨折致残。韩某起诉该中心,认为事故主要是该中心未尽到注意义务引起,要求赔偿10万余元。法院认定,参加运动会人数过多导致事故的发生,韩某本人也有过错,判决该中心按40%的比例承担责任,赔偿4万元。关于该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韩某对案件仅做了事实描述,未进行法律判断B.“参加运动会人数过多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一语句所表达的是一种裁判事实,可作为演绎推理的大前提C.“该中心按40%的比例承担责任,赔偿4万元”是从逻辑前提中推导而来的D.法院主要根据法律责任的效益原则作出判决正确答案:C[解析]A项中,韩某认为,事故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该中心未尽到注意义务,这个是事实描述,但是,随后根据法律的规定,要求赔偿10万余元,这个就是典型的法律判断。故A项说法错误。B项中,法院认定的“拔河人数过多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一语句所表达的是一种裁判事实,这个是法律推理中的事实小前提,而法律规定才是大前提,故B项说法错误。C项中,最后法院判决结果,“该中心按40%的比例承担责任,赔偿4万元”是从法律大前提结合事实小前提得出的结论,是逻辑前提中推导而来的,C项说法正确。D项中,法院根据每个主体对于事故导致的不同过错进行分配责任,体现了公平的价值而非效益的价值,故D项说法错误。本题答案为C。

10.

关于法律溯及力,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______A.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属于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B.法治社会要求法律具有可预测性和确定性,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符合这一要求C.在某些现代民事法律中,为了保障公民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法律有溯及力D.刑事法律若具有溯及力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扩张,也违反正义的原则正确答案:A[解析]就有关侵权、违约的法律和刑事法律而言,一般以法律不溯及既往为原则。这是由于:法律应当具有普遍性和可预测性,人们根据法律从事一定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如果法律溯及既往,就是以今天的规则要求昨天的行为,就等于要求某人承担自己从未期望过的义务。这是不公正的,故选项B、D正确。但是,法律不溯及既往并非绝对。根据《立法法》第93条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据此选项C说法正确。在我国,归责的原则主要可以概括为: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和合理性原则。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并非独立的归责原则,故选项A错误。

11.

于韵与秦芩为邻居,素来不和。一天由于秦芩养的猫跑到于韵家打碎了一个名贵花瓶,于韵大怒,遂到秦芩家,将秦芩打伤(轻微伤)。秦芩向区公安局控告,经调查后,区公安局对于韵作出5天的拘留决定,并责令于韵赔偿秦芩疗伤的费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于韵因对花瓶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的法律关系B.区公安局与于韵间形成了横向的法律关系C.于韵因打伤秦芩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单向法律关系D.于韵因打伤秦芩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双向法律关系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单方具体化还是双方具体化,可以分为相对法律关系和绝对法律关系。相对法律关系中无论是权利人还是义务人,主体都是特定的。而在绝对法律关系中,只有一方是特定的。本案中,于韵因打伤秦芩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双方都是特定的,属于相对法律关系。故C正确。横向法律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如民事诉讼中的原告和被告,区公安局与于韵间不是。保护性法律关系是由于违法而产生的,旨在恢复被破坏的权利和秩序的法律关系,如刑事法律关系。故ABD均错误。

12.

中学生小张课间打篮球时被同学小黄撞断锁骨,小张诉请中学和小黄赔偿1.4万余元。法院审理后认为,虽然两被告对原告受伤均没有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原告毕竟为小黄所撞伤,该校的不当行为也是伤害事故发生的诱因,且原告花费1.3万余元治疗后尚未完全康复,依据公平原则,法院酌定被告各补偿3000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______A.法院对被告实施了法律制裁B.法院对被告采取了不诉免责和协议免责的措施C.法院做出对被告有利的判决,在于对案件事实与规范间关系进行了证成D.被告承担法律责任主要不是因为行为与损害间存在因果关系正确答案:C[解析]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法律制裁的前提是违法者不履行其法律责任而强制其履行,而在本案中,并没有到这一步,故A项说法不正确。不诉及协议免责,是指如果受害人或有关当事人不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就实际上被免除,或者受害人与加害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协商同意的免责。而在本案中却没有体现当事人的意志,是法院的直接判决,故B项说法错误。任何法律决定都是法律证成的过程,证成需要目光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穿梭。故C项说法正确。D项中,被告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撞击行为导致了原告的损失,因此存在因果关系,故D项说法错误。本题答案为C。

13.

