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25届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F/24/wKhkGWbgcwWAdQlSAAKDRSGRNeQ991.jpg)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25届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F/24/wKhkGWbgcwWAdQlSAAKDRSGRNeQ9912.jpg)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25届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F/24/wKhkGWbgcwWAdQlSAAKDRSGRNeQ9913.jpg)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25届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F/24/wKhkGWbgcwWAdQlSAAKDRSGRNeQ9914.jpg)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25届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F/24/wKhkGWbgcwWAdQlSAAKDRSGRNeQ99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25届高考历史二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代大量文人下乡采风,创作出《十五从军征》《战城南》《病妇行》等反映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艰苦的乐府诗,对统治者反思战乱、制定与民休息的政策有积极作用。这表明,汉乐府诗A.真实地反映民间疾苦 B.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C.具有民情收集的功能 D.体现了汉代文学成就2.历史上“权重一时、形同宰相”的职位是A.丞相 B.刺史 C.内阁首辅 D.军机大臣3.汉十年“七月癸卯,太上皇.八月,令诸侯王皆立太上皇庙于国都。”两年后,高帝逝世。即位后的惠帝下达诏书,“令郡、诸侯王立高庙”。这些做法意在A.打击豪强地主 B.实行“推恩令” C.强化政权认同 D.推行“无为而治”4.有学者认为,“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下列二战期间的军事行动,不能直接佐证该观点的是A.“火炬”行动 B.阿拉曼战役 C.敦刻尔克撤退 D.西西里岛登陆5.1917年12月,北洋政府税务处宣布:“以后凡属手工所织之布,除仍照案由海关征收每百斤出口正税银l两外,其应纳50里内常关税项应予一体豁免。”这一规定旨在A.推进民族工业近代化B.保护国货市场竞争力C.改善对外贸易环境D.促进自然经济瓦解6.如图是“世界经济中心地理转移趋势图”。其中,18世纪时有西欧(法、英、德)和亚洲(中、印)两个经济中心。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最恰当的是A.当时欧洲和亚洲处于同等的经济发展水平B.工业革命是出现两大经济中心的根本原因C.中国的手工业发展水平不逊于西欧手工业D.当时的两大经济中心的经济发展趋势不同7.清末、民国时期,星期制获得普遍推行。同时,一些人以盲目西化为由主张取缔星期制,一些人试图用十日一休的“旬日”古制取代星期制,一些人通过诉诸历史证明这一习俗在中国“古已有之”。这反映出A.西学东渐促成思想自由多元B.大众舆论制约社会治理成效C.国人具有文化民族主义心态D.新式生活排斥中国传统文化8.《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9.如图反映出英国A.资本输出的重心移至欧美地区 B.成为典型的托拉斯帝国主义C.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D.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动力不足10.“与跨国公司相比,全球公司在运作时没有国家的概念,只是把世界看成一个市场。许多跨国公司,如通用汽车公司、西门子公司和雀巢公司,已经将自己转变成全球公司。”这一现象A.催生了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B.促使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C.不受任何国家法律法规约束 D.推动了世界政治一体化进程11.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曾说:“独立战争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立了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材料反映出美国制定新宪法的主要目的是A.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 B.实现普通公民的平等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D.加强地方政府的权力12.春秋时期,孔子曾言:“(如果)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战国时期,各家的共同宗旨都是以“其学易天下”。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诸子百家皆源于儒 B.百家争鸣同大于异C.儒家思想偏于保守 D.社会时弊有待革新13.抗战期间,中共在根据地推行减租减息和税制改革,其效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些改革A.增强中共在乡村的动员能力 B.消除了传统精英的经济优势C.构建了全新的乡村政权结构 D.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14.(2008江苏卷,历史,20)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15.明代陶瓷大规模外销始于明中期,自成化、弘治起,大量中国瓷器被运往东亚、东南亚一带,通过转运销往南亚、中东地区。据此推断当时A.朝贡贸易获得迅猛发展 B.殖民扩张带动瓷器外销C.瓷器设计符合西方审美 D.海上私人贸易日益兴盛16.“无论美国人对自由报以多么深的敬意,在制宪者看来,让中央政府为自由而受到束缚,以致不能去做那些需要它做的事(这些事包括保有能让自由得以繁荣的条件),并不明智。”由此美国A.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B.践行三权分立原则,实现权力制约平衡C.开创两党制,避免一党专制独裁D.推行人民主权原则,确保公民自由权利17.分权理论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混合政体学说。柏拉图认为:混合政体综合了君主政体的智慧和德性,民主政体的自由,是最好最稳定的政体。下列著作或文件体现这一观点的有①《论法的精神》②《人权宣言》③《1787年宪法》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8.先秦盟书,通常指的是天子与诸侯或诸侯与诸侯之间为维持某种特定政治关系而将双方盟誓内容写成的文字材料。西周时期盟书甚少,春秋时期盟书大量出现,战国时期盟书又逐步减少乃至消失。这反映出A.缔结盟书是维护天子权威的主要手段B.诸侯争霸战争演变为中央和地方之争C.分封制逐渐向中央集权制转变D.儒家的契约观念为时人所接受19.1993年,我国对“八五计划(1991~1995年)”进行了调整,主要修改了经济增长目标,提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等。党中央做出上述调整的背景是A.改革开放遇到了重重阻力 B.国际政治局势比较稳定C.已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D.国民经济比例极不协调20.