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缘”字与材料二中的“血缘”、“亲缘”、“宗缘”、“地缘”的“缘”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解之缘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C.缘木求鱼 D.自缘身在此山中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下人土气,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而种地是他们最普通的谋生办法。B.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是礼俗社会,一种是法理社会。C.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D.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B.“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C.“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D.“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4.上述材料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找出四种并作简要分析。5.材料一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请概括这“乡土性”的特点。〖答案〗1.A2.C3.A4.(1)运用举例论证。用“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对“孝”的不同解读来说明熟人社会不需要抽象的普遍原则;用三家村到几千户的大村,来论证村和村之间是孤立、膈膜的。(2)运用对比论证。通过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现代社会和乡土社会的对比,论证了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法律无从发生。(3)运用引用论证。引用了《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来论证乡土社会是一个彼此熟悉的、用规矩和礼俗而不用法律维持的社会。(4)运用假设论证。“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论证了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5.①乡下人离不了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因此明白泥土的可贵。②不流动性。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如答地方性亦可酌情给分)③熟人社会。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是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题干中的“血缘”在材料二“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A.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B.沿着、顺着。沿着溪水行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C.缘,爬。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D.因为。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故选A。【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于文无据。从材料一第6段“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可知,作者并未对两者进行对比评判。故选C。【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说读书人的抱负和责任。不能用来论证材料一的观点。B.是说“礼”的重要性,符合材料一第4段中“礼俗社会”的观点。C.是说安土重迁,符合材料一第3段中“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的观点。D.是说他们孤立,符合材料一第2段中“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的观点。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1)运用举例论证。材料一“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用“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对“孝”的不同解读来说明熟人社会不需要抽象的普遍原则;材料一“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用三家村到几千户的大村,来论证村和村之间是孤立、膈膜的。(2)运用对比论证。材料一“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通过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现代社会和乡土社会的对比,论证了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法律无从发生。(3)运用引用论证。材料一“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引用了《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来论证乡土社会是一个彼此熟悉的、用规矩和礼俗而不用法律维持的社会。(4)运用假设论证。“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论证了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①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可得出乡下人与土地的密切关系,因此可归纳出:乡下人离不了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因此明白泥土的可贵。②根据材料一“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可知,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来说,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流动的,也因此保持了相对独立。由此可归纳出:不流动性。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③根据材料一“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可归纳出:熟人社会。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是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北京雨燕以及行者——对理想作家的比喻李敬泽一代一代的北京人都曾抬头看见天上那些鸟——北京雨燕,是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鸟类。