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历史小论文【修改、补充类】题型与方法讲解-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核心素养+大题答题模板_第1页
专题11+历史小论文【修改、补充类】题型与方法讲解-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核心素养+大题答题模板_第2页
专题11+历史小论文【修改、补充类】题型与方法讲解-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核心素养+大题答题模板_第3页
专题11+历史小论文【修改、补充类】题型与方法讲解-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核心素养+大题答题模板_第4页
专题11+历史小论文【修改、补充类】题型与方法讲解-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核心素养+大题答题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小修改、补充类题型与方法讲解历论史试题分类真题呈现01题型七:修改、补充类

2019·全国·高考真题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2015·四川·高考真题政治文明建设历程中的共同经验2015·全国·高考真题科学技术与公式中要素之间的关系

2014全国一卷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2014全国二卷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类似题:2015·山东·高考真题两本著作对英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有何不同认识

解题步骤:为什么+怎么样(一)仔细审题注意题目的时空限制和对答案的特定要求(二)发现不足掌握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基本史实、基本线索依据所学知识,发现材料的不足(三)分析不足材料的不足往往是受作者史学观念的影响,或缺少有关内容,或观点、立场有偏颇之处。(四)修改。“修改建议”表述要明确;“理由”表述要充分,注意史论结合。2019·全国·高考真题(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详解】本题是一题开放性试题。题目要求是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认识与评价。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主要是从人与自然,文明与文明碰撞接触这两个方向去认识的。我们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个比较容易的观点进行解读。比如19世纪40-60年代鸦片战争这个点。可以赞同这一观点。鸦片战争是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一次交锋,最终以中国的战败告终。这是人类不同文明的接触与碰撞之一。论述时可结合所学,从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等方面去理解中英之间的文明碰撞。提取信息:1.人与自然2.文明与文明碰撞结合所学:1.鸦片战争

2.一战

3.二战2019·全国·高考真题参考答案见解:赞成学者认为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存在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两条线索的观点。理由:19世纪全球人口剧增,人与自然的互动日趋活跃,煤炭和蒸汽动力的运用使食物生产实现了工业化。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了强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日益恶化,世界范围内的饥荒、干旱、全球变暖、大肆毁林等问题层出不穷,20世纪90年代为解决粮食问题,转基因作物也随之出现。与此同时,人文进程也得到了发展,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也在日益加强,19世纪40-60年代出现在中国的鸦片战争、19世纪60年代至1910年的大规模移民、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36-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1989年的冷战以及电视和互联网的出现,无一不印证了这个线索。2015·四川·高考真题材料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成立全国三分之二阁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表: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2015·四川·高考真题——据《美国宪法修及其正案》(朱曾汶译)(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美国“修宪”的因素;

归纳上表中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两个基本方面,并选取相关条款分别给予说明。【答案】(1)因素:美国宪法第5条提供法律依据;

美国宪法内容的缺陷;

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基本方面及说明: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如第4条规定保障人身自由、财产权等。

完善国家权力制度,如第10条强调各州保留相应权力。结合所学:1.近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美国政治文明建设·1787年宪法;