2014年,雷某从我恋我家中介购买一房产,后来搬进去跟邻居闲聊才发现他买的房屋是凶宅,以前发生过一起灭门惨案。雷某受到惊吓,遂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合同。法官认为,根据我国民俗习惯,多数人对发生凶杀案的房屋比较忌讳,被告故意隐瞒相关信息,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已构成欺诈,遂判决撤销合同。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不违背法律的民俗习惯可以作为裁判依据B.只有在民事案件中才可适用诚实信用原则C.在司法判决中,诚实信用原则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加以适用D.诚实信用原则不可以为相关的法律规则提供正当化基础正确答案:A[解析]A选项正确,习惯作为非正式法律渊源显然可以作为案件裁判的依据。B选项错误,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也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C选项错误,规则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适用于案件裁判,原则则是以权衡分量或者强度的方式作用于案件的。D选项错误,法律原则是指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者本源的综合性、指导性的原理或准则的一种法律规范,诚实信用原则当然可以为相关的法律规则提供正当化基础。

14.

关于中国法律制度发展和演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商鞅“改法为律”扩充了法律内容,导致了法律规范的特殊适用性B.汉武帝顺应历史发展废除肉刑进行刑制改革,为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更广泛、更直接地把儒家的伦理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使礼、法更大程度上实现融合D.清末变法修律基本上是仿效外国资本主义的法律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封建法制传统正确答案:C[解析]A应是普遍性而不是特殊适用性。B是汉文帝。D错在“根本”一词上。

15.

关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______A.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情况,应当向本级人大报告,接受监督B.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委托下级人大常委会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C.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由受质询的机关的负责人签署D.依法设立的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可以不公布调查的情况和材料正确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第6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故A项说法正确。《监督法》第25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委托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故B项说法错误。《监督法》第38条规定,质询案以口头答复的,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到会答复。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签署。故C项说法正确。《监督法》第42条第3款规定,调查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可以不公布调查的情况和材料。故D项说法正确。本题答案为B。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从法官裁判的角度看,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条文规定的内容?______A.条文涉及法的渊源B.条文规定了法与政策的一般关系C.条文直接规定了裁判规则D.条文规定了法律关系正确答案:A[解析]所谓法的渊源,就是指特定法律共同体所承认的具有法的约束力或具有法律说服力并能够作为法律人的法律决定之大前提的规范或准则来源的那些资料。条文中的“法律”和“政策”属于我国的法律渊源,具有法律效力,因此,A项说法正确。法与政策的一般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法与执政党政策在内容和实质方面存在联系,包括阶级本质、经济基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社会目标等根本方面具有共同性。但是在意志属性、规范形式、实施方式和调整范围有区别,而本条文只是指出法律渊源的先后顺序,并没有指出一般关系,故B项说法错误。该条文没有直接规定法律的权利与义务,故不能作为裁判规制,C项说法错误。本条是法律规范,而不是法律关系,故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

17.

下列有关人权与法的关系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______A.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它是立法和执法所应坚持的最高的人道主义标准B.人权的实现要靠法律的确认和保护,否则,人权只能停留在道德权利的应有状态C.宪法上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不是人权的来源和基础D.当今世界的大多数国家里,国内法对人权的保护方式主要有:立法和宣言保护、司法保护和个人保护正确答案:A[解析]人权是法的源泉,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是立法和执法所应坚持的最低人道主义标准。选项A的表述错误。对人权的保护必须依靠法律,因为法律具有强制力。我国的实践证明,如果没有法律的保护,人权将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实现。选项B的表述正确。人权首先是一种道德权利,它的第一个层次表现为应有权利。只有人权为法律确定后才能转变为法律权利。因此,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基础,故C项的表述正确。D项描述了当今世界的一个事实,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答案为A项。

18.

“为保护某种较为优越的法的价值必须侵犯另外一种价值时,不得逾越此目的所必要的程度”,这体现了解决法的价值冲突的哪一原则?______A.价值位阶原则B.个案平衡原则C.比例原则D.平等保护原则正确答案:C[解析]价值位阶是指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个案平衡是指在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D项不是解决法的价值冲突的原则。

19.

