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田节水工程设计报告_第1页
某田节水工程设计报告_第2页
某田节水工程设计报告_第3页
某田节水工程设计报告_第4页
某田节水工程设计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田节水工程设计报告综合说明第一章概述第二章水资源评价与分析第三章种子田节水灌溉总体规划设计第四章投资概算综合说明xx市xx田灌溉工程项目,位于xx省中南部鞍山市下辖的xx市境内。该项目区属太子河水系xx河流域,项目区地势东高西低,东南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在60--881米之间,中部为平原,海拔在10--60米之间,西北部为沿河低洼平原,海拔1--10米之间,东西宽为80公里,南北长44公里,总面积2734K没2,其中平原面积150.6万亩,山丘面积259.4亩,其中农业用地147本次规划共涉及xx市的岔沟、析木、孤山3个镇区,规划的xx田共3.8万亩,其中岔沟镇1.9万亩,析木镇1.1万亩,孤该规划实施后,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使种子田节水灌溉深入到农民群众的心中,真正起到农业科技的推广作用;真正达到节水、增效这两个目标,对促进我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将做出巨大的贡献。1.地形地貌:xx市位于xx省中南部,辽东半岛北端长白山系千山余脉之西,大辽河和浑河左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22°18'---123°08',北纬40°29'---41°11'之间,地势东高西低,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区,海拔60--881米之间,中部为平原,海拔在10--60米之间,南北长44公里,总面积为2734km2。2.气象(1956--1979年全省同步期系列)降水等值线图(见附图1)得知:xx市内的东南部降水量较大,多年平均值为780㎜,自东南向西北递减,西部降水量少,为655㎜。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12㎜,据牛庄站72年观测资料记载,年最大降水量为1002.9㎜,发生在1964年,最小降水量为377.2㎜,发生在1943年。降水量在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7月份最多,1月份最少,汛期(7---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2%,最大24小时暴雨均值约100㎜,最大三日暴雨均值为282.7㎜,市内各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均值如下市内雨量站年降水系列参数成果表xx站同步期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表日123456789%2.2气象项目区内仅xx水文站有φ20㎝蒸发器观测资料,本次分析取xx站同步期观测资料系列计算均值,同时根据省水文总站分析的φ20㎝--E601蒸发分区折算系数K值表,查得xx地区的K值,然后计算蒸发量。而陆面蒸发量则由水量平衡方程推求而得。xx站同步期多年平均各月水面蒸发量如下表:xx站同步期多年平均各月水面蒸发量项目123456789全年31.546.9102.2206.2396.9249.3198.0162.6150.066.036.81672.6折算系数0.500.500.500.550.550.610.590.610.610.600.600.500.57E60123.451.1113.4168.8116.899.291.539.6959.8各月分配%2.45.39.57.34.1从资料分析xx站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72.6㎜。由于春风影出现旱象,蒸发量在地区分布上东南部小,约1450㎜,由东南向西北递增,西北部大,约1750㎜。(详见年蒸发量等值线图)干旱指数是反映作物生长期内各种气象因子影响下,区域干旱程度的综合指标,xx地区多年平均农作物生长期(4--10月)的干旱指数如下表。农作物生长期干旱指数表456789由表中值分析,xx地区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特性是春旱夏涝,秋旱与春旱发生机率相当。xx地区南近渤海、黄海,夏季多东南风,湿润多雨;冬季多西北风和北风,寒潮侵袭有时有短时间严寒。春秋两季气候凉爽。因此xx地区属北温带季风区,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其各项气象指标分述如下:2.2.1气温xx地区xx站多年平均气温8.4℃,月平均气温以7月份最高为24.7℃,1月份最低为-11.3℃,绝对最高气温为36.5℃,最低气温为-33.7℃。多年月平均气温见下表:xx站月平均气温表月份123456789多年平均气温℃-11.3-7.50.99.921.721.723.50.9-7.48.42.2.2无霜期xx地区xx气象站从1919—1979年统计,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60天,初霜出现最早时间在9月24日;终霜最晚发生在5月7日,历年初、晚霜日期及无霜期天数见下表:xx站初、终霜日期及无霜期统计表初霜日期(日/月)终霜日期(日/月)无霜天数(天)xx站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63小时。