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总复习(人教版)_第1页
小学语文总复习(人教版)_第2页
小学语文总复习(人教版)_第3页
小学语文总复习(人教版)_第4页
小学语文总复习(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总复习(人教版)

写人文章阅读

记事文章阅读

写景文章阅读

状物文章阅读

哲理散文阅读

议论文阅最

童话阅读

寓言阅读

一、写人、记事

考点1;写人文章阅读

知识精讲;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通过典型的事件,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心

理等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或精神品质的文章,叫写人文章。

阅读写人类文章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1页

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人,写了他(他们)的什

么事,通过具体事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

深刻的人物情节,明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人或这些人。能通过阅读说出

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2.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分析人物的形象。

写人类文章中的人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情节的发展也使人物性格更加鲜

明,我们抓住了主要情节,就能分析人物在具体情节中的表现,概括人物

特点或品质。

3.分析描写方法,捕捉人物的个性。

(1)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

写人的文章常常会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来表现人物

的个性特点、精神品质。

(2)分析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写人类文章以表现人物为重点,人物的特点主要通过正面描写来表现。正

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就是上文中提到的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

有时也需要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就是通过

对周围的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表现人物,使人物个性鲜明突出。阅读时,

要能分辨出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3)分析环境描写。

人物的一切活动都与他所在的环境分不开,并受到环境的制约。了解人物

时,分析环境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语言以及心理活动。同时.,具

体的社会与自然环境的描写,对于衬托人物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2页

(4)重视人物的细节描写。

细节指那些对写人起特殊作用的细小情节,包括生活小事、活动、语言、

神态等。细节描写是使人物形象丰满的重要手段。阅读时对一个生动的细

节进行分析品味,会感到人物思想品质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富

有生活气息,会对文章理解得更为深刻。

4.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品味和感受人物形象。

对能够反映人物性格特点或内心世界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要联系上下文细

细品味和感受。

阅读写人类文章时,对上述几点不一定都要做到,重点是抓住文章最具特

色的地方,根据阅读的要求加以分析理解。这样,不仅能加深对文章思想

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对文章的欣赏能力。

解答写人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

阅读解答同样需要认真审题,我们要认真看清题干中的每一个字,甚至每

一个标点符号,按照题干的要求,准确分析考查点。解答时由易到难、由

浅入深,逐渐打开思路。

2.整体把握。

阅读一篇文章,要先速读,浏览全文,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样有利于

解答时迅速锁定相关的句、段。

3.细心研读。

根据题干要求细读全文或某些关键段落和句子,理清答题思路,边读边答

题。我们可以采用“顺读法”,即先读文章后读习题,再从文章中寻找正确

第3页

答案;也可采用“倒读法”,即先读习题后读文章,最后寻找答案。

4.巧借原文。

在阅读题中,有些问答题或填空题的答案会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

以先确定问题的答案在文中的哪个或哪几个段落,再联系上下文找到与所

要回答的问题相关的信息、,可以用原文的话来回答,也可以从原文中提取

相关信息、,用自己的话概括、归纳来回答。

金典案例精析;

例1(2020・南平》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父亲的后车座

(筱琴)

父亲节那天晚上,妹妹发过来一张图片,一个小小的女孩坐在父亲的

自行车后座上。妹妹说:“曾经,我们也这么小,父亲也这么年轻……”