王某与李某婚后购买住房一套,并签订协议:“必须保证婚内忠诚于对方,如一方因为婚外情而导致离婚,该住房归无过错方所有。”后王某以李某与第三者的QQ聊天记录为证据,诉其违反忠诚协议。法官认为,该协议系双方自愿签订,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故合法有效。经调解,两人离婚,住房归王某。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______A.该协议仅具有道德上的约束力B.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能仅被看作是一种内心活动,而应首先被视为可能在法律上产生后果的行为C.法律禁止的行为或不禁止的行为,均可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D.法官对协议的解释符合“法伦理性的原则”正确答案:A[解析]对于A项,双方签订协议,约定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如果是自愿签署并且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协议不仅具有道德上的约束力,更有法律上的效力。故A项说法错误。对于B项,意思表示是一种达成法律关系的意愿,它不仅仅是一种内心的愿望,而且必须表露在外,作为法律上认可的行为,故B项说法正确。对于C项,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称为法律事实,法律事实中能够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的是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可能是合法行为,也有可能是非法行为,如杀人行为会导致犯罪法律关系的产生,故C项说法正确。D项中,法官认为该协议有效,一方面是根据法律的规定,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符合道德的要求,故法官的解释符合“法伦理性的原则”,D项说法正确。本题为选非题,答案为A。

20.

关于法的现代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法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化的需要相适应、法的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加的过程B.内发型法的现代化是一个自发的、自下而上的、缓慢的渐进变革过程C.对于外源型法的现代化国家,外来法律制度与本土法律文化之间往往存在紧张关系D.在当代社会,法的现代化表现为法的西方化正确答案:D[解析]法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化的需要相适应、法的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加的过程。法的现代化有两种类型:内发型法的现代化是一个自发的、自下而上的、缓慢的渐进变革过程;外源型法的现代化具有被动性和依附性,而且外来法律制度与本土法律文化之间往往存在紧张关系。尽管西方法的现代化程度很高,但是法的现代化并不等于法的西方化,故D项说法不正确。

21.

王某与赵女订婚,付其5000元彩礼,王母另付其1000元“见面礼”。双方后因性格不合解除婚约,王某诉请赵女返还该6000元费用。法官根据《婚姻法》和最高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相关规定,认定该现金属彩礼范畴,按照习俗要求返还不违反法律规定,遂判决赵女返还。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法官所提及的“习俗”在我国可作为法的正式渊源B.在本案中,法官主要运用了归纳推理技术C.从法理上看,该判决不适用《婚姻法》第19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之规定D.《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不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正确答案:C[解析]A项中,我国的正式法律渊源主要是指制定法,而习惯、“习俗”应当属于非正式渊源,没有法律上的效力,只有道德上的说服力。故A项说法错误。B项中,法官运用法律大前提,结合事实小前提,最后得出结论,是典型的三段论,属于演绎推理而不是归纳推理。故B项说法错误。C项中,《婚姻法》第19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的适用对象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财产,而本题中6000元费用是结婚前的财产,并非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财产,故本条不能适用。C项说法正确。D项中,《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法律渊源,其对象具有不特定性,可以被反复适用,故为规范性法律文件,D项说法错误。本题答案为C。

22.

苏某和熊某毗邻而居。熊某在其居住楼顶为50只鸽子搭建了一座鸽舍。苏某以养鸽行为严重影响居住环境为由,将熊某诉至法院,要求熊某拆除鸽棚,赔礼道歉。法院判定原告诉求不成立。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判断是错误的?______A.本案涉及的是安居权与养鸽权之间的冲突B.从案情看,苏某的安居权属于宪法所规定的文化生活权利C.从判决看,解决权利冲突首先看一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是否造成对他人权利的实际侵害D.本案表明,权利的行使与义务的承担相关联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来自新疆的一个真实案例,出题人将此案例进行改编,来考查权利的冲突和平衡问题。如果考查解决原则,应当是“个案平衡”原则。同时,本题还考查了宪法规定的具体权利与现实生活中权利的对应问题。我国宪法对于文化生活的规定主要集中于教育事业、科学事业、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和文学艺术及其他文化事业,而安居权不属于以上的文化生活权利。故B项说法错误。本题中,主要是居住安宁权与养鸽权利的冲突和协调问题,A项说法正确。权利冲突解决方案的前提是一个人行使权利的同时是否造成对他人权利的实际侵害,故C项说法正确。D项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主要是双方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故D说法正确。本题为选非题答案为B。

23.

下列关于法与道德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法律与道德都属于上层建筑,但法律属于制度范畴,道德属于社会意识范畴B.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法律所反映的道德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是统治阶级的道德。两者相互渗透、协调发展C.所有的法律事项和问题都是道德评价的调整对象,但并不是所有的道德的调整事项都由法律调整D.近现代的法学家大多并不否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说法正确答案:C[解析]法律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法律属于制度范畴,单纯的法律意识还不意味着就是法律。道德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一种道德观念的形成,也就意味着一种用以调整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故A正确。

