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浙科版高频考点专题练:+体液调节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C/15/wKhkGWbfkGKAdxmWAAGfzfZWwXo358.jpg)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浙科版高频考点专题练:+体液调节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C/15/wKhkGWbfkGKAdxmWAAGfzfZWwXo3582.jpg)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浙科版高频考点专题练:+体液调节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C/15/wKhkGWbfkGKAdxmWAAGfzfZWwXo3583.jpg)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浙科版高频考点专题练:+体液调节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C/15/wKhkGWbfkGKAdxmWAAGfzfZWwXo3584.jpg)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浙科版高频考点专题练:+体液调节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C/15/wKhkGWbfkGKAdxmWAAGfzfZWwXo35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浙科版高频考点专题练:体液调节
一、单选题1.热射病属于中暑最严重的一种情况,当人体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时,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导致核心体温(人体内部器官的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如图为某热射病患者核心体温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射病由位于下丘脑和脊髓的相关中枢失调所致B.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是细胞代谢紊乱所致C.t1~t2体温变化是甲状腺及肾上腺活动增强的结果D.t2~t3过程中人体皮肤血管收缩从而使血流量减少2.研究发现,缺少了胰岛素信号的刺激,T细胞虽不会死亡,却会“怠工”,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静息状态的T细胞表面没有胰岛素受体,但随着T细胞的激活,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大大增多。为探究T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影响,研究人员选择性敲除了T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然后在小鼠鼻中接种了流感病毒H1N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绝大部分流感病毒会被鼻腔中的黏膜阻挡在体外,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到了第9天,两组小鼠体重出现差异的原因是胰岛素受体缺陷小鼠的T细胞效应功能降低C.胰岛素分泌正常的患者,血糖浓度超标并出现糖尿,这一症状可能与T细胞有关D.用培养液培养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其进行分析,进而加快疫苗的研制3.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多次用到盐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以选用淀粉酶、淀粉、盐酸、氢氧化钠等试剂B.将一定浓度的盐酸与酒精1∶1混合,可作为解离液用于制作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C.将一定浓度的盐酸加入自来水和生物材料中,充分说明缓冲物质可维持pH相对稳定D.用稀盐酸刺激小狗的小肠黏膜细胞产生促胰液素,引起胰液的分泌的过程属于反射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C.内环境中K+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可能影响到神经元静息电位的大小D.运动员比赛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内环境稳态遭到了破坏5.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作用是促进胰液的分泌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6.图中曲线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X代表CO2,c→d时段,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强度减弱B.若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d点时TSH分泌会减少C.若X代表血糖,则c→d的变化过程主要与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升高有关D.若X代表性激素,则分级调节过程可表示为下丘脑→性器官→性腺7.某人从24℃的环境进入到1℃的低温室内,测得其一段时间内体温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段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增加B.ab段酶活性下降,机体耗热,耗氧量减少C.ad段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汗腺分泌减少D.ad段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8.我国学者首次揭示了夜间光照影响血糖代谢的机制。健康受试者于夜间分别在某波长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口服等量葡萄糖,然后在不同时间检测血糖水平(图1)。夜间光照影响血糖代谢的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夜间光照条件下,受试者血糖代谢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B.与夜间黑暗条件相比,光照条件下受试者利用葡萄糖的速率下降C.若受试者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被抑制,则图1两条曲线趋于重叠D.长期熬夜的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患糖代谢相关疾病的风险9.下图表示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在下丘脑B.上述体温调节过程只有神经调节C.传出神经末梢与甲、乙、丙共同构成反射弧的效应器D.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丙为骨骼肌通过战栗增加无氧呼吸的强度10.热习服训练是指人体在反复的热作用下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的训练,可以提高机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是预防严重中暑的有效手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炎热环境下体温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且存在负反馈调节B.