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化学模拟题19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标准状况下,5.6LCO2(江南博哥)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B.50mL12mol/L的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C.3mol单质Fe完全转化为Fe3O4,失去8NA电子D.0.1mol丙烯酸中含有的双键数目为0.1NA正确答案:C[解析]标准状况下,5.6LCO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CO2与足量的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只有氧元素,其实是Na2O2中的氧元素的歧化反应,0.25mol的CO2参加反应,生成0.125mol的O2,转移电子数为0.25mol,转移的电子数为0.25NA,A项错误。MnO2只能与浓盐酸反应,当浓盐酸变稀时,反应即停止,1mol盐酸反应时转移0.5mol电子。50mL12mol/L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6mol,但这0.6mol盐酸不能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小于0.3mol,所以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3NA,B项错误。1mol单质Fe完全转化为Fe3O4时失去电子,3mol单质Fe完全转化为Fe3O4时失去8mol电子,所以失去的电子数为8NA,C项正确。每个丙烯酸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1个碳氧双键,0.1mol丙烯酸中含有0.2mol双键,所以双键的数目为0.2NA,D项错误。故本题选C。
2.
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的这6种离子中的某三种。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A.
B.
C.
D.正确答案:B[解析]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甲中一定含有Cu2+,因为Cu2+能分别与结合生成沉淀,则一定在乙烧杯中,又因为H+、OH-结合生成水而不能共存,则H+在甲烧杯中。再根据溶液显电中性,则乙烧杯中的阳离子为Na+。故本题选B。
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______。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正确答案:A[解析]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A项正确。石英的主要成分为SiO2,SiO2可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和H2O,不能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B项错误。生石灰只能用于干燥中性或碱性气体,不能用于干燥Cl2,C项错误。AlCl3为共价化合物,熔融AlCl3不导电,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D项错误。故本题选A。
4.
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2)漂白织物,亚氯酸钠在溶液中可生成其中HClO2是漂白剂的主要成分,ClO2是有毒的气体,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______。
A.1~3B.3C.4.0~4.5D.6.5~7.0正确答案:C[解析]由图2可知,酸性太强时,容易生成ClO2,而酸性太弱时,又生成pH在4.0~4.5之间时HClO2的量较多,并且生成的有毒气体ClO2较少,故本题选C。
5.
中学实验室为完成下列实验通常选择的装置正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A[解析]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溴,应采用萃取的方法,需要仪器为分液漏斗和烧杯,A项正确。碘单质易升华,加热后碘升华,剩余NaCl,不能得到I2,B项错误。实验室一般用铜与浓硫酸或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亚硫酸钠是粉末状的且可溶于水,不能用启普发生器,C项错误。乙酸丁酯的制备需在115~126℃的条件下,水浴加热达不到所需温度,并且乙酸易挥发,缺少冷凝回流装置,D项错误。故本题选A。
6.
断肠草含有多种毒素,其中两种毒素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Ⅰ和Ⅱ互为同系物B.Ⅰ和Ⅱ互为同分异构体C.Ⅰ和Ⅱ均能在加热条件下与NaOH溶液反应D.Ⅰ和Ⅱ各1mol分别完全燃烧,Ⅰ的耗氧量比Ⅱ少正确答案:C[解析]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Ⅰ和Ⅱ两种物质相差一个—OCH2,不是同系物,A项错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Ⅰ和Ⅱ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Ⅰ和Ⅱ两种物质中均含有酯基,能与NaOH反应,C项正确。Ⅰ和Ⅱ各1mol分别完全燃烧时,Ⅰ的耗氧量比Ⅱ多,D项错误。故本题选C。
7.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上通乙烷(C2H6)和氧气,其电极反应式为:有关此电池的推断不正确的是______。A.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正极与负极上参加反应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9C.通乙烷的电极为负极D.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正确答案:B[解析]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中两极上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当有28mol电子转移时,正极上消耗7molO2,负极上消耗2molC2H6,正极与负极上参加反应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乙烷被氧化,通乙烷的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池工作过程中,电池总反应为反应消耗OH-,溶液的pH逐渐减小。
8.