①它有一个诨号,叫“无脚鸟”,它的四趾只适合抓住高处的树枝或梁木,落到地上既不能走也不能飞。它日复一日不停歇地飞,它在飞翔中睡觉,在飞翔中捕食,在飞翔中俯冲下去,掠取大河或大湖中溅起的水滴。如果让我用一种鸟来形容来比喻我理想中的作家,那就是北京雨燕。北京雨燕把你的目光拉得更远,如果它是一个作家,他就是将天空、飞翔、远方、广阔无垠的世界认定为他的根性和天命。他心怀天下,抗拒着、承担着来自大地之心的引力,不让大地把他拘禁在此时此地、此心此身。这让我想起另一个飞行家,就是齐天大圣、行者悟空。《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唐僧师徒在玉真观歇脚,第二天启程上灵山,金顶大仙要给他们指路,悟空嘴快,说:“不必你送,老孙认得路。”大仙道:“你认得的是云路,当从本路行。”小时候读《西游记》,总有一个大疑惑,既然目的就是取经,孙悟空一个筋斗飞过去,把经书拎回来交给师父不就得了吗?看到第九十八回,作者才作出了回答,②飞在天上、走“云路”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人之为人的问题是,他必须走“本路”,他无法直接抵达终极,人总是要死的,但日子还得一天一天过,人是在向死而去的一天一天里,在“本路”、在地上的路获得他活着的意义。所以,“云路”上取的经不是真经,在大地上用双脚一步一步走过去,在人世的苦、人生的难中走过去,这才算得了真经。孙悟空,这伟大的行者,他的本性是飞,他也终于学会了落地,学会了在地上一步一步走,走过万里长路而成佛。现在,我心里马上就有了一个像行者那样的作家,他就是杜甫。年轻时的杜甫是凤凰,心高万仞,壮志凌云,“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时杜甫二十四岁,壮游山东、河北,“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遥望泰山,他的目光随飞鸟而上,他的心凌绝顶而小天下。这样的速度和激情,这样的一往无前、万里横行的豪气,不是杜甫了,是李白了。杜甫在天宝三载遇到了李白,那一年李白四十四,杜甫三十三。第二年,他们同游齐赵,杜甫写下了《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写的是李白,也是自己。李白才是真正的、纯粹的北京雨燕。他毕生不落地,他是“无脚鸟”、他是“谪仙人”,他只活在他自己那空阔无边的尺度里。他的伟大,让杜甫、让后来人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高格,就在于他真是不累,真是不牵挂,真是在飞,他在人世、在红尘中如此一意孤行、如此飞扬跋扈放浪轻狂。李白走的一直是“云路”,他一生都在飞。③杜甫一生都深情地遥望着怀想着李白,他那么爱李白,放不下李白,他爱的其实是他心中那个曾经的自己,那个青春勃发飞在“云路”上的自己。但一定有一个时刻,生命里的关键时刻,也是中国诗歌和中国精神的一个关键时刻,杜甫忽然想明白了,他不是李白,他做不成李白,他注定要在这泥泞的人间踽踽独行,他的路就是人的“本路”,历经横逆、失败、劳苦,艰辛地为一餐饭、一瓢饮而奔忙,为夜雨中的一把春韭、为人和人的一点温情而感动,“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卑微到了泥土里。但也就是在泥土与泥泞中,在漫漫长路上,他才看得见“三吏”、看得见“三别”,在生命和生活的根部、底部,在寒冷、逼仄中,他的心贴向别人的心,他的妻子、他的孩子、他的朋友、路上那些陌生的受苦的人们。他成了负重前行的行者,背负起人世的沉重,成了诗歌中的圣人。哪里有什么“飞扬跋扈”,而是一步一步、步步惊心,战栗着喘息着,流淌汗水和泪水,从极度劳顿的身体中提炼出来句子。那是一个行者一个登山者的顿挫喘息,那就是生命之累之艰难苦恨。杜甫之伟大就在于,他竟能把一切提炼为精悍的韵律、提炼为诗。他是中国文学中最伟大的行者,他是第一个走过并且写出“本路”的诗人,第一个直接面对累和喘息的诗人,第一个在累和喘息中为生命唱出意义的诗人。李白是纯粹的雨燕,他的持久魅力也正在这份常人没法模仿、不可企及的纯粹。而杜甫曾经是雨燕,后来落了地,他竟在地上长出了脚,一步一步走过去,这何其难啊,李白和王维那样绝顶的心智都做不到。杜甫身体里的那只雨燕真的飞走了吗?没有,还在,他翱翔于天之高、地之阔、江河万古,然后,他缓缓地落下,落到此时此刻、此人此心。④杜甫也是雨燕,在绝对的重中依然能轻,在石头缝里望见了明月,他是悲、他是欢,他是穷途末路、他是通达安泰,他能收能放能屈能伸能快能慢,由此,他才能把艰难苦累淬炼成诗。当这么谈论杜甫时,我重新想到了曹雪芹。曹雪芹,我说他是雨燕,但他其实同时也是行者。这个人作为作家的横绝古今,正在于他既飞在“云路”上、又走在“本路”上,他的路既是“本路”又是“云路”。《红楼梦》没有写完,实在是一大恨事,我甚至大逆不道地怀疑,《红楼梦》写不完,其实是真的写不下去了,“云路”和“本路”越走越合不到一起,雪芹之死是把自己活活难死。当我这么谈论杜甫和曹雪芹时,我心里想的其实是苏东坡,留给你们去想吧,记起你们见过的雨燕、你们遭遇的行者。这些伟大的灵魂,在往昔的日子、现在的日子里一直陪伴着我们,他们是我们的理想作家天上地下的路,他们替我们走过,他们将一直陪伴着我们,指引着我们。(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以“雨燕”“行者”比喻他心目中的理想作家,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李白、杜甫等人的形象和精神风貌。B.“云路”与“本路”分别对应着“雨燕”和“行者”,贯穿了全文,内涵丰富,颇具启发意味。C.作者认为曹雪芹横绝古今,是因为他既走“云路”又走“本路”,这也是《红楼梦》没有写完的原因。D.文章多用整句、短句,使文章语言生动灵活、富有表现力;多处引用诗歌,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处,“无脚鸟”“落到地上既不能走也不能飞”等写出了北京雨燕的特点,为下文写作者心中的作家张本。B.第②处,在此可以看出作者否定作家走“云路”,肯定走“本路”,认为走“本路”才有意义。C.第③处,杜甫对李白的遥望怀想,其实是在怀念当年那个青春勃发、壮志凌云的自己。D.第④处,作者认为杜甫既是“行者”,心中也有“雨燕”,这也是杜甫能把苦难淬炼成诗的原因。8.文中的“雨燕”和“行者”各有怎样的特点和寓意?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9.作者说“当我这么谈论杜甫和曹雪芹时,我心里想的其实是苏东坡”,可见在作者心里,苏轼既是“行者”也是“雨燕”。请结合文本以及苏轼的人生经历或文学创作进行分析,说一说你对“行者”苏轼和“雨燕”苏轼的理解。〖答案〗6.C7.B8.①“雨燕”一生在天空飞翔,抗拒、承担来自大地之心的引力。比喻作家心怀天下,仰望天空,追求更自由更高远的创作理想与人生状态。②“行者”,指在地上一步步行走跋涉,历经泥泞坎坷的人。比喻作家脚踏实地,心怀天下,体察人间疾苦,在艰难苦累中唱出生命之诗。9.①“行者”苏轼:苏轼像行者那样用双脚一步步走过人世的苦难。苏轼后半生几乎是在流放中度过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是其一生的写照。②“雨燕”苏轼:苏轼在苦难中追求心灵的超脱旷达。面对苦难,苏轼如“雨燕”般抗拒着大地的引力,不肯拘禁在此,追求心灵的超脱旷达,发出“物与我皆无尽也”的慨叹。〖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这也是《红楼梦》没有写完的原因”错误。根据原文“《红楼梦》写不完,其实是真的写不下去了,‘云路’和‘本路’越走越合不到一起”,可知作者认为《红楼梦》没有写完的原因是“云路”和“本路”越走越合不到一起而写不下去。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B.“否定作家走‘云路’”错误。文中说“云路”上取的经不是真经,必须走“本路”,获得活着的意义,体现了作者只是了肯定走“本路”,认为走“本路”才获得活着的意义,并没有否定作家走“云路”。