《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1817—1862年)创作的散文集,记录了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生活,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由此可见,梭罗的《瓦尔登湖》A.真实地揭露了现实的黑暗 B.强调理性分析的重要性C.提倡反叛怪诞的行为 D.抒发作者浪漫的情怀21.由于从事革命活动引起欧洲各国政府的恐惧,马克思多次遭到迫害和驱逐。下列空间地点中与马克思的活动对应正确的是A.①——学习德国古典哲学,组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B.②——主编《德法年鉴》,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C.③——创办“正义者同盟”,发表《法兰西内战》D.④——开始《资本论》写作,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22.他是十八世纪自由思想和自由主义的倡导者,被誉为“思想之王”,在当时众多的思想家中,他是公认的领袖和导师。他著有重要的历史著作,他说:“我写历史更多地是写一个伟大的时代,而不是一个伟大的国王。”这位思想家主张A.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B.人要自由也要自律C.人类平等,发展人的个性 D.主张信仰自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3.1940年6月开始,受德国在欧洲战场胜利的影响,日本相继攻占宜昌、轰炸重庆、切断中国西南国际交通要道,企图逼迫中国投降。在这一背景下A.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坚定了国人抗战信心B.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武汉会战以保护西南后方C.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以获取更多国际援助D.中国共产党组织大规模破袭战打击日本嚣张气焰24.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麒麟性温善,不覆生虫,不折生草,头上有角,脚上有肉,设武备而不用,具有仁厚君子的谦谦风度。麒麟崇拜在发展传承中被广大民众和统治阶级所接受。这主要是由于麒麟A.在民间传说中是祥瑞和幸福的象征 B.代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C.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了新的类型 D.所具品质符合传统礼教和儒家风度25.今年清明前夕,马英九率领文武官员主持遥祭黄帝陵,对此事较为合理的认识是:A.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B.马英九相信炎黄传说C.炎黄传说真实可信 D.官员认可黄帝的文化价值26.20世纪中期美国总统在一次讲话中提到:“……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这段讲话体现了美国A.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B.控制西欧的经济策略C.“制约与平衡”的外交理念 D.维护国际和平与正义的决心27.观察下表“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主要税种所占的比例(%)表”,这一时期美国主要税率的变化,有助于年份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192938%43%19%193322%25%53%193521%23%56%A.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B.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干预C.减轻贫民负担,完善社会保障D.降低经营成本,复兴工业生产28.如图是1950年创作的版画《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该作品A.继承了中国画注重写意的基本风格B.反映了农民珍惜社会主义建设成果C.折射了美苏对抗的国际政治局势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创作精神29.有人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状,推断商代已出现牛耕,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近年又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中出土了铜犁。由此可以推知A.文物史料真实可信B.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农具C.铁犁牛耕始于商代D.文献史料可与考古发现相佐证30.20世纪初某思想家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卢浮宫的历史始于13世纪初,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14世纪,被查理五世改为王宫并进行扩建。然而,在路易十四看来,即便扩建,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斥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但依旧是王室收藏艺术珍品的地方。1791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既是王室居所,也是汇集科学、艺术的纪念物以及公共教育的场所。次年,国民议会进一步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1793年,卢浮宫正式向公众开放。19世纪初,卢浮宫的扩建规模空前,在拿破仑的东征西伐中,被征服国家的大量艺术珍品变为卢浮宫的藏品。滑铁卢战役失败后,约有5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仍然有很多掠夺而来的艺术珍品留在了卢浮宫。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特别重视利用各种平台与途径开展公民教育。为此,他们通过收藏并展示《自由引导人民》之类的作品,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据吕一民《卢浮宫:“法国的象征与骄傲”》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大量珍贵文物以各种方式流出宫外。后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1925年,故宫博物院宣告建立,皇宫成了故宫,终于向平民百姓开放。此后,国民政府组织人员整理、刊布清宫档案,共出版各类档案书刊达50余种,300多册,1200万字,同时也产生了我国近代第一批从事历史档案工作的专业队伍。抗战爆发后,故宫博物院数十万件文物,历时十余年,行程数万里,南移西迁,文物基本无损,创造了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前夕,故宫部分文物被转运。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至此,中国有了两个同根同源的故宫博物院。1995年,两岸故宫博物院首次合作,出版《国宝荟萃》,故宫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据郑欣淼《故宫博物院80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19世纪卢浮宫博物馆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意义,并简述抗战迄今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故宫博物院与卢浮宫博物馆在人类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上所做出的共同贡献。