法律和道德调整的范围不尽相同,一般地说,凡法律调整的关系,大多也由道德调整。但也并非所有的法律事项和问题都是道德评价的调整对象。有些问题,如法律技术、程序的规定,与道德评价就没有直接的关系。法律与道德调整的范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原本只属于道德调整的某些问题,将来可能由法律来调整;或者相反,原本属于法律调整的某些关系,将来可能只由道德来调整,故C错误。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总是统治阶级的道德。法律所反映的道德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是统治阶级的道德。在此意义上,两者是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统治阶级的道德为立法确立了价值坐标,为立法指明了方向,而法律制定又将基本、重要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推动了统治阶级道德的普及。另一方面,统治阶级的道德为守法奠定了心理基础,而执法、司法活动通过惩罚严重的不道德行为又弘扬了道德精神,故B项正确。近现代的法学家大多并不否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说法是正确的。故D项正确。

24.

下列关于两汉时期法律儒家化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A.上请制度始于汉高祖刘邦,到东汉时期已成为官责贵的一项普遍特权,但死刑不能适用该制度B.春秋决狱实行论心定罪的原则C.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罪犯都应该不负刑事责任D.恤刑只针对老幼正确答案:B[解析](1)汉高祖刘邦七年下诏:“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即通过请示皇帝给有罪贵族官僚某些优待。其后,宣帝、平帝相继规定上请制度,凡百石以上官吏、公侯及子孙犯罪,均可以享受“上请”优待。东汉时“上请”适用面越来越宽,遂成为官贵的一项普遍特权,从徒刑二年到死刑都可以适用。因此,A项不正确。

(2)汉代中期以后,儒家正统思想已经确立,实行“春秋决狱”、“论心定罪”的原则,如犯罪人主观动机符合儒家“忠”、“孝”精神的,即使其行为造成社会危害的,也可以减免刑事处罚;相反,犯罪人的主观动机严重违背儒家倡导的精神,即使没有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也要给予严惩,故B项表述正确。

(3)“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汉宣帝时期确立的。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来源于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理论,对卑幼亲属首匿尊长亲属的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尊长亲属首匿卑幼亲属,罪应处死的,可以上请皇帝宽待。C项表述用词太绝对,不够严谨,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的行为不是必然免除刑事责任的。

(4)汉代统治者以“为政以仁”相标榜,强调贯彻儒家“矜老恤幼”的恤刑思想。年80岁以上的老人、8岁以下的幼童以及怀孕未产的妇女、老师、侏儒等,在有罪监禁期间,给予不戴刑具的优待,老人幼童及连坐妇女,除犯大逆不道诏书指明追捕的犯罪外,一律不再拘捕监禁。因此,D项不正确。

25.

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法典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A.首次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且将“八议”入律的是《曹魏律》B.《泰始律》中相当于近现代刑法总则的篇是“刑名”和“名例”C.首次将“名例”作为总则,列为首篇的是《北齐律》D.该时期立法成就最高,对后代封建法典影响最直接、最深远的一部法典是《北齐律》正确答案:B[解析](1)鉴于汉代律令繁杂,魏明帝下诏改定刑制,作新律18篇,后人称为《魏律》或《曹魏律》。新律对秦汉旧律有较大的修改:首先,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其次,将“八议”制度正式列入法典;最后,进一步调整法典的结构与内容,使中国封建法典在系统和科学性上前进了一大步。A项表述正确。(2)《晋律》又称《泰始律》或“张杜律”,与魏律相比,在刑名律后增加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同时对刑律分则部分重新编排,向着“刑宽”、“禁简”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因此,B项不正确,在《泰始律》中尚未出现“名例”律,正确的应该是“刑名”和“法例”。(3)北齐政权全面总结历代立法经验,历经十余年修成当时最有水准的法典《北齐律》。《北齐律》共12篇,其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则;精炼了刑法分则,使其成为11篇。《北齐律》在中国封建法律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封建后世的立法影响深远。由此,C、D项正确。

26.

关于西周法制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______A.周初统治者为修补以往神权政治学说的缺陷,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B.《汉书·陈宠传》称西周时期的礼刑关系为“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C.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傅别”,“傅”,是把债的标的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D.西周时期在宗法制度下已形成子女平均继承制正确答案:D[解析]A项中,为谋求长治久安,周初统治者继承了夏商以来的神权政治学说。同时,为了修补神权政治学说中的缺漏,并确定周王朝新的统治策略,进一步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故A项正确。B项中,西周时期“刑”多指刑法和刑罚。“礼”正面、积极地规范人们的言行,而“刑”则对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处罚。其关系正如《汉书·陈宠传》所说的“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两者共同构成西周法律的完整体系。故B项说法正确。C项中,西周的借贷契约叫“傅别”,“傅”,是把债的标的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别”,是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故C项说法正确。D项中,西周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这种继承主要是王、贵族政治身份的继承,土地、财产的继承是其次。而诸子均分要等到宋代才有,故D项说法错误。本题答案为D。

27.

