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大学附中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大学附中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大学附中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大学附中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大学附中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38年,国民政府军委会发言人曾说,“保卫武汉之最重要意义,不仅在保守武汉城市本身,而在掩护我东南及中部人力物力向西南西北转移,以建立长期抗战基础”,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实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发西北西南地区B.联合中共实行持久抗战并且准备长沙会战C.实行以空间换时间战略建设后方支援前线D.坚守武汉毫不退让以争取美英等国的支持2.西方的民主制,也是西方古代希腊、罗马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执政官变成了总统,元老院(Senate)变成了参议院(美国的参议院至今仍称Senate),民众大会变成了代议制的众议院。这说明A.西方各国政治制度具有无差异同源性B.美国民主共和制是古希腊民主制的再现C.“分权与制衡”的政治构架得到承袭D.西方古代民主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3.万历时期,北方地区如河南、山东的一些地方,扩大棉花种植面积,通过运河向江南的松江等棉纺织中心提供原料,而那里织成的棉布又通过运河贩运到了北方。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白银的广泛使用 B.商业市镇的兴起C.长途贩运的兴盛 D.地区经济的差异4.1917年,有报纸报道,“此疫(华北蒙绥鼠疫)传播全国乃意中事耳。政府所采取之计划如何……实则以予所知,政府独未尝有所举动耳”。同时驻华外交团特开联席会议,“促请我政府赶即采取积极办法,务期从速扑减,勿任蔓延”。这些主要说明当时A.政府对疫情风险认识不足 B.报纸对疫情的报道客观公正C.鼠疫蔓延引发百姓的恐慌 D.外交团关心中国民众的健康5.“续增条约画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各口章程比例,画一无别。”以上文字当出自: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6.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发生了瘟疫,情况艰难,雅典人开始谴责伯利克里,把所有的愤怒都转移到他身上。伯利克里在民众会议上说:“你们正在攻击我,因为我曾主张战争;同时也攻击你们自己,因为你们自己也表决赞成战争。”最终伯利克里被废黜和罚款。这反映了伯利克里时期的古代雅典A.鼓励公民积极参政B.泛滥的民主使得公民道德沦丧C.首席将军权力式微D.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7.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大沽口,客观上减轻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压力。洪秀全曾将洋人过境说成是“兄弟团圆”,言称“西洋番弟听朕诏,同顶爷哥灭臭虫”;“衷心归顺成藩属,替爷替哥杀妖魔”。这反映出太平天国A.与外国平等往来的愿望 B.与英法合作共同反抗清朝C.继续秉持传统宗藩观念 D.和西方国家宗教信仰相同8.1915年10月.北洋政府农商部在北京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国货展览会。全国18个省都选派产品参加,展出的国货产品约10万件,展览会的游览人数每日不下万人,国民“参观约买争先恐后”。这一现象A.折射出国民物质生活的丰富 B.缘于北洋政府杜绝洋货的流通C.表明民族工业结构渐趋合理 D.反映了广大民众爱国热情高涨9.19世纪80年代后,一个包含以武力、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控制世界意思的新造词汇,逐步流行于欧美。该词汇是A.垄断 B.工业化 C.法西斯 D.帝国主义10.14世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开始摆脱宗教束缚,关注现世人生,追求个性自由,这一转变起源于A.意大利 B.法国 C.英国 D.西班牙11.1952年和1949年相比,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45.1%,农业总产值增长了53.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提高了70%,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6.4%上升到35.5%。这些成就的取得A.促使国民经济形成了完整的体系B.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C.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D.表明国家整体经济状况根本好转12.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这一制度,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此项政治制度”是A.封邦建国 B.内外朝制 C.郡县制 D.君主专制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孔子与儒学孔子研究是建国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孔子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对儒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理化。……皇权虽不断更迭,而孔子的权威却日益稳固,从未动摇过。——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1916年秋,康有为请政府于宪法中定孔教为国教。陈独秀连加痛驳,谓孔教与帝制有不可分的因缘,孔子提倡的道德礼教为封建时代的道德礼教,他的伦理学说与共和立宪政体相违。此后,李大钊、吴虞等人也对礼教进行了大力批判,胡适还提出了“打孔家店”的口号。——据郭延以《近代中国史纲》等材料三1966年至1976年,造反派组织了声势浩大的讨孔、批孔运动,反孔还是尊孔成为革命与反革命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1978年开始,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成了学术界的热衷话题。1989年以来,学术界先后召开了“儒学及其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其他相关的学术会议,成立了“国际儒学联合会”等组织。——据颜炳罡《五十年来孔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孔学“政治化”和皇权“理论化”的具体表现。(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对待孔学的态度,概述陈独秀等人批判“孔教”的历史背景。(3)据材料三,指出1976年以来学术界“孔子研究”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原因。14.(20分)教育与社会变迁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不同时期,教育呈现出不同特点,折射出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熹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官拜郎中)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教育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作用。材料二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年)成立……最初只有英文、法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摘编自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2)同文馆是在什么运动中产生的?当时处境如何?出现这种处境的社会背景是什么?(3)历史研究是依托史料来进行的.对于材料二的史料性质,有人认为属于笫一手史料;也有人认为不应该把它划分为第一手史料。据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材料三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于1891年租借“邱氏书院”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草堂的命名,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万未草堂主要讲授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旁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也注重体育和音乐。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康有为编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万木草堂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特色以及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不仅在保守武汉城市本身,而在掩护我东南及中部人力物力向西南西北转移,以建立长期抗战基础”说明保卫武汉的目的是以空间换取时间,为长期抗战奠定基础,故C正确;1935年实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联合中共实行持久抗战,排除B;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争取美英等国的支持”,排除D。2、D【解析】