凝视那张图片,往日的时光如潮水一样涌过来,漫过心海。

从有记忆开始,父亲就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那时候父亲在县城做木

材生意。县城十天两个集,每逢集日,天还不明,父亲就蹬上那辆破自行

车,颠簸在乡间的蜿蜒小路上,一去就是一整天,将近半夜才能回家,一

年四季,风雨无阻。那时候的我们都太小,根本不懂得父亲的艰辛,我们

期盼的是父亲自行车后座上带回来的东西。最喜欢夏天,父亲会给我们带

回来各种水果,桃、李、杏、香瓜……年幼的我们只懂得贪吃,不知道那

是父亲用省下的午饭钱给我们买的。那些水果是商贩散集后处理的,成堆

廉价卖。就为这些别人看不上的瓜果,父亲要在集市上忍饥挨饿一整天。

第4页

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不只承载他的劳苦,还载着我们的快乐与幸福。

父亲去供销社买东西的时候常常会带上我们其中的一个,去的时候我

们坐后车座,回的时候后车座上装满种子、化肥、农药或者农活用具,我

们就被父亲放到前车梁上。一条土路颠簸下来珞得屁股疼,却挡不住我们

的开心与快乐,因为我们的衣兜里揣着父亲给的糖果。

父亲偶尔会带着我去邻村看电影,看电影的时候我就站在后车座上,

父亲怕我掉下来,一边看电影,一边牢牢地环住我的腰。我看着看着就趴

在父亲肩头闭上了眼睛,回来的时候后车座空了,父亲一只手抱着我一只

手握车把,因为我早已睡得像小猪一样了。

上小学的时候,我每个学期都会参加一次乡联校举办的抽考比赛,每

次都是父亲用自行车带上我去考试。父亲换上雪白的衬衫,蹬上一双崭新

的千层底布鞋,那条长长的土路,颠簸出我心里的感动,忍不住靠着父亲

的后背,父亲的后背真硬啊!那时,父亲正年轻。

等到我去镇上读了中学,开始住校。父亲的破自行车也换成了崭新的

大金鹿,那亮晃晃的自行车让我骄傲了好久。父亲去镇上的时候就会顺路

绕到学校门口等我放学,崭新的自行车后座上带着给我的衣服被褥,或者

草席蚊帐。等我放学后飞快地跑到父亲面前,父亲就会变戏法般从衣兜里

掏出来一个大纸包,大纸包里常常是两个香喷喷的羊肉大包,或是两个撒

满芝麻的吊炉烧饼。虽然我不忘把包子烧饼举给父亲一个,可是父亲从来

都不舍得咬上一口,等我吃完就再塞给我。看我吃得满口流油,不忘取笑

我:"唉呀呀,这吃相,这闺女以后肯定嫁不出去了!”我才不管,骄傲地

再咬一大口,鼓着腮帮子对着父亲傻笑。

第5页

父亲老了,蹬自行车费力了,就换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这次后座特别

宽敞,可以带上母亲一起来城里看我的孩子。父亲高兴地对我们说:“你

们放假的时候,我来接你们回家吧?这车后座像沙发一样舒服呢!”

可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坐上那像沙发一样舒服的后车座,父亲就和我

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悄悄地离去了。至今,那辆三轮车和那辆破自行车

相依相偎,一起默默地停放在老院里。

父亲,今夜有月,月明风清,梦里,骑上您的三轮车再来看看吧,我

想您的后车座了。

(选自《中国文化报》)

(1)从有记忆开始,父亲的工作是()。

A.在县城蹬三轮车B.在家种植农作物

C.在县城卖羊肉大包子D.在县城做木材生意

(2)“我们”最喜欢夏天的原因是()°

A.能去县城赶集B.能吃到各种水果

C.能吃到父亲给的糖果D.能坐父亲的后车座

(3)文中画“—”的句子,描写父亲时运用的方法是()。

A.动作语言B.神态外貌

C.外貌心理D.语言神态

(4)“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不只承载他的劳苦,还载着我们的快乐与幸福。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o

A.总结上文B.设置悬念

C.承上启下D.埋下伏笔

第6页

(5)对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非常想坐父亲的三轮车。

B.写出了“我”对父亲的深深思念。

C「我”梦见父亲骑着三轮车。

D.写出了“我”对父亲的内疚不安。

(6)文中第3—7自然段围绕父亲的破旧自行车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

括。

(7)把“至今,那辆三轮车和那辆破自行车相依相偎,一起默默地停放在

老院里”改成“至今,那辆三轮车和那辆破自行车一起停放在老院里”好不

好?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8)你觉得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说明。(至少写两

点)

第7页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我们阅读写人文章的能力。本题中第(1)(2)题考查我

们提取信息的能力,细读文章第3自然段,“那时候父亲在县城做木材生

意”“最喜欢夏天,父亲会给我们带回来各种水果”两处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明

确的答案。第(3)题是对描写方法的考查,要准确识别描写方法,还要多

读一读文章,体会描写方法的运用,从文中画“—”的句子中“塞”“取笑”

等词语可以读出是对父亲动作和语言的描写。第(4)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

重点句子作用的把握,首先,这句话在文章的中间;其次,“不只承载他

的劳苦”承接上文内容,“还载着我们的快乐与幸福”引起下文,因此这句话

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第(5)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此题要

联系全文来把握。第(6)题考查的是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完成此题要细

读第3—7自然段,认真梳理,按顺序逐一概括作者所描述的事件。第(7)

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辨析,此题中“相依相偎”一词要重点理解,作者运

用拟人的写法,既形象地写出两辆车如今的情形,又表达了人对车的情感。

第(8)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答题时,分析描写人物的事件或具

体情节,就能准确地得到答案。

[答案]⑴D(2)B(3)A(4)C(5)B(6)①父亲每次赶集都忍饥

第8页

挨饿,给“我们”带回好吃的东西。②父亲去供销社买东西会带上“我们”

其中一个,给“我们”买糖果。③父亲带“我”去邻村看电影。④父亲用

自行车带‘我”去参加乡联校的抽考比赛。⑺不好。“相依相偎”“默默”

赋予了“那辆三轮车和那辆破自行车”人的情感,它们默默相伴,既陪伴父

亲走过了岁月,也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就像父亲对“我们”的爱一直

都在,同时也表达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8)父亲是个勤劳、肯吃

苦、关爱子女的人。为了全家人的生活,父亲经常天不明就蹬上他的破自

行车出去做木材生意。虽然生活艰辛,但父亲总会带给“我们”快乐与幸福,

赶集带回好吃的水果、去供销社买东西也带着“我们”中的一个,并给“我们”

买糖果、带“我”去邻村看电影、常常塞给“我”羊肉大包或吊炉烧饼等。

跟踪训练;

1.(2020•济南)阅读课内选文,按要求答题。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

间僻静的小屋里。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猛烈)地跳动起

来,用恐惧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响起(粗暴粗鲁)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

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

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

着父亲和我。

第9页

(作者:李星华)

(1)用"”画出括号里运用恰当的词语。

⑵第1自然段中,描写李大钊神态的词语是“不慌不忙”,并且通过力

但描写,写出了李大钊在敌人面前的沉着镇定。

(3)“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从“魔鬼”一词可以体会到敌人的凶恶残暴。

(4)为了突出父亲的镇定无畏,选文运用了对比手法来突显父亲的品质。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选文内容写一写。

示例:一是“我”的害怕与父亲的不慌不忙进行对比,二是父亲的沉着镇定

和敌人的凶恶残暴进行对比。

2.(2020•遵义)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差一分钱

(葛取兵)