下列有关封建立法指导思想错误的是______A.一般来说,中国封建王朝的立法指导思想经历了德主刑辅——礼法合一——明刑弼教等过程B.明刑弼教思想经朱熹阐发,朱元璋身体力行于后世,基本是借“弼教”之口实,为推行重点治国政策提供思想理论依据C.礼法合一在唐朝时候得到了完善D.明刑弼教思想进一步提高了“礼”的地位正确答案:D[解析]“明刑弼教”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之语。后人简称“明刑弼教”,从字面而观,“弼”乃辅佐之义,似与“德主刑辅”的传统立法、司法原则并无不同。实则不然,德主刑辅中“德”为“刑”纲,“刑”要受“德”的制约,始终处于次要、辅助位置。宋以前论及“明刑弼教”,多将其附于“德主刑辅”之后,其着眼点仍是大德小刑和先教后刑。宋代以来,在处理德、刑关系上始有突破。著名理学家朱熹首先对“明刑弼教”作了新的阐释。他有意提高了礼、刑关系中刑的地位,认为礼法二者对治国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又从“礼法合一”角度对“明刑弼教”作进一步说明:故圣人之治,为之教以明之,为之刑以弼之,虽其所施或先或后或缓或急。与前代儒家学说不同的是,他强调刑与教的实施可或先或后,或缓或急。经此一说,刑与德的关系不再是德主刑辅中的从属主次关系,德对刑不再有制约作用,而只是刑罚的目的,刑罚也不必拘泥于“先教后刑”的框框,而可以先刑后教行事。这看来小小的变通之义,却意味着中国封建法制指导原则沿着德主刑辅——礼法合一——明刑弼教的发展轨道,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并对明清两代法律实施的方法,发展方向和发挥的社会作用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我国古代法律史上,一般说来,倡导德主刑辅,本意是注重道德教化,限制苛刑,所以它往往是同轻刑主张相联系的。而经朱熹阐发,朱元璋身体力行于后世的“明刑弼教”思想,则完全是借弼教之口实,为推行重典治国政策提供思想理论依据。因此,D项当选。

28.

下列关于罗马私法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______A.罗马法上的人格权由自由权和市民权构成,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身份,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行为能力B.只有年满25岁的人才享有完全的行为能力C.罗马法上有明确的法人概念和术语D.实行一夫一妻的家长制家庭制度正确答案:D[解析]罗马法上的人格权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上述三种身份权全部或部分丧失,人格即发生变化,称为“人格减等”,因此A项错误。只有满25岁的成年男子才享有完全的行为能力,B项错误。罗马法上没有明确的法人概念和术语,但已有初步的法人制度。罗马法上法人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两种,因此C项错误。古罗马法称为家或家族是指在家父权下所支配的一切人和物的总和,以家父权为基础,因此D项正确。

29.

“名例律”作为中国古代律典的“总则”篇。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______A.《法经》六篇中有“具法”篇,置于首,为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B.《晋律》共20篇,在刑名律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C.《北齐律》共12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则,并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D.《大清律例》的结构、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名例律置末尾,后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正确答案:B[解析]A项中,《法经》6篇中有“具法”篇为总则,置于末尾。故A项说法错误。B项中,《晋律》在《曹魏律》的基础上,在刑名律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B项说法正确。C项中,《北齐律》共12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一篇,但是它并没有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做疏议的是《永徽律》,俗称《唐律疏议》。故C项说法错误。D项中,《大清律例》采用《大明律》开创的7篇制度,名例律为总则,在第一个,后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六部。故D项说法错误。

30.

关于外国法律制度,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______A.按照罗马私法,私诉是根据个人的申诉对有关私人利益案件的审理,这是保护私权的法律手段,相当于后世的民事诉讼B.直到1875年司法改革前,普通法院与衡平法院的并列一直是英国司法的显著特征C.在法国,判例从来不被作为正式法律渊源,对法院判决无拘束力D.从诉讼程序传统来看,英美法系采用当事人主义和对抗主义,法官处于消极中立的地位正确答案:C[解析]A项中,罗马法的诉讼分为公诉和私诉两种。公诉是对直接损害国家利益案件的审理;私诉是根据个人的申诉,对有关私人利益案件的审理。私诉是保护私权的法律手段,相当于后世的民事诉讼。故A项说法正确。B项中,英国的法律分为衡平法和普通法,两者冲突时,衡平法优先,直到1875年司法改革,普通法与衡平法合并为判例法。故B项说法正确。C项,在法国,由于成文法的传统,判例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但是,判例对法院的判决还是有拘束力的,比如,法国的行政法部门主要是由判例所构成的。故C项说法错误。D项中,大陆法系采用是职权主义,法官在诉讼中起积极主动的作用,而英美法系采用当事人主义和对抗主义,法官处于消极中立的地位。故D项说法正确。本题答案为C。

31.