若在高温下持续高强度作业,机体因产热增加而散热不变导致体温升高C.热习服训练的目的是让机体适应高温环境,及时调节产热与散热达到平衡D.热习服训练中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后,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汗液蒸发加快11.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D.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分解,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12.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脑局部葡萄糖代谢降低,甲状腺激素缺乏还能影响大脑相应区域的功能导致大鼠出现抑郁症状。结合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及其分级调节机制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减大鼠体内由垂体分泌的TSH的含量比正常大鼠偏高B.脑局部葡萄糖代谢降低与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作用无关C.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抑郁说明甲状腺激素可抑制神经系统的发育D.甲状腺细胞有TRH和TSH的受体,两种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13.关于激素的发现与探究历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黏膜分泌B.斯他林和贝利斯将小肠黏膜提取液进行静脉注射,排除神经调节的干扰C.班廷给糖尿病狗注射胰腺提取液,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加法原理”D.给公鸡摘除睾丸和移植睾丸以证明睾丸分泌雄激素,体现“减法原理”14.冬天,同学们从温暖的教室里出来到操场上跑操,由于教室内外温差很大,机体需经过一系列调节活动才能维持体温平衡。以下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安静状态下,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脑,运动时主要靠骨骼肌产热B.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多,以增加散热C.某人因感冒持续高烧不退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在寒冷环境中可通过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此为条件反射15.空腹血糖是糖尿病筛查常用检测指标之一,但易受运动和心理状态等因素干扰,影响筛查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空腹时健康人血糖水平保持恒定B.空腹时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不分泌激素C.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只消耗没有补充D.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糖水平升高16.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现象如下表:注射的激素生理反应a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a、b、c依次是()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D.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二、多选题17.人的肾上腺皮质能分泌多种激素,肾上腺皮质分泌激素的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皮质能分泌糖皮质激素、醛固酮、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B.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激素的分泌调节机制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同C.CRH通过体液运输进入垂体细胞,促进垂体细胞中ACTH基因表达D.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导致患者肾上腺萎缩和机体免疫力下降18.褪黑素白天分泌少﹐晚上分泌多,能使人迅速入睡。人体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是人或哺乳动物脑内的昼夜节律起搏器,可调节身体内各种昼夜节律活动,对于调节激素水平、睡眠需求等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松果体细胞分泌的激素——褪黑素的调控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中褪黑素分泌和雄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均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特点B.SCN、下丘脑、垂体和睾丸的细胞均有褪黑素的受体C.晚上长时间的光刺激会促进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干扰睡眠D.光周期信号调节雄性动物生殖的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19.寒冷的冬天,同学们从温暖的教室来到操场,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教室安静学习时,主要由脑、肝、骨骼肌等组织的代谢过程释放热量B.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从而减少散热C.通常,与在温暖的教室相比,在寒冷的操场上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减少D.寒冷时,可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腺体轴分泌肾上腺素增强细胞代谢活动20.人体肾小管管腔中的尿酸盐和水均可被重吸收。部分尿酸盐通过肾小管细胞膜上具有尿酸盐转运功能的蛋白质URAT1重吸收,最终回到血液。水的重吸收主要依赖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使上皮细胞内含水孔蛋白AQP-2的小泡镶嵌在上皮细胞的管腔膜上,形成水通道,从而增加管腔膜对水的通透性。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A.转运尿酸盐的蛋白质URAT1和水孔蛋白AQP-2的空间结构不同B.血浆中尿酸盐和抗利尿激素含量改变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C.人体口渴时,其肾上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内含水孔蛋白AQP-2的小泡数量增多D.抗利尿激素激活膜上受体进而调节细胞代谢活动体现的是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21.如图所示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有关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有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丘脑既参与了神经调节,又参与了激素调节B.A表示胰岛B细胞,D、E分别表示垂体和肾脏C.