①父亲一定有心事。

②父亲的脸上隐约悬着一个结,即使父亲开心的时候,那个结也躲在父

亲的笑容背后,冷不丁探一下头。

③父亲是在寻一个人。同学?朋友?亲戚?也许是父亲最初的恋人。我

曾经问过母亲,母亲摇了摇头,脸上也挤满了问号。

④父亲才五十岁,身体却有些不好。近来父亲的咳嗽好像奔跑的火车,

一咳好像要吐出五脏六腑来,脸憋得像三国的红面关公,吐出的痰丝中竟

有点点猩红,宛如暮春开败了的桃花。医生说,是肺癌!晚期。

第10页

⑤我们惊呆了!母亲哭得像个泪人,仿若从淫淫秋雨中穿过,一身的水

汽,有雾,沉沉的。父亲的脸却静如止水。

⑥父亲依旧在寻寻觅觅。打电话,写信,一向不喜欢上网的父亲竟然叫

我帮他弄个QQ(一种流行的中文网络即时通信软件)号,父亲说,网名就

叫“差一分钱”吧。

⑦我扑哧一笑,这个网名也太别扭了吧。我想,父亲的网名土得掉渣。

⑧入秋。温暖如春。我陪父亲来到老家的一个小镇。青石小街,漏墙花

窗,石桥石阶,让我怦然心动。走在长长的巷子,我总忍不住探头聆听,

是否有馄饨担的敲梆声。

⑨父亲更是有了知根知底的亲切。学校应该就在巷子的尽头了。父亲说。

⑩果然,当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完小巷,抬头一望,镇中学就在我们

的对面。

⑪从父亲的咳嗽中,我隐约看到三十年前,确切地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

年,就在这个中学,一个十九岁,身体很瘦弱的孩子,正坐在教室里梦想

着跳越“龙门”。这可是农家份子唯一的独木桥。

⑫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不错,可就是有些粗心。孩子嘛,难免。

⑬那天,数学老师给了孩子一把1分、2分的硬币,说,这是两毛钱,

去帮我买包烟吧。

⑭孩子一脸青春地冲出教室,来到供销社,营业员接过钱,一数,说,

少一分钱。

⑮孩子急了,老师明明说是两毛钱,自己也粗略地数了一下,怎么差一

分钱呢?难道是路上丢了?不可能,自己用手紧紧捏着,生怕掉一分钱,

第11页

短短的几百米,钱都捏出了一层浅浅的汗水。眼泪不知不觉地爬满了整个

脸颊。这时,一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掏出一分钱,帮助孩子买下了一包烟。

⑯孩子兴冲冲地把烟交给了老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⑰正在讲解数学试卷的老师愣了一下,说,你还蛮有本事,少一分钱都

能买到烟。

⑱孩子呆了,一脸迷惑地望着老师。教室里很寂静。

⑲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你买烟时有人帮你出一分钱,是你运气好,碰到

了好

心人。高考呢,少一分,哪个好心人送你一分哟。孩子终于明白了老师的

良苦用心,大哭一场!

⑳打这件事后,那孩子宛若变了一个人似的——读书非常用功。那年高

考,录取分数线是302分,孩子考了303分,被师范学校录取。

㉑当年那个孩子就是父亲。父亲说,我后悔呀,当时连一句感谢的话语

都未说。一分钱,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分钱,但当时一个鸡蛋才三分钱呀!

㉒父亲一直想当面感谢那位好心人,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三十年了,

时光如过眼云烟,但那位卖鸡蛋的好心人,一直驻守在父亲的心中,让父

亲无数次膜拜。

㉓从古镇回来。秋天一个劲往里走,细雨连绵,寒风四起,冬日悄然逼

近。

㉔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看来父亲的心结是解不开了。

㉕一天,父亲的气色突然好了许多,父亲贴着我的耳朵说,我还有1000

元钱,你给那个古镇汇去,帮助那里需要帮助的老人。

第12页

㉖解铃还须系铃人。父亲终于找到了自我解脱的办法。或许,其中有一

个老人就是那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如今应该已是满头华发的老人了吧。

㉗我忙赶到邮局把钱汇了过去,当我把汇款回单交给父亲时,父亲的脸

上绽出一丝笑容。我清晰地看到,那个悬着的心结也悄然溜走了,远远的,

未留一点痕迹。

(1)文中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

果?

比喻、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咳嗽的声音大和严重程度,暗示父

亲的病情很重了。

(2)从全文看,文中⑪一⑳自然段记叙的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插叙。交代了父亲心结的来由,使文章内容更充实。

(3)文中23自然段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暗示父亲生命已快走到尽头,心结却仍未解开(或:

答解开心结的任务非常紧迫也可)

(4)文中多次提到父亲的心结,父亲的心结到底是什么呢?

父亲的心结是找到那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并感谢她、报答她。

(5)本文人物形象塑造非常成功,感人至深。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父亲

的形象。

①父亲一直想找到三十年前那位曾帮助过他的妇女,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知恩图报、懂得感恩的人;②父亲病重直至生命结束都不放弃寻找恩人,

第13页

是一个执着的人;③父亲用捐善款的方式报答恩人,可以看出父亲是一

个乐善好施、心地善良的人。

考点二记事文章阅读

知识精讲

记事类文章是一种把事情作为主要叙述对象的记叙文。这类文章,事

是重点,但事中少不了人物和环境的穿插。

我们阅读记事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四点:

1.弄清记事的“六要素”。

记事文章一般都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

“六要素”。阅读时,要初步了解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哪些人物,

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结果怎样,理清了这些,有利于更

好地理解全文。

2.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要做到准确地概括出全段的重点内容,不

能用部分代替整体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简练,言简意明,不能啰唆;