《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系非常重要的两部法典,关于这两部法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两部法典都体现了“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法律最小限度的干涉”的立法精神B.两部法典都是自由竞争时期的民法典C.两部法典都规定了契约自由和过失责任原则D.两部法典都全面地规定了法人制度正确答案:C[解析]《法国民法典》体现了“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法律最小限度的干涉”的立法精神,但德国没有,故A项错;《德国民法典》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民法典,故B项错;《德国民法典》规定了法人制度而《法国民法典》没有,故D项错。两部法典都规定了契约自由和过失责任原则,故C项正确。

32.

下列有关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不成文宪法国家也有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B.有的成文宪法国家也有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C.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能弥补宪法规定的不足D.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都是我国的宪法渊源正确答案:D[解析]宪法惯例在任何国家都有,宪法判例主要在英美法系和有宪法法院的大陆法系国家有。当前的不成文宪法国家主要在英美法系,故A、B正确。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属于习惯法和判例法,它们的存在都是为了弥补制定法的不足,故C正确。我国的宪法渊源中只有宪法惯例,没有宪法判例,因为我国法院在审判中不能适用宪法,故无法形成宪法判例,故D错误。

33.

关于经济制度与宪法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宪法对经济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确认与调整构成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B.自德国魏玛宪法以来,经济制度便成为现代宪法的重要内容之一C.我国《宪法修正案》第16条规定,法律范围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正确答案:D[解析]《宪法》第13条第1款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我国宪法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但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并非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34.

甲县检察院检察长郑某与某黑社会性质团伙勾结,对此团伙的犯罪行为放纵包庇,引起极大民愤,经调查,甲县副县长蒋某也参与其中。在该县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共有324名正式代表,其中25名代表书面联名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对于蒋某和郑某的罢免案。对此,下列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哪一项?______A.该县人大开会期间,只有主席团和常务委员会才可以提出罢免案B.25名代表提出的罢免案无法启动对蒋某的罢免程序C.在合法罢免程序下,郑某并不属于可被罢免人员之列D.罢免案需要经出席会议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是对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罢免程序的考查。根据1979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第26条第1款的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或者十分之一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甲县人大开会期间,有主席团和常务委员会和1/10以上(在本题中,即是33名)代表可以提出罢免案,故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该法第56条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分别由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和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县长、副县长,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和局长、科长等组成。乡、民族乡的人民政府设乡长、副乡长。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镇人民政府设镇长、副镇长。”副县长是县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而检察院检察长和政府组成人员均是合法罢免程序下的罢免对象,故C项错误。根据该法第38条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选民的监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单位和选民有权随时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代表的罢免必须由原选举单位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或者由原选区以选民的过半数通过。”D项错误,罢免案需要经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而非出席会议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35.

关于选举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______A.乡级人大接受代表辞职,须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过半数的代表通过B.经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罢免乡级人大代表的要求C.罢免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须经原选区2/3以上的选民通过D.补选出缺的代表时,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可以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正确答案:C[解析]《选举法》第54条第2款规定,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辞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书面提出辞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接受辞职,须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接受辞职,须经人民代表大会过半数的代表通过。接受辞职的,应当予以公告。故A项说法正确。

《选举法》第49条规定,对于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故B项说法正确。

《选举法》第52条规定,罢免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须经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故C项说法错误。

《选举法》第56条规定,代表在任期内,因故出缺,由原选区或者原选举单位补选……补选出缺的代表时,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可以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也可以同应选代表的名额相等。既可以差额选举也可以等额选举,故D项说法正确。本题答案为C。

36.

根据对人大代表的监督和罢免原则,选民和原选举单位有权对人大代表实行监督,对违法乱纪或者严重失职的人大代表,经过一定程序可以将其罢免。下列有关论述错误的是______A.对乡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人大常委会提出罢免要求B.地(市)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主席团或者1/10以上人大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大代表的罢免案C.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县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或者常委会1/3以上组成人员联名,可以向常委会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大代表的罢免案D.罢免直接选举的人大代表,须经其所在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对代表的监督和罢免原则,选民和原选举单位有权对人大代表实行监督,对违法乱纪或者严重失职的人大代表,经过一定程序可以将其罢免。根据《选举法》第49条第1款规定,对于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50人以上联名,对于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故A项正确。根据第50条第1款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主席团或者1/10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1/5以上组成人员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罢免案应当写明罢免理由。故B项正确,C项错误。根据第52条第1款规定,罢免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须经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故D项正确。

37.