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雨燕:“它日复一日不停歇地飞,它在飞翔中睡觉,在飞翔中捕食,在飞翔中俯冲下去,掠取大河或大湖中溅起的水滴”中用三个“在飞翔中”凸显了雨燕一生在天空飞翔的特点。“北京雨燕把你的目光拉得更远,如果它是一个作家,他就是将天空、飞翔、远方、广阔无垠的世界认定为他的根性和天命。他心怀天下,抗拒着、承担着来自大地之心的引力,不让大地把他拘禁在此时此地、此心此身”,赞扬雨燕能让人“目光拉得更远”,用“雨燕”比喻心目中的理想作家,他们心怀天下,抗拒、承担来自大地之心的引力。追求自由高远的理想和人生态度,“不让大地把他拘禁在此时此地、此心此身”。行者:“这伟大的行者,他的本性是飞,他也终于学会了落地,学会了在地上一步一步走,走过万里长路而成佛”,行者值得是在地上一步一步走,走过万里长路的人。他让“我心里马上就有了一个像行者那样的作家”,作者用“行者”比喻作家;“他成了负重前行的行者,背负起人世的沉重,成了诗歌中的圣人。哪里有什么‘飞扬跋扈’,而是一步一步、步步惊心,战栗着喘息着,流淌汗水和泪水,从极度劳顿的身体中提炼出来句子。那是一个行者一个登山者的顿挫喘息,那就是生命之累之艰难苦恨”,像行者那样的作家脚踏实地,负重前行,在艰难苦恨中“为生命唱出意义”。【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根据题干可知,作答时要结合文本以及苏轼的人生经历或文学创作分析对“行者”苏轼和“雨燕”苏轼的理解。根据原文“他注定要在这泥泞的人间踽踽独行,他的路就是人的“本路”,历经横逆、失败、劳苦,艰辛……他卑微到了泥土里……他成了负重前行的行者,背负起人世的沉重,成了诗歌中的圣人”,可知“行者”苏轼是指他历经横逆、失败、劳苦,艰辛,负重前行。苏轼后半生命运多舛、颠沛流离,数次被贬到当时的荒蛮之地,生存环境极为恶劣。乌台诗案,贬黄州,贬惠州,六十二岁的时候被贬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苏轼后半生几乎是在流放中度过的。根据原文“北京雨燕把你的目光拉得更远,如果它是一个作家,他就是将天空、飞翔、远方、广阔无垠的世界认定为他的根性和天命。他心怀天下,抗拒着、承担着来自大地之心的引力,不让大地把他拘禁在此时此地、此心此身”“李白才是真正的、纯粹的北京雨燕……他只活在他自己那空阔无边的尺度里……就在于他真是不累,真是不牵挂,真是在飞,他在人世、在红尘中如此一意孤行、如此飞扬跋扈放浪轻狂”,可知“雨燕”苏轼是指心怀天下,抗拒着、承担着来自大地之心的引力,不被大地拘禁在此时此地、此心此身,在艰难苦累中唱出生命之诗,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脱旷达。面对苦难,苏轼始终都能以一颗坦然旷达的心境去面对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表现出一种不被世俗所拘囿、不被得失所牵绊、超然于物外、坦然于内心的超脱情怀。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景耀六年冬,魏大将军邓艾克江由,长驱而前。而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及闻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
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谯周以为:“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今若入吴,固当臣服。且政理不殊,则大能吞小,此数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则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且若欲奔南,则当早为之计,然后可果;今大敌以近,祸败将及,群小之心,无一可保,恐发足之日,其变不测,何至南之有乎!”群臣或难周曰:“今艾以不远,恐不受降,如之何?”周曰:“方今东吴未宾,事势不得不受之,受之后,不得不礼。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请身诣京都以古义争之。”众人无以易周之理。于是遂从周策。刘氏无虞,一邦蒙赖,周之谋也。(节选自《三国志·蜀书·谯周传》)材料二:魏之伐蜀也,吴人或谓襄阳张悌曰:“司马氏得政以来,大难屡作,百姓未服,今又劳力远征,败于不暇,何以能克!”悌曰:“不然。曹操虽功盖中夏,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也。丕、睿承之,刑繁役重,东西驱驰,无有宁岁。司马懿父子累有大功,除其烦苛而布其平惠,为之谋主而救其疾苦,民心归之亦已久矣。故淮南三叛,而腹心不扰;曹髦之死,四方不动。任贤使能,各尽其心,其本根固矣,奸计立矣。今蜀阉宦专朝,国无政令,而玩戎黩武,民劳卒敝,竞于外利,不修守备。彼强弱不同,智算亦胜,因危而伐,殆无不克。噫!
彼之得志,我之忧也。”吴人笑其言,至是乃服。(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十》)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若陛下降A魏B魏不裂土C以封陛下者D周E请身F诣京都G以古义H争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克,攻占。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克终者盖寡”的“克”含义不同。B.易,改换。与《种树郭橐驼传》中“根拳而土易”的“易”含义相同。C.固,稳固。与《阿房宫赋》中“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的“固”含义不同。D.修,整治。与《过秦论》中“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的“修”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邓艾大军长驱直入,百姓惊慌逃跑,蜀国来不及应对,有人建议逃往吴国,也有人建议退守南方。B.谯周独持己见,他认为吴国还不具备与魏国分庭抗礼的实力,这种情势之下,不得不接受蜀国降魏。C.吴国有人认为司马氏当权后,魏国政治动荡,未能收拢民心,况且伐蜀是劳力远征,不可能成功。D.张悌从内政角度分析了魏国和蜀国的政治状况,比较了曹氏和司马氏执政的差异,认为魏国必胜。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2)曹操虽功盖中夏,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也14.蜀国倾覆的原因在两则材料中都有所揭示,请简要概括其共同点。〖答案〗10.BDG11.B12.B13.(1)同样是称臣,向小国称臣与向大国称臣相比,哪一个更好?两次受辱所受的耻辱,与一次受辱相比,哪一个更耻辱呢?(2)虽然曹操的功绩在中原无人能及,但民众畏惧他的威势,却不感念他的恩德。14.守备不修,缺乏智谋,魏蜀两国强弱悬殊。〖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果陛下投降魏国,而魏国不划分土地封给陛下的,我请求只身到洛阳,用古代的大义与他们争辩。“陛下”作主语,且“若陛下降魏”表意完整,且后面“魏”“魏”都指魏国,不能连用,中间需停顿,B处应断开。“魏不裂土”“封陛下”是两种行为,之间用“以”连接,前后构成目的关系,语意联系紧密,用“者”在句末表停顿,总体表明魏的情况,D处应断开。“周”指谯周,后面“请身诣京都”是他的行为,“以古义争之”是“诣京都”的目的,前后表意完整,中间需停顿,G处应断开。故选BDG。【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攻占。/能够。