通顺明白,不能含糊其词。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概括,如摘句法、

自然段归并法、要素串联法、问题概括法等。

3.理清叙事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三种,即顺序、倒叙、插叙。顺序:按事情发展的

经过或时间的先后来叙述。倒叙:在叙述时先交代故事结局或后发生的某

些情节,再交代故事的开端和经过。这种叙述方法,能使人感受到叙述的

第14页

波澜或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插叙:在叙述时不依时间顺序插入其

他情节。我们只有理清了事情的发展顺序,才能在读后留下清晰的印象,

从而有助于我们更透彻地理解文章。

4.抓住叙事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叙事文章一般都有详有略,凡是能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地方,作者都

会选取典型的事件进行详写。阅读时,我们要抓住重点,认真分析,体会

作者表达的看法、观点。

典例精析

例2

百家饭

(汪涛)

我小时候很顽皮,大家爱叫我“小猴”。有一次爬树,我快爬到高高的

树顶时,脚下一闪,幸亏后背的衣服挂在树枝上才没掉下来。大人们见我

倒挂在半空中,吓得赶紧到树下用手接我。而我偏不往下掉,于是几个大

人上树把我救了下来。大人们吓得脸都变色了,我却一点儿事也没有,回

到地上,照样又去玩儿了。有一次,我跟小伙伴们追着玩儿,一不小心冲

进了一个未加盖的粪坑。幸好这粪坑刚清理不久,我才幸免于难,但下半

身已是臭气熏天了。我妈妈用一块肥皂整整给我洗了八次才罢手。按农家

的说法,孩子掉到粪池里得除灾驱邪,办法是吃“百家饭”。几十名孩子被

大人们发动起来,分头到村子里挨家挨户地讨煮“百家饭”的粮食。乡亲们

知道是讨“百家饭”,不管家境如何,多少都要给一点儿,什么白米、红米、

赤豆、绿豆、糯米、蚕豆……反正只要是粮食,什么都行。讨的人家越多

第15页

越好,其数不限于一百家,不到一百家或超出一百家都没关系。

孩子们去讨粮食,大人们便动手在我家门口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露天

的大锅台。等孩子们全回来了,把所有讨来的粮食淘洗干净,放在大锅里,

切上肉丁、火腿丝,还放上盐。配料够讲究的,目的是让大家把饭全吃光。

孩子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早就拿着碗筷,猴急地等在锅旁了。平时要是有

谁用筷子敲饭碗,大人是要训斥的,这时大人们却鼓励孩子们敲,使劲地

敲,好吓跑妖魔鬼怪。

饭锅里不时透出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

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

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

流口水。来吃“百家饭”的人是越多越好,一律围着锅台站在露天里。人人

都放开肚皮吃,直到锅底朝天为止。孩子们不等锅底朝天,小肚皮早吃得

滚圆滚圆,裤带一松再松,裤腰滑到了大腿根。

奶奶和妈妈见吃光了饭,脸上放射出喜悦的红光,大概是庆幸我消灾

消难了。尽管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但这次“百家饭”留给我的记忆却

相当深刻。我估计,“百家饭”不容易吃到,是因为掉进粪坑的人毕竟太少

了。

(1)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百家饭”的意思是,“百家饭”

的作用是O

(2)“我”小时候很顽皮,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来?

第16页

⑶请将做“百家饭”的过程补充完整。

讨粮食一()一()一()

(4)文中有一段话描写了煮熟的“百家饭”的诱人,请用“—”画下来。想

一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百家饭”的诱人的?

⑸“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为什么这次'百家饭”留给“我”的记忆相当深

刻?()

A.“百家饭”的味道香喷喷的。

B.“百家饭”里藏着奶奶和妈妈对“我”的关心。

C.煮食“百家饭”的过程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情。

D.以上说法兼而有之。

(6)随着时光的流逝,像“百家饭”这样的传统习俗,有的变淡了,有的消

失了。对于这样的习俗,你认为应该是任其消亡还是加以保护?为什么?

第17页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我们阅读记事文章的能力。题(1)考查提取信息和概

括的能力。文章第1自然段最后和第2自然段有关于“百家饭”及其作用的

描述。题(2)考查概括事情的能力。文章第1自然段中通过两件事表现“我”

小时候很顽皮。题(3)考查梳理事情经过,概括小标题的能力,根据题干

要求细读第2自然段,关注“搭起了一个露天的大锅台”“把所有讨来的粮

食淘洗干净”"配料够讲究的”等词句,然后概括。题(4)考查重点句的品读。

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第3自然段的前半部分,“扑鼻的香味”“香喷喷”等描

述是抓住气味表现了“百家饭”的诱人。“绿莹莹”“赤红色”“白白胖胖”“红彤

彤”“油光光”等词则是从色泽方面表现‘百家饭”的诱人。题⑸考查对文章内

容的理解,快速浏览全文,锁定关键段落、语句,认真阅读,确定答案。

题(6)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事例以及农村生活

现实,明确文章主旨,围绕“传统习俗”这一话题谈自己的想法。

[答案](1)用挨家挨户讨来的粮食做成的请许多人吃的美味的饭除灾驱

(2)①爬树差点摔下来,吓坏大人。②冲进粪坑,臭气熏天。(3)搭

大锅台淘洗粮食加上配料(4)饭锅里不时透出扑鼻的香味。好不

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

红色的,白米是

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

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作者从“百家饭”的香味、色泽等方面写出

第18页

了“百家饭”的诱人。(5)D(6)示例:我认为应该加以保护。因为中国

优秀的传统习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蕴含着浓浓的乡土情,让乡村更

具有地方特色。

跟踪训练

3.(2020•常州)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巴学园的“试胆量”游戏

校长对大家说:“晚上到九品佛寺院里进行‘试胆量'游戏,哪位同学愿

意当鬼呀?请举手!”于是立刻就有六七个男孩争着要当鬼。

当天傍晚,大家都在学校里集合以后,那些装鬼的小朋友带上按照各

自想象亲手做成的鬼衣服到九品佛寺院里藏起来。临走时口里还嚷着:“你

们等着挨吓吧!”