材料通过西方的民主制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对比来说明西方古代的民主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D正确;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有明显的差异,如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A排除;B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分权制衡”的政治框架,C排除。故选D。3、D【解析】

据材料“万历时期,北方地区……扩大棉花种植面积,通过运河向江南的松江等棉纺织中心提供原料,而那里织成的棉布又通过运河贩运到了北方”可知,这体现了农产品商品化和江南地区工商业的发展,是因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货币的问题,A错误;材料只是说明“通过运河向江南的松江等棉纺织中心提供原料”,不能推断“商业市镇”的兴起,B说法错误;C不是材料主旨。4、A【解析】

面对鼠疫,北洋政府“实则以予所知,政府独未尝有所举动耳”,可知北洋政府对疫情风险认识不足,A正确;“此疫(华北蒙绥鼠疫)传播全国乃意中事耳”这种推断明显不符合实际,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外国使团的恐慌,而非中国百姓,排除C;外交团认为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因为疫情蔓延会危及其利益,而非关心民众健康,排除D。5、C【解析】

材料“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等信息可知,此材料出自《北京条约》,其内容是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故C项正确;《南京条约》开放的是广州等五口为通商口岸,排除A;《虎门条约》没有涉及通商口岸的内容,排除B;《马关条约》开放重庆等四口通商口岸,排除D。故选C。6、D【解析】

材料没有反映伯里克利鼓励公民积极参政,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公民的道德状况,排除B;首席将军仍然拥有法律赋予的权力,材料没有反映发生变化,排除C;从材料信息来看,伯里克利发动战争是根据公民大会的决定,仅仅只是伯里克利主张战争并不必然会发动战争,只有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最终权力,故选D。7、C【解析】

由材料“衷心归顺成藩属”“西洋番弟听朕诏”,说明太平天国将西方国家视为藩属国,继续坚持传统的宗藩外交,故C符合题意;传统的宗藩外交并非近代平等外交,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天平天国幻想英法代其推翻清王朝,故B不符合题意;天平天国的拜上帝教与西方国家的基督教存在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15年北洋政府举办国货展览会,广大群众争相购买国货,反映了广大民众爱国热情高涨,故选D;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明显错误,说法绝对化,排除;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9、D【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帝国主义最后形成。帝国主义阶段的经济具有下述特征: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高度发展,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为金融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也已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故答案为D;垄断是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不符合题意,A错误;工业化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合,B错误;法西斯最早产生于古罗马时期,不是新造词汇,C错误。10、A【解析】

根据“14世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现世人生”“个性自由”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是14世纪的文艺复兴,而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故答案为A项。综上所述,法国、英国、西班牙都不符合题意,故BCD项错误。11、D【解析】

依据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我国1952年我国恢复工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达到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D正确;国民经济体系指由物质生产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组成的国民经济总体。包括农业、商业、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保健、文化艺术等。材料中的数据不能体现“国民经济完整体系”,A排除;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B排除;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于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C排除。故选D。12、C【解析】

从题中关键信息“秦汉以来”“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可知钱穆强调的是郡县制在巩固统一方面的积极作用,故C正确;秦汉时期实行的郡县制,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排除A;内外朝是汉代实行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民国时期已经消失,排除B;君主专制民国时期已经不存在,排除D。故选C。故选C【点睛】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孔子与儒学(1)孔学“政治化”:“大一统”主张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皇权“理论化”:“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学说的提出。(2)态度:革新、改造和利用。背景: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传播了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3)特点: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研究国际化。原因:实行改革开放,为重新评价孔子创造了社会环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为重新评价孔子提供了思想基础;对外学术交流的增加,为重新评价孔子提供了学术支持。【解析】

(1)表现:孔学“政治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儒学政治化主要体现在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上,如提出“大一统”主张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皇权“理论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在儒学中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体现了皇权的理论化。(2)态度:根据材料“康有为请政府于宪法中定孔教为国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出于宣传维新思想的目的,对儒学进行革新、改造和利用。背景: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根据材料“谓孔教与帝制有不可分的因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传播了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因此陈独秀等人批判孔教;从经济方面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根据材料“孔子提倡的道德礼教为封建时代的道德礼教,他的伦理学说与共和立宪政体相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3)特点:根据材料“1978年开始,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成了学术界的热衷话题”“儒学及其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儒学联合会”等可知,1976年以后,孔子研究呈现出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和研究国际化特征。原因:结合材料时间可知,1978年以来,实行改革开放,为重新评价孔子创造了社会环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为重新评价孔子提供了思想基础;根据材料“儒学及其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儒学联合会”可知,对外学术交流的增加,为重新评价孔子提供了学术支持。14、(1)特点:官府重视教育;官方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形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运动:洋务运动。处境:招生困难,学生不多,遭到社会的歧视。社会背景:洋务派办新学与传统的教育制度和社会习俗相抵触,中国长期闭关自守不易接受新事物。(3)同意第一种看法:回忆录是事件亲历者的记述,具有直接性,应属于第一手史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