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开发方案TOC\o"1-2"\h\u3978第1章项目背景与概述 350181.1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 3153311.2智能驾驶技术发展概况 3221601.3项目目标与意义 431003第2章新能源汽车技术分析 4292322.1电池技术 4316162.1.1锂离子电池 4322152.1.2镍氢电池 4266732.1.3燃料电池 5124022.2驱动电机技术 5285292.2.1永磁同步电机 587372.2.2异步电机 5220742.2.3磁阻电机 5173802.3能量管理系统 5209192.3.1能量回收系统 514712.3.2热管理系统 5274762.3.3能量分配策略 69978第3章智能驾驶技术分析 667873.1感知技术 6187943.1.1激光雷达(LiDAR) 6269793.1.2摄像头 6265903.1.3毫米波雷达 6255823.1.4超声波传感器 643943.2决策与规划技术 6198083.2.1数据融合 652293.2.2决策算法 7138023.2.3路径规划 7287913.2.4行为决策 769003.3控制技术 7101143.3.1纵向控制 7200883.3.2横向控制 724990第4章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融合技术 716054.1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7234164.1.1系统架构 7148764.1.2功能模块 8195594.2车联网技术 8286884.2.1车联网架构 815144.2.2车辆端技术 8206224.2.3通信网络技术 8245654.2.4云端平台技术 8266164.3车载传感器与智能硬件 8247654.3.1车载传感器 8270594.3.2智能硬件 9173894.3.3传感器与智能硬件协同 910525第5章智能驾驶系统架构设计 9256975.1系统总体架构 9242675.1.1感知层 9258195.1.2决策层 9176495.1.3控制层 959715.1.4执行层 9112445.2硬件架构 9245295.2.1传感器硬件 10287435.2.2数据处理硬件 10304395.2.3控制硬件 10178395.2.4通信硬件 10208175.3软件架构 1099015.3.1感知层软件 10238765.3.2决策层软件 10305055.3.3控制层软件 1029245.3.4通信层软件 1061405.3.5用户界面与交互软件 102224第6章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10235816.1高精度定位技术 11305086.2车道保持与辅助驾驶技术 1151656.3自动泊车技术 1110254第7章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 11193117.1功能安全 1195207.1.1安全需求分析 11269907.1.2安全设计原则 1242607.1.3安全验证与评估 12178847.2系统可靠性 12208867.2.1可靠性需求分析 12267417.2.2可靠性设计方法 122907.2.3可靠性验证与评估 12155937.3网络安全 13243507.3.1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137897.3.2网络安全设计原则 1356007.3.3网络安全验证与评估 1317945第8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334678.1系统集成 13146078.1.1系统集成概述 13210968.1.2集成策略与流程 1436838.1.3集成关键环节 14284938.2HIL仿真测试 14182188.2.1HIL仿真测试概述 14256528.2.2HIL仿真测试平台构建 1486758.2.3HIL仿真测试方法与步骤 14251828.3实车测试与验证 14195908.3.1实车测试概述 146978.3.2实车测试场景与用例 15235048.3.3实车测试方法与步骤 1542028.3.4测试结果分析与评价 1523085第9章标准与法规研究 1547829.1国内外标准现状 15148989.1.1国际标准 1584279.1.2国内标准 15251879.2法规政策分析 15217019.2.1国家层面政策 15210429.2.2地方层面政策 16126409.3标准制定与建议 16199439.3.1完善标准体系 16186419.3.2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管 16108819.3.3推动国际标准合作 165959.3.4制定针对性的地方标准 16265369.3.5加强法规政策与标准的协同 161787第10章项目实施与展望 161484210.1项目实施计划 161261710.2技术创新与突破 17433010.3市场前景与未来发展 17第1章项目背景与概述1.1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途径,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与扶持。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传统能源作为动力来源,或采用新型驱动技术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但是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充电设施、关键技术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亟待进一步研究与开发。1.2智能驾驶技术发展概况智能驾驶技术是指通过车载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实现对车辆的自动控制,以提高车辆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智能驾驶技术涵盖了环境感知、决策规划、车辆控制等多个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驾驶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各国和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力图在未来汽车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但是智能驾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许多难题,如传感器精度、决策可靠性、法律法规等。