剩下来的三十几名同学,便每五人分成一组,各组稍错开点时间,陆

续从学校出发,到九品佛寺院和墓地里转一圈,然后再回到学校来。这样

做的目的,借用校长的解释就是:“这次‘试胆量’游戏,就是看你们胆大到

什么程度。如果谁半路上害怕了,尽可以回来,没关系的。”

大家都很兴奋,叽叽喳喳地走出了校门。又过了一会儿,好不容易才

轮到小豆豆她们那个小组。同学们心里都在[1][A抱怨B嘀咕C盘

算]:“虽然老师说过,不到九品佛寺院里‘鬼’是不会出来的,但那‘鬼’可千

万不要在半路上出现呀!……”

她们哆哆嗦嗦地一步挨一步地走着,好不容易蹭到了能看见哼哈二将

的寺院门口。尽管天上有月亮,夜幕下的寺院看上去还是一团漆黑。平时

第19页

这院子显得很宽敞,而且令人心情舒畅,可今天却大不一样了,一想到不

知从什么地方就会跑出“鬼”来,小豆豆在心里[2眸抱怨B嘀咕C盘

算]着,那“鬼”保准正在墓地等着呢,还是回去为妙。其他同学呢?

“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组里不知是谁带着哭声喊道。

回去的路上,大家早已耐不住了,一溜烟地撒腿跑了起来。回到学校

一看,前面的几组也都回来了,大家这才明白,因为害怕,几乎都没有到

墓地去。

过了一会儿,一个头上缠着白布的男孩被一位老师从门外领进来了,

嘴里还“呜呜”地哭着。这个男孩是装鬼的,一直蹲在坟地里等着大家,可

是等了好半天也没见一个人影,他自己却渐渐害怕起来,终于哭着从墓地

里跑出来。正当大家安慰这个男孩的时候,又有一个“鬼”和一个男孩哭着

回来了。原来是装鬼的这个男孩看到有人走入墓地,正想跳出去叫一声:

“我是鬼!”结果却刚好和跑进来的那个孩子撞了个满怀,两个人都吓了一

大跳,再加上撞得很疼,就“呜呜”

地哭着一起跑回来了。大家都觉得这事怪有意思的,同时又因为恐惧心理

已一扫而光,便哈哈地笑了起来。连“鬼”也破涕为笑了。

就在这时,用报纸套在头上装鬼的右田同学回来了,一边走,口里还

一边[3][A抱怨B嘀咕C盘算]大家:“太不像话啦!我还一直在等你

们哪!”

说完,便咯吱咯吱地挠起了被蚊子叮得发痒的胳膊和大腿。看到这情

景,不知谁说了一句:“鬼还怕蚊子咬呢!”听到这句话,大家哄地笑开了。

五年级班主任丸山老师说:“好了,我干脆把剩下的‘鬼’都带回来吧!”

第20页

丸山老师说着就出去了。不一会儿工夫,就把那些“鬼”全都带回来了,他

们有的正惴惴不安地在路灯下东张西望,有的由于害怕已经跑回家去了。

从这天夜里以后,巴学园的学生们再也不怕鬼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了:

那鬼自己也吓得胆战心惊呢!

1)联系上下文选词填空。(填序号)

⑴处应选B;[2]处应选C;[3]处应选A。

(2)游戏过程中,同学们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

游戏前:兴奋—游戏时:恐惧一游戏后:开心

(3)读第5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

①画“—”的句子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对人物动作的描写。“一步挨一步地走着”“好不容易蹭到了‘写同学们走

得小心翼翼,可以让人感受到同学们很害怕突然遇见“鬼”的情绪。

②画“—”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心情,而要写月夜和院子呢?

这里写月夜和院子,突出当时的环境令人害怕,烘托出同学们的恐惧心理。

③补写其他同学的表现,用上至少一种人物描写的方法。

其他同学呢?示例:稍有风吹草动,他们就“哎呀”一声大喊起来;脚一

踩上什么软绵绵的东西,马上就嚷:“鬼来啦!”到最后,甚至害怕得连手

拉手的伙伴也怀疑是“鬼”。

(4)阅读冯梦龙的《活见鬼》,完成文后练习。

第21页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

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

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①这篇文言文中的“鬼”指的是(AB)。(多选)

A.赴饮夜归者B.伞下同行者C.晨起炊糕者

文中结尾处两人“不觉大笑”,这“笑”包含(BC)o侈选)

A.得意B.自嘲C.讥讽

③照样子,连一连。

生当作人杰、诗成泣鬼神

笔落惊风雨」骂成文章

鬼狐有性格-1、死亦为鬼雄

5)结合上面两篇短文,谈谈你对“鬼”的认识。

示例:世上本没有鬼,只是人们会疑神疑鬼,我们要相信科学,敢于实践,

大胆破除鬼神之说O

二、写景、状物

考点一写景文章阅读

知识精讲

写景文章是指以描写自然界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其特点是:以描

第22页

写自然景物为主,以优美的语言描绘出生动的景物画面,特点鲜明,以表

达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情感,读后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

