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地理计算(讲义)(原卷版)2024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_第1页
常用地理计算(讲义)(原卷版)2024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_第2页
常用地理计算(讲义)(原卷版)2024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_第3页
常用地理计算(讲义)(原卷版)2024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_第4页
常用地理计算(讲义)(原卷版)2024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常用地理计算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课程标准-考情分析

第二部分知识建构•思维脑图

第三部分4大重点突破:真题研析(明考法)+核心提炼(学技巧)+命题预测(新考法)

01比例尺的计算:2大考法

02海拔、相对高度的计算:4大考法

03气温和降水的计算:3大考法

04有关人口的计算:2大考法

■课程标准•考情分析■

命题角度考情分析

①比例尺的计算:考察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根【命题规律】

据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或面积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思地理的核心素养是地理实践力,只

维和计算能力。有具备了地理实践力,才能完成地理实

②海拔、相对高度的计算:通过海拔、相对高度等概念的计算,践和探究活动。地理的计算属于跨学科

考察学生对地形特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地势起伏的内容。例如,比例尺的计算、海拔和相

感知和地形图解读能力。对高度的计算等。

③气温和降水的计算:结合气象数据和图表,考察学生对气温和【命题预测】

降水量的计算和解读能力,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和气象数据的理地理计算中,常常涉及到比例尺等

解和分析能力。概念。学生需要运用地理知识和数学技

④有关人口的计算:通过人口统计数据和图表,考察学生对人口能,计算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如计算

数量、分布、增长率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人口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这样的题目设计

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以及对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能力。这些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

计算题目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数学技能,提升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人地关系

他们的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理解和协调观念的培养。

■知识建构•思维脑图■

重点01经纬网图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法01比例尺的计算

(2023•甘肃兰州•中考真题)点外卖是现在年轻人常见的生活方式。读某小区及周边地区平面示意

图(左图)和小区楼号指示牌(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4号楼,

5号楼一

6号楼■

1.外卖员要去该小区2号楼送餐,当骑行至图中位置时,与2号楼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其实地直线距

离是()

A.300米B.750米C.3000米D.7500米

考法02比例尺的换算

(2023•山东潍坊•中考真题)暑假期间小明跟随父母到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他提前搜索了该

景区局部等高线图(左图)和旅游线路示意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牛背主峰2。

。红桦林

六尺岭峰骆驼峰

林景观区

峰林,

---旅游步道

—索道

一大巴车道

★综合服务区

。重要景点

2.小明发现景区内旅游线路示意图(右图)的比例尺缺失,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1:20000B.1:30000C.1:45000D.1:200000

3.小明测得左图中PQ的距离为6.8厘米,则索道的实际长度可能是()

A.1800米B.2000米C.2040米D.2160米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1、计算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注意:距离单位要换算成一致的。

2、地图上两地实地距离的量算

①首先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然后除以比例尺,即可计算得出两地的实地距离。

②根据公式,获得任意两个要素的数值,就可计算得出第三个要素的数值。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计算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X比例尺

3、比例尺的比较

①比例尺的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

②比例尺形式统一时,直接比较大小;形式不统一时先转化成统一形式,再比较大小。

③对于数字比例尺,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④图幅相同时,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比例尺越小。

4、比例尺的放大和缩小

比例尺放大到原比例尺的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Xn;原比例尺放大n倍,放大后

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x(1+n)。

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x(l/n);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

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x(l-l/n)o

③比例尺放大到n倍(缩小到1/n)后,图幅面积放大到M倍(缩小到1/M)

5、比例尺的选用

在用比例尺绘图前,首先要了解所画的地形(或实物)在长和宽这两个方向的实际距离是“多长”;

然后再量出图纸在长和宽这两个方向上的尺寸有“多大”。这样,才能根据实际距离的大小和图纸的尺寸,

确定选用适当的比例尺。

一题型特训-命题福涮

(23-24上•安徽宣城)手机地图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图为“车载导航界面示意图”。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1.当小明用手指放大地图查看具体路况时,地图的()

A.比例尺变大B.显示范围变大C.内容变简单D.指向标变向

2.学校到超市的实地距离为200米,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比例尺为()

A.1:2000B.1:20000C.1:5000D.1:50000

(23-24上•云南文山)若有甲、乙、丙、丁四幅云南省地图,比例尺如后所示。甲图:1:800000;

乙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丙图:1/2000000;丁图:,50f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比例尺最大和图幅最小的云南省地图分别是()

A.甲图、乙图B.甲图、丙图C.乙图、丁图D.丁图、丙图

4.如果两城市在丙图中量得其图上距离为10厘米,那么在丁图上两地相距()

A.40厘米B.5厘米C.4厘米D.2.5厘米

(23-24上•北京)读图幅相同的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两幅地图比较,正确的是()

A.中国地图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小B.中国地图比例尺小,表示的内容详细

C.北京市地图比例尺大,表示的内容详细D.北京市地图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小

重点02海拔、相对高度的计算

一直题研析・规僮探寻

考法01某点的海拔与相对高度

(2022•广东•中考真题)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某中学组织学生到广州市某地进行研学实践。下

图为广州市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850米B.950米C.1100米D.1300米

考法02等高线上两点的相对高度

(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读下图,回答问题。

2.图中乙、丁两地的相对高度()

A.10米B.20米

C.30米D.40米

考法03不在等高线上两点的相对高度

(2021•广东•中考真题)下图为某河流上游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该河上游地区森林茂密,植被

覆盖率高,人口密度小,是当地的饮用水水源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240米B.380米C.470米D.560米