4—9月作物生育期日照时数为1463.3小时,其中以5月最多,9月最小,xx站多年月平均日照时数见下表:xx站多年月平均日照时数表月份123456789全年日照时数(小时)195.3200.5235.5245.7280.1256.4422.4421.9237.4222.7178.126632.2.4结、解冻期据xx站历年观测资料,xx地区土壤开始结冻最早日期为10月16日,稳定冻结日期为11月26日左右,最晚解冻日期为3m。2.2.5相对湿度xx站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6%,八月份最大为81%,5月份最小为53%,各月平均相对湿度见下表:xx站多年平均相对湿度表1234567892.2.6风xx地区为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冬季多北及西北风,最大风速18米/秒,春季多南及东南风,最大风速为20米/秒。3.水文地质xx省水文地质二大队于一九八0年对xx地区进行的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按水文地质径流条件,具体考虑到地貌及地下水类型划分区,以含水层厚薄、水量大小水位埋深等条件划分水文地质该区多为基岩裸露,地形坡度陡。沟谷深切,缓坡地带为风化薄层亚砂土或亚粘土含碎石,耕地较少。降水流失较快,裂隙含水不均一,泉涌水量0.2—4T/H,据含水岩系条件划分为亚区。V1:岩溶裂隙水亚区,分布在英落、牌楼、析木,面积375km2,由白云质大理岩,条带状大理岩组成不均匀的裂隙岩落水,泉流量0.2—4t/h,井涌水量在1—30t/h。V2:裂隙水亚区,分布在英落、岔沟、孤山镇,面积859km2。由变质岩类、混合岩类、花岗岩类组成的不均匀风化带裂隙水或构造裂隙水,泉涌水量在0.1—7t/h,水位埋深不定,水质为碳酸钙型水。二、社会经济状况xx市是全国经济百强县之一,市场经济发达,一二三产业逐年稳定发展。我市现有人口1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5万人,农村劳动力人数60万人,2000年全市粮食总量60万吨,市财政收入5.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223元。xx地区以旱作物种植为主,东部山区以林果业为主,西部沿河平原区以水田为主。旱作物以玉米为主,兼有高梁、小麦、大豆等作物。三、生态环境状况xx市地下水资源可采量为94.9—107.4万立米/日,年开采水资源3.46亿立米,山区地下水一般经河谷下泄,故未列入开采资我市年地表径流总量为4.36亿立米,扣出平原河道径流补给地下水的0.67亿立米,则实际地表水资源为3.69亿立米。随着工农业迅速发展,xx市的水资源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四、水利工程现状建国以来,xx地区共兴建了各类水利工程,目前已运用的1500余项。其中,中、小型水库22座,截潜流17处,塘坝79座,引水工程114处,方塘及土透井353处,提水上山工程21处,打机电井538眼,发展节水灌溉工程10多处,全市共修建了大中小型排(灌)站89座,使xx地区的农田排涝达到10年一遇标准。水土保持方面,xx地区山丘区总面积1113.1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592.29平方公里,占山区总面积的52.7%,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6.86平方公里,占山区总面积的29.4%。第二章水资源评价与分析一、水资源及其特点1.降水:xx地区地处温带季风区,属大陆性气候,夏季多东南风,湿润多雨,冬季多北风,平均年降水量733.7mm,多年平均降水日数84天,最多为109天,最少65天,日降水大于1日数平均为21天。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是西北小(650mm东南大(775mm与地势变化相应,降水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变化极不规律,二、三年左右丰枯交替,也有连续几年丰水或枯水年。2径流:xx地区地表径流在时间空间上分布很不均衡,由多年水文资料分析得知,东部山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年产水量为208月)地表径流占年径流的60%,弃水很多,而农灌期用水旺季(5、6月)地表径流只占年径流的5.6%,水量又显得不足,xx地区的地表水资源径流总量为4.36亿m3,地下水年可开采资源为3.46亿m3,全年总计水资源为7.15亿m3。二、水质分析1地表水水质据环保部门布设的水质监测断面,监测结果见下表1999年xx河各所断面水质监测成果表项目断面PHDOCODBOD油挥发酚CNNH4+NO2NO3Cr+16MnO4+指数析木8.0935.69.800.29000.850.010.302.40从上表可知xx地区山区地表水水质为Ⅱ类。2地下水水质经环保部门,xx市自来水化验室,xx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实验室提供的不同水源的水质化验资料说明:基本上没有受到污染。水质标准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三水资源利用现状1现状用水量调查据1999年水利工程供水年报统计,xx地区总用水量4.03亿立方米,农业用水3.10亿立米,工业用水2157万立米,生活用水7142万立米,利用地表水10368万立米,地下水29911万立米。2城市用水调查xx市座落在xx河中游段两侧,全市供水由五个供水系统组成,即自来水公司、自备井、部队、鞍山水源地,经统计城市生活用水为1373万立米,城市工业用水为913万立米城市总用水量为3285万立米.3镇村用水调查xx市除了市区尚有30个乡镇,镇村人口85万人,有耕地147万亩,据调查1999年镇村生活用水2922万立米,工业用水1245万立米,农业用水30980万立米。