句意:魏国大将军邓艾攻占江由。/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大概就少了。B.错误。改变,驳倒/改换。句意:众人没有办法改变谯周的道理。/根部拳曲而土被改换。C.正确。稳固。/固执。句意:他的根基是很稳固的。/秦始皇的心,一天比一天骄横固执。D.正确。均为整治的意思。句意:不整治用于防御的设施、器物。/致力于耕作纺织,整治防守作战的器具。故选B。【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这种情势之下,不得不接受蜀国降魏”错误。材料一第二段:群臣或难周曰:“今艾以不远,恐不受降,如之何?”周曰:“方今东吴未宾,事势不得不受之……”是邓艾不得不接受蜀国降魏。故选B。【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等”,同样;“小”“大”,均是形容词作名词,小国、大国;“孰与”,与……相比,哪一个……;“再”,两次;“何与”,与……比怎么样。(2)“盖”,盖过、超过,无人能及;“中夏”,中原地区;“威”,威势;“怀”,感念。【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蜀国倾覆”的原因,见于材料一中的“而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及闻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今大敌以近,祸败将及”和材料二中的“今蜀阉宦专朝,国无政令,而玩戎黩武,民劳卒敝,竞于外利,不修守备。彼强弱不同,智算亦胜,因危而伐,殆无不克”。分析可知有三个共同点:一是材料一的“不作城守调度”和材料二的“不修守备”,都是说守备不修;二是材料一的“而蜀本谓敌不便至”和材料二的“智算亦胜”,都是说缺乏智谋;三是材料一的“今大敌以近,祸败将及”和材料二的“彼强弱不同”,都是说魏蜀两国强弱悬殊。参考译文:材料一:景耀六年冬,魏国大将军邓艾攻占江由,长驱直入。而蜀国本以为敌军不会马上攻来,未作守城的准备。等到听说邓艾已进入阴平,百姓慌乱骚动,纷纷逃进山林荒野,不能禁止。后主刘禅召集群臣讨论对策,无人能想出妙计。有人认为蜀国与吴国,本为友盟,应该可以投靠吴国;有人认为南中七郡,陡峭险阻,容易守御,应该可以南奔。只有谯周认为:“自古以来,没有寄依别国而作天子的事,现在如果投奔吴国,一定要臣服吴国。而国家的政令和伦理不同,大的能吞并小的,这是自然规律。从这一点看,魏国能够吞并吴国,而吴国却不能吞并魏国,这是很明白的事。同样是称臣,向小国称臣与向大国称臣相比,哪一个更好?两次受辱所受的耻辱,与一次受辱相比,哪一个更耻辱呢?而且如果想要奔赴南方,就应当及早计划好,才能成功;如今大敌已经临近,灾祸失败也将要降临,而且众小人之心,没有一个可保其不变,恐怕我们出发的时候,其变化不可预料,怎么能到达南中呢!”有人说:“如今邓艾已经不远,恐怕他不接受我们投降,怎么办呢?”谯周说:“现在吴国还没有臣服于魏,事情的形势使他不得不接受,接受了也不得不待之以礼。如果陛下投降魏国,而魏国不划分土地封给陛下的,我请求只身到洛阳,用古代的大义与他们争辩。”众人没有办法改变谯周的道理。于是后主听从谯周的建议。刘姓平安无事,整个蜀国也因此而完好,都得力于谯周的谋划。(节选自《三国志·蜀书·谯周传》)材料二:魏国伐蜀时,吴国有人对襄阳人张悌说:“司马氏得到朝政大权以来,国内的大乱屡次出现,百姓还没有归服,如今又费尽辛劳去远征,他会败于没有时间休整,怎能取胜?”张悌说:“不是这样。虽然曹操的功绩在中原无人能及,但民众畏惧他的威势,却不感念他的恩德。曹丕、曹睿继承他,刑罚苛繁劳役沉重,驱使人民东西往来奔走,没有一年安宁过。司马懿父子累世立有大功,废除对百姓烦琐苛刻而实行对百姓较为平和有利的政策,为百姓谋划着想而解救他们的疾苦,民心归顺他已经很久了。因此淮南出现三个叛逆,而腹心之地不受惊扰;曹髦被杀而死,四方也没有引起叛乱。而且能够任用贤能,使他们各尽其心,他的根基是很稳固的,奸计也得以实现了。而如今蜀国却是宦官专擅朝政,国家没有政策法令,而且穷兵黩武,人民劳顿兵士疲惫,竞争于外利,不整治用于防御的设施、器物。他们强弱不同,魏国人的智谋又胜过蜀国人,魏国乘其危难而攻伐,大概战无不胜。唉!魏国得志,是我们的忧患。”起初吴国人都取笑他的话,到魏国取胜后才信服。(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暗香·旧时月色姜夔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①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备注〗①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酷爱梅花,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有《咏早梅》等诗。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起五句,词人描绘了一幅记忆中月下吹笛折梅的画面,尽管天气寒冷,仍与“玉人”一起去摘梅花。B.上阕后六句,词人借何逊自拟,委婉地表达自己能力不够,才华大不如前,却仍会责怪竹林外吹过来的香气。C.全词关合紧密。“长记”紧承“相忆”,再折入“旧时”;“翠尊”由上“瑶席”出,“红萼”由上“疏花”出。D.全词结构精巧、细致,于今昔对比中,寓盛衰之感与怀人之思。16.宋人张炎有言“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答案〗15.B16.本词文字优美,笔致婉丽,赋予梅花以新意。①精神气象,气势宏大。旧时与“玉人”携手西湖,但见千万树梅花犯寒而开,势压千顷寒波。②意境清空。本词写梅,多用“清寒、冷”等字眼,环境清冷;回忆与现实交织,然皆有虚无缥缈之感。③于梅花中寄予极沉痛之情。“片片吹尽”,“竹外疏花”不得见,“玉人”“攀摘”更无可能。〖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委婉地表达自己能力不够,才华大不如前,却仍会责怪竹林外吹过来的香气”错。“怪”意为“吃惊、惊讶”;“瑶席”意为“精美的宴席”。上片后六句意思是“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故选B。【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写作特色的能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体现在文字优美,笔致婉丽,赋予梅花以新意。①精神气象,气势宏大。“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回忆旧时与玉人携手西湖,但见千万树梅花犯寒而开,势压千顷寒波,是何等精神,何等气象,堪称千古名句。②意境清空。起句“梅边月下,笛声悠扬,当斯时也,复唤起玉人,犯寒摘花,月色笛声,花光人影,融成一片”,写旧时豪情,以月色、梅花勾连过去和现在,唤起与玉人月下摘梅的回忆,回忆与现实交织,然皆有虚无缥缈之感。写梅的句子如“不管清寒与攀摘”“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千树压、西湖寒碧”,多用“清寒、冷”等字眼,环境清冷;③于梅花中寄予极沉痛之情。“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美好的情景只在回忆之中;如今是“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竹林外梅花稀疏,只有冷香入瑶席;当年曾与玉人赏梅,如今“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惋惜片片落梅,暗含故人不知何日重逢之意。