把下列四种碳酸氢钠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2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其中反应开始时速率最大的是______。A.10℃20mL3mol·L-1的碳酸氢钠溶液B.20℃20mL2mol·L-1的碳酸氢钠溶液C.20℃20mL4mol·L-1的碳酸氢钠溶液D.10℃20mL2mol·L-1的碳酸氢钠溶液正确答案:C[解析]四个选项相对来比较,20℃20mL4mol·L-1的碳酸氢钠溶液温度最高、反应物浓度最大,则反应速率最大。
9.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则Cl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A.1:3B.4:3C.2:1D.3:1正确答案:B[解析]Cl2生成是被氧化的过程,化合价分别由0价升高为+1价和+5价,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则可设ClO-为11mol,为1mol,被氧化的Cl共为12mol,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11mol×(1-0)+1mol×(5-0)=16mol,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Cl2生成KCl是被还原的过程,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则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也应为16mol,则被还原的Cl的物质的量为16mol,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mol:12mol=4:3。
10.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D.正确答案:D[解析]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的离子方程式是
11.
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类目标的是______。A.能举例说明金属的化学性质,写出主要的化学方程式B.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C.认识氧气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D.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正确答案:B[解析]“过程与方法”类目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这类目标强调学生必须参与探究活动,因此属于这类目标的是B项。故本题选B。
12.
李老师在教“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章节时,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身边都有什么化学物质。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______。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发现法正确答案:B[解析]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方法。题干中李老师让学生各抒己见,就“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属于讨论法。故本题选B。
13.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评价目标规定“在实验探究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其体现的评价目标的确定原则为______。A.评价目标必须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吻合B.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C.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又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D.评价目标要体现层次性与具体性原则正确答案:D
14.
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训练技能为主的课的是______。A.化学基础理论课B.化学复习课C.化学实验课D.元素化合物知识课正确答案:C[解析]属于以训练技能为主的课的是化学实验课。故本题选C。
15.
完成化学教学实施进行反思时,不属于对化学教学资源内容进行反思的是______。A.课件演示的时机是否得当B.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深入C.课件中所呈现的图片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D.教学资源所选用的内容是否合理正确答案:B[解析]“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深入”不属于对教学资源内容的反思。故本题选B。
16.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出了“评价建议”。以下观点不是其所提倡的是______。A.纸笔测验难以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好取消B.评价结果可以采用定性报告与等级记分相结合的方式C.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生活动的促进作用正确答案:A[解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中指出,纸笔测验能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操作方便,是最常用的学业评价方法。同时也指出,考核要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为主,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体现实践性和探究性。故本题选A。
17.
下列不属于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的是______。A.以系统观做指导B.科学性原则C.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D.要从实际出发正确答案:B[解析]要做好现代教学设计,需要满足下列基本要求:以系统观做指导;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要从实际出发。故本题选B。
18.
上课开始,李老师巧设实验,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去发现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推导出结论,以此来导入新课。这种新课导入的方法是______。A.实验导入法B.问题导入法C.旧知导入法D.社会导入法正确答案:A[解析]实验导入法是指在讲授新课题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模拟实物、演示实验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再从学生的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的导入方法;问题导入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目的,通过从旧知识或从生产生活中提出与新课有联系的、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好奇、怀疑、困惑、矛盾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的导入方法;旧知导入法是指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以复习、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为开始,提供新、旧知识关系的“支点”,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导入方法:社会导入法是指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或是以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来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回忆、联想,引起学生对所学课题的关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自然进入学习情境的导入方法。题干中新课的导入方法是实验导入法。
19.