4现状用水总量xx地区现状用水总量为4.03亿立方米(包括引大河水8788万立米其中引地表水1.04亿立方米,地下水2.99亿立方米。四、可利用水资源量xx地区地表水资源总量为3.68亿立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3.46亿立米,我市水资源总量为7.15亿立米,xx地区现状用水量4.03亿立米,尚有3.12亿立米水资源可供利用,其中,农业灌溉可供水量34602万立米。第三章种子田节水灌溉总体规划设计一、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1.1明确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和种子田效益为中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1.2要体现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节约使用和保护的原1.3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采用综合措施建设与管理并重,立足自力更生和政府适当扶持以及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等原则。本次规划的目标和任务是建立以喷灌为主的种子田节水农业,在全市3个镇区发展节水灌溉工程3.8万亩,喷灌形式半固定式喷灌,并以小机组灌溉作为补充。xx市《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和二0一0年发展规划》已明确指出“十五”期间农业要上新台阶,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以切实方法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在全市实现用水总量控制和灌溉用水定额管理,强化管理,不浪费水资源,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效益,提出十五期间农业用水要进行集中管理,适当收取农业水费,工程建设要实行三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提出按节水要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种植结构,使之逐步适应生产力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三、节水灌溉总体规划xx市种子田节水灌溉工程位于xx市境内的3个镇区,灌溉水源一是提取地下水,在田内打深井提取地下水进行半固定式喷灌;二是地表水,在田间挖方塘蓄水,由水泵提水至田间进行半固定式喷灌,做为零星地块灌溉设施的小机组尽力布置在河滩地以机动灵活,防止汛期节水设施受到破坏。经现场勘查,初步确定半固定式喷灌3万亩,小机组式喷灌0.8万亩。四、典型区规划设计1.典型区选择选择的典型区要具有代表性,考虑xx市的自然地理和地势以及各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选择岔沟镇刘家村为典型进行半固定喷灌工程设计。2.节水溉灌工程典型设计2.1玉米灌溉制度确定玉米植株高大,叶片茂盛,生长期正处于高温季节,所以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都很大,在玉米的生长期中,发芽出苗期和苗期日需水量少,拔节以后大大增加,抽穗开花期达最高峰,抽雄穗前10天和以后20天左右的时期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到灌浆期应需较多水分,蜡熟期以后才显著减少,下表为xx市玉米多年平均需水量表。下表为xx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表。xx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表日123456789%由玉米生育阶段需水规律特点和自然降雨情况分析可以看出,玉米如不灌全生育期至少要有434mm的雨量,特别是在抽雄前后一个月内,要有134㎜的雨量。虽从降雨上看,雨量基本满足玉米生育需要,但xx地区经常出现作物生长期的旱灾。建国后的1951年到1998年的40多年中,相继出现水灾10次,旱灾15次,严重年份如1992年,xx河水断流,6-7月份降水量较常年相比少30%左右。降水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变化极不规律,二、三年左右丰枯交替,也有连续几年丰水或枯水年,经常出现春旱,旱田缺墒、缺苗,严重影响了玉米的出苗率,降低xx产量,潜在影响巨大。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多年观测,提出4个玉米灌溉的关键灌水模式。1)播前灌水。xx发芽出苗的最适宜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我市玉米播种时经常遇干旱,需进行播前灌溉,以战春旱保全苗。因项目区多为砂壤土,土质砂性大,保水能力差,宜晚春灌,灌水以30~45m3为宜,以免土壤水分过高,推迟播种出苗。2)拔节孕穗期灌水。春玉米出苗后35天左右开始拔节,此时如干旱缺水,则植株生长不良,并影响幼穗的分化发育,甚至雌穗不能形成果穗,雄穗不能抽出而形成“卡脖旱”,造成严重减产。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灌水以亩40m3为宜,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植株陡长和倒伏。