梅花“片片吹尽”,“竹外疏花”不得见,“玉人”“攀摘”更无可能,借梅花抒发了沉痛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关汉卿的《窦娥冤》里,窦娥认为天地本该分辨清浊,但是她所看到却是是非不分的乱象,表现这层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荀子在《劝学》中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句是从反面以水为例表达了积累的重要性,而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水为例说明君王应重视接纳人才。〖答案〗(1)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2)为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3)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电子设备或网络连接“卡顿”时,运行会短暂停顿,响应会变得缓慢。而人们陷入“社交卡顿”时,则经常产生逃避社交、自我封闭,甚至尴尬不安、不知所措等行为。近日,一项针对青年的调查显示,64.2%的受访者感觉自己存在“社交卡顿”。对此,甲、乙两人分别发表了看法。甲:我觉得“社交卡顿”无关紧要。以前办事要依托人际规则,搞好社交当然重要。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际规则逐渐被程序规则取代。而依托程序规则办事,只要根据网上的标准流程,按部就班地操作就行。不用求人办事了,搞好社交就变得没必要,青年再也不必在酒局上强颜欢笑来讨好他人。再说,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线上社交已经完全取代面对面的交流。谁说一定要线下社交?线上社交难道不香吗?从线下转到线上,许多平时不善言辞的人就摇身一变,成为口若悬河的社交达人。既然青年不必搞好社交,也不用线下交流,“社交卡顿”又何妨?乙:我不赞同你的看法,我认为青年人一定要避免“社交卡顿”。__________所以,搞好社交很重要,而线下交流也不能放弃;如果青年陷入“社交卡顿”,无论是赢得友谊与爱情,还是寻找合作伙伴,都将变得困难重重。18.请指出文中“社交卡顿”的引号的作用和效果。19.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三处语病,请指出错误类型并加以修改。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帮助乙列出两条反驳甲的理由。〖答案〗18.特殊含义。“社交卡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一部分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不顺畅”,拒绝与他人交往,回避社交活动的问题。19.类型:①搭配不当。②成分残缺。③语序不当。修改:修改为:“产生……心理”或“出现……行为”;修改为:先有“尴尬不安、不知所措”,再有“逃避社交、自我封闭”;修改为:“尴尬不安、不知所措”属于“心理”而非“行为”。或直接修改句子为:则经常产生尴尬不安、不知所措的心理,甚至出现逃避社交、自我封闭的行为。20.①只有社交才能建立真实而牢靠的情感联结,从而帮助我们赢得友谊与爱情。②只有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才能了解对方的真实面目,从而帮助我们找到可以合作的伙伴。〖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卡顿”本来应用于电子设备或网络连接,电子设备或网络运行会短暂停顿,响应会变得缓慢。本处将“卡顿”用于社交,指的是人们在社交时,经常产生尴尬不安、不知所措的心理,甚至出现逃避社交、自我封闭的行为,“社交卡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一部分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不顺畅”。所以“社交卡顿”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本语句有三处语病:一是“产生……行为”搭配不当,“产生”和“行为”动宾不搭配,可将“产生”改为“出现”,或将“行为”改为“心理”。二是“逃避社交、自我封闭,甚至尴尬不安、不知所措”语序不当,“甚至”表示递进关系,应先有“尴尬不安、不知所措”,再有“逃避社交、自我封闭”。三是“逃避社交、自我封闭,甚至尴尬不安、不知所措等行为”成分残缺,“逃避社交、自我封闭”属于行为,“尴尬不安、不知所措”属于心理,可改为:尴尬不安、不知所措的心理,甚至出现逃避社交、自我封闭的行为。【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根据后文给出的结果“搞好社交很重要,而线下交流也不能放弃;如果青年陷入‘社交卡顿’,无论是赢得友谊与爱情,还是寻找合作伙伴,都将变得困难重重”,可见搞好社交很重要的原因首先是线下交流,也就是面对面的交流的重要性,并且良好的社交关系能够为我们赢得友谊和爱情,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可以合作的伙伴。可以结合“面对面的交流对为我们赢得友谊和爱情的重要性”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可以合作的伙伴”这两个角度来答。(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全民深度触网时代,“网瘾”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形容词。②根据数据显示,近年来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上升很快。③截止2023年10月,不少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④老年网民规模达1.91亿。⑤照这情形,我们可以预见:⑥将来网瘾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还会增加。____A___。网络成瘾可能导致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身体问题,进而影响到心理健康。近年来,使用手机不合理导致患眼疾的病人越来越多,主要体现在干眼症、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和视疲劳等方面。老年人何以有“网瘾”?____B___。“空巢老人”日益增多,孤独感更加强烈。人在网络,其实是在对抗孤独,寻求“归属感”。但“网瘾老年”的背后,并非全是孤独,也有老年人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和探索。他们曾是网络世界的“边缘人”,互联网给了他们看世界的机会。所以,“网瘾老年”问题解决的关键并不在于简单粗暴的戒断,而应关注其真正的需求。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1.A网络成瘾会带来健康问题B孤独是主要原因22.②“根据”和“显示”任删一个。③“截止”改为“截至”④“规模”改为“人数”。〖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此处为该段总领句,后面说的都是网络成瘾的危害,有身体的和心理的,可概括为“健康问题”,可填:网络成瘾会带来健康问题;B此处总括老年人网络成瘾的原因,后面提到“孤独感更加强烈”“人在网络,其实是在对抗孤独”,可填:孤独是主要原因。【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②“根据数据显示”句式杂糅,“根据”和“显示”任删一个。③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截至:停止于某期限,但是并未结束,后面仍继续。此处应该是统计到“2023年10月”,并非不再统计,“截止”改为“截至”。