激素②④之间和激素④⑦之间均具有协同作用D.寒冷条件下,激素④⑦分泌增多,激素⑤⑥分泌减少三、判断题22.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重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________23.剧烈运动过程中,汗液的大量分泌是为了保持体温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_______24.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________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体温调节中枢存在于下丘脑,A错误;B、高温会导致酶活性丧失,因此热射病患者因温度过高,酶活性降低或丧失导致代谢紊乱,酶促反应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导致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B正确;C、t1~t2体温变化(体温升高)是由于机体不能正常散热导致的,C错误;D、t2~t3过程中(产热小于散热,体温下降)人体皮肤血管舒张从而使血流量增加,从而增加散热量,D错误。故选B。2.答案:D解析:A、绝大部分流感病毒会被鼻腔中的黏膜阻挡在体外,说明鼻腔中的黏膜阻挡病毒不是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这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B、在小鼠鼻中接种流感病毒H1N1后,因对照组的小鼠与T细胞有密切关系的适应性免疫接管了战场,很快战胜了病毒,所以第9天体重开始回升,而实验组(选择性敲除了T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的小鼠,其体重还在继续下降。B正确;C、胰岛素分泌正常的患者,血糖浓度超标并出现糖尿,这一症状是因胰岛素抵抗导致的,某些特定因素可诱发体内的抗体对胰岛素受体进行攻击,抗体的产生需要T细胞的参与,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T细胞有关,C正确;D、甲型H1N1流感病毒营寄生生活,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应用相应的活细胞培养,D错误。故选D。3.答案:B解析:A、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时候,由于酸、碱本来就会影响淀粉的水解,故不适合用来作为此实验的对象,A错误;B、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用到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1∶1混合配制成解离液,用于分离组织中的细胞,B正确;C、模拟生物材料中缓冲物质维持pH的机制实验中,还需要设计缓冲液的对照组,才能说明生物材料和缓冲液一样能维持pH值,C错误;D、用稀盐酸刺激小狗的小肠黏膜细胞,产生促胰液素,是体液调节,不属于神经调节,故不属于反射,D错误。故选B。4.答案:B解析: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A错误;B、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环境,故细胞依赖于内环境的稳态,同时也参与了内环境稳态的形成和维持,B正确;C、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因此内环境中Na+、K+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到神经细胞的兴奋性,C错误;D、运动员进行比赛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参与血糖调节,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这属于正常的血糖调节过程,D错误。故选B。5.答案:D解析:A、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其分泌胰液,A正确;B、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B正确;C、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C正确;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而不是胰腺分泌的,D错误。故选D。6.答案:B解析:A、如果X是CO2,c→d段时,CO2浓度增大,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强度增加,A错误;B、如果X代表甲状腺激素,图中d点时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则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因此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减少,B正确;C、如果X是血糖,c→d时段血糖含量上升,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发挥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导致的,C错误;D、若X代表性激素,则分级调节过程可表示为下丘脑→垂体→性腺,D错误。故选B。7.答案:B解析:A、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移到低温环境后,自身温度和外界温度的温差增大,散热增加,体温下降,机体促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加,新陈代谢加强,产热增加,体温回升,A正确;B、ab段人的体温略有下降,酶活性下降;机体促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加,新陈代谢加强,机体耗氧量增多,B错误;C、ad段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产热增加;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C正确;D、寒冷环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B。8.答案:A解析:在夜间光照条件下,受试者血糖代谢的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A错误;结合图1和图2可知,与夜间黑暗条件相比,光照条件下受试者体内葡萄糖利用减少,最终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出此推测长期熬夜的不良生活方式可影响人体内的血糖调节,增加患糖代谢相关疾病的风险,B、D正确;若受试者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受到抑制,则在夜间光照条件下,葡萄糖利用不会减少,图1两条曲线趋于重叠,C正确。9.答案:C解析: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分布于人体的皮肤、黏膜、内脏器官中,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题述体温调节过程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增加产热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因此,传出神经末梢与甲、乙、丙共同构成反射弧的效应器;骨骼肌产热主要通过有氧呼吸过程;故选C。10.