3)抽穗开花期灌水。此时期日需水量最高,是需水临界期,要求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空气相对湿度70%~90%。该时期如缺雨天气干旱,往往需5~6天就要灌一次水,一般需连灌两叁次,才能满足抽穗开花和受粉的需要。灌水以亩40m3为宜。4)灌浆成熟期灌水。玉米受粉后到蜡熟期是籽粒形成期,茎叶中的可溶性养分大量向果穗输送,适宜的水分条件能促进灌浆饱满,此时要求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若遇土壤水分不足应及时灌水,但灌水定额不宜过大,以免引起烂根、早枯或灌后遇雨而引起倒伏,一般灌水以亩30m3为宜。玉米苗期一般需水不多,不需灌水而需蹲苗,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65%为宜,但若低于55%左右时也可灌少量水,一般灌水以亩20m3为宜。下表为xx地区玉米灌溉制度表。2.2半固定式喷灌工程典型设计以岔沟镇刘家村一块200亩种子田为典型进行设计,该项目区位于xx河上游岔沟河一带,水文地质分区V2:裂隙水亚区,由变质岩类、混合岩类、花岗岩类组成的不均匀风化带裂隙水或构造裂隙水,水位埋深不定,水质为碳酸钙型水。土壤类型为砂壤土,水源采用深井。2.2.1设计灌水定额设计灌水定额采用田间持水量资料进行计算,对于玉米,结合xx实际以播前灌溉为主,适宜土壤含水率的上、下限为占田间持水量的60%~70%,按《喷灌工程设计规范》喷灌的设计灌水定额采用下式计算: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mm)γ-土壤容重(0.0014kg/cm3)h-计划湿润层深度(20cm)1-适宜土壤含水率上限(0.7βm)2-适宜土壤含水率下限(0.6βm)η-喷灌水利用系数(0.9)计算得m=31mm(20m3/亩)2.2.2设计喷灌周期T=(m/W)η式中T-设计灌水周期(d)W-作物最大日平均耗水量(4.5mm/d)计算得T=6d2.2.3灌溉定额按设计灌水定额20m3/亩计。2.2.4喷灌保证率依据《节水工程设计规范》喷灌设计保证率选为90%2.2.5管网布置2.2.6喷头的选择选用zY-2型喷头,性能见喷头性能参数表喷头性能参数表2.2.7喷头的组合间距为了保证喷头喷洒时不出现漏喷,并且具有较高的喷洒均匀度,应当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喷头的组合间距,考虑到喷头射程在风的作用下变化的特点,以及该地区风向不稳定的情况本规划采用全圆喷洒正方形组合,即a=b=1.0*R,当选用中喷—2号铝合金喷头时,在喷头的喷嘴直径为6.5MM,工作压力H=0.25mpa下,喷头的流量Qp=2.5m3/h,其射程R=17.9m,由于该地区冬季和春季风力比较大,因此,必须采取防风措施,同时兼顾到铝合金管每根长6米,所以取喷头的组合间距为a=b=12m。2.2.8组合喷灌强度对于单支管多喷头同时喷洒的半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其组合喷灌强度可用下式表式:P=Kw*Cp*Ps式中Kw—风影响系数Cp—布置系数Ps—单喷头全圆喷洒时的喷灌强度Ps=1000*Qp/(π*R2)计算结果见下表单支管多喷头组合喷灌强度计算计算参数单位计算结果备注喷头设计流量qM3/h2.5喷头射程RmKa0.7Kb0.7喷头间距am支管间距bm单喷头全圆喷洒设计喷灌强度Psmm/h2.5设计风速VM/s5.4按3级风力设计风系统KW一支管垂直风向支管平行风向一支管与风向成45度布置系数Cp2.39设计喷灌系数Pmm/h按平行支管风向地面坡度%5—8允许喷灌强度[p]mm/h实际允许喷灌强度mm/h因坡度降低20%组合喷灌强度为P=11.1mm/h<[p]=12mm/h2.2.9雾化指标:由于喷头的设计工作压力为H=0.25Mpa=25米水头,喷头的喷嘴直径选为6.5毫米,因此,H/d值完全满足《喷灌工程技术规划》国家标准。2.2.10喷灌系统的水力计算2.2.10.1支管水力计算支管为铝合金管,内径为74mm,支管上喷头间距为12m,支管间距也为12m,支管的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如下:hf=0.861×105×L×Q1.74/D4.74Q——管道内流量(立米/小时)D——管道内径(毫米)L——管道长度(米)hf——沿程水头损失(米)计算结果如下表支管水力计算表计算内容单位计算结果备注单条支管喷头个数个单喷头设计流量立米单条支管流量立米支管计算长度米计算沿程水头损失米第一喷头间距比米修正多孔系数沿程水头损失米局部水头损失米总水头损失米支管进口压力米允许管道水头损失米52.2.10.2干管水力计算干管采用PVC管,外径110毫米,内径164毫米,壁厚3.5毫米,干管的沿程水头损失采用下式计算:hf=0.948×105×L×Q1.77/D4.77式中:hf-管道沿程水头损失(m)L-输水管道长度(m)Q-管内过水流量(m3/h)D-管道内径(mm)计算结果见下表干管水力计算表计算内容单位计算结果备注单支管流量立米37.5长度米342干管出水口数个沿程水头损失米4.7第一喷头间距比米0.5多孔系数F0.452修正多孔系数0.402实际沿程水头损失米实际局部水头损失米0.2实际干管总水头损失米2.1干管进口流量立米75干管进口压力水头米29.62.2.10.3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为75立米/小时,设计扬程采用下式计算:H=Hm+∑hf+∑hj+Δz计算结果见下表:水泵扬程计算表主干管入口压力水头Hm(m)水泵管路总水头损失(m)水源动水位(m)地面高差Δ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