1.3项目目标与意义本项目旨在针对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的关键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和开发,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便利性,解决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过程中的痛点问题。(2)突破智能驾驶关键技术,提升车辆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提供技术支持。(3)摸索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为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不仅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将对缓解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交通状况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第2章新能源汽车技术分析2.1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关系到车辆的续航里程、安全性及使用寿命。目前主流的电池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和燃料电池等。以下是针对这几种电池技术的分析。2.1.1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轻便、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当前的研究重点包括提高能量密度、降低成本、提高安全功能等方面。固态电解质、富锂材料等新型电池技术也在不断摸索中。2.1.2镍氢电池镍氢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良好的低温功能和较高的环保性,但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目前通过改进电极材料、优化电池结构等方面,研究人员正努力提高镍氢电池的功能。2.1.3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环保等优点,但其成本较高、氢能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目前燃料电池的研究重点在于降低成本、提高耐久性、扩大应用范围等方面。2.2驱动电机技术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泉,其功能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行驶功能。以下是对驱动电机技术的分析。2.2.1永磁同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体积小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研究人员正致力于提高电机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功率密度等方面。2.2.2异步电机异步电机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调速范围宽等优点,但其效率相对较低。目前通过改进电机设计、优化控制系统等方面,研究人员正努力提高异步电机的功能。2.2.3磁阻电机磁阻电机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良好的调速功能等优点,但结构复杂、成本高。研究人员正通过改进材料、优化结构等方面,寻求降低成本、提高功能的途径。2.3能量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作用在于优化电池、电机、发动机等部件的工作状态,提高能源利用率,延长续航里程。2.3.1能量回收系统能量回收系统通过将车辆在制动、下坡等过程中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电池中,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研究人员正致力于提高能量回收效率、降低能量损失等方面。2.3.2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负责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的温度控制,保证其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目前热管理系统的研究重点在于提高温度控制精度、降低能耗等方面。2.3.3能量分配策略能量分配策略根据车辆运行状态、电池电量等因素,合理分配电机、发动机等部件的功率,以提高能源利用率。研究人员正通过优化控制算法、提高能量分配策略的适应性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第3章智能驾驶技术分析3.1感知技术智能驾驶汽车需具备对周边环境的感知能力,从而实现对道路、车辆、行人及其他障碍物的识别。本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智能驾驶感知技术:3.1.1激光雷达(LiDAR)激光雷达是一种采用激光脉冲进行距离测量的传感器,可实现对周围环境的3D扫描。通过分析激光雷达返回的数据,智能驾驶系统可获取道路形态、障碍物位置等信息。3.1.2摄像头摄像头是智能驾驶汽车获取视觉信息的主要设备,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交通标志、信号灯、行人和其他车辆的识别。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摄像头在目标检测和分类方面的功能不断提高。3.1.3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利用电磁波在毫米波段的传播特性,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探测。与激光雷达相比,毫米波雷达具有更强的穿透能力,适用于恶劣天气条件下的环境感知。3.1.4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脉冲,实现对周围障碍物的距离测量。由于其成本较低、安装方便,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汽车的泊车辅助系统。3.2决策与规划技术智能驾驶汽车在获取环境信息后,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驾驶策略。本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决策与规划技术:3.2.1数据融合数据融合是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准确的环境描述。