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是部分北魏皇帝列表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公元)道武帝拓跋圭368—409太武帝拓跋焘424—452献文帝拓跋弘466—471孝文帝拓跋宏471—499宣武帝元恪500—515孝明帝元诩516—527孝庄帝元子攸528—531孝武帝元修532—534材料二以下是北朝不同时期的佛像图片(1)指出材料一内容变化,这些变化分别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2)根据材料二,说明北朝佛像样式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原因。(3)分析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33.材料1963年,在第18届联和国大会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问题时,75个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出了《联合宣言》,在它们的推动下.1964年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其间,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于6月15日发表了旨在反对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的《77国联合宣言》,“七十七国集团”由此而得名。随着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日渐强大,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已有134个成员国,但考虑到“七十七国集团”的历史意义,该集团仍沿用原来的名称。——曹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特征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七十七国集团”成立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七十七国集团”成立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汉代的乐府诗反映了当时下层的民众生活,说明汉乐府诗具有民间收集的功能,C正确;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夸大性,真实性需要严格的考证,A排除;乐府诗分为三类,主要有贵族文人所作之颂歌、军乐和民间的歌辞,而材料仅反映的是民间的歌辞,因此不能就此把它推断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B排除;D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C。2、C【解析】
宰相制度在明太祖时被废除,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之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尤其是掌握“票拟权”,出现“权重一时、形同宰相”,故答案为C;丞相就是宰相,不能说“形同宰相”,A错误;刺史是汉朝派驻到地方监察的官吏,不符合题意,排除B;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均听从于皇帝,不能“权重一时”,D错误。3、C【解析】
西汉前期,中央政府先后下令,让全国各地的诸侯王都在其封地内为太上皇和高祖皇帝立庙,其目的在于强化对中央政权的认同,C项正确;在诸侯王的封地内为皇帝们立庙,与打击豪强地主无关,A项错误;实行“推恩令”是在汉武帝时期,B项错误;为皇帝们立庙与推行“无为而治”不符,D项错误。4、C【解析】
敦刻尔克撤退,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欧洲除英国以外的主要地区落入德国之手,与控制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无关,符合题意,故选C;“火炬”行动即北非登陆计划,该战役使盟军掌握了北非的一些重要战略基地,从而创造了顺利完成北非战局的有利条件,使西方盟国能够通过苏伊士运河从大西洋向印度洋进行海上运输,A不符合题意,排除;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致使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欲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占有战略资源丰富的中东的希望破灭,B不符合题意,排除;西西里岛战役是盟军不仅在军事上获取了直接进攻意大利的跳板,而且在政治上强烈震撼了已经动摇的意大利政府,导致墨索里尼垮台和意大利投降,为盟军打开从南部登陆欧洲的大门,D不符合题意,排除。5、B【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洋政府减轻手工棉布的出口关税,有利于保护和提高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故答案为B项。A项,“民族工业”是近代企业,采用机器生产,而材料信息是手工业棉布,不符,排除;C项,改善外贸环境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材料无法体现“耕”“织”分离、手工业者和农民破产等自然经济解体相关的信息,排除。6、D【解析】
根据图中内容可知,亚非是农业革命,而欧洲则是工业革命,两大经济重心的经济发展趋势是不同的,选D;“同等的经济发展水平”说法绝对,排除A项;工业革命不是造就两大经济中心的根本原因,排除B;由图示内容看不出中国和西欧的手工业发展水平,排除C项。7、C【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星期制在中国推行后,国人对星期制有着一定的抵制态度,有人主张取缔星期制;有人主张用中国古制“旬日”代替星期制;还有人认为这一制度在中国早已存在,从国人对星期制的态度可以看出,当时国人具有文化民族主义的心态,故C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国人抵制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星期制,没有体现国内思想的自由多元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大众舆论对社会治理的影响,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星期制不是对中国文化的排斥,而是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借鉴,故D选项错误。8、C【解析】
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察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不会造成此类现象,故A项排除;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9、D【解析】
据表格信息“(1870---1913年)英国国内投资和海外投资年均收益率”可知,英国国内投资年均收益率低于海外投资年均收益率,这说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国内生产严重动力不足,D说法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海外投资年均收益率,而不是“资本输出的重心移至欧美地区”,A错误;美国是典型的托拉斯帝国主义,B说法错误;据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国内投资年均收益率低于海外投资年均收益率,但不能推断英国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C错误。10、B【解析】