叶老师在结课时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用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来比较。那么,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预习下一节学习内容。”这种结课方法为______。A.归纳总结法B.设疑探究法C.巩固练习法D.收集整理信息法正确答案:B[解析]归纳总结法是教师引领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课堂讲授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总结,梳理讲授内容,理清知识脉络,突出重点和难点,归纳出一般的规律、系统的知识结构等的结课方法;设疑探究法在一节课结束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让他们带着疑问结束一节课的学习的结课方法;巩固练习法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板演、练习,完善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法是让学生通过教材、网络、参考资料进行课堂小结的方法。
20.
课堂上,老师在学生学完一个新的化学知识后会给出配套的习题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评价属于______。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正确答案:A[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用来及时了解某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因而可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活动。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用得最频繁,一节课或一个知识点之后的小测验就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又称“终结性评价”“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把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的成绩进行比较,或把个人有关侧面进行相互比较判断的评价。题干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当堂练习,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属于形成性评价。
二、简答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共25分)阅读下列材料,试回答有关问题。
课堂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模式、落后的教学方法,有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方式、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式教学,变为师生互动、相互促进的合作式教学;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变为积极的思考者、探索者和参与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心态来适应课程改革,主动运用启发诱导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提高教学效率和综合素质。
问题:1.
你认为现代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教学技能?正确答案:现代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有①化学课堂导入技能;②化学课堂提问技能;③化学课堂组织技能;④化学课堂小结技能;⑤化学课堂探究教学技能;⑥化学课堂教学调控技能;⑦现代教学技术运用技能。
2.
谈谈教师在贯彻自主学习教学理念时应该怎样做。正确答案:①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容器,而是具有能动性的人。②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要重视和改进实验教学。③学会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④善用“讨论”“质疑”的方法。要利用自主教育的方式,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他们的手、眼、嘴,让他们去观察、思考、交流;培养他们探究事实的思考方式。⑤处理好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也不意味着对教师要求降低。它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862年,法国地质学家尚古多把元素按其原子量大小顺序标在圆柱体表面的螺旋线上,他发现某些性质相近的元素都出现在一条线上,于是提出元素的性质随其原子量的变化具有周期性。
1868年,化学家迈尔研究了已知元素的原子量和物理性质的关系,把性质相近的元素划分为一族,并于1869年制作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之后,元素周期表被不断完善,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直到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逐步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秘密,人们才清楚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现在,化学家们已经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的探索,并正在探索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研究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问题:3.
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正确答案: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4.
请简要说明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正确答案: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横行;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列成纵行。
5.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正确答案: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对元素的一种很好的自然分类。我们可以利用元素的性质,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的原子结构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来指导我们对化学的学习研究。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对工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这样就启发了人们在周期表中一定的区域内寻找新的物质,合成新元素,研究制造新品种农药、半导体材料、催化剂等。
三、诊断题(15分)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面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B.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C.在常温常压下,2.24LSO2与O2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2NA
D.若由CH4与C2H4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氢原子数为4NA
【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表所示:选项ABCD比例8.3%29.5%22.0%38.2%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什么?正确答案:本题正确选项为D。
2.
请分析其余三个选项,并诊断学生解答错误的原因。正确答案:误选A项的原因:不清楚标准情况下四氯化碳是液体;误选B项的原因:把物质的量浓度误认为物质的量;误选C的原因:不清楚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是可逆反应。
3.
如果要你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方法是什么?正确答案:D
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体,所以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不是0.1NA;25℃时,pH=13的NaOH溶液体积未知,所以其含有OH-的数目无法确定;在常温常压下,2.24LSO2与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是0.1mol,所以,在常温常压下,2.24LSO2与O2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不是0.2NA。
四、案例分析题(20分)以下是某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蒸发结晶”的教学片段:
提出问题:能否将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提取出来?怎样将溶质从溶液中提取出来?