答案:B解析:A、炎热环境下体温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且调节的最终结果是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因此存在负反馈调节,A正确;B、若在高温下持续进行高强度作业,机体产热增加,散热也会改变,但由于环境温度高,散热变化的速度赶不上产热变化的速度,因此会导致体温升高,B错误;C、热习服训练的目的是让机体适应高温环境,及时调节产热与散热达到平衡,在高温下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C正确;D、热习服训练中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后,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汗液蒸发加快,这些都是机体散热机制增强的表现,D正确。故选B。11.答案:C解析:A、运动时,肾上腺素升高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能调节生命活动,但不能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A错误;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细胞内糖原分解,但激素没有进入细胞,所以只能说明激素能调节生命活动,B错误;C、动物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调节生物的生命活动的,C正确;D、胰岛素可以加速糖原的合成,但是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错误。故选C。12.答案:A解析:A、甲减大鼠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对下丘脑和垂体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A正确;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细胞代谢,故脑局部葡萄糖代谢降低可能与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直接相关,B错误;C、由题文“甲状腺激素缺乏通过影响大脑相应区域的功能导致抑郁障碍”可知,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的功能,C错误;D、甲状腺细胞只有TSH(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没有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D错误。13.答案:D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可以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正确;刮下小肠黏膜并制成提取液后注入静脉中,可有效排除神经调节的干扰,B正确;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所以班廷给糖尿病狗注射胰腺提取液,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加法原理”,C正确;摘除睾丸体现了“减法原理”,移植睾丸没有体现“减法原理”,D错误。故选D。14.答案:A解析:安静状态下,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脑,运动时主要靠骨骼肌产热,A正确;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以增加散热,B错误;持续高烧不退的过程中,机体的产热等于散热,C错误;在寒冷环境中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不属于反射活动,D错误。15.答案:D解析:空腹时健康人的血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并不是恒定不变的,A错误;空腹时,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较低,其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B错误;运动时细胞会消耗大量的葡萄糖,同时肝糖原会不断分解以补充血糖,即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有消耗也有补充,C错误;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D正确。16.答案:D解析:引起血糖降低,是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是生长激素的作用;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产热量增加,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D正确。17.答案:ABC解析: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A错误;胰岛素的分泌调节机制与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同,不存在下丘脑—垂体—胰岛B细胞轴调节途径,B错误;CRH通过体液运输被垂体细胞膜上CRH受体识别后传递信息,CRH不会进入垂体细胞内,C错误;据图分析,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会抑制免疫反应,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同时患者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过量,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使垂体分泌的ACTH减少,导致患者肾上腺萎缩,D正确。18.答案:BD解析:A、图示中褪黑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其中下丘脑为神经中枢,松果体为效应器,未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则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店铺零售服务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综合报告
- 2025年刮墨刀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办公用地申请书
- DB2201-T 52-2023 枝角类室内高密度培养技术规范
- 100以内加减乘除能力提升练习活动1000题(可打印)
- 一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题库资料练习含【答案】卷32
- 知识产权在医疗科技创新中的保障作用
- 校园绿化与生态教育的融合创新
- 电子商务平台数据监测全解析
- 电机控制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商业价值
- 东洋(TOYO)VF64C系列变频器中文说明书
- 狄更斯与《圣诞颂歌》课件
- 康复科院感工作年度总结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解读课件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听力翻译
- DBJ41-139-2014 河南省基坑工程技术规范-(高清版)
- 幼儿园讲座地铁小知识介绍
- 隐蔽工程工验收记录(表C5-1)
- T-CAMET 04017.7-2019 城市轨道交通 全自动运行系统规范 第7部分:运营管理
- 小升初、小学生满分优秀作文汇编100篇
- 次声波在临床医学及麻醉中的作用 次声波在临床麻醉中的作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