关于各少数民族人大代表的选举,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______A.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每一聚居的少数民族都应有代表参加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B.散居少数民族应选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C.聚居境内同一少数民族的总人口占境内总人口数30%以上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相当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D.实行区域自治人口特少的自治县,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1/2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少数民族的名额分配。根据《选举法》第18条第1款规定,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每一聚居的少数民族都应有代表参加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这是对少数民族特别的保护。故A项说法正确。

根据《选举法》第20条第1款规定,散居的少数民族应选当地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故B项说法正确。

根据《选举法》第18条第2款规定,聚居境内同一少数民族的总人口数占境内总人口数30%以上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相当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故C项说法正确。

根据《选举法》第18条第3款规定,聚居境内同一少数民族的总人口数不足境内总人口数15%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适当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但不得少于1/2;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人口特少的自治县,经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可以少于1/2。故D项说法错误,缺少经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的程序。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38.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______A.对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人入境、逗留和离境,特别行政区政府可以实行入境管制B.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任免检察官C.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因行为不检或违反誓言而经出席会议的议员三分之二通过谴责,由立法会主席宣告其丧失立法会议员资格D.基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正确答案:B[解析]A项中,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54条第2款的规定,对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人入境、逗留和离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可实行出入境管制。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39条第2款的规定,对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人入境、逗留和离境,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可实行出入境管制。故A项说法正确。

B项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88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的法官,根据当地法官和法律界及其他方面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87条第1款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的法官,根据当地法官、律师和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的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90条第2、3款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长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由行政长官提名,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检察官经检察长提名,由行政长官任命。因此,澳门检察长是由中央任命的,故B项说法错误。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79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如有下列情况之一,由立法会主席宣告其丧失立法会议员的资格:……(7)行为不检或违反誓言而经立法会出席会议的议员2/3通过谴责。故C项说法正确。

D项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58条规定,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43条规定,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故D项说法正确。本题答案为B。

39.

下列有关对我国特别行政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A.我国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根据是《宪法》第31条B.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享有终审权,但要接受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监督C.特别行政区享有立法权D.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正确答案:B[解析]A项中,《宪法》第31条是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设立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全国人大为了解决香港回归后的管理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而有人认为《中英联合声明》也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个依据,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因为后者是一个国际条约,解决的是香港是否回归中国的问题。B项中,特区终审法院享有终审权,也就意味着其不接受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因此B项错误,当选。C项和D项两个基本法均有明确规定,是正确的,依题意不当选。

40.

关于自治和自治权,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______A.特别行政区依照法律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B.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法院依法行使自治权C.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依法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不包括民族乡D.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正确答案:B[解析]A项中,特别行政区按照法律的规定,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具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故A项说法正确。对于B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区的主体是人大和政府,不包括法院,故B项说法错误。C项中,自治权的区域只有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不包括民族乡。故C项说法正确。D项中,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包括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故D项说法正确。本题答案为B。

41.

在我国宪法中既属于权利、也属于义务的,包括:①劳动;②抚养;③教育;④结婚。下列哪种组合是正确的?______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③正确答案:D[解析]《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该法第46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该法第49条第3款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42.

关于我国立法程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______A.提出法律案应当同时提出法律草案文本及其说明B.依照法律规定,全国人大代表30人以上或者1个代表团可以提出法律议案C.法律草案要经过全国人大的全体代表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D.立法法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两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立法法》第29条第1款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3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因此,D项不正确。根据《立法法》第54条规定:“提出法律案,应当同时提出法律草案文本及其说明,并提供必要的参阅资料。修改法律的,还应当提交修改前后的对照文本。法律草案的说明应当包括制定或者修改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的主要内容,以及起草过程中对重大分歧意见的协调处理情况。”A项正确。根据《立法法》第15条规定:“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专门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可知B项正确。根据《立法法》第24条、第42条规定,C项正确。依题意,D项当选。

43.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备案制度是保证规范性法律文件合法的重要措施。下列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备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须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B.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只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C.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只须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备案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正确答案:D[解析]《立法法》第98条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30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1)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2)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3)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的情况;(4)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5)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应当报授权决定规定的机关备案;经济特区法规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的情况;综上,D项正确。

44.