阅读写景文章应注意以下五点:

1.弄清写景文章的类别。

写景文章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游记,描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

景物;二是描写生活中见到的自然景象的文章,如风、雨、雾、雪等;三

是描写人们生活住所周围的景物的文章。

2.明确描写的顺序。

写景文章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四种:一是按空间顺序写。如从上到下或

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

从中间到四周等。二是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

的行进顺序描写景物,条理清楚。三是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如春、夏、

秋、冬或早、中、晚等。四是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

3.把握文章的层次。

写景文章的结构一般有三种:一是总分结构。表现形式为先总后分,

或先分后总,或总分总。二是移步换景的结构。即按参观游览的顺序安排

层次。三是并列式结构。即按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

4.体会文章的写法。

写景的文章常常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景物生动形

象,增添景物的生机和情趣,甚至还有增强语气、强化表达效果的作用。

我们在阅读时需要仔细去品味作者的遣词造句,领会作者的独具匠心。

5.体会文章的情感。

第23页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文章并不是单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对景

物的描绘来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阅读时,我们要

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尽可能地融入其中,与作者共同感

受大自然的美景。

典例精析

例1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大明湖之春

(老舍)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风七手八脚地刮走。济南的桃、李、

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

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记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开的时

候,也就是下午两三点钟吧,屋中就非点灯不可了;风是一阵比一阵大,

天色由灰而黄,而深黄,而黑黄,而漆黑,黑得可怕。第二天去看院中的

两株紫丁香,花已像煮过一回,嫩叶几乎全破了!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

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有这样的风在这儿等着,济南简直可以说没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

春更无从说起。

济南的三大名胜,名字都起得好:千佛山,的突泉,大明湖,都多么

响亮好听!一听到“大明湖”这三个字,便联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

而心中浮现出一幅美景来。事实上,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地”外留着

第24页

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即是逛湖。水因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

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无波。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

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艇行沟内,如

穿高粱地那样,热气腾腾,碰巧了还臭气烘烘。夏天总算还好,假若水不

太臭,多少总能闻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绿叶儿。春天,则下有黑

汤,旁有破烂的土坝;风又那么野,绿柳新蒲东倒西歪,恰似挣命。所以,

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湖之不大与不明,都因为湖已不

湖。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开土坝,挖深了湖身,它当然可以马上既大

且明起来:湖面原本不小,而济南又有的是清凉的泉水呀。这个,也许一

时做不到。不过,即使做不到这一步,就现状而言,它还应当算作名胜。

北方的城市,要找有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千佛山满可以不算

数儿,配作个名胜与否简直没多大关系,因为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难找的东

西呀。水,太难找了。济南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还非有

个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具备。这才

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这个湖是少不得的。设

若我们游湖时,只见沟而不见湖,请到高处去看看吧,比如在千佛山上往

北眺望,则见城北灰绿绿的一片——大明湖;城外,华鹊二山夹着弯弯的

一道灰亮光儿——黄河。这才明白了济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这样

多呀。

况且,湖景若无可观,湖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懂得什么叫做美的人

或者不如懂得什么好吃的人多吧,游过苏州的往往只记得此地的点心,逛

第25页

过西湖的提起来便念着那里龙井茶、藕粉与我菜什么的,吃到肚子里的也

许比一过眼的美景更容易记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菱白、白花藕,还真

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不论怎么说吧,这些东西既都是水产,多

少总带着些南国风味;在夏天,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的大白莲花菁英出来

卖,在北方大概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

(选文有删改)

(1)大明湖的特点是、、、。

(2)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请就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作出赏析。

①第二天去看院中的两株紫丁香,花已像煮过一回,嫩叶几乎全破了!

②在夏天,青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的大白莲花菁英出来卖,在北方大概

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

(3)文章第5自然段中的“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在文中有

何作用?

第26页

(4)老舍描写济南的名胜古迹令人印象深刻,古代诗人对于名胜古迹又是

怎样描述的?请你选一首诗与大家分享。

[解析]本文是一篇写景文章。阅读此类文章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

者的思想感情。此题中第(1)题考查的是信息的提取,阅读时抓住“事实上,

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况且,湖景若无可观,湖的出产可是很名贵

呀”等语句提取相关信息,概括大明湖的特点;第(2)题考查的是重点词句

的赏析,完成此题需读懂句子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意图或想要表

达的情感;第(3)题考查对文中关键句(过渡句)的把握,完成此题,要根据

题目要求阅读相关段落,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作答;第(4)题考查平时的积

累,联系自己的积累即可完成。

答案]⑴不大不明不湖湖中的出产很名贵⑵①"煮过’形象地

写出了紫丁香花在狂风肆虐中被摧残而枯黄、残破的景象,其中透着作者

的伤感。②“阔气”是很幽默的说法,本指豪华奢侈,这里表现了大明湖

第27页

大白莲花蓍美的名贵和丰富,其中流露出作者的喜悦、骄傲之情。(3)有

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为上文大明湖"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的景色做了

总结,同时又引起下文,具体说明大明湖“算个名胜”的原因。(4)示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跟踪训练

4.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乡村素描

(俄国;屠格涅夫)

这是六月的最后一天。周围一望无垠的俄罗斯啊——我的故乡。

整个天空染满均匀的蓝色;天上只有一片云彩——不知它是在飘浮

呢,还是在消散。没有风,天气晴和……空气呢,像刚刚挤出的牛奶那样

新鲜!