通过数据融合,智能驾驶系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周围环境,提高驾驶决策的准确性。3.2.2决策算法决策算法负责根据环境信息和车辆状态,相应的驾驶策略。常用的决策算法包括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行为的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3.2.3路径规划路径规划是智能驾驶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其目标是在满足安全、舒适、高效的前提下,一条从当前位置到目的地的最优路径。常用的路径规划方法包括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3.2.4行为决策行为决策是智能驾驶系统在特定场景下,根据交通规则和道德伦理,选择合适的行为。例如,在交叉路口与其他车辆、行人交互时,智能驾驶汽车需要做出合理的决策。3.3控制技术智能驾驶汽车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纵向控制和横向控制,本章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3.3.1纵向控制纵向控制是指智能驾驶汽车在直线行驶过程中,对速度和加速度的控制。主要包括节气门控制和制动控制,以保证车辆在期望的速度下行驶。3.3.2横向控制横向控制是指智能驾驶汽车在转弯过程中,对车辆行驶轨迹的控制。主要通过转向系统实现,使车辆能够稳定地沿着规划路径行驶。本章对智能驾驶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感知技术、决策与规划技术以及控制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将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第4章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融合技术4.1车载信息娱乐系统4.1.1系统架构新能源汽车在信息娱乐系统方面,需满足用户在驾驶过程中对多媒体、导航、通信等功能的多元化需求。本节介绍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架构,包括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应用层及云端服务。4.1.2功能模块(1)多媒体模块:支持音乐、视频、图片等多种格式播放,提供丰富的音视频资源;(2)导航模块:采用高精度地图,实现实时路况、路线规划等功能;(3)通信模块:支持语音识别、语音通话、短信等功能;(4)智能助理:提供语音,实现自然语言交互,提高驾驶安全性。4.2车联网技术4.2.1车联网架构车联网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的重要基础。本节介绍一种车联网架构,包括车辆端、通信网络、云端平台三部分。4.2.2车辆端技术(1)车辆感知:通过车载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现对周边环境的感知;(2)车辆控制:实现车辆自动驾驶、远程控制等功能;(3)数据融合:将车辆感知、控制等数据融合处理,为智能驾驶提供决策依据。4.2.3通信网络技术(1)V2X通信: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的信息交互;(2)5G通信:利用5G高速、低时延特性,提升车联网通信功能;(3)网络安全:保证车联网通信安全,防止数据泄露。4.2.4云端平台技术(1)大数据分析:对海量车联网数据进行挖掘,为智能驾驶提供决策支持;(2)人工智能算法:结合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智能驾驶策略;(3)服务与应用:提供路况预测、车辆管理等增值服务。4.3车载传感器与智能硬件4.3.1车载传感器(1)概述:介绍新能源汽车常用的车载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2)传感器选型:根据车辆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配置;(3)传感器融合:将多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提高环境感知能力。4.3.2智能硬件(1)域控制器:实现车辆各功能模块的集中控制;(2)计算平台:提供高功能计算能力,支持复杂算法的运行;(3)存储设备:满足大数据存储需求,保证数据安全。4.3.3传感器与智能硬件协同探讨车载传感器与智能硬件之间的协同工作模式,实现数据的高效处理与传输,为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提供技术支持。第5章智能驾驶系统架构设计5.1系统总体架构智能驾驶系统总体架构设计遵循模块化、层次化和开放性原则,旨在实现高效、可靠、安全的驾驶辅助功能。系统总体架构主要包括感知层、决策层、控制层和执行层四个层次。5.1.1感知层感知层主要负责收集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包括道路、车辆、行人、交通标志等。感知层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预处理模块组成。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5.1.2决策层决策层根据感知层提供的信息,进行数据融合、目标识别、轨迹预测等处理,为控制层提供决策依据。决策层主要包括数据融合模块、目标识别模块、轨迹预测模块和决策规划模块。5.1.3控制层控制层接收决策层的决策结果,实现车辆的控制指令。控制层主要包括横向控制、纵向控制、转向控制等模块。5.1.4执行层执行层负责将控制层的控制指令转化为具体的车辆行为,包括加速、减速、转向等。执行层主要包括电机、电控、转向系统等。5.2硬件架构5.2.1传感器硬件传感器硬件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其硬件架构设计需考虑传感器功能、成本、尺寸、功耗等因素。5.2.2数据处理硬件数据处理硬件主要包括高功能计算平台、数据存储、数据传输等,其硬件架构设计需满足高算力、低延迟、高可靠性的要求。5.2.3控制硬件控制硬件包括横向控制、纵向控制、转向控制等模块的硬件,其硬件架构设计需考虑控制精度、响应速度、稳定性等因素。5.2.4通信硬件通信硬件主要负责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云的通信功能,其硬件架构设计需满足高速、高效、安全的要求。5.3软件架构5.3.1感知层软件感知层软件主要包括传感器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目标识别等功能。