考法04陡崖的相对高度

(2022•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山峰

■居民点

d河流

©湖泊

700,等高线(米)

4.图中陡崖崖顶的高度可能是()

A.417米B.520米C.638米D.725米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1、等高线上的定义

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起算点是海平面(海平面的海拔为。米)

2、等高线上两点的相对高度

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差即为两地的相对高度

举例:如A、E两地的相对高度=250米-150米=100米。

3、不在等高线上两点的相对高度

(nn--11)dd<<HH<<(nn++11)d,d代代表表等等高高距距,,nn代代表表两两地地之之间间所所跨跨的的等等高高线线数数量量。。

举例如陡崖D上相交的等高线条数为3,等高距为50米,陡崖D的相对高度为(3-1)X50米<H<(3+1)

x50米,即100米<H<200米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23-24±•山东济南)2023年10月19日,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成功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

旅游乡村”,其晾晒农作物独特的“晒秋”景观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图1为篁岭等高线地图,图2为晒秋

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晒秋”观景栈道两端的相对高度是()

A.150米B.200米C.500米D.850米

(23-24下•山东德州)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A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A.872米B.783米C.924米D.679米

3.C点与山峰B点的相对高度是()

A.751米B.600米C.151米D.251米

(21-22下•四川德阳)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B地与A地的相对高度最可能为()

A.540米B.680米C.320米D.110米

A.100米<H<300米B.200米WHV400米

C.100米<H<200米D.200米<H<300

重点03气温和降水的计算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法01气温的日较差

1.(2023•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图为小明在手机上看到的天气预报图,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昨天今天周二周三周四周五

小者者去3G

A.昨天的天气是阴天,气温日较差10℃

B.周二是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

C.周三的天气是晴天,最低气温26℃

D.测量旗杆影子长度在一天中的变化,宜选择周五

考法02气温的年较差

2.(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图表示某地气温变化情况,有关该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左右B.该地可能位于北半球海洋上

C.该地气温日较差约为7℃左右D.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7℃左右

考法03等高线图中气温的计算

(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暑假期间,济宁市某地理兴趣小组,计划到图中区域开展野外考察。

请你协助该小组分析图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3.如果②地的气温为30℃,此时⑤地的气温约是()

A.25.2℃B.25.8℃C.34.2℃D.34.8℃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一天中不同时间测得气温值的平均数(气象部门一般采用:2时、8时、14时、20时4

日平均气温

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

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求得的平均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求得的平均数(即年平均气温=各月平均气温之和72)

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的差

气温年较差年最高月平均气温与年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海拔与气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100米是两地的相对高度,0.6。。是两地之间的

温的关系气温差,求高处的气温减去气温差,求低处的气温加上气温差)

年降水量年降水量二各月降水量之和(单位:mm)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23-24下•河北唐山)春节假期,唐山的小明同学来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如图为该地区的等高

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公路▲山峰」村庄

1.若王村的气温为25℃,则山峰的气温约为()

A.17.6℃B.19.6℃C.21.6℃D.23.6℃

2.凸面镜是以凸面成像,可增加驾驶员视野,主要用于各种弯道、路口。为减少行车安全隐患,甲乙丙丁

四处,需安装凸面镜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3-24上•山东淄博)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4次气温观测时间各不相同。如图是某

观站的观测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乙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时间的观测结果()

A.2时B.8时C.14时D.20时

4.该日气温的日较差约为()

A.9℃B.19℃C.11℃D.39℃

(23-24下•山东德州)下图示意某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

A.25℃B.-6℃C.19℃D.31℃

6.对该地区气候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温和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多雨

(23-24上•山东泰安)读北半球某地2020年各月平均降水量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

降水量/毫米10522477181135169112572412

7.该地2020年的年降水量为()

A.169毫米B.745毫米C.62毫米D.645毫米

8.该地降水的特点是()

A.降水较丰富,季节变化明显B.降水稀少,季节分配均匀

C.降水较丰富,季节分配均匀D.降水稀少,季节变化明显

重点04有关人口的计算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考法01人口自然增长率

1.(2023•湖南衡阳•中考真题)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

出生率为0.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0.737%,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1.414%B.-0.06%C.0.06%D.0.91%

(2022•海南•中考真题)结合表完成下面小题。

表:我国3个年份人口相关数据

年份2010年2014年2020年

出生率(%。)11.912.18.52

死亡率(%0)7.17.27.07

2.202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15.59%oB.8.52%0C.7.07%oD.1.45%o

考法02人口密度

(2023•四川眉山•中考真题)眉山市东邻内江市、自贡市、资阳市,南连乐山市,西靠雅安市,北

接成都市,面积7186km2,人口295.83万(2010年),辖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洪雅县、丹棱县、

青神县,拥有三苏祠、瓦屋山、黑龙滩、彭祖山等旅游资源,也是国宝大熊猫的栖息地之一。读“眉山市

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5.人口密度是指某区域内每平方千米土地上平均居住的人口数。据材料可知眉山市2010年的人口密度约

为()

A.4人/平方千米B.41人/平方千米C.147人/平方千米D.410人/平方千米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1、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年内出生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人口出生率

出生率=年内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X100%

一年内死亡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人口死亡率

死亡率=年内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X100%

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人口出生率一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年内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X100%-年内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x100%

=(年内出生人口一年内死亡人口)/总人口X100%

2、人口密度

定义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单位人/平方千米

该地的人口总数(人)乂、口密度二类?人口

公式

该地的面积(平方千米)=777777^777777

土地面积

意义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程度

■题型特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