2.美国民主政治的扩大·美国修宪

2015·四川·高考真题材料二高三学生小颂收到外国朋友罗伯特的邮件,他想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希望小颂予以介绍。以下是小颂对相关内容的整理(部分):①1945年4月,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即将胜利,中共七大通过《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建议成立包括各党派、民主团体和无党派在内的联合性质的民主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战后中国的设想。②1948年5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新篇章。③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④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2)参照①、②,帮助小颂同学完成对③、④的整理和陈述。【详解】(2)实际上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相关内容——相关基本政治制度。比照材料“①、②”部分,审题和作答时候,注意把握以下方面:首先,陈述相关重大民主政治建设史实(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其次,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适度认知(即认识带来的重大意义)。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对“③、④”部分依次展开,言之有理,符合史实即可。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相关史实展开。要深刻体现题干材料“人民政协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意。提取信息:人民政协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所学:1.近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现代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2.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2015·四川·高考真题参考答案(2)整理和陈述:1949年9月,解放战争胜在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完成了建国使命,开启了历史新纪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政协章程,政协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015·四川·高考真题(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政治文明建设历程中的共同经验,并举其他相关史实证明。【详解】(3)审题时候围绕“共同经验”展开认识。在作答的时候,注意以下方面:首先,呈现“共同经验”;其次,结合两国相关政治文明建设史实展开说明即可。关于第一小问,比较简单,答案不唯一,诸如:A.民主政治都呈现渐进性发展之特点;B.都注重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建设和人民层面基本权利的保障;C.都体现不断发展完善、适时创新;D.都结合了本国国情践行民主政治等。关于第二小问,可举的政治文明建设史实,诸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完善(即1982年宪法)、当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诸如工人、农民人大代表名额比重扩大等)、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等。结合所学:1.近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美国政治文明建设特征;2.近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现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特征;3.史学理论与研究·历史研究和认识的方法·“一分材料,一分结论”、“史论结合”2015·四川·高考真题见解:A.民主政治都呈现渐进性发展之特点;B.都注重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建设和人民层面基本权利的保障;C.都体现不断发展完善、适时创新;D.都结合了本国国情践行民主政治等。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完善(即1982年宪法)、当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诸如工人、农民人大代表名额比重扩大等)、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等。2015·全国·高考真题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是今年新课标卷的一大亮点。解答时既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解答时可结合三次科技革命来解答,比如可选择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牛顿力学体系与瓦特改良蒸汽机或工厂制度的关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磁感应理论与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动机)、生产流水线、公司等关系;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经营者革命”等关系。无论哪种必须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结合所学:1.近代科学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的作用;2.现代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作用2015·全国·高考真题示例1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表明观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牛顿力学、热学等科技进步,促使了蒸汽机的出现和机器的广泛使用(生产工具的改进);进一步推动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促使煤炭大量开采、交通运输等新兴行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促使了“蒸汽时代”的来临。(劳动对象的扩展)。可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产工具的改进速度加快,生产管理水平更加科学高效,劳动对象扩展迅速,科学技术放大了生产力诸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参考答案示例2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表明观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具有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和推广,工厂制应运而生。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的到来为流水线生产创造了条件,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如流水线生产在汽车工业中的发明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流水线生产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由于泰罗制的实施,当时的工厂管理开始从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管理阶段。泰罗认为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的利润或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作为一种管理方式的变革,福特制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生产中,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产量,提高了工人的工资,也使汽车的售价能为广大公众所接受,商品生产者变得有能力购买他刚自己生产的产品,大规模生产和大众消费联系在一起了。综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促进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又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参考答案示例3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表明观点:科学技术有助于促进劳动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劳动对象的多样化又促一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促进了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进而推动了煤矿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劳动对象范围扩大。工业革命中,由于机器的使用,促使职业技术培训的发展,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得以提升;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建立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推动教育的发展和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竞争越来越激烈,促使科研工作受到重视,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磁感应的发现、发电机、内燃机等科技发明,促进了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发展,劳动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科学突破,为原子能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进而推动了航空航天、计算机新兴行业的产生发展,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在更多领域的深入发展。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一章两条战线、两个战场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3.平型关大捷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2014·全国·高考真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2014·全国·高考真题【详解】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考点】中国军民抗日斗争【解析】对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建议合理,结合目录,紧扣抗日战争即可;如可以增加淞沪会战一目,理由从淞沪会战的历史地位来分析即可;也可以删除“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一目,可列举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等史实来说明;还可以删除“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一目,可从抗战时期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开展民主运动,主要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来说明。结合所学: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2.史学理论与研究·历史研究和认识的方法·“一分材料,一分结论”、“论从史出”参考答案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本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日军在华北扩大战争的同时,又积极策划侵占上海。8月9日,日本驻上海海军陆战队官兵大山勇夫和斋藤要藏驱车闯入虹桥机场挑衅,被机场保安队击毙。驻沪日军以此为借口要挟中国政府撤退上海保安部队,撤除所有防御工事。遭拒绝后,即动员驻上海4000人的海军陆战队及舰艇登陆人员和日侨义勇团共万余人紧急备战。淞沪守军浴血奋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为中国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予以增加“淞沪会战”一目。而1960年由于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当年没有编写“淞沪会战”一目。增加这一目才能反映出实事求是,才能反映出历史的真实,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参考答案建议:增加“国民党远征军入缅作战”一目。理由:为了打通滇缅公路,中国国民政府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同日军作战,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1942年3月2日,因为英国在缅甸与日本作战失利,中国国民政府决定,派出远征军前往缅甸支援英军,保卫中国大后方的物资要道——滇缅公路。两年前,中国在越南的国际交通线全部陷落。滇缅公路成了唯一可用的国际陆上运输线,是中国抗战唯一的输血管。当时,日本人利用了缅甸人对于英国殖民者的不满,打着“解放缅甸民族”的口号蒙骗缅甸人,从而挑起了对驻缅英军的战争。日军极有可能从缅甸境内切断滇缅公路。中国运输物资的生命线岌岌可危。远征军入缅作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第一次在国境外与日本对抗。远征军的将士们也取得了仁安羌大捷等成就,有力地支援了英军作战。这反映出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而1960年由于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当年没有编写“国民党远征军入缅作战”一目,增加这一目才能反映出实事求是,才能反映出历史的真实,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参考答案建议:将“国民党黑暗统治”删去,改为“国民党英勇抗战”。理由:为挽救民族危机,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展开了四大会战即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为中国抗战做出重大贡献,粉碎了日军灭亡中国的企图。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第二次淞沪抗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太原会战,是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为中日双方在华北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太原会战主要包括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等,是全面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战绩最显著的一次会战。徐州会战,是中国军队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地区对日本侵略军展开的大规模防御战役。1960年由于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当年没有编写“国民党英勇抗战””一目。将“国民党黑暗统治”删去,改为“国民党英勇抗战”,才能体现出实事求是,才能反映出历史的真实,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2014全国二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目录A第一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节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第二节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形势的成熟第三节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内战共和国的建立第四节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第六节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第二章(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目录B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文艺复兴

第三节宗教改革

第四节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第二章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第二节(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2014·全国·高考真题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大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背景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教材版本的认识。能力要求较高。从全球史观看,新航路引起商业革命,欧洲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所代替。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始了殖民扩张、掠夺。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参考答案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2015·山东·高考真题【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可得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政治上的示范;据材料一“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可得出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济上的典范。(1)贡献:君主立宪制(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政治上的示范;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济上的典范。材料二《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2015·山东·高考真题第一编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二章十七、十八世界欧洲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