云雀在高声鸣叫;鼓胸鸽在咕咕低语;燕子在静悄悄地飞掠;马儿有

的在打着响鼻,有的在嚼草;狗儿没有发出吠声,站在一旁温驯地摇着尾

巴。

空气里呢,散发着烟和青草的气味——还夹杂着一点儿松脂和皮革的

气味。

一条深深的,但缓缓倾斜的沟壑,两边长着好几行爆竹柳,枝叶婆娑,

下边的树干却已龟裂了。一条小溪顺着沟壑流去,透过碧清的涟漪,溪底

的小石仿佛在颤动。远处,在天空和大地尽头的边缘上,闪现着一条大河

第28页

的碧流。

沿着沟壑——一边是整齐的小粮仓,门儿紧闭着的小贮藏室;另一边

是五六间木板屋顶的松木小农舍。每个屋顶都竖着一根装有鸟巢的高高的

杆子;每家的小门廊上,都装饰有一匹铁铸的短鬃小马。粗糙不平的窗玻

璃上,辉映出七色彩虹。木板套窗上描绘了花瓶。每座小农舍前,都端端

正正地摆着一张完好的条凳;几只猫儿在墙脚周围的小土堆上蜷成一团,

耸着透明的耳朵;高高的门槛后边,现出凉爽、幽暗的前室。

我铺开马衣,躺在沟壑的边缘,四周围——一堆堆刚刚割下的干草,

散发着使人懒洋洋的芳香。机灵的主人们,把干草散放在小农舍前边,让

它在向阳处晒得更干透一些,然后再从那儿放到草棚去!要是睡在那上面,

再舒服不过了!

(1)第一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表示解释说明。

(2)用“—”画出文中的一组排比句,并说说从这组排比句中你感受到了

什么。

从中感受到六月乡村的祥和以及作者对故乡美景的喜爱之情

(3)这篇文章写了哪些景物?(至少写出四种)

示例:天空、动物、空气中的气味、沟壑、农舍。

(4)读了这篇文章,文中所描绘的哪一种景物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示例:文中描写的小农舍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对农舍的细腻描写,表现

了他对故乡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5)用“”在文中画出一处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

第29页

(6)这是一篇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文章。诗人对乡村总有一些偏爱,在我

国古代,有许多诗人写过脍炙人口的田园诗。请你写出其中一首。

示例:《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

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考点二状物文章阅读

知识精讲

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

出来。

阅读状物文章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状物”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描写顺序,或是从概括到具体,或是

从整体到局部,或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静物一般按形态、结构、用途的

顺序;写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

生长环境的顺序,也可按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顺序。弄清楚写作顺

序,就可以很快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加深理解。

2.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

状物文章总是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描述,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

也就是通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寓理或托物言志。我们在阅读时,就要透

过表面现象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味作者寄什么情,寓什么理,言什

么志。

3.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30页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典例精析

例2(2020•宁波)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蜗牛

蜗牛总是背着房子四处旅行,它的房子可不是装饰品哦!当遇到强大

的敌人时一,打不过,躲!瞧,它把头和触角迅速缩回壳内,快速分泌黏液

将缺口封住。等到敌人离开很久后,它才慢慢地从壳里伸出头和触角,继

续舒适地生活。此外,它还是修房子的高手,外壳坏了不用请工人,自己

分泌出一种物质修补一番就可以了,怎么样?厉害吧!

小小蜗牛牙齿多

蜗牛的寿命很短,一般只能活2〜3年,最长也只能活7年,但是它

总是慢慢爬行着,悠闲地过着每一天,不因为生命短暂而自暴自弃。

不要看它小,牙齿可不少哦。在它针尖样大的嘴里,有一条长满牙齿

的舌头,上面有约25600颗牙齿呢!所以,它们吃东西毫不含糊,连带

刺的树叶也能咬碎吃下去。

蜗牛只吃素吗?不,也有吃肉的蜗牛,比如玫瑰蜗牛,它们以蚯蚓、

小站螭或其他蜗牛为食。

环球之旅

不要看蜗牛小,种类可真不少,整个种群有4万多种。褐云玛瑙蜗

牛、海南坚蜗牛、马氏巴蜗牛、白玉蜗牛等,它们的足迹几乎遍及全世界。

不信你随便翻开一丛杂草,一定会有几只蜗牛躲在那里。

第31页

蜗牛在世界各地都有,它在各种文化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中国人认

为蜗牛象征缓慢、落后;在西欧,它们象征顽强和坚持不懈。芬兰人用蜗

牛的举止来预测天气,他们觉得蜗牛的触角伸得很长,明天就会有一个好

天气。

蜗牛爬得慢,是公认的。曾经有人做过实验:蜗牛在干燥的地面上,

每分钟爬行9〜13厘米;到了遮阴的地面时,速度减慢,每分钟爬行6〜

8厘米;等到了有薄冰层的地面时,每分钟可以前行25〜30厘米。

在西方一些国家每年都会举行蜗牛赛跑。在一次蜗牛赛跑中,一只来

自西班牙的蜗牛获得冠军,它竟然在5秒内跑完了124厘米。

蜗牛爬行可是有诀窍的,它们总是气派地前行,不信你看,它们会在走过

的地方铺上一条白色地毯,那白地毯是蜗牛脚下分泌的黏液,可以用来减

小摩擦力,帮助它们更好地爬行。

冬天来了,白雪皑皑,树叶凋零,吃的减少了,蜗牛岂不是要饿死呀?