材料表明许多跨国公司转变为全球公司,从正在进行的全球化中获益,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B正确;从材料看不出全球公司的成立对催生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A错误;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全球公司,都受国家法律法规约束,C错误;材料不能看出世界政治一体化的发展,D错误。故选B。1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美国联邦制。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美国,只是一个由13个州组成的松散联盟,即“邦联”,也就是材料所说的“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所以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变邦联制为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故C项正确,D项错误;A项不符合美国的历史;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答案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2、D【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诸子百家都在试图运用自己的学术主张来服务于现实政治,解决现实问题,这说明社会时弊有待革新,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选项材料并未比较,排除;C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故选D。13、A【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中共在根据地推行减租减息和税制改革使得地主富农阶级比重和土地占有比重下降,而中农和贫农土地占有量上升,说明中共的政策得到这两个阶层在阶级支持,而这两个阶层在乡村中占比较高,这有利于增强中共在乡村的动员能力,A正确;B中“消除”表述绝对,排除;中共的改革措施意在团结多数来抗日,而非构建新的乡村政权结构,排除C;雇农占比虽然下降,但是土地占有量仍然很低,排除D。14、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态度由“强加”(1946年)到“很好的倾听”(1972年),主要原因在于欧洲的联合使欧洲的实力大大提升,冲击了战后的两极格局。所以正确选项是D项。15、D【解析】
据材料结合所学明代史实可知,明代海禁政策推行后,官方贸易受阻,大量中国瓷经由私人贸易销往国外,材料体现了海上私人贸易日益兴盛的现象,故D正确;“朝贡贸易”输出海外陶瓷数量有限且明中后期后贸易受阻,故A错误;殖民扩张与明朝陶瓷销往海外无直接关系,故B错误;C项中“西方”与材料中“东亚,东南亚一带”不符,故C错误。16、A【解析】据材料“让中央政府为自由而受到束缚,以致不能去做那些需要它做的事……并不明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主张,美国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两党制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说明公民自由权利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A。17、B【解析】
《论法的精神》提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彼此制衡的原则;《1787年宪法》最早实践了三权分立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①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项。《人权宣言》宣布了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与三权分立思想没有直接关系,排除含有②的A、C、D项。18、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中央集权体制逐渐形成,新的政治权威建立,依靠盟书维持秩序的时代结束,故选C;西周是宗法分封制的鼎盛时期,盟书甚少,春秋时期天子权威衰落,盟书大量出现,这说明缔结盟书不是维护天子权威的主要手段,排除A;战国时期,兼并统一战争主要是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不是中央与地方之争,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盟约的执行状况,无法体现D项结论,排除。19、C【解析】
依据材料“1993年”“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等”并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十四大的召开,制定了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扩大市场在经济调节中的作用。C正确;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的标志。1992年后,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大,成效显著;A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在美国参与下,地区与民族冲突不断,世界局势动荡不安,B错误;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工业比重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也有所上升,因此国民经济比例趋向协调发展,D错误。故选C。20、D【解析】
依据材料“1817—1862年”“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并结合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来看,该散文抒发了作者浪漫的情怀。D正确;该散文属于浪漫主义,而真实地揭露了现实的黑暗属于现实主义,A排除;强调理性分析的重要性是批判现实主义,B排除;提倡反叛怪诞的行为的是现代主义,C排除。故选D。21、D【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在英国开始写作《资本论》,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故D选项正确;学习德国古典哲学,组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是在布鲁塞尔,故A选项错误;马克思主编《德法年鉴》在法国,但没有直接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故B选项错误;创办“正义者同盟”,发表《法兰西内战》在法国,故C选项错误。22、D【解析】
伏尔泰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其主张信仰自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正确;A是孟德斯鸠的主张,排除;B是康德的主张,排除;C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张,排除。23、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德国在欧洲战场的节节胜利,欧洲战局刺激了日本迅速压服中国以利下一步争夺亚洲、太平洋地区霸权的欲望,日本全面加强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中共中央在1940年发表《中共中央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决定把酝酿成熟的破袭正太路设想付诸实施,出击敌后交通线,给敌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粉碎日本的企图,以利全国局势好转,D项正确;《论持久战》发表于1938年,排除A项;武汉会战发生于1938年6月至1938年10月,排除B项;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于1942年,排除C项。故选D。24、D【解析】