软件架构设计应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集成不同传感器数据。5.3.2决策层软件决策层软件主要包括数据融合、目标跟踪、轨迹预测、决策规划等功能。软件架构设计应采用层次化设计,提高软件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5.3.3控制层软件控制层软件主要包括横向控制、纵向控制、转向控制等算法。软件架构设计应关注算法的实时性和稳定性,保证车辆行驶安全。5.3.4通信层软件通信层软件主要负责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云的通信功能。软件架构设计应采用标准化协议,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和兼容性。5.3.5用户界面与交互软件用户界面与交互软件主要负责实现驾驶员与智能驾驶系统的交互功能。软件架构设计应注重用户体验,提供友好、直观的交互界面。第6章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6.1高精度定位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研究主要针对车载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遮挡、多路径效应等问题,开展以下研究工作:研究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整合GNSS、IMU、轮速传感器等传感器信息,提高定位精度;摸索车辆环境感知与地图匹配技术,实现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设计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实时动态定位算法,提高定位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6.2车道保持与辅助驾驶技术车道保持与辅助驾驶技术是保证智能驾驶安全性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基于视觉、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的车道线检测技术,提高车道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设计车道保持控制策略,实现车辆在多种工况下的稳定行驶;开发辅助驾驶系统,包括自适应巡航、紧急避障等功能,提高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6.3自动泊车技术自动泊车技术是智能驾驶系统中的实用性功能,本研究针对以下方面进行研发:研究基于超声波、摄像头等传感器的车位检测技术,实现快速、准确地识别可用车位;设计自动泊车路径规划算法,优化泊车路径,提高泊车成功率;开发自动泊车控制策略,保证车辆在泊车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第7章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7.1功能安全7.1.1安全需求分析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中,功能安全。本节首先分析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包括驾驶员操作失误、系统故障、环境干扰等因素。针对这些潜在风险,提出相应的安全需求。7.1.2安全设计原则根据安全需求,本节阐述以下安全设计原则:(1)故障安全:在系统出现故障时,保证车辆能够安全停车;(2)冗余设计:关键部件采用冗余设计,提高系统可靠性;(3)故障检测与隔离:实时监测系统状态,发觉故障并及时隔离;(4)安全监控:对驾驶员和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行车安全。7.1.3安全验证与评估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系统进行功能安全验证,评估系统在应对各种潜在风险时的功能。本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测试用例设计;(2)安全测试方法;(3)安全功能评估指标;(4)安全功能评估结果。7.2系统可靠性7.2.1可靠性需求分析本节针对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系统,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可靠性需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车辆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2)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3)系统在各种操作模式下的可靠性。7.2.2可靠性设计方法本节介绍以下可靠性设计方法:(1)采用高可靠性零部件;(2)优化系统结构,提高抗干扰能力;(3)采用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4)进行可靠性仿真分析与优化。7.2.3可靠性验证与评估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系统进行可靠性验证,评估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可靠性测试用例设计;(2)可靠性测试方法;(3)可靠性功能评估指标;(4)可靠性功能评估结果。7.3网络安全7.3.1网络安全需求分析针对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系统的特点,本节分析其网络安全需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数据安全;(2)通信安全;(3)系统安全。7.3.2网络安全设计原则本节提出以下网络安全设计原则:(1)安全隔离:对关键系统进行安全隔离,防止外部攻击;(2)加密通信:采用加密技术,保障数据传输安全;(3)访问控制: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4)入侵检测与防御:实时监测网络状态,发觉并防御入侵行为。7.3.3网络安全验证与评估本节对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系统的网络安全进行验证与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网络安全测试用例设计;(2)网络安全测试方法;(3)网络安全功能评估指标;(4)网络安全功能评估结果。第8章系统集成与测试8.1系统集成8.1.1系统集成概述系统集成是将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各分系统进行有机结合的过程,保证整个系统在功能和功能上满足设计要求。