④“1.91亿”是人数,与“规模”搭配不当,“规模”改为“人数”。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著名作家冰心在《春水》中有这样一句短诗:“墙脚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著名演员陈道明却认为:“孤芳自赏已经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品格——因为要孤芳自赏,你就必须坚守自己的个性和原则。至少,它还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人生态度。”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缘”字与材料二中的“血缘”、“亲缘”、“宗缘”、“地缘”的“缘”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解之缘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C.缘木求鱼 D.自缘身在此山中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下人土气,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而种地是他们最普通的谋生办法。B.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是礼俗社会,一种是法理社会。C.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D.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B.“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C.“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D.“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4.上述材料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找出四种并作简要分析。5.材料一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请概括这“乡土性”的特点。〖答案〗1.A2.C3.A4.(1)运用举例论证。用“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对“孝”的不同解读来说明熟人社会不需要抽象的普遍原则;用三家村到几千户的大村,来论证村和村之间是孤立、膈膜的。(2)运用对比论证。通过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现代社会和乡土社会的对比,论证了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法律无从发生。(3)运用引用论证。引用了《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来论证乡土社会是一个彼此熟悉的、用规矩和礼俗而不用法律维持的社会。(4)运用假设论证。“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论证了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5.①乡下人离不了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因此明白泥土的可贵。②不流动性。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如答地方性亦可酌情给分)③熟人社会。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是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题干中的“血缘”在材料二“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A.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B.沿着、顺着。沿着溪水行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C.缘,爬。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D.因为。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故选A。【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于文无据。从材料一第6段“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可知,作者并未对两者进行对比评判。故选C。【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说读书人的抱负和责任。不能用来论证材料一的观点。B.是说“礼”的重要性,符合材料一第4段中“礼俗社会”的观点。C.是说安土重迁,符合材料一第3段中“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的观点。D.是说他们孤立,符合材料一第2段中“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的观点。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1)运用举例论证。材料一“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用“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对“孝”的不同解读来说明熟人社会不需要抽象的普遍原则;材料一“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用三家村到几千户的大村,来论证村和村之间是孤立、膈膜的。(2)运用对比论证。材料一“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通过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现代社会和乡土社会的对比,论证了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法律无从发生。(3)运用引用论证。材料一“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引用了《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来论证乡土社会是一个彼此熟悉的、用规矩和礼俗而不用法律维持的社会。(4)运用假设论证。“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论证了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①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可得出乡下人与土地的密切关系,因此可归纳出:乡下人离不了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因此明白泥土的可贵。②根据材料一“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可知,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来说,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流动的,也因此保持了相对独立。