根据省政府制定的地方规章,省质监部门对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某公司予以行政处罚。被处罚人认为,该省政府规章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不能作为处罚依据,遂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该行政处罚。关于对该省政府规章是否违法的认定及其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由审理案件的法院进行审查并宣告其是否有效B.由该省人大审查是否违法并作出是否改变或者撤销的决定C.由国务院将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撤销的决定D.由该省人大常委会审查其是否违法并作出是否撤销的决定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地方政府规章的审查职权。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法院没有违宪审查权,法院不能对政府规章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故A项说法错误。根据《宪法》第89条规定,……(14)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故C项说法错误。省政府规章的审查由省人大常委会而非省人大审查。故D项说法正确。我国宪法的审查制度主要是在《立法法》等法律中加以规定,采用的是立法机关的审查制度,不是美国的违宪审查,也不是德法的宪法法院制度,具有中国的特色。其监督手段主要是批准与备案,在备案审查中,不同的主体会作出不同的决定。考生不仅要记住本题所考查地方政府规章的审查,还要知道其他的审查方式和内容。本题答案为D。

45.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我国修改宪法要求的条件?______A.全国人大常委会15人以上有权提议B.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有权提议C.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提议D.提议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宪法》第64条的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46.

《公证程序规则》中不予办理的条件,以下错误的是______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监护人代理申请办理公证的B.申请公证的事项属专业技术鉴定、评估事项的C.当事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有争议的D.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公证程序规则》的规定:公证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证机构应当不予办理公证: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监护人代理申请办理公证的;

(2)当事人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没有利害关系的;

(3)申请公证的事项属专业技术鉴定、评估事项的;

(4)当事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有争议的;

(5)当事人虚构、隐瞒事实,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

(6)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又无法补充,或者拒绝补充证明材料的;

(7)申请公证的事项不真实、不合法的:

(8)申请公证的事项违背社会公德的:

(9)当事人拒绝按照规定支付公证费的。

综上,D项当选,当事人提供证明材料不充分的,当事人还有补充的权利。

47.

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公证法》中关于公证员任职规定的是______A.赵某22岁大学毕业后,当年即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在所在区公证处实习2年后,担任公证员B.钱某大学毕业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后因打架斗殴致人重伤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刑满后经过2年公证处实习,担任公证员C.孙某硕士毕业,今年25岁,通过司法考试,在公证处实习1年,担任公证员D.李律师从业3年,在某公证处实习1年,经考核合格,担任公证员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我国《公证法》第18条、19条、20条的规定,担任公证员的必要条件为:具有中国国籍、25周岁到65周岁、通过司法考试、在公证机构实习2年以上或从事其他法律职业3年以上并在公证机构实习1年以上经考核合格的,可以担任公证员。赵某22岁毕业,加上公证处实习2年,不足25周岁;钱某因曾经故意犯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不得担任;孙某在公证处仅实习1年,不能担任;李律师从业3年并在公证处实习1年,经考核合格,可以担任。故答案为D项。

48.

关于法律职业道德,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______A.基于法律和法律职业的特殊性,法律职业人员被要求跟其他职业相等的社会义务,与其他职业相等的职业道德品行B.互相尊重、相互配合为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检察官、律师尊重法官的领导地位,在法庭上听从法官的指挥C.选择合适的内化途径和适当的内化方法,才能使法律职业人员将法律职业道德规范融进法律职业精神中D.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只包括提高法律职业人员道德认识、陶冶法律职业正确答案:C[解析]法律职业道德和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具有更强的象征意义和感召作用,因为法律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公平与正义的体现,是规范社会、惩恶扬善的手段,也是最强有力的手段。而作为法律的实施者、执行者、裁判者的专业法律人员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行必然要高于其他职业的道德要求,这是由法律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故A项说法错误。

互相尊重、相互配合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法律职业人员在履行法律职责的过程中做到严格执行职业纪律,依法执业,而不能超越职权擅自干预和妨碍其他法律职业人员的正常办案。在刑事诉讼领域,法官、检察官、律师各自担负着不同的职责,但在追求依法公正惩罚犯罪和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这决定了不同法律职业人员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同时,法律职业人员在人格和依法履行职责上是平等的。B项表述中说“应尊重法官的领导地位”这句话是错误的,三者都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各自的法定权利,不存在领导问题,互相尊重、相互配合并非要求检察官、律师在法庭上听从法官的指挥。故B项表述错误。

在实践中,只有选择合适的内化途径和适当的内化方法才能够使法律职业者将法律职业道德规范融进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