不用担心,蜗牛自有解决的办法。瞧,它们早在食物充足的秋季,就

把肚子吃得饱饱的了。寒冬来临之前,它们会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分泌出

一种黏液,形成一层干膜封闭壳口,把全身藏在壳中,一直等到春暖花开,

气候和温度合适时,才出来继续活动。并不是所有的蜗牛都在冬季休眠,

生活在热带的蜗牛,在食物缺乏的旱季也会休眠的。

小小蜗牛趣事多,同学们,有没有被它吸引呢?

第32页

(1)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X”。

①蜗牛的壳会保护蜗牛。()

②蜗牛肯定能活7年。()

③西欧国家利用蜗牛预测天气。()

(2)按照所吃食物的不同,蜗牛可分为“”和“”两大类。

(3)“蜗牛在干燥的地面上,每分钟爬行9〜13厘米;到了遮阴的地面时,

速度减慢,每分钟爬行6〜8厘米;等到了有薄冰层的地面时,每分钟可

以前行25〜30厘米。”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出一种)?这样写有何好

处?

(4)“生活在热带的蜗牛,在食物缺乏的旱季也会休眠的。”请简单介绍一下

蜗牛此时的休眠情况。

5)文章分四部分来介绍蜗牛,前两部分的小标题分别是“小小蜗牛牙齿

多”与“环球之旅”,请把后两部分内容的小标题分别写在下面横线上。

第33页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我们阅读状物类文章的能力。阅读此文我们需要掌

握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的,它有哪些特点或生活习

性。本文第(1)(2)两题主要考查我们信息提取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找

到相关的句子即可作答。第(3)题考查说明方法,此题非常明显是用了列

数据。第(4)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和推测的能力,从文中提取蜗牛冬季休

眠的相关信息、,推测其旱季休眠的情况。第(5)题考查总结概括小标题的

能力,小标题的概括要确切、简洁。

[答案]⑴①。②x③x⑵素食肉食(3)示例:列数

据。运用具体的数据具体、准确地写出蜗牛的爬行速度,增加了说明文

的可信度。(4)示例:旱季来临时,它们会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分泌出

一种黏液,形成一层干膜封闭壳口,把全身藏在壳中,一直等到雨季食物

充足时,才出来继续活动。

(5)示例:爬行大赛节食高手

跟踪训练

5.(2020•锦州)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木有情

都说“草木无情”,我却不这样认为。一切活着的东西都潜在地具有一

种心理,草木也不例外。

第34页

记得两年前,朋友送我一株桂花,长得并不茂盛。我把它种在一只花

盆里。当时收下它是因为朋友的好意难却,还因为朋友说它不需要管理,

凭着这两个理由,我把它收下来了。第一年的八月它没有香味,因为它没

有开过花。家人也没有对它寄予什么希望,就没有人去打理它,倒是我家

的小花猫偶尔上去几次。但是,由于猫儿抓在上面立即又被“送”到地上,

于是,猫儿也冷落了它,桂花树便默默地生长了一年。

人有情,草木亦有情!

第二年开春,我决定把它移到院子里的空(k6ngkdng)地上。我开始

挖它的根,但是实在无法挖出来,最后不得不将花盆弄破,没想到它的根

竟是如此发达——长的、短的、细的都紧紧抓着土壤。我不得不惊叹它生

命的顽强。

移到地面后,我仍旧对它疏于管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它变得

郁郁葱葱了,片片新叶布满了枝丫,柔弱的枝干也粗了许多。欣喜之余,

我开始注意它了,定时浇水施肥,实时关注着它。不久,它嫩黄的新叶也

变得绿油油的,满树都披上了绿装。金秋八月,满院飘香,家人围坐在桂

树的周围,闻着桂花的香,说着有关桂花的故事……

我由此感悟,但凡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存的空间。如果硬要将

它束缚在固定的地方,势必影响它。就如同人,人有情,草木亦有情!

(1)在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2)“弱”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E,再查音节ru。;用部首查字法,先

查部首弓,再查七画。“弱”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跟"强"相反;②年

纪小;③不足,偏少。“柔弱”中的“弱”字解释为巫。根据义项②,可以

第35页

用“弱”组词为老弱病残。

(3)结合语境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

柔弱一(细弱)(粗壮)

欣喜一(欢喜)(悲哀)

(4)作者收下桂花有两个原因,一是朋友的好意难却;二是桂花树不

需要管理。

(5)用“—”画出描写桂花树生命力顽强的语句。

(6)用“波浪线”画出最能体现本文中心的语句。

三、明理导行

考点一哲理散文阅读

知识精讲

哲理散文是散文的一种常见形式,既有语言优美、表达生动、情景交

融等优点,又有说理的功能。这类文章大多通过描述某一事物或记叙一件

事,从而揭示出一种哲理,对读者有启示的作用。

阅读哲理散文,应重点把握三点:

1.把握线索,梳理思路。

作者的行文往往会从日常生活中的景、物、事写起,进而由文章所描

述的具体内容转向理性思考,阅读时一定要注意梳理这种说理思路。

2.品味语言,体会哲理。

哲理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语言凝练优美、自由灵活,表现上点到

第36页

为止,不过于直白,留给读者咀嚼回味的空间,阅读时应细细品味,体会

其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感喟。

3.关注写法,学会鉴赏。

写作手法是散文谋篇布局的外在形式,通常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借物喻人、对比、衬托、联想和想象等。

典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