由此可归纳出:不流动性。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③根据材料一“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可归纳出:熟人社会。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是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北京雨燕以及行者——对理想作家的比喻李敬泽一代一代的北京人都曾抬头看见天上那些鸟——北京雨燕,是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鸟类。①它有一个诨号,叫“无脚鸟”,它的四趾只适合抓住高处的树枝或梁木,落到地上既不能走也不能飞。它日复一日不停歇地飞,它在飞翔中睡觉,在飞翔中捕食,在飞翔中俯冲下去,掠取大河或大湖中溅起的水滴。如果让我用一种鸟来形容来比喻我理想中的作家,那就是北京雨燕。北京雨燕把你的目光拉得更远,如果它是一个作家,他就是将天空、飞翔、远方、广阔无垠的世界认定为他的根性和天命。他心怀天下,抗拒着、承担着来自大地之心的引力,不让大地把他拘禁在此时此地、此心此身。这让我想起另一个飞行家,就是齐天大圣、行者悟空。《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唐僧师徒在玉真观歇脚,第二天启程上灵山,金顶大仙要给他们指路,悟空嘴快,说:“不必你送,老孙认得路。”大仙道:“你认得的是云路,当从本路行。”小时候读《西游记》,总有一个大疑惑,既然目的就是取经,孙悟空一个筋斗飞过去,把经书拎回来交给师父不就得了吗?看到第九十八回,作者才作出了回答,②飞在天上、走“云路”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人之为人的问题是,他必须走“本路”,他无法直接抵达终极,人总是要死的,但日子还得一天一天过,人是在向死而去的一天一天里,在“本路”、在地上的路获得他活着的意义。所以,“云路”上取的经不是真经,在大地上用双脚一步一步走过去,在人世的苦、人生的难中走过去,这才算得了真经。孙悟空,这伟大的行者,他的本性是飞,他也终于学会了落地,学会了在地上一步一步走,走过万里长路而成佛。现在,我心里马上就有了一个像行者那样的作家,他就是杜甫。年轻时的杜甫是凤凰,心高万仞,壮志凌云,“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时杜甫二十四岁,壮游山东、河北,“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遥望泰山,他的目光随飞鸟而上,他的心凌绝顶而小天下。这样的速度和激情,这样的一往无前、万里横行的豪气,不是杜甫了,是李白了。杜甫在天宝三载遇到了李白,那一年李白四十四,杜甫三十三。第二年,他们同游齐赵,杜甫写下了《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写的是李白,也是自己。李白才是真正的、纯粹的北京雨燕。他毕生不落地,他是“无脚鸟”、他是“谪仙人”,他只活在他自己那空阔无边的尺度里。他的伟大,让杜甫、让后来人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高格,就在于他真是不累,真是不牵挂,真是在飞,他在人世、在红尘中如此一意孤行、如此飞扬跋扈放浪轻狂。李白走的一直是“云路”,他一生都在飞。③杜甫一生都深情地遥望着怀想着李白,他那么爱李白,放不下李白,他爱的其实是他心中那个曾经的自己,那个青春勃发飞在“云路”上的自己。但一定有一个时刻,生命里的关键时刻,也是中国诗歌和中国精神的一个关键时刻,杜甫忽然想明白了,他不是李白,他做不成李白,他注定要在这泥泞的人间踽踽独行,他的路就是人的“本路”,历经横逆、失败、劳苦,艰辛地为一餐饭、一瓢饮而奔忙,为夜雨中的一把春韭、为人和人的一点温情而感动,“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卑微到了泥土里。但也就是在泥土与泥泞中,在漫漫长路上,他才看得见“三吏”、看得见“三别”,在生命和生活的根部、底部,在寒冷、逼仄中,他的心贴向别人的心,他的妻子、他的孩子、他的朋友、路上那些陌生的受苦的人们。他成了负重前行的行者,背负起人世的沉重,成了诗歌中的圣人。哪里有什么“飞扬跋扈”,而是一步一步、步步惊心,战栗着喘息着,流淌汗水和泪水,从极度劳顿的身体中提炼出来句子。那是一个行者一个登山者的顿挫喘息,那就是生命之累之艰难苦恨。杜甫之伟大就在于,他竟能把一切提炼为精悍的韵律、提炼为诗。他是中国文学中最伟大的行者,他是第一个走过并且写出“本路”的诗人,第一个直接面对累和喘息的诗人,第一个在累和喘息中为生命唱出意义的诗人。李白是纯粹的雨燕,他的持久魅力也正在这份常人没法模仿、不可企及的纯粹。而杜甫曾经是雨燕,后来落了地,他竟在地上长出了脚,一步一步走过去,这何其难啊,李白和王维那样绝顶的心智都做不到。杜甫身体里的那只雨燕真的飞走了吗?没有,还在,他翱翔于天之高、地之阔、江河万古,然后,他缓缓地落下,落到此时此刻、此人此心。④杜甫也是雨燕,在绝对的重中依然能轻,在石头缝里望见了明月,他是悲、他是欢,他是穷途末路、他是通达安泰,他能收能放能屈能伸能快能慢,由此,他才能把艰难苦累淬炼成诗。当这么谈论杜甫时,我重新想到了曹雪芹。曹雪芹,我说他是雨燕,但他其实同时也是行者。这个人作为作家的横绝古今,正在于他既飞在“云路”上、又走在“本路”上,他的路既是“本路”又是“云路”。《红楼梦》没有写完,实在是一大恨事,我甚至大逆不道地怀疑,《红楼梦》写不完,其实是真的写不下去了,“云路”和“本路”越走越合不到一起,雪芹之死是把自己活活难死。当我这么谈论杜甫和曹雪芹时,我心里想的其实是苏东坡,留给你们去想吧,记起你们见过的雨燕、你们遭遇的行者。这些伟大的灵魂,在往昔的日子、现在的日子里一直陪伴着我们,他们是我们的理想作家天上地下的路,他们替我们走过,他们将一直陪伴着我们,指引着我们。(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以“雨燕”“行者”比喻他心目中的理想作家,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李白、杜甫等人的形象和精神风貌。B.“云路”与“本路”分别对应着“雨燕”和“行者”,贯穿了全文,内涵丰富,颇具启发意味。C.作者认为曹雪芹横绝古今,是因为他既走“云路”又走“本路”,这也是《红楼梦》没有写完的原因。D.文章多用整句、短句,使文章语言生动灵活、富有表现力;多处引用诗歌,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处,“无脚鸟”“落到地上既不能走也不能飞”等写出了北京雨燕的特点,为下文写作者心中的作家张本。B.第②处,在此可以看出作者否定作家走“云路”,肯定走“本路”,认为走“本路”才有意义。C.第③处,杜甫对李白的遥望怀想,其实是在怀念当年那个青春勃发、壮志凌云的自己。D.第④处,作者认为杜甫既是“行者”,心中也有“雨燕”,这也是杜甫能把苦难淬炼成诗的原因。8.文中的“雨燕”和“行者”各有怎样的特点和寓意?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9.作者说“当我这么谈论杜甫和曹雪芹时,我心里想的其实是苏东坡”,可见在作者心里,苏轼既是“行者”也是“雨燕”。请结合文本以及苏轼的人生经历或文学创作进行分析,说一说你对“行者”苏轼和“雨燕”苏轼的理解。〖答案〗6.C7.B8.①“雨燕”一生在天空飞翔,抗拒、承担来自大地之心的引力。比喻作家心怀天下,仰望天空,追求更自由更高远的创作理想与人生状态。②“行者”,指在地上一步步行走跋涉,历经泥泞坎坷的人。比喻作家脚踏实地,心怀天下,体察人间疾苦,在艰难苦累中唱出生命之诗。9.①“行者”苏轼:苏轼像行者那样用双脚一步步走过人世的苦难。苏轼后半生几乎是在流放中度过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是其一生的写照。②“雨燕”苏轼:苏轼在苦难中追求心灵的超脱旷达。