本节主要介绍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系统的集成方法、流程及关键环节。8.1.2集成策略与流程(1)集成策略:采用模块化、层次化的集成方法,将系统分为驱动系统、能源系统、控制系统、感知系统等模块,分别进行集成,最后实现整个系统的集成。(2)集成流程:按照设计、开发、测试、验证的顺序,分阶段进行系统集成。8.1.3集成关键环节(1)硬件集成: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硬件的集成。(2)软件集成:主要包括智能驾驶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软件集成,如感知、决策、控制等。(3)系统间通信:实现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系统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与通信。8.2HIL仿真测试8.2.1HIL仿真测试概述HIL(HardwareintheLoop)仿真测试是将实车硬件与仿真环境相结合的测试方法,通过模拟实际道路环境和车辆状态,对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系统进行实时、动态的测试。8.2.2HIL仿真测试平台构建(1)硬件平台:包括实车硬件、仿真器、数据采集设备等。(2)软件平台:采用专业的仿真测试软件,实现车辆模型、环境模型、传感器模型的构建与仿真。8.2.3HIL仿真测试方法与步骤(1)测试方法:根据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场景和测试用例。(2)测试步骤:包括测试准备、测试执行、测试结果分析等。8.3实车测试与验证8.3.1实车测试概述实车测试是在真实道路环境中对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系统进行功能和功能验证的环节,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8.3.2实车测试场景与用例(1)测试场景: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复杂交通环境等。(2)测试用例:针对不同场景,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验证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功能。8.3.3实车测试方法与步骤(1)测试方法:采用实际驾驶操作、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方法。(2)测试步骤:包括测试准备、测试执行、测试结果分析等。8.3.4测试结果分析与评价根据实车测试结果,分析系统在各个工况下的功能表现,评价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后续优化提供依据。第9章标准与法规研究9.1国内外标准现状本节主要分析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国内外标准的现状,包括相关标准的制定机构、标准体系、以及主要标准的具体内容。9.1.1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组织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例如,ISO26262是针对汽车安全相关的电气与电子系统的国际标准,涵盖了功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智能驾驶领域也有相应的标准,如ISO15622《道路车辆—自动驾驶系统》等。9.1.2国内标准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标准制定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包括但不限于电动汽车安全、充电设施、智能网联汽车等方面的规定。9.2法规政策分析本节主要分析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法规政策,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政策支持、监管措施及产业政策。9.2.1国家层面政策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实施新能源汽车积分制度等。同时国家还通过政策引导,加强研发支持、产业协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9.2.2地方层面政策各级地方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9.3标准制定与建议结合国内外标准现状和法规政策分析,本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电子技术基础(2)》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资本运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电机与拖动》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DB5111T48-2024乐山市餐饮食品中异物防控指南
- DB3303T+079-2024《网络餐饮“阳光厨房”建设运行规范》
- 卫生材料的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水利工程的调度与规划考核试卷
- 白酒的企业品牌与社会责任考核试卷
- 构建和谐工作氛围重视企业安全生产培训考核试卷
- 塑料制品在包装领域的应用与创新考核试卷
- 2024年中考英语题型复习:阅读理解(含练习题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农业机械产业发展格局与需求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正式版)
- HYT 087-2005 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
-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学科试卷(附带答案和考察要点解说)
- 士官生生涯规划
- 青年你为什么要入团-团员教育主题班会-热点主题班会课件
- (正式版)SHT 3158-2024 石油化工管壳式余热锅炉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2024年畜禽屠宰企业兽医卫生检验人员考试试题
- (高清版)WST 433-2023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