本题以中国的麒麟崇拜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中“性温善”“设武备而不用”“仁厚君子的谦谦风度”等可知,麒麟的这种品质符合古代中国的礼教和儒家风范,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材料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无关,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中国古代绘画的风格与类型,C项错误。25、A【解析】
马英九之所以会祭祀黄帝陵,主要是因为黄帝是中华人文始祖,两岸都是炎黄子孙,这是一种宗法血缘关系的体现,故选A;BC通过材料无法得知,排除;通过材料,无法得知官员是否认同黄帝,排除D【点睛】本题以马英九遥祭皇帝陵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宗法制度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26、A【解析】
20世纪中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体现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A项正确;控制西欧的经济策略是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不是“制约与平衡”的外交理念,C项错误;“维护国际和平与正义的决心”没有正确揭示杜鲁门主义的本质,D项错误。27、D【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这一时期企业所得税不断下降,这有利于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发展,D正确;消费税上升,不利于刺激社会消费,排除A;国家主要税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下降,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排除B;个税整体降低,并不仅仅减轻贫民负担,排除C。【点睛】解题关键是对税率变化的解读,掌握税率的增减对企业、个人和社会消费的影响。28、C【解析】
从《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这一标题及1950年的时间来看,此时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折射了美苏对抗的国际政治局势,故C项正确;该画是写实的,排除A项;此时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还未显现,排除B项;双百方针于1956年提出,排除D项。29、D【解析】
据材料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状,据考古“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中出土了铜犁”信息,推断商代已出现牛耕;这体现了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相佐证,D正确;据材料中不仅有文物史料,而且有文献史料,A观点不全面;据所学可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祭祀的礼器,而非农具,B错误;据材料可知商代已有牛耕和铜犁,但材料没有反映铁犁出现,因此不能说明铁犁牛耕始于商代,C错误。30、A【解析】
根据“20世纪初”宁可“国粹消亡”,也要争取民族的生存与未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彻底批判正统思想的活动是新文化运动,A项正确;材料不是要重建儒家信仰,当时康梁的变法已经失败,中国人要抗争要生存而不是等自然来选择,BCD三项是错误的。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主要变化:从凸显王权的政治中心到成为公共文化教育的场所;馆藏规模扩大(藏品日益丰富)。原因: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推动;殖民扩张与掠夺;民族主义观念的促进;公民教育与大众文化的发展。(2)成立意义:消除帝制残余,弘扬民主共和精神;培育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沿革: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移西迁;1949年前后,故宫博物院一分为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两岸故宫博物院实现了合作交流。(3)共同贡献:实现了文物的收集与整理,积极开发文物价值(文物建设);向公众开放,普及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文物保护);向全球开放,推进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交流与发展(文物交流)。【解析】
(1)一问变化可根据材料一“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斥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可以看出卢浮宫一开始是凸显王权的政治中心,从材料一“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可知成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教育场所;根据材料一“在拿破仑的东征西伐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勘察设计质量疑难问题汇编(2024 版)
- 3《荷花》 【知识精研】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至2031年中国数显不锈钢干燥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低压差稳压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卡通奖状模板》课件
- 《建筑外立面设计》课件
- 《脑血管疾病》课件
- 商务秘书知识竞赛练习试题
- 污水厂运行维护与管理练习试题及答案
- 美容竞赛练习试卷附答案
- 五年级下册语文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
- 2024年上海普陀区司法局招聘人民调解员考试真题
- 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技术措施
- 驾照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2025年1月日历表(含农历-周数-方便记事备忘)
- 2025中国铁塔公司社会招聘8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专题06 现代文阅读(解析版)2015-2024单招考试语文(四川真题)
- 创伤中心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 《固体食品罐用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编制说明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能力提升)
- 《人工智能发展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