面对苦难,苏轼如“雨燕”般抗拒着大地的引力,不肯拘禁在此,追求心灵的超脱旷达,发出“物与我皆无尽也”的慨叹。〖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这也是《红楼梦》没有写完的原因”错误。根据原文“《红楼梦》写不完,其实是真的写不下去了,‘云路’和‘本路’越走越合不到一起”,可知作者认为《红楼梦》没有写完的原因是“云路”和“本路”越走越合不到一起而写不下去。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B.“否定作家走‘云路’”错误。文中说“云路”上取的经不是真经,必须走“本路”,获得活着的意义,体现了作者只是了肯定走“本路”,认为走“本路”才获得活着的意义,并没有否定作家走“云路”。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雨燕:“它日复一日不停歇地飞,它在飞翔中睡觉,在飞翔中捕食,在飞翔中俯冲下去,掠取大河或大湖中溅起的水滴”中用三个“在飞翔中”凸显了雨燕一生在天空飞翔的特点。“北京雨燕把你的目光拉得更远,如果它是一个作家,他就是将天空、飞翔、远方、广阔无垠的世界认定为他的根性和天命。他心怀天下,抗拒着、承担着来自大地之心的引力,不让大地把他拘禁在此时此地、此心此身”,赞扬雨燕能让人“目光拉得更远”,用“雨燕”比喻心目中的理想作家,他们心怀天下,抗拒、承担来自大地之心的引力。追求自由高远的理想和人生态度,“不让大地把他拘禁在此时此地、此心此身”。行者:“这伟大的行者,他的本性是飞,他也终于学会了落地,学会了在地上一步一步走,走过万里长路而成佛”,行者值得是在地上一步一步走,走过万里长路的人。他让“我心里马上就有了一个像行者那样的作家”,作者用“行者”比喻作家;“他成了负重前行的行者,背负起人世的沉重,成了诗歌中的圣人。哪里有什么‘飞扬跋扈’,而是一步一步、步步惊心,战栗着喘息着,流淌汗水和泪水,从极度劳顿的身体中提炼出来句子。那是一个行者一个登山者的顿挫喘息,那就是生命之累之艰难苦恨”,像行者那样的作家脚踏实地,负重前行,在艰难苦恨中“为生命唱出意义”。【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根据题干可知,作答时要结合文本以及苏轼的人生经历或文学创作分析对“行者”苏轼和“雨燕”苏轼的理解。根据原文“他注定要在这泥泞的人间踽踽独行,他的路就是人的“本路”,历经横逆、失败、劳苦,艰辛……他卑微到了泥土里……他成了负重前行的行者,背负起人世的沉重,成了诗歌中的圣人”,可知“行者”苏轼是指他历经横逆、失败、劳苦,艰辛,负重前行。苏轼后半生命运多舛、颠沛流离,数次被贬到当时的荒蛮之地,生存环境极为恶劣。乌台诗案,贬黄州,贬惠州,六十二岁的时候被贬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苏轼后半生几乎是在流放中度过的。根据原文“北京雨燕把你的目光拉得更远,如果它是一个作家,他就是将天空、飞翔、远方、广阔无垠的世界认定为他的根性和天命。他心怀天下,抗拒着、承担着来自大地之心的引力,不让大地把他拘禁在此时此地、此心此身”“李白才是真正的、纯粹的北京雨燕……他只活在他自己那空阔无边的尺度里……就在于他真是不累,真是不牵挂,真是在飞,他在人世、在红尘中如此一意孤行、如此飞扬跋扈放浪轻狂”,可知“雨燕”苏轼是指心怀天下,抗拒着、承担着来自大地之心的引力,不被大地拘禁在此时此地、此心此身,在艰难苦累中唱出生命之诗,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脱旷达。面对苦难,苏轼始终都能以一颗坦然旷达的心境去面对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表现出一种不被世俗所拘囿、不被得失所牵绊、超然于物外、坦然于内心的超脱情怀。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景耀六年冬,魏大将军邓艾克江由,长驱而前。而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及闻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
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谯周以为:“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今若入吴,固当臣服。且政理不殊,则大能吞小,此数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则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且若欲奔南,则当早为之计,然后可果;今大敌以近,祸败将及,群小之心,无一可保,恐发足之日,其变不测,何至南之有乎!”群臣或难周曰:“今艾以不远,恐不受降,如之何?”周曰:“方今东吴未宾,事势不得不受之,受之后,不得不礼。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请身诣京都以古义争之。”众人无以易周之理。于是遂从周策。刘氏无虞,一邦蒙赖,周之谋也。(节选自《三国志·蜀书·谯周传》)材料二:魏之伐蜀也,吴人或谓襄阳张悌曰:“司马氏得政以来,大难屡作,百姓未服,今又劳力远征,败于不暇,何以能克!”悌曰:“不然。曹操虽功盖中夏,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也。丕、睿承之,刑繁役重,东西驱驰,无有宁岁。司马懿父子累有大功,除其烦苛而布其平惠,为之谋主而救其疾苦,民心归之亦已久矣。故淮南三叛,而腹心不扰;曹髦之死,四方不动。任贤使能,各尽其心,其本根固矣,奸计立矣。今蜀阉宦专朝,国无政令,而玩戎黩武,民劳卒敝,竞于外利,不修守备。彼强弱不同,智算亦胜,因危而伐,殆无不克。噫!
彼之得志,我之忧也。”吴人笑其言,至是乃服。(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十》)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若陛下降A魏B魏不裂土C以封陛下者D周E请身F诣京都G以古义H争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克,攻占。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克终者盖寡”的“克”含义不同。B.易,改换。与《种树郭橐驼传》中“根拳而土易”的“易”含义相同。C.固,稳固。与《阿房宫赋》中“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的“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简易工程承包协议细则版
- 2024品牌产品销售与铺货协议样本一
- 预定种植合同模板
- 个体餐饮加盟合同模板
- 装修吊装合同模板
- 税务清算合同模板
- 满铺草坪合同模板
- 版权赠送合同模板
- 2024年企业人力资源顾问协议模板一
- 舞蹈培训公司转让合同模板
- 身体机能的测量与评价
- 危化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高温液体操作要点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 《我健康我快乐》心理健康
- 急诊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设备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掌起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 钢结构主体验收记录
- 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题库汇总(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