展示实例:盐场用海水晒盐把海水引入海滩,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从而得到食盐晶体。
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可以从它的水溶液中析出。我们通常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作结晶。
联系实际:展示结晶的分类对比表,得出“海水晒盐”的原理就是将溶液加热蒸发,使溶液达到饱和后,再蒸发掉溶剂,溶质就会结晶析出,认识这种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叫作“蒸发结晶”。
提出问题:除了蒸发结晶的方法,还有其他的结晶方法吗?
探究“降温结晶”:学生进行硝酸钾晶体的制作过程,结合结晶过程的图片,观察到硝酸钾溶液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会发生结晶,逐渐有晶体析出,认识这种结晶叫作“降温结晶”。
拓展实验:由实验探究可知,食盐溶液不宜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晶体,请同学们参考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对比分析、思考讨论原因所在,比较两种结晶方法,大屏幕展示结晶分类对比表。
学以致用:议一议“夏盐冬碱”之奥秘。
课后作业:查找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整理书写蔗糖的制取过程。
问题:1.
试分析该教学设计体现了哪些教学理念,有什么好处。正确答案:该教学设计体现了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理念。
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仅仅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获得新知识,学生可能知道教师在说什么,也似乎能够理解其字面的含义,并在考试时正确作答。但每个学习者都是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因此,对于听到的知识,学生常常是半信半疑,很可能想不通,在他们后续的学习中则仍旧按照自己原来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行事,或在不同的情境下用不同的理论(有时用书上的或听到的理论,有时又用自己的理论)来解释,教师的解释或书上的理论与学生经验之间的不一致或矛盾之处并未获得合理的解决。采用探究式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自己动手参与的情况下,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
2.
试说明该教学设计所采用的教学理念包含哪些类型。正确答案:探究式教学通常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①按照探究的任务和问题的性质分为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探究、认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探究、认识化学反应规律和原理的探究。
②按照探究的自主和开放程度分为完整的探究、局部的探究(探究环节可多可少)。
③按照探究的自主和开放程度分为自主探究、指导探究(教师的讲授、启发、指导、演示等融合其中,教师指导的程度可强可弱)。
④按照探究所依托的经验类型分为概念理论型、元素化合物型、策略技能型、综合型。
⑤按照活动的形式、途径和方法分为实验探究、调查探究、讨论探究。
⑥按照探究开展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分为课内探究、课外探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探究;单课时、连堂课的探究及单元探究等。
⑦按照学生进行探究的组织形式分为个体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
五、教学设计题(30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问题:1.
谈谈你对“空气”这一单元的教学价值的认识。正确答案:本单元是继入门篇“走进化学世界”后,具体地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角度系统地学习化学物质,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制法的开始。其课题的三个研究对象空气、氧气、制取氧气,包含了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物质的性质、反应、制取等知识。从宏观用途到微观反应,从反应原理到实际操作,难度和要求逐渐提高和具体化,为今后学习单质、化合物知识打下基础,是引领学生进入化学世界的三个台阶。
2.
根据上述3个材料,完成“空气的组成”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叙述(不少于300字)。正确答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并对空气的成分有进一步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②通过讨论和分析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化学语言进行表述,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谜语导入
猜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谜底是什么?
谜底就是空气。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砌体工程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2024年连带责任担保借款协议书
- 临建合同范本2024年
- 2024年机械试用买卖合同
- 新疆公共基础知识模拟4
- 2024年二手房交易过户“一件事”一次办
- 地方公务员江苏申论90
- 2024年门面房屋租赁合同的范本
- 2024年建筑钢材购销合同格式
- 江苏申论模拟21
- 2024年金川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化工场所电气安全技术 雷电危害及防护全套
- 危险化学品混合储存风险分析(含混合接触危险的化学品表)
- 制定全面的员工发展计划提升员工价值
- 【历年真题】2020年10月02213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自考试卷(四川含答案)
- 学校更名活动策划方案
- 《艺术概论》教案-第六章 艺术类型2
- 铸造厂安全教育培训讲义
- 75首古诗英文版
- 舒适护理概述课件
- 钉钉-项目管理使用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